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4100000012

第12章 对宋明理学的清算

一、于圣道乃南辕而北辙

宋明理学流传数百年,内容十分庞杂。“塨于宋儒,每有驳正。为其特立一学术,使人心陷溺,世道衰微。”因宋明理学有害于国计民生,李塨在39岁时所撰的《上颜先生书》,就对宋明理学作了系统的、全面的清算:

宋儒学术之误,实始周子,周子尝与僧寿涯、道士陈搏往来,其教二程以寻孔、颜乐处,虽依附儒说,而虚中玩弄,实为二氏潜移而不之觉。二程承之,遂以其依稀恍惚者,为窥见性天,为汉、唐儒者所未及。不知汉、唐儒者原任传经,其视圣道固散寄于天下也。宋儒于训诂之外,加一体认性天,遂直居传道,而于圣道乃南辕而北辙矣。

这是一个李塨清算理学的纲领,指出“宋儒”与他心目中的“圣道”是背道而驰的。李塨认为,理学以周敦颐为开山祖,虽说是打着儒家的旗号,而实际上吸取了佛、道二家的思想。二程为周敦颐的学生,对孔子所不大讲的“性天”大作发挥,而与汉、唐儒者传授经典为己任的做法,有极大的区别。此后分八个方面讲述宋明理学和他心目中的“圣道”是如何“南辕北辙”的。按问题归纳分三个方面来论述。

第一,李塨认为理学依附于儒学,却以佛、道为主要思想来源。李塨指出,太极图出于道教,“太极,乃《参同契》《水火匡廓》、《三五至精》二图合之,为丹家修炼之用,《道藏真元品》明载之,《易经》无此也”。周敦颐在世时默默无闻,迨及南宋,宗二程的理学信徒始发上溯至周敦颐,得其遗稿。后朱熹从胡宏处得到周氏遗书,重新发掘太极说的价值,作《太极图解》、《太极图说解》、《通书解》。南宋宁宗尊崇理学,赐周敦颐谥“元”。《宋史·道学传》认定,“二程之学,源流于此”。周敦颐自此成为理学的鼻祖,而为朱熹大力吹捧的《太极图》,也就成为后世宗理学者与批判理学者聚讼不已的话题。朱陆鹅湖之争中,陆氏兄弟已提出疑问,《太极图》是不是道士之学?到清初,黄宗羲、黄百家父子、颜元,都对《太极图》提出了异议。朱彝尊对《太极图》作了一番考辨,初步理清了《太极图》的来龙去脉。黄百家主张与朱彝尊相类,认为属于道士修炼内丹的图解,与毛奇龄、胡渭视《太极图》为道士修炼外丹者不同。擅长考证的毛奇龄从被称为“小道藏”的《云芨七签》中发现,《太极图》的原型出自五代人彭晓的《参同契分章通真义》所附录的诸图之中。毛奇龄把内中的《水火匡廓图》与《三五至精》合起来,恰好拼成周敦颐的《太极图》。李塨与毛奇龄经常论学,自然知道《太极图》的真相。李塨指出,《河图》与《洛书》系伪传,与《周易》无关。

第二,李塨指出,理学家把心思集注于“性天”上,视为头等大事,与孔圣人的主张截然不同。《论语·公治长》中有一段话:“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开创的儒学以及后世的儒学传统中,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关注点集中在现世问题中的伦理、政治方面,对宇宙与人性这些形而上学的内容未能探幽寻微。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就是对以往儒学很少探究的“性与天道”,作出了理论上的建树。但理学也有个致命的缺点,过分偏重于“性与天道”,在学术宗旨上倾心于“内圣”而忽略了“外王”,关注于“性命”而贬低了“事功”。这对一心一意要经世济邦的李塨来说,觉得与孔圣人的主张背道而驰了。“教人以性为先,明与圣门‘不可得闻’,‘不可语上’相反矣。”

第三,李塨认为理学以静坐为习,是与儒家传统不相合的。他从经验论出发,认为一个人在童年、青少年时期,以思动为快乐;到了老年,则以习静为安身立命的所在。因而他断言,凡是讲究静坐者,就是衰世之学。宋儒这种闭目静坐、息念观空、却动专静的衰世之学,李塨指出是源自佛、道的,不合儒家经典,也非儒家圣人孔孟的主张:

自周濂溪以主静立教,程朱陆王因之用白昼静坐,以为存心立本,考之古经,无是也。《易》曰:“终日乾乾,行事也。”是古以自天子以至庶人,无白昼静坐者。宰予昼寝,孔子责之;子贡求息,孔子斥以惟死乃息。古鸡鸣夙兴,不惟君子孳孳为善也,即小人孳孳于利,亦终日无暇焉。战国时庄列兴起,南郭子綦隐几而坐,嗒焉丧我,为静坐观空之始。后佛道二派祖之,参禅入定,闭目垂帘,公然昼废,乃异端也。吾儒胡为染之哉?

静坐,《十三经》未有其说,宋儒忽立课题,半日静坐,则几几乎蒲团打坐之说。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责之为“朽木不可雕也”,“子贡求息”事见于《荀子·大略》,内中有子贡与孔子的一段对话,颇能体现孔子的精神境界。子贡出于疲倦的缘故,提出了停止事君、奉亲、帮助妻子、交接朋友乃至停止耕种等等想法。孔子回答说,在处理人伦关系与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确实有艰难的地方,但不能因此而停止自己的努力。孔子对子贡五个“焉可息哉”的反问,是强调生时应永不懈怠地从事某一事情,到死时方能休止。李塨又举了《孟子·尽心上》中的例子,说明即使是儒家所贬低的像跖这样的“小人”,为了牟取私利,也是一刻不停止自己努力的。“小人”整天没有空余时间,哪里有心思去静坐。在李塨看来,人生活在世界上,就应该为某一目标的实现而活动着。“终日乾乾,行事也”出自乾卦之《象传》。李塨注重这句话,是要说明圣人作《周易》的宗旨是“专为人事”的,就是人在世时应该永不懈怠去从事某一项事业,或者是主动地去找事情做。李塨指出,静坐之事起自庄子,后来佛、道二教继承了下来。这是异端邪说,儒者干嘛要染上这种不良习气呢?这里李塨的治学方法,与颜元有所区别。他虽说还是从经验论入手,但增加了以经学考据去批评静坐的手段,颜元在提出自己主张时,于经书上所说的内容之真伪是根本不考虑的。至于理学专以读书明理为目标,在李塨看来也是错误的。在李塨心目中,儒家的核心就是“六艺”。“六艺”之教是建立在具体事物上的,不单是“读书明理”能包容得了的。

二、“主敬皆主静”

李塨指出,宋儒“主敬”与“主静”并无本质区别:

宋儒讲主敬,皆主静也。“主一无适”乃静之训,非敬之训也。盖自《太极图说》以“主静立人极”标此岔路,其后不惟杨龟山、李延平静坐体验“喜怒哀乐未发气象”,朱子议其似坐禅入定也,即程子与游、杨等讲学,忽然闭目端坐,门人候之雪深尺余乃醒。试思从古圣贤有此否耶?《论语传注问》。

自周敦颐提出“主静”后,引起理学家的高度重视。“主静立人极”,因佛、道因素过于明显,故二程以“主敬”代“主静”。二程以为,敬可包括静,但静不能代替敬。二程,特别是程颢在倡“主敬”时,也不完全否定静中工夫。二程之“万物静观皆自得”,是说“静观”以后见万物皆充满了盎然的春意。这是用主观之“静”见出客观之春意。如主体不“静”,给七情六欲搅得如痴如醉,就谈不上“静”。这一“静”中思虑和体验的工夫,为杨时、罗豫章、李侗等人所发展,即“静”中体验“喜怒哀乐未发气象”,并直接影响到朱熹。在李塨看来,历来被视为尊师佳话的“程门立雪”,却证实了程颐的静坐工夫,与古代圣贤所作所为相距甚远。李塨觉得,无论是“主静”,还是“主敬”,本质都是隔绝人与客观事物的接触,使心体处于虚寂的状态,使人产生厌事的心态,损害人的健康,进而荼毒生民社稷。“试观宋儒,用佛门惺惺法,闭目静坐,玩弄太极,探躐性天内地,不杂乎二氏乎?终日章句吾伊,经济安在?”《恕谷后集》卷四《与方灵皋书》。李塨断言,宋儒的静坐深受佛教影响,导致了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内在的“性天”之学,迷恋于书本的章句之学,无意于经世济邦的事业。

由指责“主静”而扩及知行之辩,李塨指出宋明理学重“真知”而轻习行,为无用之学:

《说命》曰:“知之匪艰,行之维艰。”宋儒则以真知为重,言人有真知,所行自然无矣,不能行,只是不能知。至明王阳明遂专以为心源澄澈,诸事可办,创为“致良知”之说。而今之儒者,亦群讥其为禅矣。

自伪古文《尚书》提出“知难行易”后,知行关系一直为历代思想家所关注。宋明理学家对此多有所发明,如程颐的“知行相资”说、朱熹的知行“并进互发”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等,对知行关系,即认识活动与实际行为的关系,有不少真知灼见。但他们确实存在着过分强调知的作用这一缺陷,即李塨批评“真知即行”的见解。程颐首先明确提出这一主张:“学者须是真知,才知得是,便泰然行将去也。”朱熹承继了这一观点。其学生陈淳对此讲得最明白,他以为“真知”中就有行:“真能知则真能行,行之不力,非行之罪,皆由知之者不亲切。”王阳明对知行关系的解释,不乏辩证法的因素,但他所谓一念发动便是行的观点,把行为动机的端正放在知行关系的首位,是“真知即行”的另一种说法。王阳明创“致良知”说,把人的行为视为“良知”本体的发用,是“良知”见于外的实际活动。在李塨看来,几百年来学术造成许多误区,就在于理学家“真知即行”的主张:“以致数百年学术尽误”,而“道学”也就“相率为迂腐无用之学”。李塨的指责是有见地的。“真知即行”的主张,必然会把知放在比行更为重要的地位,使人们重知轻行,此其一也;“真知即行”的主张,势必在导向静坐,有意地割断人们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必然性,此其二也;有时候人们对客观对象有真实的认识,但囿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认识了也不一定能够实行,此其三也。“真知即行”,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因为人在行动前,是要取得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性认识的。但人们在达到自己目标的实际活动中,一帆风顺是罕见的。人们在行动之前认定的真实性认识,在艰难困苦的情况出现后,就会要求人们重新进行新的探索。这样原先被认为的“真知”反而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的障碍。当然李塨的出发点是从功利论考虑的,是以“有用”为准绳的,一切“无用”的学问,在他看来讲得再好也是白说。

三、“一主一奴”的程朱与陆王

李塨对程朱、陆王两派皆持反对的态度,不偏袒一方。对清初程朱派与陆王派的争论,他判定为“一主一奴”。当时理学信徒,不宗程朱,即宗陆王。门户不同,就修党结怨,如同水火:

陆稼书任灵寿,邵子昆任清苑,皆有清名,而稼书以子昆宗陆王,遂不相合,刊张武承所著《王学质疑》相诟厉。及征嘎尔旦,抚院将稼书运饷塞外,稼书不知所措,使问计子昆,子昆答书云:“些须小事,便尔张皇,若遇宸濠大变,将何以处之?速将《王学质疑》付之丙丁,则仆之荒计出矣。”《中庸传注问》。

这里涉及到三个人物:陆稼书、邵子昆、张武承。陆陇其是清初极端的尊朱派,认为明亡不是亡于农民起义,也非亡于朋党倾轧,而是亡于王学在明末的猖狂。其尊朱言论颇有影响力,断言“阳明之学不息,则朱子之学不尊”。武承是张烈的字,作《王学质疑》一书以攻击阳明学。颜元有《阅张氏王学质疑评》、《张氏总论评》、《王学质疑跋》三文,文中畅论自己对宋明各学派的看法。邵子昆其人不详,但从李塨文中看,当为王学的信仰者。他见陆陇其担任运粮任务,惊惶失措,一副不知怎么办的样子。就写了封信,说些须小事就如此,若遇藩王叛乱,不知你如何慌张了。快快将《王学质疑》付之一炬,这就是我替你想的办法。这事有无,不得而知。

李塨读了《王学质疑》后,下了一段批语:

武承之驳陆王,何其明耶,然酷护程朱。夫教人以性为先,程朱不犹之陆王耶?乃一主一奴,何耶?

颜元在《朱子语类评》中将朱熹与陆九渊作过比较,认为朱学之害甚于陆学。颜元的见解在李塨那里就概括为“一主一奴”。李塨与颜元一样,从功利论的角度对程朱大加鞭挞:

程朱诸儒出,慨然欲任圣绪。其志诚豪杰之士也,而沿流既久,寻源为难。知训诂不足为儒,而内益之以心性,外辅之以躬行,变笺疏之名为章句语录,以为发明圣道。非仅训诂,自谓超汉唐而接受孔孟矣,孰意汉后二氏学兴,宋儒又少闻其说。于是所谓存心养性者,杂以静坐内视,浸淫释老,将孔门不轻与人言一贯性天之教,一概乖反。处处谈性,人人论天,而外以孝弟忠信为行,注经论道为学,独于孔门之礼、乐、兵、农,执射、执御,鼓瑟、会计,忽焉不察,以为末务。又诿之以小学已失,而遂置之。于是退处则为乡党自好,立朝愿为讲官谏臣,所称特开门户以转世教者,不过如是……率天下之聪明杰士,尽网其中,以空虚之禅悦,怡然于心,以浮夸之翰墨,快然于手。目明之末也,朝庙无一可倚之臣,天下无复办事之官。坐大司马堂,批点《左传》;敌兵临城,赋诗进讲……以致天下鱼烂河决,生民涂毒。呜呼!谁实为此?无怪颜先生垂涕泣而道也。

此为李塨50岁时给方苞所写的信。这一信件常为研究者引用,然对其中义理析之者甚少。以继承“圣绪”自任的程朱理学,高谈孔子很少讲论的“性天之教”,将训诂、笺疏变换为章句之类的高头讲章,而师生的对话则袭用佛教的语录体裁。目的是将人们与实际事务隔离开来。“性天之教”,即理学家大谈特谈的人性论与宇宙观。前者以存理灭欲为宗旨,后者则为禁欲主义提供世界观的基础。受佛道影响,提倡“静坐内观”,以“禅悦”之风浸渍人的内心,而对孔门以“六艺”为核心的实学,视为“末务”。对事功的轻视,使明末缺乏经世济邦的人才,“以致天下鱼烂河决”。比照明末的实际情况,李塨的批评是入木三分的。前举的倪元璐、温体仁,这两位以程朱理学为敲门砖,进而步步高升的大臣,在“陛下英明”、“圣明裁决”的字眼下,遮盖了他们没有解决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才能。明末,“朝庙无一可倚之臣,天下无复办事之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甲申鼎革,抱着“天崩地解,无与吾事”态度的人们,不仅存在于有着决策权的高级官僚中,在一般士人中也浸渍此风。清代著名学者纪昀的一则记载,讲了受此风气影响,他的两位祖先丧失了逃命机会。纪昀的两位曾伯祖纪曾星、纪曾辰,在崇祯十五年,“闻大兵将至河间,又拟乡居”之时,一邻叟说,今日如有尉迟敬德、秦琼在,就不会兵临家门了。两人听了后,就同邻叟争辩起来。争辩的焦点是,门神是神荼、郁垒还是尉迟敬德、秦琼。双方旁征博引,反复辩论。“次日将行,而大兵已合围。破城,遂全家遇难。”纪昀的先人姚公发了一通议论:“明之季年,道学弥尊,科甲弥重。于是黠者坐讲心学,以攀援声气;朴者株守课册,以求取功名……死生呼吸,间不容发之时,尚考论古书之真伪,岂非惟知读书预外事之故哉!”明末因“道学弥尊”、“科甲弥重”下形成的“注经论道为学”的习气,使得士人只知寻行数墨、钻故纸堆。经世济邦的大事,在他们的心中,是一点儿影子也没有的。这件真人真事反映了理学信徒们轻视孔门“六艺”之学所造成的危害。大敌当前,将领们还在“赋诗进讲”。李塨从明末程朱理学对人才的败坏,见到了自以为“圣学”的空虚无用。在对理学的清算中,他以程朱理学为主攻对象,即使在与好友方苞的交往中,李塨也不改初衷。青年时代深深埋下的经世意识,使他内心强烈地感觉到程朱的危害性要大于陆王。

同类推荐
  • 南宋蒙元风云人物大观

    南宋蒙元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哥白尼

    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micus,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第一个提出日心说。他所著的《天体运行论》,是现代天文学的起步点。哥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西部托伦城圣阿娜港。他的父亲是富商,曾任过市政官吏。哥白尼10岁时,父亲去世,由舅父路加斯·瓦兹罗德抚养。瓦兹罗德博学多才,思想开放,提倡研究实际,这对少年时期的哥白尼有很深刻的影响。
  • 因为精致所以最美:做林徽因一样的女人

    因为精致所以最美:做林徽因一样的女人

    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她,林徽因,不再是年少时“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也不再是年少时“怒发冲冠为红颜”的武断冲动。她一步一个脚印,走得铿锵有力、热烈唯美、执着笃定,步步皆是令人尊敬的庄严,她是当今无数女子学习的榜样。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谨以此文,向一代才女林徽因女士致敬。
  • 龙行天下:忽必烈

    龙行天下:忽必烈

    《历朝开国皇帝大传丛书·龙行天下:忽必烈》为您讲述忽必烈这位来自大草原的真命天子是怎样一步步地龙行天下的,他建立元朝,实现大统一,调整统治政策,指导农业生产,统一多民族国家,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民族大迁徙,形成民族融合新高潮,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控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发展内河航运和海运,开凿会通渠和通惠渠。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丝绸之路重新繁荣,马可波罗来华,泉州成为最大外贸港口,实行民族歧视和分化政策具有消极影响。
  • 布衣天子:刘邦

    布衣天子:刘邦

    《布衣天子:刘邦》将为广大读者重现历史的风云际会,再现一个历史上真真切切、鲜活生动的刘邦。阐释帝王的是非功过,为读者呈现一幅壮美的传奇画卷。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铁血江湖路之网游

    铁血江湖路之网游

    哪儿没有江湖,哪儿江湖不存在?不管是现实还是游戏,哪里江湖这两个字眼都会有人提起,永远不会沉没!世间江湖,何处无它,江湖中人,何去何从?
  • 妖界师

    妖界师

    末日终至!病毒、丧尸、怪兽疯狂来袭!各种变异充斥着整个地球,人类遭受灭顶之灾,腥风血雨的世界越来越绝望。所有的幸存者终于开始了联手反抗,组建了人类最高联盟,并且建造了成千上万的防御区,进行着与异变最强的地球争夺战!
  • 婚然天成,腹黑大小姐

    婚然天成,腹黑大小姐

    当一代神医变成奶娃娃当冰山夫君变成无下限当天才哥哥变成伪废物当……苍墨珺表示,这不科学!女主强大,男主小贱!哥哥妹控,爹娘无良!苍墨珺表示,心好累。。。(此文女主伪冰山。。。人前清冷绝姿,人后。。。呵呵嗒!)
  • 人图问鼎

    人图问鼎

    昔帝室倾危,人图问鼎。今南离国将崩坏,郑氏骄子敢当问鼎之奸,取而代之,不求权倾一世,但求无愧与天。
  • 盗版的,你给我站住

    盗版的,你给我站住

    【叮!您中奖啦!】于是樊繁穿越了……【鉴于盗版横行,而您所看盗版书籍已达xxxx本,所以,您摊!上!事!啦!】什么鬼?【只要您消灭一定数量的盗版穿越者就可以回到现实世界,少女,不要大意的上吧!干巴爹!】鸡蛋主神你够了!于是,樊繁就这么走上了作死坑爹的消灭盗版之路。
  • 青春启蒙

    青春启蒙

    读完高中就没读书的她在外面晃了几年瘦骨如柴的回到家,父母看她一日日消沉下去便让她回服装厂帮忙。重拾刚劲的她在服装厂帮忙了一段时间就自己自创品牌在网上开网店,还同一时间开了一间服装店。可在她好不容易熬到公司有了一点起色的时候她却发生了车祸。车祸不仅让她失去了7年的记忆,还留下了不吃药就会做噩梦的后遗症。记忆只有17岁的她很迷茫,经常听到公司的人提到以前的她,不过她一点印象都没有,反而现在的她活着和公司口中提到的她是完全不一样,如果不是亲近的人都想不到她和他们口中的诺晴是同一个人。日子就这样平静的过着,直到认识了尚奕彦。这个主动认识她的男人她的生活才慢慢有了一丝变化……
  • 九天有灵

    九天有灵

    先天有缺,后天不足,被天地剥夺修炼资格?一只异灵,让他可以临时契约灵物界任意一只灵宠,可以学到世间所有顶级的功法秘籍;一种秘术,他只剩下了十年的生命。该如何与时间竞速?该如何打破重重禁锢?方能守护心中至情。从封界到九天,夺五行,逆太极,一路热血搏杀。生命不熄,圣临乾坤!
  • 神秘三校花pk校园三男神

    神秘三校花pk校园三男神

    因一通电话,她回国了,回国的第一天父母们给她发布了任务,那就是和她老哥一样隐性瞒名,进圣岚学院过高中生活,某女感到超无奈,而更巧的是:哥哥被学校派去当近一年交换生了!但好在有两个铁闺蜜陪着她。且她们的身份被她们封锁了,任何人都不知道她们的身份,也因为着神秘的身世,她的两个铁蜜更是找到了自己的终身依靠,而她自己也遇见了属于自己的他……某女被某男堵在墙上“姓尹的,说好的高冷呢!”某男捏着某女下巴,轻笑“本人只对自家老婆不高冷反而对她好”某女“你…你无耻…唔”就这样初吻荣幸的牺牲了。本以为可以一直这样甜甜蜜蜜,可直到他以前的她回来,一切都变了………
  • 仙魔鬼神缘

    仙魔鬼神缘

    善缘是缘,恶缘同样是缘,身怀特殊血脉的少年风久走出小山村,一步一步往前走,遇魔镇魔,遇仙戮仙,佛挡杀佛,神阻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