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4100000003

第3章 为了理想加速度——核物理学家孟杰的非常规大学生活

一位德国朋友好奇地问孟杰为何那么早就完成了学业,风趣的孟杰说“家里穷,没钱读书,所以就通过跳级的方式赶快读完算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事实远比这精彩而让人深思。

佛教传说,西方有莲花山、须弥山,皆是风景优美的极乐所在,其中莲花山上还生长有火莲花,人得到火莲花便可以拥有终生的幸福,达成毕生的愿望。正因为如此,所以莲花山和须弥山从来都是佛教信徒们向往的地方。有两个信徒,私下里为朋友,相约在莲花山相会,却并不一起上路,而是各行其是。信徒甲与自己的朋友分手后,选择了一条道路,启程了。信徒甲选择的道路是他所熟知的,也是众人公认的通达莲花山的最为稳定的一条道路,先前已经有人经由此路成功地到达了莲花山。信徒甲选择了这条道路,走得是勤勤恳恳、谨慎小心,因为他了解并深信这是一条最终能够成功的途径,所以他走得也扎实而执著。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的春秋寒暑,信徒甲终于到达了莲花山之顶峰,看到了梦中常常出现的火莲花,同时他也看到了在顶峰上等待自己的信徒乙。信徒甲并没有在路上碰到自己的朋友,他深知信徒乙并没有采用与自己同样的道路,这也是他们最初相约的规定内容之一,但实实存在的是,信徒乙已经先自己而到达了莲花山,而且看来是已经到达很久了。确实,信徒乙已经到达很久了,他已经完全将莲花山上的极乐体会了遍,已经准备动身去须弥山了。

信徒乙是从一条非常规的道路到达莲花山的,这非常规的途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自己更多的勇气和智慧,可能要碰到更多的风险,当然也有更好的回报。信徒乙得到的回报就是让自己先了好几步登上莲花山。

完成事情的途径有常规和非常规之分,采用常规途径未必不能够成功,采用非常规的途径未必不能成功,假设两者都在成功的范围之内,走非常规之路无疑更容易让人成功,也更容易让人腾出时间去寻求更高的目标。

孟杰,1966年1月出生于贵州省大方县,现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孟杰在学业上可以说是个天才,他16岁以高分考取大学,18岁参加全国性物理学术交流会议,22岁到香港参加国际性物理学术交流会议,25岁拿博士学位,31岁被聘为北大教授,34岁时被聘为首位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专业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无疑,就现阶段而论,已经可以肯定地说,孟杰是一个人生的成功者,而且他的成功有着一个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年轻而有所成就,可谓是年少成名。成名有先后,学业有专攻,自古英雄出少年,古今中外年少而有成就的人自然不少,但孟杰是在最为枯燥深奥的物理领域有学术上的建树,比之于经商和在娱乐圈里打混更令人敬重,因为后者通常是有勇气和魄力的年轻人的天下,而前者则通常以年月积累取胜。

孟杰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作为一个物理学专家,孟杰的人生不是像他所研究的物理学科那样有什么定律和规律,按他自己的说法,他是“在非常规的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在大学里孟杰并不是一个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学生,他总是喜欢采用跳跃的方式去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说,孟杰在大学里是一个规矩破坏者,但也因为这种“破坏”,让他的学业富于传奇,学术成绩斐然,在“年少”时便在物理领域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成就。

孟杰非常规的大学生活从他开始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孟杰在中学里是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在参加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战斗中也发挥出色,分数超出了北大和清华这两所国内最为著名的大学的分数线,这于孟杰而言大概是一个最为完美的中学结束考核了。但今天已经是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孟杰在当时并没有被北大或者清华录取,不是他不够优秀,是他当时已经1400度的深度近视妨碍了他。因为眼睛的高度近视,孟杰与心目中的北大失之交臂,因为眼睛高度近视,高考分数优异的孟杰却迟迟无人问津,似乎大学的前途瞬间渺茫起来。幸运的是,他的高分还是让原西南师范大学(现在的西南大学)招生的伯乐相中了。

但顺利进入大学的孟杰并不能完全放松下来,因为他最喜欢的是物理,但到了大学后,由于视力问题孟杰不能够学习物理,西南师范大学虽然录取了他,可入学一个多月了,学校还不给办入学手续,就这样孟杰迟迟不能在大学报到注册,也不能够明确自己将来会在什么专业里落脚。他曾经想学教育学,放弃自己心爱的物理,不过物理系不给他选择的机会,后来趁着医院院长出差,物理系领导通过特殊关系,采用非常规手段,孟杰的入学手续终于办了,开始了他的物理人生。

找空子办入学手续,这是孟杰大学生活的第一次“非常规”行为,它发生在孟杰入学之初,虽然是由物理系领导出面主动促成,而孟杰是处于被动等待的地位,但这种非常规的运作自此启迪了孟杰,也为他以后在大学生活中的非常规行为埋下了伏笔。

好不容易进入了大学,还是自己喜欢的物理专业,孟杰自然是如愿以偿,但他很快发现了自己的一个严重的不足,那就是英语一塌糊涂。现在的孟杰不但精通英语,而且学会了德语、日语,但在进入大学的时候,他的总成绩虽然高出第二名同学50多分,英语成绩却比一般人都要差上几分。该怎么办呢?是漠然视之,不做理睬,还是奋起直追?如果要奋起直追,该怎么追?是按部就班,稳扎稳打,逐步将自己的英语提上去,还是想尽办法,利用一些非常规手段走一些捷径呢?相信许多人都是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的,也就是说,多数人都是希望自己能够采取非常规手段,走一些捷径的,但问题是许多人都只是停留在想想而已的程度,都不会付诸行动,也不知道如何付诸行动。孟杰与常人不同,他得知当时学校为考研的学生开了一个免费的英语提高班,于是马上想到了一个主意,他想参加这个提高班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考研的英语通常是比较难的,而学英语从难入手自学起来比较容易,何况考验英语辅导班的老师水平都是顶呱呱的,如果能够接受这课外的免费辅导,对自己英语的进步自然是大有裨益。孟杰的主意不可谓不妙,但问题是,既然是考研英语辅导班,就不太适合他这个非考研生的参加,因为让他参加是不符合“规矩”的。果然,当孟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老师的回答是:“英语辅导班的位置很紧张,你最好不要来,如果实在想来就等别人坐好了你再找一个座位”。这分明是一个委婉的拒绝,但既然没有拒绝死,孟杰就不会放弃。一年后,英语基础差的孟杰用全校英语竞赛第二名的成绩给了提高班老师一个意外,也证明了自己在大学生活里一个非常规行为的成功。

在英语成绩提高了以后,孟杰有了一些空闲,开始觉得没事干,但喜欢非常规生活的他注定闲不住,他开始琢磨着考研究生,因为当时他还没有到毕业的时候,考研究生并不完全符合条件,属于跳级报考,然而这样考研究生却完全符合他非常规成才的性格,遗憾的是,学校这次并没有破例让本科还没有读完的他“跳级”。既然不能考研究生,不安分的孟杰就将精力完全用在了钻研物理上,他开始做学术论文,当然做学术论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物理方面的学术论文,它需要深厚的知识积累、充分的学术素养和大量的实验,这对于一个正在大学学习的本科生来说都是一个个需要翻越的障碍。在大学生活中,对于本科生而言,通常只是在四年学习之后,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在老师的充分指导下,做一些浅显的论文,这就是大学生活里的约定俗成的“规矩”。孟杰显然要再一次破坏这规矩,来一次“加速度”了。首先他要做的是拥有能够让自己积累充分的知识,培养学术素养,进行大量实验的机会,经过校内外专家、学者和领导的努力,孟杰被破例允许享受与研究生一道学习的待遇,这样孟杰再一次在大学中步入了一个非常规成长的轨道,在他21岁时他已经有了自己的论文,在听到香港地区要开亚太地区物理学会,气高胆大的孟杰居然寄去了自己的一篇论文。一个学生向国际性质的学术探讨会寄送自己的论文,这本身就一种“跳跃”了,但却也符合孟杰对于非常规的一个追求。没有想到的是,孟杰的投石问路的论文最后竟然被组委会看中了,组委会发函邀他去参会并支付当地费用,孟杰自然是万分欣喜,虽然出境手续让孟杰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不过从香港回来后的他一下子成了校园名人,同时也让他的非常规大学生活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

“西南师范大学对我的影响很大,许多老师多次打破学校的规条和习惯,给我的成长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孟杰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母校曾经深情地说。这句话也道出了孟杰大学生活中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打破规条和习惯,虽然打破学校的规条和习惯需要学校里的领导和老师的支持,但关键是一个学生的选择,关键是看一个学生愿意不愿意选择非常规的大学成长生活,如果一个学生自身便喜欢循规蹈矩,喜欢在大学的规条和习惯下慢慢成长成才,则大学的领导和老师不会强迫他去选择非常规的成才方式,大学里的领导和老师也不会强行帮助他去选择非常规的大学生活,虽然这种循规蹈矩的大学生活没有什么不妥,而且看起来也应该是大多数大学生们应该选择的生活,但对于那些喜欢挑战,喜欢加速度的有才华有理想的大学生而言,这是实现理想的快速方式,可以体会先人一步的成就。对于孟杰的非常规大学生活,曾经有一位德国朋友好奇地问孟杰为何那么早就完成了学业,风趣的孟杰说:“家里穷,没钱读书,所以就通过跳级的方式赶快读完算了。”这自然是一个玩笑,事实远比这精彩而令人深思,它是孟杰的一个选择,也是对大学生活的千万种选择中之一种,这种选择可以发生在孟杰身上,也可以发生的其他人的身上,选择与否,全在于人的意愿,也在于合适不合适。

然而不管怎么说,不按部就班的生活让孟杰得益良多,这种得益是提前成就自我,节省时间望向远方的更远方,也是一种精神的获得,这种精神的获得让孟杰在工作上也敢于挑战程序,加速前进。在学业上不按部就班的孟杰,在学术研究方面同样进行着加速运动。在大学时就开始就进入物理研究领域的他,不断在微观世界开疆拓土。建立了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给出了实验上发现的第一个晕核的自洽描述,预言了在近滴线核中存在巨晕现象。提出了原子核的新转动模式——磁转动并与实验同行一起发现了剪刀带,提出了非平面的磁转动理论,并预言了手征双重带的存在,这个预言于2001年2月被实验证实。同时,孟杰先后在德国、美国、法国、希腊、意大利、英国、日本、瑞典和中国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所访问及讲学,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在刊物上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在2000年7月,孟杰被聘为首位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专业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如此众多的成绩其实都可以看做是他大学里非常规生活的一种延续。

古人有言:“必有非常之人,方有非常之事。”意思是说只有不平凡的人才能够成就不平凡的大事,然而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必先有非常之事,方有非常之人,因为不但人可以成就事,事也可以成就人。通过非常的途径自然能够造就不一般的人物。人人都会羡慕一些人的年少成名,张爱玲的一句话表达得明白:“出名要趁早,晚了就少了许多乐趣。”而“要早”就必须要有非常的手段,按部就班的人除非你的努力超过他人,拥有他人不一般的好机遇,否则你只能与他人并肩到达,与他人的成就处于同一水平上,而难超越之。这在大学这个阶段最为适用。

在上大学之前,许多人会有这样的与父母之间的对话:问,你们可以熬夜看自己喜欢的电视,为什么我要早睡早起?父母回答,因为你还小;问,为什么你们可以写文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我只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文?父母回答,因为你还小。原来守不守规矩也是有年龄限制的,套用一句话,不守规矩是18岁以下禁止进行的。

在上大学之前,许多人也会有这样的与父母的对话:问,为什么他们可以谈恋爱,而我不能;父母回答,因为你是学生;问,为什么他们可以看一些“杂七杂八”课外书,而我只能死啃课本,死做参考题?父母回答,因为你是中学生。原来守不守规矩也是有身份限制的。套用一句话,不守规矩只是某些“特殊身份”的人的特权。

无论是年龄的限制,还是身份的限制,于大学而言,于大学身份而言,都不再重要,大学是一个成年人——18岁为界——组成的自由群体,这里注定是一个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成才途径的地方。既然已经上了大学,意味着你已经是成年人,你已经拥有可以选择自己大学生活方式的合法年龄了;既然已经上了大学,意味着你也同时拥有了可以选择自己大学生活方式的合法身份了。万事都已具备,喜欢以加速度实现自己理想的人们,为什么不去非常规的大学生活去试试看呢?

孟杰小资料:

孟杰,1966年1月出生于贵州省大方县。1991年7月,获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7月至1993年9月,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博士后。1993年9月至1994年8月为德国Rossendorf研究中心核与强子研究所做博士后。1994年8月至1996年12月,受洪堡基金会资助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96年12月至1998年10月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受日本科技厅资助)。1997年12月,被直接聘为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教授。199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客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核理论开放课题组主持人。1998年担任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客座研究员。1999年7月25至30日,举办第一届《北京亚原子物理国际暑期学校》。2000年7月,被聘为首位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专业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同类推荐
  • 自尊自爱的故事

    自尊自爱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马云的经商哲学

    马云的经商哲学

    本书阐释了马云的其他经商哲学,如战略创新、团队建设、生存选择、品牌建设、客户维护、资本管理等,将马云艰苦创业积聚的睿智与哲学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供读者更好地借鉴。
  • 二十几岁应该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应该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

    本书汇集了成功者的100条人生经验,以生动的语言和翔实的案例讲述了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如何重塑自己的命运、怎样用信念去赢得机遇、如何用智慧为人处世、学会把说话变成艺术等道理,旨在帮助读者积累丰富的经验,拥有黄金人脉,塑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让自己不断成长。
  • 科海遨游(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科海遨游(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大陆漂移、神奇的极光、木乃伊心脏跳动、古希腊齿轮计算机、火星的未解探秘……这些故事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对于处在好奇心旺盛时期的青少年来说,一定可以引起他们对科学的无限兴趣,青少年朋友跟随本书来一次科海遨游吧!
  • 不忘初心,换一生平心静气

    不忘初心,换一生平心静气

    记得,有人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可寂静安然。”是的,如果我们心静了,就无须真正远离喧嚣,无须真正远离纷扰,不管身在何处,都能寻得桃源入口,头枕清风,尽享人生美丽风景。
热门推荐
  • 霸道星辰系统

    霸道星辰系统

    沈飞重生到了一个丹田破埙的少年身上,但是哥有星辰系统怕个毛,什么天才都得被我踩在脚下,还有谁不服?不服?统统踩爆,什么你有天阶功法?有我多吗?女人?有我多吗?修炼等级?有我高吗?
  • 万灵焚仙

    万灵焚仙

    一位冷血杀手被选入空间虫洞的实验,不巧碰上计算误差结果穿越异界的故事
  • 计武

    计武

    一子一城破,离人生死别。君成将功就,白骨露於野。醉卧美人膝,醒抚英雄剑。天外有飞仙,我有一杯酒。愿为佳人怒,不做冷清仙。一枪破天门,怒目谁敢对。万年博弈,千年一落,谁人断魂。血袍加身,鬼面遮心,为心头人。心动则行,子落盘外,谁为主宰。
  • 疯狂的舍利

    疯狂的舍利

    “原以为自己是颗舍利子,到头来才发现,不过是块尿结石。”这是一部足可比美《疯狂的石头》、充满喜剧色彩的黑色幽默,讲述的是落魄的白领在底层挣扎以及两位大龄青年平凡而浪漫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吴耐,曾经是一位广告公司的白领,做过经理,开过公司,一下子跌入生活的底层,他不屈,他要挣扎,他要抗争。
  • 盛世大清

    盛世大清

    一代贤妃,倾国倾城,英年早逝,青史留名……她是她,又不是她,多种身份,一个爱恋……
  • 人欲静

    人欲静

    树欲静而风不止,人欲静……卧槽,这突然出现的龙卷风是什么鬼?死里逃生,从古代穿越到平行宇宙中现代社会的天真少年,自以为有几样金手指护体,可以随心所欲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现实告诉他“图样图森破”。大抵就是这么个故事吧……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婚姻和谐法则

    婚姻和谐法则

    本书对夫妻关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分析,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夫妻的情爱心理和性爱心理,真切地阐明夫妻和谐的相处之一道。
  • 掠爱上瘾:契约老公太危险

    掠爱上瘾:契约老公太危险

    地下黑市凑个热闹,被坑,扔进牢笼给人当解药,外带送个现场版的真人秀表演。回到家,被大哥要挟,卖进豪门做交易。婚礼后台,她再次遇到那个粗暴的男人……人前,她是豪门弃妇,上流名媛,绯闻天后。人后,她是太子女人,实力演员,暗夜妖姬。她为了完成任务,默认婚约,伺机而动。他为了逗弄娇妻,陪她玩耍,等待猎物落网。他助她达成心愿,她将他驱逐出境。无关情爱的婚约,最终也不过是交易的契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那些年我们迷失的岁月

    那些年我们迷失的岁月

    懵懂无知的年龄里我们大把的挥霍青春,懂得珍惜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时间流逝的是那么的快。我们力不从心,却还要选择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