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7400000029

第29章 治学要的“三要”、“四多”

曾国藩有那么大的成就,是跟他的读书治学分不开的。他所讲的读书治学的方法,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曾国藩认为,有识之士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就不肯甘居下流,有识就知道学间没有止尽,不敢稍有心得就感到自足。河伯观海、井蛙窥天都是没有见识的表现,有恒就没有做不成的事,这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所说的治学方法,除“三要”外,最脍炙人口的是“四多”。他所说的“四多”,就是多读,多看,多写,多作。曾国藩在给郑寅阶的信中曾说:“我认为学者在看、读、写、作四个方面,缺一不可。看,就要是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涉猎;读,就是要对文章吟诵得又细致又熟练,看可以使人‘每天都能知道自己的短处’;读可以使人‘经月不忘记自己所学的东西’,看就像商人求利,闻风就去,只求越多越好;读就像富人攒钱,日夜盘算,只希望存得越久越好。看如攻城夺地,读像守卫防关,二者截然不同,不可以混淆。写字不多就不熟练,不熟速度就不会快。无论何事,都不能只靠聪明来达到功效。而作文靠的是心的灵机。心常用就灵活,不用就滞塞。就像泉在地下,不凿井取水就得不到甘露;就像玉在璞中,不切磋琢磨就不能成大器。古今的名人,像韩愈、欧阳修的文章,范孟、韩信的事业,程子、朱子的道义,没有长时间不做文章以后还能成就的道理。”

他在《家书》中也说过:“我见家里的后辈身体都虚弱,读书也不见长进……我现在告诉你们做事的四个要求:一是看书要快,不多看书那就会见识浅陋;二是温习读过的书应该求得精熟,不背诵或朗读的话就容易忘;三是习字要有恒心,不善于书法就像身上没有礼服,山上没有树一样;四是做文章应该苦思,不善于做文章就像人哑了不能说话,马跛了不能走路一样,这四者缺一不可。”

而在《家训》中,曾国藩对这点论述得更加详细近切,他说到:“读书的方法,也就足看、读、写、作这四种,每天四种缺一不可。看书就像你去年看《史》、《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一样。而读书,比如读《四书》、《诗书》、《易》、《左传》等经书,还有《昭明文逊、李白、杜甫、苏轼、韩愈等的诗,韩愈、欧阳修、曾巩、王安石的文章,如不高声朗读,就不能体会其中的雄伟气概,如不细细体会,静静品味,则不能感受到其中深远的意蕴。这就和富户人家积累财富一样,看书不像在外从事贸易,能获三倍之利;读书就像持守农业,不肯轻易乱花费钱财。也像带兵打仗。看书就好像攻城夺地,能守住抢来的土地。看书和子夏说的‘日积压所亡’相近;读书则和‘无记所能’相近。二者不可以偏废,至于练习写字,如果真要写篆书隶书,而且自己也十分喜欢,那就千万不可以间断一天。既要求好,又要求快。我平生因为写字迟钝,吃了不少亏,因此你应当努力追求敏捷。如果每天能写楷书一百个字那就差不多了,至于写作文,也应在二十三岁以前确立自己的风格,过了三十岁以后,就很难有所进了。……少年时不要怕出丑,应该有‘狂者进券的特点。这时候不敢尝试着去做,那以后就更不肯去做了。”

如果就看、读、写、作四个方面略加分析的话,看、读比较偏重于知识方面,写、作比较偏重技术方面。至于阅读的方法,就读书而言,曾国藩主张但凡读一本书的话,就要通读全书,比如他说:“无论读什么书,都应该从头到尾,通看一遍。不这样的话,只乱翻书页,摘抄几篇,而对这本书的大局和精要的地方,却茫然不知。”

无论什么书,都应该从头到尾,通看一遍,这种治学的方法,十分扎实,绝非那些投机取巧的方法可以比拟。我们看书的时间有限,而书的数量无穷,想要用有限的人生去阅读无限的书籍,那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看书应当有所选择。这点曾国藩也曾经说过,比如他说:“买书不可不多,看书不可不知选择。”

就读书来说,曾国藩认为还要虚心求知,切身体会最为重要。所以在给他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说:“你读《四书》,没有什么心得,是由于你不能‘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朱子教人的读书方法中,数这两句最精辟。你现在读《离娄》,比如说《离娄》中的第一章‘上无道揆,下无法守’,我以前读的时候,也没觉得什么。现在在外面做事,才知道上人必须撰道,下人必须导法,如果人人都以得道自评,从心所欲而不遵守法令,那下人就要超过上人了。《爱人不亲章》以前读起来也不觉得亲切,近年来阅历多了,才知道治理别人而达不到效果,是因为才智不足。这就是‘切己体察’的一个方面。涵泳两个字,最不容易理解。我以前猜测他的意思是:涵就像春雨滋润花朵,像清渠灌溉稻田。雨滋润花朵,如雨太小就会很难浸透,如雨太大就会把花打落,雨量适中才能使花得到滋润;清渠灌稻田,水太小稻田就会干枯,水太大就会使稻田涝伤,水适中就会使稻子得到滋养而发育良好。泳就像鱼游水,就像人洗脚。程子说鱼在深水中跳跃,十分活泼,庄子说你在水边看鱼,怎么能知道鱼不快乐,这就是鱼水之欢。左太冲有‘灌足万里流’的诗句,苏轼有《夜卧濯足诗》,这也是人性喜欢水的一种快乐。善于读书就应该把书看作水,把自己的心看成花,看成稻,看作鱼,看作足,那么涵泳两个字,就可以有所体会了。你读书容易,然而一说文义,却不能深入,那你可从朱子研说的涵泳体察这两句话中采找办法。

“所谓的‘虚心涵泳’,所谓的‘切己体察’,根据龙梦荪的解释,认为只用‘心到’两个字就能讲清楚了。用‘心到’两字解释‘虚心涵泳’,以及‘切己体察’,自然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只不过不十分明白。我的意见是,所说‘切己体察’,把书中所说的在日常的行事中来印证,使书和社会打成一片。所说的‘虚心涵泳’,在于将自己融于书中的事物,使自己和书籍混成一团。能够‘切己体察’才能够具有时代的眼光,不被古代的说教迷惑,正像所说的‘超以象外’一样。能够‘虚心涵泳’才能具有历史的态度,不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正像所说的‘得其环中’。我们读书,贵在能出能进,所说的‘切己体察’以及所说的‘虚心涵泳’其实指的都是这点。”

曾国藩说到读书之道,及其所讲“耐”和“专”,都是在他的阅历中得出的经验,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曾国藩在给他兄弟的信中说:“兄长我是喜欢苦思,又得到我几位好朋友的承认,对于读书之道,有几点是不能有所改变的:研究经典时必须专心于一本经书,不可以广泛地滥读;读经书应该以寻找义理为根本,把握求根据说明事物为应用。读经的时候必须坚持一个‘耐’字,有一句读不懂,就不读下句,今天读不懂,明天再读;今年读得不精,明年再读,这就是所说的耐心。读史的方法,最妙的莫过于设身处地,每看到一处,就像我和当时的人,一起说笑谈论一样,没有必要把人人都记住,只要记住一个人,就仿佛和那个人在一起一样,没有必要把每件事都记住,但是只要记住一件事,那就和亲身经历一样。经是用来说明理的,史是用来掌握事的,除了这二者,就没有别的学问了。”

曾国藩读书,重理解不重记忆,他在《家训》中曾说:“你读书时记忆平常,这不要担心,要担心的是:第一,没有恒心;第二,随笔点过,并没有看得明白,这是最大的问题。如果确定是看明白了,那么时间久了必然能体会出一些味道。如果心中有愉悦的感觉,那自然会大略记得了。”

至于那些难理解又难记的,曾国藩主张不必要苦苦地强行记忆,也不必马上就想理解得十分清楚,只需要从容涵泳而已。他《家书》中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但凡读书遇到的难于理解的地方,不必马上就要求得甚解;有一个字记不住,不必苦苦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天看几篇,明天看几篇,时间长了,自然会有所收益。”研究其中的根源,主要是由于曾国藩尊重个性,不强人所难。曾国藩在给他弟弟们的信中曾说:“我儿纪泽读书,记性不好,悟性不错,如果要他句句读熟,并且责令他不能再生疏,那他会越读越蠢,将来仍然不能读完经书。于是我请予植兄把泽儿没读的经书,每天点五六百字,教一遍,讲解一遍,让他读十遍,不必要能背诵,不必要经常温习,等到草草地做完之后,将来看经书的解释,也可以十分熟练,如果是一味地读、一味地记、一味地温习,时问久了肯定不可能熟练,白白浪费时间罢了。”

清朝儒生做学问的时候,经常有读书记录和笔记,顾炎武的《日知录》,阎百诗的《潜邱札记》是其中最著名的。曾国藩“早年立志努力学习”,也打算把喜欢读的书,如《四书》、《五经》、《史记》、《汉书》、《庄子》、《韩文》、《通鉴》、《文逊以及《古方辞类纂》、《十八家诗抄》等,“仿照顾炎武、王怀祖的方法”,“贯患精通,略作札记”。后来因为管理军务和政事而没有能够完成。对于做笔记的方法,曾国藩也曾谈到过。如在回张廉卿的信中说:“但凡读书笔记,可贵之处在于从小的地方有所体悟。戴震称‘阎百诗善看书’,因为他能够从细小的地方发掘知识,能把握各个方面,来论证古人的不足之处。近代的如高邮王氏,每读一本书,就在正文下作注解,每一处都要究根问底,那些有疑惑的地方,或有不同见解的地方,则不肯轻易认同,否则就会曲解古人的真义,同时也欺骗自己的知识判断。至于专门对比是非,什么字当什么讲,就是所说的考异,或者说校对,则不能够探求到最为精化的核心大意,不可与质疑研究分析论证的人同日而语。”

曾国藩认为治学的方法,不仅偏重技术的知识,尤其要注重行为,他在答刘孟容的信中说:“用来学习的方法是什么呢?只不过是格物、诚意而已,格物就是要剖析仁义的差别并仔细分析。诚意就是找到合乎仁义的理由,而努力使之实现。”他在《日记》中写道:“读书之志,须以困勉之功,志大人之学。”在这里所谓的困勉,就是指困知勉行而言的。至于“志大人之学”则是谈论治学的目的。

有志就断然不肯甘居下流,有识自然就不会昏聩、受人摆布,而有恒自然就没有做不成的事。这三点对于读书之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曾国藩一生的成就,同这三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另外,治学讲究多读,多看,多写,多作,这对为学与修身来说非常重要。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并付诸实践的。

同类推荐
  • 为人的学问·处世的技巧

    为人的学问·处世的技巧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从赢得朋友,让同事愿意和你交往与合作,和上司搞好关系,做一个称职的领导,自如地与陌生人相处,成功恋爱,促进夫妻关系和谐,做一个合格家长,注重品德、修养,充满自信,认真工作和学会幽默等方面,生动展示了得体为人、轻松处世的方法。
  • 人生七重门

    人生七重门

    本书精选欧美、日本第一流成功人士的警示箴言,这些智者的叮咛是他们在人生奋斗中最深刻的感悟,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母爱故事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母爱故事

    这套感恩书系正是我们需要的心灵“慧眼”,它像一架显微镜,于平凡的生活小故事中让我们发现爱的真谛;它是一块点金石,让我们在普通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爱的璀璨光芒;它是一台心灵的热感仪,无论多么细微或深沉的爱和善良,它都可以敏锐地帮助我们感触到。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批评中品享到关切;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轻轻的埋怨中体味到温暖和幸福;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霜雪中眺望到春天的阳光;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风雨中意想到彩虹的华美。
  • 卓越女性:女性未来生存与处世的10大卓越追求

    卓越女性:女性未来生存与处世的10大卓越追求

    在当今中外的政坛、商业、学术、文化、教育等各行各业中都有许多出类拔萃的新女性,如杨澜、靳羽西、巩俐、撒切尔夫人、赖斯、菲奥里纳……她们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智慧、功绩、举止、美丽等,谱写了新女性的新篇章,充分展现了现代女性的无限风采和魅力。
  • 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

    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

    《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是一本实用型语言表达技能训练和提高的书籍,全书关注的是在工作、生活中如何通过语言表达艺术增强自身吸引力,实现高效沟通的问题。全书首先分析总结了阻碍精彩开场白的种种障碍;其次向读者阐明了开场白中应避免的禁忌和精彩开场白的各种实用技巧;此外,书中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如何化解开场白过程中出现的危机,如听众心不在焉、开场白过程中忘词、开场白突然被人打断等;全书列举了一些常见场合的开场白设计和经营技巧。
热门推荐
  • 时光记录

    时光记录

    学生刘鑫源上了初中,会遇到那些事呢?经历了学校的磨炼,刘鑫源走入社会,又会在社会上发生什么事呢?敬请期待。
  • 魔法天之子

    魔法天之子

    传说“当五行之子现形,神之子集聚,天之子就会降临人间,带给人们光明和希望,他由神之子护航,五行之子相伴,一切恶行都会被驱除,大地会颤抖,天空会降下甘霖,那就是桃园的开始。”女装的她是如此的惊采绝艳,“倾国倾城”!男装的他笑谈风云,看一切不过尔尔!六子的相知相随,八人的人生旅程。看天之子如何掀起万千巨浪!
  • 恶魔学长我要当明星

    恶魔学长我要当明星

    他众人所知,他的身份很高,她是胡家千金,有一天他和他相遇了
  • 青栀北岸

    青栀北岸

    图书馆的一遇,就注定了他会永远爱她一生。但不会所有的故事都会以美好收尾。
  • 被命运遗弃的我们都该幸福

    被命运遗弃的我们都该幸福

    对于这个家,她总是抱有希望的.她总以为有一天爸爸会对妹妹说:“这次是你不对,你要向姐姐道歉.”妈妈会对妹妹说:“姐姐最近会很累,你不要去烦姐姐好吗?”可是这两句话,父母从没有对她说过.在父母眼里,因为她是姐姐,所以不管什么事,无论她是对是错,她都要和妹妹道歉.不管是什么东西,无论是不是她的,她都要让给妹妹.“我只想让你们知道,我也会累,我也需要被疼爱,我也想正确一次.可是,你们从没有想过我.”她们(他们)已被命运遗弃,她们(他们)本该幸福.
  • 六年青春,十年相遇

    六年青春,十年相遇

    具体的大大不讲了,因为大大要先去充电……
  • 相敬如宾

    相敬如宾

    跟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忽然提出离婚怎么办?夜夜醉酒浇愁?不,尹大才子才不会做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老婆跑了,再娶一个呗!可是三年之后,面对前期的归来,尹然再才发现,原来做抉择竟是这样的难......
  • 我在人间遇见你

    我在人间遇见你

    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和我们一样,在自己荒芜的心海中孤独的流浪。她一直流浪,直到有人用整颗心向她证明……
  • 穿越之清代裕亲王爷

    穿越之清代裕亲王爷

    清史业余爱好者,秃头窦小八在一次看清朝电视剧的入迷中,不禁被某种神秘的力量带到了三百多年前的康熙王朝,而且还是富甲一方,妻妾成群的裕亲王爷。自此,他开始了一段扑朔迷离的古代之旅,随着时间越飘越远,窦小八还能回来吗?
  • 完美奇迹

    完美奇迹

    历经生死两茫茫,青衫长剑逍遥行。羽扇轻舞谈笑间,登高绝顶最孤独。是谁?让我那平淡的心,起了一丝涟漪。是谁让我那封闭的心,打开一丝缝隙。是谁逼迫我走上那强者之路,蓦然回首而你确不在我身边。你那平静的心我已懂得,想珍惜你已红颜白骨。想挽留奈何登凌绝顶依然已成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