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3200000012

第12章 东西形胜接山河翠辇毂下留遗篇——康熙巡幸宁夏时驻跸的古城堡

从横城堡到花马池在明朝是宁夏境内的一道重要边防线。这道边防线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了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戍边将领的辛勤操持才完成的。从正统到嘉靖的100多年间先后修建了河东墙、深沟高垒,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这就是明长城。明长城的修筑对道路交通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道防御体系之南形成了一条从宁夏镇城到西安的交通干线,是唐末的灵州—盐州—长安大道的发展。这一交通干线对明清时期的宁夏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完成防御体系的同时又陆续修建了驻军的城堡,形成了一个城堡带。在这个防御工程形成的过程中身历前线的诗人留下了不少诗篇,文人也留下了不少的记述文字。因此,这也是一个有独特内容的地方传统文化带,的确是宁夏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横城堡—花马池城这个防御体系形成的过程中身历前线的诗人留下的诗篇、记述文字和这个防御体系的建筑物都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地方文化的宝贵财富。

尚书王琼在《宁夏阅边》一诗中指出:

仗钺褰帷入夏州,塞垣风景豁双眸。

田开沃野千渠润,屯列平原万井稠。

西北蜿蜒崇岭峙,东南缥缈大河流。

深沟划断通胡路,不用穷兵瀚海头。

诗的头两句写尚书到宁夏的第一印象是塞上古城的风景,近处是千渠浇灌的田野,平展展的田畦,远望西北是高高耸立的贺兰山,东南是滔滔的黄河。诗的结尾两句点出了起自横城堡而止于花马池城的深沟高垒的重大作用。明朝人的诗句“东西形胜接山河”道出了横城堡—花马池城防线为宁夏镇城又增加了一重安全保障。深沟高垒作为明代在宁夏的一项重要边防工程,修建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在修筑深沟高垒的同时,还在附近修筑了驻军的城堡、守卫这道防线的墩台等附属设施。这项工程的完成不仅仅实现了“不用穷兵瀚海头”,而且保证了交通、驿递的通畅。在蒙汉地区相通的传统路口修建了暗门,保证了正常的互市贸易。为风景秀丽的宁夏平原带来了安定的环境,为蒙汉两地的传统贸易往来开辟了固定的互市贸易场所,为宁夏平原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十分有趣的是过了166年之后,中国历史已经历了一次改朝换代,清王朝取代了明王朝。清圣祖于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巡幸宁夏时走的也正是这条在明朝形成的与深沟高垒并行的保卫边境安全的道路,驻跸地均是在明代沿深沟高垒修建的驻军的城堡。这个事实也证明了在明代修筑的河东墙在客观上为发展宁夏地区的交通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清代沿河东墙的交通干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蒙汉各族的经济交流、促进宁蒙甘陕的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长期的,今天的作用更重要。

花马池

登上城楼的所见:四野皆是漫漫黄沙,透过薄薄的烟霭,展现在眼前的则是横在北边的长城。这就是河东墙东端的终点——花马池城(今盐池县城)的自然环境。地名有“盐池”、“花马池”等。但在明朝以前,历代都因地处荒凉没有开发也没有建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于防守困难而放弃了胜州(其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鄂尔多斯及托克托一带),环、庆、固、兰一带防务就显得空前薄弱,而这一线实为西北通往关中的要冲。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置花马池营,调西安等地的官军轮番操守,为宁夏东路,设参将分守。在长城之外的盐池——花马池的北边筑城,城名由盐池之名而来。由于该城孤悬寡援,防守很困难,于天顺中改筑于长城之内,仍用原名。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巡抚、都御史韩文奏置花马池守御千户所。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三边总制、右都御史杨一清奏改守御千户所为宁夏后卫,调西安、庆阳并宁夏招募的土兵实之。花马池的城墙高三丈五尺,周回七里三分,有东、北二门。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开南门,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重修,建城门楼三座、角楼四座。这次重修使花马池恢复了历史风貌。

花马池城为灵夏肘腋、环庆襟喉,在防御方面具有特殊地位,自筑城之日起,就成为边防要地。三边总制、尚书刘天和作《登城楼》一诗说明了花马池的作用:

谁筑防胡万堞城,坐来谈笑虏尘清。

三秋号令风传檄,千里声容鸟避旌。

剑戟霜寒明远道,鼓鼙雷动满行营。

登楼渺渺龙沙地,极目烟销紫塞横。

这首诗开门见山,点明了明朝筑花马池城的作用就在于解决胡人扰边的难题。修筑了花马池城以后再也见不到来自长城以外的硝烟,保证了河东广大地区边防的安全。

巡抚、都御史杨守礼的诗对花马池在保证边防安全的作用说得更具体:

六月遥临花马池,城楼百里间华夷。

云连紫塞柝声①远,风卷黄沙马足迟。

名利一生空自老,是非千载不胜悲。

长安②东望三千里,早把平胡颂玉墀③。

“注释”

①柝声:柝(tuò),古时巡夜者击以报更的木梆。柝声即报更的木梆声。②长安东望三千里:东望长安三千里的倒装形式。言花马池城到长安城的距离遥远。③玉墀:墀(chí),台阶。玉墀皇帝居住的地方。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点出了花马池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就是处在边防前哨。接下来写环境,登上城楼远眺,看到的是远方的明长城似乎与云端相接。报更的木梆声也似乎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行走在黄沙上的马也似乎走得慢悠悠的。写出了一个平静和谐的环境。后四句是写面对眼前的情景,戍边将领感慨颇多,不过虽然戍守之地远在距京城几千里之外的地方,经过戍边将领多年的奋斗早已把彻底解决了皇上心腹之患的胜利战报送到了京城。结尾强调戍边将领最欣慰的就是把捷报送给皇上。

刘天和的另一首登城楼诗对筑了花马池城的实际作用写得更形象:

万马初行塞,双旌晓渡河。

壮怀悲往事,绝徼喜重过。

沙白秋容淡,楼高爽气多。

烟销胡敛迹,风静水无波。

全诗用前后对比的形式总写自从在此处修筑了花马池城(今盐池县城)后,再也不像明初那样万马上阵巡逻,因而故地重游时为不再巡逻而高兴,用“悲往事”与“喜重过”这一强烈的对比,写出了眼前所见与往事的极大反差,突出了宁夏边防形势的巨大变化。后4句诗从各个侧面形象地写出了将花马池营改为宁夏东路、宁夏后卫,加强了防卫力量,处处显得太平无事,秋高气爽,往日常因战事而出现的硝烟不见了,整天是风平浪静,一派宁静的和平环境。

在清代,花马池城的作用已和明代显著不同了,虽然也处于蒙汉交界的地方,但这座小城已不再是单纯的防御据点,而是从宁夏府城到西安的交通干线上的一处中转站,是从宁夏府城到西安的驿递路线上的一处重要驿站,也是军事系统担任内部传递公文的一处“塘”,同时也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的驻地,是蒙汉进行贸易的一处互市。在清代花马池城已成了宁夏地区的东大门。从东边进入宁夏地区,花马池是头一站。康熙皇帝巡幸宁夏时在宁夏境内驻跸的头一座古城就是花马池城。

康熙皇帝进入宁夏驻跸的第二个城堡是在花马池城西60里的安定堡。安定堡是明代宁夏后卫所领堡寨之一,是横城堡—花马池城防线上的一处军事据点,驻兵500名,操守官一员,掌所官一员。后千户所官吏、印信皆在此处。

兴武营

兴武营是横城堡与花马池城中间的一座古城。处于先筑的河东墙与后筑的深沟高垒的交汇处。是康熙巡幸宁夏时驻跸的第三个城堡。在明《嘉靖宁夏新志》中载:“旧有城,不详其何代、何名,唯遗废址一面”。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宁夏巡抚、都御史金濂始奏置兴武营,在旧基上筑新城,以都指挥守备。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改守备为协同分守路。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三边总制、右都御史杨一清奏改兴武营为守御千户所。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宁夏巡抚、都御史晋应槐甃以砖石,城周三里八分。西南二门及四角皆有城楼。兴武营古城虽在茫茫的鄂尔多斯沙碛之中,但在明代却是“灵宁重地,平庆要藩”。三边总制、右都御史杨一清有诗云:

簇簇青山隐戍楼,暂时登眺使人愁。

西风画角孤城晚,落日晴沙万里秋。

甲士解鞍休战马,农儿持券买耕牛。

翻思未筑边墙日,曾得清平似此不?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形象地写出了兴武营的环境和该城在横城—花马池城防卫体系中的作用。诗的前4句写兴武营的环境:隐没在簇簇青山之中,傍晚登上城楼四望,冷清的环境使人发愁,但向远方眺望,经过详细的观察,却发现了令人高兴的情景,西风中回荡着画角声,这是边防前线特有的反映戍边者活动的号令声。在落日的余晖映照下的孤城的傍晚,万里晴沙显现出边塞的秋天特有的景色。五六句承上,但却表现的是动景:戍边的甲士解下了战马的鞍鞯,让战马去休息,农民则忙着去购买耕牛。这些典型的生活场景都表现出了一派和平安定的环境气氛。结尾的两句诗具体地诠释了前面所描绘的和平安定局面出现的原因,肯定了修筑河东墙带来的新变化,更衬托出了兴武营在横城堡—花马池城这一防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宁夏佥事孟霦在河东墙竣工时赋七言绝句二首,其中的一首诗为:

筑城役罢雪连山,河水流澌①不可还。

万灶炊烟迷汉垒②,千群铁骑簇胡关③。

“注释”

①澌(sī):同嘶。②汉垒:此诗中的:“汉垒”、“胡关”,同指边防墙堑。③胡关:通往胡地的关隘。

这首诗形象地写出了在深秋,河东墙完工。用“雪连山”、“河水流澌”这两种在宁夏的秋末冬初常见的现象点明了季节;用“万灶炊烟迷汉垒”写出了在明长城修成后在长城内出现的和平宁静的生活局面;用“千群铁骑簇胡关”写出了在长城之外的胡骑虽已聚拢,但被阻隔在长城之外而不再侵扰宁夏的情景。这首诗是前一首诗结尾句的具体解说。

前后两首诗所写的内容相同,写的是同一个题材,但表现手法各有特点,两首诗放在一起,相映成趣。更形象具体地写出了修筑花马池—横城堡这道边防工程的重大意义。

陕西参议丘璐的诗更强调兴武营在明代花马池—横城堡防御体系中的特殊作用:

沙碛茫茫忽见城,相传原是李王营。

皇家建阃屯千骑,军国经储积万楹。

稼穑寡秋人重粒,牛羊多息野无蘋。

来游莫讶人烟少,旧斩楼兰有傅卿。

在这首诗中先点明兴武营是在茫茫的沙碛中的一座古城,并用民间传说“原是李王营”来说明该城的历史悠久,根据民间传说,兴武营原本是西夏王李元昊的屯兵之所。三四两句具体地说明该城是皇帝决定修建的可屯兵千骑,能储存足够军粮的一处驻防地和军事物资储备基地,更加上当地是五谷丰登,牛羊遍地的地方。你若来此地游览时,请不要为此地人烟稀少而惊讶,用“斩楼兰”这个典故说明这里是有志之士建功立业的地方。“斩楼兰”的典故出自《汉书》,楼兰是西汉时西域国名。在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楼兰国归顺汉朝,但后来常充当匈奴的耳目攻劫汉使,与汉朝对立,汉武帝曾下令镇守玉门关的将军引兵捕获楼兰王。放归后,楼兰王又与匈奴使反间计,数次在半路上劫杀出使西域的汉使。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大将霍光上奏朝廷后,派遣平乐监傅介子去杀楼兰王。傅介子是西汉北地郡(当时今宁夏地区为北地郡辖境)人。他奉命率勇士前往西域,设计杀了楼兰王,被封为义阳侯。后来常用此典故作比喻赞扬出征塞外杀敌立功的将士。在这首诗中把“斩楼兰”这个典故移植到当时兴武营的协同傅钊的名下。原诗后有小注“傅卿指傅钊也,时为协同”。一语双关,在“斩楼兰”之前加了一个“旧”字,巧妙地写出了兴武营的守将都是在塞外奋战多年、战功卓著的名将,绝不是因傅钊与傅介子同姓就信手拈来用之,而是诗人的巧妙安排,有意给读者留下了联想的空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仰望之情。

兴武营这座古城在明代的横城堡—花马池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在《嘉靖宁夏新志》有具体说明:“按洪武初,国势强盛,虏运衰微,故藩镇所重,唯宣府、大同、辽东、甘肃、大宁而已。后弃大宁,而又止于四镇。当是时,其东胜尚为边服,况北虏非特在黄河之外,去开平且千里。边圉之警,岁不恒有,然为备虽略,患犹未生。迨东胜既弃,藩篱已撤,则宁夏之守,不得不肇于永乐之初。及其虏据河套,日渐内侵,则榆林之设,不得不继于正统之始。由宁夏抵榆林界凡四百里,无高山叠涧之倚,皆长驱直骋之途。则花马池、兴武营之控制,又岂容缓耶?是二营者,诚秦雍之垣户、平巩之襟喉,御备之图,实此为要”。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重修。在兴武营驻都司,还驻兴武驿和属于军事系统的兴武塘。可见在清代仍是宁夏府城到西安的交通线上的一处重要的军事要塞。

清水营和红(横)山堡

清水营是横城堡与兴武营之间的一处重要的军事据点,西至横城堡70里,东至兴武营60里,北临沙漠一里许。是康熙巡幸宁夏时驻跸的第四个城堡。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都御史王珣拓展为2里。由灵州备御西安左等卫官军120员轮流哨备。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巡抚、都御史翟鹏奏迁“旗军510名,置操守官一员、管队官五员、守堡官一员”。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三边总制、尚书王琼又奏改由灵州参将并兵马驻扎于此。副使齐之鸾①有《九日登清水城》一诗: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②千旌岁岁忙。

鬓发已甘③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

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④地方。

云外好呼南去雁,系书先为报江乡。

“注释”

①齐之鸾:桐城人。授刑科给事中,正德时多所谏议,后被谪崇德丞。屡迁宁夏佥事。恰逢宁夏大修边墙,齐之鸾负责此项工程,巡抚胡东皋称其能,举以自代。②河曲:指宁夏河东。③甘:甘同柑。此处表示黄色。④蹜(sù):足迫也。

此诗开头首先指出朔方大修边墙之役已历时3个春秋,反映出工程的浩大。三四两句诗写大修边墙工程的主持者耗费精力很多,以至于鬓发变黄。在荒原上踩出了白色的路,一道黄土筑成的河东墙出现在边防前线上。这应归功于决策者有方,决心之大。因诗人是安徽人,看着南归的大雁,不免心生思乡之情。戍边者又多为江南人,自然先想到给家人报个平安。诗中所反映的边防工程浩大艰巨,投入人力之多,从附近的红山堡工程的规模可见一斑。

红(横)山堡,东至清水营50里,西至横城堡20里,北倚明长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三边总制、尚书秦上奏朝廷委都指挥史镛筑,城周回一里许。置旗军251名,操守官、守堡官各一员。红山堡是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红山堡附近的长约960米的藏兵洞是明代的横城堡—花马池城防御体系的支撑系统。由于附近的藏兵洞的容积很大,不仅可以藏兵,而且还可以囤积大量的兵器、火药、粮食及生活物资。是一处很有实力的后勤保障基地,是明代的横城堡—花马池城防御体系的兵源和物资的保障基地。(目前此处已作为很重要的旅游景点对游客开放。)

横城堡

“横城堡”之名首见于明景泰癸酉举人,宁夏籍人王用宾作《出塞曲》一诗中。

横城北枕大河隈,雉堞烽台处处开。

十载塞人耕牧便,杨公真是济世才。

王用宾在《出赛曲》这首诗中最早点出了“横城”这个名称。这首诗首次点出横城之名并明确了其位置——在黄河边,用“雉堞”、“烽台”等具体典型的事物形象地说明这是一座军事要塞。第三句说明了修筑横城堡的效果,最后一句诗赞扬了“杨公”的功绩。诗中的杨公指杨一清。横城堡的修筑者杨一清,丹徒人。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擢副都御史,督理陕西马政。会寇大入花马池,诏命杨一清巡抚陕西。甫受事,寇已退。乃选精卒教演之,创平虏(此平虏指属固原卫的平虏守御千户所,即今宁夏同心县的豫旺城)、红古二城,以援固原。筑垣濒河,以捍靖虏。又因甘肃、延绥、宁夏三地各不相属,指挥系统自成体系,有警不相援患,所以朝廷命杨一清为三边总制,统摄甘肃、延绥、宁夏三地诸路军务。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朝廷命杨一清以右都御史总制三边诸路军务。为了复守东胜的需要,杨一清建议修筑延、宁二镇的长城。工程刚开始,就受到了专权的宦官刘瑾的干扰而中止。奏筑了横城堡,城周一里许,“置旗军三百、操守官一员、守堡官一员”。副使齐之鸾赋《登横城北眺杨邃庵所筑边墙》一诗记其事并点出了修筑横城堡的重要作用:

新墉山立界华夷,元老忠谋世莫知。

流俗眩贞人异见,宏规罢役岁兴师。

万夫版筑忧公帑,千里生灵借寇资。

试问迩来胡出没,何缘不自横城窥。

明王朝的西北边境在今宁夏北部、陕西北部。明长城、河东墙是西北边境的一道关键性的防御设施。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指出主持修筑明长城的是在宁夏戍边多年的老将,他的忠于职守、为地区安全而提出的谋略世人皆知。进而点明,自从老将杨一清修筑了横城堡,使得横城堡—花马池城一线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按照杨一清的主张,从宁夏黄河边的横城堡至陕西的延绥镇(今陕西榆林)和宁夏镇城、甘肃有警相互呼应。虽然受到了专权的宦官刘瑾的干扰,杨一清还是在三边总制的任上奏筑了横城堡这一军事要塞作为宁夏—延绥防线的一个重要军事据点。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三边总制王琼奏筑了起自横城堡止于花马池城的长360里的新河东墙。重关叠险,用于防寇,确实为计实密。另一方面为商旅往来的安全提供了切实的保障,沿沟垒而行不受任何惊扰。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总制、尚书刘天和又沿高垒内外各挑壕沟一道,在《嘉靖宁夏新志》中称为“深沟高垒”。深沟高垒和附属设施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工程。这一防御工程的完成使这条防线更为有效,有力地阻止了境外游牧民族的侵扰。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黄河泛涨,冲毁了明代修筑的横城堡,当年就动工重修,第二年六月竣工。明朝在横城堡置操守,后改守备。清朝在横城堡驻都司、理藩院部郎。在清初横城营并分防清水营和红山堡,兵员为235名。横城堡又是一处驿站,是官府设置的供传递公文的人或往来官员途中歇宿或换乘马匹的处所,也是一处营汛。按清代制度,宁夏境内设营汛244处,每处营汛领若干墩或口,每个隘口有3名~5名士兵防守。在横城之北是河东墙的具体起点,建暗门一座,上建门楼。这座暗门就是一处传统的蒙汉贸易的互市。在堡内还设有互市的管理机构及税收机构。

在中国历史上到过宁夏地区的皇帝有秦始皇、汉武帝、东汉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唐肃宗、唐代宗。成吉思汗避暑六盘山,元世祖忽必烈于公元1254年五月驻跸六盘山。元宪宗蒙哥于公元1258年自六盘山经临洮,下西蕃诸城,抵雪山。以上10位帝王虽然有足迹到过宁夏的记载,但缺少具体的遗迹或事迹供后人考察,只有清圣祖康熙皇帝为平定蒙古贵族噶尔丹的叛乱,维护祖国的完整统一,亲自到宁夏调集军队、粮草,指挥平定叛乱,在黄河边的横城堡驻跸,有具体的文献记载。在《乾隆宁夏府志》中收录《圣祖仁皇帝西巡纪实》一文详细记述其西巡宁夏的经过。

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二月从北京出发,率师亲征,进入宁夏境内,先后在花马池、安定堡、兴武营、清水营驻跸。三月乙亥(4月5日)到达宁夏境内的黄河岸边,驻跸横城堡。康熙皇帝在横城堡召见了鄂尔多斯贝勒宋喇卜,并答应了鄂尔多斯贝勒提出的定边、花马池、平罗城3处与横城“一体贸易,与民杂耕”的要求。三月丙子(4月6日)康熙皇帝从横城渡过黄河,并写了《横城渡黄河》一诗:

历尽边山再渡河,沙平岸阔水无波。

汤汤南去劳疏筑,唯此分渠利赖多。

这首诗的首句用高度概括的手法写出了自北京出发,率师翻山越岭,长途跋涉的旅途和再次渡过黄河的经历。康熙皇帝是从山西的西南部渡过黄河,然后穿越鄂尔多斯台地到达安边堡,宁夏总兵官殷化行接驾,奏请以宁夏兵迎境上,恭候皇上阅视,又请预备马军数百于花马池,恭候圣驾行围。上曰:“夫猎兽细事耳,图噶尔丹为急,今罢猎而休养马匹以猎噶尔丹。”辛未驾至花马池。从花马池城出发,沿着坐落在鄂尔多斯南缘的明长城,经过安定堡、兴武营、清水营到达黄河东岸的横城堡。一路多通过山岭、沙丘、草原。第二句写在横城渡口过黄河时所看到的情景:“沙平”、“岸阔”、“水无波”。用结构相似的3个短语精练形象地写出了此处渡口的自然风貌及特点:渡口附近是平坦的沙地,河岸宽阔,水面平静无波。说明这里的黄河水流速较慢,行船很平稳。第三句是对比地写在山西渡黄河时所见到的情景,因康熙在山西所过的渡口是在黄河的中游,黄河从峡谷中流过,水势汹涌浩荡,黄河的流向从自西向东而改为自北而南,出三峡后又改为向东流。但黄河进入下游以后成了地上河,每年要投入大批的财力人力去疏浚河道修筑河堤。再渡黄河时则是“唯此分渠利赖多”了。用两次渡河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色的对比更突出了横城渡口附近的“岸阔”、“水无波”,这正是可以“分渠”引黄河水灌溉农田的客观条件,是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原因,是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最完美的诠释。全诗仅有短短的4句,描绘出的图景却气势雄伟,色彩绚丽,犹如丹青高手随意皴染,一幅因得引黄河灌溉之利而闻名天下的“塞北江南”——银川平原的美丽图景展现于世。这在宁夏的历史上也确属千古绝唱。

在深沟高垒建成的166年后,康熙皇帝为平定噶尔丹叛乱而到了宁夏,调集军队和粮草。巡幸宁夏时经过的正是由于修建深沟高垒后形成的长城内侧大道。深沟高垒建成的实际作用是缓解了沿线的民族矛盾,为正常的互市贸易创造了条件。康熙皇帝在横城堡接见了鄂尔多斯贝勒,并答应了鄂尔多斯贝勒提出的开放定边、花马池城、平罗城3处与横城一体贸易,与民杂耕的要求,开启了宁夏与鄂尔多斯蒙古族的贸易往来的新局面,使这一地区的民族关系开始了和谐的新时期。

康熙皇帝答应鄂尔多斯贝勒的开放定边、花马池、平罗与横城一体贸易的几个点的连线东端的东关门、西端的暗门与河东墙的起迄点重叠。在新的历史时期,河东的明长城成了鄂尔多斯南缘的一道蒙汉群众的贸易线。康熙皇帝的决定翻开了宁夏地区各民族与鄂尔多斯蒙古族关系的新篇章。

同类推荐
  • 点亮心灵的灯:李天岑作品评论集

    点亮心灵的灯:李天岑作品评论集

    本书是李天岑的小说评论,著名作家李佩甫说:“李天岑是一个扎扎实实写作的业余作家,多年来他始终保持创作的激情,用心描绘着他在生活中捕捉到的新故事新人物。”写人心折射世道变化,写世道彰显人心,两者互相折射,互相彰显,互相深化,形成天岑创作的基本内涵,也是他社会角色的基本内涵……举重若轻的叙述能力,老到的文字,骨子里冷峻的幽默感,是天岑小说的特点。
  • 三地书

    三地书

    由于过去有较长时期生活在农村,生活的贫困和想象的自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致使我喜欢写瓷实而又有质感的诗,不喜欢故弄玄虚的东西。这里的瓷实,即有生活,有感悟,有真情实感;质感,即有形象,有诗感,有艺术境界。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作品控诉了腐朽的农奴制度,表现了作者的民主主义思想。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体现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作品也生动地描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藏地兵书

    藏地兵书

    这是一部比小说更精彩的反映解放军将士在西藏战斗生活的情感大散文。作家王宗仁以最贴近青藏线士兵的心,真情写了一辈子西藏,再现了当代军人热血报国的情怀。
热门推荐
  • 出人头地的方向

    出人头地的方向

    畅销书《出人头地》的作者方向以自身经历为主线,逼真刻画“狼与狼的交情”令人在笑中品味着人性悲苦。深度曝光黄金投机业的暴富玄机,08年黄金爆仓案千篇报道未掀的谜底被豁然翻开。小说动中有静,情人童言那沉静的真爱像一曲致死犹唱的圣歌。
  • 圣魔中元

    圣魔中元

    神王之子陨落,神界女帝陨落。神子与女帝一齐降生中元界。神子化为魔帝之子,于中元界历练,战天骄,灭邪魔,结识女帝,与之相知、相熟、相爱。回到神界后,女帝记忆复苏,神子得知自己乃魔帝之子。神魔两界乃大敌,两人逃不脱命运的捉弄!神子堕落,回魔界争得太子之位,女帝重掌神界。邪族来袭,神魔齐心,遁入归墟之界,悟虚之道,成虚之境!
  • 逆戮苍穹

    逆戮苍穹

    张昊本是在都市打拼的底层人物,在古玩市场买了个麒麟戒指后,回家途中就被雷劈的外焦里嫩。灵魂穿越到星月大陆一个被流放的少爷身上,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张昊内心深处最原始的自尊心被唤醒。本来在都市里无依无靠,尝遍人间冷暖的他,对着这个世界充满着向往.........“好吧,拳头至上吗?爷不怂!”各位看官且看:弱肉强食的异世,白领男张昊如何摆脱被天才踩在脚下的命运!
  • 瀚海生门

    瀚海生门

    在无尽之谜的世界中,何以存生?无形之手,推动一切,在无奈中抉择,在死境中成长,今日踽踽独行,他日化龙归去。浩瀚修海中,但求一念知觉。
  • 梦境锁魂

    梦境锁魂

    奇怪的梦境,每当夜里各种匪夷所思的梦境就会到来,每当梦境开始到一半都会有一阵飘渺的声音传来“游戏开始了”。这到底是谁的游戏,我该怎么办?谁能告诉我!啊啊啊啊啊啊啊......
  • 一梦成婚:星河永恋

    一梦成婚:星河永恋

    “你爱我吗?”‘’爱。”“为什么?”“不为什么。”他爱她,没有理由。错误的认识,他把她当成救命恩人,从此爱他,宠她。但一切水落石出时,救命恩人另有其人,但他对她的爱,始终不变。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更没有对错。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配角也有春天

    配角也有春天

    当一位一直认为自己是配角的地球女孩遇到了突然转学而来的帅气神秘的校草时,一切的命运改变了。与神秘的黑衣人缔结魔鬼签约;通过时空倒退杀害了自己最亲密的闺蜜;意外看见转学校草与另一个帅哥用魔法战斗;转学校草与我倾诉秘密``````一切都改变了。她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自己的使命,自己未完成的事,也知道了,自己不属于这个地球,她的归属,是魔法大陆。去魔法学院学魔法,没想到开学仪式竟然是魔法厮杀;地下城集结伙伴一起勇敢杀怪竟迷路跑到地下1000层;上街买个契约纸竟遇上神秘占卜者预测我是通灵体,完全不需要占卜纸;找个公会加入竟被告知是没落家族公会“幻灯”的后继``````到底还有多少秘密没有找到答案?
  • 刀帝传说

    刀帝传说

    红尘练本心,一刀破万道。这是一段斩道弑仙终成不朽的奇幻旅程。
  • 萌学园之命运之轮

    萌学园之命运之轮

    萌学园第四季改版版/萌学园,相信有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名字。萌学园是个夸克星上最重要的学校,这里的学生和老师都是会魔法的夸克族,他们为着保护宇宙,维护世界和平的愿望与暗黑族为敌,甚至不惜牺牲最重要的奈亚公主的生命。暗黑族与夸克族的纷争已延续万年,直到暗黑大帝知道自己时日不多时才放出了他最后的底牌并安排到萌学园-一个他自己都畏惧的人。这次,暗黑大帝的邪恶愿望,能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