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21400000026

第26章 《菜根谭》里的理学(3)

心里有了真境界,不用弹、不用唱也很愉悦;不焚香、不品茶也会闻到香。必须意念干净,放松身体,才能进入其中。

好音乐是不弹也不唱。

《菜根谭》深谈人欲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较低的欲望,食色无度,西门庆是也。

较高的欲望,艺术享受,如《菜根谭》所引的丝、竹、香、茶。丝竹是音乐,焚香品茶是高雅玩意儿。这层欲望较高级、较清淡,看似有益,然而真是那样吗?当然不是,唐玄宗的江山就是在丝竹声中倒下去的;古来多少杀戮的事情都是在焚香、品茶或饭桌上做出的决定。一边品清茶,一边动浊心;一边焚香礼拜,一边杀人如麻。一个人只有两只手,完全不可能左手杀人,右手种花,要种花两只手都必须是种花的手。不过说到底,种花也不是什么好事。有人用尸体作花肥,我们看那花开得好,又怎忍心去欣赏?德国作家帕特里克·居斯金德写了本《香水》,讲一个痴迷于香水的人癖好少女馨香,为了提炼出一种让人如梦如幻的香水,不惜杀害了二十六名少女。你说,他这香水我们闻得闻不得?依我看来,一切高雅玩意儿都是杀人刀。珠宝可以杀人,非洲工人顶着烈日在宝矿中劳作,每年都要累死很多。时装可以杀人,名车可以杀人,连琴棋书画都可以杀人。不耍宝才是真正有货,不玩高雅才是艺术家。

最高的欲望是无欲,是真欲求,回到本体,食色性也,没什么妨害。朱子说:“某观今日,因不能咬菜根而至于违其本心者众矣。”(见中华书局版《菜根谭》韩希明先生前言)如果一个人想权大势大,或无比高雅,就很难沟通;如果只是想喝碗清衡饭,吃点侧耳根(一种野菜),可以交朋友。

理学不是要人没欲望,而是要人保存真正的欲望。真正的欲望与天理相合,是一样东西。所谓“存天理、灭人欲”,灭的是低级欲望,不是真欲望,这是需要分清的。

下面我们可以说点音乐,用来谈谈什么是真正的欲望,什么是真正的享受。为方便展开,我继续用理学家们喜欢用的问答体。

问:什么是好音乐?

答:孔子就是好音乐。

问:你的意思是说孔子会操琴?

答:不仅是会操琴那么简单。古琴家比他的古琴更像古琴。实际情况是,古琴家开始拨动琴弦的那一瞬间,琴声就消失了。

问:什么意思?

答:真正的古琴家全身都是琴声,不需要琴。他一弹,就多余了。

问:这个问题理学家怎么说?

答:周敦颐说:“圣人作乐以宣畅其心,达于天地,天气之气感而大和焉。”(《周子通书·乐中第十八》)意思是圣人的音乐是为了让自己的一颗心畅快,本来无心为他人、无心为他事、无心为他物,但当他发出,就达于天地,天地与他产生感应,相唱和,共愉悦。

问:你的意思是音乐不关别人的事?

答:对,真正的音乐是自己内心的歌声,别人哪里听得到?又何须又弹又唱?不弹不唱,默默然、寂寂然才是好音乐。不是不要你手舞足蹈,刚好相反,正要你手舞足蹈,只不过希望你不要等别人敲锣打鼓、丝竹排场才开始动,自家心动,就是音乐。

问:别人的音乐与自己的音乐有什么区别?

答:不能说别人的音乐不是音乐,别人有别人的感动。但别人的音乐感动不了我,只有内心触动于自我,才会有自己的音乐。音乐本身并没差别,别人与我也没差别,但任何人都代替不了我,我也替代不了别人。替人娱乐,那是不可能的。可悲的是古今之人最喜欢替人娱乐,还大言不惭“与民同乐”。孟子说的“与民同乐”哪是这样?与民同乐是人人自得其乐,乐在一起,其乐融融,不是命令你欢乐,强迫你欢乐。因此,周敦颐叹曰:“呜呼!乐者古以平心,今以助欲;古以宣化,今以长怨。不复古礼,不变今乐,而欲至治者,远矣!”(《周子通书·乐上第十七》)意思是古圣人的音乐是净化心灵,现今的音乐却加剧了矛盾冲突。再不恢复古礼,改变今乐,要想太平恐怕是越来越远。

问:有那么严重吗?

答:有这么严重。到处靡靡之音就可见世风不正,到处歌舞升平就可见岌岌可危。因此,周敦颐又说:“乐声淡则听心平,乐辞善则歌声慕,故风移而俗易矣。妖声艳辞之化也,亦然。”(《周子通书·乐下第十九》)这先生希望我们听到“淡”的音乐才好。

问:什么叫“淡”的音乐?

答:不是淡雅,而是淡泊、淡定。淡泊自然有好音,淡定自然有好乐。内心宁静,摇滚不过是古筝;内心不宁静,古筝乱如摇滚。什么时候不弹不唱了,也不听别人弹与唱了,我们就是真正的音乐家,得真欲望,成大享受。

问:可不可以再讲点?

答:好。我曾说过,最好的音乐不是去弹琴,而是把自己当琴,让上帝来弹我。最好的音乐不是去弹,而是被弹,是配合,是忘记。最近我又有一悟:最好的音乐也就是自己制琴,制好后又不弹,把它放进盒子里,装起来,尘封一百年。等一百年后有人打开,那么我就随着那琴声复活了。

九杀魔

性天澄澈,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谈禅演偈,总是播弄精魄。

本性澄清,即使是高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样近乎魔道的歌,也没有关系,无非是有益身心。如果心地沉迷,即使参禅悟道,也是乱搞。

有时可以用“魔道”来做正事。

《菜根谭》此处讲的“饥餐渴饮”,就是岳飞有名的《满江红》里唱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省语。岳飞这两句诗绝对是狠话,想要吃人肉、喝人血,完全是魔鬼的做法。岳飞这是用魔道来对付魔鬼,没人说不可以。南宋之时,岳家军确实用岳飞的这种“饥餐渴饮”的魔道精神给南下侵略的金兵以重创。转眼又过了三四百年,到了明朝万历年间,也就是《菜根谭》作者洪应明生活的年代,来自北方的威胁再次撼动中国上上下下,当此之际,洪应明表示要继承岳飞的魔道精神,认为它可以有益身心(其实想说的是有益于国家民族),这是可以理解的。

理学谈止人欲,就借佛家话说“杀魔”。朱子说:“世间有不正之鬼神。”(上海古籍出版社《朱子近思录》附《朱子论鬼神》)意思是鬼神分两种,一种是邪神(即“不正之鬼神”),一种是正神。要请正神杀邪神,也就是杀魔。杀魔事毕,人才算清静了,否则信佛信道信上帝,始终是鬼附体,越信越邪。

关于我们“有时可以用‘魔道’来做正事”,现在我还不敢深说,自己修行很浅,害怕误导读者,今天先提出来,对错与否请大家自己思考。下面我讲一点王阳明的心学,借以说明《菜根谭》上讲的“饥餐渴饮”的道理。

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阳明平定了宁王叛乱,得胜班师,为晓谕赣南百姓应守人伦,颁布了一系列告示,其中有一篇名为《神而明之教约》,上面说:“凡习礼歌诗之教,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传习录·卷中》)王阳明认为,要抵抗“邪僻”入侵,有个办法叫“乐习不倦”,因此“无暇于邪辟”,意思是:我正事都做不完,哪儿有时间去做邪事?正事取代邪事,让魔无处着落,这是一种杀魔法。

王阳明又说:“我的灵明(心),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传习录·下卷》)“灵明”一词是王阳明借用道教的术语,亦称“灵命”,指生命、有灵性的心。上面这段话,王阳明的意思是:人的心最大,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地鬼神需要人心的支持与配合,离开人心,就没了天地鬼神。

同样,人心也需要天地鬼神的存在,没了天地鬼神,心就不灵了。人心与天地鬼神互相依存,要说谁是老大,心是老大。从这个角度看来,人心可以役使鬼神,杀魔并非难事,不是想象中那样需要这样那样法力,这样那样神通,不,简单得很,我们心里一个念头就把魔杀死了。

意念杀魔,这也是一种杀魔法。

回顾王阳明讲的两种杀魔法:

一,让正事取代邪事,让魔无处着落。

二,意念杀魔。

前者是通过做事,后者是通过起念。要说又简单又彻底,当是后者。不过前者也不能废去,无论何时,君子当行正事,这是天职所在,并不需要人盯着。

问:有魔杀魔,无魔杀谁?

答:无魔谁也不杀。

问:你不寻魔,它在另一处生长,又当如何?

答:我不寻魔,魔也不来寻我。

问:岂非转祸于人?

答:人人不寻魔,魔也无趣,自生自灭。王阳明说:“鬼神没我的灵明(心),谁去辨人吉凶灾祥?”忘掉鬼神,才好做人。所谓杀魔,其实是杀心魔。心中有魔,比什么魔都大。意念杀之,化为无形,快哉快哉。

问:《菜根谭》为什么说只要本性澄清,纵使有时行点魔道,也有益身心?(“性天澄澈,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答:话不可以这么说。请你仔细体会孔子说“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思,就会明白做事的人都有莫大的苦衷。做大事有大苦衷。

问:有苦衷就可以去杀吗?可不可以把你的话提炼为“苦衷杀人”或“我虽杀人,我有苦衷我无罪”?照你这么说来,人人有苦衷,人人都可以杀人了?

答:君言过矣。杀的是心魔,不是人。

问:一点儿都不过。孔子诛杀少政卯,王阳明除灭宁王外,还镇压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省农民起义与少数民族暴动,可以说双手都是鲜血,这种人说的话你也能听?这是理学家杀人,还是理学杀人?

答:理学不杀人,理学家也不杀人。事实证明孔子与王阳明都杀过人,这没错,说明他们那时心性还不成熟,即使明白一些真理,却做不到。理学不是真理,理学是寻找真理。理学家,或说儒家,不是完人,孔子也不是完人,他们只是努力向完人靠近,这种努力是可贵的。鸟儿飞不出大气层,但它学习飞翔是可贵的。我今天能说的就这么多了,别的我也不懂。

问:怎样才能做到《菜根谭》说的“性天澄澈”?

答:“性天澄澈”原是道家术语,指本性澄清,也就是回到本性。怎样才能做到?庄子说:“水静犹明,何况精神。”孔子说:“人不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孔子与庄子的意思是说,人要停下来,静下来,反观自身,就可以做到“性天澄澈”。需要说明的是,一切静功夫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静下来好做事,一味地静也没什么意思。静一分,就动一分,人有几分静养,就有几分动能。平时静如深海,一出手才能动如雷霆。还有一点,自己放出的雷霆自己能收,这才是真功夫,放魔还需收魔。做到这一点,别人的雷霆也吓不倒自己。孟子说:“泰山崩于前而不色变”,为什么不色变?因为他知道,眼前“泰山崩溃”只是假相,假相有什么可怕的?真正的泰山绝不会崩溃,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泰山,这是我们做人的理念,要终生维护他。

十成理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星渊业,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乞人号饔飧,位分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同类推荐
  •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该书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读物。本书在原典的基础上,增加了精准的译文、生动的解读,联系当下诠释经典,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塑造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忍、处世恬淡的健康人格,探寻现实生活的智慧。
  •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的智慧,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并且浸透了中国人的思维。除了儒家智慧,道家智慧又是一股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即使到了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在否定之否定、背叛与反背叛中接受它的影响与推动,获得重新思考生命、世界乃至宇宙的激情。
  •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言若讷,大勇若怯。我们看世事。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而成大事、生活得轻松自如的,则常常是那些“笨蛋”、“傻子”。就像老子说的: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 哲学:古老哲学著作

    哲学:古老哲学著作

    本书主要介绍了哲学流派与经典著作。包括周公旦与《周礼》、道家老子与《道德经》、道家庄子与《庄子》、道家列子与《列子》、儒家孔子与《论语》、儒家孟子与《孟子》、儒家荀子与《荀子》、儒家与《曾子》、儒家与子思、儒家与《孝经》、儒家与《大学》、墨家墨子与《墨子》等。
  • 荀子(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

    荀子(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

    《荀子》是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的代表作,集中记录了荀子的言论,对于研究荀子及先秦学术思想有着重要的价值。该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充满谜团的世界

    充满谜团的世界

    这个世界充满了神秘感,一个个谜团等着我们去解开,有那么一群学生,他们组成了一个小团队,每逢假期,他们都会去冒险,那一个个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 蚀骨缠爱999次:宝贝乖乖入怀

    蚀骨缠爱999次:宝贝乖乖入怀

    他不爱她,啊啊啊啊啊,她爱她,她不爱她。
  • 今世惜缘

    今世惜缘

    陪伴自己走过了高三生活的女孩,竟是一位法师?这所千万学子所憧憬的名牌大学中,竟存在着连接两个不同世界的大门。高考带给了他别离,同时又带给了他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为珍惜与她的今世情缘,他决定只身对抗整个世界。
  • 末日世界穿梭者

    末日世界穿梭者

    “你听说过异世界的都市传说吗?”“那是什么?”“有传言说异世界是真实存在的,有人真的进入过异世界,据说那里有无尽的宝藏,还有神奇的超凡之力。”“真的假的?”……不知何时,一段关于异世界的神秘传说在都市中流传,然而普通人并不知道,真正的异世界并不是传说中的天堂,而是绝望的地狱……
  • 天末之殇

    天末之殇

    作者致谢:本小说封面由墨星小说封面网免费制作,还没有封面的赶快去免费申请啦!百度搜索“墨星”即可找到!这将会是这个世界上最残酷的选择!要么选择接受,要么选择死亡!你只能将这“本”修炼至无边无际的程度时,才可以打开这天末之殇!
  • 破命之路

    破命之路

    我想变强…我错了么我想改变命运…我错了么我不想再被人欺负…我错了么我想保护我身边的人…我错了么我想打破权贵势力…我错了么我想不枉此生…我错了么就算我错了那又怎样!
  • 顾家青芜

    顾家青芜

    自古啊,桃花源里只依稀住着几处人家,家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民风甚是淳朴,因为外人很难找得到出口,从而也没有买卖交易,人与人之间有的只是物物相抵,,慢慢的人们就开始各自有了自家的营生,来方便各家物物相抵,每家都有自己的看家手艺
  • 沙砾掩埋过的记忆

    沙砾掩埋过的记忆

    沐夏夕,忘掉的记忆,被自己对他的无视而唤醒,俩个人在一起却如同陌生人一般,他看着他心痛,她看着他云淡风轻,到最后才知道谁错了,才知道被伤遍体鳞伤的那个人不是自己,而是他,想要回头,但命运怎么可能让他她如愿以偿!!
  • 顽石踏天传

    顽石踏天传

    且看一块小石头,如何带着一个顽皮小丫头和老猥琐,如何坑蒙拐骗,无敌天下.
  • 中华上下五千年7

    中华上下五千年7

    《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述了中国从原始社会到中华民国成立的历史进程,对历代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都做了详细、准确的介绍,以便读者能够有效、快捷地了解更多、更确凿的历史资料,而且全书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是一部特别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历史知识普及读物,是帮助他们了解祖国历史文化的最佳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