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1500000038

第38章 炎帝与大火星

根据《天文考古学》创始人冯时教授的学说,几乎所有近代出土的古星象图都在显示,古人对于天象的认识,是非常清晰的。

“天文”一词,较早见于《易·彖·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其意本指“天象”,为古代中国“天文”一词的传统含义之一。那么,究竟何为所察之“时变”呢?

“时”为“日”与“寸”,“日”是太阳,“寸”是手腕处加一点,是距离手一寸之处的“寸脉”,意为把握。土圭所测地下的日影刻线,一寸距离就是一个时辰。因此,“时”就代表时间,可以用于“时辰”及半个时辰之“小时”,也可用于一季度,如“四时为岁”。因此“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就说明观察天文是为了考察季度节气的变化,以利对农耕时机的把握。

河南濮阳星图说明,早在6500年前,古人对星空已经有了明确的划分。与指示方向的北极星直接联系的,是北斗七星。它始终展现在星空,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同时北斗星的变化既明显又有规律,四季节令的变化都与之有关。所以,古人把北斗七星作为季节和时间的指示星。

濮阳星图将星空分为四个方向,东方是龙的星象,西方是虎的星象。南、北两个方向的星象也很明确,只是还没有十分明确表示什么动物。

战国曾侯乙墓漆箱星图则更为精确完善。它中间环绕书写的二十八星宿名称,来源于对月亮的观测。古人发现月亮在星空,每天都会移动一小段距离,从某一个星移动到另一个星,好像每天都在一个星住宿一宿,28天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正好围绕北斗星循环了一周,人们为了容易记住这些星的位置,就把沿途经过的星各取一个名称,总称28星宿。因此,东、南、西、北每个方向,正好各对应7个星宿,包含在各自的星象之中。

这样的划分很容易记忆,而且确实是为了记忆。因为按照这种划分,人们就能根据每天月亮出现的所在星宿,确定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夜晚的星空就好像是一个大自然的日历牌,这大概就是最初的天文历法了。而古代天文学的诞生,正是为了通过了解星象运行规律,来得到季节、节气和时间的对应关系,并逐渐产生了日益精确的历法。文献记载,神农时代就已经有了一个“太初”的历法,比汉初的“太初历”早了几千年。

龙是什么

“星象”这个名称,就是星宿像什么。例如西方七星就像一只虎;南方七星在后来的星图里,显示像朱雀;北方七星显示像龟和蛇;那么东方七星像什么呢?今天说来应该像龙。但是,龙是并不存在的动物,最初不可能有一个“龙”的动物形象来对照,那么怎样判断这一组星象是否像那个并不存在的“龙”呢?

既然我们看不到像“苍龙星象”的那个“龙”,我们何不反过来观察像“龙”的那个“苍龙星象”呢?把那个星象的图形画出来,不就有了“龙”的形象了吗?果然,苍龙星象的7个星宿之中,有六个直接来自龙体:角宿,来自龙角;亢宿,表示龙的咽喉;氐宿,表示龙头;房宿,表示龙的肩膀;心宿,表示龙心;尾宿,表示龙尾;再加上箕宿,就连成了苍龙星象图。一眼望去,似乎有了龙的基本形象。

但是,古人是否认为这就是龙的形象呢?这可以对照《周易》里有关龙的六句爻辞:

“潜龙勿用”,地平线上还看不到龙星象。

“见龙在田”,刚看到龙星象头顶的角宿与天田星,正值春分,即“二月二龙抬头”“神龙见首不见尾”阶段。

“或跃在渊”,龙体刚从深渊、即地平线上跃然而出。

“飞龙在天”,龙行运行到南中天。

“亢龙有悔”,龙体开始向西向下倾斜。

“见群龙无首”,龙头已经沉入地平线,还能看到龙身。

《说文解字》对龙的解释为:“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综合分析说明,《周易》中的六句爻辞,描绘的是苍龙星象从东方地平线升起,运行到西方地平线落下的全过程。龙在天空运行的时间跨度,是春分到秋分的整整半年,这不是特指天空星象的运行规律吗?古人心中的“龙”,难道不是龙的“星象”本身吗?

造字之际,造字者仓颉不可能看到什么“龙”在大气层中飞腾。假设那个“龙”的动物确实存在,假设古人看到了那个“龙”的实体,他就会直接素描那个称作“龙”的动物。而星象就只能是“相似”。汉字是象形字,其象形素描的“模板”不应该选取“相似版”,只应该选取“原版”。但仓颉却选择了“相似版”。因此,这个谜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原版”根本不存在。

古人或许坚信自己的直觉,因为他们看到和感受到的是:

1.龙的身形以闪电的方式体现,每次闪电形象都不相同。由此认定“一定是动物在飞腾运动”。

2.龙的出现总是伴随隆隆的吼声,对它的称呼就“有则仿之,无则嚷之”,读音就模仿其发声“隆、隆、隆……”而为“龙”。

3.龙抬头后半年内,每次出行都伴随有降雨。

中华民族是最善于思考的民族,根据“龙”随电闪雷鸣而出行的现象——有形象、有发声、有与降雨直接关联的功能、有住宿地的踪迹。根据“苍龙”的整体运行规律,仓颉先生找到了二者的内在联系,即其中的规律,并据此锁定了“龙”的居处——星空东方苍龙七宿。

“龙”字应该按照固定形象来素描,那就按照它的固定之所在,苍龙星象的排列形象,将七宿诸星依次连缀,就形成一幅图——即最初的“文”。中华古人造字的本质就是素描画图——高度抽象的图,成为最初的“文”,我们今日称其为象形文字。这就是我们从殷周文物找到的刻在龟甲或牛骨上的图,我们称其为“甲骨文”。

而“文”就是“纹”,“纹路”也就是画出的图。这就是象形文之“龙”字。至于“字”的概念,“独体为文,合体为字”。“龙”为文,“笼”“珑”“垄”等则为“字”,是组合起来的“字”。

查甲骨文和青铜器金属铭文,“龙”字与苍龙星象相对照,出现了惊人的结果——完全一致。相互比照之下,结果会令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星空中的苍龙星象那独特的排列样式,已经完整地体现为甲骨文、金文的“龙”字。所有龙字的上部,都展示了龙星的角、亢、氐三宿组成龙头的苍首之象。中间则展示了龙的躯体身形。最传神莫过最后一笔龙尾,那向上微微的翘起,如果不是准确的星象苍龙星象图临摹,无论如何是无法想象出来的。商代出土的龙形玉器,也都极为明显地强调了那个微微翘起的龙尾。

从四个选出来的甲骨文“龙”字,我们几乎可以看到古人由简单描绘到想象出来“龙”这种动物的整个思维过程。

那么,甲骨文“龙”字的形象,不正是“苍龙星象”本身吗?古代“龙”的字形,透视出来的正是古人造字之际的联想过程。

中国的“龙”,就这样产生了。不必怀疑古人是否这样考虑,彝族古文献里能够找到的九幅龙图,都是逐渐演变为回互盘曲的蛇形,而演变至襄汾陶寺出土的上古首领墓中的龙盘图,就已经是完整的近似我们能够见到的龙形图案了。而且龙绘在黑底上,“天地玄黄”,地是黄色无疑,而天正是玄色即黑色。彝族古文献注明是“宇宙”,另一幅与今天的龙图毫无二致的龙图形,注明却是“太极”——大之极。

可见古人头脑中的“龙”是从宇宙中来。“天地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天地之间、无所不在、龙行降雨、电闪雷鸣,这就是农耕需求降雨必须依托的“龙”。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的远祖就是这样认识世界的(太极图由此发端而形成)。

决定农耕的大火星

我国华北是雨热同季,夏秋的雨水足够让庄稼生长了。但关键是,春天能否在播种季节有“及时雨”?幸而每年“龙抬头”总是定时地、及时地发生,那么,剩下的就是我们及时把握时机,及时播种,收获就不会遥远了,这只需要盯住天象就能做到。夜观天象、观天测候就成为农耕民族最重要的大事,“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就已绝对需要天文学”(恩格斯),天文学就这样先于其它学科,在全世界古代各民族首先诞生了。

因此,最重要的是准确把握谷物播种的那几天之准确时间!而天象之“龙”以半年的时间缓缓起落,如何把握“龙抬头”的准确定位时刻呢?

长期的农耕实践与天象观测,只有第一流的天象观测者、拥有对氏族农耕的收成负有最高责任者、氏族首领神农氏对此能有准确的把握。他会发现,谷物播种的最佳时间是苍龙星象其中的心宿刚出现的时间。这颗星非常明亮,呈现红色光芒。

农耕氏族每当获得这颗星刚刚出现的信息就及时播种谷物。这个时间非常恰当,播种早了,还未到春雨时节,直接影响出苗从而影响产量;播种晚了,谷物到霜降还没有完成灌浆,同样影响产量。丰收取决于播种时刻的把握,希望就寄托在这颗星出现时的及时观测并获得信息。这在今日早已不是问题,但在始创农耕时代,一切都在探索。那么乡民求雨来神农氏,就理所当然了。

这颗星的出现,带来的是极其壮观的播种场面,到处燃起大火,烧去杂草与灌木,待耕作的土地上形成一层草木灰肥料,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几乎已经丰收在望了。人们把丰收归功于指导大火烧荒的那颗星,对那颗红色星的称呼,就必然地只能是——“大火”。

根据现代天文仪器观测,形成心宿的有三颗星,大火星两边各有一颗较暗的星,共同构成心宿,“大火”星命名为“心宿二”,成为东方苍龙七宿的主星,也叫辰星、商星。那么,表现观测星象、指导农耕、掌握天上“大火”星与地下烧荒之“大火”者,就是上下两个“火”——“炎”字。而决定农耕氏族兴衰和发展的首领神农氏,是大“地”的主人,即为“帝(地)”、“炎帝”。“帝出乎震(辰)”,即“帝”来自“辰(大火)”星。炎帝就是观象授时、颁布节令的氏族最高首领,故为“炎帝神农氏”。

自农耕兴起之后,我们的远祖就注意观测这颗“大火”星,后来专门设立“火正”这一官职。以甲骨文资料考查,殷商时贞人(卜人)观测自然的记载颇为详尽,有风、云、雷、雨、虹、雹等天气变化,有心宿,变星,南方七宿,太岁,日食,月食,新大星并火等天文星象,有人体的各种病变和蝗灾发生等。《诗经》里的“七月流火”,“三星在户”,“月离于毕”等,亦是有力佐证。周朝执掌占候职事的是巫史,代表人物有巫咸,史佚,苌弘,伯阳父等人。他们的文化活动是多方面的,遍及卜筮,祭祀,书史,教育,医药,星历诸多领域,他们观天文,测地理,查物候,疗人体,积累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代表了中国古代各门类科技的最高成就。

《左传·昭公十七年》“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可见炎帝本身就是火正,人神一体,掌管天地万物和人民。后来的祝融成为“掌祭火星”的特别祭司“火正”;《左传·襄公九年》记载:“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阏伯是殷商人的祖先,他制定了商历。

通过观察“大火”的位置可以确定节气。傍晚看到“大火”在东方出现,正值“春分”;“大火”在南方天空正中,就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夏至”;“大火”在西方隐没,就是“秋分”。“大火”始终与我黄河流域的农耕作物同步出没。

因此,苍龙星象的主星“大火”,在这个星象之中已经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它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已经不在苍龙星象之下,几乎是并驾齐驱。在“大火”的引导之下取得丰收之后,当人们舞动巨龙热烈庆贺的时候,也一定要同时抬出这个“大火”星宿相映成趣,由此形成了“龙戏珠”,民间社火“二龙戏珠”一直流传至今长盛不衰。

天文是最早诞生的自然学科,与农耕直接相关,因此古人的天文知识非常普及。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指出:“尧舜禹)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

因此,上古时代民间观天象和各种祭祀很混乱,星空的一些变化常常会导致社会不安定。到了颛顼时代,就采取了“绝地天通”的措施,断绝天地之间的信息沟通。将祭祀上天群神和管理土地人民这两种职责分开。颛顼委派他的孙子“重”为南正之官,负责祭祀天神与祖先;重的弟弟“黎”为火正之官,负责管理土地和民事。后来重和黎的子孙就世袭了官职。商朝时封“重黎”的孙子于“程”(今河南洛阳市东),建立程国,称程伯,其子孙以国名“程”为姓,后裔有周朝的程伯休甫。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司马迁的先辈即程伯休甫,直至司马迁依旧继承太史令的官职,总理国家天文台。司马家族另一支的著名人物是宋朝宰相司马光,常以程老先生自居。程颐程颢并称二程,亦为程伯休甫之后也(笔者为程颐之后32代孙)。

以后中国历代都设置司天监以司天文,但名称不同。周有太史,秦汉以后有太史令,隋设太史监,唐设太史局,后又改司天台,隶属秘书省。宋、元两朝有司天监;元又设太史院,下设三个局:推算局、测验局、漏刻局等等。《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曾经就任的正式职务就是司天监弼马温,专职管理行空的天马,孙悟空心高气盛不满意,故大闹天宫。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宋太宗赵光义下令‘召天下伎术有能明天文者试隶司天台,若有隐匿不报者,罪论死’,前后共有几百人到达京师接受天文学知识的考核,凡是真正掌握天文知识的,即能通过观测数据,能够‘测验步算’日蚀、月蚀、八节、二十四气者得以留下,其余刺配琼州”。因为“天”的信息只能“天子”掌握,岂能为百姓知晓?“只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为所用,即为刑徒。否则天机泄露,百姓就不那么好管了。黄巢起义时就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水泊梁山喊的是“替天行道”,这个天不仅是大自然的“天”,而且还是当时认为能够同时主宰国家和百姓命运的“天”。

公元十世纪的一幅中国古星图,现陈列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之一。一座显示天球的各种坐标、天体的视运动和亮星位置的铜制天文仪器天体仪,其上镶有1449颗星,现陈列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这都说明,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天象观测与天文学科水准。

陶寺古观象台

位于襄汾陶寺尧舜禹时代古城遗址东南部的一处建筑基址,就是考古发掘中最引人注目的发现,考古队长何努先生称之为观象祭祀台,即天文观测台。

这是一个平面呈半圆形的平台,在它的圆心观测点,考古队员发现一个里外三圈的圆形夯土构件。圆心观测点以东约25米,是一道深埋地下约3米的弧形夯土地基,地基之上已无遗存,但夯土地基上有多处特意留下的豁口,每道豁口宽20厘米左右。这些豁口是什么作用的呢?夯土地基之上,原本可能建有夯土柱或石柱,豁口是柱子间留下的观测缝隙。

在多名天文史学家协助下,考古队历经数年模拟观测发现,站在圆心观测点往东遥望塔儿山,在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等重要节气,正好可以看到太阳分别从夯土地基上几道对应的观测缝中升起。据此分析,当时人们就是通过观测日出位置的变化来确定节气和农时的,这个遗迹很有可能就是一个观象台,同时兼具祭祀功能。

在天文学界,何努先生的发现和推断获得较广泛的认同。已故著名天文学家席泽宗院士把陶寺观象台的发现,称为“中国天文考古真正的开端”。在中国科学技术馆,陶寺观象台得以模拟复原,被当做华夏先民的一项重要科技成果。

据称,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观象台,这一发现无疑可使华夏文明在天文学领域超越其他三大文明古国。英国的巨石阵是否也是由中华古人、后人称之为印第安人,曾经到达那里建造的天文观测设施呢?

在“与天为党”的羊头山,在炎帝神农氏获嘉禾耕作五谷畦之地“观天测候,颁布时令”,难道不是必需的吗?《山海经》记载中原地区尚且26座名山都有原始星象天文观测,那么,在神农尝百草之地、在有着深厚文化内涵、有着对农耕诞生极其迫切的天文知识需求的羊头山,曾经进行天文观测还会有什么疑问吗?

同类推荐
  • 世界科技五千年(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世界科技五千年(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探索发现炎帝陵

    探索发现炎帝陵

    本书作者用缜密的手法揭示了1994年在山西高平发现的炎帝陵,是探索中华远祖征服自然、创造中华文明的重要课题。
  • 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基因和转基因

    基因和转基因

    在通常的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一个基因组中包含一整套基因。相应的全部细胞质基因构成一个细胞质基因组,其中包括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等。原核生物的基因组是一个单纯的DNA分子,因此又称为基因带,通常也称为它的染色体。
热门推荐
  • 当归时

    当归时

    好多年后回头看一步步走过来的路,所有的漫不经心都是命中注定。
  • 重生之绝世幻师

    重生之绝世幻师

    燕京右相有女,一日回归,流言四起。传言这位大小姐是修炼废物,天生无灵根。传言这位大小姐是恬不知耻,日夜醉青楼。传言这位大小姐是无才无德,惨遭未婚夫婿退婚。传言这位大小姐是蛇蝎心肠,欺辱打骂庶母庶妹。传言……传言这些传言皆是屁!预知传言究竟如何?请看以下无相关的小剧透。【一】传言这位大小姐还最爱仗势欺人“蜀染,你这无灵根的废物,不过就是仗着背后有将军府给你撑腰,不然你能嘚瑟个什么呀!本少爷一根手指头就能废了你!”锦衣华服的少年大声嚷嚷着。蜀染冷淡地瞥了他一眼,看向身边的少年,“表弟,他说我仗势欺人,你怎么看?”“打他一顿,不就成事实了。”“嗯,言之有理。”【二】传言这位大小姐还有一位风华绝代的狮虎“不过一株九千年的佛影参,她看不上。”“一叠钱卡,她向来视金钱如粪土,你当她土鳖?”“奇珍异宝,她自个有不少,别拿去丢人现眼。“七品岐宝丹,八品丹药她都给小七吃。”“天阶幻兽,这太丑了,她看脸。”一众侍从静静地看着眼前万般挑剔的自家主子,一人终是忍不住出声问道,“那爷你究竟想要送什么礼?”男人愣住,斟酌半晌,“罢了,这次她生辰就把我送给她吧!”“……”这才是你的目的吧!
  • 谎言却是爱

    谎言却是爱

    本书就是一个男人的恋爱史,他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只是一个公司的小职员,却无意邂逅了一个值得他深爱的女人,有因为一次意外帮助她瓦解了公司内部的权利斗争,可是,恋爱的时候,却是惊险万分,两人都曾迷茫,都曾想要放弃,命运之神是否还是会像最初那样的站在他们这边......
  • 陪我迈向梦想的青春

    陪我迈向梦想的青春

    每个人都有那么一段值得回忆的青春,或许,会有迷茫,会有恐惧,会有泪水,但相信,现在的你一定会感激那年的自己,在面对未知面前,你勇敢地做了一回自己。分享十八个关于成长和爱的故事,希望能温暖你心,激励你行!
  • 兰斯蒂亚传奇

    兰斯蒂亚传奇

    两名小时候偶遇的少女在成年后因为一次特殊任务再次相遇。外有强敌,内有奸细外加种族隔阂,帝国命运危在旦夕少女们能否完成任务找出幕后真凶?无尽沙漠九死一生,冰封古陆险象环生,南蛮荒地危机四伏,她们能否为了帝国的安危和自身的荣誉全身而退?东域之地战事连连,血腥的战争,扭曲的人性,千年的预言,古神的降临,朋友的背叛,少女间的宿命之战,她们以及天下众生的安危将何去何从?一切尽在兰斯蒂亚传奇之中。
  • ?搴?迨拢好悦院??

    ?搴?迨拢好悦院??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宫出品】围墙的那一边就是人间,越过围墙的时候,胡珠儿皱了一下眉头,她突然发现那墙上有好几个斗大的字,只是她开始急着逃出去才没有注意--此处通道危险,关闭!当胡珠儿还在怔怔的想那几个字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她已经越过围墙,坠入红尘来到了人间。  
  • 王俊凯:薇薇安的秘密

    王俊凯:薇薇安的秘密

    “薇薇,原谅妈妈好不好?”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妇女对着一个女孩的背影说道。“原谅你?笑话,当初你们抛弃我的时候怎么没有为我考虑考虑!”女孩气愤的喊道,可是眼睛里却在流泪。“薇薇,她毕竟是你妈妈,就原谅她吧。”女孩身边的男孩劝说道。“小凯,这是我的家事,不用你管。”女孩无情的说道,“我是不会原谅你的。”“小凯,我们走。”女孩硬抻着小凯离开这个让她厌恶的地方。敬请期待《王俊凯:薇薇安的秘密》
  • 唐朝大才子

    唐朝大才子

    王旭穿入唐朝,发现这里没有大李杜也没有小李杜,没有刘禹锡也没有王维。大街小巷只传唱着他的诗,只记得他的名字。他还创作词曲,戏剧,小说,都风靡一时,令人津津乐道。
  • 全息网游,这个女主屌炸天

    全息网游,这个女主屌炸天

    创建人物时被系统随机到一个奇葩名字之后,为了避免被现实里的小伙伴们认出来,沈静玢破罐子破摔把自己的外貌下调到最低,成为游戏最丑。谁知道,这年头连游戏NPC也看脸怎么破!不过还好幸运值够高,隐藏任务,神级宠物,极品装备排着队的送上门。就连男神也是自己送上门!
  • 我们逝去的那些年

    我们逝去的那些年

    初次见面,是因为她救了他。当他醒来后,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她回答:“花百合。”他微笑:“你就像你的名字一样,像百合花一样很纯洁。”再次见面,是在学校学生会。他说:“你好,花百合,我叫夜长远,是学生会会长,有什么不懂的事情可以来问我。”她回答:“谢谢你。”后来,在她的努力下,他们的关系越来越近。可是,在他向她表白时,她却说:“对不起,我累了,一直以来,我都在追着你的脚步走,现在,我想歇歇了。”他笑着说:“没关系,我可以等你。”在他生命凋零的时候,他躺在她的怀里,她哭着说:“对不起,如果不是我……”他笑着打断了她,“没关系,我因你而活,现在因你而死,我很开心,如果可以,我依然愿意再次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