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1900000014

第14章 人治的胜利(4)

人们对于外部刺激的感受从来不是绝对的,而是要选择某一个基准来进行相对衡量的。比如说,中学教师加薪了,小学教师没有加薪。小学教师的薪水较之以往并未减少,但在他们内心却感觉到了一种损失。这种损失并非客观存在的实际损失,而是由于以中学教师为基础进行比较后产生的相对损失。这在心理学上就被称为“相对剥夺效应”。

马克思曾经说过:“房子自然是有大有小的,如果附近的房子都和这间一样小的话,那么它便足以实现一个住所的所有社会功能。但如果这座小房子旁边建起了一座宫殿,它就一下子变成了一间破草棚。”这也正是对“相对剥夺效应”的一种精辟描述。

“相对剥夺”是站在处于弱势或没有得到惠益的一方而言的,但如果站到相反的一面,“相对剥夺”就变成“相对补益”了。比如,以中学教师来说,他们所获得的惠益也会因为将小学教师作为基准进行比较而在心理上感受获益更多。

对于海底捞的员工来说,他们的比较基准是那些住在工棚、不能按时拿到工资,甚至还会被无故克扣工资的打工者。这是客观而普遍存在的现实。那些承受不公待遇的打工者,往往是他们熟悉的老乡。两相比较,海底捞对员工种种的好处,自然显得来之不易,弥足珍贵,也更加值得珍惜。在这种“相对补益”的作用下,海底捞的员工自然也就更加卖力地工作,为海底捞无私奉献。

对于海底捞的顾客来说,他们所受到的服务在以其他餐饮企业的劣质服务为基准进行衡量后,也就更加觉得海底捞的服务超越同侪,物超所值了。(请参见第三章中几位顾客的评价,就可以很明显地体会到这种“相对补益”。)

第三,“亲缘称呼效应”。

从进化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类存在的最大目的就是要让基因传承下去。而兄弟姐妹等有着血缘、亲缘关系的人,因为相互间拥有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基因而形成了互亲互助的本能。这种本能表现出对于相互间称呼的灵敏反应。一声“哥/姐”,顿时会唤醒潜意识中的亲缘意识而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双方的亲密关系也更容易形成。这就是“亲缘称呼效应”。

我们可以看到,海底捞员工之间年纪相差不大的,都以“兄弟姐妹”相称(年纪长上一辈的则被人尊称为叔叔、阿姨),而海底捞的老大张勇,也被所有的员工昵称为“张大哥”。

这种称呼还扩延至对顾客的称呼上,上文中姚晓曼的话语中就有对顾客“阿姨、大姐”的称呼。

这样的称呼方式,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管理,即员工关系管理与顾客关系管理。以亲缘称呼来管理员工关系与顾客关系,再加上前面所述的“互惠原理”以及“相对剥夺效应”的综合作用,一个海氏大家庭的氛围就被营造出来了。

比如,海底捞北京四店的王彩虹40多岁,来自云南。加入海底捞前,她经历了婚变,失去了家庭。她在海底捞工作后,同事之间很客气,都管她叫“阿姨”或“大姐”。有一天早上,她正在三楼拖地,同事们突然唱起了生日歌,接着大堂经理谢张华端着果盘出现了,她当时就哭了。谢张华抱着她,祝她生日快乐,还管她叫“妈妈”。王彩虹感觉到自己重新又拥有了一个家。有了这样的家,她怎么不感到温暖?有了这样的女儿,她怎能不感到幸福?

像这类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海底捞不知发生了多少。于是,一个本来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面,兄弟姐妹般的亲情关系(部分)取代了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所以,我们看到的一切“怪现象”都有了合理的解释。难怪海底捞的员工疲惫不堪但还是激情满怀;难怪海底捞的员工把集体利益看得比个人利益还重;难怪张勇把杨小丽骂得如此狗血喷头,杨小丽还是一如既往,忘我工作。谁会不把自己的家当回事?谁会不真心为自己的家的利益考虑?谁又会因为被家人责骂几句而怀恨在心?

延伸开去,海底捞不但成了员工的家,也成了顾客的家。

一个人为自己的家干活,还能不卖力?还能不尽心?

一个人在自己的家吃饭,还能不舒心?还能不满足?

凡此种种,都可以纳入以“人”为中心的人治范畴。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真正的人治应该是按照符合人本性的思维模式、需求模式、行为模式来进行组织的治理。所谓“人治”,就是要把人当成人(而非死板僵化的机器)来进行治理。

这样的人治,其实并没有悖逆科学管理,也没有理由不成功。

分工负效应的消除分工负效应的消除

海底捞的做法,符合一般人的心理规律,也就是符合人性,这才能取得人治的胜利。至此,海底捞的“人治悖论”之谜已经彻底揭开。

为了更加充分地展示海底捞人治的价值,我们最后再来看看海底捞的人治管理是如何消除组织管理中的一个痼疾的。

我们知道,分工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组织运作管理的一大基石。这是泰勒和法约尔共同的巨大贡献。分工的好处不再多说,我们重点放在分工带来的负效应。

分工之后,责任明确。但如果每个人都僵化地固守自己的分工(这是组织中最常见到的情形,绩效考核越是量化,越是制度化,这种情形就越是明显,越是严重),就会出现“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

而其实,分工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不同工种、不同工序之间“各守阵地,老死不相往来”。分工更应该是为了合作,也就需要相互间的“补台意识”。

但是,严苛的绩效考核只关注岗位责任之内的任务,而不及其余。那么,员工又怎么可能主动有补台意识,去积极从事不会计入本人考核的任务呢?

所以,分工导致的这一组织管理的痼疾,往往导致不同工种或不同工序之间的扯皮推诿,矛盾纷出,效率低下。

但是,在人治化的海氏大家庭里,这一痼疾却被很好地消除掉了。

即以上文中的谢英为例。当她负责做员工餐的时候,在做完本职工作后,每天至少还主动帮忙做三四项工作,比如帮助厨师切菜、帮着洗漏勺、帮服务员发毛巾等。总之,凡是她能做的,都帮着做。

并没有领导要求谢英一定要这样做。谢英这样做了之后,也没有立竿见影地得到个人好处。但她却主动这样做。因为“分工”并没有僵化地约束住她的思想与手脚。在她看来,当其他岗位出现人手短缺时,“补台”是她分所应当的事情。海底捞是一个大家庭,当你的兄弟姐妹忙不过来时,难道你不会伸出援手?难道你会斤斤计较利弊得失?

所以,你在海底捞会看见:当客人需要加啤酒时,旁边正好没有服务员,路过的保洁员立即二话不说,放下手中的工具,先充当起服务员,第一时间满足顾客的需求。

你还会看见:当餐桌上摆满了客人餐后的残局,服务员忙不过来打扫时,后厨的人会暂时放下本职工作,转而帮着收拾餐桌,以便下一桌客人能够尽快入座。

海底捞西安的成本会计李静元旦时去门店核对成本,看到人手不够,生意太忙,于是临时放下财务工作,钻进厨房帮着后厨人员洗了半天碗。一名普通员工对李静说:“没有哪个财务人员能在这里坚持洗半天碗的。”

这句话引发了李静“我们是干什么的”的深思:“我们作为财务人员的职责是什么?这是一个早已耳熟能详的话题。我们的职责当然是服务、监督、控制和核算,我们是店长的财务助手。但这些职责落实到一个点是什么?那就是在最合适的时间,做对海底捞最有利的事情。”黄铁鹰:《海底捞你学不会》,中信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第89—90页。

放下手中的事情,马上投入到让顾客满意的工作中,正是海底捞各个岗位的员工的正确选择。这个“放下”不是乱放下,这个“投入”也不是乱投入。如果手中的事情正好是顾客急需的,那就不能放下。决定“放下”还是“投入”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最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法约尔管理原则的第6条是“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我想,海底捞的员工做到了!泰勒所说的“雇主与雇员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除非实现了雇员的财富最大化,否则不可能永久地实现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在海底捞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这才是真正的人治的胜利,这才是任何一个企业梦寐以求的最佳管理境界。

同类推荐
  • 别说你会刷朋友圈 微信营销这件小事

    别说你会刷朋友圈 微信营销这件小事

    在移动互联网冲击各行业的大背景下,微信如同黑马一般闯入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大营,备受关注。微信超大的用户群体以及超高的用户粘性使其具有非凡的营销潜力,其平台功能的不断增加也可以承载愈加丰富的营销形式。《别说你会刷朋友圈 微信营销这件小事》就是网络营销专家曹斯明讲解如何利用新媒体、新平台,在O2O时代产生最大的营销效果,致胜“微营销”。书本书是最新版本的微信营销攻略,作者凭借多年营销经验以及微信营销开荒者的阅历,通过微信实用指南与热门案例权威讲解,以及独家操作技巧向读者讲解微信营销的道与术。为那一场,数字营销的狼烟逐鹿。数字营销的方法论进化历程,永远和互联网产品密不可分,每每有跨时代的互联网产品横空出世,也同步暗示着可以被颠覆与可以被重新书写的史诗卷轴的延展而在微信逐步走向世人的岁月。
  • 总经理必读的法家12大管人绝学

    总经理必读的法家12大管人绝学

    本书从法家思想的宝库中,选取了涉及现代企业管理的智慧绝学,并提炼出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管理技巧。
  • 张天良之经营智慧

    张天良之经营智慧

    本书以山东京蓬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长历程为背景,结合几十年来企业的发展状况,对其掌门人张天良毕生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总结分析了从创业初期到企业成长壮大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运用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辅以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管理理论,对企业的科技创新、品牌、营销、市场、企业文化、国际化、竞争策略以及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 一本书读懂互联网思维

    一本书读懂互联网思维

    本书是深入研究互联网思维的经典之作,从互联网思维的定义到互联网思维应用的具体案例表现。作者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全面阐述互联网思维的内核与精神,逐一点评当前关于互联网思维的各种观点。本书从最初级的互联网思维应用到高端的粉丝经济,平台建设,自媒体营销的方法都有详细讲解介绍。让读者了解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的同时还能学会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已经生活中。
  • 消费心理分析

    消费心理分析

    本书共分15章,内容包括:认识消费心理分析、消费者的心理需要与动机分析、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与行为分析等。
热门推荐
  • 末世之次元传说

    末世之次元传说

    异族入侵,地球回到了丛林生存的法则中,而一个拥有次元穿梭作弊器——次元神源的人,在阿拉德大陆成为风暴剑圣,在海贼王中是白手恶魔,在犬夜叉中是猎妖武士,在妖精尾巴是幻影剑神,一统异族,缔造传说!
  • 英雄联盟之我要超鬼

    英雄联盟之我要超鬼

    尚孤作为国服第一神坑,他可是有尊严的。无数人花钱想要虐尚孤,尚孤都不让他们虐。作为被小学生都能轻易虐的人,尚孤感到压力山大。于是,他便打算退出LOL界。“告诉你们,我虽然是国服第一坑。可我也能超神。”这是尚孤用那个ID打的最后一盘离结束前打的最后几个字。国服第一坑,就这样消失在了人们的眼前。最后一盘,正当对面的庆幸自己打晋级赛遇到国服第一坑之时,尚孤以他独特的操作。亮瞎了全场。从此,国服第一坑这个称号不在存在。“特么现在谁还敢说老子坑。”这是尚孤用他新ID拳打电一钻石大叔,脚踩电二最强王者时说的一句话。
  • 再见人类

    再见人类

    在保证了生存繁衍和基本的欲望之后,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作为智慧体,存在的意义又到底在哪里?如果一个物种,与人类拥有同等的智慧,并且通过学习习得了人类的思想、文化、科技与艺术……那么人类的含义是否需要重新定义了呢?所谓人类,难道仅仅只是一群直立行走、体表无毛的灵长类动物吗?如果一个物种在思想上与智能上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外表上的差异,那么它们与我们,究竟是同类,还是异类?今晚,无关风月,只关乎于,人类存亡。
  • 三生三世只为遇见你

    三生三世只为遇见你

    独等三千,经历生死轮回,只为在那最美的时刻,遇见最美的你。
  • 黄河鬼棺之谜

    黄河鬼棺之谜

    这34个故事,恰似一桌丰盛的酒席,至力满足于众多读者的不同口味。笔者在这本自选的民间故事集中,不仅兼顾了社会各个阶层的阅读群体,更是照顾了不同文化程度读者的阅读习惯。相信只要您打开了这本书,您就能在此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伴随着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悲伤,一起欢乐,真正体会到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学之旅。
  • EXO之风云寂变

    EXO之风云寂变

    她是当今最火的亚洲男天团EXO成员吴亦凡的妹妹,家里的产业是全球前五强中最牛13的那个。命运像是在跟他们开玩笑,“你想好了?那么,不能中途退出噢~”身份像是重重迷雾包裹着,“你还有什么身份!”为了拯救世界(……),建立组织,“冰月基地,前身冰月帮,只收容异能者。”命运之轮已经开始转动,准备好了吗?『前面那一部分很扯淡,往后慢慢会好点~』
  • 对不起,我不配

    对不起,我不配

    曾经,我以为我们这一生会很长很长,总会爱很多人,后来才发现,不管时间如何张牙舞爪,光阴如何死去活来,最后你记忆里能铭记的爱人,其实只有两个,一个他爱你,一个你爱他。虽然从此等不来永久的相聚,却会等来千古不灭的恋情,却会等来永久的问候,永久的祈祷,永久的光亮。可惜最后什么都没有了!
  • 爱情VS友情:爱他毁我你够狠

    爱情VS友情:爱他毁我你够狠

    你爱他,我认。你为他,我忍。你却不记得当年的友谊,我不信。为了他,你毁我。友谊和爱情的选择,如果是你,你会选谁?
  • 恐惧轮回

    恐惧轮回

    当张天点开手机中“恐惧轮回”这个APP时,他进入了一个诡异的世界里....这里,是魔鬼的家园,是地狱的屠宰场!欢迎你来到无尽恐惧的轮回世界,让我们一起享受这挣扎在死亡线上,没有道德束缚的快感吧!求点击!求收藏!求票票!(书友群:384161967)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