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0900000012

第12章 安邦治国故事(12)

可是又怎么样才能叫宋国和鲁国兴兵相助呢?”石厚说:“主公有所不知,现在的宋公是宋穆公的侄子,宋穆公的儿子公子冯反而出奔到郑国,于是宋公总是担心郑伯会帮助公子冯去抢他的君位,现在咱们约他去袭击郑国,不就是也帮他去灭公子冯吗?这正合他心意,他哪有不答应的道理。至于鲁国嘛,大权全握在公子手里,他根本不把鲁君放在眼里,我们只要多多贿赂他,他一定会鼎力帮忙。”

州吁听了石厚这番话,非常高兴,立刻进行部署,事情正同石厚说的一模一样。宋、鲁、陈、蔡都按照州吁规定的日子,率兵前来帮助卫国。五国的人马把荥阳的东门团团围住,挤得水泄不通。郑庄公紧急和大臣们研究对策。大臣们一个个方寸大乱,有人主张讲和,有人主张迎战,乱成一团。最后,郑庄公笑着说:“这些都不是好办法,在这五国里头,除了宋国因为咱们收留公子冯,而与咱们有嫌隙之外,其他国家都和咱们无冤无仇。州吁刚刚篡夺君位,不得民心,所以才借故煽动四国出兵,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打场漂亮的胜仗,好取得老百姓的信赖,我们只要留给他一点面子,他就会退兵了。”于是,他叫公子冯躲避到长葛去,派人去对宋公说:“公子冯投奔到我们这里来,我们不好意思杀他,现在他躲到长葛去了,杀不杀他都与我们无关,请宋公看着办吧!”宋公出兵本来就是为了要消灭公子冯,听到这番话,当然就把军队调往长葛去了。蔡、陈、鲁三国见宋国兵马走了,也都想班师回去。

此时,郑庄公就派公子吕去跟卫国人交战,并叮嘱他:“无论如何要给他留点面子。”于是,公子吕领着一队人马出了城门,石厚就引兵招架。另外三国的将士全都抱着胳臂肘,在旁边看热闹。公子吕和石厚只打了几个回合,就往西门跑去,石厚带着人马紧追不舍,谁知公子吕的军队进了城,闭上城门,竟不出来了。石厚只好叫士兵把西门外的稻穗全割下来,送回卫国,大摇大摆地如同打了胜仗般领兵回去。

四国的兵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都各自回去了。

州吁、石厚“凯旋而归”,原以为卫国的老百姓会夹道欢迎,赞扬他们的神勇英明,谁知老百姓反而窃窃私语,抱怨他们无缘无故发动战争,搅乱了大家平静的生活,有人甚至想结伴到雒邑去向天子告状。

州吁对石厚说:“唉,国人仍然不服我,怎么办呢?”石厚说:“我父亲当年在朝廷里的口碑很好,人人佩服他,如果把他老人家请出来,参与国家大事,老百姓一定没话说,您的君位也就可以保住了。”州吁也认为,找个德高望重的人支持他,也许比攻打郑国更能得人心,就叫石厚去求他父亲。

石厚的父亲石碏,就是因为厌恶州吁的所作所为,才告老还乡的,这次,仍谎称有重病,坚决拒绝入朝当官。石厚只好请示他:“新君担心人心不服、君位不定,请问您有什么好主意帮助他?”石碏说:“诸侯即位应该经过天子的同意,只要天子同意了,也就名正言顺了。”石厚点点头,说:“话是不错,就怕天子不同意,总得先有人劝说才好哇。”石碏一边抚着银白色的胡子,一边说:“唔,我想想看……有了,陈侯对天子百依百顺,天子非常厚爱他,咱们和陈侯关系一向都很密切,你们先到陈国去,请陈侯先在天子前面美言几句,然后你们再去觐见天子,这不就行了吗?”

石厚把父亲的好主意转告了州吁,两人拍手叫好,立刻置备了一些玉帛礼物,往陈国去了。与此同时,石碏也写了一封信,暗地里打发人送给他的好朋友陈国的大夫子针,请求他助一臂之力。

州吁和石厚满怀着希望到了陈国,陈桓公叫子针招待他们,请他们到太庙里相见。子针事先早把太庙布置好了带领,还刻意安排了许多武士准备伺候两位贵宾。他们由子针着到了太庙门口,只见门外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忠不孝的人不准进入。”

州吁和石厚倒抽一口冷气,诧异不已,不知该不该进去。石厚问子针:“这块牌子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子针说:“这是敝国的规矩,先君的遗意,没有什么特别的用意。”他们这才放了心,大胆地进去。到了庙堂上,州吁和石厚正要向陈桓公行礼,却听见陈桓公扯开嗓门大声地说:“天子有令:逮捕害卫侯的乱臣州吁和石厚!”他的话音刚落,早就等在一旁的武士立即上前抓住了他们。子针拿出石碏的那封信,当众朗读,大意是说:外臣石碏写信给敬爱的郑侯:卫国不幸,发生了谋杀国君的大祸,这全是州吁和石厚的恶行,如此不忠的人若不治罪,往后乱臣贼子就会更加嚣张,为所欲为,祸国殃民。我的年岁大了,没有力量处治他们,实在有负先公对我的爱护。现在我想了个办法让他们来到贵国,请您本着天理正义,严惩他们,这不仅仅是替卫国除害,也是为天下除害!

直到这时候,州吁和石厚才知道他们中了石碏的计谋。陈桓公想当场把他们俩杀了,子针上前阻止说:“先别杀!石厚是石碏的亲生儿子,咱们不便杀他。还是通知卫国,请他们自己处置吧!”陈桓公于是吩咐手下将他们俩监禁在两个地方,以免他们互通消息,同时打发使臣连夜去通知石碏。

石碏自从告老还乡后,就不再过问朝廷里的事了。今天接见了陈国的使臣,才特意到朝堂去找大臣们。大家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都惶恐地说:

“这是国家大事,全凭国老做主。”石碏说:

“他们俩犯的是死罪,咱们只要派人到陈国去杀了他们就行了。”有位大臣自告奋勇地说:“乱臣贼子,人人都可以杀。我去杀州吁吧!”大臣们都说:“好!不过,主犯既然判了死罪,从犯就从轻发落吧!”他们这么说,为的是不忍石碏遭到丧子之痛。没想到石碏却火冒三丈,说:“州吁的罪,全是我那没出息的小子捣腾出来的,你们网开一面,留下他一条命,岂不是以情害义吗?你们当我是什么人?……谁去杀石厚?……谁去杀石厚?”问了两声,都没有人回应,朝堂上一片死寂。石碏气得满脸通红,最后他说:“没有人肯去?好,我自己去!否则我无脸见人!”他的一个家臣赶忙上前说:“国老别生气,我去杀石厚吧。”于是两人就依照卫国大臣们的意见去处治州吁和石厚。他们到了陈国,先去拜见陈桓公,感谢他除暴安良的恩德,然后分头去办事。州吁见了来人,大声吆喝说:

“你是我的臣下,怎么敢来杀我?”那个人就说:“你不是杀了国君吗?我只是以你为榜样而已。”州吁无言以对,只好俯首受刑。石厚见了来人,央求说:“我罪该万死,但请让我见见我父亲再死吧!”那个家臣说:“我奉你父亲的命令来杀你,你如顾念父子之情,我就拎着你的脑袋回去见他吧!”说定拔剑斩杀了他。

石碏和卫国的大臣们治死了州吁和石厚,立公子晋为国君,就是卫宣公。卫宣公因为上次卫国联合四国攻打郑国,害怕郑伯前来报复,就打发使臣去聘问,也算是向郑国赔不是,借此恢复友好关系。

卖柑者言

“卖柑者言”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有真才实学,不能哗众取宠。

此典出自《郁离子》。

杭州有一个卖水果的人。他善于储藏柑子,能使柑子经历严寒和暑热而不溃烂。

他的柑子拿出来光闪闪的,质地坚实如玉,颜色橙黄如金。到市上去卖,即使价钱比别人的高十倍,大家还是争先恐后地购买。我也买了一只,剖开它时却有像烟尘一样的东西直冲口鼻,仔细一看,柑子的内部已经干枯得像破旧的棉絮了。

我责怪地问他说:“你卖给人家的柑子,是用来放在器皿中作为祭祀神灵、招待宾客用的呢,还是只是炫耀那外表以愚弄蠢人和瞎子呢?你太过分了啊!”

卖柑的人笑着说:“我卖水果已经有很多年了,就凭借这个办法生存。

我卖出柑子,人家取走柑子,从来没讲过什么,却独独不能满足你的需要啊!现在,那些掌握兵符、坐在虎帐中的人,威风凛凛地好像是保卫国家的栋梁,他们真能够制订出像孙膑、吴起那样的战略吗?还有那些戴着高帽、拖着腰带的人,趾高气扬地好像是朝廷的栋梁,他们真能够建树起像伊尹、皋陶那样的事业吗?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盗贼蜂起却不知道防御,百姓困苦却不知道救济,官吏奸猾却不知道禁止,法纪败坏却不知道整顿,他们就知道浪费国库中的粮食而不知道耻辱。你看看那些坐高堂、骑大马、痛饮美酒、饱餐佳肴的人,从外表看来哪一个不是形象高大,叫人感到可敬,威风显赫,可以作为榜样呢?这样看来,哪里不会出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象啊!现在,你不去考究这些,却来考究我的柑子!”

我无言以对,仔细想想他的话,觉得他与东方朔之类的人很相似。难道他是因为痛恨世上邪恶行为而借助柑子来进行讽刺吗?

民不聊生

“民不聊生”比喻老百姓没有赖以生活的东西。现常用来形容在黑暗统治下,百姓极端贫困,无法生活下去。

此典出自《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占据陈地以后,派一个名叫武臣的人,带领三千士兵渡黄河向河北进攻。武臣是一个善于用兵的人,他感到自己的兵力不足,必须加以壮大和充实。于是,刚刚渡过黄河,他就把当地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召集起来并对他们说:

“秦朝的残酷统治已经很多年了。他们派差出役接连不断,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弄得老百姓家家无余财,户户没劳力,实在是民不聊生啊。”

武臣的政治宣传得到了当地百姓们的支持,于是他很快就扩充了部队,并占领十几座城市,使陈胜的农民起义军在黄河以北一带不断地取得重大胜利。

民生凋敝

“民生凋敝”形容社会经济衰败,百姓生活极端困苦。

此典出自《汉书·循吏传》:“孝武之世,外攘四夷,内改法度,民用凋敝,奸宄不禁。”

西汉武帝刘彻在位四十七年,是西汉皇帝中的一位佼佼者。他在位期间,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促进农业的发展。

他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并发展了经济文化交流。

但是,汉武帝崇尚武力,因此他在位期间,不断发起战争。虽然这些战争打击了匈奴贵族,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但频繁的战争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使人民遭到了严重的灾难。

《汉书》作者班固在编写《循吏传》时指出:“汉武帝在位期间,接二连三地对外用兵,内政也必须适应战争需要,军费开支巨大,广大农民负担沉重,以致民生凋敝,犯罪行为增多。”

民无噍类

“民无噍类”意思是人民忍受不了反动的统治,百姓无法生存。

此典出自《宋史·岳飞传》:“飞班师,民遮马恸哭,诉曰:‘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辈无噍类矣。’”

岳飞从小就立下为国家效力的伟大志向,在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以此来表示自己的决心。他的家境很贫寒,祖辈都是种田的。少年时的岳飞读书非常刻苦,他特别喜欢读《左氏春秋》和《孙子兵法》,研究打仗布阵的本领。岳飞身材魁梧,力气大得惊人,还没有成年就能拉开三百斤的大弓,而且左右手都能够射箭。

后来,岳飞统率宋朝军兵,替朝廷抵抗金兵,接连获胜。眼看就要打金国的都城黄龙府,获得全面胜利。可是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决心与金兵讲和,一天之内下了十二道金字牌,命令岳飞撤军。

岳飞眼看收复的失地又要丧失,宋朝的百姓重新要沦为金国的奴隶,心里异常痛苦。他泪如雨下,面朝东方拜了两拜,悲愤地说:

“我们将士花了十年时间,用性命和血汗换来的胜利,想不到废于一旦啊!”

岳飞服从皇帝的命令,下令军队撤退。老百姓知道岳飞要走,都围在他身旁,拉住兵士的衣袖,哀求说:

“你们不能走呀,我们都是拿粮草、端香盆迎接你们的,金兵都是知道的,你们一走,我们就没法活下去了……”

百姓哭声惊天动地,岳飞流着眼泪对乡亲们说:

“这是皇帝的圣旨,我们也是无能为力呀!”

岳飞不忍心叫百姓受难,他命令部队再留下五天,让百姓抓紧时间逃亡,又奏请圣上让出汉上六郡空闲土地,安顿难民。

岳飞被朝廷召回以后,不久便被害死了。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比喻首恶不除,动乱不止。

此典出自《左传·闵公元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名叫庆父的人,他是鲁君庄公的异母兄弟。这个人野心勃勃,手段毒辣,诡计多端,一心想自己做鲁国的君主。庄公死了,由他儿子子般继位,庆父派人刺杀子般;子般死了,由鲁闵公继位,第二年他又派人刺杀闵公。

不断地制造内乱,引起国人共愤,因此时间长了,就有谚语说: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国人联合起来声讨他,庆父逃到齐国的莒地。鲁国向莒地官府付出重金,要求把庆父抓回来,庆父在被解回鲁国的途中,自尽而死。

取道杀马

“取道杀马”这个故事批评那些不讲究正确方法而滥用严刑峻法的政治现象。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用民》:“宋人有取道者,其马不进,倒而投之溪水。又复取道,其马不进,又倒而投之溪水。如此三者。

虽造父之所以威马不过此矣。不得造父之道,而徒得其威,无益于御。”

人主之不肖者有似于此。不得其道,而徒多其威。威愈多,民愈不用。

这段话意思是说:

宋国有个人着急赶路,但是他的马不肯前进。他便把它赶入溪水,淹得它奄奄一息。这样连续反复三次,然而那匹马还是不肯前进。就算像造父那样最善于驾马的人,他用来威慑马的手段也决不会超过这个宋国人了。他没有学到造父驾马的技巧,只是一味地仿效造父驭马的威严。这对于驾马,是没有丝毫益处的。

那些昏庸的国君同这宋国人有什么差别啊!治理民众,没有正确的方法,只知采用各种严刑。结果,严刑越厉害,民众越不会服从。

雀儿参政

“雀儿参政”形容低能的官员。

此典出自《金史·完颜合周传》。

公元1115年,女真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号为“金”。

金哀宗(完颜守绪)时期,金朝廷有一个大臣叫完颜合周。完颜合周任参知政事,是朝廷最高政务长官,品位比宰相低一些。完颜合周喜好做诗填词,他的语言卑俗,人们搜集他的话作为笑料。公元1232年,蒙古军前来进攻金朝,因为粮食短缺,金朝廷下令搜刮,强取豪夺。为此,完颜合周亲自草拟了《括粟榜文》,其中有“雀无翅儿不飞,蛇无头儿不行”的句子。

其实,应当是“雀无翅而不飞,蛇无头而不行”,而完颜合周把“无”字写成“儿”

字,僚属明知道有错也不敢更改。因此,从那以后,京城人都称他为“雀儿参政”。而金哀宗依旧毫不醒悟,还是那么重用他,以致败坏大事。

三石之弓

后人用“三石之弓”抨击那些自己本来能力不大,却爱听别人的吹嘘,毫无自知之明的人。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贵直论·壅塞》:“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

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这段话意思是说:

齐宣王喜欢射箭,非常喜欢听别人夸赞他能使用强弓。他曾使用的不过是拉力三石的弓,故意拿给左右的臣子看,左右的臣子一个个试着拉,只拉开一半就停下来,都异口同声地说:“这弓拉力不下九石,除了大王谁能使用它?”

同类推荐
  • 女娲文化研究

    女娲文化研究

    女娲神话与对于女娲的崇拜信念及行为,很难说其产生孰先孰后、孰因孰果。不过,此文化对我们现在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时至今日,依然有一些神话带着对女娲及其事迹的虔信和崇敬,成为当地民间女娲信仰的组成部分。不过如今大部分女娲神话已逐渐脱离了原初浓厚的信仰色彩,神圣性、虔敬化的程度已大为减弱,但从中依然反映出民间对于女娲的情感和观念,所以也是我们研究女娲信仰时的重要参考材料。
  •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世界篇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世界篇

    本书对世界文化艺术做了介绍,分为文学名著篇、美术雕塑篇、音乐歌剧篇、历史遗迹篇、节日风俗篇、饮食文化篇、饮食文化篇。
  • 日本人与日本论

    日本人与日本论

    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现代日本国家政治、经济等,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分析。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标杆性的著作,堪称中国的《菊与刀》。《日本人与日本论》 中国版的菊与刀,了解日本文化的必读之作。
  •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这里,有饱经蚕桑的古迹名胜;这里,流传着许多传奇的历史故事……
  •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意大利是欧洲国家中纺织业率先发展且占有优势的国家,中世纪意大利曾以其毛织业的率先发展而致富,并享誉全欧,在欧洲毛织业的激烈竞争中,由于其原料和产品过于依赖海外市场的经济外向型特征,使得最初由毛织业构建起来的经济链条因缺乏国内供、产、销的联系而十分脆弱。
热门推荐
  • 予子一生宠

    予子一生宠

    寒子叶对谢予道,“哥哥。”谢予,“嗯。”寒子叶“哥哥,我每次喊你,你都能答应吗?”谢予,“好。”本文主线是宠女主,副线是小虐男主。可能还会加入灵异的元素,喜欢的亲请收藏,不喜欢的请点叉。么么哒。
  • 镜花语言

    镜花语言

    威风瑟瑟,大陆之象变幻莫离,一个是平行世界、一个是镜中的世界,两者皆有道不同而不相为谋的结论,在这里在这里将会看到一切无法想象的事情,所谓的预言只是一个虚幻飘渺的传说而已。
  • 《剑武星河》

    《剑武星河》

    一柄断剑,蕴含怎样的玄机。星河大陆又藏有什么惊世秘密。且看主角为您一一解答。
  • 阎典史传

    阎典史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天符神

    九天符神

    玄宗门位于云痕大陆之南,这里巫术是第一法术,当然在大陆的其他地方,有着不同法力的人类,或者兽类。李沐有着坚强的毅力,任何困难和不公都不能将其打到。在不断的历险中,李沐逐渐强大为整个云痕大陆都为之颤抖的强者。
  • 花重紫禁城

    花重紫禁城

    被陷害秽乱后宫、蛇蝎心肠,骨肉至亲更是命丧黄泉昔日姐妹狠毒,帝王夫君冷血,烈焰冲天的火海中,她含恨而亡。一朝重生,她发誓再也要不重蹈覆辙!佛曰:若无相欠,怎会遇见捉摸不透的帝王暖心腹黑的堡主冰冷异常的杀手随时逃命的神医还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男子她本毫无牵挂却步步惊情人人都说她郑倾离图谋不轨是祸国殃民的狂妃她倒要看看什么才是结局是阴谋还是注定?劫后余生还是生不如死?她竟让人千头万绪,一步一疯癫。
  • 【完】痞女穿越深宫:与魅君过招

    【完】痞女穿越深宫:与魅君过招

    赌鬼老妈死性不改,招惹地下钱庄,害得她被车撞飞,一命呜呼……居然穿了,还是金光灿烂的皇宫,她钱多多终于掉进钱堆里了……可是衰命衰到脚后跟,遇到让人流口水的蓝眼睛皇帝,像响尾蛇一样冷血与狡黠。原来,现任老爸抢了他的老婆,现在被打败了,将她当贡品,天啊,不想死……好在她赞美了他的眼睛,从小被视为妖孽的皇帝将她扔进了冷宫……冷宫里也有谋杀,她成了人灭口的对像……虽然宫深如海,美女都跟她过不去,可是帅哥哥赏心悦目……没事跟帅将军斗斗嘴,扑倒个帅丞相当红颜,皇帝嘛,只想魅上他,然后一脚踢到天外去,太欺侮人了,以权谋人,钱多多不是好惹的!死不承认?先摆平蛇太子,然后打七寸……究竟有几个好哥哥,嘿嘿,要好好数数啊……皇帝又吃醋了……火候到,让他死去活来……
  • 捡个狐狸当相公:一见钟情

    捡个狐狸当相公:一见钟情

    夏倾城和几个姐妹打赌输了,惩罚就是去自家小树林里采药。却无意中碰到了一只傲娇小狐狸,并且这只狐狸赖上了夏倾城。夏倾城和小狐狸狐小言之间需要经历多少才能修成正果呢?请看下文啦啦啦。【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概不负责】
  • 这个异世界真的是游戏吗

    这个异世界真的是游戏吗

    东历2026年,一个自称为创世神的疯子瘫痪了整个世界的网络,并开放了一款名为“幻域”的异世界游戏。从零开始的异世界,受到强制召唤的林凡,决定在这个“游戏”中大展身手。可爱小萝莉,傲娇美少女,腹黑大姐头。S级神兽坐骑,四方领域之战,克图格亚帝国。且看林凡如何征战这个异世界!(新人新书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冷艳少年A大征服令

    冷艳少年A大征服令

    四位贵族公主从小青梅,友谊深厚,各具特长。从小看惯帅哥,已对帅哥免疫的她们却一不小心动了心...青春却是张扬热烈的。总怕来不及,来不及让这短促而唯一的青春尽情开放,便老掉时光。不需锦衣华裳艳世容貌,只是带着一颗烈焰的心行走,且歌且乐,随思随喜,走到哪里,赏到哪里。他让你记住此刻自己最美的样子。而后,在往后无数有人作陪抑或无人长伴的岁月里,轻装前行。媚惑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