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0400000010

第10章 祠庙祠堂

洁惠侯祠

俗称介庙,位于马和乡张嵩村与柏沟村的交界处,为灵石古八景之一,是一处以“割股俸君、功不言禄”著称于世的三晋名贤介之推的墓、祠为载体,彰显和歌颂忠孝文化的人文景观。该庙始建于公元前635年,后世屡颓屡兴,到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成为全国最大的国家祭祀、帝王祭拜的忠孝文化圣地。1994年7月2日列为灵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庙占地198000余平方米,包括忠孝广场、洁惠侯祠、介林和碑林四大部分及牌坊、山门、“忠孝”柱、“忠孝”宝鼎、忠孝群雕、戏台、神道、古碑碣、忌坂、子母柏等诸多景观。2011年8月正式向游人开放。介庙景区的建成,对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忠孝美德、促进社会和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晋祠

又名广惠宫,位于马和乡马和村北。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741平方米。据碑文记载,始建于元至正三年(1343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隆庆年间(1567—1572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进行维修,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修葺戏台、钟鼓楼及东西耳房、配殿,现存正殿、献殿为元代建筑,其余为明、清建筑。二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为戏台、献殿、正殿,东西两侧存有鼓楼及配殿。献殿平面方形,四向敞朗,檐柱粗壮,覆盆式柱础,柱头斗栱五铺作双下昂,单檐歇山筒板瓦顶。院内现存元至正三年(1343年)碑1通、石狮2尊。2006年5月25日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氏宗祠

位于静升村钟灵巷之东,为西王氏家族的主祠堂。其始祖王实于元皇庆年间(1312—1313年)从本县禹门外沟营村(今灵石县南关镇沟峪滩村)迁居静升,落户于村西之拥翠巷。及至明天启五年(1625年)时,其家族已是“士者经史传家,英辈迭出;农者沃产遗后,坐享丰盈;工者彻通诸艺,精巧相生;商者逐利湖海,据资万千”。王氏宗祠“创自明纪”,当时仅有正厅三间,祠门一座。清康熙五十六年至五十八年(1717—1719年),王氏十四世生员王翰、十五世王体直、王君勷,生员王凌云、十六世王奉天等出资,扩建宗祠,重修正厅,增修祭器、遗书、神厨、斋宿所,并增建东西廊房各五间,大门扩为三间,东北隅角房三间,西北隅角房一间,雍正四年(1726年),在宗祠前正街竖起节孝坊两座;雍正六年(1728年),十五世王麟趾创修宗祠两廊厢房十间;乾隆二十年(1755年)增建宗祠旗杆、月台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十六世王生炯捐资补修宗祠大门为五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十六世王中权、王中堂等创建石坊、月台、栏杆、神龛于宗祠内。到乾隆末初具规模,面积已达1600平方米。整座建筑以南北中轴线对称展开,正厅、献亭、石牌坊、大门,都在一条中轴线上建造,中轴线左右有厢房六间,东边有专供看祠堂佣人居住院落一座,院落外为祠堂附属建筑,面临街道有铺面五间。嘉庆九年(1804年),又耗资3200两纹银将祠堂建筑扩展到道路以南500平方米,创修了宗祠乐楼、太仆坊、栅栏、优伶房及马棚等,总面积达2100平方米。其中乐楼坐南朝北,建筑面积132平方米。石砌台基以木刻隔断分为前后台。前台面阔三间,进深三椽,单檐悬山顶。前檐下设一斗二升斗拱9攒,柱间置雕花雀替,设石雕围栏。檐柱方形、石质,四角葵形,正侧面刻楹联。后台面阔五间,进深一椽。仅表演区就达12平方米,超过清代普通戏台9平方米的四分之一。道光十一年(1831年),又改建了王氏宗祠双斗铁旗杆。在宗祠大门前及太仆坊上,分别悬挂有“奉旨恤赠太仆寺卿”和“钦赐世袭恩骑尉”等御赐匾。大门在右悬有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事教习庶吉士加三级梁诗正题匾“积德累功”;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工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直隶湖广总督孙嘉淦题匾“尊祖合族”;光禄大夫都察院左都御史加五级梅珏成题匾“奕叶相承”等匾额。及至清末民初,王氏宗祠在县域仍为无可伦比者,其祭堂、献亭、厢房、祠门、乐楼、仪门一应俱全,成为王氏族权显赫的象征。2007年灵石县人民政府遵原貌进行全面修缮,同年6月7日列为灵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氏土派家祠

位于静升村凝固堡下堡内,为西王氏家族土派分支祠堂,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该祠为二进院落,祭堂为无梁殿三间,并设有东西配房,有门两座。

孝义祠

位于静升村拱秀巷西南,总面积428平方米。孝义祠前为孝义坊,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至乾隆五十一年(1784—1786年),为奉旨旌表西王氏十五世王梦鹏的孝行义举而建。孝义祠创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该祠分楼上楼下两院,下院210平方米,正面窑洞三孔,每孔面宽3.9米,进深9.8米,正窑后有140平方米停放灵柩大窑洞,正窑两旁有廊庑,两边有砖砌台阶可通楼上。上院218平方米,正面为祭祖堂,硬山顶,面阔五间,明间前出四角亭,前檐檐下设木构围栏。隔扇分内外双层,中间三间祭祖,稍间则为停放祭物等,明间无踏跺,为神道,次间有踏跺,为人道,妇女通道则在东稍间由砖券涵洞台阶直通后门。祭祖堂南面为一“凸”字戏台,为木结构悬山顶,左右有化妆间及东西乐池,东西两侧廊房专供看戏人使用,可见其设计非常讲究。1998年9月27日,灵石县人民政府投资修复的孝义祠举行剪彩仪式时,海外王氏宗亲会代表团400余人参加了剪彩仪式。孝义祠早在1963年就被列为灵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月15日列为晋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怀远堂

又名敦本堂,位于静升村恒贞堡下的道左沟右侧,为西王氏家族火、土两派的祠堂,创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占地面积443.9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进有大门、仪门和祭堂,两侧为厢房。正面祭祖堂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廊式构架,前有石砌台阶。祠门为砖砌,中设拱券形门,单檐硬山顶。

好善乐施祠

位于静升村钟灵巷西临街处,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奉旨为西王氏十七世顺天府督粮通判加治中衔王如琨所建,已废,祠堂门前的好善乐施坊和对面影壁于2006年修复。

东王氏宗祠

又名承颜堂,位于“南临清溪、碧水涓涓”的静升村东敬阳巷前。其始祖王彦文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从介休城南村徙居静升,落户于村东之敬阳巷。王氏宗祠“创修记年无考”,总占地面积380余平方米。该祠坐北朝南,属二进院落布局,整体布局以南北中轴线对称展开,正堂、献亭、石坊、乐楼、仪门、影壁都在中轴线上建造,东西两侧设有厢房、耳房、院门。正面承颜堂面阔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四檩前出廊式构架,明、次间均施四扇六抹槅扇门。献亭面阔三间,为四檩卷棚顶明亭。中院为青石镂雕孝义牌楼,牌楼前方有乐楼兼作仪门,单檐硬山顶,四檩后出廊式。临街仪门巍峨,杄树旗杆耸峙。据碑记: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时,立户人十三世王望贵、王贵哲、王都京、王晏、王生花、王登龙、王鹏府、王生禄、王都丰、王琪等纠首重修了宗祠南亭和西廊;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族人重修宗祠正室;同治元年(1862年),监工纠首、十六世生员王际昌以及王超英、王发荣、王永泽、王延龄、王九章等又创建了宗祠旗杆,从而使“祠内外亦补修演浴,焕然一新”。2005年,东王氏家族在二十二世王建立首倡下,族人众皆响应,修缮了宗祠的承颜堂、献亭及东西耳房,并青砖铺漫地面,悬匾彩绘神龛,遵规依据古制,收集复立碑石,修复工程经理、督工者有王瑞堂、王新亮、王建立、王青云等,同年中元节工竣。2007年6月7日列为灵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兵宪祠堂

俗称中王氏宗祠,位于静升村朝阳堡崖下的杨树沟中,为中王氏家族创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正殿供奉明崇祯戊辰科进士、霸州兵备道、山永监军道王之祯神龛。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创建兵宪祠堂碑记》载:其宗祠“宫室壮丽,金碧辉煌,虽不足以甲一乡,然端庄严肃,较之他族则有间矣。”

张氏宗祠

位于静升镇旌介村中心。创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占地面积503.8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戏台、正殿,东西两侧有大门、耳殿。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无廊式,门窗装修已改。戏台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正殿、戏台檐下均设木制雕花异形拱交麻叶头。

何氏宗祠

位于静升镇集广村西。该祠创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曾予修葺,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953.7平方米。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戏台、过厅、正房,两侧有碑廊、厢房、耳房。正房面阔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四檩前出廊式,明间设四扇六抹槅扇门,次间设槛窗。过厅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戏台兼作大门,单檐硬山顶,四檩后出廊式。东西两侧建有厢房四栋,均为单坡顶。2005年村委与社会各界人士集资50余万元全面修复何氏宗祠。祠内存石碑4通、石碣1方。2003年1月15日被列为晋中市文物保护单位。

张氏祠堂

位于静升镇集广村中。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240.1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南房、正房,西侧建厢房。正房为二层,上下层用木板隔开,硬山顶,三檩穿廊式,板门,槛窗。西侧建有厢房一栋,顶部塌毁严重。南房为新建。

武氏宗祠

位于静升镇南浦村中。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243.3平方米。据碑文载,创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仅存正殿,东西两侧建配殿、耳房。正殿石砌台基,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六檩前出廊构架。廊柱直通撩檐搏下,柱两侧设雕花雀替。装修已改。院内现存清嘉庆九年(1804年)创建碑1通,嵌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石碣1方。

任氏宗祠

位于静升镇南原村前南原自然村中。创建年代及创建人不详,据碑文记载,清同治三年(1864年)修葺,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260.6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大门、正殿,东侧建耳房。正殿为砖券窑三孔,平顶,门窗装修已改。2008年村委投入1.5万进行维修,并立碑1通。

任氏宗祠

位于静升镇南原村后南原自然村东。创建年代及创建人不详,据碑文记载,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光绪十五年(1889年)均有修葺,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172.4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正殿。正殿为砖券窑三孔,平顶,前檐建单坡木构插廊,门窗改建。祠内存石碣2方。2007年投资7万余元对庙进行维修。

周武庙

位于静升镇宋家山村西。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仅存正殿,两侧为东西配殿,山门已毁。正殿为三孔窑洞,内部无梁殿形式,平顶,门窗毁坏不存。东西配殿各为砖券窑三孔。

李氏宗祠

位于静升镇静升村西。据碑文记载,该祠堂创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同治三年(1864年)、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均有修葺,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390.7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为照壁、南房(兼大门)、正殿,东西两侧为厢房。正殿为砖券窑三孔,平顶,门窗装修已改。南房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照壁为砖砌,壁心砖砌龟背纹,壁顶为硬山顶,檐部砖砌叠涩。祠堂现存石碣1方。

孙氏祠堂

位于静升镇静升村东,创建年代、创建人不详,据碑文记载,清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嘉庆十七年(1812年)、民国十一年(1922年)均有修葺,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397.3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正堂,东西两侧建耳房、厢房。正殿面阔三间,硬山顶,三檩穿廊式,殿内木构、佛龛保存完好。大门面阔五间,硬山顶。庙内存石碑3通、石碣2方。2006年投资14万佘元修复,2007年6月7日被灵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静升文庙

位于静升镇静升村中,创建于元至顺三年至至元二年(1332—1336年),现存为元明建筑。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鲤鱼跃龙门”双面镂空石雕影壁、櫺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无梁殿等,左右排列有廊庑。东南角建六角四层魁星楼一座。东院有义仓等建筑,西院为明伦堂,单独成院,内设学宫。鲤鱼跃龙门影壁壁心22.8平方米(高3米、宽7.6米、厚1米),壁心满嵌石雕,用镂刻分块砌筑而成,双面同一规格,同一内容,经专家考证为元代建筑。弥足珍贵,在村镇中有如此完整规模的文庙建筑天下少有。1996年1月12日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类推荐
  • 历史名人(兰州历史文化)

    历史名人(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民族移民”介绍了兰州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移民和多民族的融合,呈现出兰州作为移民城市的多样化特性,体现了兰州的包容和胸怀;“兵戎战事”展现的是兰州作为军事战略要地的腥风血雨,从金戈铁马声中感受到的是对和平的渴望
  • 盛澄华谈纪德

    盛澄华谈纪德

    纪德今日已被公认为法国乃至全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他代表了以文艺复兴为传统的西欧文化演进中最后而也是最光荣的一环。这一位七九高龄的当今文坛宗师,至今仍坚贞地操守着他一生为人与为艺术的态度。他的真诚与“为良心自由,独立,反奴役”的信心使他成为今日最卓荦的中流砥柱,与一切势利的实用主义式的“现实主义”相拮抗。他属于蒙田以来那种人性而柔和,且又无微不至的散文传统;他的“我”,丰富而亲切,虔敬而舒卷自如,最足阐扬法国清明的人性批评传统。和马拉美一样,他是朴素的道德家;另一面,他又和勃朗宁,勃莱克,尼采,陀斯妥易夫斯基紧凝成一支坚强的反中庸常识的精神血统。
  •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国学文化教育的目标。《弟子规》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华,讲述人在家、在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本册书主要就《弟子规》所阐述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具体讲解其中隐含的113件事的道理,并就生活在当代的中职学生如何受到用人单位喜爱,如何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获得认可加以阐述。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中国篇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中国篇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文学篇、戏曲篇、书法篇、绘画篇、音乐舞蹈篇、陶瓷篇、建筑篇、民间工艺篇。
热门推荐
  • 白昼如末

    白昼如末

    一朝血染,至亲者尸骸中爬出。八年沉浮,步步为营谁还识我。如今我嗜血而归,为你们斟满鸠酒,一一相送于泥......谁说时间会让人遗忘,有些人,或许此生都忘不了,有些事,要用余生去回忆,有些恨,让人浴火亦能重生。
  • 魂武控天

    魂武控天

    在以武为尊,崇尚武道的世界里,唯有不断拼搏、修炼,才能纵横世界,叱咤苍穹!我赵鹏不惹你,但绝不怕你!就让大陆为我仰望,神界为我颤抖吧......
  • 今年我们小升初

    今年我们小升初

    小升初的我们,面对着紧张的复习开始与作业进行了一场搏斗……
  • 乍闻风雨惊

    乍闻风雨惊

    烽烟再起,群雄林立,乱世之中,英才辈出。当圣朝叱咤风云的四位一体遇上佥国所向披靡的十二星座;当独眼战神孟三郎碰上智夺天机的华永;当赑屃军统帅庞冀艾独当一面;当森罗大帝卷土重来……圣灵大陆,群雄逐鹿,谁主——浮沉!
  • 医颜九鼎:废材庶女傲睨天下

    医颜九鼎:废材庶女傲睨天下

    嗯哼?简家三小姐,弗垠国第一废材?嘁,姐废材则已,一变天才惊人晓得不啦?睁开你们的狗眼瞧瞧,废材是这样的吗,那你们岂不就是搅屎棍?天任使命,女强之路,钢铁就是这样练成的!
  • 皓月浅浅爱

    皓月浅浅爱

    我竟爱上了我的同桌,她能明白我的爱意吗?爱情真的就像龙卷风,还没来得及就要分开,她要转学了,在新的学校又会发生什么呢?我不顾一切地追随着她,最后我们又能否走在一起?新的学校勾心斗角,我在人潮拥挤中寻找你的爱。嗯,我就是你的刺青爱人,你是我的影子爱人。
  • 琴心剑侠

    琴心剑侠

    北朝末年,外族入侵。国土沦陷,山河飘零。在这乱世之中,将会有一群不屈的人外抗强敌,内平国贼。他是一代名帅,功高震世,万夫不当。他是一个普通大学生,却遭遇车祸,险些死去。这两个原本处在两个世界的人却在机缘巧合之下融为一体。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极限王途

    极限王途

    极限计划唯一的王者,黑夜将由我主宰。从尘埃到日月,打破黑铭碑的界限,解开命运的枷锁,血与泪交织的征途上,三千白袍随我共战天下,从此八荒六合,惟我独尊!
  • 黑本子的奇妙经历

    黑本子的奇妙经历

    有灵魂治疗师的亲身经历,也有职业风水师的职业手记,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一个个奇妙的故事,还能感受到各种奇妙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