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6400000007

第7章 佛国胜境青莲寺

古青莲寺

古青莲寺初名硖(xiá)石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当时高僧慧远在此结室为庵,草创寺院。唐咸通八年(867年),御赐寺额为“青莲寺”。为佛教弥勒净土宗寺院。

净土宗,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目的的佛教宗派,其信仰源于古印度,古印度盛行“人生是苦”的基本观念,从而寄希望于脱离现实的娑婆世界、往生超越的净土世界。我国净土宗从庐山慧远倡导净土思想,历经北朝昙鸾、唐朝道绰、善导、慈愍(mǐn)等大师的推弘,随着时代的迁移,愈为后人所奉行,是影响中国佛教民间信仰最为深远的宗门。一般所谓净土,主要是指弥陀净土、弥勒净土。早期弘扬弥陀净土信仰的,以东晋慧远大师为代表,他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弥陀净土宗又称莲宗。

对弥勒净土的信仰,以东晋道安大师为最早,他著有《净土宗》六卷,倡导往生兜率天的弥勒净土;唐代玄奘与窥基大师,也以弥勒净土为行持依归。

古青莲寺的创立者高僧慧远(523—592年),俗姓李,祖籍敦煌,后移居泽州霍秀里(今泽州县金村镇霍秀村),北齐至隋初时的名僧。与晋慧远同名,相距400余年,另为一人,因其晚年居长安净影寺,故又称净影慧远。慧远13岁出家,16岁随湛律大师到北齐国都邺(yè)城(今河北临漳)学佛,后在故乡结草为庵,创立道场,注疏经文,讲经说法。周武帝灭北齐后在邺城废佛,遭到慧远当面斥责,以死相争,表现了不畏权贵的品格。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慧远以高尚的德行被推举为统管天下僧民事务的六名僧官之一而入住京城大兴善寺,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圆寂。隋文帝对慧远的去世极为痛心,称“丧吾国宝矣”。慧远一生著述颇丰,文重当时,被称为释家之泰斗,对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代时高僧辈出,慧远创立硖石寺后,唐代宗年间(762—779年),有神墨禅师在此修行。贞元年间(785—804年),有智通禅师在此作《六波罗密疏》。太和元年(827年)慧愔惮师从汾并(晋阳)来寺,营造殿宇,广集佛徒,开辟法华道场,使该寺初具规模。次年创立上院,兼设普贤道场。唐咸通八年(867年),上院赐额为青莲寺。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上院改赐福岩禅院,下院称古青莲寺。明代时福岩禅院复称青莲寺,下寺仍称古青莲寺。

古青莲寺坐北朝南,隋唐规模已不存在。据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碑记载,当时尚有正殿九间,南殿九间,东西禅堂各五间。现存仅正殿三间,南殿三间,东西配殿仅剩基址,总面积约600平方米。古寺东西各有古塔一座,东为藏式舍利塔,建造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其造型优美,装饰华丽,是明代喇嘛塔中的精品,也是晋城市今存唯一的藏式塔;西为唐代慧峰大师塔。

古青莲寺正殿为弥勒殿,又称大佛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前檐明间施双扇板门,两次间置直棂窗,檐下五铺作斗栱,殿内彻上露明造。虽经元、明、清重建,但雄浑的外观、古朴的手法仍存宋代建筑的遗风。

正殿内有大而低矮的方形束腰须弥座佛坛,束腰部分残存几何形花卉图案,佛坛表层为对缝铺设的地砖,坛上为高大的垂腿弥勒佛,文殊、普贤二菩萨,阿难、迦叶二弟子以及供养菩萨共六尊彩塑,造型丰润,面相饱满,衣褶流畅贴体,是国内寺院中保存至今的唐代彩塑作品三处七十余尊中的一处六尊。

主尊弥勒菩萨(其时尚未成佛),像高4.2米,面相丰腴,肤色莹白,蛾眉、细眼、高鼻、小嘴,呈典型的唐代“丰肌秀骨”风格。肩披大巾,腰围羊肠大裙,坐于须弥座,双腿自然下垂,两足丰柔。纤巧双手,左手置于左膝,右手作说法印。坐姿自然,造型优美,比例适度,神情恬淡。这种坐姿称作“善跏趺(fū)坐”,几乎是弥勒的专用姿势,其他佛或菩萨一般都不用这种坐姿。这种坐姿比佛陀那种双腿盘放的结跏趺坐姿略为轻松一些,比菩萨那种一腿屈盘、一腿微竖的“舒坐”又稍严肃些。可见坐姿也是表现佛与菩萨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志。

主尊的两侧侍立着阿难、迦叶二弟子,均高2.26米。迦叶居左,为一阅历丰富、老成持重的老年僧侣形象,以饱经沧桑的神态刻画出人物的苦寂和阅历;阿难居右,以闲适、潇洒的姿态和自信的神情,着力刻画年轻僧侣的睿智和才情,内心世界刻画细腻,塑造得十分精彩。

佛坛前部塑文殊、普贤二菩萨坐像,均高2.88米。普贤居左,文殊居右,都采用一腿盘曲,一腿自然下垂的“舒坐”坐姿,坐于束腰须弥座上。菩萨面形长圆,神态庄重,头束高髻,两缕发辫从耳后披于双肩,胸饰璎珞,衣饰以沥粉锦纹装饰,衣襟裹膝垂于座间,富丽堂皇的衣饰与洁白细润的肌肤形成鲜明对比。座下束腰须弥座壶门内塑有菩萨的坐骑绿狮和白象,探头探脑,生动有趣。

佛坛中部原有两尊对称的供养菩萨,现左尊已毁,仅剩右尊。该供养菩萨呈单腿跪姿于莲台上,因其等级低下,所塑形体甚小,雕塑手法上着重表现其虔诚供养的神情。

总观这一堂唐代塑像,体现了当时用神像来宣传佛教的事实。雕塑佛像的匠师,力图以精湛的艺术形象来吸引人、感染人,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法,逐步地使人们能够更多地接受佛教思想。这堂塑像的成塑年代,似不晚于唐咸通八年(867年),为唐代中晚期的作品。因后来在古青莲寺上部不远处出现天台宗派系的福岩禅院(即青莲上寺),弥勒净土宗派系的古青莲寺日渐冷落,这堂塑像才免遭后世重复修补之害,得以幸存。

古青莲寺南殿是一座晚清重建的殿堂,面宽三间,单檐悬山顶。南殿现存彩塑十二尊。佛坛正面五尊,当中为释迦牟尼佛,高约2.7米,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左右侍以二弟子,像高1.9米,坛前为文殊、普贤菩萨对坐。此五尊为宋塑,雕塑手法上沿袭唐风,但更注重写实,生动传情。面部轮廓清晰,富于刚柔纤巧的质感,衣饰流畅,整体疏密相间,起伏交错,繁而有章,疏而不僵。其余七尊彩塑均为后世杂糅(róu)之物。较为罕见的是迎殿门坐南面北而立的一堵“背光墙”,墙上有悬塑南海观音,虽然年代较晚,却造型别致,同样是青莲古寺一宝。

殿内保存有唐、宋、金碑各一通,均是十分珍贵的佛教文物。其中最为珍贵的要数唐碑《硖石寺大隋慧远法师遗迹记》,为唐宝历元年(825年)镌刻,碑首线刻佛殿图(亦称弥勒讲经图)一幅,图示唐代寺院全貌,山门、围廊、讲坛、佛殿莫不具备,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寺院的布局,比陕西西安大雁塔门楣线刻的唐代佛寺图更为完整。图中佛殿之前设讲坛,因弥勒菩萨当时尚未成佛,所以头戴花冠,身着印度出家人服装,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讲经说法。其身后是一座重檐佛殿,四坡式殿顶,脊饰典型的唐代鸱(chī)尾,佛殿四周有围廊,围廊与前面山门相通。廊柱与山门柱头上均施一斗三升拱,补间施人字拱,是典型的唐代木构建筑风格。该碑对于研究唐代佛寺的布局和形制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

慧峰大师塔建造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是一座精美的唐代单层石塔。原在古青莲寺西石崖下的台地上,1996年,因丹河泛滥而迁于寺之西侧。

该塔平面八角形,塔基为三层叠涩的束腰须弥座,上下层各雕仰覆宝妆莲花,束腰部分雕有人物花草等图案,所雕人物图案题材为伎乐天。有的歌舞,有的奏乐,乐器可见有吹奏的排箫、横笛,有击打的腰鼓、手鼓、钹,还有弹拨类的,是当时泽州地区民间器乐演奏形式的真实再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民俗价值和文物价值。另外还雕有形象奇特的迦陵伽鸟。迦陵伽鸟,人面鸟身,见于《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迦陵伽鸟在大海渚。彼诸众生,若有触彼迦陵伽鸟者,即得远离身诸疲劳,亦离饥渴并诸忧恼,受最第一无极快乐。……”其上又置圆形束腰莲座。塔身为八角小亭,转角处作三节束莲柱,普柏枋下又雕垂幔纹。塔身正面开一方门,后面刻有“唐故先师和尚,汝州襄城县人,俗姓贺兰氏,法号慧峰,于中和戊申岁八月二十八日迁化去。乾宁乙卯年建造灵塔。十月功毕后记耳。弟子及功德主玄藏、弟子玄悟……”乾宁乙卯年,即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塔身上为八坡水式的塔檐,檐角略微翘起,稍有一点弧形。塔刹共四层,逐层雕作山花蕉叶、圆形刹座、二个雕刻莲瓣的宝珠垒砌的刹身、葫芦形的刹顶。

全塔造型优美,比例适度,雕刻精致而又细腻,反映了唐代建筑与雕刻相结合的高度水平,是晚唐石塔中的杰作。

塔,造型优美,装饰华丽,是明代喇嘛塔中的精品。传说,无论太阳东升西落,还是正当中午,该塔都无塔影,所以俗称“无影塔”,这是该塔的一大奇观。

在古寺东侧还有一座建造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的覆钵式的藏式舍利塔。该塔通高20米,塔座为青石砌筑的须弥座,座上沿八角各雕一个龙头,座身八面均雕仰覆莲瓣和花卉图案。塔身为青砖砌筑的瓮形覆钵,钵上南向辟一券门,内为八角形的塔室。室内北部有一砖砌佛坛,佛坛二层,前层置一彩塑卧佛,极为精致;后层置一尊彩塑观音和两尊侍者像。佛坛后还有造像碑一通,四面浮雕佛像六十八尊。碑顶还置一石刻莲座,其上又置结跏趺坐的佛像一尊,后面还有华丽繁杂的背光作为映衬。覆钵上置十三级相轮,二者和谐统一,浑然一体。相轮上为雕饰华丽的圆形宝盖和一覆钵式的小塔作为塔顶,可惜已毁,仅留下一根木质刹杆。这一覆钵式的砖古青莲寺原本一进院落,近年来,在对古寺进行全面修缮时,在原有建筑东侧扩建一所院落,将明代藏式塔围于院内,这样一来,更有利于保护,方便管理。又在寺外开辟一小型广场,既惠及游者,又合乎佛意。古老的寺院从整体风貌上则更加规整、更加庄严。

新青莲寺

出古青莲寺往北,沿山径步道曲折上行约500米,即到新青莲寺。新青莲寺,名“新”却不“新”,称其“新”只是针对“古青莲寺”而言的。事实上,它早在唐代时就已经创建了。

唐代大和二年(828年),因为僧徒众多,古寺难以容纳,在这里创建了上院。百余年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上院被赐名“福岩禅院”,下院仍为古青莲寺,两寺分立。明代恢复青莲寺之名。

新寺自唐代创建后,在宋初进行了大规模重建,现存主体建筑大多为宋金遗物。寺院的主体建筑依山势而建,中轴对称,每个院落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空间组织富有变化。在通往寺院的山路上设置有七座过街门楼,称为七星楼,这种层层引导的布局设计方式,构成佛寺建筑的序幕。主体建筑沿南北中轴线分为三进,由南而北为天王殿(山门)、藏经阁、释迦殿、大雄宝殿,两厢罗汉楼、地藏楼,施房、僧舍左右对称。寺院东侧的崖壁和山峰上,建文昌阁、款月亭、城墙等建筑,构成东路屏障。寺西有偏院。整组建筑和谐协调,将自然和人工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北方典型的园林式佛寺建筑群。

寺前有一坪台,坪台两侧有对称二阁。坪台北侧居中建山门,单檐悬山顶,三开间门廊式。山门两侧各有掖门,左右是高达三层的钟楼、鼓楼,歇山顶,楼角飞翘,灵秀典雅。山门、钟鼓楼、东西阁原建筑已塌毁,现存建筑乃1986年复修。

香客游人自掖门入寺,在倒座位置,即山门的后立面是天王殿,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是佛教的护法神将。他们住在“六欲天”的第一重,也是离人间最近的“四大天王”。佛经说,四大天王在著名的须弥山山腰,那里耸立着一座犍(jiān)陀罗山,此山有四山峰,称须弥四宝山,高336万里,“四宝所成,东面黄金,西面白银,南面琉璃,北面玛瑙,天王各居一山”。

佛教传入中国后,四大天王的形象也被彻底汉化了,皆为中国古代武将打扮,而且将四神赋予了中国式的寓意,“辅弼西方教典,立地水火风之相,护国它民,掌风调雨顺之权”。横眉怒目、凶猛威武的佛教护法天神,被中国老百姓赋予十分美好的理想寄托,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一种传统心理。

与天王殿迎面而立的是藏经阁,创建于唐代中和三年(883年),现有的木构件多数是宋代的原物,部分斗拱上面还保留着宋代彩绘的痕迹。这座阁整体是单檐歇山顶二层楼阁式建筑,面阔三间。藏经阁是寺院的“图书馆”,据记载,宋代时这里就贮藏着佛教的藏经,金元时期,藏经七百函,合五千多卷,年深日久,又几经战乱,现在全部散失。另据《石门杂著》记载,青莲寺还曾藏有西藏贝叶真经,后因“寺僧不善珍藏,为蠹(dù)鱼所蛀,简帙(zhì)错落,不可译”。

藏经阁下层为弥勒殿,殿内中央塑大肚弥勒佛,转过弥勒身后则是面北而立的韦驮像。

大肚弥勒是将弥勒按照僧人的规格来塑造的。传说五代后梁岳林寺(今浙江奉化)有个僧人名叫契此,号长汀(tīng)子,他身材矮胖,笑口常开,常常背着一个布袋行乞,点化世人,最能预测凶吉祸福,人称“布袋和尚”。他圆寂前留下诗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人们认为他是弥勒佛转世,是弥勒佛的化身,便将其供于天王殿中,其塑像则多以布袋和尚为原型,身着僧装,袒胸露乳,大腹便便,手持佛珠、布袋,笑口常开,令人感到特别亲切。

再来说说韦驮。据说四大天王手下各有八位大将,帮助管理所属各处山河、森林以及地方上的小神。众大将中居首位的便是韦驮。他本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的八个将领之一,佛教经传说他是诸天之子,主领鬼神,如来欲入涅槃,佛弟子(韦将军)护持瞻部遗法。韦驮亲受释迦法旨,要在南瞻部洲(佛经中所谓四大部洲之一,中国在此洲),保护出家人,护持佛法。

藏经阁门前有唐代石狮一对,其形头小身大,顶部平缓,前腿直立,温厚敦朴。

藏经阁之北,前后院之间有释迦殿,它是寺内的主殿,创建于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殿面阔、进深均三间,平面呈方形,单檐歇山顶。殿前檐当心间装板门,两次间为直棂窗。前檐当心间的门框、地栿都用青石雕造,上刻有花卉纹饰,刻工精细,表现了宋代石刻艺术的精湛技艺。檐柱均为方形抹棱石柱,石柱、门框上刻有宋代题记,是大殿建年的确切记载。柱头斗拱五铺作,单下真昂,昂作批竹式,补间不设铺作只有隐刻,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一种古老的做法。大殿梁架结构采用彻上露明造,整体用材硕壮,保持了典型的宋代风格。

释迦殿现存宋代彩塑四尊,位于殿内宽大佛坛之上,释迦佛居中,两侧分别有二弟子、二菩萨,是典型的一铺五尊布列方式。佛身着通肩袈裟,头饰螺髻,面相方圆,大耳垂肩,左手垂放膝上,右手已失,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莲瓣较薄,计分三层。莲台下为八角束腰须弥座,束腰间柱内塑有负重力士。佛后未设背光而利用扇面墙作为屏墙,绘有花鸟古画。佛侧原塑阿难、迦叶二弟子像,现仅存阿难站像一尊,神情虔诚,体态健美,宋塑风格显著。文殊、普贤两尊菩萨相对而半跏趺坐于莲座上,神态宁静,衣饰相近,皆头饰高髻,身着帔帛,裳裙上饰以沥粉贴金,垂裙披覆于莲台上。该组塑像表情自然,比例和谐,一改唐塑宽胸细腰之手法,腰、胸尺度已趋于一致。虽经后代重妆,但衣饰、造型仍不失宋塑风格。整组造像布局错落有致,更显场面庄严肃穆。

释迦殿前有经幢左右各一,镌于唐开成四年(839年)。下施须弥座,幢身平面为八角形,前书《佛顶尊圣陀罗尼经》并赞序,乡士赵洞彻撰序并书,文用骈(pián)体,辞颇工雅。后书“唐开成四年己巳五月十日建立”。幢身之上再施须弥座一层,饰宝妆仰覆莲花。第二层幢身八面均饰精美线刻画。幢顶施宝盖、莲座、仰莲和宝珠。

殿前东西厢分别是罗汉楼和地藏楼。罗汉楼位于东厢,二层建筑,上层的梁架、斗拱保留有宋代风格,梁架上尚存有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题记。下层为清代建筑。

罗汉楼二层内存宋代彩塑广法天尊与十六罗汉一堂。广法天尊是佛教住世间诸罗汉的统领,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佛命令常住人世济度众生的使者。该组塑像广法天尊居中,高1.7米,头戴花冠,肩披大巾,腰围羊肠大裙,胸饰璎珞(yīngluò),右腿盘曲,左腿下垂踏于莲台之上,面相饱满,神情闲适。两侧分别为金童、玉女胁侍。其东西分塑16罗汉,高约1.4米,形神兼备,塑像注重内心世界的刻画,极富写实风格,面形特征为圆方脸、高鼻梁、眉弓隆起,具有北方人的形象特征,是宋代宗教艺术走向世俗化的较早作品。该组彩塑在明代时曾经重妆。

罗汉楼楼下保存有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罗汉碑记》一通,镌刻有十六位住世罗汉和五百罗汉的名号,其中五百罗汉的名号,为我国现存记载中年代最早的一例,是研究佛教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与罗汉楼相对的西厢为地藏楼,建筑风格形制与罗汉楼相同。二层内塑地藏菩萨和十殿阎王。地藏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地藏)之一,统领十殿阎君。十殿阎君也称十殿阎王,是佛教所传的十个主管地狱的首领。这组塑像同样是宋代彩塑,经明代重妆。地藏菩萨结跏趺坐居中,头戴花冠,手执宝镜,面形俊朗,神态安详,威严中流露出对人间的悲悯。菩萨两侧分别立有闵(mǐn)公居士和道明和尚,神情都极为敬畏虔诚。十殿阎王均作帝王装,个个头戴王帽,身着朝服,手执圭板,神情凝重,传神地表现出佛法的威严。与表情严肃的地藏和阎王相对的还有一尊金刚力士,面目狰狞,手执法器,青筋暴突,全身肌肉夸张性突起,令人生畏。整组彩塑个性突出,动静结合,渲染出浓厚的佛教气氛,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力量。

中轴线最北端是大雄宝殿,它背依崖壁而建,早年建筑已毁,唯留月台、台基和石柱,其中石柱上有“泰和元年十月十八日施”字样。1996年,国家与地方共同投资修缮,大殿恢复一新。修复后的大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殿内塑金妆一佛二弟子。

在寺后院大雄宝殿前,生长着珍奇的“子抱母”古柏。母柏树径3米,总高达27米,早已干枯,子柏树径1米,总高达24米,紧紧缠绕母柏,生机勃勃,枝叶繁茂。相传在古代,母柏枯槁,寺僧准备次日将其砍伐,谁料一夜间在其身旁长出一株幼柏,将枯柏紧紧缠绕,寺僧见之,以为神意,故不再伐,从此便给寺院留下了这一奇景。民间因而传为佳话,并附以许多神奇的故事传说。游人见之,无不惊叹称奇。有人曾在树下有感而发,口占一绝。是曰:“子柏抱母紧相攀,相依为命共暑寒。长思青莲多情柏,羞熬人间不肖男。”

在“子抱母”古柏之前,有银杏树两株。东为雄树,树径5米,高约25米;西为雌树,树径4米,高与雄树相当。银杏树俗称白果树,正名公孙树。它是史前期古老树种的孑遗(jiéyí)植物,在古生物学中所说的史前期“三叠纪”、“侏罗纪”时期生长最为茂盛,因此被植物学家称作“活化石”。其树木生长缓慢而生命力极强,其果实为青白色,是珍贵的药材。青莲寺内的这两株银杏,每年夏秋两季枝叶繁茂,遮天蔽日,雌树还可收获白果百余斤。

在青莲寺东侧有一天然石壁,岿然屹立,高约20余米。下部怪石峥嵘,顶上却平若砥砺。顶上面积呈条状,宽不足3米,长10米有余,西南壁部刻“掷笔台”三个大字,相传为当年慧远法师掷笔之地。据说慧远法师至邺学法回高都,于丹河之滨的硖石山腰创建寺庙,故取名“硖石寺”,也就是最初的青莲寺。在这里,慧远一边讲经说法,一边为《涅槃经》精心注疏。历经数年,《涅槃经》终于完成。为了证明自己注疏准确可靠,他决定求上天验证。吉日,慧远捧书持笔沿山径而上,当他来到这块兀立山腰的石壁前时,决定在此告天,于是攀上石顶,将书笔对天奉上,跪拜焚香,仰天高呼:“吾注涅槃经现已功毕,若疏义契理,笔当驻于空矣。”然后掷笔苍天,此笔果真在空中停留。于是后人就称此天然石壁为“掷笔台”。明代吏部尚书王国光有诗咏叹此事:“高僧云卧到莲宫,台上传经写色空。落笔山头乘鹤去,老松犹响雨巷风。”

同类推荐
  • 只要在路上,全世界都会帮你

    只要在路上,全世界都会帮你

    四年前,我未曾踏出过国门;四年前,我的英语四级最高38分。如今,我用自行车围着地球绕了一圈;如今,我可以同各国的朋友们随意“摆龙门阵”。当路走得足够远,当风景看得足够多,我蓦然发现,是旅途中所遇见的那些人那些事,支撑着我走到今天。我住过80couchsurfing和warmshowers家庭,地球居民不分国界,那一个个热情的拥抱和热切的笑脸,特别是伊朗的卡尚爸爸在离别时的潸然泪下,爱尔兰妈妈为我缝补衣至凌晨四点,一路上获得的帮助铭记终身。那些在路上的日子,每一公里都是上天赠予的美丽新世界。难以想象的艰辛与这些美好时光同在,即使我们是陌生人,终究会被这个世界温暖着。
  • 印度,去十次都不够

    印度,去十次都不够

    用眼睛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会看到印度各地的异域风情,待人接物的淳朴风气和细微之处的奇趣风物;用头脑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会看到各国的角色陆续登场,分享传奇经历,不吝给予我友情、亲情和爱,交织生命轨迹;用心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只有你们可以读懂书中的密语,发现自己内心里的那一点点蠢动的萌芽,它已经在生长,沉睡中的你睫毛颤动。时机到了,你会真正地醒过来……
  • 没有人能独自旅行

    没有人能独自旅行

    这不是一本随便的旅行书,是一本旅行后的记忆录,期待了未知的相遇,邂逅了愿意爱下去的人。只为了追忆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梦。
  • 阮义忠欧洲旅行手札:行·影不离

    阮义忠欧洲旅行手札:行·影不离

    阮义忠是位百分之百的人文主义者,顽固地坚持着报导摄影。他还有一项在摄影家身上很难见到的特质,那是能以批评的态度来整理、编辑自己的作品。这本书是阮义忠以及夫人一起旅行欧亚的摄影随笔。他用独特的视角记录了欧亚一些小城市的人情冷暖、风土民风。语言平实朴素却渗透着深刻的力量。通过他的文字读懂一代摄影大家的情怀。
  • 畅游哈密

    畅游哈密

    这是一片神秘的绿洲。从远古时的翼龙翱翔,到今天的绿洲文明;从汉唐旗帜的猎猎而动,到如今繁华都市的兴起,都是一道道自然与文化的无声轮回。几千年来,每一场风的刮起,都在空气中溢满着浓郁的香甜,这特有的味道,代表了哈密这片绿洲厚重的积淀,也代表着作为一片绿洲应有的祥和与宁静。循着玄奘大师的坚实脚步从这里走过,站在丝绸古道上,心情自是无法平复。有时,穿越并非仅仅意味着用双脚去行进,而是要用心去体味双眼所触及的一切,或是一个在路边卖瓜的小摊,或是一个被甜瓜蜜瓤凝固住微笑的孩子。
热门推荐
  • 风花雪月,那一场

    风花雪月,那一场

    神女转世:来自异世的红瞳女孩、不被恩宠的公主、被灭族而身负重任的少女、从天才少女一夜之间变为被世人嘲笑的废柴。四个女孩将改变命运,也将遇到真正爱她们的人,未来将有什么事情等待她们去解决呢……她们将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 月亮的嫦娥

    月亮的嫦娥

    星期三和星期四更新一章,请收藏《月亮的嫦娥》小说书。江小龙和赵子范碰见了一群人打着小伙子,那小伙子躺着疼痛,没想到,在治疗过程中偷了赵子范的手机,到了天海医院,江子龙就看上了倩宜了,一直想跟倩宜约个会,没想到,江子龙第一次放着她鸽子,
  • 回首见黛色

    回首见黛色

    木毓从未想过自己居然有重生的这一天陆离也从未想过自己会回到和木毓青梅竹马的时候木毓为避免悲剧努力回避自己的远房表哥陆离怎没想到他居然也重生了陆离:小木鱼死木鱼臭木鱼。。。。木毓:。。。。。回首见黛色回首见个头呀
  • 首席的复仇情人

    首席的复仇情人

    他是她最美的梦,而这个最美的梦却毁在了姐姐的手里。为了报复姐姐,她不惜化身为恶魔,只为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她为了复仇而来却沦陷在这段仇恨里而不可自拔,步步为营,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骗局却早已把她的结局注定其中。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武道侠尊

    武道侠尊

    一夜之间,全族惨遭灭门,唯有一子逃出生天。一瞬,性格大变,不再浑噩,毅然踏上一条险阻万分的武道之路。灭仇族,平大乱,登巅峰,成就一代侠尊威名。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妖孽离我远一点

    妖孽离我远一点

    一身傲骨,未赢过思念你这场仗!他冷笑着说:“上穷碧落下黄泉,我也一定要把你这只贼猫给逮回来!”一朝穿越,偷了谁的情又丢了谁的心?她头也不回的说:“妖孽,离我远一点!”当离开变成无法选择时,两颗孤独而又逞强的心该如何选择?意外穿越,重新安排了谁和谁的相遇?且看恶劣女如何俘获冰山美男!寻寻觅觅,躲躲藏藏,原来,爱情不过就是一曲长相守!
  • 柯南之为新星而穿越

    柯南之为新星而穿越

    是梦吗?柯南世界……穿越?怎么可能?!不管是不是梦,在那里面度过的一切回忆,将记录在这本书里……
  • 大黑暗纪元

    大黑暗纪元

    当新的时代来临,黑暗纪元开始,位面重合,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张宇是否依旧能撑起属于自己的荣光?当一切终结,万物凋零,黑暗笼罩,悬疑重重,张宇又是否能在乱世之中坚持自己的信仰?六大宇宙交合,这一切,要从一个坠落的巨人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