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2400000025

第25章 南唐后主被逼登极的多情种子(1)

他聪颖过人,博通众艺,书法自创金错刀、摄襟书和拨镫书三体;画山水、墨竹、翎毛,皆清爽不俗;通晓音律;曾与昭惠周后审订《霓裳羽衣曲》残谱。他富于藏书,精于鉴赏。诗文俱佳,词则尤负盛名。南唐后主李煜,世人誉其为中国文学史上“最美丽、最风流、最多才、最能爱”的文人,同时他却是南唐历史上最懦弱、最无能、最昏聩、命运最悲惨的一位皇帝。

登基阴差阳错

南唐,建国于937年,亡于976年,历前主李昪、中主李璟、后主李煜三世,享国共39年。南唐辖土不过江淮,最盛时也仅有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等省的一部分,是一个标标准准的小国。

从李煜的父亲唐中主李璟时开始,南唐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意义的国家了。在李璟即位的初期,由于南唐国力强盛,还扩展了国家的版图,吞并了一些州县,将李昪传下来的28个州增加到35个。只是到了统治后期,昏聩的李璟遇上了英姿勃发的后周世宗柴荣,李璟在两人的较量中一败涂地,丢失了大片土地,军队精锐丧失殆尽,国家沦为后周的附庸,从此一蹶不振。

李璟爱好文学,性情温和,喜欢听阿谀奉承之辞,这样一来,那些谄谀之臣有了用武之地,朝政日乱。最典型的就是他的宠臣冯延巳(冯延巳字正中,他的号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号延巳,又一说号延己)。

冯延巳在中国的诗词史上的地位紧追南唐二主之后。他的词流传下来的有100余首,著有《阳春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冯正中(冯延巳字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宜《花间集》中不登其只字也。”晚清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也说:“冯延巳词,晏同叔(晏殊)得其俊,欧阳永叔(欧阳修)得其深。”可见冯延巳对宋词影响之大。

如此优秀的一位词人,冯延巳在政治上却是一个十足的卑鄙小人。前主李昪很欣赏青年时期冯延巳的才华,就封他为秘书郎,让他陪伴太子李璟。喜欢填词作曲的李璟对冯延巳一见如故,两人爱好相同,经常作词唱和,感情自然与日俱增。所以,自李璟做齐王起,冯延巳便一直担任他的掌书记,其后又两次担任宰相,权倾朝野。就这么一个人,在获得人主的恩宠之后,马上作威作福起来。为了能买到姬妾,他竞和弟弟冯延鲁伪造了一份前主李昪的遗诏,下令:听任民间出卖儿女。大臣萧俨识破了他的伎俩,告到李璟那里,但李璟为了照顾到冯延巳的面子,竟然不了了之。冯延巳为了邀功固宠,用尽了手段。前主李昪死后,李璟刚刚即位,当时还只是一个掌书记的冯延巳,就跑来跑去和李璟说闲话,一天要去好几次。弄得李璟都觉得有点讨厌,就训斥他道:“即使是当掌书记也应该有自己的事情去做吧,你怎么这么讨人嫌,总往我这里跑呢?”这次虽然吃了个“闭门羹”,但他摸准了中主李璟爱慕虚荣的心理,一找到机会就用花言巧语来献媚取宠,一次,他说:“原来打仗时,我们仅仅损失了几千士卒,先皇便吃不下饭,这种乡下老农的做法怎么能成就天下大事呢!现在陛下有几万军队在外面作战,照样来宴乐击球,这才是真正的英明之主啊!”这话后来传到中主那里,李璟听起来十分受用。冯延巳当宰相后,知道李璟不爱勤政,为了自己能大权独揽,就撒了个弥天大谎:“天下之所以不能国泰民安,是因为我不能施展出我的真正才能,陛下以后不要亲自处理那些具体的事情了,交给我来办就好了。”这正中中主的下怀。冯延巳真正的才能如何呢,从处理湖南叛乱时的手忙脚乱可以看出,他这个人其实没有什么安邦定国之材。

同朝的大臣对冯延巳的真面目看得很清楚。一次,冯延巳对大臣孙晟出言不逊,他说道:“你小子是凭什么混到现在这个官的?”孙晟怒气填膺,就回敬道:“小子我只不过是江北过来的一个书生,要论捉笔填词,不及你的十分之一,要论喝酒和胡搞,也不及你的百分之一,要论谄媚阴险与狡诈,更比你差千倍万倍。你时常鄙视我,这我也倒无所谓。可是皇上让你辅佐太子,是让你用道德来影响他,你可不要误了国家大事呀!小子我担任现职,不知道凭什么得来的,但你所擅长的那些邪门歪道,恐怕要败坏我们这个国家了。”由此可见冯延巳人品之差。

但李璟身边的这种小人远不止一个,除了冯延巳、冯延鲁兄弟二人外,还有陈觉、魏岑、查文徽。这五个人狼狈为奸、结党营私,把持败坏朝政,南唐人把他们五人称作“五鬼”。“五鬼”如此不堪,李璟应该不会不知,他之所以对他们如此优容,还有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冯延巳、冯延鲁兄弟、魏岑都是齐王府里的旧僚,都是李璟的心腹,是李璟精心培植的一股势力。李璟虽然已经登上了皇位,但前主李昪选嗣不当造成的裂痕还在,当年全力拥戴二王子景迁的宋齐丘今日也还在朝中,并与陈觉结党,势力颇为不弱。所以,虽然李璟高高地坐在皇帝的宝座上,却难免会脊背发凉,很难保证哪天不会被从皇位上拖下来杀掉。为了让自己王位坐得长久,无形当中他就把自己和冯延巳等人绑在了一条船上,下面的大臣越是对他们进行弹劾,他越不为所动,甚至往往还会免去弹劾者的官职。这种短视和浅见只能使南唐的政治越来越腐朽,越来越黑暗。

李璟在选嗣的问题上,麻烦不断。即位之初,他曾在父亲李昪的梓棺前发誓,要遵守李昪“兄终弟及”的遗诏,等自己千秋万载后就传位给三弟景遂。一开始时他也确实准备这么做:中兴五年(947年)他立景遂为太弟,以作储君;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把自己的大儿子弘冀封为藩王,让他离开京城去镇守边境。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打乱了这一切。中兴十三年(955年)十一月,后周世宗柴荣开始进攻南唐,大军长驱直入,摧枯拉朽,大将或被捕或被杀,仅有的15万大军几乎消耗殆尽。消息传来,南唐举国震惊。在大臣们的劝说之下,李璟把长江以北的14个州割让给后周,同意去掉皇帝的称号,称唐国主,奴颜婢膝地向后周上表称臣,并以后周的正朔为年号(时年为后周显德五年)。柴荣基本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班师回朝。江南获得了短暂的安宁。

与时同时,南唐围绕立储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后周大军兵临城下之时,李璟曾想将皇位禅让给皇太弟景遂,并让太傅宋齐丘总揽大权,但尚书陈乔认识不妥。出人意料的是,皇太弟景遂和景达接连上书推辞,都不愿为储,李璟遂乘机毁掉“兄终弟及”的誓言,将皇太弟景遂发往洪州做晋王,立自己的长子燕王弘冀为太子。太子弘冀沉默寡言,屡有战功,按说是个很不错的人选,但长时间的等待和煎熬已经让他失去了耐心,他变得刚愎自用、凶狠残暴起来。为了改变李璟那种国主软弱、朝纲不振的局面,他准备推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让朝廷中那些他不喜欢的年老的官员统统罢官。这批失意的人就聚集在李璟的周围哭诉太子弘冀的种种不是,让心肠软的李璟很生气,有一次他把太子叫来,用球杆狠狠地打了他一顿,还说要废了他,仍立景遂为皇太弟。太子听了很慌张,惊惧之下派人去洪州,鸩杀了自己的叔叔,制造了骨肉相残的宫廷血案。太子的丑行瞒过了大家的眼睛,却瞒不过自己的良心,他突然开始生起病来,病情日渐加重,最后不治而亡。

李璟接连丧弟失子,只得立新的继承人,诸子之中,以六子从嘉最为年长,李璟就不顾大臣的反对,于北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将其立为太子。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六月,李璟死去,太子从嘉继位,这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南唐最后一位君主李煜。

李璟这样做是极不明智的,拿他自己来说吧,他就是一个不怎么喜欢政治、不愿意当皇帝也不怎么会当皇帝的人,被逼无奈才勉力为之。李璟在位期间,南唐国力江河日下,仅仅是当时北方多事,国家才没有亡在他手上。可惜的是,他虽然知道这一点,却又重蹈覆辙,立了一个和自己性格爱好一样的太子,南唐国灭为天下笑,李璟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理政手忙脚乱

南唐后主李煜他不仅生日特别奇巧(他出生于七夕节),出生之后的相貌也与常人不同,史书称之为“骈齿重瞳”,就是有两层门牙和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他长大之后,英俊秀美,才气逼人,他“精究六经,旁纵百氏”,善诗词、精书画、通音律,身边簇拥着南唐文人韩熙载、冯延巳、李建勋、徐铉等。在即位之前,他一直过着“悁心志于金石,泥花月于诗骚”的文人雅士的生活。

李煜的“金错刀”书法体

他本来就诗心风流,南唐政治斗争的残酷更加促使他选择逃避现实,一心向文。他父亲是个温厚、与世无争的人,因为皇位的问题却屡屡和皇叔们闹得不欢而散,朝中大臣们亦是貌合神离,父亲整天愁眉不展,让他觉得为人君也没有多少乐趣。给李煜刺激最大的还是他的哥哥前太子弘冀,他们之间本来感情很好,是无话不谈的兄弟。但李煜长大之后,慢慢有了人君之像,尤其是他眼睛重瞳,这是传说中的大舜和西楚霸王项羽才有过的异相。弘冀慢慢对李煜嫉恨起来,害怕李煜将来和他争夺太子之位。李煜其实对皇权这东西并不感兴趣,他后来给赵匡胤的上书时曾说过:“自出胶庠,心疏利禄,被父兄之萌育,乐日月以优游。”他在《渔父》词中也说:“一壶酒,一竿鳞,世上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这些话确实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哥哥弘冀猜忌他,他虽然很伤心,但他对哥哥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弘冀因为玩弄阴谋,重疾缠身,李煜跑前跑后地照顾他,弘冀深知感动。所以,在临死之前,弘冀对李煜吐露了他毒杀皇叔景遂的人间惨剧,这极大地刺激了李煜,使他对政治愈加厌恶。

因为李煜不是长子,而且弘冀也非常能干,李煜从未想过去做一国之君。他很想在藩王的位置上终老此生就可以了,他为自己取号为:钟山隐士、钟峰隐者、莲峰居士、钟峰白莲居士,其中均饱含着消极出世、逃避遁退的意味。但弘冀和他父亲相继死后,南唐的江山却意外地落到了他的手上。更加无奈的是:此时分裂的局面已经接近尾声,中国大统一的格局随着一个人的即位已经越来越近,这个人就是赵匡胤,一个是应后唐明宗李嗣源祈祷而生的人物。

据说,五代时后唐有明宗李嗣源(867—933年,唐沙陀部人),勤于治国,“天下粗安”,被后世誉为“小康”之主。在一次祭祀活动中,他无限真诚地祷告:“臣本蕃人,岂足治天下!世乱久矣,愿天早生圣人。”没过多久,赵匡胤(927—976年)就在后唐禁军将领赵弘殷家里诞生了。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大宋。最幸运的是,他得到一份很好的家业。创造这份家业的是一代英主柴荣(921年—959年),柴荣在位5年有余,曾决心“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他大刀阔斧地改革政治,整顿军事,奖励生产,兴修水利,熔佛铸币,均定田赋。他南征北战,先后取后蜀阶、成、秦、凤四州和南唐江淮地区14州,又北攻契丹,不折一将一卒,一举收复莫、瀛、易3州17县,为北宋的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赵匡胤登基后,采取了“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统一战争方略,准备依次吞并南方的荆南、南汉、后蜀、吴越、南唐等割据政权,最后再来对付北边的劲敌辽朝和在辽朝控制下的北汉。

同类推荐
  • 张岱评传

    张岱评传

    张岱是明清之际学术-文化史上一位在文学、史学和艺术理论等诸多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的杰出人物。本书从大量原始资料入手,对张岱充满神奇色彩的生平做了全面的考述。
  • 雄才伟略贤明帝:康熙

    雄才伟略贤明帝:康熙

    顺治十一年(1654年)的初春,江南又染新绿,本应充满生机的季节,却因连年战火,仍是一派肃杀之气。自元旦过后,传入宫廷的消息更难令顺治帝兴奋。南明定西侯张名振,兵部侍郎张煌言率师自长江口溯江而上,入京口,登宝山,望江宁(今南京),逼进明孝陵。
  •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有两句重要的格言: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是“为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至今仍有重要警示意义。后一句做官必须坚持原则,不怕得罪皇帝和上级,不怕得“公罪”,但务求清白,决不能贪赃枉法之类。本传系统叙述范仲淹生平,赞扬其高尚人格,又细致分析《岳阳楼记》等文学成就,文字也较为生动。——文史专家王曾瑜作者在颇具把控力的激情叙述下,将范仲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及精神境界给予真实深入的文学再现。为避免写成“资料开会”,作者追寻传主一生的踪迹,历9省市29地现场采访,力求穿越时空与传主进行心灵对话,独特感受与深切认知尽在字里行间。
  • 远交近攻:范雎

    远交近攻:范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远交近攻:范雎》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战国文臣谋士范雎的宦海一生。
  • 齐白石 聂耳(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齐白石 聂耳(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讲述了齐白石、聂耳两位艺术家的成才、成功过程。文中对他们各自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很有帮助。
热门推荐
  • 觅珠

    觅珠

    千年前的深海黑珠,植入体内,到底是为了什么?一切的疑团,牵引他一次又一次踏上险途.....
  • 重生雷杰多后传

    重生雷杰多后传

    雷杰多复活后,又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敬请期待!
  • 跑男之纯情巨星

    跑男之纯情巨星

    一切从一场意外开始。从一个跑龙套的开始,以他的歌曲,影视,征服每一个人。各种各样的女神对他倾心,常人难以企及的财富收入囊中,他,他就是一个传奇。
  • 今生无憾

    今生无憾

    邵青一个当了11年特种兵的他因一次边境缉毒时受伤后无法再继续服役于战斗部队,又不愿窝在后勤部队,毅然选择了退役。回到地方他决然回绝了特警教官的工作安排,婉拒了开发商给出的年薪百万的保镖聘请,低调的选择做了一名跑长途的货车司机,他要到各地走走看看。在一次跑往一个山区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个山洞,在他穿过山洞的那一刻竟然发现他回到了91年14岁的他,在证实他不是在做梦的时候他激动了,他要从走他那满是伤疤的青春,他要揭开他的身世之谜,他不想再留下任何遗憾。他大声的喊道: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要重走人生路···
  • 校园之修武

    校园之修武

    他是杀手榜上最神秘的冷影……他在村里却被无良老头压榨得每天生活费一块钱……
  • 世世轮回君何往:道魂牵

    世世轮回君何往:道魂牵

    太古时期,鸿蒙开宇地,分五界,涅造化,铸洪荒,成天地。然,天道轮回,万物寂灭,众生皆难,民不聊生。欲,脱离苦海,救先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是转世?是轮回?还是要夺舍?我命由我不有天!若真孤星照日,天道肆虐,吾必颠而覆之!若真轮回无常,玩弄世间,吾必取而代之!
  • 亚蓝大陆十圣传

    亚蓝大陆十圣传

    你听说过十圣的传说吗?那是由命运的指引走到一起的十个人,如星辰般闪耀,划破黎明的帷幕,掀开大陆史诗级篇章。传说不应无名!他们的故事就由我为你们娓娓道来...
  • 冥灵石

    冥灵石

    坠落人间的天使,和小娇生惯养的凡间王子,是不得已的分手,还是幸福的走到最后
  • 重生之我是红孩儿

    重生之我是红孩儿

    神话传说里的神仙妖魔也是生灵,拥有自己的情感和私欲。三清不过是大道途中的先行者,三界中大神通者无数,玉清与上清把控天庭和灵山,争斗不休。老君左右为难,须弥山虎视眈眈。而一众妖族先后恶了灵山和天庭,已经是大难临头。来自地球的穿越者化身红孩儿,为了自己和身边的亲人,手持钢枪,御水火风雷,在这三界中求得一片安身之地!
  • 曹溪大师别传

    曹溪大师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