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2600000030

第30章 未来三年:中国不能再犯错(4)

住房同样也是如此。无论是当时的医疗改革还是住房改革,1998年都是一个分水岭。中国的改革,无论是教育、医疗还是住房改革,其实是在早年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偏差,现在我们辛辛苦苦正在做的好多事情其实都是在纠错,而不是在改革,也不是在发展。

五、“改革—试错—纠错—再改革”须结束

如前所述,我曾在多个场合(包括诸多节目和各地演讲中)都表达过一个观点:今天中国的改革表面上看是在改革,其实是在做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现代化进程,简称发展。这个进程理论上说与改革没有直接关系,它实际上从洋务运动和民国时代就开始了。这是中国从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型,只不过洋务运动和民国时代都没能成功而已。1949年后开始的工业化浪潮虽然是在一种封闭状态下的工业化,但毕竟也是迈向工业化的努力。改革开放后,这一进程得以加速。今天中国在工业化30多年后开始了城市化(中国称为城镇化)的进程。

第二件事情是改革,亦即改掉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那套东西,也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坦率地说,这套东西从1949年建立到1978年开始改革,其建立的过程才29年,而我们现在改革的过程已进行了36年,而且很多东西(尤其是政府领域的很多东西)还没有改掉。这听上去有些荒唐,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当然,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与前面的中国现代化进程重叠了,两者合二为一,而且压力和难度更大。但就本质而言,发展与改革是两件事情,不可混为一谈。

我们正在做的第三件事情,说出来大家也许不信,那就是纠错。在改革的早年,由于没有经验,因此我们边改革边试错,有些错误得到了及时纠正,而有些错误则一直延续了下来,以致当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我们早年留下的错误依然存在;但由于经济体量很大,而且众多矛盾叠加,因此积重难返之下又需要第二次改革。

但从本质上说,这所谓的第二次改革不是改革,而是纠错,是为了纠正改革早年犯下的错误。这么多年,我们基本上在“改革—试错—纠错—再改革”的循环中运行,有时纠错的成本超过了改革的收益。这是令人十分遗憾的,而且在相当程度上也浪费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

在《访与思——中国人成熟吗?》一书中,我从中国历史的角度出发提出过,只要我们的认知水平成熟一些,现代化进程中的许多弯路是本可避免的。那是从中国现代化历史着眼得出的结论。但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实也有许多弯路本可以避免,只要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多一些思考和前后衔接。

今天在这里反思改革早年在住房、医疗改革道路上出现的偏差,不是为了指责当时的人们,而是为了告诫现在和未来的人们: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既看到树木,又看到森林;既看到眼下走的这一步,又看到未来的两步、三步、四步。

就横断面而言,改革不但需要看到微观的细节,更要看到宏观的全貌。当年的住房和医疗改革如果能早一点把握全貌,既有利于推进市场化,同时又能紧紧抓住政府的“保障之手”,那么今天我们承受的住房、医疗的压力和社会成本就会小很多。

而所谓走一步,看几步,顾名思义,就是处理眼下改革难题的时候,也要看到这一步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还是以住房、医疗改革为例,如果当年能够预计住房、医疗全面推向市场化将导致贫富不均的严重后果,那么今天我们在这方面的纠错成本就会小很多。

如前所述,我们其实正在做三件事情:一是现代化发展,二是对计划经济的改革,三是对改革早年偏差的纠错。这三件事情虽然会重叠、相交,但就其本质而言是完全不同的三件事情。

非常遗憾的是,我们今天还时常在做着第四件事情,那就是继续犯错。看看前些日子调控房价时的那些“壮烈”之举,我们大概就可以明白这一点了。住房改革在早年已经出现了单纯市场化的偏差,再加上土地财政和流通性过大,所以才会出现房价持续高涨的局面。对此,不在这些源头上做文章,却一味打压需求一端,其结果必然是在原有的荒唐上建构一个更大的荒唐,甚至还捡回了户籍管控等这些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要不断丢进历史垃圾箱的东西。

看到这里,读者们大概可以看清过去若干年我们的一些“瞎折腾”举措:

当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市场化改革之路时,我们一味笃信市场化是灵丹妙药。但等到住房、医疗改革出现巨大失误之后,我们开始忙着纠错。这时候,我们的思维习惯却是捡回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做法。一些地方政府在调控房地产价格时实行的限购以及与户籍制度相挂钩等陈旧的行政高压措施,就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读者中的官员朋友们注意了:纠错不是改革,我们的民族经不起“改革—试错—纠错—再改革”的往复循环。过去30多年里,谁都没有经验,试错和纠错难免发生,但在当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如此庞大的情况下,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的试错—纠错式实验都会导致极大的社会成本,其危害往往不光局限于经济领域,更会蔓延到社会乃至政治领域。今天中国在住房和医疗改革问题上的彷徨和两难就折射了这一点。今天表面上很多正在改革的东西,其实不是在改革,而是在纠错,尤其是住房改革。

现在关于住房问题的唯一希望就是中国不要发生金融危机,只要不发生金融危机,所谓的泡沫就像啤酒的泡沫一样,啤酒没有泡沫是不好喝的,泡沫太多也是不行的。但恕我直言,这是在纠错,而不是在改革。由于1998年开始的住房改革出了很多偏差,我们今天仍在为当年的错误还债,也由此浪费了许多资源和时间。

这些年,我们既在发展,又在改革,还在纠错,纠错的成本有时候高于改革的成本,甚至高于改革的收益。

这不是“瞎折腾”,又是什么?

我们只能说,假如当时能够把顶层设计做得好一点,在看到市场化的同时,政府这只手也能够做一些具体的操作,也许我们的住房、教育尤其医疗状况就不会发展成今天的局面。

所以,让我们想想20年以后,我们的下一代会不会也像今天这样指责我们。对此我们就要想到,所有这些改革孤立地看都是有意义的,但是要跟经济下行和社会矛盾的上升速度相匹配。

这些改革完成之后,下一步是什么?下一步这些改革会不会引出一些新的矛盾?今天的住房、医疗和教育改革都是当时的市场化改革引起的,当然我们不能说市场化改革错了,而是由于改革不完善、不到位,出现了偏差。既然这样,我们要看得更长远,未来这些改革成功之后,会不会由此引发新一轮的矛盾?

作为一个警示之言,我要提醒,培育社会是当务之急。政府一定要放权给社会,然而社会有没有能力来承接政府放出来的权力?不是说将来有一天将权力随意地放给社会就可以,当社会不存在或者还不成熟的时候,当社会还无法承接这个权力的时候,就又会出现新的混乱,等到那时,后人又要指责2014—2017年进行改革设计时出现了偏差。所以,与其这样,毋宁从现在开始就把培育社会作为一个扎扎实实的任务提上议事日程。

但遗憾的是,今天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任度极低。当简政放权已经提上日程的时候,对于要将权放给谁的问题我们却没有认真加以研究。简政放权之后,权力放给谁?自然是要放给社会,让社会逐渐承担社会自治的功能。但我们的政府今天对社会放心吗?显然很不放心。

写作进行到这里,读到《第一财经日报》对一位学者的专访文章,标题是《政府购买服务应以培养社会组织能力为目的》。文章的背景想必大家都已知道:随着政府职能调整的进行,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逐渐兴起,但正如文章所写,“政府购买服务的举措是要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但目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到位”。

文章写道:

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得看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是不是已经具备了可以接受政府购买服务的实力。事实上,这方面的问题是存在的,就是我们的社会组织发展不充分,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能力不足,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推动社会组织能力成长的过程。

我国的社会组织有三类。第一类是政府直接办的免于社会组织登记的社会组织。其中包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第二类是有官方背景的社会组织,是指带中国字头的组织,包括慈善会、青基会系统,这些大部分都是要登记的。第三类是民间社会组织,其中大量是草根组织。在我国,真正免于登记的社会组织占大头,而免于登记的都是官办的。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是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包括第二类和第三类。但在实际运作中,往往存在政府更相信自己的子弟兵,更倾向于让有官方背景的社会组织承接购买服务的状况,因此在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的过程中,有官方背景的社会组织不断增加。

文章接着写道: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不是为了购买而购买,主要目的不是降低政府财政成本,不是政府要卸包袱,而是要通过购买服务来培养社会组织的能力,来推动中国社会真正的发展。如果目的不清楚,会引起政府购买服务过程中的大量问题。

其实,这篇文章反映的问题还是隐性的。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反常的现象:有些部门在认真地谈简政放权,而另一些部门却在“认真”地研究如何抑制或管控社会。显然,这里存在两个轮子不匹配的矛盾:当简政放权不断实行,而同时社会却日益萎缩,或至少不再继续成长的时候,等到若干年后的一天,我们一夜醒来忽然发现,对于要释放的权力,社会全然没有能力承接,因为我们的社会是不成熟的,是严重萎缩的。

到了那一天,恐怕只有两个合乎逻辑的“前景”:第一,由于社会尚不成熟,政府释放出来的权力到了社会那里引起的是一场巨大的混乱;第二,政府重新收回权力,重新恢复对经济和社会的全方位掌控。我们今天所谈的改革前景,要么会导致出现混乱和危机,要么会遭遇夭折的命运。

而到了那一天,我们一定又会开展一场新的“改革”。但读了上面的文字就可以知道,那其实只是在纠正今天的错误而已,根本不是什么“改革”。只不过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又将为此而白白浪费几年乃至十几年的大好时间。

一切的一切,都由于在我们的改革过程中,“两个轮子”不但跑在不同的轨道上,而且还速度不同,甚至方向不同。当经济的轮子要求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政治的轮子却依然在高度抑制社会。不同的部门及其利益都在这两个“轮子”上寻找自己的发力空间,只是这样的“力”发得越多,就越无法形成“合力”。

无法形成“合力”的两个“轮子”,最后的命运要么是“散架”,飞向不同的方向;要么是“撞车”,发生严重的冲突。

你千万不要以为我这是在写侦探小说,或是在梦呓。按照过去我们搞住房、医疗和教育改革的逻辑,按照今天“两个轮子”各说各话的逻辑,上面这段文字还真不是我的“梦呓”。

希望所有人的梦想永远成真,希望我的“梦呓”永远不会成真。

同类推荐
  •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中国企业应该从生产和营销两方面避免反倾销诉讼的产生。一方面,企业应强化创新意识和品牌观念,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由“以价取胜”转为“以质取胜”和“以新取胜”。企业应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以及档案制度,为应对反倾销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应采用现代国际营销手段,积极利用商标、原产地标志、包装、款式、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企业还应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工作,优化产品的市场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战略,避免由个别国家反倾销引发的连锁性反应。企业还必须加强业内合作,建立起反倾销预警机制,规避反倾销带来的贸易风险。
  • 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典藏

    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典藏

    本书回顾中国共产党93年的光荣之路,梳理从一大到十八大许多难得一见的珍贵史料,还原了党史众多扑朔迷离的深度问题,再现了中共众多重大决策过程的争议、观点和转折。但对不少历史故事的表述又体现出趣味性的一面,寓活泼于严肃,相得益彰,给人全然不同的读史感观。历史波澜壮阔,从不枯燥,党史也是如此。本书深入浅出,以史鉴今,担当未来,记录历史风云变幻的瞬间。常读党史,重读党史,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 走进怀仁堂(上卷)

    走进怀仁堂(上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董保存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 科学发展观研究

    科学发展观研究

    本书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研究成果,全书共分12章,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指导意义、历史地位、理论精髓、目标追求、总体战略等。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韩非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韩非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挽仙录

    挽仙录

    一个埋藏千古的迷局……一个关于侠骨柔情、快意恩仇的仙侠故事。
  • 四六话

    四六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5步,让你超越同龄人

    5步,让你超越同龄人

    本书内容包括:确立正确的前进方向、你必须完成一些蜕变、掌握成功背后的秘密、永远做最好的自己等。
  • TFBoys之绯色仲夏

    TFBoys之绯色仲夏

    TheFightingBoys如沐春风的笑颜,成熟动听的歌喉,努力坚持的决心是他们的名牌.那年仲夏,他们遇见了她们......
  • 玄武大陆:废柴公主逆天记

    玄武大陆:废柴公主逆天记

    她重生了,从20世纪一个女吊丝变成了修真世界的一国公主。本来就是屌丝,当公主当得一塌糊涂,亡国之日,她开始她漫长而愚蠢的修真之路。“总有一天我会证明,屌丝也会有逆天之日!”
  • 黄泉主宰

    黄泉主宰

    这是一个,从贫弱崛起,带着僵尸、怨灵、冥兽,穿梭在无尽世界,奋战于无尽星空的故事。伽椰子。贞子、富江、弗莱迪?这些都可以有!PS:本书原名【魔头的成长穿越之旅】
  • 做最好的保险推销员

    做最好的保险推销员

    没有谁生来就是一个很棒的推销员。“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靠推销保险来成就自己人生的辉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实现这个过程,我们不仅需要公司传授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永不服输的心态、顽强的斗志,非凡的智慧。
  • 八象天心诀之人皇

    八象天心诀之人皇

    天地万物先有劫数,后有命数,最后才有神魔人三元。所谓人者,命所归,天命所向,唯独缺少本心。所谓魔者,天命所归,天命所向,唯独缺少魔种。所谓神者,天命所归,天命所向,唯独缺少神格。命神者,天命三元,本心归一,魔种深种,神格完整。赐予神格,赐予本心,赐予魔种,却只要命源。至此,神魔人皆为种,命源为果。赵阳,一个阔家大少,最后落得家破人亡,自尽而死。机缘巧合之下,重生在三元命界,依旧是碌碌无为的少年,还是掀翻天地神魔人三界的存在呢?到底是命神再次愚弄,还是去打造自己的命……
  • 彩虹是黑白色

    彩虹是黑白色

    何静是一名视爱情如生命的人,但爱情并不会因为某人的珍视,而恩赐于某人天长地久。上大学的第一天,何静就被初恋男友甩了。失恋可以分两种,一种是活着想死。而何静属于第二种,死了想活。命运没有给何静安排适合的白马王子,却让她颓废中遇到了适合自己的‘宠物犬’。
  • 行走在世间的神灵

    行走在世间的神灵

    这是一个家遭大乱的女孩儿,意外融合了一个修真N万载的陆地神仙的灵魂,在异变之下得到了【言出法随】的逆天技能的故事。这是一个女神的天下,这也是亿万众生朝拜的传奇。【神说:大姐姐啊,你纯粹就是无聊罢了——】【我说:神啊,你不知道人闷不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