话语方式转变过程中的网络写作——兼评网络小说十年十部佳作
这10多年来,网络写作究竟给当代中国文学生态带来了什么,是建构还是破坏?是整合还是分化?尽管各种观点不一,这仍然是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早期的网络写作,比如痞子蔡、安妮宝贝、宁财神、李寻欢、邢育森,甚至今何在、江南等,基本属于个人化写作,强调作品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没有摆脱传统的文学审美经验。早期网络写作所谓对纸媒写作的颠覆,主要体现在传播方式、阅读方式,或者说是表达形式方面,在文学建构上只是蹊径独辟并未另起炉灶。大约从2003年开始,特别是在2004年以后,穿越、架空、玄幻等等明显异质于纸媒写作的网络写作方式开始出现。此后,在商业模式的推动下,网络写作进行了能量的结构性重组,随之进入爆炸期,网络写作由此迅速经历了由个体话语到集体话语的重要转变。今天,在新一代网络作家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等人的作品当中,以类型化为表征的集体话语,已经成为主流话语方式,早期网络作家的影子荡然无存。如果从文本分析角度出发,仔细考察网络文学的发展脉络,并且延伸到对网络写作的阶段性和整体性思考,我们或许能够发现,话语方式的转变正在使网络写作脱离既有的、被确认的文学审美经验,成为独特的写作形态,进而引发审美价值等一系列争议。理论批评对这一写作方式陷入了阐释困境,也可以理解为当代中国文学进入新的整合期,面临多种可能性,审美标准的弥散是其标志之一。
那么,新一代网络作家的写作,到底是前进了还是后退了呢?从文本样式上看,它们既有别于西方畅销书路径,又跨越了港台大众文学模式;从审美特性上看,它们的网络特征更趋鲜明,与纸媒写作产生了明显的断裂,大量作品只适合网络阅读。我注意到学界有人对这一现象表示担忧,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从文学发展历程上看,个体话语代表文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重新回到集体话语,似乎意味着一种历史性的倒退。在我看来,相对于当代中国文学近二三十年的急速前行与寻路之旅,目前的停顿、甚至倒退是很自然的事情,将其视为积蓄能量的一种战略调整,未尝不可,何况纸煤文学正陷于困境当中,未来之路其实迢迢,这是其一。其二,从历史上看,民间性是中国文学产生重要作品的本源与土壤,网络写作现场的丰富性与多元化,包括作为类型化写作在内的大众文学的蓬勃兴盛,将为未来产生重要作品培土,立本。
除上述特性之外,我对网络文学的独特价值做过一些理论上的解释,其中有这样一个主要观点:与“传统文学”的差异性,恰恰是网络文学的可取之处,那里存在新的文学可能性。这个观点还可以做这样的延伸,即文学创作本无定法,贵在探索。一个停止的、模式化的文学是没有希望的,因为生活在变化,所以文学必然会变化,只有变化的文学才是活的文学。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建立这样的表述框架,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文学就是变化中的传统文学,前者从后者中分离出来,试图摸索新的道路……我研究网络文学,经由的大约正是这条路子。说到理论研究,必然是在大量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条分缕析,扫除迷雾,辨析真相,才能获取有价值的认知。在长期追踪网络文学的过程中,我对其中人气最旺的作品进行划分、归类,着重考察它们区别于“传统文学”的特质,解释其“变化”的主客观原因,并力求确认其价值。目前,经历10多年发展的网络文学,作品海量,仅长篇小说一项就有数百亿字节,而且类型众多,我也只能大致根据时间的顺延和创作手法的变换,遴选其中10部具有明显网络写作特征的佳作进行述评,网络写作的话语转变由此看见一斑。
一、《悟空传》(戏说、无厘头类,今何在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8月首版)
在中国俗文化里,“西天”是个很重要的概念,相对于能感受到的皇权,它具有神秘、传奇与嘲讽等多种含义。玄奘到“西天”去取经,拿回的到底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对国家意义何在?对“天下”有什么用处?这一切老百姓并不知道,也弄不明白。老百姓关心的是在取经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孙悟空这个老少咸宜的人物,因此让读者难以忘怀,他不仅有胆识,有血性,而且善于思考,不畏强权,关键是,他还不失童心,具有开阔的胸襟和自由精神,敢于嘲笑权贵,也敢于大胆自嘲。
《悟空传》是早期网络文学最重要的作品,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并非无意义的搞笑,其主要意图是借助孙悟空等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揭示我们今天所处之物欲社会的现状。因为,唯有这样的“特殊”人物,才有可能对现实世界形成突破,而自身不被击垮。应该说,香港电影《大话西游》的创作理念对《悟空传》产生了直接影响,没有前者,后者的问世是难以想象的。正如《大话西游》虽脱胎于《西游记》却不走寻常路一样,脱胎于《大话西游》的《悟空传》同样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这一话语方式与网络世界的自由、开放意识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能量。同样的故事核心,可以创造不同的文学世界,这是《悟空传》额外的收获。
二、《此间的少年》(情感类,江南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首版)
一座古老而充满阳光的校园,里面正上演着年轻的侠义故事,这就是江南笔下的汴京大学。故事虽然以宋代嘉佑年为时间背景,透过师生们各异的生活,我们看见的却是1990年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风貌。理想的失落,物欲的攀升,身处历史大变革之中的莘莘学子,精神世界和肉身在逐渐分离。在这个意义上,借用金庸小说人物关系,号称射雕英雄大学生活版的《此间的少年》,无疑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一部从有梦的青春到无梦的现实的心灵成长小说。《此间的少年》里有一个强烈的气场,在一个看似和平、宁静的世界,一个只有笑、没有泪的安乐窝里,真正的哀愁是他们正在失去的本该属于他们的少年的莽撞。青春年代本是侠的世界,或者说侠本是青春年少的标志。但这一切只能“象征性”在演绎中存在。
江南的创意并非空穴来风,他试图在“此与彼”的人生境界比照中找到自己的表达形式。杨康和穆念慈的爱情,一个经典的爱情故事被现实消解了。壮志不再凌云,并不是谁的过错。杨康尽管仰望天空久久发呆,却不用面对生死劫难,郭靖只是利用打开水倒垃圾蹬三轮时展露一下他的稚拙可爱,而慕容复的痴狂也没有了用武之地……汴大经历了风光的百年校庆,迎来了新校长东方不败。与此同时,汴大的老校长、令狐冲的假想敌独孤求败默默退出了曾经属于他的舞台。侠的世界被“平凡”生活彻底遮蔽,暗示不切实际的校园梦想终将破灭,一切愤懑都会成为滑稽的表演。
话说回来,让《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作为本文阅读背景,只能算是作者的一个文本尝试——类似于精神空间的超链接,也许能够起到扩大人物遐想空间的作用,但两者的审美关系是非实质性的。如果有读者将他们进行对比阅读,就会发现,他们之间不存在渊源和承袭。不过它也说明了网络写作的大胆神游与别具一格,没有传统写作那样多的顾忌与限制。《此间的少年》的故事始于开学,结束在毕业。校园是此间,社会则是彼间了。此间有着令人难忘的爱情、友情,有着不大不小的争执、无奈和醋意,也有率性、耍酷与较真,以及憧憬与失落,奋斗与彷徨……这一切是那么的真实、自然,那么的贴近我们的感觉器官,令我们内心隐隐作痛,但它转眼间竟然成为了虚空。对青春的回忆和怀念,一定是伤感的,这是所有成长小说的共同主题,但江南摒弃煽情笔法,以机智幽默书写伤感情绪,是其出类拔萃,胜人一筹的地方。要说《此间的少年》的缺陷,那就是过于温和而失去了批判精神,或者说对现实的怀疑态度没有找到落脚点。这使我自然而然想到了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此间少年似乎缺少了一点“守望意识”。
三、《英雄志》(武侠类,孙晓著,京华出版社2003年5月首版)
《英雄志》是10部佳作中唯一的台湾网络小说,以350万字的超大容量在网络上连载多年,其艺术质量远远高于声名卓著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网络上曾经流行这样一句话: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虽是溢美之词,却也足见其影响之大。
《英雄志》的主要贡献在于,当人们认为武侠小说已经走入绝境无法前行时,它横空出世,挽狂澜于既倒,为这一小说样式的未来开辟了新路。在继承金庸、古龙武侠精神的同时,《英雄志》一举打破以往武侠小说“成人童话”的套路,让人物身上多了一份烟火气息、俗世情怀,给人生之路平添了一份崎岖坎坷,体现出现实主义深度和人文关怀精神。作者对武侠小说内容与形式的突破,显而易见,并且取得成效。
《英雄志》中的男一号卢云是武侠文学中的一个崭新的人物形象,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人、书生形象。如果说金庸成功的秘诀在于他对中国文化的精辟理解和独到诠释,那么,孙晓则在直面人性、直面社会、直面现实方面有所建树。郭靖也好,韦小宝、令狐冲也罢,他们似乎是来无影去无踪的人物,但卢云不是,他所蒙受的一系列挫折,让人深刻体会到了人世间的悲凉,他的痛让我们感同身受,他的坚毅让我们汗颜。这是作家对世界独特认知的结果,也因此,它的深刻性,丰富性,导致读者年龄偏大,并或多或少被涉世不深的读者所误解。
《英雄志》在痛苦与苍凉中建立了自己观察人生的坐标,写尽了人生的无奈。杨肃观、秦仲海、卢云、伍定远,四个主角的理想与现实相互冲突,并产生剧烈碰撞。在互相牵制中,他们的武功、智谋和人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何为“是非”、何为“正道”,这是个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思索的难题,卢云面对的正是这个拷问灵魂的难题。在人格尊严被践踏的环境里,他艰难的完成了自我人格塑造。捕快伍定远所坚持的底线“人道”,使他在齐家灭门后的幸存者齐伯川被杀后,不屈不挠地追缉昆仑派。而秦仲海的终极反抗与毁灭之道与杨肃观视生命如草芥,视万事如尘埃的一成不变的“修罗之道”等等,均可看出作者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意识。
《英雄志》依托“土木之变”“夺门之变”构建叙事框架,使用的仍然是传统武侠小说的招数,但并未因此进入对历史的模式化解读。比如,在处理卢云的情感问题上,作者打破了以往武侠小说英雄美人死去活来,几乎互为修辞的常规。《英雄志》中的爱,残酷,却真。类似的细节并不少见。面对金、古武侠小说已经建立的强大审美趣味,《英雄志》敢于冲破固有的模式,先破后立,令人敬佩。或许有人会这样问,金、古作品里的英雄形象十分鲜明,《英雄志》里谁是英雄?是啊,似乎没有哪一个称得上是绝对的英雄。然而,这正是《英雄志》的过人之处,因为武侠精神只有遭遇现实,才会攀越人类精神的高度。《英雄志》中的英雄是踏在土地上的英雄,而不是飞在天上的英雄。
当然,《英雄志》也存在很严重的缺陷。这部作品格局宏大,但由于作者驾驭能力有限,几乎失去了对结构的把握,大规模的铺垫情节,难避拖沓之嫌。在语言上,也露出了粗糙简陋的痕迹。在叙事方式上并未超越前人,与金庸的精于设计相差甚远,与古龙的剑走偏锋无法抗衡。另外,这部小说基本上是按照传统写作方式进行创作的,具有现代意识,但网络特征并不鲜明。
据说,作者孙晓早年在台湾从政,曾经有过一番抱负,最后因为无法接受政治黑暗而退出政界,之后写了《英雄志》。这个传说未经确认,如果是真实的话,倒也能够说明一些问题。至少可以解释小说里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迥异于金庸、古龙武侠的无奈、妥协和悲情,以及对残酷事实的冷静描述。最后,我解释一句,这部小说,不在于讲英雄如何成其为英雄,而在于讲“英雄”所应具备的精神,讲“英雄之本色”对于人的重要性。英雄志,其中的“志”已经包含了这个意思。
四、《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军事类,刘猛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8月首版)
在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归入军事类小说的同时,我充分理解和尊重作者本人的意见,并且我自己也认为,它不仅仅只是一部军事小说,而是以军事为题材的多主题、多向度的小说。小说以主人公小庄的从军经历和退伍后的生活为主线展开的描写,两个时空交替的出现,使军旅生活成为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个载体。
小说以众多的配角人物为副线,塑造了一大群军事干部,包括大军区副司令、特种兵大队长、中队长、野战军的团长、连排班长等等。但是,刘猛回避了走传统军事小说的路子,他并不是在搞什么突破,而是完全改弦易辙,在另一个叙事空间里,寻找军旅生活状态下的人的思想情感脉络,其中包含了作家个人对战争、国防、军事改革的独特认知。但它毕竟是小说,哲思性的东西必须落实到一系列人物身上,才具有感染力。国家的军事战略必须通过人去实现,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而这个人是现代人,有复杂的思辨能力和充沛的情感,有他自己对争战的理解。《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其实是暗藏反战思维的,然而选择和平谈何容易,它同样需要勇气,那就是阻挡“最后一颗子弹”的气概。小庄想做的正是这样的一个军人,在他灵魂深处,他的怀疑和热爱同样值得人们思考。现代战争多数是跨国界、跨地区的,这就要求此类文学书写具有更加开阔的胸襟和国际思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可取,简单的议和主义更不可取。显然,《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在这方面的努力,已经成为网络写作的成功案例。顺便提一句,这部作品在网络上被海外读者誉为“中国第一部真正具有国际意义的军旅小说”。
五、《诛仙》(玄幻武侠类,萧鼎著,朝华出版社2005年6月首版)
《诛仙》是网络玄幻武侠小说代表作品,在网络类型小说中具有开创性。
《诛仙》讲述少年张小凡历尽艰辛战胜魔道的曲折经历——正道与魔道的道德对立、强烈的悬疑色彩和魔法氛围、千奇百怪的武功、似是而非的传统文化,夹杂着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使它具备了一个网络文本成功的要素。《诛仙》很好的继承并开发了传统文化资源,以老子《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思想贯穿全文,同时糅合西方魔幻表现手法。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既有传承也有创新,深得读者喜爱,因此获得“新民间文学”美誉。
按照既定的艺术标准,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很难给《诛仙》一个准确的定义:传统道德小说?网络爱情小说?抑或魔幻现实主义?似乎都不够准确,因此产生了一个中西合璧的名称“玄幻武侠小说”。这恰恰体现了网络文学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多样性。这还仅就网络小说《诛仙》而言——以这部小说为母本,又诞生了网络游戏和动漫作品《诛仙》——以文学的形式通过网络传播,又在网络上被改编为娱乐作品。可以这样说,《诛仙》的传播过程是网络时代文学向娱乐作品转换的范本。这个过程是从严肃到通俗、从文学性到娱乐性的改变,此现象比传统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更具时代意义与商业价值。由此可证,网络已经具备了完善的从产生到传播再到娱乐化改编的文化传播流程。
《诛仙》是在线写作的样板之一,它在发布之初不是一个完整的文本,而是边写边发。这部作品从2003年开始在网络出现,发表一部分后,先在台湾出版,后回到大陆出版,2007年完本。由于作者起笔时没有完整的构思,而是采取写一章谋一章的方法,情节及结构随意性大,后半部分出现生编硬套等败笔,明显虎头蛇尾。这也是长篇网络文学作品的通病。
六、《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架空历史类,随波逐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4月首版)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虚构了一段历史,准确的讲是由几段历史糅合而成,同样,作者笔下的王朝也是一个子虚乌有的朝代,但是,我们似乎又很熟悉小说中的历史场景……不能不说作者成功的“架空”了历史,虽然在网上受到热捧,但小说表达的核心问题却一直无人谈及——作者对独立价值观的思考。我以为,这正是这部小说达到较高审美层次的关键。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拥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叙事构架和一副清新的文笔,因此无形中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故事层面。作者将主人公的命运放在了王朝变革的前夜,天下一统大势所趋,南楚国势衰败,走下历史舞台在所难免,任何人也挽救不了。江哲(随云)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早就切断了为南楚卖命的念头,可见他并非是个吊书袋的文人。因此,他遭遇一代豪杰李贽就是偶然中的必然,他们的会合,必然会加速时代的变革。其实作者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学识过人,聪慧绝顶的随云一心向往无拘无束,闲云野鹤的生活,对政治并无多少兴趣,但命运弄人,身不由己,,只好随波逐流……果真这样简单吗?又不尽然。“随波逐流”还是一个反题,如果拆解开来分析,亦可解释为“随时代之洪波,逐朝廷之暗流”。一实一虚,乃是对人性深处的追问。
小说的主线清晰明了。江哲以出众的才华向雍王李贽说天下形势,但并未立即加盟,他是个文人,文人必然是清高的。在多次被居心叵测之人逼迫出谋划策后,他认准了李贽。大雍萧墙之乱给了江哲施展才能的机会。为了李贽上位,江哲终于出手用计,诱使太子失德、凤仪门逼上谋反,揭开了新的历史。在雍王李贽代替太子成功登上储位后,江哲曾经悄然离去,显示出他的文人气节,同时也看出了他的谋略,因为他明白,日后定有更大的暗流。李贽登基成为雍帝后平北汗,继而南下灭楚,一统天下。作者在风轻云淡中道尽了江哲复杂的内心世界,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在别人眼中,他是辉煌的。但作为士大夫的他毕竟是南楚的叛逆,发小陆灿对旧主的坚守又怎能不令之动容?何况大雍文武百官对他的特殊地位多有忌惮;与他相爱的长乐公主留在长安,夫妻聚少离多,他的精神世界里只有一个小顺子能够依托。这样的凄凉是无法言说的。在平北汉过程中他出现了一些失误,可以解释为内心焦虑的折射。
应该说,对主人公江哲的成功塑造,寄托了作者努力建构人生美好境界的理想,国难时需要豪杰,平安时需要顺民,所谓治国安邦,安生立命,谁不心向往之?而身在高位的江哲深知,随洪波易,逐暗流难,能够随波逐流,而不沉没者,庆幸当中也包含着几分悲哀。小说所涉及的价值观问题,直指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最缺乏的精神归依。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与其他描写历史战争的小说很不一样,它侧重于对人物内心的开掘,而忽略了对血淋淋战争场面的描述,这是和作者追求的淡雅文风相一致的,但也少了些许历史的深厚感。必须提及的是,这部小说的叙事结构比较特殊,主人公江哲既是叙述者,也是被叙述者。小说是在江哲看着南楚遗臣刘奎的《南朝楚史》,同时通过自己的回忆展开故事的。在《南朝楚史》中他是被叙述者,而在回忆中,他是叙述者。两个文本的交叉,造成了人称等一些细节上的阅读困难,但同时也丰富了叙述空间,不失为一次对文本表现形式的积极探索。
七、《明朝那些事儿》(历史类,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年9月首版)
从这部小说的名字我们就能感受到这个时代的文化气息:以轻松、随意和闲适的姿态,努力消解对历史沉重阅读的畏惧。这样的写作路径暗合了网络时代的文化心理诉求。这是从外部来分析《明朝那些事儿》的阅读环境,一旦进入内部,小说的成长空间当然有其自身的节律。从中国历史看,明朝的确是个深藏机锋的话语场,给叙事者提供了一展身手的舞台,而说到市场,这几年恰逢国学热处于井喷期,《明朝那些事儿》作为网络化历史叙事的代表作品,可谓占得了天时地利人和。
有人总结说,类似当年明月这样的作者很像中国古代的说书人,我认为,这个类比是有一定道理的。从叙事手法上看,《明朝那些事儿》的夹叙夹议、对历史人物心理活动的大胆推测,以及借古论今的演绎技法,正好传承了这一文脉。更重要的是,民间话语作为网络平台上的“离离原上草”,正勇敢呼唤着“野火”和“春风”的到来。因此,民间历史研究与小说叙事的机缘,通过网络在今天得以重新整合,进而产生了新的历史叙事的空间。当然有人反对这种叙事,指责它搅乱了历史真相,甚至混淆了是非。在此我再次重复自己的观点,不可将小说当历史去读,反之也不应该拿历史作为衡量小说的标准。它们本来就是两个独立的逻辑系统。我们过去的历史小说严格根据史实叙事,如今,这种创作方法已经被证明不是唯一的历史叙事途径,更何况,不同价值取向的作者根据史实叙事,其结果仍然是南辕北辙。
简单的说,《明朝那些事儿》是一本以自己的观点讲述历史,并借用历史事件折射现实问题的故事集成。它的主线完全忠实于《明史》,从核心人物到重要事件,都是有影有形的,和所谓的戏说、大话又不一样。当年明月所以能够走红网络,原因在于他使用了现代读者能够接受的叙事方式,把那些已经既定的历史人物形象“激活”,也就是说,这部作品的创新性不是运用架空、重塑等表现手法,而是实现了叙述方式的转换——把重的历史变为轻的故事,把严肃的考据变为生动的讲述——体现出网络平台新的读写关系。其实通俗历史写作早就流行于港台,柏杨先生所做的努力开一代叙事之先河,但时代的发展不可能裹足不前,《明朝那些事儿》便是这条河流的某种延续。
按照传统观点,写历史小说的人至少得是半个史学家,而当年明月并非历史专业出身,他对《明史》的研究大概只能说是玩票状态,但我想这并不妨碍他在叙事上找到自己的空间,有关《明朝那些事儿》的论争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进一步说,这种写作还涉及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抗争,当年明月作为民间叙事的代表,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可,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八、《鬼吹灯》(恐怖、悬疑类,天下霸唱著,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首版)
自从以《鬼吹灯》为代表的盗墓小说兴起,一股搀杂东方神秘色彩的现代探险故事开始在网络蔓延,有心的读者或许不难发现,这些小说夹杂着多元文化的元素,其情节、笔法、故事背景和精神诉求,既有中国古代传奇小说的痕迹,也有好莱坞惊悚大片和游戏的影子,它会让人联想起志怪小说、僵尸鬼故事、恐怖片、灵异小说、游戏《魔兽世界》、电影《深渊》、《异形》和《古墓丽影》等等。读者并不排斥大杂烩,问题是你是否能吸引他。在这个嘈杂的世界中,涓涓细流早已被遗忘,人们膨胀的眼球充满了血丝,死死盯着离奇古怪的幻想世界。无疑,《鬼吹灯》的网络暴红暗合了这一心理需求。当然,这也没有什么不好,读者的选择自有他的道理。
《鬼吹灯》的故事由一本主人公家中传下来的秘书残卷为引,纵横天下千里寻龙,历尽艰难险阻,那些龙形虎藏、迷窟生烟、天坑深潭诡异无比,昆仑山大冰川下的九层妖楼,中蒙边境野人沟中的关东军秘密要塞,消失在塔克拉玛干黑沙漠中的精绝古城,神山无底洞中的尸香魔芋花,云南丛林中的虫谷妖棺,西藏喀喇昆仑山中的古格王朝无头洞,陕西的龙岭迷窟……处处陷阱,危机四伏,步步惊心,环环紧扣,蹦极式的极限挑战比比皆是。
按照作者天下霸唱自己的说法,《鬼吹灯》是一部探险小说,根源于易学的风水,是贯穿其中的经脉。虽然书中包含着众多元素,但只有“探险”二字能概括其精髓,绝非单纯的盗墓小说,也绝不是恐怖灵异和老掉牙的推理悬疑小说。他这样说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具有“另类童话”的特质,这类作品客观上给活在现实理性世界的现代人端上了一盘“幻觉盛宴”。在这个崇尚财富的年代,《鬼吹灯》等盗墓小说里面千年古墓幻化出的尸体、奇宝、奇特景象等成为模糊的财富象征,阅读的过程会让人不自觉地陷入探险的自我模仿当中——感觉自己正通向神奇的财富之路!
《鬼吹灯》前后两部共8册,故事的发展出现了前后脱节现象,成了探险集式的故事汇本,可见作者在构思尚未成熟时即匆忙动笔,在把握全局上还有待改进。
九、《杜拉拉升职记》(职场类,李可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首版)
杜拉拉,“职业的一代”,草根出身,外企白领,做着一份不高不低的人事行政经理的工作,拿着一份不高不低的薪水,经历着职场的跌宕起伏。这是七十年代生人的标本式特点,也是第一代跨国外企人的生存境况。
《杜拉拉升职记》有两条主线,一条讲的是她从一家小民营企业到著名外企的奋斗过程,一条讲的是她和公司大客户部总监王伟的恋爱过程,与描写职场生存的老辣直接相对称的是,作者在情感描写上也相当细腻而富有情趣,将这场属于办公室恋爱范畴内的爱情故事写得一波三折。《杜拉拉升职日记》的成功绝不是一个偶然,它切合了职场女性的心理特点,可以算是为职场女性量身定做的成功学,和以往写给男人看的职场小说有很大的区别。1990年代的职场小说,多数是商战题材,以企业老总争斗为主线,不仅心狠手辣,而且挟带官场之威,俨如厚黑学博弈。跨国外企并不讲这一套,逻辑系统发生转换,现代职场女性开始唱主角,她们显然对厚黑学兴趣不大,也不希望自己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
杜拉拉姿色中上,智商也谈不上出类拔萃。在高等教育普及得不错的年代,口袋里揣一张大学文凭的满大街都是。她能做得到的事情,一般人就有可能做得到。当然,她是个努力的人,通过不断进取改变自己的命运。作者李可对杜拉拉的定位,既不是灰姑娘,也不是惊艳女郎,而是个普通人。普通人当然就有普通人的需求,除了升职以外,还要感情寄托,作品的爱情部分虽然着墨不多,但也有所揭示,工作不是一切,斗争不是永恒,懂得享受生活人生才更加充实。
《杜拉拉升职记》第二部《华年似水》是第一部的升级版,是为经理人打造的职场人生进阶篇,或许因为多了一份“创意”,实用性得到了提升。但在叙述上似有说教之嫌,对诸多问题的分析和看法,不再通过细节表现,而改由杜拉拉口述,场景和其他人物的作用木偶化,缺少打动人的力量。
十、《盘龙》(幻想类,我吃西红柿著,太白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首版)
《盘龙》一书作者我吃西红柿原名朱洪志,1986年出生,在苏州大学读书期间开始网络小说创作。2008年,《盘龙》以丰富的想象力,和一付尚显稚嫩的文笔创造了网络文学的点击神话,总点击量已经超过一亿。《盘龙》是一个励志故事,主要讲述龙血战士后代林雷·巴鲁克的成长历程。从一个平凡的人类,到成为玉兰位面最好的恩斯特魔法学院的学生,超越学校的天才少年迪克西,修炼成为圣域强者,最后突破成为神级强者,整个过程中,“魔武双修型”的林雷从没有一刻停止过修炼,当然他有4个神分身和本尊,加起来等于是5个人,所有在分身修炼的同时,其他分身和本尊可以不受影响的做其他事情。从下位神一直修炼到中位神,最后终于成为上位神,最后灵魂变异、炼化4枚主神格,成为突破宇宙限制、跳跃到鸿蒙空间的第一人,中间发生了特别多的故事……有初恋的失败、有父母之仇、有德林爷爷的帮助、有雕刻的神奇、有好兄弟的友情、有恶魔城堡的任务、有紫荆山脉的阻困、有四神兽家族的重担、有位面战争的历险、有贝鲁特爷爷的嘱托……最后终于全家团圆、兄弟团聚,林雷修炼成为鸿蒙空间的掌控者。
在修炼成就上,林雷是个伟人,但是在生活中,林雷又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关心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有仇必报,会为他人着想。他也热爱生活,在地狱天祭山脉还抽空自己做菜吃,也尽量多抽时间陪伴妻子和子女。为了和自己关系不太大的四神兽家族,多次和八大家族对战、险中求胜。这些亲情和正义感,让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只知道修炼的机器。《盘龙》实际上是运用幻想手法,表达一个励志的主题,人物的成长历程才是小说所要表现的核心内容。对于这样的网络小说,如果我们耐心阅读,也许就不会排斥其“娱乐”价值。
关于小说创作的原创力问题,文学评论界已有广泛讨论,其基本结论是,近年来的小说创作原创力明显衰减,作家无意识的重复自己,重复别人,已经成为一种惯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个人认为,20世纪后30年从事创作的小说家,在今天,有百分之八十已经被时代所淘汰,他们在新世纪十年中的创作几乎失去了文学价值,更不要说标杆作用了,尽管他们名望还在。或许悲哀正在于此。求求你,别再写了!有人发出这样的声音,我表示理解。
综观以上10部网络小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创新精神。应了一句俗话:不走寻常路。话说回来,不是传统作家没有这样的意识,而是从根本上说,我们所处的时代发生了巨变,真正的断裂已经产生,一部分人被淘汰出局,是极其正常的现象,一点也不奇怪。而勇于挑战,敢于尝试,在强大传统面前另起一行的网络写作,对中国文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来。然而,创新何其难,需要智慧与勇气,尽管如此,有时候还会半途而废……艰难中的攀行,又怎能不犯错误呢?我因此有了另一个观点,对于网络小说创作,一定要持宽容的态度,鼓励创新,允许犯错;同时,传统写作也要不断提升创新精神。需要强调的是,商业化导致了大量文本复制——网络创作的跟风现象非常严重。因此,对极少部分原创性作品,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在撞击中发展,在纷争中前行——盘点2006年网络文学
2006年,网络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态进入了第十个年头。盘点一下可以发现,国内互联网上仅网络原创长篇小说的存量已达到数十万部,不断新加入的写手、作品和直线飙升的点击率,使网络文学仍处在高速发展之中。2006年,文学网站的日浏览量总和首次突破1亿人次。网络小说的浏览量在其中占了重要比重,如长篇小说《赵赶驴电梯奇遇记》在猫扑网贴出3个月,创造了1亿次点击率的神话。紧随其后的长篇小说《鬼吹灯》也突破千万点击率大关。这些成名的网络小说很快有了纸质出版物,开始在更广范围被阅读。根据粗略统计,最近这几年,网络小说的出版量(总印数)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全国大部分书城、书店都设置网络小说的专柜。但读者年龄却呈下降趋势,目前网络小说出版物的主要受众人群是15到25岁之间的青少年。除了书籍之外,网络原创小说还衍生出诸如电视、电影、电子游戏和动画等其他样式的文化产品。可以这样说,经过十年成长的网络文学,就其品质而言,较为符合流行趋势和大众审美趣味;就其形式而言,正在走出单一格局,进入整合阶段,准备向综合艺术方向发展。在消费市场的驱动下,网络文学的潜质和特性将会进一步得到发挥,并推动其衍生为特殊的文学现象。
从2006年7月19日公布的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数据可以看出,2006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在整体上保持增长态势的同时,网民特征结构、上网途径、上网行为等各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显的变化。上网用户总数已达1.23亿人,其中使用宽带上网的人数达到6430万人;上网计算机达到5450万台,国际出口带宽总量为214,175M,连接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网站数达到78.84万个。在网民的特征结构方面,学生、专业技术人员仍然是主体,其中学生网民的比例和半年前相比有所上升。年轻、知识层次较高、意识前卫,成为网民的主要特征。从上网途径来看到,家中成为网民上网的主要地点,比例已达70%。上网更加方便,在网上的时间更加随意和充足,除浏览新闻,检索资料外,网上休闲活动日益增多,网民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才是网络的主人。而文学网民正是这支浩浩荡荡的网民大军中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新的传播手段给了他们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促成新文学形式的出现,对于这个群体,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概念已经不复存在,它的变化——泛化或称其为边缘化已经不可逆转。网络时代,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的界线将越来越模糊,无法确切界定。
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对2006年网络文学基本形态的描述,大致可以看出它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关注网络文学的根本所在。
一、恐怖灵异小说大行其道
继奇幻小说2005年夺人眼球之后,恐怖灵异(也称玄幻鬼怪)小说成为2006年网络文学的主角。其实奇幻小说和恐怖灵异小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紫川》、《天魔神谭》是讲人族和魔族的战争故事,《亵渎》是西方神话故事,《飘邈之旅》和《诛仙》则掀起了东方修真题材的潮流,这些小说都含有鬼怪的成分。但《鬼吹灯》的出现,使二者开始分道扬镳。《鬼吹灯》系列讲述的是盗墓者的故事,创造了“精绝古城”等一些墓穴、神殿的场景,宣扬了一些盗墓的所谓术语行规,如把盗墓者称为“摸金校尉”,把墓穴里的邪怪称为“大粽子”等。后来被称为“鬼话”的此类小说甫一出现,立即得到网民的簇拥。鬼故事最早是从台湾引进过来的,网络文学初期阶段,大陆读者经常到台湾的论坛去看鬼故事。1998年前后,清华大学水木清华论坛“聊斋鬼话”版日渐繁荣,大陆涌现出一批原创写手。但当时的鬼故事比较简单,大部分属于传统写法,将其归类为灵异小说可能更加准确。
2006年,长篇小说《鬼吹灯》在网上受到追捧,说明求新求变的网民对“鬼话”的兴趣在逐步上升。对于这一现象,《鬼吹灯》作者天下霸唱认为:“原因很简单,一是新奇,读者没有接触过;二是悬念,读者猜不到情节。如果小说都像国产电视剧就很没意思了,大家一看开头就能猜到结局,无法提起读者的兴趣。如果作品缺少了想象力,就难以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感,也就很难说是好作品了。”可见网上读者普遍存在猎奇心理,谁能抓住这一点,谁就能在读者那里得到响应。这恐怕也是互联网“平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和《鬼吹灯》一样,广州大一女生Tina的《冤鬼路》也得到网友的推崇,至今,文中提到的地名或者典故在许多人心中已经演绎成为现实。《冤鬼路四步曲之二樱花厉魂》中有条樱花路,于是武汉、南京等地的樱花路都在读者的眼里有了灵异色彩。天涯网友“樱花恋灵”说:“南京有个中山学院,通往中山学院有条路也叫樱花路,还有个樱花小区。有天半夜,路过那条路看到‘樱花’两个字吓得我没敢往前走,调头就往家跑。”Tina的签约商却认为,“她写的是情,而不是恐怖,恐怖只是达到最终目的的一条路而已。不过,在宣传的时候,还是会强调恐怖的一面。如果要定义,会定义成恐怖言情小说。”
我们再来看看一位年轻网友发表在博客上的阅读心得:今天看了《猫灵》,很感动,觉得这个女的很奇妙,的确,在某些地方真的和我很相似,有着对灵异事件的兴趣与某些神奇的力量,虽然并不像文中的女的一样,但是,却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是从前的我,大概对这类文章笑一笑而已,但是,我却爱上这个故事,爱上这个故事充满神秘、妖媚、死亡的气氛,充满神秘的罂粟花,会流血的雕花镜子,半夜会自动发出声响的洗衣机,那红红的血水滚动着……母亲的自杀,好友的梦游……很精彩的故事,不过,似乎有一点还是挺新鲜的,有恋父情结的女生都是感情丰富的女生?大概吧,没接触过……可是,看到最后,自己也想有种冲动,真的不知道,那冰凉的刀片触碰到静脉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猫灵和主人的性生活?只是因为恨吗??
以上这段文字应该说很具有代表性,它说明,阅读在某些时候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年轻读者。这一现象值得研究。因为网络恐怖灵异小说的核心是恐怖,其故事往往追求离奇和晦涩,人物行为怪异,完全不适合成长期中的青少年阅读。但是可悲的是,这些小说的作者本身就是低龄、涉世不深的青年人,而小说的读者绝大多数是20多岁的年轻人,甚至是更加年轻的在校学生,其中女读者比例远大于男读者。他们究竟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成长环境中感受这些另类的恐怖文化,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教育界、文化界人士深思……
网络文学审美的娱乐性一直是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2006年此类讨论仍在继续。无深度、平面化,追求阅读快感和阅读刺激是网络文学的主要特征之一。网络写作的多种风格和多元结构,以及追求个人价值感的认同,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创建个体精神的同时,容易忽略对受众的心理关怀。因此,一旦失去边界,就会因为追求娱乐性而导致创作责任的缺失,构成对网络文学发展的制约。总体上看,网络文学写手主要由都市青年组成,与传统作家相比,他们的作品时尚浅显,内容平面化,缺乏关注人类命运的意识,在艺术上和思想深度上还远未成熟,缺少深邃的社会意义、人生感悟和深层的文化积淀,缺少责任与理性,是网络文学的致命硬伤。因此,网络文学目前还难以满足更多读者深层次的审美需求。这当然和网络文学追求情绪化、随意化、即兴化的创作方式有关。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表达自由,这为文学回到天真、本色和诚实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为滥用自由、膨胀个性、创作失范大开了方便之门。这个问题还需要网络文学研究者们给以更多的关注。
二、评奖活动与商业出版双轮驱动
从根本上讲,网络文学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脚步声中诞生的,它的发生、发展从一开始就与文化市场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十年来,尽管形式不断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网络文学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成分,它的商品属性得到了充分展现。具体的讲,网络文学出版物已在文学图书中占据了三分天下,并且在销量上与纯文学难分仲伯。因此,为推动网络文学产业化、规范化,出版机构和网络平台频频联手,试图建立一个相对稳固的生产、销售渠道。网络文学评奖活动已被证明是发现和推广人才最便捷的方式。
2006年4月15日下午,“06网络文学发展与出版峰会”在北京开幕。会议主题为网络文学的产业发展、网络文学的版权贸易,网络文学走向出版的策略,动漫产业和有声读物对网络文学出版的影响等内容。会议由幻剑书盟主办,参加此次会议的出版单位有上海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朝华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科幻世界、贝塔斯曼亚洲出版公司、上海英特颂图书有限公司、台湾鲜鲜文化出版社、台湾信昌文化出版社。来自新浪、搜狐、动漫东西、经济日报、今古传奇、中国图书商报等40多家媒体出席会议。作者嘉宾阿越、明寐、三十、雨魔、玄雨、唐家三少、步非烟、Shiou等100多名作者到会。这个会议显示,传统出版机构仍然对网络文学有所期待,不过合作方式更加多元化;网络文学推动有声读物、动漫等周边产业的发展将逐步成为新的出版亮点。后者在文化产业繁荣的日本已有前例。在目前图书市场趋紧的背景下,出版业以炙手可热的网络文学盘活市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有效推动市场,出版界联手媒体、网络平台和文坛名家,开始了新一轮的“发现与探索”之旅。网络文学评奖活动本身就是宣传和推介作品的重要手段,因此,与传统文学评奖活动相比,它的商业目的更加明确,争议性反而较低。
跨年度的第三届新浪原创文学大赛于2006年6月5日举行了颁奖典礼。19岁的辍学少年林千羽和22岁的复旦女生楚晴分别凭借《逍遥·圣战传说》和《挽云歌》分享了总状元的荣誉。本次大赛共收到5000多部长篇小说的投稿。分为奇侠、言情、悬疑、都市、校园、军史等六大门类,最后决出六大门派总盟主和总状元、总榜眼、总探花。这次大赛的评委会阵容庞大,由金庸、余光中、贾平凹、余华、张抗抗、刘震云、海岩等老中青三代著名作家和评论家组成。
同样是评奖,区别于新浪原创文学大赛的是,2006年10月开赛的第二届腾讯网“作家杯”原创文学大赛,没有邀请一位名作家或名评论家当评委。主办方代表认为,当下的知名文学评论家多是科班出身,继承了正统的文艺理论,经常参与茅盾文学奖等纯文学奖项的评选。他们在参与评选的时候,往往会按照学术标准,从内容、体例、语言等方面来衡量当下的网络文学作品。但是网络文学中有很多新生事物,比如可爱淘的书中,标点和异型符号大量连续使用,这是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如何用学术标准加以评判呢?腾讯网“作家杯”的评委团由12位资深出版人组成,他们任职于国内规模较大的出版社和图书公司,有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主编安波舜、春风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常晶、接力出版社副总编辑黄集伟、漓江出版社副总编辑庞俭克、博集天卷图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勇、磨铁文化公司总策划沈浩波等。很显然,这个评委班子更注重评奖带来的市场效应。
10月26日下午,由文化部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其间举办的“首届网络文学经典盛会”也进行了网络原创文学的颁奖活动。2007年1月16日在京拉开帷幕的“2006-2007中国网络文学节”,号称设立了十万元的原创大奖。这一年中,大大小小的文学网站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有奖征文活动,所颁出的奖项五花八门,不计其数。这里不及一一细列。
网络文学推动的出版形式多样化,是2006年出现的一个新的现象。这其中的博客出版被大众关注最多。博客出版是日本出版界的一项新发明。2004年,日本一家名叫“Ameba Books”的出版社打出这样的旗号:把因特网上的感人之作放入你的书架,而这些“感人之作”来自于时下流行的网络日志——博客(Blog)。尽管不少人并没有将博客这种个人网上信息发布方式视为一种文化,博客上的许多内容也确实乏善可陈,但该社主编山川健一则旗帜鲜明地把博客称为“新的语言文化”。“在博客上写作的人每天阅读大量的文章,然后尽情表达自己的思考。虽然博客具有匿名的原则,但能够发挥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博客还是拥有众多的爱读者,有些甚至可以说是人气冲天。”这位作家出身的主编正是要发掘这样的博客网络写手,将他们的“作品”变成铅字。
随着2005年中国博客热的兴起,精明的商家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这块处女地。3月底,被称为中国第一博客的“老徐的博客”结集出版,但销售业绩不好,这对主要以名人为对象的个人博客的出版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商家并未因此罢手,而是转换了方式,他们不打算轻易放弃对这一新形式的尝试。经过摸索,出版界找到了一条博客与出版相结合新路径,于是有了《修炼——我的职场十年》这样的博客图书的出版,既然博客有与读者互动的功能,出版社就索性将编校过的部分书稿在博客上连载,以网民反馈的意见作为参考,对标题、内容等进行调整。事实上,在美、英等博客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早已出现了利用博客进行按需出版的模式。图书作者不但听取意见,甚至会留下供读者创作的空间,再寻找自助出版公司出版。目前,博客出版虽然还没能够形成规模,但它至少打破了传统出版的“黑箱”边界,让出版透明化,也让博客群体的力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三、“新世纪文学”侧目网络写作
目前,纯文学的生产机制仍然是由文学期刊、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等精英权威掌握话语权,网络文学则比较倾向于民间意识和图书市场。由网络、商业、大众传媒等构筑的文化市场机制,在2006年的活跃程度有所提高。网络文学营造的是一种与传统文学不同的游戏规则,这其中,商业是一个重要的催化剂,是网络文学生产复制,繁衍生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因此,它的时代特征非常明显。用积极的眼光去看,网络文学是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因为它有自由、宽容、真实、平等的可贵特征,它有宽阔无比的向别人学习、向自我挑战的空间。
发展中的网络文学最鲜明的特征是“写作”与“生存”的共生状态,或者“第一生存”体验对于“写作”呈现了最直接的意义,这与目前主流文坛的写作方式有很大不同,他们是“在生存中写作”,而目前文坛存在的职业性作家文学则在很大的意义上是“在写作中生存”。例如,3月份开始在网络连载的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作者“当年明月”以“把历史写得好看”为原则,用通俗诙谐的语言解读明史,叙述之中加入个人评论,获得了网民的追捧,出版后也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明朝那些事儿》的写作观念和方式与传统写作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它充分利用了网络的共生性特质和民间亲和力,产生了新的历史叙事方式。缘此,《文艺争鸣》主编张未民呼吁加强对“新世纪文学”的研究。他并指出,当下中国文坛包含了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形成的文学主流传统的最新演变,并且还在快速扩容,今天的文坛之广阔盛大,如果不包括如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写作”,不包括所谓“80后”、“青春写作”等被称之为“新表现写作”的现象,不包括打工者文学的“在生存中写作”,那就不是一个符合今日文学社会趋势的真实文坛,这种主流写作加若干边缘写作的文坛格局,其盛大性表征乃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坛的最大变化。新世纪文学研究,正可基始于对这样的新的文学体及其复杂机制和写作实绩的客观描述而成立。而且由于当下文学的机体过于繁复盛大,不仅及时的评论非常必要,及时、即时的学术调查积累与研究也是迫在眉睫、时不我待的。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文化机构和民间组织开始介入对“网络文学”的开发性研究。2005年5月31日,在开通湖南作家网的同时,湖南作协成立了全国首家地区性的网络文学委员会,省作协副主席水运宪当选为主任,何立伟、欧阳友权、余艳当选为副主任。2006年6月26日上午,武汉市作家协会和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网络文学研究所联合成立了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会依托《芳草》杂志社网络文学创作基地展开创作实践及“网络文学”理论研究。
时代造就了人的生存方式,也造就了人感知生活的方式。写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与职业,而且绝大多数与文学无关,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身份背景千差万别,他们的创作因此有着别样的风情与广阔的视野。网络文学往往以颠覆经典文本的面貌出现,在写作中以轻松、嘲讽的气氛取胜,与传统文学正儿八经的叙事、抒情,神与貌皆相去甚远。这就要求我们以全新认知面对这一文学形态。但是,相对于大量的在线网络文学作品,大量网络文学选本,网络文学批评力量的缺失十分严重。一方面是由于传统文学的评论家们无暇顾及超量速的网上作品,另一方面是网络还没有产生自己有影响力的评论家。我们应该看到,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首先也是文学范畴的,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写作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指导,同时也引导读者观察的视角、阅读的方向、分析的立场。既然网络文学这一概念已经被提出,而且网络文学也表现出其创作鲜明的特点,有着区别于其他文学形态的固有属性,并在不断的实践与发展中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那么就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进行恰当的文学批评。显然,由于网络文学的稚嫩、模糊、发展的不确定性,对它的研究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正是基于此,它的挑战性不言而喻。
四、恶搞事件和当代网络汉诗
诗歌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成就最高的文学样式,20世纪80年代它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但转瞬即逝。不用做过多解释,90年代以来,中国诗歌的沉寂和败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也不为过。2006年却是个出现意外的年头,这个意外和网络直接有关。因此有必要专门就此展开一下话题。
据大致估算,目前全国诗歌站点差不多有400个甚至更多。按保守计算,每个站点平均每天发诗量20首左右,年产量差不多在300万首左右。网络诗歌是种约定俗成的笼统说法,包含三种情形。第一种是纸质诗歌的“阵地转移”,即原本传统书写位移到网上来进行,没有改变传统书写的本质;第二种是真正与网络发生关联,是“网络情景中的诗歌”,一些人建议称之为“网络体诗歌”;第三种是极端形态——超文本·多媒体诗歌,目前只是少数人的行为,还不普及。第一二种形态共同构成网络诗歌这一“混称”。网站、论坛都在全力以赴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诗生活”以规模著称,多栏目设置;“诗通社”500多位诗人加盟,40多位诗评家;“诗歌报网站”以活动为龙头,从大展到评选到讲座,十分活跃;“中国诗人”保留较多传统色彩,以平和姿态倾向于诗歌普及工作;“第三说”使“中间代”命名终于赢得相当认可;“女子诗报”,堪称全国第一大女性诗歌网,劲头正足;“哭与空”的“诗人救护车”,多次举办募捐救助,成为国际上少有的“诗歌红十字会”;“现在”倾注“打工”;“诗家园”、“露天吧”、“丑石”、“不懈”、“滑动门”等等,都办出自己的特色。在这些诗歌站点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网络文学中的诗歌群落。可以这样说,网络诗歌的写作和参与者,占据了网络文友的半壁江山,其原因是由于网络诗歌的写作难度,以及对时间的要求相对灵活、宽松,同样,网络诗歌的写作、阅读人群也是最为复杂的,表面上是“70后”、“80后”在主导,其实“50后”、“60后”的参与者大有人在,这在其他文学种类中并不多见。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2006年关于网络诗歌的论争出现了一次大爆发,其复杂程度是空前的,由于众多问题纠结在一起,根本无法对其作出简单的判断。这里只能就事情的简单线索做一个回顾。
2006年9月份,猫扑、天涯、西祠等互联网论坛、网站争相转载女诗人赵丽华的部分作品,网友带着讥讽口吻惊呼“中国文坛出了大诗人!”,意在指责其作品毫无诗味。有网友甚至发起了模仿赵丽华诗歌的“后现代诗大赛”,点击量迅速越过10万大关,“赋诗”回帖千余条。更有甚者,有好事者还成立了“梨花教”(“丽华”谐音),称其为“梨花教母”、“诗坛芙蓉”,进行歪批。在西祠胡同、天涯社区等网络论坛,赵丽华的诗歌被冠以“国家级女诗人暴寒诗”等题目,受到网友集体恶搞。紧接着,“写诗机”应运而生,并且立即举办了一场以“手按键盘气自华”为口号的中秋赛诗大会,不少网友竞相发表大作。这台“写诗机”在一月内就造诗26万首,是全唐诗的5倍之多。
9月15日赵丽华开出自己的博客,随即贴出《我要说的话》一文,赵丽华说,网上被恶搞的诗歌是她2002年刚刚触网时期的即兴之作,当时是想卸掉诗歌众多承载、担负、所指、教益,让她变成完全凭直感的、有弹性的、随意的、轻盈的东西,想变个方式玩玩,或者说是“尝试”,而且她宁可走偏或走到岔路,也不会重复陈腐和八股的旧路。所以,当时只在网上随意贴了下就收起来,知道它们不成熟就没有发表出来,但是没有想到某网站专门挑出这几首出来做文章,有些诗还刻意丢掉几行,显得更不完整,因此遭网友批评在情理之中。她表态说:“如果把这件事件中对我个人尊严和声誉的损害忽略不计的话,对中国现代诗歌从小圈子写作走向大众视野可能算是一个契机。”
网络恶搞作为一种群体行为,发泄情绪,营造一场话语狂欢只是表象,值得注意的是某种社会意识形态潜伏在其中。2006年网络恶搞,在客观上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学许多积蓄已久问题的思考。这已经不单单是一场关于诗歌的论争,而是关于历史转型期的中国文学走向何方的大讨论。不只是网络媒体,上百家传统媒体也纷纷从不同角度加入对这一事件的分析报道,就连一向不参与此类论争的《人民日报》也发表了文章,记者李舫认为,汉语诗歌在“回归本位”的过程中丧失了自我。她还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陆贵山的话说,“诗歌已经从少数人的自娱自乐变成网络的集体狂欢。诗歌的审美已经很难达成共识,诗评家对文本的审美评价变得日益艰难,焦虑、浮躁、娱乐浸透了今天的诗歌创作与阅读,中国诗歌传统中那种追求宁静、澹泊、旷达的终极诉求被焦灼感和游戏的快感取代,优秀的诗歌篇章被偷梁换柱,我们浩荡的诗歌传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而李舫的文章却再度引起新一轮的争论,并由网络文学延伸到了传统文学领域。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文学论争并不是一件坏事,它至少是自由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是促进人们反思问题的途径,但现在看来,2006年由恶稿诗歌引发的论争对创作的辨析尚未取得明显效果,也许这本身就已经是效果,也未可知。
结语
2006年的网络文学现状告诉我们,十年的网络写作才是起步,网络文学还不断会产生新的问题,但将其作为传统文学的参照,对中国文学的总体发展是积极有利的。客观上网络写作作为一种途径,在某种程度上也给跨世纪的中国文学带来了一丝新鲜的空气。如果我们暂且把当下的网络文学理解为一种新的媒体、新的传播和储存方式、新的书籍、书橱、书店甚至图书馆,或者把它视为文学讲习所和研讨会,是不是就能对它多些理解和关怀?因为网络文学良莠不齐的现状光靠排斥是改变不了的,而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培育一个良好的氛围,才是提升它的水准的有效办法。既然不可能拒绝它,就应该让它美好与强大。在时代的浪潮声中,网络终将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它的喧闹会渐渐隐去,那时候文学仍然是文学;当我们不再把网络作为话题讨论的时候,文学依然是我们永恒的话题。
越过整合期,期待新高峰——盘点2007年网络文学
经历一年多的整合期,2007年网络文学在总体上呈现出向理性方向发展的趋势,纷争和炒作渐渐平缓,网络作者各自为政,分道前行,互不干扰,创作上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形成这一格局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主流对其投入了更多关注的目光,尽管这当中既有非功利成分也有商业动因,但客观上都为网络文学的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由于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区域逐步扩大,网络文学作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空间,行业心态因此渐趋稳定。文学网站和作者的紧密程度得到了有效加强,一些网络原创文学网站继续探索和革新运营方式,“起点中文”、“红袖添香”、“天涯社区”等一批具有实力的文学网站,取得了扎实、稳步地发展,充分展示出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回望2006年的大幅震荡,2007年的网络文学可以说是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下前行的,虽然仍未产生读者期待的具有重要影响的力作,但总体质量较前几年还是有所进步。因此也可以说,2007年的网络文学是在积蓄力量,在静心等待和迎接新一轮发展高峰的到来。
一、主流给予关注,网站积极呼应
2007年,我们欣喜的发现,国家权威文化机构和主流媒体,开始以认真的态度研讨和分析网络文学、文学网站现状及其如何发展等问题,为这一现实存在的文化现象量体裁衣,做积极准备工作。在这一利好形势的推动下,各大文学网站均有所动作,掀起为网络文学良性发展造势的浪潮。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主持的国务院委托项目《全国文学网站年度调查报告》已在2007年岁末拉开帷幕。这件事虽然发生在年底,我们还是把它提到前面来介绍。这项工作的目的是对全国文学网站的内容、发布机制、作者队伍、读者群体、社会影响、与传统出版之关系、文学网站产业发展等做出全面的摸底与分析,形成权威的调查数据,面向社会发行“全国文学网站国情调研报告蓝皮书”,推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资料。可以预见,其结果对网络文化、网络文学乃至整个互联网产业将产生深远影响。
在此之前,不仅是文学界和出版界,其他社会团体也开始对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予以关切。2007年12月1日召开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讨峰会”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该峰会由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联合中国作家协会共同主办,中国版权协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音像协会、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网络行为研究所协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在会上指出,所谓“结绳时代”、“甲骨时代”、“钟鼎时代”乃至“网络时代”,已经成为人类不同文化时代的标志。为了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大会还宣布成立了“中国网络文学促进委员会”。这个服务于网络文学交流合作的平台,将以促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整合网络文学资源,维护网络文学工作者权益为宗旨,并在以下5个方面开展工作:出版发行《中国网络文学年鉴》;推动网络文学批评;组织网络文学评选;整合网络文学资源,加强网站与传统文学期刊的合作;保护网络文学工作者权益。
这一年,网络文学创作和评奖活动依然十分活跃,活动内容趋向于务实。2007年4月中旬,为期两天的中国网络文学节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幕。此次网络文学节由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策划发起,红袖添香、天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