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8200000009

第9章 花事(2)

比起日本玄妙幽深的花道来,唐人的花道则务实多了,《花九锡》中所提的物件,种种皆是为人们更好地欣赏名花的姿色所设计;杨国忠的移春槛,也只是为了片刻不离百紫千红。唐人看花就是看花,花不是手段,花不是路径,花就是他们要抵达的目的地,辉煌又绚烂的目的地。

唐人赏花不是没有感悟,不过,感悟只是花的副产品,有固然好,没有也罢。花已经给予你足够的美,还要它给你什么意义?

莫非要它教会你孝顺父母、团结同事不成?人不能太贪心。于是唐人对花多是这般形容:“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或是“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若是忙于寻找意义,若无全心全意的欣赏,绝不会诞生这样滚烫的感官描写。唐时许多咏花诗,没有一丝哲理,从头至尾,皆是火热的赞叹。

他们把玩花的色泽,“着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品味花的馥郁,“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琢磨花的姿态,“衣碎荷疏影,花明菊点丛”……他们自有一套人生哲学:人生苦短。此画绘制折枝花卉十二段,展卷阅画,只觉香气扑鼻,颇有唐诗人张说诗“我行春三月,山中百花开。披林入峭茜,攀磴陟崔嵬”的意趣。

不要忙于思考,要用血用肉,直接去享受。

我想,唐人大概很难理解日本的花道:为什么欣赏花营造的意境,欣赏花构筑的宇宙观或人伦秩序,欣赏花带给人的感悟,为什么欣赏一切,唯独不欣赏花?为什么,要与花擦肩而过?花朵明明比任何宇宙观都更壮丽。

2.牡丹恋

姹紫嫣红之中,哪一种花,才是“万万花中第一流”呢?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答案。不过,若是拿这题问唐人,没有分歧,一千个人的答案都会是——牡丹。

牡丹从花开到花落,前后不过二十天。而这二十天,就是唐人一年一度的疯狂时间:各家各户,扶老携幼,向花市、向寺院、向道观,向生长牡丹的所有地方,汹涌而去。牡丹开处,被游人围得水泄不通。人人都下了决心,挤得进重围要看,挤不进重围爬墙登高也要看。所谓“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绝非夸张。而要欣赏到姚黄、魏紫这样的珍贵品种,除了挤在人群外进行漫长的等待,还得“买门票”,付上十几文才得一见。

其时无论贵族还是布衣,皆为牡丹倾倒。长安侠少为牡丹四处奔走,“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骚人墨客为牡丹文思泉涌,而且有个奇怪的现象:

一旦写及牡丹,许多诗人顿时变了腔调,一改往日或蕴藉或清朗或奇险的文风,口吻狂热、措辞肉麻。如果糊上姓名,谁相信“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这样打了鸡血的表达,出自风格朴实的徐凝之手?又有谁相信,“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如斯火辣直白的口号体,乃是以奇喻著称的皮日休的杰作?仿佛被美色乱了心智,这些伟大的诗人遇见牡丹通通失掉了往常的水准。

若是换作薛涛这样平素就以秾艳风格见长的诗人,写起牡丹来更是缱绻入骨,“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意思是“牡丹啊,我只想在花栏边放上枕席,与你睡在一起;夜深人静的时候,轻轻地告诉你,我有多么爱你”,简直就是一封寄给牡丹的情书。

别觉得薛涛非主流,她对牡丹的想法与举动,放在唐朝就是主流中的主流。有唐一代,“牡丹痴”层出不穷。

唐宪宗与唐文宗时的宰相令狐楚,在长安家中遍种牡丹。这日令狐楚正与牡丹耳鬓厮磨,忽然接到圣旨,必须即刻调任洛阳。

令狐楚恋恋不舍,拖延时间,拥花落泪叹息,待到不得不走之时,令狐楚特地赋七绝一首赠予牡丹:“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诗意哀婉悱恻,不输李商隐捎给妻子的《夜雨寄北》。

唐代后期名相裴度,生病已久,暮春时节偶游南园,看牡丹还未绽放,倚在花栏上遗憾不已:“我不见此花而死,可悲也。”

第二天,南园一丛牡丹先开。仆人火速来报,裴度听闻之后,与元稹听闻好友白居易被贬官时的反应一样,“垂死病中惊坐起”,挣扎着去赏牡丹。见牡丹怒放,老怀甚慰,回家三日后心满意足地死去。

有需求便有供应,唐人对牡丹的热爱,催生了诸多培植牡丹的顶尖高手。韩愈有个侄儿,年少调皮,不肯读书。韩愈颇为头痛,问他:“市场上的贩夫走卒尚有一技之长,你到底要怎么办?”

侄儿不慌不忙地回答:“我有绝技,只是叔叔你不知道罢了。”

遂指阶前牡丹,问韩愈喜爱什么颜色的花朵,只管命令就行。韩愈大奇,供给侄儿养花所需,且容他放手一试。侄儿将花围遮,不教旁人偷窥,待阶前牡丹盛开,邀韩愈来看:花色纷繁毋庸赘言,最令人惊异的是,每朵牡丹的花瓣之上都有一联诗,字色为紫,尽是韩愈的诗作,譬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没人知道这个奇迹是怎样炼成的。故事的结尾,“侄且辞归江淮,竟不愿仕”。在那个中了牡丹毒的时代,身怀培植牡丹绝技的人,想要拿下一官半职绝不成问题。可惜侄儿低调,否则多多张扬此事,他的仕途与名声不会弱于叔叔韩愈。

学界从不乏人标新立异。曾看过一篇分析唐朝“牡丹热”的文章,作者洋洋洒洒几千言,以证明唐人并不爱牡丹,而证据就是唐朝数量众多批判“牡丹热”的诗歌,比如“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垂阴”,再比如“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文章作者故作清醒,称大多数人总以为唐人多吟咏牡丹的诗歌便是爱极了牡丹,殊不知唐代的牡丹诗多持批判态度。

逻辑混乱至此,叫人啼笑皆非。诗人说“一国如狂不惜金”,诗人说“少回卿士爱花心”,这是批判没错。但是,如果没有时人对牡丹几乎丧失理智的爱,诗人何用批判?批判愈烈,愈能证明唐人为牡丹有多么疯狂,疯狂到了需要不停针砭的地步。

除了唐朝的“牡丹热”,人类历史上还有一次由一种花卉引发的迷狂,那就是荷兰十七世纪的“郁金香热”。

十六世纪的荷兰,不一定家家有菜畦,但是人人有花田。荷兰人在庭院里种植玫瑰、菖蒲、百合、风信子,种植各种新奇或寻常的花卉,那时候他们还是对一切花卉都抱持兴趣的。

到了十六世纪末,郁金香被引入荷兰,它优雅别致的形态很快俘获了荷兰人的芳心;而突如其来的一种病毒使郁金香发生了美丽的病变,病变后的各式品种大受欢迎,花价节节攀升。进入十七世纪,许多无名的花农凭着自家院子里两三样新奇品种一夜暴富。

于是,整个荷兰都为之疯狂了:从看门人到收税员,从理发师到纺织工,从画家到路德教教徒,全国上下,纷纷投入到了倒卖郁金香的生意中。一棵郁金香球根,时常在一天内被倒卖十多次,而价格也在倒卖中步步登天。为了精确计算郁金香球根的价值,荷兰人甚至动用了称量黄金的小秤,反正彼时的郁金香早已不输黄金,以克论价也很公道。一棵珍稀品种的球根,可以换回四十多头牛,也可以换回一辆装饰富丽的四轮马车、两匹骏马外加一套马具,如果有人现场竞价,难说还能换回一栋房子。他们白天忙着讨价还价,晚上则提心吊胆,在郁金香上系满铃铛,以防有人窃取那正在生长的宝藏。唐人亦在花枝上系过铃铛,不过用意是为花驱避鸟害。

一位英国水手为荷兰船主工作,离船前顺手拿了一棵郁金香球根作为纪念,他可不知道什么“郁金香热”,他以拿走洋葱的心情拿走了这棵价值3000金币的球根。当荷兰船主找到他时,他正在享用熏鲱鱼。而熏鲱鱼的配料,就是那倒霉的球根。还未吃完最后的晚餐,水手已被告上法庭,法庭宣判水手无罪之后,愤怒的船主私自将水手囚禁了整整十年。这样又悲又喜的闹剧,在十七世纪上半叶的荷兰反复上演,直至郁金香泡沫毫无征兆地破裂。曾经价值连城的郁金香成捆倒在路旁,零落成泥辗作尘,荷兰人看它的眼神就像看废弃的股票,再无眷恋。

牡丹在唐时也相当昂贵,尤其是贞元、元和年间,牡丹价格飙升,每株牡丹索价数万铜钱,白居易痛心疾首地写道“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与荷兰人为郁金香而疯狂一样,唐人亦为牡丹一掷千金,甚至有“王侯家为牡丹贫”。但是,唐人为牡丹贫,荷兰人却为郁金香暴富,此间的分别不言而喻。

唐人买牡丹,买的是它的绝代姿容,而非它广阔的升值空间。

对于日益飞涨的花价,唐人没有投机之心,只有惋惜之情,“近来无奈牡丹价,数十千钱买一棵”,惋惜没有足够的财力拥有如此绝色。直至唐末五代,时局动荡,经济衰退,牡丹的价格不复从前,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却风雨不改。后蜀礼部尚书李昊将牡丹花分赠给亲朋时,总以一种酥点同赠,一再叮嘱各位“俟花凋谢:天宝初,宁王日侍,好声乐,风流蕴藉,诸王弗如也。

至春时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缀金铃,系于花梢之上。每有鸟鹊翔集,则令园吏制铃索以惊之,盖惜花之故也。诸宫皆效之。

即以酥煎食之,勿弃秾艳”,珍惜备至。没有一株牡丹,因跌价而倒在泥泞之中。唐人和荷兰人之间的差别,是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的差别。

曾经觉得不可思议,美丽的花那么多,唐人为何格外钟情于牡丹?有人说是因为牡丹不作谄媚的姿态,武则天命百花齐放,百花果然齐放,唯独牡丹坚持不开。传说只是传说,即便真有其事,有骨气的花也不止牡丹一种,而另一种很有骨气的花——寒菊,在唐代就受到冷落。直到某次在现实中见过牡丹,才理解了唐人的偏爱:那硕大华丽的花朵,极像一团烈火。还有什么,比一团烈火更契合唐人昂扬进取的气质,以及奔腾不息的精神?

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松的小诗InMe,Past,Present,FutureMeet中,有一行不朽的警句:Inmethetigersniffstherose。猛虎与蔷薇,刚与柔的两极。萨松心目中灵魂的至境,就是像猛虎般刚劲有力,却没有丢失轻嗅蔷薇的兴致与柔情;当暴风雨来临,能够毫无畏惧地一路前行,也能够停下来欣赏一颗清亮的水滴。每每读及如虎一般粗犷威猛的唐人为花写下的缠绵诗篇,我总会想起萨松的这行警句:在我心中,有猛虎在轻嗅蔷薇。

空山雨脚随云起,古木灯青啸山鬼。

同类推荐
  • 那

    当代诗歌的进程中,70后诗人的山场,随之而来的迅姑崛起,确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枓,不仅诗歌读者感到意外,而且诗歌界内部也感到意外。对冇些诗人来讲.由于70后诗人的登台,原先似乎清晰可辨的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变得无从把握。原来设想的从始于1970年代的地下诗,延伸到朦胧诗,再转换到第三代诗歌,并进而扩展到后朦胧诗的这一当代诗歌的谱系,本来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中遭遇了离析,但在诗歌史的评述上似乎还有折中的办法。而70后诗人的星火燎原,则彻底捻灭了人们对修复原先的当代诗歌谱系的动机和可能。
  •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

    本书为作者对外国文学作家作品、外国理论书籍的评论文章。全书共分五辑,内容涉及近20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评价,其他世界著名作家及其作品评论,近年来流行的国外文学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书籍的评论;俄罗斯白银时代作家的评论;以及古典俄罗斯文学大师的评论。作者根据近20年来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学的关注热点,选择评论对象,既有总体性评价,也有具体的作家作品评论。
  •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诗集》共二百首诗词,包括国内篇和异域篇两个部分,真实而又浪漫地描绘出在中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 风雨人生,自然与世态的种种感悟和漂旅行程。国内篇涵盖国内的峥嵘岁月、坎坷生涯、世间百态、社会缩影、美好河山……
  •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跃上葱茏

    跃上葱茏

    本书作者是一位笔耕不辍的学者型官员,退休后仍坚持躬耕文亩,此书便是他近三年的散文随笔精选,共60篇。其中有对工作的思考,更多的是观察社会、品位人生之感悟,不乏史家智慧、学人襟抱、草根情怀。
热门推荐
  • 凯源玺之万年不变的心

    凯源玺之万年不变的心

    三个千金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机场里见到了她们梦寐以求的男神。因为女主的朋友想要吃东西,女主就去食品店买完回来时,偶然碰到了王俊凯,因此她们成为了朋友。就因为这样王源和易烊千玺也结识了女主1,女主2.
  • 双界至尊

    双界至尊

    他从荒僻之地而来,守着一座古宅,妄图过上平凡人的生活,不想那一夜死敌入侵,他被迫踏上一条逃亡之路。天谕宿命,神诏所选,他最终捡起了自己的使命,拿起那震慑九霄的武器,挥向敌人,与天一决!
  • 青梅站住:竹马是BOSS大人

    青梅站住:竹马是BOSS大人

    安皓然和夏晴天是青梅竹马,却从小不对盘。夏晴天不知道的是,安皓然竟……
  • 樱璃

    樱璃

    彾洲这个由六大灵族和一个最高制衡圣族所建立的亘古不变的平衡世界,在一个少女无意识地误闯之后,被彻底颠覆。至高圣族将成为传说,彾洲大陆就此混沌不堪。冰与火之争,光与夜溃烈,花与魅反目成仇。少女眉心鲜血浸染着整个彾洲大陆。而这一切的浩劫却是旷世恋人重逢之日。那个孤独千年的旅者,象征着高贵而圣洁的如瀑青丝和无尽淡漠的灰色瞳眸,那个挣扎在暗夜与光明里的少年,永远带着无尽恐惧的笑颜。带着宿命无止尽的轮回和诅咒,他迈着消无声息的步伐,留恋人间,只为等到那个他执念如此的女子。而身负复族使命的圣灵之女,前世她是身披战甲一身戎装之神,独守这一片战乱之界,烈马缨枪扫平七灵大地。而今生她却是被所爱之人弃如敝履的少女,樱色的瞳眸熠熠生辉,心如琉璃。当她看尽了生离死别,终有一日桀骜而立于山巅,号令群雄。而指尖渗出的鲜血,终是她死于寂静的心脏,沉淀的无尽深渊。一场覆灭,一段重生,一次机遇,一个眼神,他们的宿命终究紧紧绑在了一起,为苍生注定牺牲一切,他们同病相怜,浴血并肩,爱着又憎恨着,逃脱又靠近着。当他看到,她为他流下的最后一滴眼泪时,想起当初初见时,她英眉冷目,伸出双手将他牵于马后,红色披肩在半空中咧咧作响。她告诉他,以后他将不再孤单......
  • 对你的爱,你不必知道

    对你的爱,你不必知道

    我对你的爱,你不必知道,接受就好。有时候,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却很清楚自己不要什么。
  •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医妃闯天下

    重生医妃闯天下

    何青莲,前世中医世家传人,意外死亡,魂穿到一个叫日月轮回的异世大陆的穷乡僻壤的小村庄里,一年后,意外救下了男主李天佑,异世孤寂的她对丰神俊朗的他暗许芳心,且看她一双巧手如何创业发家致富,进宫勾心斗角,钓男神,让男神愿者上钩的……
  • 百练成恶,魔王当道

    百练成恶,魔王当道

    传闻靖远侯府墨家四小姐贤良淑惠,秀外慧中,是当今东晋国当之无愧的第一才貌双全的奇女子,不仅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而且还是当今天下的十大天才之一,是众多男儿娶妻的目标,更是众多女子效仿的对象。传闻,TA是当今天下闻之色变的魔王,四大帝国无一不惧,身后的暗卫和兽兵更是令人乍舌,惊恐万分。TA是修罗月,嗜血龙,百姓提起TA更是吓得胆子都破了。TA是世人唾弃的对象,百练成恶,魔王当道,却是让他放不下舍不得。
  • 华严法界玄镜

    华严法界玄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