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1300000011

第11章 品德影响一生的幸福

有德才有福,无德福也保不住

我在台南师范学院师资班一年的学习中,我的导师尹梅君老师曾经问我们一个问题:“一般人都以为老师是教知识与技能,假如只是教知识、技能,那电脑可不可以取代老师?”他用这样一个问题,让我们去思考。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假如我们当老师只是传授知识跟技能,那电脑就做得到。

尹老师讲到一个例子:有一天下雨,老师从校门口走出来,旁边是台南大学附属小学。一辆豪华轿车开过来停在门口,开车的是一位女士,开了车门把伞打开就匆匆忙忙往校门口走,然后就听到她的女儿在校门口对着她讲:“你白痴啊!现在才来!”尹老师听到这句话愣在那里,更让她惊讶的是,那位母亲竟然说:“对不起!对不起!我来晚了。”这个故事给我很大的震撼!

假如这个孩子是我们的学生,纵使他考第一名,考一百分,我们会高兴吗?假如我们教的学生是博士毕业,而他却不孝顺父母,我们会高兴吗?假如我们教的学生是一个政治人物,而他却贪赃枉法,置国家人民的安全与幸福于不顾,我们还会挂在嘴上说:那个大官是我的学生吗?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计,教育的成败是看孩子一生的成就,着眼于他的一生——家业能不能成就?事业能不能成就?更重要的是德行能不能成就?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孩子学会做人做事。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着想,德行的根基得要早早扎下去才行。

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打开报纸会发现,没有一件事跟我们教育从业人员无关,为什么?因为所有不好的行为,都是观念偏差造成的。只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正确的价值观,那些不好的、偏差的行为就不见了。所以,社会上种种不理想的状况,总归一句话:没有做到这八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家庭里面只要有孝悌,所有的冲突与伤害就没有了;有忠,每一个人都会在他的职位上尽心尽力;有信,人与人诚信相待,商业往来就不会有种种欺瞒与诈骗的问题出现;有礼,人与人互相尊重、礼让,就不会起冲突了;有义,人与人相处讲道义,就有安全感,会互相扶持。

现在的社会,连一向关系最亲密的夫妻,都不讲情义只讲利害,夫妻还没结婚,就先财产公证,等到离婚时,冰箱是我的、电视是你的……!这样人跟人相处会有安全感吗?人一旦没了安全感,每天就会惶恐不安,有一种病会马上缠身,那叫“忧郁症”!日子就难过了。

廉洁不贪也很重要。企业员工不贪污了,老板睡得安稳;政治人物不贪污了,民脂民膏不会被糟蹋。再来谈羞耻心,一个人是向下沉沦,还是向上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跟有无羞耻心有绝对关联,所以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说实在的,这些句子我在高中的时候都背过了,可是生活中都没用上,因为背这些句子都是用来准备考试的。

其实我是有羞耻心的,每一次念完这些句子,比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就感动得好像心里大放光明,可是突然老师说期中考会考,占两分,背下来,顿时光明就像被封住一般透不出来了。假如那时候,老师能够把范仲淹的风范娓娓道来,我们会记得更深刻,甚至很可能范仲淹的风范就此烙印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成为我们一生为人处事的典范。

人为什么没有生命的动力?因为他没有榜样可供学习,他感觉没有责任心也没有关系。所以教育是长他的善心,教育绝不是教他考试考得很高分,变成一个考试的机器人,那样生命的意义就完全走样了!大家不妨冷静下来观察,现在学历很高的人,待人处事有没有敦厚的感情?对人对事的感悟能力深不深?还是只会考试而已?

记得我任教时,曾经跟学生分享做人的道理,那些考第一名、第二名的学生就举手说:“老师,你讲这个考试又不会考!”反而是成绩中上的,还挺有感情,听着听着就流下眼泪,他们说:“老师你讲这个我很感动,下次请老师多讲一点儿。”所以身为父母、师长的我们,要多多关注孩子心灵的变化,培养一颗敦厚的心才是教育的核心。我们的老祖宗,在《礼记·学记》当中就很慎重地提到这些重要的教育理念,《礼记·学记》也是我们五千年文化当中相当精辟的一篇教育哲学论文,当我深入研读之后,内心十分感动也很惭愧。

感动在哪儿?祖宗有这么高度的教育智慧,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教育的方向。惭愧在哪儿?祖宗的智慧这么高,二十多年来,我却不曾亲近、好好学习!反而都去学西方的东西,而西方教育学的理论,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祖宗的经典都完全涵盖了,甚至还更详细,真是“身居宝山不知宝”!今天大家有缘,得闻圣贤大道,千万不要入宝山而空手回!

《学记》里面提到,什么是教?“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充分点出了教育的核心,就是长养他的善心,改正他的过失。马来西亚一位已经退休的校长说:在他的学生里面,后来当上老板成就比较高的,都不是成绩第一二名的,反而是成绩中等的、对老师很有感情、很乐于帮助同学的学生,其实这就是“人格特质注定他的成就”。所以很多问题,当我们静下心来,结合我们自己一生的经历分析时,就可以找到非常肯定的答案。

比方我们冷静下来想想,你觉得周遭让你佩服的成功者,他具有哪一些特质?其实身为教育工作者、父母,我们得清楚孩子纯真的心田中,要种下哪些好的种子,在他往后的人生中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德为至宝一生用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有余。”如果,我们能帮孩子耕耘,洒播美好的种苗,以后他还会帮下一代耕耘,代代承传这些德行。

我们想想,哪一些德行是人生成败的关键?平等心!这个太好了,人与人相处,唯有彼此相互尊重、平等对待,才能和睦相处。还有没有?孝心,“百善孝为先”,这个也相当重要。另外,《大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果一件事的本末没有掌握好,那就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必定无法成就。所以这些充满人生智慧的话,都是决定我们一生幸福与否的关键。虽然努力一定会有结果,但结果却不一定是好的,必须“先后本末”对了,才会有圆满的好结果。

当我们读到“本”这个字时,一定要高度警觉,因为“根本”没有掌握到,你再怎么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白费心血!以前我念中学的时候,背过《青年守则》,十二条守则,条条都是“本”,譬如:“孝顺为齐家之本”、“信义为立业之本”、“平和为处事之本”。

我认识一位老板,他的名字就叫“永信”,我不禁赞叹说:“你爸爸真有智慧!给你取这个名字,你做生意不成功都难。”每一个人都叫他“永信”时,他怎么敢不守信?所以前人为儿女取名字很有智慧,时时都在提醒孩子人生应有的正确态度及奋斗的目标。所以当我们能把先后顺序搞清楚,处事做人也就不会颠倒了。举凡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有其先后顺序,走路如此,吃饭亦然,这就是“道”!道是绝对不能颠倒的。

我小时候,吃饭时谁先上桌?不是爸爸,是爷爷。我们家能够三代同堂,这是何等的幸运!为什么?因为三代同堂“教孝”是自自然然的,父母对爷爷奶奶很恭敬,有好吃的东西,一定先请爷爷奶奶吃,孩子们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后,很自然的一有东西,首先想到爷爷奶奶。我们今天的题目是《如何让孩子接受品德教育》,这个题目难道一定要有人讲给我们听,我们才会懂吗?我们才能有体会吗?不尽然。

当一个人静下心来时所领悟的道理,自然会对学生、孩子们有非常大的帮助。在座的年纪三四十岁以上的诸君,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请问孝道是爸爸把我们叫过来说:“儿子,来!今天爸爸心血来潮,教你一堂孝道的课!”是这样教的吗?绝对不是,因为孝道不是刻意教的,它是自自然然的榜样,是一种亲情反哺的自然表现,什么时候形成的,可能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一个人不孝怎能算人?一个不孝的人,那真是忘恩负义、数典忘祖。这种发自内心,很自然的心态,不知在什么时候被遗忘了。

教育其实是自自然然、以身作则就可以水到渠成的,可惜我们现在把教育搞得太复杂了,把它变成用嘴巴教而不是身教。我接触到很多家长,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这个孩子我讲了不知多少次,就是不听!”问题的根本就在于我们对教育的认知错误,心态不对,因此花再多的时间去说也是效果不彰。所以老祖宗用智慧提醒我们:“身教者从,言教者讼”,身教(以身作则)会很自然地把孩子的善心给点燃、给激发出来。

我们有一位老师,他的父亲对他奶奶特别孝敬,早上起来给母亲问安之后,马上拿着母亲的尿桶(便器)出去清洗。一个大男人肯这样放下身段,多不容易!在清洗的时候,连刷了好几次,怕不干净,还把桶子拿起来闻一闻,因为母亲很爱干净,一定要没有味道了,他才安心地把尿桶提回来。这些情景,尤其是细腻的闻尿桶的动作,都深刻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孝道就这样传承下来了。

对孩子的言教,我们若只是嘴巴上讲,自己却没做到,孩子便会说:

你教我孝顺,你怎么不孝顺爷爷?当下就跟你吵起来了!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我们都认为他叛逆(逆反)。而我们成长的那个时代却没有叛逆这回事,我们对以身作则的父亲非常崇敬,父亲的话,我们都很用心地去听,那是德行所建立的一种威严。

孝顺是开启幸福人生的钥匙

前面提到做人处事掌握先后的道理,连最普通的吃饭,道都在其中。记得小时候家中开饭时,都是我去请爷爷奶奶吃饭,隔远远地就喊:阿公,吃饭了!我们家住在巷子里,那个声音从巷子里面传出去,传到爷爷的耳朵里,老人家听到了很高兴,把象棋一放说:我孙子叫我吃饭了。讲完祖孙俩人,一老一小手牵着手一同走回去,那种温馨的天伦之乐,真是其乐无穷。

跟爷爷下棋的这些邻居长辈,听到我叫爷爷吃饭,他们也都露出会心的笑容,所以天伦之乐是人间最美的。其实我叫的时候,自己也很高兴,所以高兴不一定要用钱买。真正持久的高兴,都是源自于内心的喜悦,都是因为自己去做了应该做的事,内心感到很踏实,这个就是“得乎道而喜”。其喜,可以高兴得非常久,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忘。

我记得国小三四年级时,有一次校外教学,我一眼看到奶奶喜欢吃的豆腐乳,就很高兴地把它买下来。其实平常我是蛮小气的,但一想到是奶奶喜欢吃的,我就赶紧买下来,然后一直抱在胸前。如果各位问我,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高兴的?买的时候就高兴了,心里想,奶奶收到这个豆腐乳,不知道会高兴多久?想到这里更开心了。果然奶奶一拿到,高兴地笑开了,高兴多久?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尤其刚拿到的那个礼拜,逢人就讲:我孙子很孝顺,你要不要尝一块?这就是“得乎道而喜”。而且我相信,父母在旁边看到了,一定更感安慰。

反观现在的家庭,可不是这样了,不是孙子去请爷爷奶奶吃饭,变成爷爷奶奶叫孙子吃饭,倒过来了!所以孝子、孝子,以前孝顺父母叫孝子,现在呢?话说有的爷爷奶奶叫孙子吃饭,叫了半天,还拜托半天,有时候还要哄他:赶快吃,明天带你去麦当劳。孙子一高兴才赶快吃饭。请问各位,这样事情解决了没有?这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一次你带他去麦当劳,下一次他又要别的新鲜玩意儿了。你不坚持教育原则,跟他谈条件,他就更是得寸进尺、无法无天了。

“得乎道而喜,其喜曷已;得乎欲而喜,悲可立俟。”综合以上所言,“得乎道而喜”才是真喜,这种喜可以保持很久。但假如是“得乎欲而喜”,情况就不一样了,欲望有如深渊,永远难以填满,“悲可立俟”,悲哀的人生马上就到了。一个人他的内心是因为得道而喜,还是因为欲望满足而快乐,这是截然不同的人生发展,一定要以智慧来抉择。

教育一定要有智慧、有原则才行。现代很多做父母的都说“孩子高兴就好了”,这个时代大家都挺有主见的,问题是“似是而非”的观念太多了,反而无法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孩子高兴就好了,大家想想这句话有没有道理,请问他的高兴能维持多久?今天你不好好管教他,随他高兴就好了,以后谁管他?只好由外面的人管他。父母管他是爱他,别人管他则是给他难堪!因此教育要想到一辈子长远的规划,要从小就扎根,绝对不是只顾眼前,得过且过就好了。

人一生的福分有三种:恩田、敬田和悲田。恩田是孝顺父母,敬田是恭敬师长,悲田是悲悯苦难众生、关怀弱势者并伸出援手。若没有这三种心境,反而对父母不孝、忘恩负义,对师长傲慢不敬,对受苦受难的弱势者没有慈悲心,有这些念头都会折福,更何况是行为?所以祸福都在一念之间,这些道理我们懂了,就会深切体认到启发孩子的善心很重要,可惜不过二三十年光景,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就渐渐失去传承了。

有一篇报道带给我很大的震撼,一个十岁的孩子,跟他母亲到展览会去,结果孩子一直吵着要买东西,妈妈说这个玩具家里已经有了,不要再买了。没想到这孩子一不高兴,就扯他妈妈的头发,一直扯个不停,旁边一位女士看不下去了,走过来劝说:“小朋友,你不要这样子对你妈妈,阿姨帮你买!”结果这个十岁的小朋友,瞪着那位女士说:“不要你管,我就要我妈买!”

一个十岁的孩子,居然如此不孝,对人这般无礼,他的人生还有什么前途可言!必须及早纠正过来,他的人生才有希望!话说这个小孩一直扯妈妈的头发,他妈妈也扯他的头发,母子俩相持不下,最后孩子居然一把掐住妈妈的喉咙,后来妈妈认输了,跟他说:“给你买了。 ”“得乎欲而喜,悲可立俟”,孩子这样的人生态度,以后怎么跟人相处?一定是跟人冲突得没完没了。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这么暴力、这么无礼,何况是对其他人呢?

之前我在深圳看到一个六岁的女孩,跟她妈妈要东西,妈妈不给,她居然就动手打妈妈,打得鼻青脸肿,旁边的人看不下去了就说:“你女儿太过分了,你怎么不教训她一下?”这个妈妈竟然回答说:“我舍不得打!”《三字经》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孩子在小的时候,正是最好教的时候,也是教导他品德的黄金时期,错过这个时机,将终生追悔莫及!各位贤明的家长、老师,千万不可轻忽。

当我们面对社会种种离谱的现象,尤其是孩子们的偏差行为时,一定要探讨这些偏差的行为是如何造成的?背后的原因在哪儿?找到原因才能解决问题,光是抱怨、指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尤其是我们这些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要有智慧地去分析问题,要比一般人更有耐心、更用心地去面对问题。

这个六岁女孩在她一两岁的时候,妈妈带着她到太平洋SOGO百货公司去买东西,一看到玩具便耍赖,要求妈妈买,妈妈说家里已经有了,不要买了。“我不管,我今天一定要买!”“哇”的一声哭起来了,哭得很大声,旁边马上围了一群观众。妈妈买或不买?人生最难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

假如你是那个妈妈,你买不买?结果这个妈妈说:“好啦!给你买了。”刚刚还淅沥哗啦哭了十几分钟,听到这话眼泪说停就停,然后女儿给妈妈灌迷汤说:“你是天下最好的妈妈!”请问这孩子刚才的哭是真的还是假的?其实她心里很明白,只要我哭到第几声,妈妈就投降了,她把大人的底线抓得清清楚楚,真的是“得乎欲而喜”!孩子用哭满足了她的欲望,表面上看起来她高兴啦!事实上她的欲望已经在增长,随着年龄发展,几年之后,六岁的她居然因为欲望不满足而打她妈妈!

讲到这里我就深感庆幸!我母亲没发过脾气,可是很有管教原则。记得有一次,我跟妈妈要东西,妈妈不理我,继续看她的书,我一看情况不妙,不使出浑身解数,好像达不到目的,于是就开始在地上打滚。滚了十几分钟,妈妈还是如如不动,连看都不看我一眼。可能是妈妈读过《三国演义》,具有“关公看春秋”的定力!

十几分钟之后,我滚累了,也终于开悟了,冬天的地还是挺冷的,而且打滚其实也蛮累的。既达不到目的,又不是吃饱撑的,以后就不用这种方法了。父母坚持原则,孩子自自然然就好好去遵守了。当我从地上起来的时候,我妈也没看我。当时的我,发觉自己做错事了,之前越不讲理,之后心里越觉得惭愧!由此可见,管教子女要看到孩子的心,才能真正把孩子的善心启发出来。

所以品德教育一定要及早扎根,但它绝不是在课程当中额外再增加的一个科目。科目是用来考试的,品德不是用来考试的,品德是在他人生每一个情境当中,每一种人际关系中,自自然然能提得起来、用得上,这才有意义、有效果。否则教出来的学生都是虚伪的,连最简单的“红灯停,绿灯行”都做不到!考试不能作弊,但是很多大学生讲:“考试不作弊,明年当学弟;宁可没人格,不可不及格。”

我曾和一位高级别的教育官员交流,他提到一个现象很有意思,他说现在这个时代,幼儿园学小学的课程,小学学初中的课程,初中学高中的课程,高中学大学的课程,大学反而去学幼儿园的课程!确实,我听说有的大学校规规定:

第一,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

第二,脚踏车要排好。

第三,考试不要作弊。

规定的都是幼儿园该学的东西,所以德行显然不是用考试可以考得出来的。有这种缺了德的教育,社会能不乱吗?说实在的,我们要把孩子教好,首先我们自己要有德行,凡事以身作则,时时检讨教育方向是否正确。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在谈素质教育,谈了那么久,素质提高了没有?很明显的,学校教育注重的都是知识层面的学习,完全忽略了品德教育!缺乏品德教育,怎么会有素质?品德教育,身为老师、父母的责无旁贷,岂能不谨慎!

事有本末,我们应该先找到素质的根本。是不是会弹琴就有素质?是不是数学成绩很高就有素质?这可不一定。我曾经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参加了一场隆重盛大的钢琴比赛,得了第一名,记者跑过来采访,问她:“小朋友,你得这么大的奖,你现在最想做的事是什么?”一般的思维都是,你得奖了,父母就会给你奖励。结果这个小女孩竟然回答说:“我最想把钢琴给砸了!”

通过这件事,我们想问问父母,孩子学习的心态怎么样?父母看重的是什么?完全看重的是钢琴成绩,而没有考虑到她学钢琴快不快乐,能不能陶冶性情。我们看事情得有深度,要入木三分,不然解决不了问题。请问这个比赛得第一名的孩子,她的性情受到音乐的陶冶了吗?她可能看到钢琴就咬牙切齿。这种心态在大学联考结束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学生熬到最后一科考完,“当当当”的钟声响起,很多考生一出考场,下一个动作是什么?把考试的书往楼下一丢。当我们看到那么多书被丢在地上时,有什么感受?有没有感受到这个孩子对读书有多痛苦、多厌恶吗?

活到老,学到老,到老一定会更好

“学习”这一件事,对人的一生而言太重要了。当一个厌恶学习的年轻人上了大学,那四年本是他的黄金岁月,但由于他对学习的排斥,于是大学任他玩了四年。毕业之后踏入社会,开创事业他得学,经营家庭也得学,可是他已经提不起学习的动机了。原本多彩多姿的人生,结果会如何?所以我们教育孩子不能只看眼前,眼前孩子虽然暂时被逼出漂亮的成绩,但他快乐学习的心已经渐趋僵硬,影响一生的价值观也被扭曲了。

我曾经接触过一所中学,他们提升素质教育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回去炒土豆丝,炒好了不能由家里人打分数,得拿给邻居评分,结果邻居刚好是一位学习过传统文化的阿姨,这个小女孩说:“阿姨,请您尝一下,看我炒得怎么样?”阿姨吃了两口,赞美说:“炒得挺好的,不错!不错!”

话才出口,小女孩马上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说:“阿姨,您帮我打分数,这是学校规定的!”

这位邻居阿姨就告诉她:“同学,假如你是想着我学了这项技能以后,能够帮奶奶、妈妈多分担一些辛劳,你纵使炒得不好吃,阿姨也给你一百分;可是假如你炒了这一盘,打了分数以后,从此你不再帮忙了,那炒得再好吃,你也不及格。”诸位敬爱的朋友,假如我们没有教育的敏感度,这孩子受教的机会就错过了。孩子听完,哦!似懂非懂,点了两下头,您还是帮我打个分吧!人功利久了,乍听一些至情至性的话,一下子还转不过来,正如应酬多了,脸部线条会变得很僵硬,突然一个多年不见的同学,或是关系很亲的人来了,他脸上的表情,也不一定转得过来。

接着邻居阿姨又问她:“刚刚这盘土豆丝,是你自己切的吗?”她说:“是妈妈帮我切好的。 ”“那你现在炒好了,锅子谁洗?”“奶奶正在洗。 ”

各位朋友,你说这样的教育有效果吗?所以我们再三强调:教育不能只重表面、形式,得真正增长孩子的善心,引导孩子的孝心、感恩心才行。譬如有些地区发生灾难,学校发动募捐,很可能颁奖表扬的都是捐款最多的孩子。但深入想想,那是孩子自己存的钱吗?不见得!孩子可能想要奖状,会跟家长说:“爸妈,你们多给我一点儿!”孩子追求的是虚荣。

有一个孩子,刚好身上只有七块五毛钱,他全捐了,他没有得到奖状。回去爸爸问:“你同学都捐多少?”“两百、一百。”“你捐多少?”“七块五毛钱。 ”“你怎么捐那么少?”孩子委屈地哭了起来。“爸!这已经是我所有的零用钱了。”此刻我们看到的是孩子发了真心,还是大人用功利的标准来看孩子?大人这样做会扼杀孩子的善心!所以我们大人一定要用心去观察,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否纯真、善良,否则很难提升孩子的素质,所以教儿教女要先教自己。

近年来大家逐渐认识到《弟子规》的重要性,但是《弟子规》可不是只给孩子学的,身为校长、老师、父母的我们更应该先学,自己先受教。我自己很冷静地回想了下,在师范学院进修的那一年,老师教的大部分都是侧重于教材、教法、教学的技巧,而对于最核心、老师最应该具备的那份教育的爱心,却很少强调!唯有教育者有爱心,很多事情才能迎刃而解。遇到困难时,自然会去请教一些有经验的老师,而那些宝贵的教育经验,就这样一棒接一棒传承下来了。

在大陆,整个海南省都积极推展《弟子规》,推展伦理道德教育,令人十分感动的是,有一万多个服刑人员参与。大家想想监狱的教育跟我们有没有关系?其实,整个社会是彼此息息相关的,我们有责任去帮助这些犯错的人。他们就像你我身体上的一个伤口,你不去治疗它,最后一定会蔓延影响到全身,假如这些犯罪的人不肯浪子回头,我们也没有安全感。

如果大家身边有在监狱服务的亲朋好友,就应该尽快把力行《弟子规》的好处告诉他们,赶快到监狱去推广德行教育。海南省服刑人员的积极参与,也给我们两点启示:

第一,服刑人员也都是从学校出去的。

第二,服刑人员都能教得好了,一般人更应该教得好。

海南省监狱推展《弟子规》教育,都是从根本的“孝”开始教。有一位受刑人员,在还没有听课以前,他的母亲来探监,看到儿子穿着囚衣的模样,忍不住就哭了起来。他居然对妈妈讲:“你哭什么哭?我又还没死,等我死了你再哭!”后来他学了《弟子规》之后,想到这一幕,在课堂上痛哭地说:“我真不是人!这样对我妈。”结果下一回母亲再来时,“扑通”一声,他就跪倒在母亲面前磕头认错!如此一来他的家人才真正见到光明。如果他不改过自新,他关的是有形的牢狱,他的父母关的则是无形的牢狱。

我曾经参加过他们的恳亲会,他们的父母长辈中,有人会讲:他关进去,我才能安稳睡觉。他在外面时,不知道哪一天又会犯下什么滔天大罪,我反而睡不着觉!所以假如他不改过出狱了,他父母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还有一个受刑人员以前打电话回去都是要钱,结果现在打电话回去第一句说:“妈,你身体好吗!爸最近身体怎么样?”接电话的妈妈说:“你打错了!”还好身边辅导的警官赶快接着说:“老人家,他真的是您儿子!”

我们能把孩子教好,能教人断恶修善,是积很厚、很厚的阴德,而老师这个行业,德积得最厚了。大家用心去看,一个好老师,他的子女会很兴旺,为什么?你教正确的做人道理给学生,学生代代相传,一个人不知道要影响多少人!假如我们教的学生,以后也当老师,那他又要教出多少好学生!所以我们能从事教育工作,感到很欣慰,这一生会过得很有意义。

每一位校长、主任的背后很可能是一两千个学生、上千个家庭,假如我们能把五千年的智慧传播到这上千个家庭,那真的是功德无量。人生缘分难得,我们今天有机会在一起探讨祖宗的这些智慧,教育子孙传承这些经典,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同类推荐
  • 爱得多不如爱得对

    爱得多不如爱得对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方向,也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难题。中国家教学会理事、青少年教育专家、 平行教育创始人崔宇用最家常的话告诉你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什么要重视素质教育,然后从家长、学生、教师、媒体这四个角度,与这四类人群中的代表对话,三言两语,解读孩子的教育问题。
  • 家风正,子孙兴

    家风正,子孙兴

    家风也称作“门风”,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的基因。家风跟生物一样,是可以遗传的,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一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或者这个家族能否兴旺,以及对外的社会形象。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本书是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教授最新力作,列举了数十个优秀家风故事,让读者感受优良家风的熏陶,明白“家风是什么”,并且确立自己的家风,让子孙世代受益。
  • 准妈妈怀孕小帮手

    准妈妈怀孕小帮手

    一本为怀孕的准妈妈们必备的贴身养胎秘籍,告诉你在这一辈子最愉快、最关键的经历中如何调养、如何完美孕产。怀孕了,你还在读长篇累牍的文字?太累!要想有个健康的宝宝,又想做个好妈妈,就买来这本书来学习学习吧,相信这本书,也要相信自己哦。
  • 注意力!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注意力!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本书内容全面,分类清晰,分别从注意力的理论知识,如何提升注意力等几大角度,来进一步阐述注意力的相关知识,旨在帮助每一位父母都可以轻松教导孩子,使孩子的注意力得以更大提升。与此同时,本书还独树一帜,极具特色,比如,本书不仅将“趣味游戏”与“专注力”巧妙结合,而且还从孩子的学习与父母的家教等角度提出了很多专注力训练方法,
  • 十月怀胎营养必读(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十月怀胎营养必读(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顺利走过十月怀胎艰苦历程,一朝分娩带来母子平安喜悦。成功妈妈从这里起步,选择最佳怀孕时机,孕期营养的科学安排,孕期用药宜忌,每月胎教方案,分娩知识与技巧。
热门推荐
  • 神域飞雪

    神域飞雪

    【此书已完结】七年前,她在深冷深冷的湖边遇见他,看他刀不刃血的傲然将她救下,自此叫她偷来了七年的自由。七年后,她被始终追逐在身后的人掳走,看尽人世间生死纠葛,神魂痴缠,此情可待终究成了追忆。他说:这是命中注定的结局,无人能改,却又奢望有谁能够打破这个禁忌,矛盾的看她挣扎在命运线上,似乎成了他人生中唯一的乐趣。他说:你是我的,从生至死,若你不能成为我实现夙愿的契机,也不要妄想能够成为谁的永恒,因为,我不准。他说:……。你说了什么?如风呢喃,在我的世界里来过又离开。如果今生已经注定,那么……来生可否许我一世自由?纵使今生踏雪成坟,来生……,来生但求一世安稳,与君倾城。【推荐友人文字:《墨色成碧玉如兰》http://novel.hongxiu.com/a/555246/繁华落尽绪黛笔,半点墨色纸当家,痴心成碧且看画,卿玉如兰面桃花……你许我三生,我还你一世,够了吗?《惊鸿仙子》http://novel.hongxiu.com/a/509008/天地六道,她本惊鸿,奈何苍生轮回,究竟谁才是普渡永生的佛?或者……已然成魔。】
  • 乌树含梅

    乌树含梅

    我有一个英雄梦。和所有英雄一样,骑着白马挎着大刀一身戎装自带发光点威风凛凛的降临救出身在困境中心爱之人。
  • 异生之寒雨菲狐

    异生之寒雨菲狐

    在和平安详的平行界,一位看似平庸无奇的貌似还有点二的小青年,仿佛受到了命运的作弄,携手红颜,在某位传说级高手的指引下,向着凶险莫测的异界出发,开始了他的"抱大腿"之旅。。。。。。。。
  • 雨悸

    雨悸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恐惧,而你的恐惧又是什么呢?在父母双亡校花筱筱眼中就是雨……
  • 南京兽族

    南京兽族

    人类遗忘的沸腾兽血再次点燃,是进化还是本性。故事从南京市玄武区望远中学高三(10)班四十五人兽形变异案开始拉开帷幕,SK特工良木开始接手解决这件超基因案件,利用神令“魂遁”进入遇害学生的死前记忆之中寻求真相,却发现这并不是一次简单基因变异案件,更像是一场人为的超基因武器的失败实验,还在推理质疑与南京遇袭人们的惊恐之中,一个新的种族正在崛起——南京兽族!
  • 乱世沉吟,人生若只如初见

    乱世沉吟,人生若只如初见

    一个人能无情到什么程度?明明都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什么你就偏要对我再施以一次打击?一场婚姻,演绎的永远只有我,既然已经注定我的独角戏,开场时,你又何必乱入?我在默默里忘记了你十二年,却不知为何,也默默喜欢了你十二年。这些于你而言的麻烦,是我珍藏的记忆。如果当初,我不为了你放弃平凡的生活。那么,我现在是不是也可以像平常女子一样,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我明白,你原先所做出了一切,都只不过是一些迷惑我的幻像。可我仍然沉醉了。我想着付出一切去爱你。但却也不曾料到,与你而言,我只是你获得权利,保住亲情的一个垫脚石。谢谢你让这场单相思彻底收场,从我遍体鳞伤从乱葬岗爬起时。你我就注定了永生的不可能。
  • 倒追贵族学长:我的痞子男友

    倒追贵族学长:我的痞子男友

    苏淡然消失了,从把她捧在手心的王子身边消失。半年后,苏淡然归来,却对王子的弟弟楚云阳告白,执着的爱上那个狂妄不羁的花花/公子。他轻佻的凑到她耳边:“公主,离我远点。否则,后果自负。”(和心阙合写)
  • 清水爱

    清水爱

    第一次写,不喜欢误喷第一次写,不喜欢误喷第一次写,不喜欢误喷
  • 命中注定的阴缘

    命中注定的阴缘

    和朋友去拜山却在途中睡着并做了个梦,梦里有个我不认识的男人一直对我诡异的笑,笑的我头皮发麻,吓的我猛的惊醒......本以为只是做了个梦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却没想到这一切仅仅只是个开始........
  • 冷酷校草有点坏:老公我闯祸了

    冷酷校草有点坏:老公我闯祸了

    “哥,嫂子打人了”冷墨修“嗯,出了什么事找我”“哥,嫂子要吃月亮”冷墨修“嗯,今晚准备去月球”“哥,嫂子拆房子了”冷墨修“嗯,告诉她,今晚睡马路”“哥,嫂子离家出走了”冷墨修“找回来,看我怎莫收拾她”“哥,嫂子被帅哥迷倒了”冷墨修“好啊!【全书免费~甜文?】欢迎加入小墨雨们的-专属阁,群号码:670666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