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12600000001

第1章 故乡和童年

家世

浙江东部的金华城内,有一条名叫文昌巷的小巷。清光绪十六年九月初五(1890年10月18日),关于何炳松的诞辰有两种说法:其女儿何淑馨女士云光绪十六年九月初五,即公元1890年10月18日,Who's who in China,Fifth Edition,Shanghai,Published by THE CHINA WEEKLY REVIEW,1936,P81(《中国名人录》,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发行)和金兆梓《何炳松传》均持此说;而Wisconsen University(威斯康辛大学)的注册单则为10月19日,此取前说。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出版家何炳松就出生在这条小巷的22号,何炳松在“南洋华侨协会会员登记表”上亲手所填金华居所地址是“文阊巷二十二号”(建国后改为文昌巷6号),原件藏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70,份次:194.一幢宽敞的老屋里。这幢房子虽然是座普通的民居,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抗日战争中,这里曾是国立暨南大学内迁接待站所在地,担负着迎送、安顿从沦陷后的上海向内地转移大量师生员工的重任。风餐露宿、历经艰险抵达此地的师生在受到无微不至的照料后,其感激之情自然是难以言表的,以至于数十年之后,他们还念念不忘当时的情景。周之瀛、顾汝俊:《从“孤岛”到建阳的一些回忆》;沈宝书:《怀念何校长》,《何炳松纪念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01页、第508页。20世纪80年代,当海内外的暨大校友得知老校长的故居颓败、急需修葺时,捐款从四方源源而来,已过耄耋之年的原暨大教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周谷城亲自为故居题字。重建后的故居占地面积虽然大为缩小,但毕竟保留了一段历史,可是最近据金华地方报载,因城区改造,故居已被拆除,闻之不禁令人怅然。

浙东是一块充满灵慧的土地。历史上,出现过吕祖谦、陈亮、叶适等著名思想家;其后,又有黄宗羲、全祖望、万斯同、章学诚等史学大家,形成了流芳百世的浙东学派。何炳松的先祖何基是南宋理学家,曾师事朱熹的高足黄,开创了北山学派,世称北山先生,《宋史》有传;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王柏、金履祥等人,在当时也颇著影响。何炳松幼年受业于父亲,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留学美国后,又接受了鲁滨孙的新史学。因此,他后来成为学贯中西的史学家——既是全国首屈一指的世界史专家,又对中国史学尤其是浙东学派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实在是渊源有自。

何炳松祖上世居金华北乡一个名叫后溪河(今婺城区罗店乡)的地方。此地得名是因为有小溪流经村旁,而村民又皆姓何,所以就叫后溪何,谐音后溪河。自祖父志远开始,才创业于金华城中,从此移居城里。他的父亲名寿铨,深受程朱理学的浸润,尤其精通朱熹之学,在当地名重一时。然而,他虽淹熟经典,却不以科举为意,甘心于当一名私塾先生。他学问渊博,教书认真、严厉,在金华城中颇负盛名。

据何炳松回忆,他父亲是一位非常迂阔的书生。每天早晨起来后,一定要先到父母亲的房中请安,晚上则要记下一天的功过,并且亲自把父亲用过的便壶倒掉后才去睡觉。祖父去世时,父亲在灵堂里睡足了49天稻草铺,每天早晨还要对着灵位大哭一场,结果落下两眼肿痛一生的毛病。在与堂兄弟分家时,他一定要替6岁即已夭折的大哥立嗣。临终之时,他勉力支撑着,一定要正襟危坐,并要妻子走出房外才肯咽气,活脱一位坚守礼教、讲究践行的宿儒。他以“随安书室”作为书房的名字,并以“安遇”作为分家后自己房屋的堂名。何炳松的母亲宗氏则是浙江义乌人,是南宋名臣宗泽的后代。她是一位十分仁慈的妇人,为人极其忠厚,虽然常常无端受到婆婆的责骂,但是从不分辩,总是忍气吞声,最多一哭了事。

成名之后,在为《东方杂志》专栏写稿时,何炳松曾说自己深受父亲“随遇而安”处世态度的影响,无论读书、留学、回国以及职业的多次变动,无不随遇而安;其实,他同时也深受理学的影响。数十年后,他在为暨大毕业生题词时,还往往选用理学家的文字。如1944届毕业生沈宝书就珍藏着何炳松书赠的条幅:“暇日千万莫废读书,士人唯此可以立身。不需管闲事,议论人物,徒生悔吝,不若闭门自修为妙。”《何炳松纪念文集》书影,第10页。这些文字,就是录自朱熹高足黄给友人的书信。即使在蛰居上海孤岛、危机四伏的抗战时期,他还请郑振铎代借先祖何基的文集阅读,刘哲民、陈政文编:《抢救祖国文献的珍贵记录——郑振铎先生书信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97页。并以南宋学者不忘国耻,忧国忧民的浩然正气与同人互勉。

小荷才露尖尖角

5岁那年,在父亲的教授下,何炳松开始发蒙——识字。这个年龄对一个生长在读书人家的孩子来说,显然不算太早。据他的同乡好友、曾任中华书局总编的金兆梓说,何炳松自幼聪颖过人,习惯于父亲授课,并非常喜欢读书。这个说法应该是可信的,因为何炳松年仅14岁就以优等成绩中秀才,入学后成绩也十分优异。但是,哪有不贪玩的孩子呢?像绝大多数的儿童一样,幼年时的何炳松充满童趣,十分贪玩。宽大的宅院、新奇的大自然实在太可爱了,那些奇形怪状的方块字对他来说,既难记又枯燥,所以他常常因为贪玩而耽误了课业。7岁那年的一天,父亲终于发怒了。像所有的读书人一样,他对孩子寄予厚望。为了孩子的前程,他将何炳松送到城中一位塾师家寄读,想借此收住孩子的顽皮之心。由于第一次离开慈祥的母亲、温暖的家庭,忽然生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加上塾师受他父亲之托,管束格外严厉,何炳松既紧张又害怕,结果,仅仅3天,就生病了。母亲闻讯后,心痛不已,一再劝说丈夫接回孩子。于是,严父也流露出舐犊深情,很快就把他接回家来。从此,一直到14岁,他就在家中跟着父亲学习,再也没有外出读书。

受父辈的浸濡,何炳松很快读完了四书五经,对程颐、朱熹等宋代儒学大家的学说也耳熟能详,尽管当时并不完全了解其中深奥的含义。及至稍微长大一点,他已经十分习惯于成天读书、写字、背诵、串讲、作文等等一整套封建社会文人的日常生活了,言语举止也中规中矩,渐渐失却了孩子的天真,变得少年老成起来。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之间,何炳松已经14岁了,这一年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父亲觉得儿子学业初成,就让他去参加一年一度的县试——秀才考试。因为年纪小,主考官特意令人在试院的桃李轩中开设了一个单独的考场,让他和其他应试的幼童使用。不久,考试结果揭榜,稚气未脱的何炳松居然以高第补博士弟子员,即以优秀成绩考中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这给何家大大增添了一番喜庆与荣耀,平时安静的文昌巷像街市那样着实热闹了一阵。

关于何炳松参加县试以及发榜报喜的情况,根据不同的说法,还颇有喜剧性。他的堂弟何炳棣说,发榜的那天正是立夏,按照金华乡俗,这一天要吃鸡耳朵般大的馄饨,而且一定要长工们先吃。何炳松饿了,吵着要先吃。“正在吵着,打锣报喜讨红纸包的人到了,分秒之间,柏丞哥的举止就判若两人,他不得不立即结束具有部分嬉游特权的儿童时代,硬是提前跨进了成人阶段。”何炳棣:《堂弟记忆中的何炳松》,手稿。他的侄子何德樟则是这样描写的:赴考的那天,何炳松穿着盖过足尖的竹布长衫,罩着一件黑马褂,头戴一顶瓜皮小帽去参加县试,是考生中最小的一个。由于坐凳过高,由人扶持着才能坐上去。考官注意到他的童子举止,向他提问。当他回答年岁、父亲是塾师、祖父开磨房等情况时,考官们竟一个个仰头大笑,讥笑他乳臭未干,要求他当场做一篇3000字的文章。何炳松稍加思索,挥毫写了“三千徒弟子,七十二贤人”后,愤愤离去,“不料长衫缠足,难以跨出门槛而摔了一跤。您匆匆立起说‘槛者,卡也,亦欺吾幼小,何也?’然后一口气回到家里。后日,县学用大锣开道,在噼啪的爆竹声中把一幅金光闪闪名列前茅的报单贴在我家的堂前”何德樟:《静夜追怀我的叔父》,《何炳松纪念文集》,第580页。而他的毕生良友、后来成为我国出版界巨擘,与他一起参加考试的金兆梓回忆中的当时情景是这样的:“吾辈以年幼,类多跳踉酣嬉,君年最少,独沉坐构思。”金兆梓:《何炳松传》,《读书通讯》第117期(1946年9月)。自然,上述两种说法还是金兆梓的可信:一则他是亲历者,二则在八股文程式极为苛严的封建时代,靠交白卷是不可能幸中的。

幼年中第固然是件喜事,但孩子的进一步教育更是件大事。何炳松的父亲本人就是金华城里以教读严厉著称的名师,因此,要为自己的孩子继续深造选择一个满意的业师自然是件颇费周章的事。碰巧的是,此前一年,金华知府继良将丽正书院改为金华府立中学堂,规定必须取得秀才资格才能入学。于是,考中秀才的当年秋天,何炳松与其他19名同学一起,进入金华府中学堂学习。学校把20名学生分成甲乙两个班,他被分在乙班,“戴起小爵顶,穿起小蓝衫,在城里名噪一时了”傅则黄:《与我相处大半世的何柏丞》,《读书通讯》第117期。又何炳松入学时间有两说:金兆梓《何炳松传》云1903年,《中国名人录》云1904年。此取前说。当时在校学习的还有后来成为著名报人的邵飘萍和陈无咎等人。学堂学风严正,教师兢兢业业,学生孜孜。经过两年学习,何炳松顺利地升入甲班。光绪三十二年(1906)冬,因为学习成绩优异,何炳松尚未毕业就被学校保送到设在省城杭州的浙江高等学堂,进入预备科学习。

在金华府立中学堂学习期间,何炳松被公认为是同学们的榜样,他的勤奋好学深受教师的好评,时任学校总教习的金城就经常在儿子金兆梓面前夸奖他,并激励儿子向他学习。要知道,金兆梓也是一位聪颖过人的少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当时年仅15岁。由此可见,金城是如何器重何炳松了。

同类推荐
  • 中国最狂的总裁

    中国最狂的总裁

    马云且狂且怪,但他狂的有谱,怪的有理。不管是策划了600名雅虎中国员工从北京乘火车专列到阿里巴巴总部的杭州之行,还是在公司内部晚会的舞台上一脸无奈的扮演白雪公主的搞笑角色;不管是妙语连珠的点评《赢在中国》,还是潇洒不羁的举办“西湖论剑”,马云像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不屈的创业信念,独特的做事风格播撒在商界,让人们仰视,也让人们深思:“既然80%的普通人,都能成功,但为什么成功的偏偏是那个长相普通,智慧普通的家伙呢?”
  • 历史上最著名的女间谍

    历史上最著名的女间谍

    也许是无情的战争造就了他们,也许是特殊的职业为她们戴上了神秘的光环,她们大多集美丽。狡黠。勇敢、坚毅、敏捷的物质于一身,她们擅长用最有效的方式诱捕“捕物”,而采用的武器的智慧与美貌,曾肩负过艳谍使命的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这样说过:“秘密战争不能没有女人,除非这个世界只剩下了男人。”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下)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梁启超家书

    梁启超家书

    本书选摘了1898—1928年间梁启超写给子女的上百封书信,信中梁启超“笔端饱含感情”,没有严厉的呵斥,也不做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喷薄而出的慈父之爱。这种爱完全是一位父亲情感的宣泄,赤裸奔放、情真意切。在孩子们面前,梁启超既是一位父亲,又是一位导师,还是一个知心朋友。他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全面发展,同他们谈人生理想,国家大事,婚姻感情。他这种趣味式陪伴式的教育理念,对当下父母的家庭教育,仍有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
  • 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

    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卿本薄凉君不知

    卿本薄凉君不知

    她冷艳,她妩媚,她又是武林中最冰清之人。她,三面佳人,诡谲天下。他说:“你我二人的恩怨,为何要牵扯到天下人?”她笑,眼眸敛尽风华:“你我二人?你我有什么干系?”“寒儿。”他这一声,疼痛,镌深,忍俊。“我再说一遍,我叫韩君若。”“寒儿。”她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冷极,艳极。是他把她变成了这个样子吗?她玄紫的衣袂逆着风,赤色的长发,绕着她的衣袂。“风卿尘,要么你倒在我的琴音之中,要么我死在你的长剑之下。”她的声音灌着内力,回响在平地之上。她恨他,她竟这么恨他!
  • 那些年致我们逝去的青春

    那些年致我们逝去的青春

    该小说是写一个很天真的男生暗恋女生的故事,这个男生为了这个女生什么都愿意,却一直得不到这个女生的喜欢和赞扬。可是,突然有一天,这个男生和这个女生尽然从男女朋友关系变成了普通朋友关系。
  • 酷王子的拽公主

    酷王子的拽公主

    王子和公主的相遇,命运中的相遇。让他们经过重重困难,是他们相恋。
  • 墨家机关术之夜色蔷薇

    墨家机关术之夜色蔷薇

    墨家小女墨萧黔,一个天生的废柴。某次带着亲手制作的机关弩出任务……诶,打中了一个人,虽然不是目标但是好开心的样子。“喂,丫头,不想负责么?”
  • 混沌春秋

    混沌春秋

    这是一个混沌的世界,在这世界里,没有对错,没有是非,有的只是权谋。这是一个混沌的世界,在这世界里,没有好人,没有坏人,有的只是人性的无奈。这是一个混沌的世界,在这世界里,有情、有义、有孤独、当然也有希望。这是一个混沌的世界,在这世界里,有一个从平凡走向不平凡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是你的,是我的,也是石枭的。石枭,一个被流放于大荒之中的少年,凭借着自己的顽强与天赋,登上了混沌世界的巅峰,他也曾快意恩仇,他也曾堕入魔道……因为他也是个平凡人,但是,在这混沌的世界里,他创造了不平凡。
  • 王俊凯我遇见了你

    王俊凯我遇见了你

    那年,他们一起在樱花树下许下约定,可是却因为家人的极力反对,他离开了他,一年后,他再一次与她相遇,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镜笑莲华妖娆

    镜笑莲华妖娆

    离笑:离镜,等你再无牵挂的时候,我们一起去快意江湖,好不好?离镜:好★★★颜如玉:我永远不会泄露你的秘密的。绯樱闲:离笑,听说你喜欢美男子,你看我怎么样?巫天:离笑,你是我的。君邪见:小笑笑,你该不会真的喜欢上你妹妹了吧?!辰巳:离笑,你为什么不待见我?容若:好徒儿,你可不能喜欢离镜,她可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妹妹。不行,作为一个爱护徒儿的好师傅,我是绝对不允许的。世无双:离笑,我想待在你身边。水沐白:离笑,我看上的东西,还从来没失手过。花卿误:小狐狸,你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啊?落初尘:笑笑,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我说:你们这么多人问,我到底回答哪一个先?★★★本文四不像,较真的童鞋请绕道。。。
  • 忆心

    忆心

    回忆一直在心里,善良坚强的冰山才女唐雪汐,在她童年时期遭遇家庭变故之后,坚强努力的生活,立志成为优秀的国际化妆师。为了逃避亲人的离去,一个人到外地上高中,却意外地认识了这一生能再次让她觉得活着是幸福的,他就是成铭中学高三的校草级风云人物陈语枫。两人因为高中短暂的相处,却各自成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为心里坚信的执念,所以从未放弃寻找和等待对方的出现。如果你想要幸福,我们就该相信幸福是可能的......
  • 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上册)

    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上册)

    本书精选《资治通鉴》中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完整详细地交代原委,帮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历史,将其中的精彩故事、人物串联起來,并对知识点进行链接,语言风格符合青少年读者群,让中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到历史知识及做人的道理。本书由范毅然编著。
  • 诸佛龙玉

    诸佛龙玉

    为何佛修便要守那清规戒律,为何修佛便要与世无争。佛又如何,我修佛但我不信佛,我的信仰不在佛而在己,即便与众佛为敌,即便与世俗背道而驰,我也要守护自己的道与那个即便我与全天下为敌也会静静跟在我身后的琉璃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