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2500000020

第20章 固原古城王金铎胡永祥

固原古城是丝绸之路宁夏段上著名的城市遗址,位于固原城内。有内外两重城墙,平面呈“回”字形。内城墙周长九里三分,即4650米,高三丈五尺,顶宽二丈二尺,底宽三丈八尺。外城墙周长十三里七分,即6850米,高三丈六尺。内外城共开有10道城门:其中东城门三道,有名者二,曰安边、曰保宁;南城门四道,有名者二,曰镇秦、曰兴德;西城门二道,有名者一,曰威远;北城门一道,曰靖朔。

固原古城从西汉武帝设立安定郡作为郡治时开始修筑,历经十六国、北魏、北周、唐、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扩建、维修和加固,最终城墙外表采用砖包,形成了一座颇具规模,集政治、军事、文化于一体的历史名城。新中国建立后,雄伟的古城仍屹立于清水河西岸,20世纪70年代初,方遭灭顶之灾,当时为了利用城墙包砖修筑地下防空洞,加强战备,便开始拆除城砖,到20世纪80年代墙体基本上被拆除殆尽,只留下了不易拆除的残壁断垣和利用墙体作为羁押犯罪分子看守所的城之西北角。虽然古城墙遭到了严重破坏,但作为城市遗址,其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存在有突出的普遍价值。2005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已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与中亚五国政府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捆绑申报点。

一、固原古城的现存遗迹

雄伟的固原古城,虽遭破坏,但通过现存的残垣断壁,仍可追忆昔日的壮丽。现存遗迹主要如下:

固原内城墙体遗址:西南角一段,长约500米,高4米~12米不等,处于现西湖公园内,保存状况较完整。墙体上现有松树、榆树、柳树等,顶部存有民国时的砖塔1座,且有现代建筑物凉亭。西北角一段,长约338米,高12米,处于固原市内太平巷与市医院之间。南墙一段,长约240米,处于固原市内后壕与小南寺巷之间。东北角一段,长约150米,处于固原民族师范后院。还有处在固原二小院内的属内城的一处城墙角台,顶部有清代修建的文澜阁。

固原外城墙体遗址:外城西北角一段,长约1000米,保存较完整,从新西院到看守所,再向东经和平门;北关路原州区林业局与武警教导队之间一段,长约150米;东关路原固原县针织厂西侧一段,长约30米;东城门一段,长约40米;东关路原固原县粮食局饲料公司后面与东红村之间一段,长约50米,2007年,由固原市政府开辟为古城墙花园,并对城墙基址进行保护性修复,呈现出基址轮廓。另外还有南河滩清水河畔东红村一段,长约300米;人民街2号~27号一段,长约57米,高9米;南城路111号一段,长约42米。

固原城内的古建筑遗迹有:城隍庙,位于政府街东段,现原州区粮食局院内。始建于明景泰元年,据明嘉靖《固原州志》中“创建城隍庙碑记”载:“……有安边,镇夷二门城隍,建置莫详厥初。大明景泰庚午……乃以城池既完,非立城隍庙……始于景泰元年(1450)三月三日,以是年秋八月告成,俾予记之。”又据民国《固原县志·建置志》“坛坊”中载:城隍庙“同治兵燹,付之灰烬……劝募兴修,始壮厥观。第一级门前,铸铁狮二对蹲左右,右者前腿胯抱小铜猊一,土人称为铁抱铜者……循门进第二级,中建乐楼,东西钟鼓楼。第三级献殿三楹……第四级正中为隍神寝宫。”民国年间,国民党第八战区军队占用作为粮库。从1954年始,一直被固原县粮食局占用。现存较完整的3座正殿,其中圣母宫基本保持明代建筑风格。

财神楼。位于古城南门外过店街南端,从建筑风格看,始建于明朝。过店街是清末至建国初期固原城的繁华商业地段,光绪四年(1878年),商家为了财源兴旺,捐资重修。基座为城门洞式青砖结构,门洞南面上端砖刻“五原重关”,北面上端砖刻“天衢”“光绪四年六月榖旦,过店坊众会旧修”。楼阁为方形歇山顶式土木结构,是固原市唯一保存的城楼式歇山顶楼阁建筑。

文澜阁。位于原州区第二小学院内内城墙东南角台上,建筑风格为六边形三层檐亭式砖木结构,飞檐翘角,券蓬复叠,是固原保存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之一。据史载:魁星楼由明三边总督秦竑创建于弘治十四年(1502年)。道光乙巳年(1845年),杨忠武捐俸金重建,遣僚属,庀材鸠工,衣砖甃石,金碧错杂,丹漆涂施。光绪末年,知州王学伊为“招东来紫气,起地方文脉,壮山城景色”而倡议地方乡绅并带头捐资重建。1926年书法大师于右任登阁游览,题写“瑞应须弥山,翠接文澜阁”的楹联,之后魁星楼又称文澜阁。

钟楼上的大铁钟。钟鼓楼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威仪建筑,明代,固原作为三边总镇,建有雄伟壮观的钟楼和鼓楼,可惜毁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只留下了悬挂在钟楼上的“千古一钟”,即铸造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的大铁钟,作为消失的钟鼓楼的见证。钟为国家一级文物,高2.36米,口径1.7米,重量约6吨,体形浑大,造型古朴。上铸各种图案及铭文436字。从北宋流传至今,保存完好,罕见而珍贵。据明嘉靖、万历《固原州志》中“固原镇鼓楼记”和“记略”记载,固原钟鼓楼,“东悬鼓,西悬钟,悬者又靖康时故钟焉”。在钟楼拆除时,钟由于体大量重,敲击发出洪大的声音,被作为战时警报器而免遭毁坏。后由固原博物馆收藏并建八角重檐的亭子,专门陈列。

二、固原古城发展史略

固原古城是固原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见证与载体。据考古资料,距今2.7万年~3.2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固原就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这里存在着一支农牧兼并、崇尚简朴、兴盛篮纹素陶的自成体系的原始土著文化,“菜园遗存”便是典型代表。西周时,固原为“大原”之地,是西周北部疆域的边缘。春秋战国时期,固原是戎、狄等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息之地。秦人兴起后,征服、兼并或消灭了诸多戎人部落,乌氏戎就是一支,被秦惠文王兼并后遂设乌氏县进行统辖,这是固原境内最早的县级行政设置。

秦汉时期,天下一统,固原作为边陲重镇纳入了统一的版图之中,秦与汉初属北地郡管辖。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设置安定郡,辖21县,郡治高平(今固原),高平城出现,且成为安定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高平城的筑造,奠定了固原城池建制的初期格局,其内城就是从此开始修筑的,这也是固原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三国鼎立、十六国政权和南北朝的对峙中,历史进入了一个大分裂、大动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阶段。十六国时,固原被少数民族建立的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大夏等政权统辖。前赵时,增置朔州,并设朔州牧,以镇高平,这是历史上出现在固原的新建制。北魏时期,太延二年(436年)设置高平镇,被视为“国之藩屏”,正光五年(524年)改为原州。北周时设置原州总管府,成为其政权的“霸业所基”。天和四年(569年)正月,新筑原州城,扩大了城的规模,原城址成为新筑城的内城,这次城池修筑,承前启后,奠定了唐宋以前原州城的格局。

隋唐时期,固原的建置很不稳定。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置州县,固原时为原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原州又改为平凉郡,治所仍在高平县,同时置有原州羊牧,设大都督并尉。唐代,固原的设置有原州、原州都督府、平凉郡等。前期,政治稳定,国力昌盛,文化繁荣,对外交流畅通,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固原城也得到了发展。到唐代中后期,因为“安史之乱”,吐蕃民族占领了原州,“毁夷垣墉,弃之不居”。大中三年(849年)二月,原州收复,归治。这个阶段,固原城遭受了战争的严重破坏。

宋时,固原地处宋与西夏交战的前沿阵地,建置的设立和城的建设主要考虑军事意义,在固原设置镇戎军,成为西北军事重镇。城的建筑形制也发生了变化,凸现军事防御,增筑了瓮城和马面。瓮城是修筑在城门外的圆形小城,俗称“月城”,主要用于掩护城门,也可诱敌进入,发挥“瓮中捉鳖”之功用。马面是城墙外从上到下附加突出的部分,主要为了增大城墙上的平面面积,有利于增加和部署守卫力量。宋绍兴元年(1131年),固原陷于金,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升镇戎军为镇戎州,对这里进行特别经营。金宣宗兴定三年(1219年)发生了大地震,固原城遭到破坏。出土于固原城墙中的“铭文方砖”和东岳山鲁班庙遗址中的“地震刻石”,堪称地震“双璧”,同时记载了金兴定三年六月十八日巳时发生的大地震,“镇戎城壁、屋宇尽皆摧塌,黎民失散”“至兴定四年四月二十一日,兴上左军民夫二万余人再行修筑,至五月十五日工毕”。说明被震坏的固原城得到了及时修筑。

明清时期,是固原城的修筑顶峰,最终形成了内外两重城墙,平面呈“回”字形的建制格局。明景泰二年(1451年)朝廷允准修筑固原城。成化六年(1470年)固原兵备道佥事杨勉整饬兵备,增筑固原城,并在南城门镇夷、东城门安边上修建辅楼。成化十年(1474年)置延绥、甘肃、宁夏三边总制府于固原,总领陕西三边军务。弘治十四年(1501年),设固原镇,又称陕西镇,固原遂成为北方军事防备的“九边”重镇之一。嘉靖十九年(1540年),改总制为总督,驻节固原。清代,三边总督仍驻节固原,辖陕西、甘肃、延绥、宁夏四巡抚。固原城池新一轮的大规模修筑起始于弘治年间,弘治十五年(1502年),三边总制秦竑增筑外关城,城墙上有堞楼,城周有壕堑,周长十三里七分(6850米),高三丈六尺(12米),设关门口,外为沟池,深阔各二丈。开有四道城门,南镇秦、北靖朔、东安边,复开西门称威远,这次修筑的外关城基本上奠定了双重城墙的形制。万历年间,固原城的规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万历二年(1575年),三边总督石茂华主持衣砖甃城,即用砖石砌护墙体外表,并增筑了角楼、铺房、炮台、水沟、车道及城墙顶部外沿,加修了作战用的垛墙,还修建完善了10道城门,最终形成了名震一时的砖包城,成为当时西北名城。清代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驻固的镇绥将军潘育龙增修固原城,并加修大小城楼24座”。嘉庆十六年(1811年),固原总督那彦成再次进行修缮,“役募夫近万人,用帑五万余金……向之倾者整,圮者新。垣墉屹然,完固如初”。至此,一座经历2000多年漫长岁月逐渐修筑、完善的集政治、军事、文化于一体的城市最终定格。

三、固原古城突出的普遍价值

固原古城,完整性虽遭破坏,但作为遗产,是固原历史发展、文化延续的象征和缩影,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首先,固原古城城墙内外两重,平面呈“回”字形,在中国为孤例,在世界建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且结合军事、人文、地形等独有的特征合理营建城池,体现出了“壮丽”的威势。固原城池的形成,是悠久历史发展的产物。西周宣王曾“料民于大原”,即今固原。战国秦时,置乌氏县于此。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始筑固原城,兴建之初就显示出了区域政治、交通、文化、军事的中心地位。后历经十六国、北魏、北周、唐、宋、金等朝代的不断维护与增筑,城池逐步趋于完备。至明代弘治年间设三边总制于固原,增筑外关城,基本上奠定了固原城池“回”字形的格局,万历年间重修城池,最终形成了具备内外两重城墙的“回”字形格局。“治城形势如磐石,东岳辅于左,西坪翊于右,九龙槟于前,北塬拓于后,清水河襟带于东南,饮马河纡轸于西北。”“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一座形制独特、规模宏大、蔚为壮观的西北名城屹立于清水河畔,彰显了人类的创造精神。

其次,固原古城历史上的兴衰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诸多朝代更迭、军事防备、商贸发展的事实,是区域文明历史进程的折射。西汉武帝设置安定郡后,十分重视其发展,先后6次巡察,开辟了后来“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基本走向,固原作为交通重镇的历史地位初步确立。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亲征高平,征服了陇西割据势力隗嚣属下大将高峻,固原显示出了特殊地位。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在固原设高平镇。524年,六镇起义爆发,高平镇敕勒族首领胡琛起兵响应,自称高平王。527年,万俟丑奴在高平称帝,建立政权,置百官,年号神兽,固原遂成为起义政权的首都。

唐代,是固原的多事之秋。唐初,太宗李世民亲巡固原视察马政。756年,太子李亨率部抵原州(固原)都督府,招募军队,补充数万匹战马,成为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力挽狂澜的有功之地,也是肃宗李亨继位的策源地,固原在这一历史转折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唐代中后期,吐蕃大举入侵,原州陷入吐蕃,治所内迁,“丝绸之路”受阻,途经固原的通道由新灵州西域道取代,固原在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地位受到了严重影响。

元代,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等元朝政权的创建者曾驻跸六盘山,且设立成吉思汗避暑行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久病逝于此,陨落六盘山,奠定了这里在元政权时期的特殊地位。蒙哥汗、元世祖忽必烈等以六盘山为基地的军事行动,都与固原密切相关。

明代,为了军事防御,重新修筑固原城,成化十年(1474年)设三边总制府于固原,甘肃、延绥、宁夏诸镇总兵、巡抚皆听三边节制,自弘治十五年(1506年)起,三边总制始为定制,足见固原军事地位的重要。清代,固原处于和平环境之中,这座古城也随着清王朝的解体而在政治、军事上走到了尽头,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则永久存在。

再次,固原古城是丝绸之路中国境内东段北道上的咽喉重镇,又是中国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汇之处,见证着诸多民族徙居、融合,中西文化交流的事实。固原处于中西文化交流,中国南北文化融合的交错地带,也是戎、狄、羌、匈奴、鲜卑、羯、氐、柔然、敕勒、突厥、吐蕃、党项、蒙古等诸多少数民族徙居、融合、发展的地区。五胡十六国时,先后有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民族徙入,匈奴铁弗部首领赫连勃勃还在此建立“大夏”政权。唐代,突厥、吐蕃入居,后来他们逐步融合于汉族或其他民族中。典型代表则是“昭武九姓”粟特人的徙居,粟特人主要居住在中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的索格底亚那地区,自汉代起就活跃在丝绸之路上。隋唐时期,由于原州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重镇,商业贸易发达,胡汉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粟特人史系家族“因宦来徙”,固原遂成为丝绸之路沿线粟特人的主要聚落点。固原西、南郊史姓家族墓地便是实证,目前共发掘史姓及其他各阶层的墓葬50余座。其中具有墓志确切记载的大型墓葬7座,6座墓葬属史姓。从中出土了一批反映中西文化交流与民族迁徙融合的遗物。尤其是墓地中出土的欧罗巴人骨架,把欧罗巴人地理分布的最东界从哈密地区推进到了固原地区,显现了民族的迁徙与交融,说明丝绸之路上原州人种分布的多样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宋夏之时,党项诸羌徙入固原,且数量较多,仅泾原路诸羌熟户10470余帐。宋、夏还在原州、德顺军(今隆德)设置榷马场,成为吐蕃、回纥、党项人进入固原境内的又一渠道,为民族融合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元代,安西王开城府的设置,促使蒙古族徙居六盘山地区。在元统一过程中,东来中国的“回回”人在战争结束以后,随地入社,从事农业耕作,六盘山区就是回回军屯驻耕作的重要区域。这一时期,回回人开始定居固原。

历史上,固原是丝绸之路长(安)凉(州)之道北路上的咽喉重镇,贡使、商贾、僧侣往来频繁、络绎不绝,诸多文化交流、宗教传播的的事实就发生在这里。尤其是北朝、隋唐丝绸之路的繁荣昌盛时期,固原城周围出土的大批蜚声中外的文物便是见证,尤以北魏漆棺画、鎏金银壶、凸钉装饰玻璃碗三件国宝级文物而著称。还有绿釉乐舞扁壶、舟形杯、金银币等反映中西文化交流的中西亚器物。史料记载的波斯国为北魏洛阳献狮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北魏正光五年(524年),高平爆发了万俟丑奴领导的人民起义,恰逢波斯使者途径高平,为洛阳献狮,被万俟丑奴截留,因此而建元神兽。这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著名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价值。还有大量带有或受中亚与波斯风格影响的器物,如:13枚萨珊金银币及其仿制品,展现源于希腊、罗马文化艺术风格的巴克特里亚金属制品鎏金银壶,还有来源于伊朗高原萨珊玻璃系的凸钉装饰玻璃碗、镶嵌宝石的金戒指、微雕“生命树”母题的刻有中古波斯铭文的宝石印章等,以及手握或口含金银币的葬俗,实证了沿着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兴盛和文化交流的发达。尤其是出土的史氏与安氏墓志,记载了粟特人中的史氏流寓原州的事实,也为丝绸之路沿线粟特人华化和民族交流提供了实物资料,说明了隋唐间发达的中西文化交流。

随着丝路的畅通,东西文化交流的宗教——佛教文化率先传入固原。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大力倡导佛教,当时少数民族建立的后赵、前秦、后秦等政权统辖今天的固原。后秦政权大力推广佛教,当时安定郡朝那县出高僧道温,先于庐山事慧远大师,后又与鸠摩罗什一起在长安共相提携,发明幽教,足见这里的佛教传播已比较普遍了。须弥山石窟的开凿,就是佛教传播的时代产物。祆教,又称拜火教,也是随着粟特人在丝绸之路的活动而传入中国北方的西亚宗教,并受到政府的保护,祆教的宗教社区由自己管理,宗教首领萨宝向政府负责,也是政府管理祆教的移民领袖,行政官吏。后来,伊斯兰教也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元时期,随着蒙古大军的西征东归,把六盘山区作为灭金攻宋的军事大本营,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民族随军进入固原,加之安西王阿难答的极力传播,伊斯兰教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作者胡永祥系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文管所文博馆员)

同类推荐
  • 大明之特种兵王

    大明之特种兵王

    一个穿越到明朝的历史系大学生,凭借一腔热血,以无穷的勇气和智慧,平定后金,安抚西北,杀稳了明朝的半壁河山。白龙分队,大明兵王,他的故事,将会永远流传。
  • 隋唐风雨

    隋唐风雨

    隋唐风雨之恋,还原历史真相,看历史风云变幻
  • 大梦三国

    大梦三国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大梦三国,阅尽英雄豪杰无数。指点江山,谋略尽显,杀出重围,方显男儿本色。
  • 回到三国建伟业

    回到三国建伟业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既然穿越到了三国,就让历史的篇章为自己留下浓重的一笔!
  • 蜀汉必得天下

    蜀汉必得天下

    我来到三国时期,正直赤壁之战,风火连绵,战事不断,这个悲惨的时代,最后因为我的协助蜀国一统华夏
热门推荐
  • 凌云记

    凌云记

    百万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浩劫,几乎断绝了人族的传承,幸好五仙横空出世,力挽狂澜。百万年后,魔族再一次蠢蠢欲动,天下风云始变,天云山上的少年苏玉,却还在为突如其来的婚约而伤透了脑筋......
  • 末世丧尸围城

    末世丧尸围城

    人类想不到,电影中的末世居然出现在了真实的生活中。一夜之间,风云突变。丧尸,变异兽,疯狂的杀戮,末日祷告,犄角处的存活,苟且偷生。人类……该何去何从……?丧尸末世宣言:人类……你们一定会为自己的抉择……付出代价!小生新书发布,望大家多多支持。欢迎加入书友群,群号码:490756218
  • 倾世毒妃:鬼帝的纨绔狂妻

    倾世毒妃:鬼帝的纨绔狂妻

    乐正韵沁,二十一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金牌毒医。却意外穿越到律清国丞相发废物嫡小姐身上。废物?哼!她倒要让这些人知道被废物踩在脚下的感觉!神兽算个毛,各种上古神兽跪舔姐姐的脚呢!高级丹药算个屁,神级丹药遍地撒!高级功法?别搞笑了!姐姐我多的是神级功法好伐?虐渣简直不要太爽!
  • 2017国际获奖科幻小说精选

    2017国际获奖科幻小说精选

    21世纪以来,美国科幻领域发生了悄无声息的巨大变化:更看重语言和叙事,更多对准文化中的政治议题,更欣赏作者的独特体验。这一切,最终反映在每年形形色色的评奖名单中。未来事务管理局致力于科幻文化传播,独家引进2017年多个重要科幻奖项的入围和获奖作品,希望能够让中国读者领略当今世界科幻发展的样貌。本选集是未来局国际获奖科幻小说精选的第一集。
  • 重生之嫡女太倾城

    重生之嫡女太倾城

    【黑洞文学社】前世她将自己心爱的男子步步推上皇位最后却在他登基的第二天被打入冷宫削去后位贬为奴婢“沐锦熙,你知道吗?你的聪明在我眼中时时都像是在打击我一个身为男子应有的尊严!”她精心对待的姐妹直接送上一碗落子汤“姐姐!哦不对是贱婢,请问这冷宫的滋味好受吗?哈哈哈哈哈你不知道我等这一天等了多久!还有你腹中的孩子皇上也说留不得呢~来人,把这药给她灌下去!”“是!”之后一场大火烧尽了这里的一切,她再世为人。重生后,她发誓再不给那人一个眉眼,并要将前世他们欠她的通透要回来!这一世!她定要活出精彩!
  • 黑蔷薇:天才少女

    黑蔷薇:天才少女

    (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她,人前是腹黑的假美男,人后是冷漠无情的美少女。一切事物在她眼中不过是玩物,只有复仇才是它的唯一目标。被恶魔附身的她,究竟会发生什么事呢!?
  • 浮世前生

    浮世前生

    一个不变的约定,一连串骇人的阴谋,一个屌丝如何帮助自己的女神在众多强者间周旋。生活只为寻找快乐,生命只需有你陪伴:轮回只为回归原点,浮世变迁只因有你。
  • 战狂无双

    战狂无双

    本想与世无争,谁奈命运弄人?纵使别人嘲我,讽我,笑我,那又如何?即便骨断筋折,血流满地,我也绝不屈服!林祥,本是一寻常的山村少年,但是某天的家中突变,却让他不得不放弃了原本平凡的生活,走上了一条谁也预料不到的道路……
  • 修杀之路

    修杀之路

    一个誓要踏足修仙的古怪少年,却沦落到与野狗争食的境地,身处逆境,但他又野心勃勃。他那被绝望洗礼过的面孔下,隐藏着一颗对仙道无比渴望的内心。入道、修道、悟道、得道成仙、与天争命,少年聂寒一路跌跌撞撞,靠着坑蒙拐骗的小手段,在这波诡云谲的乱世之中搅弄风云,叱咤九天。天若无情,吾便破天而立,仙若永生,吾便万古不灭。
  • 都市年时

    都市年时

    夜槿轩曾是天使会的次席,自从那次演习,他逃离了天使会的掌控!崛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