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0700000023

第23章 洛邑观赏

经过了几年的时间,孔子门下的弟子都逐步走上了正轨,不但各自的学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品性性格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面对学生们日渐完善的学识,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和疑惑也就更加复杂和深奥,其中有一些是孔子也未曾了解的,孔子自己也很想弄清楚,这时他想到了儿时曾对自己有启蒙之恩的聃季先生,相信学问渊博的他肯定可以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

早在前几年,孔子就曾听南宫适说起过关于聃季先生的事情,听说他正在周朝都城内任职,平日也广收徒弟,传授学识,在周都享有盛名。只是那时孔子刚上任不久,公务繁忙不能离身,后来开坛授课,就把拜访聃季先生的事情淡忘了。现在眼见弟子各个学业巩固,自己身边也暂没有要紧的事,所以打算前往周都洛邑了。

孔子觉得访问周都的事应该向大王禀明,得到允许才行,而众弟子中就数南宫适两兄弟在朝中的地位最高了,于是就找来南宫适一起商量。南宫适欣然答应,马上入宫向鲁昭公禀明。

鲁昭公高兴地答应了孔子和南宫适的请求,让两人负责今年前往周都向天子进贡的任务。他知道孔子一向的主张都是维护君权的,很希望孔子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聚集更多的力量,为自己将来重振鲁国做准备。

就这样,孔子交代好了子路好好看管好杏坛学子的一切,就和南宫适一起,坐上鲁昭公为他们准备的马车,带上一些干粮,一路急驱赶路,向周朝天子之都驶去……

一路颠簸,风尘仆仆。两人求学心切,马不停蹄,曰夜兼程,都想尽快去到周都,好观赏一下天子之乡的风采。

马车在换了三匹马后,终于来到了周朝国都,在洛邑城城门前徐徐停下。恢弘的城墙建筑,一片王家的风范,显示出昔日周朝的辉煌。两人赞叹不已,都下了马车,沿路慢慢观赏起来。

孔子对南宫适说:“我早听说洛邑有一间明堂,是天子宣布政法的地方,我们去看一下吧。”

于是两人向路人打听,终于来到了城东的明堂殿前。

气势磅礴的明堂斗拱古雅,却又透出素朴的气质,灰瓦青墙上绿锈斑斑,更添几分古色韵味。

孔子和南宫适流连于此,欢喜忘返,一边向负责的仕官了解天子颁布政法的仪式,一边将一些墙上一切文王周公警示后人的文字抄录下来。

当孔子走到“周公辅佐图”前的时候,凝视着画像中那曾经的贤者,周礼六艺的创始者,心里一阵崇拜,又一阵感动。想起周礼传承至今,现在已经衰弱虚微,前途渺茫……朦胧中,孔子仿佛看到画像中的周公活了过来,正用坚定鼓励的目光凝视着自己,对自己说道:“不要灰心,天道常在,要坚持以仁政德治解救世间……”

孔子目光迷离,久久忘却了时间。这时一旁的南宫适走了过来,对孔子说道:“老师,我听人说附近的太庙是天子祭祀的地方呢!要不要去看一下?”

孔子从恍惚中回过神来,连忙点头道好,最后望了周公的画像一眼,才与南宫适向太庙走去……

古时,不论天子还是诸侯都十分重视对祖先的祭祀和尊敬,所以祭祖的地方尤其庄严华丽。都城的太庙可以说是当时天下地位最高的祭祀之地,祭的乃是周朝历代的君王,殿面雕栏玉砌,柱檐镶金嵌玉,丝毫不比明堂逊色。

南宫适看得眼花缭乱,十分感兴趣,他看见整座太庙分为七个大殿,每一个都精致宏伟,不知道每一座究竟是哪位君王的,想到老师孔子精通礼仪,博学古今,于是向孔子询问。

孔子回忆了一下,说:“周礼里有这样的规定,天子祭祖,可设有七庙,中间的是开国始王,然后左右各是历代君王,左边称做昭位,右边称做穆位,按照父子的继承顺序而定。往后的历代君王也都按照这样的次序,立牌祭把。”

南宫适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两人一起步入了太庙之中。负责守护的士兵见有两个陌生的人闯入了太庙,于是拦住了两人。南宫适连忙拿出鲁国的信令,对士兵说明前来进贡的使者身份。

士兵见是鲁国贵族,也没有再为难,只是让两人离开,说太庙乃历代先王的安息之处,不能随便惊扰。

孔子和南宫适只好退出太庙。两人正往下走着,忽然发现左边有一个石台,上面伫立着一个石雕的金漆之人。之前两人只顾被太庙的雄伟所吸引,并没有注意到。

孔子两人走近一看,只见这个小人是个体态佝偻的长者,眼睛眯成一条线,胡须很长,却被嘴巴上贴着的三道黄色的符文遮住了大半,符文上分别用古字写着:“慎言、慎思、慎行。”看起来像是周公的笔迹。

两人饶有兴致地围绕着小人转了转,发现它的背上还有一行小字:“古之慎言人。”

这次没等南宫适发问,孔子就说道:“这个小人所表达的,应该是提醒我们,做人做事要三思而行,不要口不择言,身不择行,不然就会容易得罪人,导致灾祸降临了……不过,它所指的是是非之事,是中伤他人言行的语言,我们如果遇到不公平的,有违道义的事,就应该正直敢言,维护正道。”

南宫适恍然大悟,又增长了见识,心里对孔子又添了一份恭敬。

孔子和南宫适两人在周都游览了许久,大大增长了见识,更结交了不少朋友,很快,都城来了两位鲁国贵族,一个姓孔一个姓南宫的消息就在城内传开来。

不多久,就见一位家臣模样的人驾着马车,来到孔子两人身边,下了车恭敬地作揖,道:“不知两位哪位是孔丘先生呢?”

孔子上前回礼道:“我正是孔丘,请问您是?”

那个人很高兴,对孔子两人说道:“我家大人,是您的多年故交,邀请先生两人前往府中做客,派我前来相接,请二位上车吧。”

孔子知道自己在周都没有旧识,一听,马上就想到了聃季先生,于是欢喜地问道:“请问你家大人可是姓聃名季?”那人点点头,孔子更是欢喜,拉起南宫适就要上车。

南宫适毕竟是在朝为官者,想起了自己还代表鲁国,向周王进贡,于是对孔子道:“老师,为了不失礼节,我得先行进吕向周天子献上贡礼,就不能陪您一起去拜访聃先生了,请您替我向他问好……等我忙完了事情后,再去找您。”

孔子也觉得进贡的事情不能延迟,于是就让南宫适先行离开,自己跟随着聃季的家臣登上了车。

马车一路颠簸,穿过洛邑的大街小巷,进入了一片幽雅的青翠小道。只见道路两旁整洁有致,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连花草也可以看出是专门修剪过,一切都遵从迎客的礼节。

孔子心里很是欢喜,心想聃季先生肯定已经知道自己到来了,说不定正在前面迎接自己呢。孔子这样想着,一边探-出头朝车窗外观望,果然见到不远处的一棵榕树下,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手拄拐杖,面带微笑,注视着自己,正是多年未见的聃季!

马车缓缓在树前停下,孔子下了车,快步上前对着聃季做礼拜道:“弟子孔丘,拜谢聃季先生!”

聃季笑眯着眼,将孔子扶起,一别二十多年,孔子已成熟高大,聃季也白发苍苍,须眉鹤发了,他身穿一件淡青色的袍子,一贯的朴素典雅,眉宇间比从前少了一些忧愁,多了一份开朗。

聃季上下打量了孔子好一会儿,乐呵呵道:“好好好,没想到当年的小孩童,果然非池中之物,现在已有所成就了。”

孔子谦逊地笑了笑,在从小身边所有人中,除了母亲之外,就只有聃季先生能给他长辈的感觉了。两人一边倾谈着,一边沿着道路从聃季的府第走出,各自述说着彼此这些年的经历。

原来当年聃季离开了孔子家之后,听了徵在的一席话,决定不再执着于政治,打算寻找一个可以传授学识的地方,收徒教学。他先后去了齐、楚、吴、晋等国,发现这些诸侯国都在大大小小地进行着战争,社会动荡,男丁们大多被抓去服兵役了,所以收徒传道的事一直没有着落。

后来聃季继续游历,就来到了周天子的都城,虽然现在诸侯各国实际上大多脱离了周朝的控制,但名义上还是周朝的附属国,并且达成了默契,谁也没有敢先啃都城这块肥肉,所以洛巴城这里是相对平静的地方。聃季来到这里后,开始传授自己的学识和六艺技巧,很快就有了一些弟子,随着时间也慢慢有了一些名气,后来得到了一些大臣的推荐,在洛邑担任了负责看管文献的小官,就这样一直安定了下来,平日整理一些古典资料,闲来和弟子谈论道学,乐得清净自在,最初想为父母报仇的心也随着时间逐渐淡化了。

孔子听了聃季先生的经历后,心里也替他感到高兴,能够在一个地方安心地传授自己的理想,安逸地度过晚年,未尝不是一种最好的生活。

聃季曾经受到孔母徵在的收留和照顾,未敢忘恩,一直想找机会好好报答她,于是向孔子问道:“不知道你的母亲现在过得怎么样呢?多年未见,她的身体还好吗?”

孔子摇摇头,眼神中露出一丝哀色,张然道:“母亲徵在,早在我17岁的时候,就因操劳过度,染上肺痨而逝了……”

“啊……”聃季随即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目光迷茫,隐隐带有一丝惋惜,一丝哀痛。徵在是在他一生最困苦的时候给予他帮助和警醒的人,也是他一生最为佩服的女子,现闻故人早已远逝,心里不免有些伤感。沉默片刻,聃季才恢复了神色,道:“先人已逝,活下来的人,还是要好好活着,继承先人的企盼,就可以安慰先人在天之灵了。”

孔子露出了豁然的表情,对聃季道:“先生您的这番话,令我想起,童年父亲离世的时候,母亲也曾对我说过同样的话呢。”

两人从悲意中走出,并肩而行,一路谈笑风生,向聃府内走去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孔子与聃季相谈甚欢,各自发表了自己对现今世道的看法,并交流了教育弟子的心得。聃季毕竟比孔子年长,人生的阅历也丰富很多,对孔子的学问和心境都能有很大的提高和帮助。

孔子想起了一些弟子们提出而自己却并不清楚的问题,于是也借机向聃季请教,如:亲人出丧的时候刚好是日食,需不需要回避;一个国家的君王刚刚逝世,是不是不应该对它发动战争等等……

胁季并不明确地回答,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抽取历代的例子,向孔子说明,并且加以诱导,让他自己判断。最后强调的始终是一个“心”字,心底正气,对任何人包括神灵都恭恭敬敬的,那么即使无意的过失也可以得到原谅的,不用太执着现世的约束。

孔子虚心地倾听着聃季的教导,在他的感染下,慢慢规正了自己的一些心态,少去了许多主观思想,遇事更加学会冷静地分析,不再以死定的礼节来处理事情,而是先以心去感觉和判断。短短时间的交流,就得益匪浅。更在聃季的引荐下和周朝乐师苌弘交流了音乐的心得和精髓。颇有感悟。

几天后,周王款待前来进贡的各诸侯国使者的宴会已经结束了,南宫适也驾着马车来到了胁季府中,准备和孔子一起回鲁国去了。

这天清晨,众人梳洗完毕,穿戴工整,孔子和南宫适在聃季的陪伴下美美地品尝了周朝特有的八宝粥做早点。

听聃季介绍,当年周武王讨伐商纣,广纳人才,得到了伯达、伯适、叔夜等八个贤士,号称周八士,他们为伐对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周朝建立后,大宴群臣,周公就特命厨师用了八种当时十分珍贵材料:黑豆、莲子、红枣、百合、核桃、花生、山楂、青丝,并淋于糯米之上,众将同享,以示功勋。从此八宝粥就代代相传下来了。

众人一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早宴,转眼就到了分别的时候了。

聃季手柱拐杖,一直步行,将孔子和南宫适送到来时见面的榕树下,依依不舍。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孔子紧紧握住了聃季的手,望着对自己有着多次教导之恩的老师,心里百般感慨,道:“先生,如今天下动荡,各国好战,小国一日而灭,大国三日而衰……今日一别,或许很难再见,您要多保重啊!”

聃季含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孔子,缓缓说道:“丘啊,不用因为分别而悲伤,有些事,有些人,是不会被时间和位置所改变的。你如今学问日增,可以说是通晓古今了,我也再没有什么可以教授你的了,富贵的人,分别时会把财物送给朋友,君子却会把知识和忠言给予友人,我没有财富,只能赠你几句话,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孔子连连点头道:“先生的教导,我一定谨记在心!”聃季于是说:“古人遗下的规章和典籍,都是根据那个时代的实况而定制的,时代流逝,传承至今,有一些难免已与世不符,你要认真辨别执行,不需要完全照旧;我们如果生在太平盛世,是应该努力去争取出仕为官为民造福的机会的,但生在这个混乱的时代,那就不需要太执着,努力做好自己的本事,把圣贤的知识传承下去就好啦;看待事物时,不要被自己的喜好所影响,要克服自己的一些脾性和一切妄想,对治理国家和管理家务都有好处。”

孔子恭敬地听着聃季的赠语,心里仔细感受着其中的道理,似乎隐隐察觉出自己从前一直未曾想过的问题,久久不能回神。过了好一会儿,才向聃季俯身行了个鞠躬大礼,叹道:“孔丘谢过先生了!先生所赠的,对我来说,比金银玉石都要珍贵!”

这时南宫适的家臣已经驾着马车驶了过来,众人依依不舍,再三告别。孔子和南宫适终于登上了回程的马车,向鲁国驶去了……

同类推荐
  • 宝宝入园常见问题百问百答

    宝宝入园常见问题百问百答

    入园是宝宝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宝宝能否顺利入园并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是每一个家长都极为关心的问题。本书专门为准备上幼儿园的宝宝的家长编写,书中详细介绍了宝宝入园前会面临的诸如选择幼儿园、入园准备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宝宝入园后可能面临的诸如无法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容易生病、不爱学习等问题,并为家长们提供了详尽的解决方法。本书针对宝宝入园的百个常见问题,通过小故事的形式以及生动有趣的插画详细描写了宝宝从入园准备、进入幼儿园到爱上幼儿园的全过程,帮助家长解决最棘手的宝宝入园难题。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机器人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机器人

    本书通过详细介绍各种形式不同的机器人的特征经及用途,旨在让你进一步了解机器人,知道科学技术在机器人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 化学故事总动员

    化学故事总动员

    自然界是多姿多彩、无限多样的。对很多人而言,研究自然界的化学就像一团迷雾,它充满魔幻与神秘、激情与梦想、复杂与变化。化学实际上是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交叉点。它研究的是物质的构成单位——分子的世界。这是个中间的世界,既不是无限大,也不是无限小。这个世界不仅很复杂,也充满变幻。我们通过讲述一个个有趣的化学故事,为您揭开这个奇妙的世界。这些故事,语言通俗,篇幅简短,内容生动有趣,情节引人入胜,编排独到新颖,每个故事都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智慧故事之二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智慧故事之二

    智慧具有传承性,本套图书精选智慧故事、内容丰富、故事精彩,为广大学生增加智慧提供了一条路径。
  • 仙人掌的回忆

    仙人掌的回忆

    寓言,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文学形式:说它古老,因为它产生的年代久远,最早的寓言——伊索寓言——诞生在公元前6世纪。寓言比其他许多文学门类更古老;说它年轻,一是因为寓言作家往往都有一个年轻的心态、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二是因为寓言特别受到少年儿童的青睐。
热门推荐
  • 荒蛮盛世

    荒蛮盛世

    荒蛮之地,如何得盛世?何为盛世?是能者如云,还是强者盖天?都不是。盛世应是:妇孺有所保,弱者有所靠,老者有所依。如若荒蛮无盛世,我就开创这盛世。若天地无定,盛世难平。我便击破这天,打碎这地。
  • 甜宠千金:追你没商量

    甜宠千金:追你没商量

    ps:1、热腾腾的小苏文,现代架空,不喜的看官别拍砖~2、悬疑!浪漫!甜虐!保证猜不出后文!【简介】因升学志愿被莫名篡改,少女未轩只身来到皇家帝城学院,从此,命运的轨道由此开始发生巨大偏差……原本生活的孤儿院遭受大火,院长离奇自杀……传说中“千金殿”的创始人竟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京都五族”的背后又埋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在这不断地揭秘中,身世之谜与宫廷阴谋缓缓浮现;高冷傲娇的腹黑殿下,霸道深情的倨傲王子,若即若离的青梅竹马,究竟谁又是她的最终归宿?一切,敬请锁定《甜宠千金:追你没商量》
  • 冥辰王朝废材四小姐

    冥辰王朝废材四小姐

    她,本该是21世纪黄金杀手、绝世神医,一身活白骨的医术,一身令人胆战心惊的身法......一次背叛,让她死亡,却因黑白无常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失误,穿越到了冥辰王朝有名的花痴废物脑残四小姐身上。一次偶然的机会遇上了他,冥辰王朝的亲王殿下。三生三世缘分,就此展开......
  • 神魔罪

    神魔罪

    妖魔?神仙?人?混沌初开初形三界,神秘强者破断长空,开创《罪》字决,威压三界。。。然而九重界外虚空破裂,异族入侵三界,屠戮四方,三界连手共抗异敌,后以惨烈得代价击退异界大军重封虚空,神秘强者更是以血肉化为大阵盘旋再九重天之上。。《罪》字决更是不见踪迹。。。在平静得小镇中,一个少年得故事在就这里拉开序幕。。。
  • 明末之风雨飘摇

    明末之风雨飘摇

    俗话说得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自古开国之君,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无不殚精竭虑,励精图治。然而后继之君,多骄奢,享富贵,不能居安思危,以致祸患积酿,无力回天者,比比皆是。本书借天启、崇祯两朝的皇宫内事,着重描述明熹宗与明思宗,以及其后宫与众臣只见错综复杂的关系,本书会尽可能地尊重历史事实,但也不乏增添一些趣味神话传说。
  • 宋朝法律史论

    宋朝法律史论

    《宋朝法律史论》收录了篇关于宋朝法律史的论文,其中包括:“论宋朝法律文化特征”、“论宋代的讼学”、“宋代立法简论”等。
  • 炼魂桥

    炼魂桥

    一座炼魂之桥,它的另一端通向何处?2012年冬至,传说中的人类灾难日。那一天,人类有没有灾难主角不清楚,但他自己是真的灾难了。主角在一场地震中莫名的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经历了一个个玄幻的故事,一段段缠绵却无善终的爱情。随着实力一步步的增长,最后重回整个宇宙的大背景,一步步揭开文明交替的最终秘密。。。。。。
  • 神偷修真传

    神偷修真传

    【本文无爽点,尽是尿点。】普通修真的资质令得宗门对方浩然并不上心,谁又知道这小子竟然拥有普通人没有的能力?镇宗之宝,风雷剑术,风雷步法,竟然给他偷学去了?魔族入侵,咦?为什么正道那个小子会用魔族法术?难不成是奸细?【本文无爽点,尽是尿点。】
  • 七里客栈碾红尘

    七里客栈碾红尘

    从前有一世外桃源,相传离源口七里处,桃花渐开,有座客栈。因离源口七里,故名:“七里客栈”可为人、妖、仙、鬼续转世之情。其掌柜神秘莫测,无人知晓她的来处。可岁月一去,众人便忘了这家客栈,直到…………丫鬟与将军,若是不曾见面,还会懂得什么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公主与亡命之徒,若是不曾纠缠,还会懂得什么叫患难见真?出生就被父母抛弃,认为不详的少女,遇见了林里的木梨,又擦出怎样的火花。十七年的陪伴,只是为她一展笑容,为她放下仇恨,却发现,她眼里始终只有别人。嘘……你想听故事吗?来七里客栈吧
  • 国民男神等你爱我

    国民男神等你爱我

    一次偶然,男神喝醉了,她偷亲了男神的嘴,然后食不知味,时不时地玩偷袭。“你为什么偷亲我?”被偷袭n次后,男神忽然睁开了双眼冷冷地盯着她。不料,某女微微一笑:“你没看报纸吗?你舅舅把你许配给我了,你现在是我的准未婚夫,我亲你理所应当。”她以为自己手握一纸婚书他就会乖乖的爱她,谁料,他心里住着一个女神一般的女孩---系花张萌。“慕如风,爱她就大胆的去追,若她不爱你,记得回头看看,我还在原地等你。”N年后,酒吧偶遇。“慕如风,恭喜你。”他眯眼,“你说什么?”“我说恭……唔唔唔!”小嘴被堵住了。醉酒的他将她壁咚在墙上,邪邪一笑:“当年你偷亲我十一次,现在是时候偿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