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和自然主义的方法论,具有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合理性和终极绝对的有效性。是对权势社会怀有私欲目的强作妄为的批判与否定。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明君清官,凡顺应历史潮流而动者,多是重视老子道家的有识之士,能够主动吸取老子哲学思想的合理成分,爱民治国,都曾有过繁荣昌盛的年代。中国历史上较长时间的繁荣时期,莫过于汉代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这两个时期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都是尊崇老子道学的典型代表。唐朝的“肃宗中兴”,也是以老子道学治国的成功例子。
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执道循理、循理而举事的方法论,符合中国人民的文化心态,顺应中国人民的心理要求。西汉面对秦朝暴虐,社会崩溃的局面,统治集团奉行“无为而治”的方略,文治武功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汉初政论家陆贾向汉高祖提出“无为而治”的建议,他说,“夫道莫过于无为,故无为即无不为也。”曹参相齐之时主张“治国贵清静,而民自定。”曹参相齐九年,后继萧何为汉相,将在齐颇见成效的“无为”之道推行全国,顺应当时社会的需要,故为统治阶级接受。
西汉编著的《徐氏经说》总结了以道治国的体会:“理之所在谓之道,物不合道者谓之失理,失理之所在谓之逆,逆者违道而行”。奉劝西汉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要顺道而行。从汉高祖开始,减赋税、废暴刑,与民生息,清静无为,深得民心,社稷稳定。特别是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可以说,是老子道学的忠实信徒。刘恒的妻子也就是刘启的母亲窦太后做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共45年之久,她坚持教育皇帝及太子必读《老子》,并运用皇权普及道学知识,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一个以道治国的黄金时代“文景之治”的重要因素。史称文帝时,“吏安其官,民乐其业”奠定了西汉繁荣的基础,巩固发展西汉基业达四百年之久,也奠定了中华民族统一发展的基础。
汉初,在对待少数民族的关系上,也贯彻了道家思想,慎动兵革。文帝为了结束边境暴乱,多次遣使谈判,采取和亲政策,尽量避免兵戎相见,以免烦苦百姓。致使西汉人口达六千五百万之多,直至一千五百年后的明朝方超此数。
唐朝开国以后,尊崇老子道学有增无减。开国皇帝李渊追老子为始祖。唐太宗李世民宣布:“朕之本始起自柱下。”并建老子庙于亳州(唐书太宗本纪)。唐高宗李治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敕令老子《道德经》家藏一本,每年贡举准数加测。还亲自撰写了《老子道德经注》。“贞观之治”的核心人物李世民亲自行道,主要功臣魏征曾为道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经常以道导之。《旧唐书魏征传》记载了魏征著名的疏谏:“静之为安,动之则乱”。“存大道,致无为,德礼诚信,国之大刚,明赏慎罚,不可斯废也。”特别是著名的“四疏”,不仅完全符合老子的哲学思想,而且关键性语言,皆出自《老子》的原话。疏中说:“古往今来,由盛到衰,居域中之在,积其德义,要知足知止。太平之基,弘道德之旨,存亡之所在,节嗜欲以从人,圣旨之宏观,在于顺百姓之心,慎终如始。”“善善恶恶,慎罚明尝,而至无为之化。”当然忠言逆耳,还须君主接纳,方能凑效。唐太宗李世民说:“唯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恩,中国既安,远人即服,朕以其语,天下太平,绝惑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此皆魏征之功也。”魏征对老子“小国寡民”的注解几乎是对唐朝治国方略的总结:“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俭约不奢;民虽众,犹若寡乏,不敢劳也;虽有舟舆,无所乘之(清静无为,不好出入);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无怨恶于天下)。民各甘其食(甘其疏食,不渔食百姓也),美其服(美其恶衣不贵五色)。安其居(安其茅茨,不好文饰之屋),乐其俗(乐其质朴之俗),鸡犬之声相闻(相去近也)。也至老死,不相往来(无情欲也)”。由于“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繁荣的基础,形成了中华民族发展的高峰。
不仅汉唐这样的全国性政权实践道家治国思想能够取得成功,由弱变强,建成百年盛世,就是三国乱世时期的汉中张鲁和十六国时期的西域李雄等,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认真实践了道家治国思想,也能像老子说的那样,“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道德经》第54章)让治下人民过着相对“安居乐业”的生活。反之,违道而行的秦朝虽然盛极一时,但很快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