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2600000010

第10章 钱塘江水连长江

评袁亚平《大国根本》

从诞生中国共产党的南湖红船,到催生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西湖刘庄,浙江,这块神奇的土地,跟共和国的大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手捧由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所属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大国根本》,随着作者袁亚平先生饱含深情的叙述,拂去岁月的尘埃,走进历史深处,有“大快朵颐”之感。

袁亚平在以自己的方式解读“大国根本”:大国根本是什么?是宪法?是民众?是人民共和国的管理者?是民主和法制?怎样在宪法精神和法治体制下,共享和谐生活?在这部关于宪法的史志性报告里,读者可以从中“发现”新中国艰难崛起过程中宪法地位的逐步确立、巩固与提升,“发现”在斗转星移中社会前进的足迹。宽阔的历史背景和空间坐标,使作品拥有了很强的政论性和思辨性;而生动的人物对话、形象和细节刻画,又使得作品具备了很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诚如作者所言,是历史选择了杭州,作为新中国一个光辉的起点。

在报告文学的创作中,人们普遍认为,写“大人物”比写“小人物”难,写“大事件”比写“小事件”难,而身兼《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和中国一级作家双重身份的袁亚平,却敢于迎难而上。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有底气,有高度,有人脉资源,更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创作热情。就像火山喷发一样,长篇报告文学《大国根本》是火山岩浆的一座立面雕塑。

为文者,莫先乎情,莫始乎声,莫切乎义。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始终洋溢着一种对新中国热爱的情愫,在讲述那些人尽皆知的历史事件中,以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思考,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幅虽似曾相识,却是崭新而感人的画图。毛泽东的激情豪放,华盛顿的克己奉公,国旗设计者曾联松的谦逊低调,通过对话和细节的刻画,使一个个历史人物鲜活起来,一桩桩历史事件在书中“立”了起来。

大事件的叙述必须有“着陆点”才能在读者心中扎根。作者在叙述大事件的过程中注重结合具体事件和案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用什么来阐述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首例民告官案、南山区人大代表选举事件,等等,看似信手拈来,却有使人明理之功效。《大国根本》可以说是一部生动形象的普法教科书。

窃以为,一个好记者,必然是一个优秀的文化人。国家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新闻界和文学界去关注、解读和思考。袁亚平正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彰显其记者兼作家的良知、思想、视野、胸襟和情怀。

为共和国探究立国之本,其目的正是为了给当今社会提供借鉴和启迪。大量深入细致的考证,大量参考文献的通读,使得该书兼具史志的严谨。《大国根本》是对时代发展作出的及时呼应,绝非应景之作。

本书用《文明的曙光》《民主的生命》《共和国的基石》《失范的困厄》《理性的秩序》五个部分将“大国根本”的思想根源、产生及发展过程形象地展示了出来。作品时间跨度大,涉及的事件和人物多,非普通写手所能驾驭。作者把宪法的庄严神圣与人民自由轻松的生活揉为一体。正是因为有了众多普通人物的出场,才使得读者深切地感受到,宪法就在我们的身边;正是因为反映了浙江省干部群众对宪法精神的探索和实践,才使得我们每一位浙江读者读之可亲、可感。

1953年底,毛泽东带领宪法起草小组刚到杭州,就提出到户外活动活动,爬爬山。途中,引起毛泽东兴趣的是北高峰最高处的吕纯阳洞府边上的对联:“湖光塔影连三竺,海河江潮共一楼。”

上善若水。作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孕育并诞生于美丽的西子湖畔,这似乎在寓示着什么。宪法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实现奋斗目标的道路,而西湖正是我们立宪之路的始发站。

“如果能把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留下一份文学性的记录,必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正是基于对这一事件的“意义”的认识,给了袁亚平无穷的创作动力。浓墨重彩地描写浙江的与宪法相关的人和事,凸显了本书的个性。作为浙江省文化精品工程、“文学解读浙江”的重点作品,《大国根本》的出版获得了各方的好评。浙江省文化精品工程由省委宣传部确定,全省仅五部,另有余华、麦家等四人的长篇小说。

“钱塘江水连长江。”从文化的层面来说,滋养吴越文化的钱塘江水与代表中华文化的长江水是水乳交融的。这正是大国根本的根系源于西湖的原因之所在。

原载于《钱江晚报》2010年4月4日C6版

同类推荐
  •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本书试图解答以下问题:在我国当下的媒介文化具体语境下,电视娱乐是如何建构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娱乐为王”的时代,如何打造优质的娱乐产品?电视娱乐化的道德伦理底线在哪里?其合理的内核、价值和边界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对娱乐进行审美救赎?应该塑造和架构一种什么样的娱乐精神、审美精神和“快乐文化”?
  •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在媒介与司法的多维关系中,两者之间的事实关系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合理性期待,于是就需要制度的介入与规划。但制度作为一种谋划方案并不是万能的,也许参与者的主体实践智慧对于提升现实的合理化更为重要。
  •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甘肃省陇南市是2008年我国重大地震的一个重要区域,在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人口迁移和异地搬迁安置,是重建工作的一个重点。陇南市又是我国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地区之一,也是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研究这个区域的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对策问题,有着非常现实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 王家岭的诉说

    王家岭的诉说

    “这是一起造成38人死亡、115人受伤的极其严重的责任事故”。这是一部直赴灾难现场,用事实的真实追踪描述还原灾难的内情文学报告,是超越了新闻报道的直观表层描述之后的事实和理性思考与追问。《王家岭的诉说》是一部典型的灾难文学作品。赵瑜率队,五作家察访祸灾真相;矿工诉说,众难友揭秘国字煤田。深度解答网民疑团,王家岭上生死实录;严格拷问矿主良知,黄河赤子气贯全书。
热门推荐
  • 绝世神女:灵魂摆渡人

    绝世神女:灵魂摆渡人

    废材大小姐蜕变?不存在的,顶多逆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某男“野丫头死远点”宠文不存在的。
  • 玉成良缘:腹黑佞臣为卿狂

    玉成良缘:腹黑佞臣为卿狂

    漓国成和元年四月新帝继位,北方蛮夷南下漓国聊城危矣,聊城林家为了出面阻止这场腥风血雨,老家主丧命于蛮夷之手,她为了担起家族的重担保护聊城的百姓,继任家主之位。战场之上终究刀剑无眼,命悬一刻在即,救她的不是她父亲生前为她定下的未婚夫,而是闻名天下战功赫赫当今皇上的宠将,亦是百姓口中佞臣的萧成信。三博美人,只为一笑!你说我奸佞,我却说你不懂我的心……
  • 王俊凯之这辈子你是我的唯一

    王俊凯之这辈子你是我的唯一

    曾经的背叛,当初的约定。是否不忘初心,才会方得始终?十六岁的邂逅,摩天轮的承诺,彼此间的信任,终究落得情人的立场。
  • 地狱复仇三撒旦

    地狱复仇三撒旦

    三个贵族少女,家破人亡,无所依靠,走上了撒旦这一条不归之路。无论哪一个杀手都不能拥有感情,明明将心冰封了,又如何被三位王子所感化?千年冰山也会有被融化的一天,腹黑公主也会有深沉冷静的一面,撒娇卖萌的小女孩也会有长大的一天。三个女孩究竟锐变了多少次?一次次误会打破了这场绝世爱恋。当三个女孩心灰意冷离开之时,又是哪一个人出手相助,说出了真相?毕竟,他们之间已经产生了隔阂。这一场误会使女孩重归复仇的道路,地狱撒旦无人敢惹。这一切的一切的终归属于复仇,如果当初不会家破人亡,她们现在会很幸福,这一场复仇让她们伤痕累累,那就让复仇的嫩芽在她们的心里滋生吧!!!!!!!!!!!!!
  • The Task and Other Poems

    The Task and Other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高原上的星空

    高原上的星空

    浪漫,爱情,江湖,逍遥理想的人生态度烟,酒,冥想,柔情与冷酷。诗一样的浪漫小说。
  • 遇见是最好的默契

    遇见是最好的默契

    受过情伤的司徒泽不再爱女人,只是因为家族需要继承人,同时也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他选择了这个为了钱跟他上床,名叫落樱的女子
  • 陌少赶来前妻逃不出

    陌少赶来前妻逃不出

    4年前,一张离婚协议书摆在他的面前。他落笔就写下他的名字。4年后,她带着她的孩子回来,初次见面。
  • 三世缘:倾半世

    三世缘:倾半世

    七荷河边,神魔大战,六神护神尊而死,神尊为保护人界众生而死,转世投胎,他们是为自己而活还是为天下苍生而活?是否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一世后悔,一世偿还,卿愿等我,三生三世定不相离。
  • 谁乱了我的方寸

    谁乱了我的方寸

    一场特大地震,将一辆面包车上的六个人困在渺无人烟的深山绝地。道路被毁,通讯中断,得不到外援,他们只得将仅有的食物和水带上,相互帮扶着朝生的方向艰难跋涉。可就在第二天早上,他们发现他们中的一人被害以后,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被彻底打碎了。本是同事的他们开始相互猜疑,相互提防。谁都怀疑别人是凶手,同时也被别人怀疑是凶手。紧接着第二个人、第三个人连遭不测……最后,当凶手浮出水面以后,却出乎所有人的猜测和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