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常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相声,渐渐地就对相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电视时,我最爱看的节目是相声,后来,我也慢慢地学着说相声。在班上、在学校、在亲戚朋友面前表演,还获得了不少掌声,从那以后我就更加坚定了学相声的信心。
我知道要想成为一名相声演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下很大的工夫。
我想,我要是当上相声演员了,就在我们城里的大小茶馆设个摊去说相声,与观众近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尤其要说给喜爱相声的小朋友们听。
我要说的相声的内容一定要与老百姓相关,就像笑星郭德纲叔叔那样,说老百姓喜欢的“段子”。我可喜欢郭德纲叔叔啦,他在舞台上表演节目,“三句话一包袱,半分钟的掌声”,深受观众的欢迎。他的相声内容几乎全是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想当“大款”的小伙子、爱吹牛的小市民、农民工的喜怒哀乐、老街坊的家长里短以及300路公交车、什刹海酒吧街、驴肉火烧炸酱面……
我要是当相声演员,就当郭德纲叔叔那样的。不过,我的水平可差远啦,所以,从现在开始要努力学习了,不过,无论如何,我会坚持实现我的梦想的!
相声的四门功课
相声是具有喜剧色彩的说唱艺术,要会说相声必须掌握四门功课,那就是说、学、逗、唱。
说即吟诗、对对联、猜谜语、解字意、绕口令、反正话、颠倒话、歇后语、俏皮话、短笑话、趣闻轶事等;学即学万物生灵、做文字游戏;逗就是逗趣、逗乐、逗人;唱即唱戏、唱歌、唱词儿。
相声开山祖——“穷不怕”朱绍文
朱绍文可以说是相声的开山祖,他有一个绰号,叫“穷不怕”。
原来,在1862年,咸丰皇帝去世,朝廷让全国的老百姓戴孝,并且勒令一百天不准演戏、动乐。戏园子因而被迫关闭,家无隔宿之粮的朱绍文为了养家糊口,流落天桥一带,靠说笑话,唱小曲,讨几文铜板维持生活。他手里敲打的竹板上刻着:“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书史落地贫”,观众看到这饱含愤懑的词句,异口同声地管他叫“穷不怕”,就这样,“穷不怕”成了他的艺名。他家的门框上曾贴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无时不怕皓首穷经”,下联是“励精矢志朱紫著身”,横披是“舌治心耕”。他的竹板还镌刻着四句五言诗:“日吃千家饭,夜宿古庙堂。不作犯法事,哪怕见君王。”这些对联、诗句既描绘了贫困艰难的卖艺生涯,也抒发了高尚的情操和坦荡的胸怀。人穷志不穷,靠卖艺为生,不走歪门邪道。即使见了皇帝老子,也是毫无畏惧。当时,在帝王脚下的北京,他敢于这样直言不讳,充分体现了“穷不怕”的精神。
一代宗师侯宝林
解放前夕,提起侯宝林可以说老少皆知,他是中国相声的代表人物,一代宗师。
侯宝林幼年家境贫寒,12岁时学京剧,后改学相声,先后拜常宝臣、朱阔泉为师,经过不断的刻苦和努力他扎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在北京“摆地”演出,与许许多多的旧社会民间艺人一样,以此挣钱养家糊口。
解放后,他更焕发了艺术的青春,成为人人皆知、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被誉为“相声艺术大师”、“瑰丽国宝”。
“名人名言”
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苏格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