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7300000015

第15章 一片痴情唱塞上——《张弛歌词集》赏析

张新民 泽宁

宁夏音乐家协会和《民族之歌》编辑部编印了《张弛歌词集》。虽说歌词主要不是供人“读”的。但拜读之余,我们仿佛听到塞上母亲的呼唤与歌吟。

歌词是以情为生命的。它是从乐感里诞生出来的能唱会飞的诗。它作为歌曲的一半天下,决定着歌曲的主体与走向,是情感的直接表露。

成熟的词作家、艺术家都有其熟悉和偏爱的描写对象及其表现方式,在价值判断上总有各自明确的取向。当这种取向强化为主体意识的投影时,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到自己的作品中去,表现出词家、艺术家本人的情感色彩。

钟情于塞上的黄土地——

在《张弛歌词集》里,我们突出感受到的,就是对生我养我的黄土地充满的深情。尽管词集表现题材十分广泛,把江南美景、塞北风光尽收眼底,但却以描绘黄土地上人的生存境遇、生活状态和风土人情见长。他毫无例外地钟情于这片广袤而神秘的黄土地及其古老文化的积淀,在笔下勾画出一篇篇富有泥土气息和充满赤子之爱的华章。单从《歌词集》的标题看,就有:《高不过咱家乡的六盘山》《富饶美丽的宁夏川》《塞上江南渔湖美》《金色的沙枣花》等。词家把大量篇幅献给了这片他寄以深情的黄土地,歌咏她无私的奉献,以及人们与之割不断的悠悠情思。

“塞上”二字,常常会让人产生一系列联想:黄土滚滚,冰天雪地,无边大漠,旷野荒村。在一般人想象中,塞上是荒凉可悲的不毛之地。一年两次风,一次刮半年。间或从古代边塞诗里得知一些诸如八月飞雪,一片孤城,万仞群壑的印象。随着现代都市文明发达与客观上存在的差距,一些人把边塞作为落后和愚昧的代名词,似乎成为苦难的同义语。

生活在这里的词人眼中,却别有一番景象:黄河这条永不止歇的金色奔龙,对她有着特殊的挚爱之情。已不是奔流入海不复回的无情,而是“慈母情意厚不尽波涛万古流”(《黄河永在心中流》)。她曲曲弯弯绕身旁,眷恋着田野和乡村,亲吻着土地和人民。边塞也不是落日残照,大漠孤烟的苍凉,而是:“平川里碧波荡漾稻谷飘香好风光”(《宁夏川,我可爱的家乡》)这种主观色彩极强的印象,展现着词人对塞上的火热情怀。

我国西部的这片黄土地,从来就以其特有的自然风貌为世人瞩目。虽贫瘠却恢宏博大,是荒凉而不失赤诚。这里不光有浑黄的流水、沙石,也有满眼锦缎的绿洲;不光是焦黄的峰峦,还有富饶美丽的平川。它悠久的文明绝不是黄黄的焦躁和烦忧的排列组合。如今这块黄土地上,“岁月蚀去了荒诞的神话朔风卷走了神奇的传说光与热在这里组合血与火在这时喷射”(《青铜峡,塞上的太阳》)

真情来自对塞上的挚爱——

一个人不能替别人去爱,替别人去哭,但是懂得他为什么笑,为什么哭。“在这茫茫的荒原有过破冰开渠的寒冷有过桃花醉人的笑窝有过汗滴禾下的炎热有过红杏出墙的丽色而今花开又落却是沉甸甸的金果在这迷人的荒原有过不堪回首的痛苦有过令人神往的欢乐有过疲劳过度的呻吟有过得而复失的悲歌而这苦中求乐正是拓荒者的性格。”(《收获不是无花果》)。这短短的几句词中,有寒冷,有炎热,有痛苦,有欢乐,也有呻吟和悲歌。奋发中透示出一种力量,困境中感到一种希望。回肠荡气的氛围中凝聚着悠悠情韵。

张弛写塞上就像在写自己,如数家珍,自然贴切。亮开绿色的歌喉,“唱生活唱爱情唱劳动唱丰收唱我们的理想和追求”(《唱吧,朋友》)。在词人笔下,塞上风光是那样的美:“沃野千里聚宝盆引来凤凰落梧桐”(《我爱你,心中的凤凰城》)。“黄河流水弯套弯一条金带绕山川两岸土地肥又美沟渠成网自流灌沙枣花开香两岸绿树枝头挂金冠茨园枸杞红又红乌金滚滚煤浪翻”(《富饶美丽的宁夏川》)。劳动是那样幸福欢乐:“手拿(者)羊鞭(哟)云彩里站心坎里烧起了火一团望着家乡的山和水一曲山歌赛清泉”(《高不过咱家乡的六盘山》)。

读着这些歌词你会觉得塞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有情的。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固然是一种情,但我们多么需要词人这种赤子真情啊!正是这种深深植根于人民,对生活,对时代的挚爱,才会产生出“捧一捧黝黑的泥土觉得格外甜采一束梦中的绿叶觉得格外亲”(《我走进当年的山林》)。执著的情,真挚的爱,在词作中无处不嵌刻着深深的印记。

用生动的形象描写生活图景——

在《张弛歌词集》中,那些描绘塞上农村的作品尤为动人。特别表现为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非常敏感,极为关切。如他在《党的政策暖山沟》中写道:“雾腾腾,云悠悠春风吹来云雾走阵阵春雨天上来浇去农家千般愁。”把党的富民政策比做“春风”“春雨”,用“禾苗盼着春雨浇”来表现广大农民对党的富民政策的渴望和拥护。他在《庄户人骑上了摩托车》中写道“马达嘟嘟叫喇叭声声脆庄户人骑上了摩托车呀挺起腰板显神威白云为我闪开了路杨柳刷刷往后退一路行车一路歌好像那插上翅膀朝前飞。”写出了三中全会以后“责任制来到了咱社队”,农民“人有劲头地变金”的精神风貌。寓示着老牛破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告别贫穷,走向富裕已成为山区农民的共同心声和追求。短短几句词,写出了山区农民富裕之后的自豪感,贴切生动,形象逼真。

以自身的风格特色,求与时代主旋律和谐——

诗缘情而绮丽。没有情就没有诗,没有真情就不会有好诗。歌词亦然,张弛的歌词,不管是热情的讴歌,还是柔情的抒怀,无不寄托着词人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对艺术的深沉思索与理解。歌咏进步,赞美光明,为塞上而吟哦,与时代而共鸣似乎是他的“永恒主题”。“我要扑向温馨的田野采撷一捧梦中的绿叶我要喝口家乡的泉水滋润我那心田的花朵。”(《我走在故乡的小路上》)。“如果说世上有迷人的乐园那是我们明天的祖国那是一个彩色的世界盛开着科学的花朵。”词中对祖国的未来充满憧憬与希望,号召青年人与时俱进,“面对美好的理想面对历史的重托为夺取胜利的金杯快去把知识掌握迎着困难拼搏做振兴中华的开拓者。”词人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激励青年要适应时代潮流,努力掌握科学知识,挑战自我,为跨入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条件,成为有用人才。歌词给人鼓舞,催人奋进。

表现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

词家具有独特的艺术感觉,一般人看来平淡无味,毫无意蕴可言的东西,词家却能生发出奇思幽想,赋予它生命。如一束《金色的沙枣花》中:“呼吸那醉人的芳香驱走那心中的苦辣”,“倾注赤子般的真情编织那美妙的诗画”,一勾《弯弯的新月》中:“深藏着爱的情意爱着山爱着水爱着养我的黄土地”。

或许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吧,宁夏人作词写诗粗犷豪放者居多,且常常引以自豪。好像不这样就不能体现塞上风采。然而,使柔美的花朵在尘沙漫漫的黄土高坡绽放,不也是一种风格吧?那些司空见惯的视象,不也充满着形象感与生动感吗?词人一刻都没有忘记自己所钟爱的缪斯常具有的艺术敏感,因而总是对她倾注着热烈的真情,对平凡的事物用人们能够具体感受到的意象加以营造,使其在哲理、情趣上得以升华,使我们从中获得深邃的意蕴及美感。

他,敞开胸怀拥抱绿色——

词人并不回避这里的瘠薄,他也用浑黄的、焦黄的、苍黄的字眼描绘塞上的流水、沙丘、山川……但是他无时无刻不渴望摆脱黄色,敞开胸怀拥抱那迷人的绿色:张弛唱着绿色的歌。“两代人的心血渗入泥土垦荒者的青春化作绿云”,“汗水和泥土化作绿色的波涛”(《垦荒者的歌》);“绿色的森林绿色的事业海一样风采山一样气魄向着蓝天敞开胸怀向着大地铺开绿色碧叶千张扬起生命的风帆绿树万棵撑起大厦的巍峨波涛中流淌着青春的旋律浪花中飞出绿色的歌。”“任凭那秋风萧萧瑟瑟绿色的信念谱出绿色的歌”(《森林吟》);“啊荒原荒原我们期待着期待着你那淡淡的绿色。”(《荒原五部曲之一》)。

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

一首好的歌词是由作者心灵对外界的真诚感受而写成的,它必然流淌着作者心灵深处的吟哦与震颤,昭示着灵魂的苦恋与追寻。

人们常把大地比做“母亲”。我们的词人也像大地之子安泰一样,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他们懂得: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真正的主宰。或许词人那万般情思的真正意蕴就在于此。他们为她讴歌,为她呼喊,企图复活沉寂了亿万年之久的茫茫西部。无论是古老苍茫的塞外山脉,还是漂亮潇洒的塞上江南,都不单纯只是自然景观的显现,而是词人心灵情感的客观对应物,它所显示的意蕴,已远远超出了本身的范畴。

黑格尔说:“意蕴是比直接显现的现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他还认为“艺术的真正职责就在于帮助人认识到心灵的最高旨趣。”张弛的歌词,若仅仅以数以百计的词作言及是很不够的,因为数字有时并不能说明根本问题。词的缪斯王国中的象征符号,并不都有现实具象性。读词集,总感觉到有一种内在贯注的生气和灵魂,风骨和精神雄居于疏离了喧嚣、拥挤的塞上土地,得天独厚地领受到一种沉默的伟岸,一种恢宏的气度,一种特定生存环境下民族性格与文化熏陶的印记……这思索,这获取,这旨趣,这价值,期间的历程虽短暂,却在作者人生之旅显得极为珍贵。就其艺术意蕴而言,已非这篇短文所能兼容。说它足以代表目前宁夏词坛的水平和创作实绩,恐怕并不为过。

他在向新的台阶跨越——

从《张弛歌词集》中,我们还发现:有部分近年来的词作已开始突破传统的窠臼,克服表象化、雷同化倾向,寻求新的突破和超越。内容上,注意开掘词的内在意蕴,增强词的创意性、哲理性;形式上,有的已脱离了豆腐干式的板块结构,趋于散文体,以期为曲作者留有更广阔的空间。这显然是受外来音乐影响、借鉴港台歌曲创作手法而进行的一种探索。其中有《一切都已过去》《人生是一支唱不完的歌》《爱河》《月下情思》等。这批词作无论在内容的哲理性,形式上的创新方面都给人们以清新的印象,歌词能站在生活辩证法的高度,用朴素无华的语言,畅抒胸臆,直面人生,它有一种新的风貌,读起来发人深省,嚼起来有滋有味。标志着他的创作已注入新的思维,跨上新的台阶,在向全国歌词水平迈进。

原载《塞上文谈》1992年第2期。本文在编入本书前又经修改。

同类推荐
  • 艺海索珠·美术、设计与艺术教育研究

    艺海索珠·美术、设计与艺术教育研究

    本书汇编的大部分论文和作品,是作者自1988年广州美术学院毕业至2008年,整整二十年间曾发表过的论文。书中所讨论的问题,是作者多年来在高校美术、设计与艺术教育教学中,一直关注和探索的课题,共收入论文28篇,美术、设计作品89幅。是一部含量大,内容广泛的综合性专著。
  • 元曲鉴赏

    元曲鉴赏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狭义地讲,国学是指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
  •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剧本乃一剧之本。本书论述了有关广播影视剧创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分为内篇、外篇。内篇从激发创作想象力角度探讨剧本创作;外篇通过具体的剧本范例完成实战操作,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写作现场。本书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剧和专题片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由十二章组成,分别从学理和实践的层面对十二种主要类型电视剧,即都市言情剧、青春偶像剧、谍战剧、家庭剧、历史剧、儿童剧、农村剧、民工剧、西部剧、军事剧、灾难剧、“红色经典”改编剧展开了多元的思考与探讨。不仅梳理了这些类型电视剧的发展轨迹、生成语境、影像风格衍变规律,还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态势。同时为便于读者阅读和学界、业界同仁的进一步研究,每章后还附有该类型电视剧主要作品年表。
  • 收藏指南(现代生活百科)

    收藏指南(现代生活百科)

    礼仪玉器人类在采集打制石器的过程中,发现了各色“彩石”之美。按照万物有灵观念认为美石--玉是山川的精华,上天恩赐的宝物,具有沟通天地,鬼神的灵性。被用来作为氏族图腾物,氏族首领的标志和祭祀祖先、鬼神的仪礼用品。
热门推荐
  • 九州仙魔志

    九州仙魔志

    仙魔之说,自古便有。每逢暴风骤雨之时,雷电交加,风云变色,有如仙魔临世,降下天罚。古人出于对自然力量的恐惧和敬畏,仙魔两道的传说从此在这广袤无垠的九州大陆上广为流传。仙魔传说虽有杜撰的嫌疑,但世间是否存在也是有迹可循。少年李星河是一家客栈的小跑堂,因无意间触碰到一件魔道至宝而踏入修仙的道路。自此,仙魔二气缠斗于身。正与邪之间的残酷抉择,留下一段九州颂扬的旷世传说!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傅良瞳庸异闻录

    傅良瞳庸异闻录

    良庸,一个刚从警校毕业工作不到一年的警察,在苜洲一个小县城里每天无所事事,因与当地社会青年打架意外犯下错误,卷入到一起人口拐卖事件当中,接受到一项特殊任务。从此改变了他的生涯......
  • 偷吻甜宠亲吻一下

    偷吻甜宠亲吻一下

    在咖啡厅里靠近窗边的位置桌上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杯咖啡一个男人正在专心地敲着键盘,一双修长的手在快速运转中……
  • 山河王

    山河王

    是谁带来灾难,引发了战乱,掀起了风雨,破坏了人间。这里大界无疆,修道昌盛,诸族生长;有海陆神奇,异地风光;存势力争锋,强者纵横;也含道法精妙,技艺高深。但当家国存续维困,人魔矛盾激化,外来侵袭席卷,天地内外忧患;世界诸生谁救赎,是非功过谁评定。少年怀揣梦想踏征程,风雨飘摇度艰险,卷进汹涌的浪潮。
  • 娇妻在下:总裁轻点

    娇妻在下:总裁轻点

    一位连全校最有名的校草的都不认识的女生居然在一夜之间得罪了这个校草两次,接着,就是一窜又一窜的倒霉事情发生在她的身上,如果那一夜她知道他是校草,也是全市最有名的灏家的长子,那他也一定不会这么放肆的说一番让自己都害怕的话语。可是校草让他帮自己一个忙,让他对她有了好感。
  • 校草时间

    校草时间

    某天,当叶兮兮问起程天逸:“为什么你从来不会对我生气?”的时候,程天逸淡淡一笑,接过她的话:“因为……我不敢生气,我怕你不哄我。”
  • 十八岁女总裁

    十八岁女总裁

    她是不幸的,父亲离奇自杀,叔叔神秘失踪,一份遗嘱又让她屡遭追杀;她又是幸福的,股神徐俊杰为其所用,爱其至深,甘做她的代理总裁;新贵徐子豪为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甘作贴身护卫,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深爱着她的二个人有着非常特殊的关系……
  • 桃之夭夭:上仙大人的小狐妖

    桃之夭夭:上仙大人的小狐妖

    她原本是一只不谙世事的小狐狸,被他所救,深深暗恋。历经两世,下场凄苦,终不得所爱。且看这最后一世是否能够厮守一生?他本是天地最爱的儿子,情陷狐妖,落得身死,再次醒来记忆全无。且看他的师徒情缘如何再续?
  • 那时年少,我的少年

    那时年少,我的少年

    如果活着,会愿意死去吗?如果拥有,会愿意选择失去吗?肯定不会。可总有那么一个人,你会愿意为了他,去做自己从来不愿做的事,甘之如饴…那时年少,他是她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