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3200000081

第81章 附子汤

“治法”

温阳补火,培土制水。

“组成”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

“服用方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义分析”

本方以附子名方,目的在于温补元阳以散寒邪,伍以参、术、苓、芍,则不但温阳胜寒,且能逐水镇痛。试从方中用药规律来看,茯苓、白术并用,善治水气,如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均用此二味以治水气。徐大椿在其《伤寒论类方》中,将附子汤列入理中汤类,排在理中汤、真武汤之后。由此足见理中汤与真武及附子汤之间的密切关系。理中汤为太阴病主方,而真武与附子汤又是少阴病的重要方剂,显而易见,如此排列恰恰体现了太阴病和少阴病的关系。至于真武汤列于附子汤之前的理由何在,笔者认为,二者药味仅差一味,剂量却大相径庭,前者佐生姜,旨在温阳行水;后者佐人参,意在壮阳益气。后者术附用量倍于前者,恰好说明少阴病阳气虚的程度。因此,结合临床,我们认为附子汤证的病机为脾肾阳虚,寒湿凝滞。临床指征为:背恶寒,手足寒,肢体骨节疼痛,口中和,腹中冷痛,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沉或沉弦。

本方重用附子为君药,量至两枚,是取其辛热温阳之功,配人参、白术、芍药、茯苓共达破阴回阳、除湿镇痛之效。附子虽为辛热有毒之品,经依法炮制,其毒性已微,只要临床辨证准确,配伍合理精当,掌握煎药及服用方法,必能取得满意疗效。方中附子用量较大,煎药时须先下多煮15~30分钟为宜,再入他药,二煎兑于一起分服,则无中毒之虑。

“方歌”

附子汤治背恶寒,脉沉口和阳气残;

参附苓术芍药共,更治妊娠腹如扇。

“历代论述”

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方中用生附二枚,取其力之锐,且以重其任也。盖少火之阳,鼓肾间动气以御外侵之阴翳,则守邪之神有权,而呼吸之门又锁钥,身体骨节之痛自除,手足自温,恶寒自罢矣。以人参固生气之原,令五脏六腑之有本,十二经脉之有根,肾脉不独沉矣。三阴以少阴为枢,设使扶阳而不益阴,阴虚而阳无所附,非治法之善也。故用白术以培太阴之土,芍药以滋厥阴之木,茯苓以利少阴之水,水利则精自藏,土安则水有所制,木润则火有所生矣。扶阳以救寒,益阴以固本,此万全之术,其畏而不敢用,束手待毙者,曷可胜计耶?”

吕震名《伤寒寻源》:“此少阴病温经散寒正治之法。主附子之熊烈,下消肾中之水寒,上滋君主之热化,人参助阳,芍药和阴,茯苓利窍以逐水,白术燥湿以燠土,并力温脱,绝不加入一毫升散之药,但使元阳得振而病自解。”

“现代研究”

1.实验研究

通过将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合用,提示二方合用对中枢及外周神经末梢均有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可能与一氧化氮、前列腺素、超氧化物歧化酶改变有关。应用动物实验比较附子汤、桂枝附子汤、芍药甘草汤的镇痛抗炎作用,发现附子汤的镇痛作用最佳。

2.临床研究

本方治疗阳虚所致的腹胀腹泻、腹痛、肌肉疼痛等症,疗效显著。

“病案分析”

1.刘某,男,56岁,工人。1997年12月8日初诊。大便溏泻反复两年余,日行4~6次,无夹脓血,腹痛隐隐,喜按喜热饮。近3个月来,面色晄白,全身酸痛乏力,手足寒,纳差,阳事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用附子汤加味:白参10g(煎兑),附片15g,焦白术15g,云苓20g,鸡内金10g,白芍20g,芡实10g。服5剂后,大便减至每日2~3次。守方加干姜10g,连服20天,大便日1~2次,成形,余症改善。再予服附子理中丸善后。

按语:《医宗必读》论泄泻治法有九,其中“一曰温肾。肾主两便,封藏之本。竟虽属水,真阳寓焉,少火生气,火为土母,此火一衰,何以运行三焦,熟腐五谷乎?故虚者必夹寒,脾虚者必补母。经云寒者温之是也”。故以附子汤温阳散寒除湿,配以鸡内金、芡实涩肠止泻,而使久泻止。

2.王某,男,工人,56岁,1978年10月6日初诊。胃脘疼痛10余年,近两年来加重,每遇秋、冬季节则疼痛明显加剧,纳呆呃逆,口吐清水,肢冷畏寒,倦怠乏力,腹胀便溏。曾在某医院及我院诊断为萎缩性胃炎,服中西药罔效。查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此乃中阳不足,脾胃虚寒。法宜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处方:党参12g,炒白术12g,肉桂10g,醋香附12g,焦麦芽12g,制附子10g,茯苓10g,白芍10g,延胡索10g。每日1剂,水煎服。服用12剂,胃脘疼痛大减,食欲大增。效不更方,加蒲黄6g,再连服10剂,诸症悉除而愈。随访2年未复发。

按语:此例乃虚寒型胃脘痛,其因多有命门真货不足,火不生土,土湿木郁,肝脾不和所致。用附子汤补命门真火,健脾除湿;加香附、延胡索行气止痛。诸药合用,使脾健气利,阴阳调和,病亦自安。

同类推荐
  • 走出饮食误区

    走出饮食误区

    本书内容包括:饮食习惯正误辩、饮食器具使用正误辩、食材选购与存储正误辨、特殊人群饮食正误辩。
  • 心病还需心药医

    心病还需心药医

    本书告诉我们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养心”即是保持心理健康。当我们做到自知、自然、自律、自在、自重和自安,我们的心情就会愉快、精神会饱满、心态平和,身体也就自然健康无恙了。
  • 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

    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

    健康不是到了中年之后才开始关注的事情,而是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注重,它就藏在你身边的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中。本书从日常生活、饮食、睡眠、运动、服饰、美容、心理健康、养生保健、性生活几个方面,分别讲述了你健康一生的120个习惯,让你摆脱一些看似正确的坏习惯,精力充沛土面对每天的太阳。
  • 360度女性私人健康管理手册

    360度女性私人健康管理手册

    本书介绍关于女性营养健康方面的1001个问题,经精心挑选,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普遍参考价值。作者通过将问题细致分类,划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平衡膳食、身体防护、合理营养、特殊人群与女性营养、四季交替与女性营养。每个部分选取紧密贴近生活和女性实际需要的问题逐一进行解答。为方便读者阅读,本书以每个章节内容为依据,分别列举出相应的关键词作为主题,更使得全书具有清晰的脉络和主线,读者查找和阅读更轻松。
  • 快乐中老年健康枕边书

    快乐中老年健康枕边书

    本书针对当代中老年人经常遇到的、急需了解和解决的健康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力求为中老年人提供科学、实用、系统的养生保健知识。本书在阐述中老年人的养生保健知识时,力求做到通俗易懂、简洁明了,非常方便中老年朋友阅读。
热门推荐
  • 外面风大,和我回家

    外面风大,和我回家

    他,叫边伯贤,是一个不幸却也有幸的人,即便经历过许多事,却也希望在风雨过后能看到彩虹,属于自己的彩虹,那么,朴灿烈,你是我的彩虹吗?他,叫朴灿烈,是一个生活在闪光灯下光鲜亮丽的大明星,即便得到万千宠爱,却也只爱一人,喂,边伯贤,外面风大,和我回家吧
  • 读心狂医

    读心狂医

    拥有一枚魔力戒指的小鲜肉,既能读懂女人的芳心,又能治疗女人的暗疾,温情如水又铁骨铮铮,且看少年狂医如何在现代都市里演绎一段战魔除妖荡、儿女情长、荡气回肠的至爱故事。
  • 异世重生之十三岁小皇后

    异世重生之十三岁小皇后

    他,斜斜地靠在软椅上,手指把玩着她的头发,红唇轻启:“做我的皇后吧。”她,一派淡定,翻看着古书,清冷地道:“如果你承认自己有恋童癖,我…”“你就答应,那我就承认恋上你这样的小家伙。”邪魅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她手指轻捻,指间银针齐飞。衣袖翻飞,他挡住毒粉,扫落银针,已在她三步远。他嘴角轻扬,又近了半步。她暗自皱眉,又少了半步。……
  • 邪妃你很嚣张

    邪妃你很嚣张

    她,本该是高高在上的王者,可,如今,一个失足,被小人陷害至灵宠围攻而重生为一个什么都不会,而且还是外人口中的废物,呵!一个强大到不能在强大的王者,现在,却变成了什么都不会的废物,但,我不会输,敢欺凌我,等待你的就是——死!他,一开始和她见面时,带着不屑,但是后来,自己居然会帮助她,外人成为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如今却栽在了一个废物手中,待我们看看她们如何创造奇迹...
  • 赤傲天下

    赤傲天下

    风云大陆三大帝国鼎立,英雄才俊层出不穷,北夜帝国为三大帝国之首,更是强者林立。北夜赤,一个如铁般冷酷,又如火般灼热的人,血液里天生就带着好战和嗜血,命运使然,终让她走上一条不归的成神之路。一袭不变的暗红色战袍,一把赤月弯刀,誓要挑尽天下英雄,登立那苍穹之巅!
  • 凶魔世界

    凶魔世界

    自源降临以来,乾坤倒转,纪元更替。浩大修行界,渺小众生修。强者与强者之间的生死厮杀,大陆与大陆之间的硝烟战火,斑斓多彩的修行世界。
  • 王者荣耀之太古魔种

    王者荣耀之太古魔种

    魔种操控着王者大陆中的每个人,谁想成为王者?
  • 淳心意绾年妃传

    淳心意绾年妃传

    泰陵—开创了清朝皇贵妃附葬的先河!清宫十二美人图把皇贵妃的一颦一笑展现在后人眼前。她是出身于官宦世家的千金小姐,是雍亲王的侧福晋,是雍正皇帝的敦肃皇贵妃!更是唯一走进爱新觉罗胤禛心里的女人。她没有孝庄皇后的功勋,也没有熹贵妃活得长!但是我还是很羡慕她,可以在深不见底的后宫里得到了皇帝的真心。那位皇帝恰恰是历史上最不贪恋美色的雍正皇帝!讨论群:102429208
  • 网游之狗血神话

    网游之狗血神话

    没有最狗血,只有更狗血。不一样的狗血,带给你不一样的享受。
  • 绝命星途

    绝命星途

    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时代这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时代这一切无法阻挡这一切也无法挽回若的尊严,那么需要铁与火的考验若的力量,那么需要生与死的抉择神秘来袭,青铜祭坛无声出现,地球瞬间进入高武时代,这一切该何去何从,我们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