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4000000008

第8章 六大茶山论(1)

话说滔滔澜沧江

人类文明自古就是与大江大河共生存,犹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样,澜沧江也孕育了云南境内沿江的文明与物产。

据史料证明及当今考证,云南大叶种茶主产区——江南六大茶山及江北六大茶山均沿江而列。澜沧江就是贯穿云南普洱茶区的大动脉,这也是我一定要溯江而上,历经千辛万苦去澜沧县寻茶的动力所在。

澜沧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大河,是我国连接东南亚国家的水运大动脉,有“东方多瑙河”之称。

澜沧江,古时傣族称“南兰章”,意为“百万大象繁衍的河流”。沿江两岸景物变化多端,奇峰嶙峋,有“老茎开花”、“变色的花”、“绞杀植物”等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充满了神密色彩。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杂多县境唐古拉山北麓查加日玛的西侧,南流,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县附近与昂曲汇合后称澜沧江,向东南流入云南西部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南部,流出国境称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南部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海,位列世界第六大河。全长4 909千米,在中国境内的流程为2 198千米,境外长度2 711千米。流域面积16.4万平方千米,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面积的22.5%。支流众多,较大支流有沘江、漾濞江、威远江、补远江等。上中游河道从青藏高原穿行在横断山脉间,河流深切,形成两岸高山对峙,坡陡险峻V字形峡谷。下游沿河之地多河谷平坝,著名的景洪坝、橄榄坝各长8千米,已初步拟定在干流上兴建24级梯级电站。河道中险滩急流较多。径流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74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 656万千瓦,可能开发量约2 348万千瓦,干流为2 088万千瓦,约占全流域89%。河道中因险滩急流较多,只有威远江口至橄榄坝段可行木船和机动船。1990年,中、老两国进行了洪水期考察,试航万象取得成功。1993年新组建的思茅航运公司,开始为老挝、缅甸、泰国运送产品3 000多吨。同年,中、老、缅、泰4国经过协商,对该河段提出共同整治的方案。

澜沧江畔六茶山

唐代樊绰撰写的《蛮书》中说:“云南管内物产第七,茶出银生城界诸山。”银生城就是唐朝南诏的六节度之一的银生节度的治所。史书上称“银生城在云南景东县”,管辖今天的西双版纳、普洱和思茅等地。那么,“诸山”是指那些山呢?

清乾隆朝进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天下,此滇之所以产而资利赖者也。出普洱所居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芝,五曰曼砖,六曰曼撒。”可知银生诸山是指六茶山,那么六茶山又因何得名的?

清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府志》中这样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莽)于莽芝,埋铁砖于曼砖,遗木邦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撒,因以名其山。”从“因以名其山”,我们可以知道六大茶山得名于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原封武乡侯,后谥为忠武侯,因此称武侯)遗器之说。

事实上,关于六大茶山的确切所在地,还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比如,清道光年间的阮福《普洱茶记》中称六大茶山为“曰倚邦,曰架布,曰 崆,曰蛮砖,曰革登,曰易武”。《云南通志》和清代学者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的记载与檀萃一致。而1962年的《云南日报》称六大茶山为易武、景迈、勐海、南糯、布朗及攸乐。此外还有“倚邦、架布、蛮砖、革登、易武、 崆”之说。

在这些说法中,檀萃之说是以往最流行的一种说法。面对着这些众多的说法,为了便于管理和生产,1957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专门组织人员对相关的茶山进行普查,根据六大茶山的范围、面积、产量,最后确定六大茶山为易武、倚邦、攸乐、曼撒、曼砖和革登。

由于这六大茶山都位于澜沧江以内,而人们习惯上将江内之地称之为江北,所以这六大茶山又被称为江北六大茶山。它们连成一片,“周八百里”,西面是攸乐茶山,东面是曼撒和易武茶山,中间是倚邦、蛮砖和革登。江北六大茶山,而今都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内,其中攸乐在景洪市,其他5座在勐腊县。它们是云南最古老的茶山,是传统普洱茶的主产地,在普洱茶界,享誉长久,在港澳台、韩日、东南亚和欧洲都久负声誉,知名度颇高。

但由于战乱匪盗,疾病瘟疫等原因,江北六大茶山在民国初年以后就衰落下来了。而随着人工种植面积的扩大,此时澜沧江以外的茶山如南糯茶山等后来居上。同样,由于江外之地人们习惯称之为江南,所以江外茶山通常称为江南茶山。无独有偶,江南茶山也有6座相对较大的,如南糯、勐宋、勐海、景迈、南峤和巴达等茶山,故而也称之为“江南六大茶山”。

在历史上,江南六大茶山由于澜沧江之阻隔而造成交通不便,因此它们鲜为人知,更罕见于典籍文献。但我们不能因地况之复杂,地缘之远近而认为江南茶质逊色于江北。事实上,江南江北都是山山皆秀色,峰峰出好茶,其区别仅在个性而已,正所谓同中有异。这是因为江南江北六大茶山都处在我们前面讲过的云南茶区这个大的生态环境中,但是“茶产六山,气味随土性而异”,也就是说因土壤的化学成分不同而各有特色。

江北六大茶山先后以倚邦、易武为中心;江南六大茶山以勐海(以前称佛海)为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古六大茶山进行了整治。现在江南江北六大茶山齐头并进,昭示着普洱茶业的勃勃生机。

倚邦古茶山,在滇南勐腊县东北部逶迤起伏、云缠雾绕的象明山区中,一架虎背型的山梁上散落着一座由青石条块筑造的茶马古镇。岁月沧桑、战乱疫病抹掉了昔日的繁华,却尘封不了她沉积厚重的历史和镌刻不休的记忆:土司府衙门遗址中残留的一个个鼓状石礅,被无数行人骡马打磨光滑、凹陷的古街石板,街道两旁战乱遗留的断壁残垣,散落在茶山古镇的一块块雨浸风蚀的碑雕、墓志,及由此向外辐射的一条条石板路,仿佛超越时空般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过去的辉煌。这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所不为人知的发祥地、明清两朝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政治、军事和普洱茶集散中心——倚邦古茶山。

倚邦古茶山

倚邦古茶山,位于今云南省勐腊县象明乡东部,北接景洪市勐旺乡,南连曼砖茶山,西接革登茶山,包括象明乡的倚邦、曼拱、河边3个村委会所辖制的茶山。它是明清两代普洱茶六大古茶山通往普洱府所属的思茅厅的要津,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

倚邦在傣语中被称为“唐腊倚邦”,即茶井之意。在六大茶山中,倚邦茶山不仅海拔高,而且海拔差异更大,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约1 400米,并且倚邦300多平方千米的茶区几乎都是高山;加上红黄性土壤有机质丰富,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影响下的湿润性季风气候又使之具有温热、山高、雨多、雾日长的特点。因而倚邦茶树次生代谢十分旺盛,茶质尤佳,远胜于内地的小叶种和大叶种茶,正所谓“山高雾多出好茶”。倚邦古茶山以云南大叶种茶为主,保存有少部分从四川引进的小叶种茶。这里的普洱茶滋味浓厚,香高馥郁,苦涩味轻,回甘爽口,历来为客商首推,其中又以曼松茶品质、滋味最佳。因此明嘉靖年间,倚邦出产的曼松茶因其质厚味美,放少许入杯,用开水冲泡后,茶叶直立不倒,汤色青中微黄的卓越品质被宫廷优先定为贡茶。在清代,自雍正朝起到光绪朝末年为止,用曼松头拨春茶制作的普洱茶,仍是朝廷贡茶的首选,每年承贡20担之多,故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

早在明代成化(1465—1487)年间,朝廷任命叶氏为倚邦大土司。到了清代初年,叶氏倚邦将土司职位传给其婿曹氏,来统管六大茶山。曹氏倚邦的第三代土司是曹当斋。曹当斋和他的儿子曹秀,不仅专办贡茶,还兼镇滇南。

雍正六年,曹当斋平定莽枝茶山的麻布朋等人的暴动,因有功于国而升任土千总;雍正十年到乾隆初年因曹当斋父子先后奉命率军平定刀兴国暴动和广西等地民众暴动而受到乾隆皇帝的嘉奖;到了乾隆31年前后,曹当斋父子又因率领包括两乌在内的西双版纳全境抗击缅甸的侵略,军功甚伟而升任土守备,其子曹秀升任土把总。

今天,在倚邦街东面约6 000米,曼贵山以西的官坟梁子中,曹当斋叶毓夫妇和曹秀夫妇的墓冢上,仍完好保留着乾隆二年和四十二年(1737、1777),由乾隆皇帝嘉奖曹氏而立下的《安人碑》和《贞洁女牌坊碑》,其中详细记录着曹氏的赫赫功绩。从中可以看出清廷对曹氏的信任与恩宠,这也表明倚邦不仅是贡茶之地,而且是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曹氏一直到清末承袭土司之职达十六代之多而不变,尽管中间也经历了雍正帝在西南地区实行的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虽然清廷对曹氏和作为政治中心及军事重镇的倚邦很看重,但倚邦和曹氏主要是统管六大茶山,采办贡茶。在历史上,倚邦茶山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著名,其产品远销内地、西藏、港台和南洋印度等地。

清初是倚邦茶山的鼎盛时期。据载那时的倚邦茶山,采茶制茶者多达9万之众,年产茶万担之多。当时的倚邦,人皆种茶,人皆制茶,人皆卖茶。茶叶贸易的兴盛,带动了倚邦的繁荣,形成了倚邦街、曼拱街、蛮砖街和牛滚塘街等四大集镇。马帮的往来,人员的流动,多种文化的交流,不仅带走了久负盛名的倚邦茶,带来了倚邦人所需的针线、布匹等生活用品,而且也使倚邦的制茶工艺更为完善和成熟。倚邦兴盛于茶,随之而来的是,各地茶商也都纷纷在此建立商号茶庄,其中以四川、江西和云南石屏楚雄一带的较多,比较著名的茶庄商号如惠民号、鸿昌号、庆丰和、庆丰益、元昌号、恒盛号等。他们将茶运出,分销各地,倚邦和他们互补发展,兴衰与共。

到了清道光(1821—1850)年间,朝廷对倚邦更是珍爱有加,器重异常。为加强对茶山的管理和贡茶的外运,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专门修建了从昆明经思茅到倚邦、易武的石板路,这条在崇山峻岭中蜿蜒的两米宽、长达数百公里的小径,在当时的平原地区修筑尚且不易,更何况在地势复杂的滇南之地呢?由此可以窥见清朝政府对之重视之深!

凡事贵能盛中见衰,则自可常保!倚邦茶山在经历了兴盛与繁华之后,也最终没有逃脱衰败的命运。其原因概括起来有3点:

1. 瘟疫瘴疠大作。如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茶山发生瘟疫,使茶人死者甚众。此时若有志之士能以此为鉴,那么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发生的瘟疫,也就不会再使茶山有更大的损失了。

2. 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如光绪三十四年(1908),倚邦贡茶在运送途中被盗匪洗劫一空,朝廷因查无头绪而被迫停止对倚邦贡茶的征收。这对倚邦的茶业贸易来说可算是风云突变,自此倚邦的历史地位开始下降。

3. 交通的原因。由勐养到勐合的道路开通,使倚邦成了交通的死角,随之而来的是易武茶山后来居上。

民国初年的瘟疫和民国三十四年(1945)基诺族和瑶族在象明山的暴动又使倚邦成为废墟。在此后的半个世纪内,倚邦茶山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总之,在清朝初期及其以前的漫长岁月中,倚邦古茶山在茶文化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攸乐古茶山

攸乐茶山是六大古茶山中唯一一个不在勐腊县的。在历史上,攸乐古茶山也曾位居六大茶山之首,并且也曾是云南大叶种普洱茶的中心产地,最高产量曾在2 000担以上。如今攸乐古茶山位于云南省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地处无量山脉的山区地带,四面与景洪市勐养、勐罕、景洪镇,勐腊县勐正,象明乡相接,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海拔位于575~1 691米之间。由于处于北纬21°~29°之间,加上受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的双向影响,这里的年平均气温20℃左右,全年降水量平均为1 110毫米左右,气候温暖湿热,酸性红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是大叶种茶树理想的生长地。

攸乐是当地世居民族的音译,在明清的文献典籍中一直被称为攸乐。建国后在确定民族总数时称之为基诺族,遂改攸乐为基诺。基诺人有时还自称为雅诺。攸乐茶山上的基诺人还保留着很古老的饮茶方法,如凉拌茶和火烧茶。攸乐人种茶历史久远,概括起来有两种传说。

一种传说是攸乐人独有的女始祖尧白遗茶的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尧白造天地以后,召集各民族来划分天下,基诺族没有去。尧白先后曾派汉族和傣族人来请,但仍然没去。当尧白亲自去请时,基诺族依然无动于衷。无奈,尧白只得离去。在返回的途中尧白想,基诺族没有分得天下,以后生活会有困难,便心生怜悯之意。于是,便随手抓一把茶籽撒在龙帕寨的土地上,顿时化为成片的茶园,从此以后,基诺族便开始以种茶为生。

同类推荐
  •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用儒家“仁”与“智”的大手笔,为后世勾勒了整套的道德理念与人生规范,这种终极的人文关怀,对于我们现代人修身、处世、施政、生存等诸多方面,都极具有精神意义的指引作用。本书以原文、注释、译文、述评解读孟子的言行的形式,让读者感悟这位智者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以祓除我们自身的人性弱点。孟子的思想是精神世界的一座高山,他充满思辨的语言为我们廓清了人性中混沌的迷雾,他睿智的思想为我们洞开了和谐的生存之门。走进孟子的世界里,体悟生活中的真谛和乐趣。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中华上下五千年)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本书包括文人文学、书法艺术、美术绘画、音乐戏曲舞蹈、陶瓷雕塑、建筑艺术、民间工艺七章内容。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本书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诸多方面知识,详细介绍了中外文化的主要部分,强调了内容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文字趣味性强,是一部知识结构丰富,浓缩了中外文化知识的精粹图书。书中有一定数量的插图,图文并茂,趣味横生。
  •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主要讲述的是地方县——蓟县的一些地区文化和历史。
热门推荐
  • 川康纪

    川康纪

    时民国,中华乱。群雄并起,军阀分立,列强欲分中华而食之。蜀中,三少年,迎乱世而生,恩怨并济,闯川中,战倭寇,共演热血之史。
  • 小人大孩子修仙录

    小人大孩子修仙录

    逆境渐崛起,斩小人,扫天才,荡群魔,天下无敌,
  • 当青蛙王子遇上灰姑娘

    当青蛙王子遇上灰姑娘

    青蛙变成王子的瞬间,成就了童话的经典;灰姑娘的梦境再次出现,双方是否会有交点?(本文为莱卡青蛙王子的番外,“二四九”三人合笔,请多多指教!)
  • 重生之电商

    重生之电商

    挥金如土,美女环绕,觥筹交错,他杨晨有背景,有钱,有学识,不但趁爹还趁爷爷,想干什么不行,却一夜之间转了性,天天抱着手机,说为爱改变。浪子回头哪那么简单,他一重生之人早就对爱情看开了。加上他不仅重生,还把微店开到了天界,只见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子一把将定身符贴在33岁张总头上,左脚踩在对方肩膀上“叫我一声哥哥你不吃亏,以后咱们慢慢玩·····”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七七情缘续新缘

    七七情缘续新缘

    2015年,“蛟河四中”1977届高中毕业生毕业38周年。“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三十八年前,他们有缘相聚“恰同学少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现代人无法想象的坎坷磨难后,他们又有幸赶上了前辈和部分早逝的同龄人没有赶上的“和谐发展”新纪元,来到了无限美好的生活热土,畅游在同一个地球的“网络空间”。在欢乐的“群里”、聚会的庭园;畅饮的酒桌、大好的河山…他们上演了一部部欢乐的喜剧,续写着新的夕阳不老快乐的情缘……
  • 我是主宰之星河掌控

    我是主宰之星河掌控

    政府无能,军队不堪一击,世界沦陷——这是地球被奴役500年的真实写照,人类也早已适应了现在的生活。一本泛黄色的书籍被秦铭宇无意得到,神卷博古通今,冠绝天下,古往今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远知太古近知现今。————金钱,美女,权利拦在手,翻身之路我来走,带领全地球,杀向大宇宙,我要做霸主,奴役全宇宙。
  • 乖乖小笨蛋

    乖乖小笨蛋

    夜色正浓,形形色色的人存在于这个五颜六色的场所,在这里总有人找到可以掩藏一切的颜色,有人醉着,有人醒着,有人闷头猛灌,有人把妹聊天,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烦恼,这里的每个人都披着虚假的外套。就好象这家酒吧的名字“虚度”。
  • 永恒之寻游

    永恒之寻游

    我创造万物,只因你生气了需要发泄;我毁灭一切,只为了找到你
  • 随风逝去的爱

    随风逝去的爱

    修饰的谎言掩饰的悲伤,繁华落尽,只为一句赞美,曾经的致爱,如今的陌路,离别的眼泪,谁来唱完这首悲伤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