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3100000044

第44章 xiǎo

小案板盖井口——随方就圆。

小巴儿狗咬月亮——不知天有多高。

小巴狗咬日头——不知天高。

小本生意——闲不起。

小辫拴秤砣——正打腰。

小菜篮里看形势——以小见大。

小蚕吃桑叶——一星半点。

小草鱼跳龙门——妄想作精。

小车不拉——忒(推)好了。

小车不抹油——干叫唤。

小揽大载——力不从心。

力不从心

心里很想做某件事,但力量不够,不能达到目的。出自汉·班固《汉书·班超传》。

班超是东汉时的名将,他自40岁时镇守西域边疆,以安抚和联盟的手段与当地50多个小国联合平定匈奴骚乱,使汉朝的西部边境30年平安无事。但当班超70岁时,精力日益衰减而且落叶归根、思乡之情日甚,思考再三,给和帝刘肇上书一封。大意是:

陛下,臣在西域转眼已经20多年了,夜夜日日、无时不在思念故乡。臣听说先前的姜太公在齐国做官,可他的五世后代死后还要埋葬在原籍周地,其实周地与齐地之间不过千里;而我现在是身处遥远的西域啊,怎能不思念故乡呢?苏武留在匈奴不过19年,可我已经在西域快半辈子了。我不敢盼望回到酒泉,如能回到玉门关之内,也就心满意足了……

班超的妹妹班昭,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历史学家,她读了兄长的信,为之动情,也写信给和帝,替哥哥请求告老还乡,大意是:

我的胞兄班超,蒙受皇恩,自来西域,志捐躯命,屡立微功,他每逢攻战,总是身披金甲,不避死亡,倚仗陛下的神威,才在这大沙漠里征战了近三十年,现年已七十,年老体衰,须发皆白,双手麻痹,耳聋眼花,要拄杖才能行走。虽说他竭尽全力,尽职尽责,以报答皇帝的大恩,可是倘使此地发生暴乱,超之力不能从心,这会损害国家、朝廷的利益,也会使为臣的前功尽弃,如果发生了那样的变故,该令人多么痛心呀!所以,我们也诚恳请求返回内地,可是已经过了几年却仍然听不到陛下的答复。现在陛下是以孝理治天下,深得万民欢心。在此,我冒死替家兄班超请求,让他活着回到故乡,我的哥哥以壮年竭尽忠孝于荒野大漠,难道还让他在衰老的时候死在他乡异域吗?我满怀哀痛地向陛下奏禀实情,请皇帝开恩!

班昭信中“超之气力不能从心”的话,后来演变为成语“力不从心”。

小池塘里养鲸鱼——行不通。

小丑打擂——胡闹台。

小丑化妆——粉墨登场。

小丑跳梁——自取灭亡。

飞蛾赴火

“飞蛾赴火”比喻自取灭亡。出自《梁书·到溉传》:“荩受诏便就,上览以示溉曰:‘荩定是才子,翻恐卿从来文章假手于荩。’因赐溉《连珠》曰:‘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必耄年其已及,可假之于少荩。’”

南北朝时期,梁朝有一个大臣,名到溉,字茂灌。他非常有才学,而且为人厚道,很受梁武帝萧衍(公元464~549年)的赏识和信任,二人经常下棋、打赌,他们之间的关系融洽。虽然如此,到溉还是十分谨慎、谦虚,这样就更得梁武帝的欢心。到溉有个孙子,叫到荩,从小就很聪明,历任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等职,受到梁武帝重用。

有一次,梁武帝叫到荩赋诗,到荩接受诏令后,马上赋诗一首。梁武帝阅后,非常赞赏,并把这首诗拿给到溉看,并且对他说:“到荩无疑是一个才子。不过,我反而产生了一个念头:你的文章写得那么出色,可能是到荩替你写的吧!”开了这个玩笑之后,梁武帝信手题了《连珠》一诗,赐给到溉。这首诗写道:

研磨墨以腾文,

笔飞毫以书信。

如飞蛾之赴火,

岂焚身之可吝。

必耄年其已及,

可假之于少荩。

这首诗还是是在开到溉的玩笑。大意是说:你研磨着墨汁写文章,奋笔疾书写书信。就像飞蛾扑向火堆,不怕焚毁自己,也要把文章作出来。然而,人总是要老的,你已经年事高迈了,无奈力不从心,写不出文章来。那么,可以捉刀代笔,叫年少的到荩替自己写。

小船儿——不堪载重。

小船载太阳——度(渡)日而已。

小葱儿蘸酱——头朝下。

小大姐织布——手忙脚乱。

小胆子鬼——不敢受大香火。

小刀哄孩子——不是个玩艺儿。

小刀子哄娃娃——闯祸的根子。

小碟子盛菜——汤水少。

小豆干饭——闷(焖)起来。

小二黑结婚——情投意合。

小二姐梳头——自便(辫)。

小贩卖气球——买空卖空。

小房子里生煤球炉——乌烟瘴气。

小放牛的碰到牛老板——投味。

小夫妻下饭馆——对吃对喝。

小擀杖吹火——一窍不通。

小擀杖放到醋缸里——尖酸。

小公鸡上屋顶——自命(鸣)清高。

小公鸡站大梁——官(冠)不大,架子不小。

小狗趴到庙脊上——活受(兽)。

小狗想吃月亮——不知天高地厚。

小狗掀门帘儿——全凭嘴拱。

小姑嫁彭郎——门当户对。

小寡妇梦见丈夫——心里想。

小褂子没领——撮起来了。

小罐里的鸡蛋——赞(攒)的。

小罐里养王八——越养越抽巴。

小鬼摆手——跟着死的走。

小鬼吹灯——瞎话。

小鬼管阎王事——费不着的心。

小鬼见阎王——服服帖帖。

小鬼叫门——要命。

小鬼看见钟馗像——望而生畏。

小鬼拉风匣——来回鼓捣。

小鬼碰上钟馗——死路一条。

小鬼晒太阳——连影子也没有。

小鬼升城隍——小人得志。

小鬼投胎——借尸还魂。

小鬼下请帖——见阎王去吧。

小蝈蝈——大肚儿。

小锅馏馍——透熟。

小孩摆神位——你哄我,我哄你。

小孩不识葵花秸——麻木。

小孩唱歌——没有谱。

小孩吃甘蔗——吃得少,吐得多。

小孩吃甘蔗——尝到甜头。

小孩吃甘蔗——越嚼越甜。

小孩吃花生——满把抓。

小孩吃粽子——还早(枣)呢。

小孩吃泡泡糖——吞吞吐吐。

小孩吃糖果——津津有味。

小孩穿大鞋——甭提了。

小孩床上翻筋斗——闹着玩。

小孩吹喇叭——哪里哪里。

小孩吹橡皮泡——虚张声势。

小孩打陀螺——不打不转。

小孩儿挨打——再不敢了。

小孩儿拜年——伸手要钱。

小孩儿不认识走马灯——来的来,去的去。

小孩儿吃豆包儿——撒了馅了。

小孩儿的眼泪——说来就来。

小孩儿见了糖罗汉——哭也要吃,笑也要吃。

小孩儿拉屎——挪挪窝儿。

小孩儿没娘——说起来话长。

小孩儿有病——不会藏着。

小孩放鞭炮——新鲜。

小孩放焰火——天花乱坠。

小孩供神佛——你哄我,我哄你。

小孩过年——快活无边。

小孩过年——一年强似一年。

小孩拿辣椒——辣手。

小孩拿锣鼓——胡打乱敲。

小孩上饭桌——抓啦。

小孩数指头——循序渐进。

小孩剃头——快啦。

小孩玩肥皂泡——吹出来的。

小孩下棋——就那么一步。

小孩学说话——人云亦云。

小孩养麻雀——七死八活。

小孩装老虎——不吓人。

小孩子不吃药——尝过苦头了。

小孩子藏猫——出头露面。

小孩子唱歌——异(一)口同(童)声。

小孩子出天花——不敢见外人。

小孩子打哇哇——不算话。

小孩子看亮——忘(望)光。

小孩子捏泥娃娃——要长就长,要短就短。

小孩子耍积木——一级压一级。

小孩子玩的不倒翁——没有摔过跤。

小孩子玩喇叭——吹了。

小孩子玩雪球——越滚越大。

小孩子学唱歌——心里没谱。

小孩子做梦——无边无靠的瞎事。

小孩子坐跷板——有起有落。

小孩子做戏——啼笑皆非。

啼笑皆非

“啼笑皆非”就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后人用“啼笑皆非”比喻处境尴尬,无可奈何。出自南朝陈徐德言之妻乐昌公主诗:“笑啼都不敢,方验作人难。”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有一个妹妹乐昌公主嫁与徐德言为妻。陈马上就要被消灭的时候,徐德言和乐昌公主被迫离散。隋文帝杨坚灭陈以后,乐昌公主被隋大臣杨素得到了。乐昌公主从原来那种安荣尊贵的生活,一下子变成了亡国之女。在杨素那里,她想念亲人,怀念往日的生活,但又不敢表现出忧愁的样子,所以作了以上的诗句,表达自己的处境和心情。

小耗子抓秤钩——不知自己有多重。

小和尚挨磬捶——不懂经。

小和尚不吃素——混(荤)得香。

小和尚吃斋——不动婚(荤)。

小和尚戴个道士帽——装啥眯盹儿僧哩。

小和尚念经——念过就算。

小和尚念经——有口没有心。

小和尚念经——一门也不门。

小和尚念经——照本哼哼。

小和尚头上拍苍蝇——正大(打)光明。

小和尚剃头——一扫光。

小和尚照镜子——光对光。

小河里没桥——将就过得。

小河通大江——细水长流。

小花猫捋胡子——未老先衰。

小火炖蹄膀——慢慢来。

小火烙烧饼——心急不成。

小伙吃萝卜——嘎巴溜脆。

小伙子吃炒豆——嘎嘣跪。

小伙子啃鸡头——吃一堑(芡),长一智(雉)。

小伙子娶媳妇——乐开心。

小鸡扒粪堆——找口护命食。

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儿。

小鸡不撒尿——有个小道道。

小鸡的爪子——闲不住。

小鸡儿和鸭子亲嘴儿——人家嘴大咱嘴小。

小鸡儿交给了黄鼠狼——托付错了。

小脚穿大鞋——对不上号。

小脚穿大鞋——拖拖拉拉。

小脚儿踢球——横胡噜。

小脚老太太走钢丝——太危险了。

小脚女人走路——东摇西摆。

小脚婆逮兔子——越撵越没个影儿。

小角菱儿——老个香。

小叫驴撒欢——挑(跳)剔(蹄)哩。

小姐赶嫁妆——自作自受。

小姐使丫鬟——百依百顺。

小喇叭吹火——七窍全通。

小老鼠搬生姜——劳而无功。

小老鼠蹲椅背——好大架子。

小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

小老鼠上灯台——一去不回来。

小老鼠钻到书箱里——咬文嚼字。

小老鼠钻到网兜里——束手束脚。

小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小老鼠钻进肚子里——百爪挠心。

小老鼠钻进水壶里——游湖(壶)逛景。

小老爷庙——没见过多大的贡(供)献。

小两口吵架——不记仇。

小两口吃黄瓜——一掰。

小两口进冰窟——入了洞(冻)房。

小两口新嘴——豆(逗)芽(牙)。

小炉匠补碗——修辞(瓷)。

小炉匠戴眼镜——找碴儿。

小炉匠拉抽屉——找错(锉)。

小驴不吃草——肚里有病。

小驴不喝水——硬捺头。

小驴拉磨——转开圈子了。

小罗成的枪——往后瞧。

小萝卜糠心——蔫坏。

小马备鞍鞯——挨鞭子的货。

小马驹备鞍鞯——好日子完了。

小马拴在树上——牢靠。

小满——是个节气。

小猫吃小鱼——有头有尾。

小猫掉进面缸里——白虎。

小猫拉屎——盖了。

小猫洗脸——一划拉。

小毛驴戴耳环——累赘。

小毛驴拉磨——有转头。

小米做酒——荒(黄)唐(汤)。

小蜜蜂说话——甜言蜜语。

小棉袄——不是假(夹)的。

小庙的神——没有大道行。

小庙后打井——挖土地爷的根。

小庙里的和尚——没经过大阵势。

小庙里的菩萨——吃不到大猪头。

小庙着火——慌了神。

小拇指比大腿——差一大截。

小拇指头起翘——倒数第一。

小尼姑看嫁妆——没得你的份。

小尼姑看花轿——今世难坐。

小泥鳅——掀不起大浪。

小鸟出笼——自由飞翔。

小鸟入笼——身不由己。

小牛吃黄豆——胀死。

小牛犊驾辕——乱了套。

小牛驾大辕——力不能及。

小牛撅尾巴——来劲了。

小螃蟹儿——沾酒就醉。

小盆泡黄豆——个个张嘴儿。

小朋友唱歌——同(童)声同(童)调。

小山冈上做买卖——商丘。

小蛇娃吞象——自不量力。

小手抓钱——发不了大财。

小水萝卜——皮红心白。

小水凿穿石——不在力大,贵在坚持。

小偷不经吓——作贼心虚。

小偷当警卫——引贼上门。

小偷的钱包——不义之财。

小偷拍照——贼相。

小偷遇警察——心神不安。

小偷做梦——想着偷。

小秃出家——够材料。

小秃当和尚——正好。

小秃碰车角——头名(明)状(撞)元(圆)。

小秃头擦火柴——划不着。

小秃头长连鬓胡子——亏中有补。

小秃子留辫子——想着哩。

小秃子脱帽子——头名(明)。

小碗儿吃饭——靠天(添)。

小碗儿吃面——后找补。

小蚊子打呵欠——好大的口气。

小蜗牛变戏法——把身子缩作一团。

小巫见大巫——道行差得远。

小巫碰上大巫——弄鬼的碰上弄鬼的。

小巫婆洗手——改邪归正。

小媳妇管钥匙——当家不做主。

小虾皮跳浪——阻挡不住潮流。

小小灯笼——肚里明。

小星跟着月亮走——沾光。

小学生不认识加号——十字。

小学生复习——又该升级啦。

小学生看书——念念不忘。

小鸭子下河——不知深浅。

小鹰想吃大鲤鱼——不自量。

小鱼进油锅——浑身都酥了。

小猪拱粮囤——记吃不记打。

小猪子抢食——吃里扒外。

小竹竿——节节空。

历代文人墨客颂竹画竹

我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和道家,分别代表两种迥然相异的人生道路和人格理想,那就是建功立德与遁迹山林、刚正奋进与淡泊自适。这迥然相反的标准构成了我国传统的理想人格,竹却偏偏完美地包容了这两种观念。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古代,不仅春风得意的官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就是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山野、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喻。

在这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是层出不穷。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并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我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因此,古往今来,竹子令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名士如醉如痴。许多人为了追求清风竹下“清、幽、寒、静”的独特意境,常常置身于绿竹依依的幽雅环境中谈艺论道,以达到他们超凡脱俗的禅境和欣悦无比的审美情趣。

在魏晋时期,嵇康、阮籍等七位名士信奉道家朴素辩证法思想,崇尚自然,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他们这种藐视名利的主张引起了当时皇家的不满。

为了洁身自保,这七位名士经常隐身于竹林之中,弹琴吟诗,借酒佯狂。遁隐竹林之中的他们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喻,被后人称为“竹林七贤”。这“竹林七贤”对后代文人的言行举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

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有为了看一眼秀丽挺拔的竹子而跋山涉水、不远万里的人,有种十顷竹林居住在其中的人,也有乐此不疲整日吟咏诗词赞美竹子的人。

爱竹的诗人有很多,比如王徽之、张廌、翟庄、袁粲等人。其中,王徽之的喜爱之情最溢于言表。据宋代类书《太平御览》记载:

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王徽之将竹子视为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连一日不见都觉得难以忍受。他平生爱竹,可算竹子的好知音。

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我国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南朝刘宋时期的戴凯之所著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礼赞,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在唐代时,竹刻技艺及作品与当时的金银镂錾、石刻线雕同样珍贵高雅,并已出现“留青”的刻法。后来宋代郭若虚所著画史著作《图画见闻志》记载唐代竹刻大师时说:

唐德州刺史王倚,家有笔一管……片间刻《从军行》一铺,人马毛发,亭台远水,无不精绝。

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赏,但它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绿叶等开始被更多人注意,并逐渐演化成为文人士大夫们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唐代诗人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将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刚、柔、忠、义、谦、贤、德等品格赋予了竹子。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作诗《严郑公宅同咏竹》赞美竹子说: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嫩绿的新竹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出的竹梢才高出墙头。嫩绿的颜色映侵着书套,久久不退。当竹影移过,酒也顿时变得清凉。新雨过后,竹子更加美好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摧残,新竹一定可以长到高矗云霄。

竹的自然天性、清雅风韵与独特品格,为历代诗家提供了丰富题材,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佳篇隽句。还有不少画家借物比兴,如有一首《晴竹图》的上面有题诗曰:

岁寒有贞志,孤竹劲而直。

虚心足以容,坚节不挠物。

可比君子人,穷年交不易。

哗哗桃李花,旦暮改颜色。

在这些佳篇隽句中,竹的意象鲜明突出,内涵深远,给人以艺术的美感和哲理的启迪。可见,竹无论作为审美还是艺术表现,它在我国文学艺术的历史发展中都是功不可没的。

画竹起于何时,说法不一,有人说从三国时期的关羽就开始画竹,也有人说唐代的著名诗人与画家王维是画竹的始祖,简直难以定论。不过,在中晚唐时期,竹已成为专门的绘画题材,并涌现了一批画竹名家,与白居易同时代的萧悦就是其中之一。

萧悦曾将自己所作的十五竿竹的画作送给白居易,白居易为了酬谢他,回了一首《画竹歌》:

植物之中最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笔下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臃肿,萧画茎瘦节节疏。

不根而生随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在宋代,苏东坡对竹子的评价也很高,他在一首《于潜僧绿筠轩》中说: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在宋代的时候,竹刻名家辈出,有个名叫詹成的竹刻名家。我国古代工艺美术鉴赏著作《清秘藏》记载说,宋高宗时的竹刻大师詹成,能在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花鸟等,纤毫俱备,精妙绝伦。

宋代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在我国画史著作《图画见闻志·卷五》里也对詹成用竹雕刻的鸟笼作了评点:

四面花板,皆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悉俱备,其细若缕,且玲珑活动。

可见,詹成的雕艺之高、做工之细、构思之妙,堪为后人楷模,影响深远。

总之,从五代以后,画竹渐成风气,历代画竹名家人才辈出,如五代的黄筌、徐熙、李颇,后来宋代的文同,元代的赵孟頫、倪瓒、李衎,明代的宋克、王紱、夏昶,清代的郑板桥等,都对画竹技法和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小卒拱老帅——将军。

小卒过河——横冲直撞。

小卒过河——难以回头。

小卒过河横了心——要和老帅争高下。

小卒相吃老帅——不是容易事。

小卒子过河——顶条车。

小卒子过河——横吃。

小卒子过河——横行无忌。

小卒子过河——有进无退。

同类推荐
  • 震撼世界的十天

    震撼世界的十天

    本书以时间为序,综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十夭中发生的主要事件,尤其是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件。震级为里氏8.0级的汶川大地震是近一个世纪来中国发生的最大地震,其破坏程度及造成的灾难震惊了世界;而中国军民和中国政府在巨大灾难面前英勇顽强、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也震撼了世界;同时赢得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无私援助,期间,以大地震发生后十天中的事件最为惊心动魄,也最为感天动地。这十天中发生的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足以载入史册,留芳千古。
  • 跨越时空的自有:郭沫若研究论集

    跨越时空的自有:郭沫若研究论集

    本书包括郭沫若研究的区域文化视野、郭沫若诗歌研究、郭沫若文化观念研究、郭沫若研究学术建设问题等几个大的方面。
  • 寄小读者·往事

    寄小读者·往事

    《寄小读者·往事》总共分为六辑:第一辑中为我们讲述了,我的故乡、我的童年、童年杂忆、我入了贝满中斋、我的中学时代、我的大学生生涯、在美留学的三年、在巴黎的一百天。
  • 独自遗忘的岁月

    独自遗忘的岁月

    《独自遗忘的岁月》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梵的生活被一位声称占有他一半记忆的人物蓝搅乱,于是他开始了一段疲沓却充满意义的旅途的传奇故事,主要反映了80后在面对感情、工作、求学、求知、性和友情、亲情时的认知和无助,并表现了人们直面内心阴暗面的勇气。
  • 北大学子美文·博雅之思

    北大学子美文·博雅之思

    本书是《清华学子美文丛书》中的一本,共收录40余位作者的近50篇作品。作品以刚柔的审美意识,以细腻优美的笔调,抒发了相思之委婉,情意之缠绵,失意之感悟,理智之潜流等多维多味的心之情结,情理深处蕴含着温馨之感,给人以情的启迪和美的陶冶。 书中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理性的展示了当代高等学府学子的高层次的情感阅历和深层次的人生感悟。
热门推荐
  • 职业战将

    职业战将

    你是炼丹师?当场丹药砸死你。你是炼器师?当场炼一把武器砍死你。你比我高一阶?让我杀三天妖兽,虐你无压力。身负一百零二种职业,我是龙忆我怕谁!
  • 一世红尘之非君一人

    一世红尘之非君一人

    她乃一国公主,天资聪颖,一学就会,一点就通,过目不忘。却被宠得无法无天,刁蛮无比。琴,把它弄断弦。棋,把棋子当石头扔。书,一把火烧了。画,随意涂两笔,扔了。这并非本性,实乃他人为之。当剥开爱她之人的假面,假的,假的,一切都是假的。只因嫉妒她的一切。一刀刺死,一朝重生。她弃情,弃爱,将之踩在脚底。从今起,她不是那个刁蛮任性的任红尘,而是冷血无情的非子惜。等着吧,等她非子惜来讨回应属于她的一切!
  • 爱上恶魔总裁

    爱上恶魔总裁

    他们走在自己的轨道上,却不知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新的种子将会发芽,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未来,每个人都有很多种可能,让我们改变命运的束缚,一起去寻找那一万种可能……
  • 每天懂一点 催眠心理

    每天懂一点 催眠心理

    本书采取图解的编辑手法和“左文右图”的版式,再现了催眠的治疗过程和发展历程在介绍催眠的原理、沿革的基础上详细列举了25项催眠诱导的方法和16项活用催眠的方法。
  • 不要让花儿在沉默中谢去

    不要让花儿在沉默中谢去

    一群青春激情心态未必成熟的青年们,在亲情、友情、爱情的磨砺下,演绎了一场跌宕起伏的感人故事。茫茫人海中,青年律师杨阳和善良执着的丁宁邂逅于美丽的雨巷,朦胧之中擦出爱的火花。初入社会的薛菲菲,在求职路上四处碰壁,最终却因为一个意外一步登天,在生活充裕的同时,感情却又陷入空虚。一场从天而降的车祸改变了陈子健的人生轨迹,一个偶然的机会,杨阳成了他的律师,在职责、道义、爱情面前,做着两难的抉择。出身富贵的光子,在经历了家庭矛盾激化、感情出轨、事业不顺的重重打击后,一夜之间从天堂跌入地狱,整日蒙头大睡,难以面对现实。自幼缺失父爱的刘梓琳,在收到父亲留下的点滴呵护时,泪流满面,抱憾终生。
  • 画天地

    画天地

    这是一个喜欢画画的人,得到了一本能将画实体化的画册的故事。(这本小说包含了都市,校园,玄幻,二次元等众多题材,入坑需谨慎啊……)
  • 归云录

    归云录

    当你历经坎坷时,当你爱恨交加时,当天下人都与你为敌时,你是否还会记得当初的誓言吗?何为正,何为邪,一切尽在心中。或许直到最后才发现,所有的欲望,都将归于凡尘……
  • 江湖儿郎江湖老

    江湖儿郎江湖老

    翻出这点陈年往事算不上什么太花功夫的活计,毕竟当初也没有太多的遮掩。苏州城这几年终归是个池浅王八多的混账光景,这两人就是冲着许某人偌大的名头来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因因果果的浅显道理,你又不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还用得上我跟你掰扯?
  • 无限之黑暗启示

    无限之黑暗启示

    南极冰层下挖出的神秘黑色兽骨,古埃及与玛雅文明石板的镌刻……“灭世的不死兽,背生黑色双翼,双爪撕裂天地,目光开启深渊之门……大地母亲盖亚啊,我们究竟犯下了什么罪?您为何要如此惩罚我们……”背负命运的六人,进入轮回的世界,圣人、盖亚、恶魔之秘密浮出水面……与苦难同在的人生,怎样封印这悲哀的命运?魏清说:“黑暗尽头,我看到了通向未来的启示。”黑色的夜给予黑色的眼,有人寻找更深的黑暗,但也有人希望寻找光明。————————————————————此书为无限同人,主角在西海队引用了风色幻想6的一些内容并稍作更改
  • 江山不改

    江山不改

    无极世界,六分天下……魏武国岭南王沙场殒命,五夫人翠儿难产至死。海域飘来一抹虹光,幻化新生小王爷,自此踏上统一之路。宗门练法,道破自然,豪门废子演绎执掌江河。夺我河山,造我人间,再登仙界,惟我独仙。缔造无极神话,决战三界之巅,江山不改,我欲纵览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