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4100000013

第13章 因为专注,所以成功——杨少锋之我的大学与众不同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

2000年1月,福州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一位福州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创造了当年最为轰动新闻之一。福州大学的杨少锋一反只有招聘单位租摊位,毕业生上门自我推销的模式,自租摊位,自我推销,他打出了广告语,“谁聘我,年薪10万!”这是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杨少锋的一次策划准备的一场自我营销,也是他的一次成功的自我营销。在杨少锋做出这惊人之举之后,各种媒体竞相报道,其中便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各大媒体,媒体的轮番“轰炸”使杨少锋成了新闻人物,风头一时无二。不过,杨少锋的“10万年薪”不是随口而出的漫天要价,他也不是没有资本这样要价。他用“23456”这一组数字,总结出自己的大学的主要经历:“2”是大学4年期间,杨少锋共为各种活动筹到27万元的赞助款;“3”是杨少锋在学习期间兼任过3家公司总经理助理、企划部经理等职务;“4”是杨少锋相继创建了4个学生社团;“5”是《青年博览》、《少男少女》等5本刊物曾经对杨少锋的事迹进行详细报道;“6”是杨少锋担任过从系到校各级6个重要的学生干部职务。“23456”以简洁容易记忆的方式总结杨少锋在大学期间的“功业”,杨少锋用之来证明自己值“10万”这个价,而他毕业工作以后的表现也证明他值这个价格,比如在2002年,毕业后已经24岁的杨少锋挑战麦肯锡,把这个世界知名的专业咨询公司为中国联通做的CDMA推广方案全盘推翻,从而创造出月销售7000万的神奇纪录。

虽然杨少锋用毕业前和毕业后的表现证明他是价值不菲的人才,但如果你翻开杨少锋的大学学习成绩你就会发现,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他的成绩只能用“平庸无奇”来形容。学市场营销的杨少锋之所以比其他人更有资本叫卖自己的知识,因为他可能英语、计算机或者其他与专业无关的一类成绩比一般人差,但他营销相关的专业知识却比一般人强很多,深厚很多,而且他在大学里有着丰富的市场营销和策划方面的实践,这就是杨少锋制胜的本钱。因为专注,所以成功,杨少锋因为专而胜人一筹。

在很早的时候杨少锋便发现了自己对物质需求具有强烈的欲望,于是杨少锋下定决心,大学要学与经济有关的专业,赚很多钱,买自己想要的所有东西。在高考时,他的决心终于有了实现的机会,在填写专业志愿表时,杨少锋所填报的专业全部都与经济有关,他自己一口气填了18个市场营销专业、6个工商管理专业,其他的专业也全部都与经济有关。

其实按照家里父母的愿望,他们是要杨少锋填写别的专业的,在填报志愿之前,杨少锋的母亲曾特别交代,要填一些毕业以后能“当干部”的专业,像什么行政管理之类的,在母亲看来,毕业后“当干部”是理想的,不但自己有地位,家里人也不会被人欺负,可惜母亲的话杨少锋没有听,在所有的第一志愿与选择专业中,他没有一个填上行政管理,而是将之全部换成了自己喜欢的经济相关专业。杨少锋的专注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彻底发作了。当他把志愿简表拿到家里征求意见的时候,母亲气坏了,对杨少锋吼起来:“你为什么一定要学经济呢?”说着就要把表撕掉,拿一份过来由她填。对此,犯了倔的杨少锋对自己母亲说:“你这样做没用的,你填的志愿表我肯定把它扔掉后再填。我真的不想当官,工资又低,上班又不自由。我想赚钱,赚很多的钱。你也知道,我这么爱花钱,如果让我当官,肯定会是一个贪官,你如果想让我当官,那真的是害了我。”母亲听了哭笑不得,只好由着他去了。

家中通过了,杨少锋填报的志愿又在学校里碰到了阻碍。按照杨少锋平时的成绩来看,他并不是特别的突出,他高考之后很有可能只能够上一个一般本科,所以在一般本科院校的选择上,他非常慎重,再三考虑之后,他决定选择福州大学(福大现为重点院校,当时还是一般本科院校)。选择福大的理由有三个:一是福州是省会城市,比较符合他当年想过的留在大城市的目标;二是许多福安人在福州,他可以找老乡好办事;三是在福州读书的话,毕竟是本省城市,以自己的交往能力,可以利用大学的4年建立一些社会关系,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当杨少锋自以为考虑完全的志愿表交到班主任手上的时候,班主任马上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杨少锋的志愿表只填到省专,地专以下的志愿都没填;而且志愿表上的“是否愿意服从调剂”栏中全部填“否”。班主任觉得杨少锋虽然考上本科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志愿表还是应该填满的,万一考不好,也有退路。那时候,学校为了保证上线率,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把所有志愿包括中专都要填,并且也要服从调剂,这样更好录取,学校的高考升学率也会更高。所以杨少锋的这张志愿表就卡在了班主任手里。班主任特地找他谈话,对他说,要把志愿表填满,如果杨少锋不填,她就帮他填。杨少锋半真半假地回答她说,如果你这样做的话,就是侵犯了我的权利,我会到法院去告你。结果这句话学校的朱校长知道了,他不但没批评说服杨少锋反倒表扬了他,说他有志气,还要其他同学向杨少锋学习,要有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就这样一份包含18个市场营销专业的志愿表,一张破釜沉舟的专注之作诞生了。杨少锋的激情与专注也由此出现端倪。平庸的人害怕明天,聪明人期待明天,而天才规划明天。当杨少锋在高考志愿表上一口气填上18个市场营销专业,当他放弃所有大专以下的志愿,当他毅然在愿否调剂一栏全部填上“否”的时候,在同学和老师的眼中也许这是一种任性和赌博。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是非此不选的专一,也是一种勇气,一件事非完成不可的毅力表现。

进入大学后,杨少锋也曾经兴奋,然而如同所有的人一样,兴奋过后是失望和空虚,不过杨少锋的空虚更多的不是来自无所事事,无所适从,而是对于课程的不满。在大学第一学期,按照惯例,大学给新生安排的都是基础课,大部分课程是大学前已经学过很多次的,比如《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些课虽然很重要,但毕竟从小学一直学到中学,没想到大学还要学,看完课程表,杨少锋便不能不失望,他是个喜欢新鲜事物的家伙,对这样的课程安排提不起任何兴趣。《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等一类的课程,文科的学生历史、政治是必考科,为了在高考中能取得高分,早就把整本书背得滚抓烂熟,再让他们去念这些,确实很难让他们提得起兴趣。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上课的形式与高中有很大的区别,大家还是努力去听课,但到了后来,一旦学生对初觉新鲜的上课形式习以为常,马上就做各种形式的逃避。当时的大学已经开始大面积实行选课制度,大部分的基础课程都同时由好几个老师来上,因而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机会。不过,大学的基础公开课老师也许是最难胜任的一种职业,老师课程是否讲得精彩直接决定了他的上座率,所以经常出现有些老师的课学生爆满,有些老师的课则无人问津、最后不得不取消的局面。但有时候学校因为选一个老师的学生太多,受到教室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得不进行调剂。水平不高的老师在讲这些课的时候,没有以新的内容和方法去吸引学生,似乎还和中学的老师一样,照本宣科,给人感觉是任课老师似乎自己对所上的课也不怎么感兴趣,也在应付。于是学生也就不客气,大家都应付过去就行了,没有人在乎能从这些中学已经学过主要内容的公共课里得到什么。因为师资的原因,学校不可能完全按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所以有些课上讲得不好的教师还是存在的。大家会发现,在有些大学公共课的大教室中,底下的一两百名学生,做什么的都有,有些人在背英语单词,有些人偷偷地听流行音乐,有些人拿着小说看得不亦乐乎,而有些人干脆在课堂上呼呼大睡。

看着周围人的逃避,杨少锋自然也不能免俗。但逃避一旦形成,容易成为一个习惯,在大学进入深入阶段,逃避习惯的人也便将重要的专业课也逃避起来。还有一些人因为沉迷于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和英语而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少有精力照顾。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的大学中开始流行这么一句求职的秘诀“专业课一般过,外语计算机越精越好”,这成为许多大学生的信条。而许多学校和老师也在有意无意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这种对计算机和英语不分专业的偏执的追求让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所掌握甚少,无论什么专业,到头来都成了英语和计算机学得不错的相同“模样”的“人才”。试想,在所有的学生都一样是只精通外语和计算机,专业方面肯定不精的情况下,高校划分的专业几乎成了摆设,结果自然是直接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因为大部分学生似乎都是一个标准件。有不少公司人事主管发牢骚说:“现在的大学生远看不一样,近看一个样,几百份材料翻一下,区别只在于成绩这个高一点那个低一点,连评语都差不多,怎么选很为难。”幸运的是,杨少锋没有在专业课到来时一如其他人一样惯性地逃避,也没有如另外一些人那样将自己的精力大部分用在了计算机和英语上。杨少锋明白了一个道理:社会需要的是各种不同的人才,最难就业的是那些似乎没有什么缺点却也找不出什么特长的人——因为可以替代的人实在太多了,而有专长的人总会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外语和计算机不好不紧要,自己可以在专业的其他方面取得突破,只要有真本事,就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天空!

杨少锋当初是基于自己对物质追求的强烈欲望填报的志愿,他是要立志作为一个企业家的,因此他对于与企业家有关的知识很感兴趣,他决定在大学期间将精力重点放在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上。当专业课在大家满怀期待中开始之后,杨少锋对之非常重视,努力学习。其实在这之前,作为经济类的学生,杨少锋早就开始看一些经济类的书,甚至包括MBA案例等。当时福州大学虽然是一所二类重点学校,但整体的氛围还是比较开放的,特别是管理学院,许多老师已经意识到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在教学理念和方式上开始进行一些改进,因此专业课也能够让杨少锋喜欢上。在所有的课程中,杨少锋最喜欢上的课是陈老师讲授的《广告与策划》。这门课杨少锋是每节必到,而且都坐在第一排。因为陈老师自己在社会上兼职做策划人,所以经常把一些他自己参与的、发生在本地的案例拿到课堂上让大家讨论。这些案例的地域性很强,感觉就在同学身边发生的,听起来特别亲切,陈老师作为这些案例的策划者,讲课时生动,旁征博引,杨少锋听得兴趣盎然。在陈老师的课堂上,讨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要么是讨论案例执行的结果,要么是讨论接到一个Case后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策划等。在讨论上,杨少锋总是积极发言,此时杨少锋也在外面兼职,也有一些实际经验,所以他的反应特别快,深受陈老师的喜爱。后来,杨少锋成为这门课的主角之一,碰到一些问题时,陈老师时不时会问:“杨少锋,你觉得怎样?”感兴趣的课加上水平高的老师再加上自己平时的钻研、实践,这门课杨少锋不但得了高分,还深得其精髓。这也是他日后在策划方面才华突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还有一门贸易系汪老师的《商务谈判》课也是杨少锋喜欢的。平常上课时,杨少锋经常与任课老师交流心得。有一天下课后,他就自己在外面拉赞助、做策划的一些事情与老师交流,老师听完他在外面与老板谈判的那些细节后,拍拍杨少锋的肩膀说,我这门课你可以不用来上了,你已经过关了。从那以后,杨少锋真的没去上那门课,老师也果然让他过关了。

为了实现自己做企业家的目标,杨少锋不仅专注于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也专注于相关的实际。杨少锋实践的形式便是在社会上兼职,杨少锋在大一时便已经是一个不安分的分子,他的兼职更是多种多样,但都是与市场营销相关的,他在兼职中一边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一边从实践中发掘自己专业上的不足,回到学校再打开书本的时候,如此书本上的知识就显得那么的亲切和实用。在实践书本之时,杨少锋经常出去为学生活动拉赞助,实际上他是大学里公认的拉赞助高手,然而他也有第一次。杨少锋第一次试着去拉赞助,是在系学习部举办读书节的时候,自己跳出来主动请缨。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上午,他拿着同学写好的活动策划书,准备到北门对面的一家超市拉赞助。走在路上的时候,他就想要怎样让老板接受他们的方案。他觉得,应该让老板知道,支持学生的这种活动是有好处的,不但能在同学当中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扩大超市的知名度,系里的学生会还可以安排一些同学为超市散发宣传材料,还可以请老板在活动开幕式上讲话,让老板露一回脸。正当他在想着怎样入手、见到老板怎样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就到了超市门口了,他原本以为自己不会紧张,而事实上,他相当紧张,他甚至听到自己的心跳声,糟糕,怎么会这样呢?

他硬着头皮走进超市,问站在门口的服务员:“小姐,请问老板在吗?”服务员指了指里头一个瘦瘦的中年人:“他就是。”老板以为出了什么事,从里面走出来,问:“什么事?”杨少锋怯怯地把策划书递过去。他原以为自己胆子很大,见到一个陌生人不至于说不出话来,但这回毕竟是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掏钱来的。如果这时候老板开始说话,或者问他一些什么问题,杨少锋相信自己很快就会进入状态,可是,这个老板扫了一遍策划书之后就没有说话,也没有问他任何问题,只是用目光,冷冷地盯着他看。被老板怀疑的眼神一盯,杨少锋觉得一阵心虚,突然间所有想好的话都忘到九霄云外了,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老板盯着他看了足足有两分钟,还是不动声色。杨少锋慌了,他没有任何想法了,只想早点离开这个地方,他相信,如果这时候地下裂开一条缝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钻进去,总比被人盯着强。双方僵持到5分钟左右的时候,杨少锋忍不住了,趁着老板瞟一眼店里的一个客人的时候,拔腿就跑,离开了这个超市。后来,他告诉同学说,他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抱头鼠窜”,此后大学3年的时间里,杨少锋再没敢进入那家超市。

第一次拉赞助就这样失败了,杨少锋心里很难受,本来想在系里面有所表现,没想到一出马就献丑。尽管有点懊恼,但他没有灰心。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把这种“丢脸”的事就此放过,而是很认真地对第一次拉赞助失败的过程进行了总结。他认为,首先,他的失败表现在精神风貌上,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不自信,不自信就会显得畏缩不前,任何老板不会把钱交给这样的一个人的。其次,他觉得自己过于心急,刚和老板见面时,不要急于谈赞助的事,应该先就老板感兴趣的话题聊一会儿。比如,以一个顾客的身份对超市的不足之处提些建议,然后告诉老板:“我可以让你的营业额增加10%。”那么,相信老板一定会感兴趣,等老板感兴趣后,他就可以向老板介绍,通过赞助此次活动,贸易系学生会将通过各种方式为老板做宣传,从而达到增加营业收入的目的。第三,在老板的逼视之下不能心虚,而是要坦然以对,否则老板凭什么相信你?对一个被人盯着看就会心虚的人,说不定老板会认为是骗子。第四,自己学校有将近20个系,每一个系每年都要举办许多的学生活动,校园周围的商家肯定天天都要应付像自己一样去拉赞助的学生,没有好的思路和方式是绝对无法吸引那些商家的兴趣的,所以在活动中一定要将商家的利益充分考虑。有了第一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因为善于总结,杨少锋拉赞助进步很快,很快就成了个高手,为此他还学会了营销策划应该为商家着想的原则,推出了自己的多个策划方案,实践了自己的营销策划知识。这如同杨少锋其他兼职类的实践所起的作用一样。

到杨少锋大地上市场营销专业课的时候,他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了,当时还兼任一家咨询策划公司的策划总监,而大学的同学却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理解市场营销的内涵。此时的杨少锋已经在“专”上胜出他的同学不止一筹了。

就这样,当别人努力于计算机,用较少精力照顾专业课的时候,杨少锋从实践和努力书本知识各方面专注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他对于和自己职业目标相关的课程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学习,除了学校发的教科书外,他自己还买了许多与专业有关的案例书钻研,许多专业课的学习进度大大超过老师授课进度,许多概念性的知识和理论他理解了精髓。学校开的每一门专业课,杨少锋都找了许多课外书来看,看得最多的是哈佛大学的MBA案例。此时,专业课成绩好的同学可能就是对老师要考的内容背得比较熟而已,而杨少锋却是每上一门专业课,都要“配套”看至少五六本与专业有关的案例、企业实务等。他看这些书甚至像小时候看小说一样入迷,经常躲在被窝里看到凌晨一两点才睡。因此也许有些同学虽然专业卷面成绩很好,超过杨少锋,但他们除了上课外和老师几乎没有任何的沟通,而杨少锋却和大部分的专业课老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经常在老师上下课的必经之路围追堵截——在实践中他有很多疑惑需要老师为他指导,所以杨少锋对专业的掌握此时已经高出了自己同学一个层次。

杨少锋在大学选择专注专业课知识,这种选择没有辜负他,于是在毕业之后,他已经领略到市场营销精髓——以最短的时间创造最具轰动的事件并取得最好的市场效应——杨少锋以开头所述的轰动策划来了一次对自己专业知识发挥的“实弹演习”。他也由此一炮走红。假使在大学里,如果杨少锋也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外语或者计算机上,并不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与自己的理想目标紧要相关的专业知识,他毕业后最多也只是外企中一个普通的高薪白领。好在杨少锋在一阵短暂的迷茫后便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当福州大学贸易系市场营销专业课的同学把大量的时间都花费在外语或者计算机学习上的时候,杨少锋却定下了要在专业课上取得突破的目标——扬长避短做专才。杨少锋明白:只要自己将专业知识学好,只要自己是真正的营销人才,自己就不怕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当80%以上的大学生把80%以上的精力放在学习英语和计算机上的时候,杨少锋却如饥似渴地阅读营销专业书籍;当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上除了“大学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外,什么特长都说不上来的时候,杨少锋却有意淡化了所有毕业生都引以为豪的英语与计算机水平,而有意突出了自己的营销策划方面的实际能力,其实这才是企业所需要的。他并不为主流的意见所左右,对于英语、计算机等,他的想法就是能过得去就行,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实践上面,“专注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东西的秘诀”,同时专注也是取得成功的最有效武器。

杨少锋小资料:

杨少锋,1977年12月29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市上白石镇前阳村,1996年进入福州大学管理学院贸易系市场营销专业学习,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2000年,杨少锋毕业,在那年万头攒动的人才招聘会上,杨少锋经过精心策划自租摊位打出了“谁聘我年薪10万”的牌子,成为全国数十家媒体关注的新闻人物,一战成名。2002年,24岁的杨少锋挑战麦肯锡,把这个世界知名的专业咨询公司为中国联通做的CDMA推广方案全盘推翻,从而创造出月销售7000万的神奇纪录。2003年9月,重庆卫视邀请他大摆“龙门阵”。此期“龙门阵”的主题是《谁聘我·年薪20万》,他又以年薪20万的身价去了大连一家公司。2004年1月,记录和分析杨少锋人生成长道路和思想发展的《天生我才》一书出版。

同类推荐
  • 创业的成功(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创业的成功(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自己创业能够带来非常诱人的回报。不过,在你决定辞职作企业家之前,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在人们眼中,企业家是能够独立承担风险、颇富创新意识的偶像。与此相对,如果从经理人转变为一个企业家,这应该是什么样呢?从经理人转向企业家的旅途充满艰难险阻。你有充分准备去迎接这一挑战吗?你为什么要离开公司?有可能创业成功的经理人之所以离开他们的公司,是因为他们有一个了不起的新创意。这种新创意是一种能量的源泉,可以补偿你作为独立商人时的资源溃乏。
  • 笑对人生

    笑对人生

    《笑对人生》由道格拉斯·范朋克所著,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FAIRBANKS)。美国著名演员、导演和剧作家。哑剧表演天才,是第一位在电影中扮演蒙面侠佐罗的演员。《笑对人生》是作者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表达一种积极的人生追求,面对挫折和痛苦,迎难而上,笑对人生。
  • 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尴尬的年纪,一方面我们有着年轻的体魄、蓬勃的朝气、充沛的精力和远大的理想,我们梦想着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达成功的彼岸;另一方面我们却不得不受制于经验的缺乏、人脉圈子的狭小、资金的短缺以及家庭的负担,从而拼搏在满是荆棘的道路上。在泥泞中摸爬滚打的我们总是免不了受伤,免不了碰壁,免不了暂时的失意。年轻的我们总要经历一些困难和磨砺才会成熟起来,才会总结出那么一点道理,才能恍然大悟,才能……但是,这时的我们,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失去了太多太多。
  • 爱过痛过才是青春

    爱过痛过才是青春

    关于青春,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让人永不厌倦的话题。有人说青春终将散场;有人说青春无处安放;有人说,青春是一场大雨,即使感冒了,也好想再淋一场;有人说,青春短的让人卒不及防,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有人说,无论青春如何度过,最后总会留下些许遗憾……走过青春,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会发现,在人生这段最美好的时光里,我们错过了很多没来得及把握的机会,没来得及珍惜的感情,于是,满溢的遗憾如鲠在喉,追忆青春,便成了每一个人必有的情怀。
  • 20几岁女孩要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

    20几岁女孩要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

    本书为二十几岁的女孩提供了百条人生经验,这些人生经验包括爱情、婚姻、工作、生活、衣着、谈吐等等方面,对二十几岁女孩把握人生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热门推荐
  • 我们的幸福

    我们的幸福

    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的今天,人们所不知道的中国农村……
  • 枪神纪工程小幽

    枪神纪工程小幽

    小幽,我会守护你的。一直到你不在我身边。
  • 一世倾心:惟有落花知我意

    一世倾心:惟有落花知我意

    年幼时,在茫茫人海中淡淡一瞥注意到的那个你,笑起来整个人都在散发着光芒,本以为只是一面之缘,自此再无相见。长大后,樱花树下再遇,繁花如锦幛,飘落下来的花瓣轻抚你的脸颊,那天真无邪的笑容,恍如隔世。虽不识,却相忘。你可知,我已思念你多年?我一直相信着,遇见你,是我这一生,最美好的事情。
  • 给条活路行不行

    给条活路行不行

    刘鹏很想努力很想励志,很想让自己活的开心让家人过的幸福,但他一次次陷入失败失败和再次失败,活在当下,十分艰难。这是这个时代年轻一代人的生活缩影。
  • 易烊千玺之我没有不爱你

    易烊千玺之我没有不爱你

    “易烊千玺,你为什么不相信我,我们的信任就这样没了?”一个女生喉着……
  • 她是一个重生女

    她是一个重生女

    杨洋囧了,不过看个小说,竟然也能奇遇,这和书里的女主神交流是什么鬼。特么的她叫杨洋又不叫爱丽丝。这小说看的她那叫一个悲愤啊。话说女主不是重生吗?话说重生不是各种金手指嚒?话问作者君您是亲妈吗?女主重生也能被各种虐啊!姐妹忍不了,姐妹不能忍了。
  • 寒庭赋

    寒庭赋

    青色短衫,高冠束发;横眉冷目,绝代风华。英勇奋战,卫国保家;为一真心,付尽韶华。她是护国大将军,保卫了国家城池,却保卫不了她自己心里的那座空城;守住了苍茫天下,却守不住任何真心。职责所在,她不负国不负家,此生唯一负了的,是那个唯一真心爱她的人。
  • 绝世之恨

    绝世之恨

    “不要离开我,好吗?我求你了!”天恨无力的说到。“不离开,你不要在说笑了,你那点微薄的工资收入能养活谁”一个长得清秀的女孩讽刺地说到。这个女孩正是他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伙伴,原本的单纯却因社会的薰染变了。女孩说完就转身走了,她上了一个光头爆发户的车走了!
  • 重生之玩转文娱

    重生之玩转文娱

    重生了没有金手指,没有老爷爷,没有系统但是我有很多点子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知识啊。综艺,歌曲,电影,电视剧。没有我玩不转的。三天前,我从床上醒来。这个世界就开始沸腾起来。
  • 死亡微信

    死亡微信

    某城市,午夜时分,一条可以要命的微信,这条微信从何而来,如果有人在半夜0:00给你发微信,千万不要回,你很有可能会因此送命,让你到哪里去也千万不要去,去了你就真的没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