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0400000004

第4章 三分曾国藩:夹着尾巴做人

§§第二章 涉危蹈险的谋事胆略

人生充满不可测知的风险

人在官场,享受着出人头地的风光和荣耀,但是也有潜在的风险。官职在身,权力和地位炙手可热,说不定哪天遭人忌恨和暗算,搭上身家性命。再者,人生得意,容易忘乎所以,滋生腐败之心。曾国藩为官多年,深知个中滋味。

曾国藩说,凡是有才能的人总希望表现自己,希望被别人承认很高明,就像孔雀一样,遇见围观的人多了,就开屏展示自己的美丽。其实这很容易招来众怒。同时,胸中有是非,有判断,有取舍,但又佯装不知,这是很难做到的。

曾国藩说:终身涉危蹈险,如履薄冰,却能自全其身,自守其道,尽己之性而知天命,下学上达,这些都是阮籍为人处世最重要的原则。

他曾经这样说:

做官的人,比一般人办事方便得多;做大官的人,往往他想都没有想到,就已有人帮他把事办好了。不仅他自己是这样,就是他的家人往往也是一言九鼎,颐指气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无限风光尽被占。这就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所以位高权重的人,就不能不对自己的行为特别小心,包括对自己家人的言语也当格外谨慎。

早在道光年间,他就嘱咐家人,千万不能到衙门里说公事。如果闯入衙门,一方面有失乡绅的气度,一方面也使曾国藩蒙受羞辱;同时还会使地方长官难堪,有时会被地方长官所鄙薄。所以他多次嘱咐家人,即使自家有事,情愿吃亏,千万不可与他人构衅争讼,以免被地方长官怀疑为仗势欺人。

曾国藩深知历史上许多高官败在身边人手上,所以当他得知叔父打着他父亲和他的旗号去干预地方公事后,立即写信予以制止,并讲了一番此乃败家误国的道理。最初,他的叔父不以为然,甚至有些气愤,最后还是曾国藩的父亲搬出“祖训”来,曾国藩的叔父才收敛起来。

到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权势更大了,曾国藩也更加谨慎。他在给曾国荃的一封信中写道:

捐务公事,我的意思是老弟绝不多说一句话为妙。大凡人官运极盛的时候,他们的子弟经手去办公务也是格外顺手,一唱百和,一呼百应。然而闲言碎语也由此而起,怨恨诽谤也由此而生。所以我们兄弟应在极盛之时预先设想到衰落之时,在盛时百事平顺之际预先考虑到衰时百事拂逆之际。弟弟你以后到长沙、去衡州、回湘乡应把不干预公务作为第一重要的原则。这是为兄我阅历极深之言,望弟千万铭记在心。曾国藩畏天但不怕天,畏死但不怕死,他怕的就是他人的嫌疑、闲言和怨谤。他和曾国荃同领一个军队,这是一种很特殊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曾国藩尤其谨慎。他对弟弟说,我出任地方官,如果仅带一个亲弟弟在身边,那么好事未必见九弟之功,坏事必专指九弟之过,不可不慎。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呢?曾国藩写了一副对联与弟弟共勉:

为平世之官,则兄弟同省,必须回避;

为勤王之兵,则兄弟同行,愈觉体面。

曾国藩在治军上的战略战术的核心思想也是以谨慎为怀的,这种谨慎则表现为以退为进,不轻易出击,保存实力,后发制人。在咸丰九年二月,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兵者不得已而用之。常存一不敢为先之心;须人打第一下,我打第二下。”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处世以谨慎为怀,不能不说是曾国藩免于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官公道,首在言行谨慎

功名是绝大多数人抢夺的目标。人的职位越高、功名越大,越容易颐指气使、得意忘形。曾国藩之所以受到一个多世纪的许多伟人、名人之崇拜,成为封建时代最后一尊精神偶像,与他善收晚场有很大关系。

“声闻之美,可恃而不可恃”,“善始者不必善终”,这也是曾国藩对功名的看法。

曾国藩曾宽慰、告诫弟弟说:我们现在处于极好之时,家事有我一个人担当,你们就一心一意做个光明磊落、鬼服神钦的人。待到名声既出、信义既著,即使随便答言,也会无事不成。所以不必贪财,不必占便宜。

可见,曾国藩是把名誉和贪婪相联系的,贪婪的人,恶名加身;大度的人,清誉在外。一旦名声远扬,就可以不拘小节了。曾国藩的见识可谓高拔,甚至可以说有点狡猾,他把好名声看成人的立身之本,本应正,源要清,不可本末倒置。

曾国藩对家族的名望或声誉十分看重,为了保持这个家庭的名望和声誉,曾国藩可以说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常言道,树大招风。由于家大业大势大,兄弟几人都在朝廷做大官,于是乎外面就有不少关于他们兄弟的传闻。

曾国藩就不止一次地听说过对他们兄弟恶行的指责。曾国藩听了以后,不想秘而不宣,而是一一转告各位兄弟:或者直接责备,或者委婉相劝,希望他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免。

因为名望所在,是非由此而分,赏罚由此而定。有一年冬天,朝廷中有一个叫金眉生的官员就被好几个人弹劾,结果家产被抄,被没收,妻子儿女半夜站在露天下,饱受风寒冰冻之苦。曾国藩说,难道这个金眉生果真十恶不赦吗?其实不过是名声不好,惩罚随之而来罢了。

所以说,人言可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那些议论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兴起,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结束。众口悠悠,沸沸扬扬,防不胜防。那些有才华的人,因为那些怀疑与诽谤无根无据,虽然恼怒,但还是悍然不顾,结果诽谤一天比一天严重。那些有德行的人,因为这些诽谤无根无据而深感恐惧,于是收敛下来认真反省,并对自己今后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十分谨慎,结果诽谤不攻自破,谣言一天天平息下去。

曾国藩说:我忝居高位,又获得了极高的虚名,时时刻刻都有被颠覆的危险。通观古今人物,像我这样名大权重的人,能够保全善终的人极为少见。因此我深深担忧在我全盛之时,不能庇护你们,到了我被颠覆之时,或许还会连累你们。所以我只有在我没事的时候,时常用危词苦语来劝诫你们,这样或许能够避免大灾大难啊!

孟子说:“我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我,自己要反躬自省,自己的仁爱是否有不到的地方;我们以礼待别人,别人却不理睬我,自己要反躬自省,自己的礼仪是不是不周到。”曾国藩不停地反省自己:……我的声望越来越高,就是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从何说起,只恐怕名望超过了实际……这全部责任在于做哥哥的提倡、做表率……

大凡功成名就之人,名望愈高,愈是珍重这份荣誉。曾国藩过人之处在于,他对自己的名望始终抱有怀疑的态度,甚至根本就认为没有什么名望。他从自己至爱的兄弟们身上,看到了名望遮掩下的裂痕和隐患,由此及彼,别人会怎样就可想而知了。

怀着这种深沉的认识和忧郁,曾国藩把这一感触不时传送到兄弟们身上。他鼓励、劝勉他们为百姓多干实事,勿为名望二字所累。他说:“那才是我曾家门户的光荣,阿兄的幸运。”

得意时小心“高处不胜寥"

人一旦出头了,发达了,除了自己容易得意忘形之外,也容易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被人品评,被人臧否。因此,越是春风得意之时,就越是要经常反躬自问和低调做人,融入大众之中。唯此,才能做到更有效地保护自己。

大凡做官的人,尤其是做高官的人,没有不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结局的,然而很多时候却往往事与愿违。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自己有一个好晚年呢?曾国藩以他自己身居高位的体验,认为主要应在平时领会居高位之道。他具体开出三个药方,以防居官之败。

曾国藩说,身居高位的规律,大约有三端:一是不参与,就像是与自己没有丝毫的交涉;二是没有结局,古人所说的“一天比一天谨慎,唯恐高位不长久”,身居高位、行走危险之地,而能够善终的人太少了;三是不胜任,唯恐自己不能胜任。《周易。鼎》上说:鼎折断足,鼎中的食物便倾倒出来,这种情形很可怕。这里说的就是不胜其任。方苞说汉文帝做皇帝,时时谦让,像有不能居其位的意思,难道不是在不胜任这方面有体会吗?孟子说周公知道有些人与自己意见不合,于是仰天而思虑事情的原委,以至夜以继日,难道不是在唯恐没有结局的道理上有体会吗?

曾国藩说:越走向高位,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高处不胜寒”啊!那么,每升迁一次,就要以十倍于以前的谨慎心理来处理各种事务。他借用“烈马驾车,绳索已朽”,形容随时有翻车的可能。做官何尝不是如此?

他详细阐发说:国君把生杀予夺之权授给督抚将帅,如东家把银钱货物授给店中众位伙计。如果保举太滥,对国君的名誉不甚爱惜,好比低价出售浪费财物,对东家的货财不甚爱惜一样。介之推说:“偷人家的钱财,还说成是盗;何况是贪天之功以为是自己的力量。”曾国藩说,我略微加以改动:“偷人家钱财,还说成是盗,何况是借国君之名义获取私利呢!”曾国藩认为利用职权牟取私利,这就是违背了不干预之道,是注定要自食恶果的。一事想贪,则可能事事想贪;一时想贪,则可能时时想贪。在这个方面应视手中的权势于虚无,因而也会少生无妄之想。

至于不终、不胜,曾国藩则有更深体会,他说:陆游说能长寿就像得到富贵一样。开始我不知道他的意思,就挤进老年人的行列中了。我近来混了个虚浮的名誉,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就得到了这个美好的名声了。古代的人获得大的名声的时候正是艰苦卓绝的时候,通常不能顺利地度过晚年!想到这些不禁害怕。想要准备写奏折把这些权力辞掉,不要再管辖这四省吧,害怕自己不胜其任。

正因为如此,曾国藩虽身居高位,也时时如履薄冰,大功告成之日,更是愈觉如蹈危局。这倒使得曾国藩该得到的也得到了,不终也“终”了,不胜也“胜”了。

曾国藩作为一名政府大员,不管是出于自卫,还是出于名利,他也曾面临过无数的危险,但都能化险为夷,不管别人如何评判,他自己最后还是功德圆满。如果我们不去评判当时的是非曲直,只从保护自己方面言之,曾国藩身上仍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君不见,同样具有耀眼的才华,同样在社会中奋斗,有的人能卷起万丈狂澜,干出惊天动地的伟业;有的人,在浪涛中扑打了几下就沉入海底,成了昙花一现的人物;有的人如水面泡沫般迅即消失,成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过客;有的则被波澜冲刷、荡涤,再也找不到他的踪影。纵观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阅尽古往今来的风云人物,可以发现,凡能够做到不形于色、善于隐态藏锋,匿壮示弱者,大都能够顺利踏平人间坎坷,不断交上人生鸿运。

事事检点,三思而行

功与名,是曾国藩一生所执著地追求的。他说:“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同时,又说,“立德最难,也最空,故自周、汉以后,罕见以德传世的。立功如萧、曹、房、杜、郭、李、韩、岳,立言如马、班、韩、欧、李、杜、苏、黄,古今曾有几个?我辈勉力追求的只是尽吾心力之所能及,而不必马上希望自己成为千古万难攀跻之人。”他常说:“尽力在我,成功在天。”一个“尽”字,反映他对“三立”追求的热烈、执著、坚韧和至死不渝。但是,他又主张“名利两淡,寡欲清心”,“宝贵功名,皆人世浮荣”,这与“尽力在我”的执著追求显然是矛盾的。

曾国藩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之一,叫“花未全开月未圆”。因为月盈则亏,日中则仄,花全开便是凋落的时候。他自誓:“我蒙受祖先的荫蔽,身居高位,与各弟弟及子女、侄子谨慎遵守的只有两句话,是‘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可见,他求福求禄,只是“不可享尽”,在享福中注意一个“俭”字;他要权要势,只是“不可使尽”,在用权中注意一个“当”字。他称自己“平日最好惜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

办法之二,叫“常存冰渊惴惴之心”。为人处世,必须常常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时时处处谨言慎行,三思而后行,才不致铸成大错,招来大祸。曾国藩总结说:“余自经咸丰八年一番磨炼,始知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之训诫”。“天命”,在曾国藩看来,是至高无上,而又不可知的东西。今天来认识“畏天命”,当指不要违背已被人们认识的和尚未被人们认识的自然规律。用曾国藩本人的话说,“畏天命”,则“不敢丝毫代天主张”;“畏人言,则不敢稍拂舆论;畏训诫,则转以小惩为进德之基”,这样,才可以“于‘畏、慎’二字之中养出一种刚气来。”

办法之三,叫“天地间唯谦谨是载福之道”。他深刻地指出:

“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

曾国藩的这番话,是他自己经过几十年磨炼之后的经验之谈。道光年间,他在北京做官,年轻气盛,傲气不小, “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1851年,他在长沙办团练,也动则指摘别人,与巡抚等人意气甚深;咸丰五至六年间,在江西战场上,又与当地官员时有龃龉。咸丰七至八年在家守制时,经过一年多的自省,他才开始认识自己办事常不顺手的原因。他自述道:“近岁在外,恶人以白眼藐视京官,又因本性倔强,渐进于愎,不知不觉做出许多不恕之事,说出许多不恕之话,至今愧耻无已。”余“性格向来倔强,不善于与地方官联络感情,经常意见不一。”“我生平执拗,道德上孤傲;说话不多,写东西近乎诉讼。静下心来默默省察过失,我处处获罪于别人,不外乎两个原因。”这种深刻的反省,使他进一步悟出了一些在官场中的为人之道。曾国藩第二次从戎后,开始吸取以往的教训了,咸丰八年(1858年)十二月给诸弟写信说:“我往年在外,与官场诸人难以相合,几乎到了处处碰壁的地步,这次换了办法,才稍稍安定了些。”咸丰十年(1860年)九月,他又写道:“吾自八年六月再出,即力戒‘情’字,以儆无恒之弊;近来又力戒‘傲’字。”曾国藩晚年更加成熟,不止待同僚下属相当谦让,即对于手中的权势,也常常辞让。自从咸丰十年(1860年)六月实授两江总督、钦差大臣之后,曾国藩位渐高,名渐重,多次上奏请求减少一些自己的职权,或请求朝廷另派大臣来江南会办。他对弟弟说:“吾兄弟当于极盛之时,预作衰时设想,当盛时百事平顺之际,预为衰时百事拂逆地步。”同治六年(1867年)正月又说:“我也不甘作庸碌无为之辈,近来阅历变了,一味朝平平无奇处用功,这不是说我萎靡不振,而是由于我官位太高,名声太重,不这样做就危险。”这话反映了他力求保持美好晚景的心境。所谓“莫从掀天揭地处着想”、“一味向平实处用功”,目的是永葆“花未全开月未圆”的态势。

总之,曾国藩一方面执著追求功名,一方面又善于从“名利两淡”的“淡”字上下工夫,讲求谦让退却之术,所以能做到持盈保泰。

同类推荐
  • 做事做到位

    做事做到位

    “做事做到位”不仅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更是21世纪至高无上的做事准则。美国著名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说过:“不必等待他人的安排,自觉而出色地把工作做对做到位,世界将会给他巨大的回报,无论是金钱还是荣誉。”可见,能否把事情做到位关乎着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对于现代组织来说,也许最应该提的两个字就是“到位”。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组织里从来不缺聪明人,也从来不缺能够做大事的人,但是缺乏那种能够将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完并做到位的人。不管你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久经磨炼的职场老手,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把工作“做完”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做到位”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 受益一生的老人言

    受益一生的老人言

    中国有句老话,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为什么要听老人言?因为老人的老,不光体现在年龄的衰老,更体现在智慧的古老、经验的老道、洞察世事的深刻。那些口口相传的智慧,是人间至理,因为它们从生活中来,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是最纯粹的智慧。用心体会这些智慧,我们就能够从中吸取营养,发现生活的真谛,感受生活的意义。
  • 知识名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知识名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成长的目标(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成长的目标(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和人打交道时,你应该在认识论上安于一个事实,这就是说,人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意图和目标,尽管物理学的对象没有。无论是神的投射,还是人自身的投射,我们传统的科学都很明智地把意图的投射排除在物理宇宙的研究之外。实际上,对于自然科学本身的存在,这种净化是必要的条件;对太阳系最好也作如此理解。意图的投射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对于充分的理解确实有害。但研究人时,情况完全不同。人确实有意图和目标可以通过内省直接认识,也可以从行为方面加以研究,正如在似人动物中看到的一样。虽然这一简单的事实已从传统自然科学的模式中排除出去,却又自动地使传统科学的方法不那么适用于研究大多数的人类行为。
  • 早晨型人更容易成功!

    早晨型人更容易成功!

    今天开始,做一个早晨型人!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能够成功的人和不能够成功的人。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成功人士,几乎都是早晨型人!
热门推荐
  • 九玄独尊

    九玄独尊

    九玄界方,九个大陆鼎立,宗门无数。夏渊。一个被顶尖势力杀死的天才,带着前世的记忆兵解重修,手刃仇人,重立凌玄殿,九玄之巅,仙神无数,且看今朝,唯吾独尊!九天之上我为大道!天下万物由我掌控
  • 冒牌仙神

    冒牌仙神

    临阵脱逃却正好撞上了敌人的大举进攻,被敌人围攻好不容易逃出生天却意外跑到了敌人的大本营,出门调戏妹子的时候却惨遭埋伏,假装重伤躲在大后方却遇到敌人偷袭。运气一向很差,到哪都想泡美美。牧然的宗旨是:出门一定带上肉盾,逃跑一定脚上抹油。面对敌人,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跑不掉就……更使劲的跑!冒牌仙神:一个被逼修行的主角,一条与众不同的修仙路。
  • TFboys与EXO的美丽邂逅

    TFboys与EXO的美丽邂逅

    冰冷世界,造成恋幻雪的冰冷,造成米沫语的淡然,而对于伊可雾来说,似乎什么都没造成,依旧活泼,但是,使她有了心事,不再是天真无心事的她了。从那个冰冷的世界出来之后,再次遇到他们之后,恋幻雪会不会变成小时候爱笑的她?米沫语会不会变成小时候活泼可爱的她?伊可雾会不会变成什么心事也没有的、天真的她?姐姐们的爱情之路,使她们头疼无比,对于还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她们,可以说是雪上加霜。还要面对很多问题的她们,会怎样解决?她们会不会成功的解决那些问题?成功的找到她们的爱情?她们的姐姐们会不会成功地结束这一段漫长的单恋之旅?作者还是蓂蓂我哦,大家一定一定要支持!虽然是流水账·
  • 春秋战国的那些CEO们

    春秋战国的那些CEO们

    自大周证监会重建市场秩序后,各地相继设立了几大股份公司,以维护证监会的地盘。各股份公司的董事长和CEO各施手段,在市场上左突右杀,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其中绩优上市公司有齐国、楚国、晋国……齐国股份公司的首任董事长就是姜子牙。在数百年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下,姜子牙及其继任者对内深化改革,聘请天才CEO,理顺公司内部关系;对外强势扩张,大肆收购小公司,逐渐奠定了独霸市场的地位,一举成为当时有超级影响力的跨国集团……【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彪悍农家炮灰媳

    彪悍农家炮灰媳

    一觉醒来,冯兰花发现又回到被婆婆逼供,被亲生母亲打骂的农家小院里,好吃懒做的弟弟想法设法坑她钱,最好的闺蜜处心积虑的陷害她外遇,勾引她老公……叔可忍婶不可忍,冯兰花一咬牙一跺脚,老娘今天跟你们拼了!
  • 嫡女狠妃

    嫡女狠妃

    她是世人嘲笑的纳兰嫡女,被退婚数次,天下笑柄。她又是世人敬仰的“苏墨”,孤冷偏傲,南方霸主。他是俊美无双的天之骄子,妻妾成群,盛名天下。他又是文韬武略的腹黑王爷,偏执狂妄,北方枭雄。她杀人不眨眼,他欺人不留情。★命运让他们相遇,相知,相守。命运也让他们相残,相杀,相敌。他不会舍天下而娶她,她亦不会叛国而嫁他。可紫柏山上,他用生命追逐她离开的脚步。落水崖边,她用自刎成就他霸业的基石。★千里红裳,他以天之媒,聘她之心。万里追路,她厚土为妆,江山为嫁。南北合部,天下会师。他拥着她轻吻而笑:“纳兰芮雪,你可真够厉害的,全天下的男人都被你耍了!”她清婉淡笑:“北宫晟,你才算棋高一筹吧?如今全天下最厉害的女人都被你收服了。”他不屑低笑:“不是如今,从你出生那刻起,你就是我的!”她嚣张亦笑:“那到你闭目那刻止,你只能是我的!”★有人说她简直是女人的耻辱。欺庶母,压庶妹,打侧妃,逐美妾。太皇太后怒骂她毫无妇德。她冷冽一笑:“他这辈子只能是我一个人的男人,谁要不怕死,就往过来凑!”★有人说他简直是男人中的神话。创武学,通海贸,平四海,功千秋。世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他温柔淡笑:“拥九千繁华不如守一人欢颜,赢了她,才是我人生最大的赢局。”★这是一个阴谋迭起的世界,这是一个乱战纷争的家国。这是一场千里追爱的传奇,这是一段一往情深的眷恋。震家宅,斗皇室,统三军,成帝业,红妆踏马,金戈铁戟。他许她一世三千宠爱,她陪他一统万里河山。千古帝后,万世横秋。★宠文,不虐,古风,文笔保证,日更6000+喜欢一世一双人的亲们可以跳坑了。
  • 无量罪劫

    无量罪劫

    紫阳宗外门平庸弟子苏灵,因一株二阶灵药被昔日好友追杀,无意被召入一处荒芜秘界……十日后,苏灵回归宗门,从此不同!花之罪法,蝶之劫诀!命中注定,无量罪劫加身……只为……逆天而上!
  • 纵横神尊

    纵横神尊

    “小子,把你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统统留下,我可以保证不动手。”“呵呵,可以是可以,不过有个问题。”“什么问题?”少年轻轻一笑:“你打得过我吗?”边城小族一少年,带着一枚神秘小塔,揣着一颗强者之心悄然踏入广阔世界命运的齿轮缓缓转动,一场惊世浪潮自此拉开帷幕……新书《玄元战纪》,已发!
  • 环保与人类生活(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环保与人类生活(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本丛书包括了人类生活、自然和生态等各种关系的方方面面,从而让青少年了解环境保护对我们的重要性,以环境保护为己任。在这里,既有令人感动的环保故事,又有深刻实用的环保知识,它会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守护地球家园的忠诚卫士。
  • 鬼泣楼

    鬼泣楼

    那是一栋死亡之楼。听说,一进去那里的人,会全身腐烂而死。而今天,是我和我的同伴们进去找寻真相的日子。我们会活着出来吗?我,不敢保证。那封在我手中泛黄的信,是解开真相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