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6300000024

第24章 儿童早期的同伴交往

婴儿在出生后头3年里,虽然主要与其父母交往,但事实上也已经开始了同伴间的相互交往,并在其交往中显现出各个婴儿在社交方式和社会接受性方面存在的差异。早期同伴交往和婴儿与父母及他人的交往一样,是婴儿整个社交系统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分别以其独有的方式对婴儿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一、婴儿同伴交往的意义

弗洛伊德和戴(Dann)曾在1951年报道过一个著名的研究事实:第二次世界大战时,6名婴儿在集中营与父母分离,直到3岁,这些孩子都是一起住在集中营的托儿所。在这之前,他们很少与成人接触,主要是自己照管自己。6个孩子之间产生了强烈的依恋,他们长大后没有一个有身心缺陷,或有其他缺失,都成为正常有为的成年人。

这说明了同伴的交往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同伴关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亲子关系的缺损。婴儿同伴交往对于其社会化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婴儿社交技能及策略的获得

同伴交往不同于亲子交往,同伴交往系统更有助于婴儿社交技能的提高。因为婴儿不仅需要自己去引发和维持同伴交往,而且他从同伴那儿得到的反应远比从父母那儿得到的反应要模糊和缺乏指导性,为了使交往顺利进行,婴儿必须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使其信号和行为反应更富有表现性。另一方面,与亲子交往相比,在同伴交往中,婴儿更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交往场合与情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这就要求婴儿能根据这些场合与情景性质的不同来确定自己的行为、反应,发展多种社交技能和策略。

2.促进婴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在同伴交往中,婴儿积极、友好的行为如分享、微笑等,能马上引发另一婴儿的积极反应,得到肯定性的反馈;而抢夺、抓人等消极、不友好行为则会引起另一婴儿的反感,而引起相应性的行为。同时,由于婴儿同伴之间年龄的相近性,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水平类似,双方的社交地位平等,较之亲子交往,更需要婴儿的社交行为符合友好、积极的要求。与同伴交往,婴儿有更多的机会调整自己的社交行为,去掉不友好行为,使之向更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以获得同伴的肯定与接受。

此外,婴儿的认知能力也在与同伴交往中获益;婴儿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更多的、明显的、积极的情感模式;同伴关系对婴儿个性、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微妙的影响。

二、婴儿同伴交往的发生发展

婴儿很早就能对同伴的出现和行为做出反应。范德等人(Vandell&Mueller,1980)回顾了几项有关婴儿对同伴兴趣和研究指出:大约2个月时,婴儿能注视同伴。3~4个月时,婴儿能够互相触摸和观望。6个月时,他们能彼此微笑和发出“呀呀”的声音。随着婴儿行走能力的提高,他们会爬向对方同伴或跟随在对方身后。1岁时,同伴相互作用中就出现了许多社交行为,如大笑、打手势和模仿。但是,6个月以前婴儿的反应并不具有真正的社会性质,他们还不能主动追寻或期待从另一个婴儿那里得到相应的社会反应。这时的行为往往是单向的,而且缺乏互惠性。直到出生后的下半年,真正具有社会性的相互作用才开始出现。从第2年起,儿童同伴间的互动变得更为频繁也更为复杂。同伴关系中还出现了合作和冲突的行为(Shantz&Hobert,1989)。这时婴儿之间出现了较多的互惠性游戏。第2年末,许多儿童花在社会游戏上的时间比单独游戏要多得多;而且即使有母亲在场,与同伴一起玩的时间也比与母亲一起玩的时间更长。

儿童早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以一种固定的程序展开,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客体中心阶段(6~10个月之间)。这个阶段婴儿的交往更多地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婴儿本身。他们即使在一起,也是把对方当做活的物体和玩具看待。互相撕扯,或咿咿呀呀地说话。

简单交往阶段(1~1.5岁)。这个阶段婴儿的行为有了应答的性质。出现了婴儿之间互相注意、“对话”、给取玩具,甚至模仿等动作。

互补性交往阶段(1.5~2.5岁)。这个阶段婴儿间出现了合作、互补和互惠行为。比如,你需要有同伴时,我和你一起玩;你跑、我追;你躲、我找;两人在一起共搭一个东西。这个时期婴儿交往最主要的特征是同伴之间的社会性游戏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2岁左右时,婴儿社会性游戏绝对超过单独游戏,而其社会伙伴则通常是同伴,与母亲的交往明显呈下降趋势。通过游戏,婴儿的社交能力发展,出现了最初的友谊。早期友谊的出现是婴儿社交技能发展的顶点,它表现为同伴之间出现亲近、共享、积极情感交流和共同游戏、玩耍等,并且在婴儿间出现偏爱,两个朋友间在交往中具有明显的互补性。

三、婴儿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影响婴儿早期同伴交往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有婴儿的亲子交往经验,玩具、物品的数量、特征,同伴之间的相互熟悉性,以及婴儿自身的个性、行为特征等。

1.亲子交往经验

研究表明,亲子交往经验与婴儿同伴交往是密切相关的。范德等(1980)在婴儿16、19、22个月大时,分别观察了其与父母、与同伴的交往,发现亲子交往系统与同伴交往系统有明显的先后关系,父母对婴儿的行为、方式影响着婴儿随后对同伴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其行为的内容与态度。一些研究发现(如Elick-er et al。,1992),母婴关系的质量在某些程度上预言了儿童以后的同伴关系,而且,这种质量可能是由儿童早期母亲对儿童的敏感程度所决定的。所以,一定的母亲行为或个性特征与儿童日后形成的同伴关系性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方式受儿童的“内部工作模式”的调节。这种内部工作模式是通过婴儿与母亲建立的依恋类型而形成的,而且,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将这种工作模型概化到他们的同伴关系中。

在缺乏亲子交往和情感交流的条件下,婴儿的同伴交往的发展是有缺陷的(安斯沃斯,贝尔,1970)。在孤儿院长大的儿童,经常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障碍问题,包括不能和别人建立亲密持久的人际关系(鲍尔比,1951)。

2.玩具和物品

儿童早期的同伴交往大都是围绕玩具、物品而发生的,尤其是在婴儿早期,大多数的同伴冲突都是因争夺玩具而引起的。所以,玩具、物品是婴儿同伴交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玩耍同一个玩具的过程中,两个婴儿都可以发现在各自都想控制玩具时对方存在的制约性,于是要求自己要注意对方的情感、要求、反应,调整、协调自己的行为,以使围绕同一玩具或物品的交往得以顺利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玩具、物品出现与否及玩具的数量、特征明显影响到婴儿交往的数量和方式。大的、不可独占的玩具有助于促进婴儿同伴间的社会性交往,它似乎加大了婴儿交往的积极性;玩具为婴儿同伴交往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交往方式,比如给或拿、模仿、合作、分享或抢夺等。

3.同伴间的熟悉性

婴儿早期同伴交往大都发生在相互熟悉的婴儿之间,或者在相互熟悉的婴儿间更易发生。研究(Kagan&Kearsey,1975)发现,让相互间并不熟悉的婴儿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社会性接触是非常困难的。刘易斯等(1975)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识的婴儿间在交往的积极性、频率、持续性、复杂性上远远大于陌生婴儿。实验发现,集中在一起养育的3~16个月的婴儿不仅显示出各种各样的社会性接触,而且早在5个月时,就出现了对同龄人的社交行为。可见,婴儿间的相互熟悉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儿交往的数量与水平。

4.婴儿自身的个性、行为特征

婴儿的个性、行为特征也明显地影响同伴的交往。范德等(1980)考察了早期儿童同伴接受性,发现即使在学步期的婴儿中,也有很大的差别,明显的有受欢迎和被拒绝之分。原因在于婴儿的个性和行为特征的差别。婴儿交往的主动性明显不同,受欢迎的婴儿与实验者交往有24次,而被拒绝婴儿仅有4次交往。同时,婴儿是否用积极的行为与他人交往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同伴的社交地位,喜欢用积极行为与同伴交往的婴儿,是同伴中最受欢迎的;相反,最不受大家喜欢的,是在交往中经常表现出消极行为的婴儿。

此外,婴儿与年长儿童的社交经验有助于婴儿社交技能与水平的提高;共同游戏的人数情况也影响婴儿同伴交往的行为,婴儿两两在一起活动比许多儿童在一起活动更有利于社交。

四、同伴交往与早期教育

婴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同伴交往或迟或早总要发生。同伴关系越早发生,对婴儿社会意识、他人意识的萌生越有好处。父母应有意促进婴儿同伴交往的发生与发展。

首先,多让婴儿与同伴交往。在同伴关系上过于孤独的早期经验对于塑造友谊观念、体验他人的情感和同情理解他人、学会公平相处,以及建立交往技能等多方面的社会适应性的增长往往被推迟。当前,我国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缺少一个“儿童的群体”环境,这个群体对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父母要尽力为自己的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儿童群体”的环境,经常带孩子走出家庭,鼓励孩子跟小伙伴交往,并帮助他们学会平等互让,克服“一切以我为中心”的意识,使孩子在交往中能获得同伴间互相关心帮助的愉悦体验。

其次,父母要积极地为孩子创造与同伴共同游戏的条件,增加交往的机会。游戏在促进孩子社会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父母应鼓励孩子主动邀请邻居中年龄相仿的同伴来家中玩耍。在游戏交往中对孩子们的争执,大人不要去当“裁判”,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从中学习调节自己的行为。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进行角色游戏,因为孩子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不但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而且能学习不同的角色间的交往方式:娃娃与长辈、医生与病人、营业员与顾客等,在游戏中获得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最后,多教给孩子交往的技能,提高交往能力。教孩子用语言跟同伴交往。如主动与同伴打招呼的语言:“你好”、“我叫×,你叫什么名字”、“我们一起玩好吗”;跟同伴协商的语言:“这本书你看后再给我看行吗”;抱歉的语言:“对不起,是我不小心……”等。与此同时,还应提醒孩子在交往中的态度要友善。除了教给孩子用口语交往外,还可教孩子用肢体语言来交往,如运用表情、动作等来达到交往的目的。

幼小孩子在游戏中往往喜欢独占玩具,影响与同伴之间的交往。父母应教给孩子分配玩具或换玩具的方式。如“我跟你换玩具玩好吗”、“我们挨着次序拍皮球玩好吗”、“我们俩人一起看图书行吗”。当然,在教孩子交往的技能时,还得培养孩子谦让的品质。

同类推荐
  • 准妈妈怀孕小帮手

    准妈妈怀孕小帮手

    一本为怀孕的准妈妈们必备的贴身养胎秘籍,告诉你在这一辈子最愉快、最关键的经历中如何调养、如何完美孕产。怀孕了,你还在读长篇累牍的文字?太累!要想有个健康的宝宝,又想做个好妈妈,就买来这本书来学习学习吧,相信这本书,也要相信自己哦。
  • 初为人母百问百答

    初为人母百问百答

    《初为人母百问百答》内容包括产后的生理变化及特点、产后的康复及健美、宝宝的成长与护理、宝宝的喂养、新生宝宝的特点与护理5部分。
  • 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

    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

    办法总比问题多,《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专为所有上班族妈妈提供全面的育子心得与案例解读,妈妈应该如何平衡工作与育儿之间的关系?是倾向前者还是侧重后者?有没有哪些育儿秘诀是专属上班族妈妈的?《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将告诉天下所有上班的妈妈:做事业成功的好妈妈,谁说你不可以?
  • 让孩子一生快乐的36件事

    让孩子一生快乐的36件事

    家庭教育应是快乐的教育,而家庭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如何把压力变为动力,把艰苦变为快乐。本书选取了能影响孩子一生,决定孩子一生,让孩子快乐一生的36件事,通过展现孩子当时的心理状态,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成长的心理诉求,向家长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 家书

    家书

    这些亲子家书(家庭中父母等长辈写给子女等晚辈的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字里行间流淌着长辈对晚辈真诚、温暖的鼓励。亲人间的深厚情感,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导,在这些信中展露无遗。
热门推荐
  • 花千骨番外篇之画情透骨

    花千骨番外篇之画情透骨

    花千骨和白子画师徒俩人复活了,又会有怎样曲折动人的故事呢?
  • 网游之帝血传奇

    网游之帝血传奇

    有那么一些人,为了得到更强的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即使出卖自己的灵魂!凶狠残暴的战斗方式,绞肉机一般的存在他们就是狂战士,为了获得力量而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卡赞。他们当中有一小部分人,突破了极限,学会了掌控血气,从而成为了狂战士中那最为耀眼的一部分:狱血魔神。然而狱血魔神并不是狂战士追求力量的终点在狱血魔神之上,还有一个阶层那是众多狂战士毕生的追求:帝血弑天....“他犹如鬼域中走出来的魔鬼,周身血雾弥漫……”——GSD
  • 二十一世纪的十六个故事

    二十一世纪的十六个故事

    十六个不同的人,十六个不同的故事,他们身怀超凡的能力,有些时候,其实也是普通的人
  • 灵石道

    灵石道

    落入世间的千年巨石,借尸成人……一朵地府彼岸花之灵,化身鬼女……两人带着一只神秘的猫妖,会有些什么怎样的奇遇……
  • 路过你的青春

    路过你的青春

    季瞳,大四女生,纯净清澈,单纯勇敢,凌梓寒,IT界新贵,帅气的大才子,萧昱楠,跟贺军翔很像的花花公子,江筱,热辣,性感。我们曾经深爱着,我们,在彼此的生命里路过。命中注定的一场追逐,绚烂无比。
  • 混沌凌霄

    混沌凌霄

    他名凌霄,立志要踏破诸天成就武之巅峰,然神识测试被告知与武道无缘,遂遭人欺凌;当一切梦想成为泡沫,无法忍受现实的摧残,凌霄欲跳崖自杀,坠入奇异的湖水之中,从此逆天改命,强势崛起,踏诸天破九霄,成为一代传奇!
  • 骑兵冲锋

    骑兵冲锋

    一个法国特种骑兵团的骑手,跟随着18.19世纪最伟大的将领拿破仑波拿巴的军队在欧洲的平原上多次击败欧洲列强组成的反法同盟。法兰西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骑兵冲锋。
  • 爱情的那些事随笔集

    爱情的那些事随笔集

    这是一个生活随笔集,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九娘自叙

    九娘自叙

    老年后的她躺在摇椅上回想着自己的一生。。。。回想自己的一生,她觉得自己过的很精彩也不曾后悔。注意:本文世界是架空世界,这个世界是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还有一点点西方魔幻的融合架空。女主是这个架空世界的人,幼年比较苦,然后慢慢成长。此文慢热~十分慢热~人物感情线多,爱情不是主线哦。-----------------------------------不大会写简介,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这是我认真写的第一本小说吧。文笔实在青涩,希望大家多多包含,提意见。在此谢谢大家了~
  • 网游之精神焕发

    网游之精神焕发

    2030年,人类大脑的终极密码被解开,基于“灵魂”的真正的脑电波控制技术得以开发。脑电波就是人的思维,正常的思维在虚拟世界中得以正常的体现,而非正常的思维……精神病的春天到了!安德烈·佐罗,极致人格分裂症患者,拥有一千种以上不同的人格,在游戏里他一个人就是一个军团。移动森林,游戏中头号诡异组织,该组织成员都坚定的认为自己是某种植物,比如蘑菇,也有的是西兰花。飞翔的荷兰人号,它的船员都有严重的妄想症,认为自己会飞。苏易钧认为像他这么正常的人进游戏肯定被虐到死,所以他坚定的远离游戏,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