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8200000020

第20章 霓裳(2)

此诏令不啻唐代女性的重大胜利,之后,任由中唐散文家李华等人絮絮叨叨地怀念“吾小时南市帽行,见貂帽多,帷帽少”,风风火火的唐女也再不会回到那些被羃离从头到脚束缚的昨天。

帽装从羃离变为露髻,衣衫从低领发展到袒胸、甚至以纱蔽体,唐女的裸露指数抵达中国古代女子所能抵达的巅峰。有专家《礼记·内则》。

从气象学家竺可桢那里为这种现象找到了理由:竺可桢曾对古代中国的气候作过统计及研究,结论是北魏至唐初气候较为干燥寒冷,唐中叶至宋中叶气候较为温暖湿润,故有专家推断唐代女子的衣着之所以越来越暴露,是因为气候渐暖的缘故。这种推论有些道理,亦有些片面,我想,缠小脚挪碎步的宋代女子即使住进赤道,也会穿着规规矩矩的褙子,封存身体的秘密。

唐代女子衣着性感的原因,与其说是自然界气候变暖,不如说是唐人精神气候变暖。经济进步、社会繁荣,造就了有唐一代外向而豪放的性格基调。唐人无论男女,皆热烈追求和展现各种美,身体的美当然不能除外。他们欣赏“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欣赏“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亦怀着同样的真诚,欣赏“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花”。

这不同于任何时代。

举两个例子:清人旷望生曾作《小脚文》,开宗明义,第一句便是“脚以小传,昭其美也”。接下来讲了又讲他那套“赏足经”,什么“脚之小者,其形必尖,尖而瘦焉,斯愈形斌媚矣”,什么“袜之细也,裹以轻云;弓之纤也,弯以新月”。看得出,许多字句还是作者精心雕琢,声律铿锵、对仗工整,但读来只觉猥琐。南宋初年,“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刘光世的家妓都缠足,词人赵令畴观后大为赞叹,称刘氏家妓有四绝,“脚绝、歌绝、琴绝、舞绝”,把玩娱乐的情绪溢于言表。

同样品评女人的脚,李白《越女诗》却是另一番情况:“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诗中裸露的双足,没有半分色情意味,健康清新。李白看待双脚,如同看待月亮或海涛,如同看待世间任一美好。

唐人对待身体的态度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既不将身体视为玩物,也不将身体视为欲望的洪水猛兽,他们只是真正面对身体本身,面对身体的生老病死,以及美。而在唐之前或之后,国人对身体的敬意,顶多不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3.戎衣倾城

为中国古代家庭内部关系“立法”的《礼记·内则》,明文规定“男女不通衣裳”。从孔夫子那个时候起,几千年来各个朝代皆依此规矩行事。若有女子作了男装打扮,那几乎等同向天地。

伦常宣战,大逆不道,足以激起人神共愤。而唐人,是敢于挑战的。

“新妆巧样画双蛾,漫裹常州透额罗。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靴。”元稹这首《赠刘采春》,至少证明了两件事:

从诗人平静的语气,可以知道这位女扮男装的姑娘在唐时不是特例,否则诗人早已表示惊骇;从诗中采用了“巧样”、“漫裹”、“轻踏”等可爱字眼,可以看出时人对女扮男装的态度,竟有几分赞许。

因为唐朝繁荣带来的疏达风气,也因为北方游牧民族带来的“男女同服”的风尚,总之,只要自己愿意,唐时女子大可打扮得同男人一样,幞头袍衫,足蹬革靴。男装,不再是男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而是女人随时可以摆弄的玩意。

小女子面若桃花,唇上胭脂闪亮;身上却着大丈夫的衣裳,长衫线条硬朗,英姿飒爽。——我一直以为,不是唐代长安居住了多少外国人,也不是唐时流行了多少年异域风情十足的波斯毯,而是允许女扮男装这种“异端”的存在,才是唐朝包容与开放精神的极致体现。

喜着男装的同时,唐代女子还尝试戎装打扮,甚至随身佩戴刀与箭。当然,她们亦会缝缝补补烧饭做菜,这属于现实;但一身戎装,代表了她们对战斗与功勋的渴望,这属于梦想。

偶有道学先生对此风潮嘟嘟囔囔,但更多的,则是杜甫、李商隐们发出类似“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倾城最在著戎衣”的溢美之词。这些溢美之词让人慨叹,相比中国某些朝代被“三从四德”狠狠约束的女性,唐朝女性简直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唐代女子看不到其他朝代女子如何生活,她们只能与同时代别国女子的境况相比较,而比较得出的结果,还是能令她们骄傲的。以同为文明古国的印度为例:当同时代的印度女子在政治上毫无发言权,在经济上有且仅有一条原则“财产永远归于男人”,在家庭中不管丈夫是酒鬼还是人渣都必须奉丈夫为神明之时,大唐却在宫中设置了女官的职位,唐代女子拥有对嫁妆的绝对权利,拥有夫亡后想改嫁就改嫁的自由,以及偷情被揭发只用坐牢一年半、不用浸猪笼的上佳待遇。

唐代公主总计二百余人,除去早亡与入道者之外,竟有23%的公主拥有两次甚至三次婚姻。即便这个数据反映的只是贵族女子的情况,即便平民女子确实不如公主们来得自由与奔放,即便“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只是诗人们对时世的讥讽之言,但这一切,依然在某种程度上证明:唐朝,是古时女子鲜有的扬眉时代。

唐代女子在离婚之时,可以向丈夫索要自己的嫁妆,这是完全归于女性的私有财产。

安史之乱以后时局大变,女着男装的风气被加以禁止,当权者气急败坏地将这种装束称之为“服妖”。男装被禁后,女子们将兴趣尽数转移到正在流行的胡服之上。

胡服不是出自某一个民族,而是出自西域各族,一开始各种风格元素俱全,但进入中唐以后,女子们逐渐将胡服固定在回鹘装与时世妆这一对搭配上。

回鹘装的流行不足为奇:回鹘对唐王朝可谓恩重如山,他们出兵帮助唐人平定安史之乱,结束了中原大地“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惨剧。尽管两个国家之间偶有龃龉,但主旋律绝对是和平与友谊。好朋友间交流物产,也交流生活习惯。所谓“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说的正是中原女子身着回鹘衣装的潇洒情态。

但是,时世妆的流行令人诧异:时世妆的源头在吐蕃,中唐以后,人们虽然还在传唱文成、金城两位公主与吐蕃和亲的甜蜜故事,但彼时吐蕃与唐的关系,已不如往日那么甜蜜。而色彩暗沉诡异、“妆成尽似含悲啼”的时世妆,仅从美观的角度考量,也没什么可吸引人的。换句话说,唐女绝无学习时世妆的必要。

好友人之所好,极易理解;好敌人之所好,却不合逻辑。从这对矛盾,有人读出了唐代女性对男性社会无声的抗议,有人读出了彼时女子们一味追求奇服的风气。但我妄自揣测,也许,这里并没有矛盾:回鹘和吐蕃,帮助唐人也好,掠夺唐人也好,都是它们强大的体现。宋人修唐史时评论说“惟吐蕃、回鹘号雄强,为中国患最久”,回鹘与吐蕃雄强到中原都长期为之恐惧。从初唐到晚唐,女子们目睹一个王朝从梦想走向光荣,又从光荣走向死亡,她们渴望出现一种力量,挽住即将陨落的太阳。

无论是穿戴男装、戎装还是胡装,唐代女子所做的,不过是模仿那些有力的事物:模仿男儿,模仿战士,模仿胜利者,模仿生命中出现的所有强光。向强者致敬,才是唐代女子唯一的逻辑。

绚烂、华丽、狂放、热烈、向上,有人用这些词来形容唐代女性的服饰,其实用这些词来形容唐代女性的性格亦是合适的。

唐女不懂藏掖,用裙用帔用纱,用红用紫用黄,赤裸裸地表达一生的激情与渴望。她们把服装当作裸露的心脏,服装上的缤纷丝线便是延伸在身体之外的血管。顺着丝线,可以倾听她们的脉搏;而长裙色调的冷暖,和她们心情的温度是一样。

我想,也许唐女才是最懂服装的人。之前用可可·香奈儿的名言开头,现在,也用可可·香奈儿的名言来收尾吧。这位时尚教母的话,为唐代女装作了最好的注解:衣服的真正目的,不是修饰外表,而是展现你的本质。

金卮琼宴欢群情

同类推荐
  • 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

    《哲理美文·人生真谛》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人生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思索。充实和开创真正的人生。
  • 冰凝血热

    冰凝血热

    作为一支在抗震救灾战斗中建立了赫赫战功的主力军,他们是重庆的英雄,也是中国的英雄。发生在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同样铺天盖地,同样突如其来。就重庆而言,受灾范围之广,受损程度之重,抢险难度之大,安全风险控制之难,在这个城市的电力发展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面对灾情,重庆电力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部署,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武警官兵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重庆电力人举全公司之力,打响了抗冰抢险恢复重建的大会战。
  • 永远的迷离记忆

    永远的迷离记忆

    本书为廖玉蕙的自选集,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和发表的优秀散文近30篇。廖玉蕙是台湾散文创作中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文坛,其创作题材多来自家庭生活、师生互动与社会观察,传达情感清新温润,语言诙谐、嘲讽,作品充满温情、亲情、乡情,以及女性作家特有的柔情,从平常的事件里追寻常人不易见到的社会另一面,笔调幽默,风格朴实,颇受读者喜爱。
  • 柳宗元文集2

    柳宗元文集2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部分吸纳尚永亮《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篇目,共精选柳宗元文学性较强的诗文110馀篇,按照题材和体裁分类,诗分为感怀抒愤、山水纪行、酬答赠别、咏物怀古、思乡怀归及其他内容六个部类,文则选取骚文小赋、寓言小品、论说杂文、人物传记、题序哀祭、山水游记、与答书信七个部类,每类大致以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予以注评。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分别整理了亚洲现代文学大家和非洲现代文学大家。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热门推荐
  • 才子的月光女神

    才子的月光女神

    这是诗词的世界,这是才气的比拼。异世少年魂穿成为一普通孩童,从此踏上成圣之路。而另一个平行世界中,一个懵懂单纯的现代小才女也魂穿同样的世界。他与她的结局究竟是什么?美满还是破碎?
  • 双面冷少的冷酷甜心

    双面冷少的冷酷甜心

    “薰衣草,风铃响。”她靠在他的怀里,嘴里哼着熟悉的歌谣,曾经的不美好恍如过往云烟。终究一切都归于“曦儿,我们不会一直错过。”一切的一切,都缓缓尘埃落定……
  • 异玄大陆

    异玄大陆

    异玄之气,掌控天地,此世界乃为强者为尊,弱者为耻!耀世星辰,动彻天地。遨游九天,独霸天地!
  • 学园迷团

    学园迷团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欢迎评论,欢迎票票,各种欢迎
  • 中华联邦之虚空龙王

    中华联邦之虚空龙王

    故事发生在几千年以后的中国。未来的中国统一了整个银河系,不过因为没有通往下一星系的方式,人类只能呆在银河系内。最终,人类发明了一种可以通往下一个星系的大门,可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大门以外的连接到了一个神秘的异世界······
  • 末世之作家女配强逆袭

    末世之作家女配强逆袭

    坐在家虐女配的作家穆一雪,居然被书中的女配强行带入书中,发生一系列的逆天事件,缘由居然是。。。。。
  • 全职学霸

    全职学霸

    秦天说,“如果人生可以重来,老子一定不去当兵。绝对不戴那顶绿帽子,老子要让别人戴绿帽子!”
  • 剑气

    剑气

    罗帆: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末世战将破碎虚空“穿越”到异界大陆。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已完成250万字《异界之绝色锋芒》、460万字《剑极天下》。
  • 人道之初

    人道之初

    一恨斯人早逝、二恨光阴难返、三恨人心莫测、四恨世事无常、五恨生无可恋、六恨死亦难安、七恨天道不仁!人道之初,巫道也!巫,上一横为天,下一横为地,中间一竖是不周天柱,人守于两旁,是为巫也!人道之初,守护天柱、守护洪荒!
  • 异世界的超能力魔法校内

    异世界的超能力魔法校内

    全新构造的世界与生态环境,没有了风火水土这个世界是如何组成的?这个世界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当信仰不是纯洁高尚善良而是悲伤怨念贪婪神明们又会给人们怎样的恩赐翅膀尾巴犄角鳞片恶魔形象的物种又是如何创造出文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