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0000000011

第11章 初露锋芒宜兴壶

明代茶具艺术的突出成就,除表现在景德瓷器生产的辉煌灿烂外,最值得赞美的便是宜兴紫砂茶具的异军突起,陶壶与陶盏的创制与普及,最为后人称道,使得茶饮活动升华到了修心养性、淡雅处世的最高境界,欣赏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造就了一代紫砂精品的风光无限及日后的成就非凡。

宜兴产陶,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当地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从事原始陶器的生产。据考古普查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并从中发掘出了堆积丰富的陶器残片,证明宜兴的陶器生产至少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商周时期,又出现了几何印纹硬陶,秦汉时在宜兴丁蜀与南山一带已形成一个制陶中心,已有釉陶和灰陶的烧制,而且很快过渡到了青瓷的烧制,并且风靡了数百年。

进入宋代,社会饮茶之盛况刺激了茶具的生产,宜兴的陶瓷生产无疑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著名的紫砂陶就是在此时得以创制出来的,而且很快受到文人学士的褒扬,著名诗人梅尧臣在《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夸赞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欧阳修在《和梅公仪尝茶诗》中也有这样的感叹:“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有人据此认定,宜兴紫砂壶的生产,至迟在北宋就已开始。而且,一九七六年的考古发现,似乎也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宜兴市红旗陶瓷厂在丁蜀镇新建隧道窑,施工时在羊角山附近发掘出了一座古窑和大量紫砂陶器的残片堆积,经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南京博物院的专家鉴定,认为其年代起始于北宋中期而盛于南宋。但有人也不同意这种推论,原因大致有两条:一是茶壶的出现,始于明代。在此之前的茶壶,其实只是煮茶煮水用的壶,即审安老人说的“汤提点”,二,宋代的饮茶方式,决定了茶具的功用。斗茶要求使用饼茶,碾罗后再在茶盏中点分,真正意义上的茶壶,只能在散茶的直接冲泡状态下才有用武之地。因此,梅尧臣诗中的“紫泥新品”同“兔毫紫瓯”一样,指的还是当时风光之极的茶盏——建盏,因为,建盏的胎泥也是紫褐色的。

业内人士的这种分歧,孰对孰错,自不必过多考虑,大量的陶器残片出土,至少能说明宜兴陶器和紫砂日用陶在宋代的规模空前,这为明代紫砂壶的大量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代品茶艺术的回归,为紫砂壶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不管是何种方式的品饮,首先追求的还是茶的色、香、味的享受,明代散茶的直接冲泡法,相对于唐宋的煎水煮茶来说,不太容易瀹出茶香,这对清心赏会带来一些缺憾,紫砂陶壶体小壁厚,保温性能好,有助于瀹发与保持茶香,自然就受到了茶人的欢迎。正如明人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所说的那样:“茶至明代,不复碾屑、和香药、制团饼,此已远过古人。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又近人远过前人处也。陶曷取诸?取诸其东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一语以蔽之,紫砂壶的实用效果,引发了其应运而生乃至迅速的风行天下。

制造紫砂壶,首先需要的材料是泥,宜兴紫砂出于丁蜀镇,也是因为只有那里的泥才适宜制造紫砂器。那里的陶土质地细腻、含铁量高,享有“岩中岩”、“泥中泥”的美称。它的发现,还伴随着一个神奇的传说。

相传有一个云游四方的“异僧”途经宜兴,每天都在村巷高呼:“卖富贵!”穷苦的居民听了觉得好笑之极,天下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唯独富贵买不到,于是大家都嘲笑他,认为他是个疯子。和尚无可奈何,只好拉住村中一个老头,对他说:“贵你们不想买,那么买富怎么样呢?”就把老头带到山中产陶土的地方,指给老头看,然后扬长而去,再也不见踪影。老头十分奇怪,就决定试试运气,用锹挖开土层一看,顿时惊呆了,只见里面的土五色俱全,“灿若披锦”。这就是紫砂陶土的来历。

当然,传说毕竟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紫砂陶土的发现,是与广大陶工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分不开的,陶泥孰优孰劣,何种材料适合做何种器具,在陶工们心中是有一杆秤的。把一种事物的出现附植地传说,只不过是人们为了给该事物增添点神秘感而已。

陶泥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抱着金娃娃的宜兴人马上就摆脱了贫穷的如影随形,只是在陶泥用于紫砂壶的制作之后,人们致富的愿望才成为了现实。紫砂壶的诞生,也有个动人的传说。在宜兴的金沙寺中,曾住着一个和尚,其姓名早已湮没无闻,只知道他的性情“闲静有致”,经常与陶工们往来。当时,陶工们仅仅用陶土来制作缸、瓮之类的日常用品,而且陶土还需经过筛选,筛选后的土大都废弃不用,浪费很大,和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常常驻足于陶土堆前,耐心地再加陶洗,久而久之,积累了一些质地细腻、坚实的优质陶土。和尚试着将这些陶土手捏成胎,圆形中空,并安上底座、口、柄、盖,与陶工们制作的其它陶器一起放入窑中烧制,所成陶壶色泽乌紫,铿铿作声,显得十分精致。消息传开后,人们纷纷仿制,紫砂壶遂流行开来,这位不知名的和尚也因而被誉为紫砂壶的始祖而受到人们永久的怀念。

真正使紫砂壶走上艺术化道路并发扬光大的人,是一位名叫供春的年轻人。他是学宪吴仕的家僮,当时正陪伴主人在金沙寺里读书,适逢和尚在制作紫砂壶,好奇心极强的供春在劳役之暇,看和尚制壶看得入了迷,于是就偷偷地学习和尚的技艺,也去淘选了一些细泥作坯,用茶匙按压内壁,手指压外壁,屡按屡压,反复不断,直压到壶坯非常紧密为止,可能是按压时手劲太大,以致在茶壶的腹部留下了清晰的指印,烧成后,质地相当出众。周高起评价道:“今传世者,栗色如古金铁,敦庞周正,允称神明垂则矣。”此壶传开后,人们称为“供春壶”。供春因此也成一名点土成金的制壶宗师。

作为紫砂壶的知名创始人供春,也有称为“龚春”的。如周高起在《阳羡壶系》中说:“供春,人皆证为龚春。予于吴同卿家见大彬所仿,则刻供春二字,足折聚讼。”明人张岱的《陶庵梦忆》也说:“宜兴罐以龚春为上。”要弄清这桩悬案要从供春的身份说起。我们知道,供春是一个家僮,而这种人一般是没有姓的,“供”与“龚”同音,以讹传讹的可能性相当大,久而久之,供春就成了“龚春”;另一方面,他可能原本的确姓龚,由于做茶壶出了名,成为大师级人物,也就恢复了其自由人身份。据说江苏丹徒人谈允谦曾给供春写过传记,可惜如今已无法读到,所以这则公案尚无法判别,不过,窃以为以讹传讹的可能性要大些。

供春制壶究竟始于何时?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紫砂壶的起源。从《宜兴县志》中了解到,吴仕,字克学,号颐山,正德甲戌进士,以提学副使擢四川参政。正德甲戌年正是公元1514年。供春制壶当在此之前,因为吴仕读书金沙寺,显然是未中进土前的事才符合逻辑,不然,出仕后的吴仕是绝对没有闲暇时光到金沙寺盘桓的。因此,供春制壶大致是发生在弘治年间(1488—1505)的事了,也就是说,紫砂壶的创制,当在明朝中期以后。

供春制作的茶壶,造型新颖精巧,色泽古朴,光洁可鉴,温雅大方兼而有之,质地薄而坚实,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当时就享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玉”的美誉。因年代久远,其传世作品近乎绝迹。现存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一把供春款树瘿壶,据说就是供春模仿金沙寺内老银杏树瘿而制成的。此壶造型就象树瘿(即树上长的瘤)那样坑坑洼洼,壶色幽暗呈栗色,初入眼时好似古金铁铸就,古香古色。仔细一瞧,才觉得通体质朴典雅,别具雅趣盈然之美。在壶把下镌有“供春”两字篆书款识,壶身已缺盖。它的真实可靠性源自它曾经被清代著名收藏家吴大澂收藏,1928年,宜兴人储南强先生在苏州冷摊上发现了它,但已缺壶盖。储先生设法以五百元买下该壶,并请著名的紫砂艺人裴石民配制了壶盖。据李景康和张虹合著的《阳羡砂壶图考》记载:吴大澂藏有供春缺盖树瘿壶。可资证明此壶身份,但因没有同时代的其它器物作参照,此壶的真膺至今还是个谜,然而,其造型的精湛,仍是世所罕见的。

供春壶问世后,紫砂壶的制作得到长足的发展,艺人们殚精绝虑,纷纷徜徉于壶中天地。明朝万历年间,又出现了董翰、赵梁、元畅(一说作袁锡)、时朋四大制壶高手,号称“四名家”。他们或以工巧著称,或以古拙闻名,所谓制壶“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诸多壶式,就出自他们手中。随后,又有“壶家妙手称三大”的时大彬、李大仲芳、徐大友泉的崛起,及欧正春、蒋时英、陈用卿、陈信卿、闵鲁生、陈光甫等人的渐入佳境,而使明朝紫砂壶的制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后继有人的喜人景象。

与“四名家”同时的还有一个叫李茂林的人,也值得一提。据《阳羡茗壶系》记载,李茂林制壶以小圆式为主,他的一大突出贡献是在烧造时“另作瓦囊,闭入陶穴,故前此名壶,不免沾缸坛油泪”。瓦囊也就是匣钵。紫砂壶坯放在匣钵里,因受到保护,就不会沾染灰泪,烧造出来的壶表现光洁干净,没有油泪釉斑。而且,炉窑内温度通过匣钵传给壶坯,比较均匀,壶身颜色也因此均匀一致。因为紫砂壶一般都和缸坛等日常用陶同窑而烧,而先前没有匣钵的保护,造成受火不一致,壶身颜色也很容易斑驳陆离,大大影响了其美感。李茂林的这一发明,很快就被采纳,并沿用至今。

紫砂壶在明代甫一问世,就被珍同拱壁,贵如珠玉。周高起说:“至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世日趋华,抑足盛矣。”张岱也颇有感慨:“宜兴罐,以龚春为上,……直跻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愧色。”其风光如此,是与它自身所具备的无与伦比的特点密切相关的。

紫砂壶优越的实用功能,是其它质地茶壶所无法比拟的。紫砂壶属于炻器类,素胎无釉,胎质细腻,含铁量高达9%,作为茶具,它有七大优点:一、用来泡茶,不失原味,并能保持“色香味皆蕴”,没有熟汤气,使“茶叶越发醇郁芳沁”;二、茶壶能有效吸收茶汁,使用时间长了,壶壁上积有“茶锈”,即使是空壶,用沸水注入,也有茶香散发出来;三、茶叶不易霉馊变质,有益于人体健康;四、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即使在冬天注入沸水,也不会冷炸,用文火炖烧,不易爆裂;五、传热缓慢,使用时,提壶不会烫手;六、经久耐用,经茶水浸泡、手掌摩娑后,不但光泽不损,反而会更加美观;七、壶的式样繁多,造型古朴别致,实用性与欣赏性俱佳。

正因为有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明代紫砂壶在茶具中的地位可谓蒸蒸日上,锋芒直逼老牌正统瓷茶具,许多人都以拥有一把宜兴紫砂壶为荣,象明代著名的诗人、书画家徐渭就曾作《某伯子惠虎丘谢之》诗表明了自己的这种急迫心情:

“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

透过徐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步入明代中晚期后,紫砂壶的制作与发展也走到了成熟期,士大夫阶层饮茶用紫砂壶已蔚为风尚,这对紫砂壶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宜兴紫砂壶,溶技术与艺术于一体,集实用与审美于一身。人们在饮茶品茗的时候,不仅能够深刻体验到味觉之美,而且还能通过视觉感受到茶具的艺术之美,使味觉的品尝凭添了几分审美的情趣。这一切,既得益于它自身无与伦比的先天条件,也受惠千其“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造型。据了解,由于紫砂泥的特殊性能和紫砂壶的特殊成型工艺,使得其造型范围极为广阔,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款式,至少在千种以上,明代紫砂茶具的造型,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几何形体的造型,这是紫砂壶中最为常见的样式。是根据圆、椭圆、方、锥等几何形态变化而来的,统称“光货”。各类方形壶、圆形壶、直筒壶、双梭形壶等,就属于这一范畴;二、自然形象的变形。是根据自然界中瓜果花木、虫鱼鸟兽,或生活中常见器物的形状,结合实用予以变形,统称“花货”。如竹形壶、梅花壶、柚子壶、葵花壶等等,就属于这一类;三、筋纹型。是将花朵或果实的形态,加以图案化、规则化,再组织变化成型的。象时大彬制作的壶,就是这一类的杰出代表。

发展到现代,紫砂壶的造型范畴更为扩大,表现手法日趋丰富,除古代的传统得到很好的继承外,各种现代用具如汽车、灯盏、皮革等都被用于砂壶造型,技术更臻先进的微型刻壶也陆续问世,最为著名的莫过子在一把仅能盛350毫升水的掇球壶上竟刻上了7000余字的《茶经》全文,有的艺术家还在尝试把部分古代名篇茶画搬上壶腹。

紫砂壶的突出成就,与制陶匠人们的孜孜以求、不倦探索是紧密相关的,除紫砂壶的“正始”创制人供春外,明代制陶大师中,时大彬是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同类推荐
  •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 《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飞乐鸟所有色铅笔中颜色最多的高级手绘,与国际通用的颜色接轨,并由飞乐鸟最顶级的画师亲手创作。初高级画手一定要看噢!这本《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比一般中国人画画只用到24种颜色色足足增加了24种,与国际顶尖的画手所用到的颜色保持一致。只要这48种颜色在手,就可以画出任何一种颜色的物体。其次,本书仍然是从最初级的画线开始,一步一步教会你画好成熟的素描画,以及从入门到成熟的上色步骤,对于初高级画手或者业余画画的同学来说,是一次难得学习的机会。掌握这本书的主要知识点,可以给你瞬间就成为用色高手和色铅笔画画高手。
  •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以培养色彩思维为目的,从色彩理论基础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操作中提高学生对颜色的感知和兴趣。通过理论的融入,使学生认识到色彩造型规律的来源和过程;通过技法和训练,增强学生的色彩敏感度和用色能力。
  • 莫奈艺术书简

    莫奈艺术书简

    这本《莫奈艺术书简》由克劳德·莫奈著,张恒译。克劳德·莫奈是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他率先在户外作画,在光与影的舞台上灵活地跳舞。他热爱城市的天际线,喜欢房屋在晴空下呈现的灰白色块;他喜欢马路上奔走、忙碌、短打装束的行人,他喜欢赛马场,贵族们前呼后拥的驾车出游;他喜欢我们的女士,喜欢她们的遮阳伞、手套,她们的服饰装束,甚至她们的假发套和搽面香粉……
  •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保安腰刀的基本知识。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人民独具民族特色、体现民族气派的随身佩刀,是保安族历史上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手工技艺,也是保安族人民历经数百年岁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锻造出来的民族文化瑰宝。它?铸着保安族人民的智慧和才华,见证着保安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反映着保安族的历史传统、民族精神和文化风恪,蕴含着保安族人民特有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想象力和创造力,堪称保安族的文化象征、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作。
热门推荐
  • 往事与明天

    往事与明天

    男主冥幽年少叛逆,但出身富贵,虽然对自己的父亲没有什么印象,但是确对父亲十分恭敬,生来就十分玩逆的冥幽因为冥母残疏的庇佑更是肆无忌惮,直到8岁左右母亲不顾一切的走了,才正视自己的人生
  • 梦缘千年:倾城嫡女三小姐

    梦缘千年:倾城嫡女三小姐

    当奇特的曼陀罗华化为人形,在冥界,会有怎样的生活?不明不白的成了神界的敌人?啊?你们要我死也要有个理由吧。穿越重生,看她如何绽放光芒!一次意外,救下了一只妖孽,从此。。。。某女:“大爷,你喜欢我哪儿,我改还不行吗?”某男挑挑眉:“哪里都喜欢。”你改呀~~“。。。。。。”
  • 心态主宰人生

    心态主宰人生

    心态是生命之帆,它决定着我们人生的航向,每个人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样才能乘风破浪,剑达成功的彼岸。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从逆境中崛起,拥有豁达的心胸,才能减少恩怨是非。懂得知足的涵义,才能获得平和安逸,把握生活的节奏,才能拥有快乐健康。
  • 大江湖时代

    大江湖时代

    高手,是在凶险绝境中崛起,在高处不胜寒时退隐。江湖混乱,朝廷征伐,一次又一次的危险逼近,时代的枷锁被打开,一个全新的江湖时代,波澜壮阔的世界,就此揭开……江湖是什么?江湖,就是为女人敢与天下为敌,为兄弟敢血洗天下,为民族敢与百万敌军叫板!廿一已经是老作者,著有:《神魔武帝》《DNF之流氓剑士》人品有保障,无太监记录。新书上传,请大家多照顾一二!加群:318894522
  • 骨髓门

    骨髓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泯灭传奇

    泯灭传奇

    在人类发展迅速的时候,一场人为的危机重现地球,让我们来看看,主角凌峰如何斩妖除魔,成为最强王者。()
  • 少年风流【完结】

    少年风流【完结】

    想像一下,如果突然有一天,无数的少女任你采摘,无尽的财富任你享用,会是怎样一副场景?本书的主角就面临着这样的诱惑。原本平凡而普通的他,因为一个极偶然的原因,成为世界上最强大而神秘家族的继承人,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成为了人中之龙,平凡二字从此与他绝缘……
  • 神之女:碧尔王

    神之女:碧尔王

    神界,六界,魔界之首诺碧尔争夺天下,神界的后人,神女与修仙之人产生爱情,却又有另一个女人插手,一次游历,爱情破灭。藏有卧底,释放魔界之首,得知使命,拯救天下。
  • 哑女王妃:王爷请息怒

    哑女王妃:王爷请息怒

    一朝穿越,被人迷晕了送到妖孽王爷的房里。无心洞房,却偏被吃干抹净。细端详,这天降老公还算个花美男!一咬牙决定,将就下吧……可那亲亲夫君天天折磨她?原因是,她跟他七弟勾搭?!上帝,她前身到底做了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樱珞

    樱珞

    桃花是最寂寞的花,就如你无心却倾倒了世界,让我也被你吸引,但又有多少人懂你的寂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