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0200000012

第12章 基本道德规范(3)

所谓知耻,就是指人们内心的善恶、荣辱标准,也就是“不从枉”、“羞为非”的“羞恶之心”。它要求人们做事要守仁行义,谨言慎行,辨知荣辱。古人认为:“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为礼而不终,耻也。中不胜貌,耻也。华而不实,耻也。不度而施,耻也。施而不济,耻也。”在中国伦理学史上,儒家把培养“行己有耻”的士君子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中庸》把知耻与勇于改过联系起来,提出“知耻近乎勇”的著名命题。《管子》一书中,把“耻”看作是国之“四维”之一,如果不能使人民有羞耻之心,国家就要危亡。荀子把知耻与廉洁并提,首次提出“廉耻”这一道德规范。李颙把有耻视作重于才学的道德操守。龚自珍把知耻看作洗刷国耻的必要途径。

作为道德规范的知耻,与个人、民族和国家都有密切的联系。对于个人来说,“耻之于人大矣。”“廉耻,立人之大节。”“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对于民族和国家来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耻者,治教之大端。”

知耻的反面是无耻。“无耻,则无所不为”,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然而,“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人之患莫大乎无耻,人而无耻,果何以为人哉?”“辱,莫大于不知耻。”因此,“人不可以无耻。”

知耻,尽管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评价和选择标准,但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尽管古代有的思想家把知耻看作“吾所固有”,从而陷入唯心主义先验论,但其中许多精湛论述,仍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和现实意义。

13明智

明智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中庸》把智与仁、勇并称为“天下之达德”。这里取其明理睿智之义,用复词明智表达这一规范。

明智,是儒家重要的伦理思想。智,也作知即理智、智慧。“智者不惑。”孔子兼重仁智,多次以仁智并举。“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在孔子看来,智是实现仁的重要条件。“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他将智、仁、勇三者统一起来,作为志士仁人的基本品德。孟子把智看成是判别是非善恶的一种能力,提出“是非之心,智也”的命题,并将智同仁、义、礼、信并称作为“五常”。汉儒董仲舒强调“必仁且智”。汉以后,宋、明以及清代儒家,一般都肯定智的重要,并对智德有所说明或发挥。

中国古代思想家赋予明智以丰富的道德内涵。概而言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道遵道。(2)利人利国。(3)自知知人。(4)慎言慎行。(5)见微达变。此外,明智还包括好学知过,量力而行,居安思危等。

明智,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它对于维持社会生活秩序,和谐人际关系;对于古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14勇毅

勇,作为道德规范,是人类社会带有共同性的传统美德。古代希腊把勇敢看作“四主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之一,中国古代则视之为“三达德”(智、仁、勇)之一。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表达勇的道德品质的概念还有刚、毅等。在这里我们用复词勇毅来表达勇这一道德规范,其内容主要包括体仁能慈、行义循礼、明智善断、临危不惧,知耻力行等。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儒家和兵家一贯推崇勇德。孔子把勇作为践履仁德的条件之一,认为勇必须符合于礼义,并能智勇双全。孟子主张,为人之勇必与大节相合,强调舍生取义的精神。荀子进一步阐发了勇的规范意义和道德境界的层次,依其程度和性质的区别,区分出“狗彘之勇”、“贾盗之勇”;“小人之勇”、“士君子之勇”;“上勇”、“中勇”、“下勇”。兵家常把忠勇、义勇相联,强调勇德的重要性。先秦时期的墨家、道家和法家以及后代思想家,对于作为道德规范的勇,都有所继承和发挥。

勇毅与怯懦相对立。所谓“惧者,勇之仇也”,“劫以刃而失其志者,非勇也”,就包含着这种意义。勇毅也与蛮勇、冒险相区别。所谓“血气之勇不可有”、“悍戆好斗,似勇而非”,就是这个意思。勇毅只有从一定的原则和目的出发,即同“义”联系起来,才具有道德价值。

在人类生活中,勇毅不仅表现在人门直接征服自然的斗争中,而且表现在正义的战争中,表现在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各项事业中。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弘扬勇毅精神,培植见义勇为的行为和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应当指出,勇或勇毅作为道德规范,其具体内涵是有一定时代性和阶级性的。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社会阶级对勇毅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标准。在封建社会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士大夫失去进取奋斗勇气,把人们引向脱离现实的与世无争、不问是非和得过且过,扭曲、扼杀了传统勇德的积极精神,这是应当批判的。

15节制

节制是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在传统伦理思想和道德生活的发展过程中,节制的道德要求不仅为各家各派所重视,而且也在民间扎了根,成为流传千古的朴素民风。

所谓节制,就是按照道德要求和原则,控制或限制自己的情欲和行为。它要求人们遵从礼义、守正祛邪、行为有度、取用有节、自主自制以自化成人。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关于节制的思想和规范性规定,沿革久远、内容丰富。《尚书》中有“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思想,《左传》提出了“人从欲”还是“欲从人”问题,而《周易》则极其简明地以“节”字作了概括,以规范的形式用于人生伦常。此后,儒墨道法各家都从不同侧面阐发和推广了节制规范。大体说来,道家注重个人自身的节制,强调遵循自然之道,“知止”、“守母”、“自胜”。墨家注重节用,强调用费之理,倡导“不费”、“不劳”、“兴利”。法家注重纲纪法制,强调依法治世,推行“啬木”、“权取”、“法禁”。儒家作为占主导地位的学派,吸取了各家之长,突出地从理论和经世治用方面发展了节制的规范。自孔子提“节用而爱人”思想以后,历代儒家都在阐发节制义理的同时,强调治世为政,节制清廉,经济财用要“量入为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对个人自身节制则强调自主、自强,“取舍于内”,“节制在人”,要“人化物”,而不要“物化人”,“先立乎其大”,以“大体”制“小体”,即“以道制欲”,“以义导欲”。宋明理学时期一度出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倾向,后儒也有“清心寡欲”的说教,但总体上说来,中国传统道德还是力求毋过毋不及的中庸。这种节制的思想在近代革新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那里,则形成“淡泊以明志”,“清廉以正风”的伦理精神,又赋予了新的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要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提倡节制的美德具有重要的意义。

16廉洁

廉洁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被视为“国之大维”,又视为“仕者之德”、“人生大纲”。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所谓廉洁,指的是不贪财货,立身清白。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廉作了多方面的规定,如“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廉者不以富贵而忘其辱”,“廉者常乐无求”,“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廉者,民之表也”,“廉士不辱名”,其基本精神就是循礼行法,廉洁自律。

廉洁是“为政之本”,“为官之宝”。《周礼》有六廉:曰廉善;曰廉能;曰廉敬;曰廉正;曰廉法;曰廉辨。在传统道德中,廉洁之士,被载之史书,传之民间,尊为“清官”。官吏不廉,危害极大。班固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王永吉说:“大臣不廉,无以率下,则小臣必污;小臣不廉,无以治民,则风俗必败。”不廉之士,古人称之为“贪官”。

廉洁,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7勤俭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勤俭可以说是普及最广、传播最久的美德之一。大禹治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成为千古之佳话。

所谓勤俭,即勤劳与节俭。勤劳指的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和品质。作为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勤奋努力,不怕苦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等思想,都反映了传统道德对劳动的要求。所谓节俭,指的是人们对待个人生活欲望的态度,它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俭约生活,节约财用。所谓“玩物丧志”,“惟俭养德”,都强调了节俭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作为道德规范,勤俭必敬业节用,应不奢不吝。对于国家来说,勤俭则是“富国之道”。

勤劳与节俭是相互联系的,“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真正懂得节俭的道理,所以要“强本而节用”,“务俭约,重民力”。无论是修身、治家,还是管理国家,勤劳节俭都是必备的品质和要求;否则,为人必荡,理家必穷,治国必败。

我国古代思想家有许多关于勤俭的论述,广大劳动人民中间也有许多劝人勤俭的谚语和格言,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思想和观点,对我们今天进行道德建设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18爱物

爱物,也称作惜物,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道德规范。一般来说,道德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应当如何对待和处理,是受制于人与人的关系,服从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要求的。它反映在个体的理智、情感、欲望和行为取舍上,就表现为爱物或惜物的美德。现代伦理学中有生态伦理问题,从生态平衡的要求上解释爱物的道德规范,其实质仍然是由于生态平衡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有爱物以维护生态平衡的道德要求。这种要求,在形式上是表现着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而实质上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和伦常关系的反映。

爱物是中国道德的一贯传统。《诗经》中有“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的诗句;管子提出对自然资源“以时禁发”的主张;老子提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思想,荀子概括提出“群道当,万物皆得宜”的伦理思想,与《礼记》所说“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可“与天地参”的思想是一致的,不仅表达了“爱物在取物以时”的道德规范性要求,而且也阐发了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

爱物不仅在于取物以时,取之有度,而且在于用之有节。老子主张不仅要“善救人”,而且应“善救物”,不仅“无弃人”,而且应“无弃物”;《礼记》提出“六不”,即“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杀胎、不殀夭、不覆巢”,都强调了爱物、惜物的重要。唐相陆贽曾提出有名的论证:“夫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长不足。”这些思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同类推荐
  • 猜的刚好:新编谜语大全

    猜的刚好:新编谜语大全

    本书概述谜语基本知识,让你对谜语有一个大体了解,引导你顺利步入谜宫大门,提高猜谜能力;精选生动有趣的谜语小故事并予以解析,引你领略谜语的独特魅力;网罗上千个小谜语,构思奇巧,语言精炼,妙趣横生,雅俗共赏。给你不一样的谜语享受,让你变成知识面超广的猜谜王!
  • 观人学(历代经典文丛)

    观人学(历代经典文丛)

    《观人学》中介绍了“古代六戚观人法、观诚法、观色法”等等方法,而“古代六戚观人法”是指用六戚之法察人,人的忠孝爱敬便可一目了然。父、母、兄、弟、妻、子,称谓六戚。而“观诚法”是指观诚之法是从人与他人的关系中考察人。
  •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共收入各种风格、题材散文共60余篇。本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数为自传体散文,回顾了一个农民出身的青年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初登文坛以来的三次文学创作高潮,家庭环境的艰辛和坚持文学创作的决心并决心为之奋斗终生的决心也有抒情杂评和调侃性幽默小品;还有人物传记、土特产品介绍等。
  •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祝酒辞。通过从酒的起源到祝酒辞的兴起、发展、演变,乃至最后成型,对祝酒辞进行了全方位阐述,希望读者了解祝酒辞的“前世今生”,并对酒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此外,还遴选出数百例题材丰富的祝酒实例。下篇为红白喜事致辞。书中对红白喜事的礼俗和红白喜事致辞的特色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同样选取了诸如婚礼、生日、节日、会议、商务庆典、送行、就职、升迁、升学、乔迁等多种不同场景的案例供参考。本书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实用性。“一杯美酒,笑迎五湖四海宾客;一本奇书,恭奉千秋万代读者。”
  • 闲话鼻烟壶(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

    闲话鼻烟壶(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

    该书展示一百年来百位散文大家的创作成就,反映出我国二十世纪散文发展的概貌和轮廓。每位作家附小传。
热门推荐
  • 萌妃嫁到:冷皇乖乖接招

    萌妃嫁到:冷皇乖乖接招

    意外穿越,宋清烟气的快要吐血!人家都是皇后皇妃各种逍遥,她却是在追悼会上诈尸还魂!是个最低阶的秀女也就算了,据说还是被皇帝老公亲手杀死的?我擦嘞,简直禽兽!姐不服!必须好好教训这个臭皇帝!可为什么到了最后……动心的居然是自己?
  • 恰似亦暮苏秦:我的校草男神

    恰似亦暮苏秦:我的校草男神

    他是她的男神,当然也是全校女生的梦中情人!但是,貌似无论多大魅力的美女都引不起他的注意!她是他儿时的玩伴,在他黑暗的时光给了他温暖,从此她便是他的光,无论是谁都不及她的一根头发!某暮问:“你到底多喜欢我?”“在我心里,你比我重要,你说我有多喜欢你?”“可是你从来都不说你喜欢我!”“因为我做的,远比说的多!”书友群号码:570151487欢迎亲们。
  • 总裁情陷小妻子

    总裁情陷小妻子

    当看到那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时,他似乎喜欢上了这个小妹妹.当他回台湾来寻找这个“妹妹”时,意外发现她竟然是别人的未婚妻,心痛和嫉妒让他产生了夺爱的念头.男猪:魏卓轩,全球IT王国三大家族之一的创始人,精明干练,外貌唯美,是众多女孩追捧的对象,但他唯独钟情于那个小妹妹.女猪:蒋雨涵,台湾百货大王蒋一汉之独女,清新可人,感情专一,钟情于她的翔宇哥哥,并为之付出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但是有一天,她遇见了另一个他……他是谁?为什么说他认识我,哼……事业,爱情,亲情,男猪和女猪最终将情归何处,敬请期待……
  • 乱世三世红颜

    乱世三世红颜

    她,21世纪穿越而来的中学生,本在异世界生存已曲曲折折。但却一次次阴差阳错的一穿再穿,早就了她和他的三世缘。
  • 逝神纪

    逝神纪

    一个和尚,一场人神魔三族之间的战争。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除魔,灭神,卫道。
  • 异族圣战

    异族圣战

    千年前异兽界资源耗竭导致内乱,四大尊者造反重伤麒麟圣主,带领众异兽进攻人类世界......千年后的地球发展迅猛,丝毫未察觉危险......颜心就读于圣山市一所贵族中学,在班上存在感巨低的他在家中的一次触电事故中察觉到身体有异样,从此人生轨迹似乎也发生了些许变化......
  • 无良师兄俏师妹

    无良师兄俏师妹

    本是同门师兄师妹,但各自又有属于自己的身份,一个是赫赫有名的将军之女古若离,一个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南宫飒……俩人天天在一起嬉闹,一个是古灵精怪,一个是气宇轩昂,直到有一天,师父要求二人下山恢复自己的身份……再次见面的二人,却都是另一个身份,两人被赐婚,本应高兴,为何又形同陌路,这里面又会有怎么样的事情发生呢?……相传,当今圣上南宫烈的性格的生性残暴,性格孤僻,是否真的是这样呢?……
  • 圣光精灵当管家

    圣光精灵当管家

    白樱,又名樱葳蕤,万年前大地孕育出的精灵,既可呼风唤雨,又能救死扶伤,生来为了辅佐伟大的君主蓝祈,“我为你而生,为你而死。”蓝祈淡然一笑,“不要为了他人而活,我要你,永远是你自己。”那一别,从此,世上再无蓝祈。万年后,当白樱再一次遇到蓝祈,他发誓会贯彻自己的诺言,“我为你而生,为你而死。”
  • 我是女主求不黑

    我是女主求不黑

    顾孜萧身为女主,手握数只总裁,炮灰恶毒女配,一路狂奔在人生的康庄大道上。好吧,这是脑补过多真实的情况是:连总裁们都搞不定,女配该怎么收拾啊?
  • 渡船

    渡船

    铁与火的年代,他踏上战场,她千里回到丈夫老家苦苦守候。浅浅一湾海峡竟成为两人数十年的天堑。新千年,他终于回来,而她还在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