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1500000033

第33章 神农是否真的尝百草

探讨神农是否尝百草,如同探讨何时开始产生中医和中药。

根据传说的《方书》能够写成《神农本草》乃至《神农本草经》,就说明亲尝本草者必有其人,否则对药性的鉴别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神农尝百草的一个重要证明,是考古学家在河南郑州大河村,挖掘到一个陶夹砂灰褐陶的盉形器,经研考为仰绍文化晚期的器物,是用来煎熬中草药的药罐。仰绍文化晚期,应是黄帝世系即后裔颛顼、帝喾时期。药罐证明最迟到那个时代,已经有煎熬与服用中草药的医疗技术,因此应该在更早的时代已经诞生了中医中药。即使从颛顼时代计算,前推到轩辕黄帝也不过160余年。而在炎黄交替时代,已经有了名医岐伯。

《路史·炎帝》记载:“炎帝神农使岐伯尝草木,典医疗疾”。岐伯是炎黄交替时期,炎帝神农氏族的名医,人体经络理论的创始人,后被轩辕黄帝用为太医。后人根据传说,以问答的形式整理出《黄帝内经》一书,成为我国最早的人体医理经典。其对人体研究之深入,对系统分析之成熟,至今能与此对话者廖廖无几。

上古时代最初的医学系统,只能从无到有逐渐诞生发展,不可能“突变”产生,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探索积累过程。那么炎黄交替时代出现了标志中医学最高成就的人体经络理论,必然意味着中医理论在炎帝神农时代,早已经过长期的探索、发展、形成阶段,这就与炎帝神农尝百草开始,经历八代共520年到达轩辕黄帝时代基本吻合。

如果说,《黄帝内经》标志着成熟的中医理论已经诞生,那么,用520年始创一个从无到有的医疗理论并成熟的实践系统,已经迅速得难以置信。神农尝百草几乎是无可置疑的。

“百草”的概念,只有在盛产草药的地方才能形成。

朱熹编《二程外书》记载:“天下独高处,无如河东上党者,言上与天为党也”。现代调查证明,上党地区正是一个生态过渡带,高山耸峙大河环绕相对封闭,海拔高差由500米—2000多米,具备不同的生态群落,符合“生态过渡带是人类文明的孵化场”的基本条件,因此成为华北地区植物种类分布最多的地区。晋东南地区现有种子植物125科512属1090种。新石器时期比现在更为温暖湿润,植物种类只会更为丰富。

上古时代,炎帝神农氏因尝百草,始创了农耕与中医中药。“炎帝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易燥湿,肥墝高下。尝百草之时,察酸苦之味,水泉之甘苦,尽知其平、清、寒、温之性,臭(嗅)味所主,以播百谷,五谷兴助,百果藏实”,《搜神记》记载:“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通鉴前编》记载:“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神农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焉。”

“尝百草”最初是为了寻找可食之物,在寻找植物食品来源之余,同时发现了各种植物的药用功能并列入本草。

《神农本草经》,至今仍是研究中药和方剂的最重要的古代经典文献。所论365种药物的疗效真实可靠,至今仍是临床常用药;《神农本草经》创立了药有“四气”“五味”的理论,和药分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方法,“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药可单用亦可组方配用,创立了药物之间“七情合和”理论和组方配伍的“君臣佐使”原则,“君臣佐使之义”就是至今采用、并将永久采用下去的草药配伍基本规则。“君”是核心主导之药;“臣”是配合之药;“佐”是辅佐之药;“使”是使之到达之药,“君臣佐使”四类草药构成一副药方。精于“君臣佐使之义”,方可能成为合格的中医师。《神农本草经》收录了365种中草药,没有配伍规则,草药就不可能进入实用阶段。

说到本草中药,我们熟知的就有直接以上党命名的党参。上党之名源于高平羊头山,秦统一天下后,以此山极高与天为党,故取名上党郡。以地名命名植物药物是不多见的。但是,为什么高平出产的108种本草没有党参呢?

细细分析,发现列入中品者有一味黄参。党参的诸多别名,分别为西党参、东党参、防党参、防党、上党参、上党、上党人参、潞党参、潞州党、潞州党参、野党参、台党参、台参、野台党、野台党参、黄参、狮头参、中灵草根、口党、廿党参、辽参、三叶菜根、叶子草根、五台党共25个别名,果然有一味黄参列其中,就是我们熟知的党参。

《本草正义》记载: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腱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其尤可贵者,则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且较诸辽参之力量厚重,而少偏于阴柔,高丽参之气味雄壮,而微嫌于刚烈者,尤为得中和之正,宜乎五脏交受其养,而无往不宜也。特力量较为薄弱,不能持久,凡病后元虚,每服二、三钱,止足振动其一日之神气,则信乎和平中正之规模,亦有不耐悠久者。然补助中州而润泽四隅,故凡古今成方之所用人参,无不可以潞党参当之,即凡百证治之应用人参者,亦无不可以潞党参投之。

根据以上记载,对上党出产的党参评价很高。但是,为什么党参仅列为中品?而且其中说到“本与人参不甚相远”,难道党参并非人参?

访中医得知“参”有“三参”之说:人参是五加科植物人参之根系,党参是桔梗科植物党参之根系,太子参是石竹科植物孩儿参之根系。果然人参是人参,党参是党参,是不同的植物。那么高平既有黄参即党参,是否另有人参呢?

查《神农本草经》,人参最初开始记载并列为上品;许慎《说文解字》记载“上党药草人参也”,首次明确人参与产地;《名医别录》称“生上党山谷及辽东”;《别录》记载“如人形者有神,生上党山谷及辽东”;《本草经集注》云“上党郡在冀州东南”;《植物名实图考》“人参,昔以辽东、新罗所产皆不及上党,今以辽东、吉林为贵”;《五杂俎》曰“人参出辽东上党者,最佳,头面手足皆具。清河次之,高丽、新罗又次之”,可见上党人参品位在高丽参、东北参之上。以上所载,均指五加科人参。

“相传欲试上党人参者,当使二人同走,一与人参含之,一不与,度走三五里许,其不含人参者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者,其人参乃真也”。

因有不同学术观点,质疑上党地区的人参即党参。为此查新唐书地理志第二十七,知当时潞州上党郡、泽州高平都、幽州港阳都、平州北平郡、檀州乐平郡、辽州乐于郡、营州柳城郡均向朝廷进贡人参,而且新罗也贡参于唐,即上党人参、辽参、新罗人参相比较而集中于宫廷,华北贡伪品是不可能的。

但是,具有很高医药价值的人参,何以在上党绝迹呢?

据《潞安府志》记载,三国时“昔曹魏(曹操)建邺宫,伐上党山材木,规制极盛”,“后历代砍伐,加以樵牧日繁,虽深山绝巘皆濯濯所呈”,即使到深山里面,山上也是光秃秃。

后来辽、金、元、明、清先后建都北京,所需建筑用材及燃料全都取自于相近的太行山和燕山。特别是明朝永乐年间迁都,每年贩运到北京的木材不下一百多万株,使上党人参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森林环境。《潞安府志》成书明代1612年,因当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出版,《本草纲目》把人参评价为对百病有益,人们陷入对人参的狂热崇拜,趋之若鹜,大肆采挖,人参也就在劫难逃,终于灭绝。

据《潞安府志》记载,尽管也有人参种植园,但只要有利可图,官府就不会闲着看热闹,繁重的苛捐杂税随之转嫁到上党参农头上,再加官吏巧取豪夺,参农反而得不偿失,最终不得不愤怒地亲手毁掉自己的参园。因此“有参园,今废”,“今废为陇亩”,隐隐揭示了一段上党百姓以人参为害的历史。紫团山南庄村一带至今有一条参园沟,沟中的庙里竖石碑一通,记载了当地产参的历史。

人参就这样集体告别了上党,从这片最早的发现地消失。此后,党参的药用价值被发现,并进入人们的生活,人参逐渐被它的故乡遗忘。

后来,参商又把采购的目标转向了山海关外,发现辽东人参远比上党丰厚,1609年寻挖野山参十多万株。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多,辽东森林变为农田,人参产区又历史性地萎缩到长白山山脉乌苏里江流域。人类就这样不停地与大自然开着玩笑,大自然也就不停地与人类开着同样的玩笑。

《神农本草经》对人参药用价值做了详细的记载。依据人参的植物生态习性,《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鬼盖是指背阳向阴而得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人参为神草。

“参”字,正写应作“薓”,如《五十二病方》中的“苦参”即写作“苦浸”,“浸”即是“薓”的省写。《说文解字》记载“薓,人薓,药草,出上党”。但汉代药用的“薓”字多数已经简写为“参”,《说文解字》曰“参,商星也”,据段玉裁说当为晋星,《周礼》记载“实沈,晋也”,皆以参星为晋地的分野,汉代记载人参的产地皆为山西上党,《本草经》言“生上党山谷”,《范子计然》记载“人参出上党,状类人者善”。又《春秋运斗枢》言:“揺光星散为人参,废江淮山渎之利,则摇光不明,人参不生。”由此可知汉代“人参”之得名,确与天上星宿联系,“参”暗示产地,特指晋地上党。

人参有文字记载距今有4000多年历史。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就记载有象形文字“参”。甲骨文产生于我国殷商时代(公元前16世纪),这个时期我国各族群或部落的“图腾”上相继出现了象形文字“参”,那么再向前推千年左右到炎帝神农时代,开始尝百草辨别五谷与草药,时间分布与传说是紧密吻合的,神农尝百草真实可信。

中草药种类的单位是“味”。“味”的右边是“木”字上边加一点,这一点就是“指事”,指出在那个点的位置,即草木发芽顶尖的位置,果实还没有长出,口感还不知道,就是“未知”“未来”之意。那么左边加“口”字旁,即开口品尝这个“未知”,便可知其“口味”。

这是极其意味深长的,乃至“意味深长”这个词汇本身也同样意味深长,它直接说明中药的药性是以口感来品尝。历史上还没有相传另外哪一位系统地品尝百草,因此,炎帝神农氏尝百草只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实。

由于上党地区具有深厚的中医药历史传统,又是国内最重要的百草产地,因此直至抗战前,羊头山北面的长子县鲍店镇,一直是全国闻名的药材贸易大会会址,每年从农历九月十三开始,至腊月二十三结束,历时一百天的“鲍店药材大会”,药商云集达数万人,是国内最大的药材市场之一,因此是最能说明与神农尝百草直接联系的地区。

据赶过鲍店药会的老人回忆,药会繁荣景象使人眼花缭乱。牵骆驼的、骑毛驴的、坐花轿的、推小车的……,南来北往、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与会者千姿百态,各显身手。本地药商高喊:“长子药材地道货,先祖神农品尝过。黄芪、党参补性大,柴胡、黄芩治病多”;“丹参产自发鸠山,精卫用它治瘫痪,能顶古方‘四物汤’,百脉通畅气血安”;“首乌生长暹翁山,乌须黑发不费难。白头老翁来赶会,热痢泻滞立时安”。销售成药者,也编顺口溜,以示其效。如绛州德义堂药行人员手拿七珍丹在摊前喊道:“若要小儿安,常服七珍丹。高烧惊厥儿,服下保平安。”

大同民心茂伙计高喊:“舒筋散,功效强,腰腿疼痛即时康;得了风寒湿痹症,管保三天能下床。”太谷广升誉药行叫卖定坤丹的口诀是:“妇女经血不正常,或迟或早或不畅,只要服下定坤丹,月经期间保无恙。”

外省各地及少数民族的药商,因言语差异,大多数将所带药物的种类、功能写在布上,贴在药棚两侧,或用竹竿高挑条幅,或在门面两侧写上对联。如东北药贩为人参编的对联为“欲求补脾壮根本,须服东北吉林参”。四川药商针对大黄写的是“四川将军来征北,通便去积天下魁”。广东药行为广木香编的对联云“理气和胃气化行,肝脾不调建奇功”。甘肃客商为甘草编的歌诀是:“群药当中有威名,调和诸药立大功;生者泻火解百毒,密灸健脾可温中……”

用医圣的画像做广告拉客商的不乏其例。高平药商在药棚上贴着王叔和的头像,上写:“王熙常用”四字。安徽药商在药棚前悬华佗半身像,墙上写着:“华佗手药”四字。湖北药商高挑李时珍全身像:下标“李氏多采”字样。河南药贩画着张仲景巨幅画像,用工整隶体字写着一首七言小诗:“古往今来第一人,弃官从医称圣人;仲师所用各味药,要数南阳产品珍……”

1939年7月,日本侵略军占领鲍店,药会被迫停办。

解放后,鲍店药会乘历史东风开始恢复,盛况不减当年。据1953至1954年两年间统计,每年药会成交的金额达数十万元。1953年药会期间,长子王村猎户打金钱豹一只,全部由汉口共和超记药行买走。1954年天津新联药材公司在鲍店药会上,仅党参一种,收购量即高达八千余斤。

神农尝百草的历史传统,五千年传承从未中断。

同类推荐
  • 古代发明与发现

    古代发明与发现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科学家传奇

    科学家传奇

    《科学家传奇:科学家的最高荣誉》收集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学大奖,为读者讲述众多科学家获得巨奖背后的故事。一个个如雷贯耳的科学大奖,如同竞争激烈的竞技场,引来无数的科学巨人一展风采;一个个走上领奖台的科学巨匠,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闪耀在科学的天空中。在通往科学的道路上,满是荆棘与鲜花,留下的是他们的一个个动人又神奇的故事。期望读者从这些神奇的故事中,既能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更能感受到科学家们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从中受到激励。得到人生的启迪。
  • 瞬息万变的海洋灾难

    瞬息万变的海洋灾难

    海洋——生命的摇篮,海洋为地球上生命的诞生与繁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地球上的生命诞生于海洋,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的过去和现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将继续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对于海洋,人类已经做了很多:但人类做得还远远不够。海洋的无穷奥秘和未解之谜又说明人类对海洋仍是一知半解。它们只是一部浩瀚巨著的一段引子,期待人们去撰写它丰富多彩的华章。我们更希望它成为一种诱饵,吸引当代青少年,从而开拓我们民族的新视野,在21世纪刻上我们民族的海洋印记!21世纪已经降临,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也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 混杂堆积与环境

    混杂堆积与环境

    中国现代(气下)混杂堆积的集中分布带是在青藏高原外缘,尤其是在高原东部——中国东西部地貌边界上,以及从大兴安岭到太行山、再到大瑶山的中台阶到低台阶的过渡带上。它们既是各类混杂堆积地带,也是盆地的边界地带。
  • 宇宙进化史

    宇宙进化史

    宇宙是什么?宇宙有多大?宇宙有多古老?宇宙中有多少个星球?除了地球以外,宇宙中还有多少个有生命的星体?神秘莫测的宇宙充满了秘密和传奇,而我们所了解的宇宙,不过是浩荡沧海中的一小小粟而已。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冷血三公主的复仇爱恋

    冷血三公主的复仇爱恋

    冷雪如她,邪魅如她,可爱如她。冰冷如他,花心如他,温柔如他。他们和她们将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
  • 毒医邪妻:废材也嚣张

    毒医邪妻:废材也嚣张

    她身世不明,在族中她受尽族人嘲讽。六岁的一次家族殿试,使她背负“废物”之名,在逃出族时,她无意救了身受重伤的他,却换来他的真心相待。一次来自灵魂深处的测试,唤醒了她那远古的记忆,原来,她不属于这个世界。后来,她以一支惊鸿舞来了结前世红尘,却不料它在兜兜转。再次相逢,她猛然发现他竟是如此的像他……一身医术,绝代风华,起死回生,独占天下!“触我逆鳞者,轻则死,重则生不如死!”“挡我路者,诛九族也不为过!”“若天要我亡,我便要天亡!”
  • 真宋之古槿花开处

    真宋之古槿花开处

    真正的宋朝是什么样子?操着普通话大把花银子,那肯定是要被当细作的。真正的宋朝是怎样打仗的?用几个将骑着马用大刀片对砍决胜负,其实那也是来搞笑的。地雷,火枪,手榴弹……其实我们宋朝的祖宗们便已发明:“火药炮”埋设于地下,突火枪为竹制枪管,手铳、手炮为铁制枪管,“火球”、“火炮”、“震天雷”与现代手榴弹原理一般。大炮自不必说,活塞火焰喷射、毒药烟毬、火箭、蹴鞠、报时机器人……八大科技、一百项发明,这才是我们辉煌的大宋。让我们随着四位现代人的穿越,一道去目击蒙古铁骑毁灭之前大宋,真正的大宋。
  • 风流阔少追娇妻

    风流阔少追娇妻

    千年前的纠缠,千年后的孽缘,一场意外让她出现在了他的世界,恩怨纠葛,最终是谁偷了谁的心。
  • 箭影

    箭影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大千世界,谁主沉浮?天地大劫,谁来救赎?看我一箭定乾坤!
  • 紫流破

    紫流破

    紫流破剑法闻名江湖,各大门派为振兴自己门派,不惜互相残杀,勾心斗角,只为夺取紫流破。南宫翊,为守护紫流破,为复仇,不惧辛苦,只想揪出杀父仇人,亲手血刃。白千玉,为夺取火灵珠,为复仇,不惧死亡,只为夺回自家剑法秘籍。因为复仇,他们不想爱,却在生活的点滴中,不知不觉,早已习惯了对方。
  • 长生大帝纵横都市

    长生大帝纵横都市

    想我长生大帝在仙界是如何逍遥,只是因为撞破玉帝老儿的丑事,竟然被诬个罪名,夺了我的仙位,禁锢我的元神,将我打落凡尘!这还不够,将我逼入凡间之后,那玉帝老儿竟然还布下法阵,要用无数美人投怀送抱,来耗尽我的法力!叔可忍婶也不可忍!如何在能在红尘中历尽九千九百九十九劫,重登仙班,将那玉帝老儿的头发拔个精光?不着急,我先去找个人间的漂亮姑娘谈场恋爱,毕竟天庭枯坐数千年,神仙也寂寞。但这笔账不会轻易了结,总有一天我要拿回属于我的一切,你们施加在我身上的罪恶,我要千百倍地奉还!——摘自《南极长生大帝自传卷一》,又名《寿星爷红尘都市打滚实录》。
  • 风云再起:腹黑王妃

    风云再起:腹黑王妃

    朱雀国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穆初雪,生于名门将相穆家,自幼武术高超,可谓在四国内难寻敌手,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当朝的圣上甚至不惜打破以往没有女将之说,破格收取她,然,终究死于那场浩瀚的战争中,此后,人间流传一个传说,穆初雪是死于白虎国人人供奉的神女秦莲手中,但苦于没有证据,也就做罢,然而,世人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当年的那场战阵,穆初雪根本就没死,他被大国师-黎抿用冰冻术给冰封在南方的小岛上,世隔五年,当年的那人醒来,世间风云再起……
  • 崛起的少主

    崛起的少主

    遗弃的手无缚鸡之力的少爷惨遭追杀,原本不能修炼的他偶获奇遇,傲视天骄,修炼至巅峰,混沌大破灭之际看他如何带领人们走向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