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5300000009

第9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5][美]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M]。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

[6][英]密尔,论自由[M]。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英]密尔顿,论出版自由[M]。吴之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8][德]D。D。拉斐尔,道德哲学[M]。邱仁宗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

[9][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

[10][英]A。J。M。米尔恩,人权哲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1.

[11][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2][美]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等,媒介公正(第五版)[M]。蔡文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3][美]韦尔伯·斯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14][美]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展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5][美]罗恩·史密斯,新闻道德评价(第四版)[M]。李青藜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16]万俊人,和谐社会及其道德基础[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6-

[17]廖申白,论西方主流正义概念发展中的嬗变与综合[J]。伦理学研究2002,(11):55-

[18]程立显,伦理学与社会公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9]何怀宏,良心与正义的探求[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0]甘绍平,应用伦理学前言问题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21]胡海波,正义的追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2]李希光,新闻学核心[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23]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4]魏永征等,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5]胡兴荣,新闻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

[26][台]彭家发,新闻客观性原理[M]。台北:台北市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

[27]顾理平,隐性采访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8]徐讯,暗访与偷拍[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29]王军,传媒法规与伦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30]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

[31]洪伟,大众传媒与人格权保护[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32]陈绚,新闻道德与法规[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33]许燕,构建和谐社会与强调新闻报道公正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1),26卷。

[34]陈海燕,论公平正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6):57-

[35]胡正强,论西方新闻传播中的公正性原则[J]。学海,2002,(2):178-

[36][台]马骥伸,新闻伦理[M]。台北:台北市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

[37][台]林子仪,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M]。台北:台湾月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

[38][美]约翰·赫尔顿,美国新闻道德问题种种[M]。刘有源译,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

[39][美]杰克·富勒,新闻的价值[M]。陈莉萍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40][美]J。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M]。黄煜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2][美]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等,媒体伦理学(第五版)[M]。蔡文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3][美]卡尔·豪斯曼,良心危机[M]。[台]胡幼伟译,台北: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44][美]Matthew Kieran。媒体伦理与规范[M]。[台]张培伦,郑佳瑜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4.

[45][美]克雷·卡佛特,偷窥狂的国家[M]。[台]林惠,陈雅译,台北:台北商周出版,2003.

[46]张穗华,媒介的变迁[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47][英]约翰·基恩,媒体与民主[M]。谷继红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8][美]伦纳德·小唐尼,罗伯特·G·凯泽,美国人和他们的新闻[M]。党生翠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49][美]H。S。康马杰,美国精神[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50][美]T。巴顿·卡特等,大众传播法概要[M]。黄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1][美]威廉·哈森,世界新闻多棱镜[M]。新华出版社,2000.

[52][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M]。曹静生等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53][美]迈克尔·埃默里等,美国新闻史(第九版)[M]。展江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54][美]弗兰克·莫特,美国新闻事业史[M]。[台]罗篁等译,台北:台湾世界书局,1975.

[55][法]皮埃尔·阿尔贝,费尔南·泰鲁,世界新闻简史[M]。许崇山等译,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56]张隆栋 傅显明,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57]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58]方汉奇,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简史(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59][美]斯拉姆,大众传播的责任[M]。[台]程之行译,台北: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5.

[60][台]李瞻,新闻道德、各国报业自律比较研究[M]。台北:台北市三民书局,1982.

[61][台]戴华山,社会责任与新闻自律[M]。台北: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8.

[62]中国新闻学会,新闻自由论集[M]。上海:文汇出版社,1988.

[63]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职业道德[M]。北京:新华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

[64]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65]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66]李强,自由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7]袁贵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68]魏英敏,伦理、道德问题的再认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69]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0]夏伟东,道德本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71]姚新中,道德活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72]戴元光,传播道德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7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74]弗兰肯纳,伦理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7.

[75]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M]。雷克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76][德]奥特弗利德·赫费,政治的正义性[M]。庞学铨等译,上海:上海译文 出版社,2005.

[77][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M]。邓正来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78]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9][美]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M]。林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80][英]马丁·沃克,报纸的力量[M]。苏潼均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

[81]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82]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83][美]唐纳德·M·吉尔摩等,美国大众传播法:判例评析[M]。梁宁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84]王强华,魏永征,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85]陈力丹,陈力丹自选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86][美]穆蒂莫·艾德勒,六大观念[M]。郗庆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87][瑞士]C·荣格,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M]。黄奇铭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

[88]汤玉奇等,社会公正论[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89]王海明,公正平等人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0]张书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公正问题[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91]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法律出版社,1997.

[92]徐宝璜,新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93]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94]Fred Siebert,Theodore Peterson,Willour Schramm。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M]。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63.

[95]Commission on Freedom of the Press。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7.

[96]Clifford G。Christians。Media Ethics:Cases and Moral Reasoning(5th ed。)[M]。Addison-Wesley Education Publishers Inc,1998.

[97]Chris Frost。Media Ethics and self-regulation[M]。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0.

[98]Louis A。day。Ethics in Media Communication:Cases and Controversies[M]。Belmont,USA:Wadsworth,Inc,1991.

[99]Eugene Goodwin。Groping for Ethics in Journalism[M]。Ames,USA: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3.

[100]William Rivers,Wilbur Schramm&Cliff Christians。Responsibility in Mass Communication[M]。New York,USA:Harper Row,1980.

[101]William Rivers,&Cleve Mathews。Ethics for the Media[M]。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USA:Prentice-Hall,1988.

[102]W。Lawson Taitte。The Morality of the Mass Media[M]。The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93.

[103]Elliot D。Cohen。Philosophical Issues In Journalism[M]。New York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04]David Croteau&William Hoyness。The Business of Media:Corporate Media and the Public Interest[M]。Thousand Oaks,California London New Delhi:Pine Forge Press,2001.

[105]Kees Brants,Joke Hermes,Liesbet van Zoonen。The Media In Question[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8.

[106]Steven R。Knowlton,Patrick R。Parsos。The Journalist’s Moral Compass:Basic Principles[M]。Westpot,Praeger Publisher,1994.

[107]John L。Hulteng。The Messenger’s Motives:Ethical Problems of the News Media[M]。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85.

[108]Michael Schudson。The Power of New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09]Conrad C。Fink。Media Ethics:in the newsroom and beyond[M]。New York,USA:Mc Graw-Hill

同类推荐
  •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就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历史事例和现实经历为背景和参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结合实际探索活动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原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立足现实和本土,着眼未来与世界,努力构建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相适应,以人为根本,以教育公平为基础,以价值教育为灵魂,以能力教育为核心,以教育制度为保障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有机构成的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内涵,充分表达现代教育的切实性和引领性有机统一的现代教育功能特征。
  • 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发现能力

    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发现能力

    学校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广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目的是使广大青年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中国新闻报道

    中国新闻报道

    本书的宗旨在于分析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历史、现状以及报道原则、报道方式等相关问题,研究和探讨中国如何向外部世界传递发生在中国的事实信息,以便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 ,从而向世人澄清事实,减少误会,提升中国软实力。
  •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总结了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强调后期编辑意识前置处理的方式方法,以电视编辑敏锐准确的眼光剖析电视节目。电视媒体无疑已经成为现阶段最有影响的传播媒介,能够加入电视媒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是无数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电视又是一个发迅速的媒体,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电视媒体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表现在电视语汇的迅速发展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电视观念的迅速更新。
热门推荐
  • 一代见娇

    一代见娇

    得界面易,守界面难。然而总有保驾护航的人在身边,这还是问题吗?简介无能。
  • 强者人生

    强者人生

    强者人生,人生强者,小家族出身的凌天,走出荒芜之地,成就自己的强者人生。
  • 机甲修理工

    机甲修理工

    “机甲坏了怎么办?专业修理工来帮忙。工具?不需要。小小修理工能徒手掰铁条,牙齿拧零件。”————银河联盟杂志周刊“天下无敌求一败?出门左转修理铺。”————宫行
  • 仙上人间

    仙上人间

    以天为界以地为边天之上为仙上地之上为人间落凡蠢萌白衣仙女落魄神秘降妖道士结伴而行,起舞仗剑,看天涯到底是人在仙上还是仙在人间?
  • 思风铃梦

    思风铃梦

    2015思默工作室全新奉献。一年一年,我们带来新的青春!
  • 圣诞的魔法城之魔镜谜踪

    圣诞的魔法城之魔镜谜踪

    《圣诞的魔法城》由中国作家赖尔和加拿大作家麦克菲利普斯联合著作。带你展开一段充满魔法的热血穿越之旅。
  • 拐个大神来压帮

    拐个大神来压帮

    交往三年的男友被游戏里的美女勾走,孟线线毅然踏入网游世界。为前男友而来,却人品爆发做了全服第一微生落一的徒弟,还成了小帮派的帮主,且看孟线线如何带领小帮派,在大神的各种阴谋阳谋下,打败天下第一大帮,成就游戏的辉煌人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你的倾城我的国》

    《你的倾城我的国》

    “唐华,你说,我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儿的喜欢上你了?”“因为我不喜欢你?”.....她自从看了他一眼,就一直念念不忘,誓要把他追到手。奈何天不遂人愿,他防她如防豺狼虎豹。她说:“唐华,你生下来就是我的,你本来就是为我而生。”他嗤笑,却并不答话。******或许多年后,我们挥手道别,天各一方。可是你一回首,我定在你左右。情不知所起,一便眼万年,此去经年,执着不变。
  • 谁的青春不成书

    谁的青春不成书

    每个人都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每个人都有只属于自己的故事,我在这里说我的故事,博你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