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8500000003

第3章 从小立志读书行医

李时珍的祖上是摇着铜铃走街串巷的铃医。所谓铃医,就是指游走江湖的民间医生,其实就是古代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也叫“走乡医”“串医”或“走乡药郎”。

铃医自古就有,宋元时开始盛行。铃医奔走在乡间,经常在寺庙栖宿,医治群众的各种疾病。

他们始终恪守着“扬仁义之德,怀济世之志”的教诲,妙术施治,求取薄利,经常能够治好许多百姓的疾病,所以深受群众信赖。

铃医走街串巷,同其他许多小手工业者一样,也有自己的标志,那就是铃铛,有了铃铛,不用吆喝,大家就知道医生来了。

铃医摇铃铛就是在告诉病家,医生来看病了,如果有病,赶快出来看病吧!因此铃铛就与医生结合在了一起,有了铃医的名号。

实际上,作为我国医学史上重要一页的铃医医术,在古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古代的扁鹊、华佗等名医都是铃医。

古代医生地位低下,何况是铃医,更是得不到社会的尊重。李时珍的祖父李小山就是这样一位地位低下的乡医。

李时珍的祖父曾经整天背着药箱,手里摇着串铃,走村过户地为贫苦百姓治病。他有着丰富的行医经验,医疗技术也颇高明,但是依然被人们轻蔑地称呼为铃医。

既然行医在古代地位低下,李家为什么还要世代行医呢?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李家自认为应该有人接班,行医是治病救人,积善行德的好事。

另一方面,这也是当时社会原因造成的,当时政府对于行医有明确的规定。

明代,医生的社会地位很低,统治阶级把当医生的与当巫婆的、算命的看作是同一类工作,都被排在下九流类职业里。这就导致当医生的常常被人们看不起。

在明朝的“正史”里,很少能见到从医者的传记。即使从事医学、药学的人有重大的贡献,被列入“正史”的传记中,也只能排在全史书人物传记的最后,放在“方伎列传”当中。

这样一来,不少行医的人都想摆脱这低下的社会地位,改一改自己从事的行业。

然而社会又不能没有医生,谁也不能保证不生疾病,所以明朝政府对行医的有个规定:凡是医户人家,必须有一个儿子继承父业。

其实政府也害怕因为“子不承父业”而断了医道,无人再从医。在这种世风影响下,李时珍家也只能世代医道相传了。

虽然李家世代行医,但没有多大名气,祖父在李时珍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李时珍的祖父攒下了点钱,于是供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读书,他小的时候读过不少诗书,是一个颇有学问的秀才。

曾满怀希望地参加了几次乡试,可是始终没有中举。便只好弃儒从医,继承祖业。

虽然心中永远铭刻着“学而优则仕”“天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但由于榜上无名的失意,而不得不以医为业。

因为李言闻有“秀才”的头衔,所以人们勉强地称他为“儒医”,比起“铃医”的身份来要略胜一筹。

李言闻饱读医书,因此医术大有长进,加之医德高尚,成了当时蕲州一带有名的医生。

有了名气,李言闻就不必再去走乡串村看病了,因为每天来家里的病人就够他忙得了。

所以,李言闻在村西头的“玄妙观”的前廊,摆起了一张木桌,两个方凳,为附近贫苦农民、猎户、渔民们看病。

尽管找李言闻看病的人很多,但大都是生活极其艰难的人,他们来找李言闻看病时,有时只是随身带来一些粮食、瓜菜、鸡蛋等,有时甚至什么东西也没有就来看病。

李言闻为人厚道,贫苦的人来找他看病,有钱的可以看,没有钱也同样给治。

全家人的生活,都落在李言闻一个人的身上,仅靠给乡亲们治病并不能维持生活,有时也只能自己下湖去打鱼。

蕲州城内,有顾、郝、冯、李四大名门,都是靠入学中举的途径跻身于官场之中的,李言闻虽博通经史,但考场失利使他遗憾终生。

当李言闻小有名气后,得以经常出入于蕲州城的四大名门家,并和顾家建立了较亲密的关系。

李言闻越是经常出入于这些靠科举发达的世家名门,越是觉得无法以当一名儒医为满足。

这种情况下李言闻根本不会想到教儿子学医,李时珍只能和当时的千千万万个孩子一样,被他早早送进顾家私塾,读起了四书五经,练习做八股文。李时珍勤奋好学,渐渐显露出聪明才智。

热心仕途而仕途失意,精通医术而鄙弃医业,只好把光耀门庭的希望寄托在儿子李时珍的身上。

李时珍的母亲张氏,是一个贤慧的家庭妇女,由于身体虚弱,生了李时珍以后不久就病倒了。

幼年时期的李时珍身体瘦弱,经常咳嗽发烧,他深深体会到生病的痛苦,立志长大后做一个像父亲那样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人解除痛苦的医生。

当然,李时珍的父亲却没有打算让自己的儿子走自己的路,他希望自己身上没有实现的愿望,能在儿子身上实现。

嘉靖二年,李时珍才5岁,父亲就准备把自己对儿子未来的打算告诉儿子了。

一天,李言闻把李时珍叫到跟前,告诉他说:医生这个行业虽然可供温饱,但是社会地位不高。

自古以来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谓“医卜近贱”,在士、农、工、商四行中排在最末一等。

历代史书里都把行医列在“方伎列传”里面,称之为“小道”“贱业”,从来不予重视。

李言闻列举了李家祖上世代都是摇铃走街的铃医,社会地位低下,饱受歧视。

李言闻还谈到,李家从他起,为了摆脱低下的社会地位,学读书全力奋斗,想改变门庭,只是科举考试连连失败,才弃儒从医。

李家从李言闻开始由铃医晋升为坐堂医生,虽高了一等,还是不能与读书人家相比。

同时,李言闻还说出了对自己儿子的期望,他希望李时珍将来能够求取功名、光宗耀祖。

为了让李时珍立志奋发读书,李言闻给他讲了古代有名的神医扁鹊的遭遇。

春秋战国时候,有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叫扁鹊。他根据民间和自己多年的医疗实践经验,总结出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这就是中医上所说“四诊法”。

在“四诊”中,扁鹊特别擅长望诊和切诊。

扁鹊曾经云游各国,为君侯看病,也为百姓除疾,名扬天下。他的技术十分全面,无所不通。

在邯郸,扁鹊听说当地尊重妇女,便做了妇科医生。在洛阳,因为那里很尊重老人,他就做了专治老年病的医生。秦国人最爱儿童,他又在那里做了儿科大夫,不论在哪里,都是声名大振。

一天,晋国的大夫赵简子病了。五日五夜不省人事,大家十分骇怕,扁鹊看了以后说,他血脉正常,没什么可怕的,不超过三天一定会醒。后来过了两天半,他果然苏醒了。

有一次,扁鹊路过虢国,见到那里的百姓都在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就问是谁病了,宫中术士说,太子死了已有半日了。

扁鹊问明了详细情况,认为太子患的只是一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尸厥”症,鼻息微弱,像死去一样,便亲去察看诊治。

他让弟子磨研针石,刺百会穴,又做了药力能入体五分的熨药,用八减方的药混合使用之后,太子竟然坐了起来,和常人无异。

继续调补阴阳,两天以后,太子完全恢复了健康。

从此,天下人传言扁鹊能“起死回生”,但扁鹊却否认说,他并不能救活死人,只不过能把应当活的人的病治愈罢了。

还有一次,扁鹊来到了蔡国,桓公知道他声望很大,便宴请扁鹊,他见到桓公以后说:“君王有病,就在肌肤之间,不治会加重的。”

桓公不相信,还很不高兴。

10天后,扁鹊再去见他,说道:“大王的病已到了血脉,不治会加深的。”

桓公仍然不信,而且更加不悦了。

又过了10天,扁鹊又见到桓公时说,“病已到肠胃,不治会更重”,桓公十分生气,他并不喜欢别人说他有病。

10天又过去了,这次,扁鹊一见到桓公,就赶快避开了,桓公十分纳闷,就派人去问。

扁鹊说:“病在肌肤之间时,可用熨药治愈;在血脉,可用针刺、砭石的方法达到治疗效果;在肠胃里时,借助酒的力量也能达到;可病到了骨髓,就无法治疗了,现在大王的病已在骨髓,我无能为力了。”

果然,5天后,桓公身患重病,忙派人去找扁鹊,而他已经走了。不久,桓公就这样死了。

可见,扁鹊的望诊技术出神入化,真是“望而知之谓之神”的神医了。

在中医的诊断方法里,望诊在四诊当中居于首位,十分重要,也十分深奥,要达到一望即知的神奇能力更是非同寻常。

李时珍聚精会神地听着。以前,他看到父亲为乡亲们治好病,他们感激的样子,从心底佩服父亲高明的医术。

没有想到,几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看看别人的气色就知道有没有病,病到何种程度,真是不可思议!

父亲看到儿子沉思的样子,继续讲下去。

扁鹊不仅善于望诊,而且精通切脉法。有一次他到晋国去,正碰到晋国大臣赵简子得了重病,已经昏迷五天,不省人事。

赵家的亲人和幕僚非常担心。他们听说扁鹊到了晋国,喜出望外急忙派人去请,扁鹊通过切脉,察觉到赵简子的心脏还在跳动。

于是,他对赵简于的家人说:“不要紧,你们不必担心,用不了几天,便会好的。”

经过扁鹊的精心诊治,不到三天,赵简子的病就完全好了。

李言闻对李时珍说,扁鹊不仅医术高明,而且还是一个不卑不亢的君子,他在多年行医的实践中,提出了“六不治”的正确主张。

其中有骄横跋扈、不讲道理的不治,看重钱财、轻视身体的不治,迷信巫术不信医学的不治。

最后,李言闻又感叹地说,医道高明有什么用啊,扁鹊要是没这么有名,也许还会多活些时候。

当时,秦武王与武士们进行举鼎比赛,不觉伤了腰部、疼痛难忍,吃了太医李醯的药,也不见好转,并且更加严重。

有人将神医扁鹊已来到秦国的事告诉了武王,武王传令扁鹊入宫。扁鹊看了武王的神态,按了按他的脉搏,用力在他的腰间推拿了几下,又让武王自己活动几下,武王立刻感觉好了许多。

接着,扁鹊又给武王服了一挤汤药,其病状就完全消失。武王大喜,想封扁鹊为太医令。

李醯知道后,担心扁鹊日后超过他,便在武王面前极力阻挠,称扁鹊不过是“草莽游医”。

武王半信半疑,但没有打消重用扁鹊的念头。

李醯决定除掉扁鹊这个心腹之患,派了两个刺客,想刺杀扁鹊,却被扁鹊的弟子发觉,暂时躲过一劫。

扁鹊只得离开秦国,他们沿着骊山北面的小路走,李醯派杀手扮成猎户的样子,半路上劫杀了扁鹊。

李言闻最后感慨说,行医难啊,你要是医术平庸,就难以谋生;而医术高明,又要遭到同行的嫉害。

讲到这里,李言闻不禁又想起了名医华佗的故事,他说,还有神医华佗,也是与扁鹊有着类似命运的一个神医。

这时的李时珍正听得出神,听父亲又说到了神医华佗的名字,非常感兴趣,他央求父亲也把华佗的故事给自己讲一下。

华佗是汉末三国著名神医,他性情爽朗刚强,淡于功名利禄,曾先后几次拒绝做官,只愿作一个平凡的民间医生,以自己的医术来解除病人的痛苦。

他乐于接近群众,足迹遍及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深得群众的信仰和爱戴。

华佗懂得养生之道,当时的人们认为他年龄将近一百岁,可外表看上去还象壮年人一样。

华佗还精通医方药物,他治病时,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掌握着药物的分量、比例,用不着再称量,把药煮热,就让病人服饮,同时告诉服药的禁忌或注意事项,等到华佗一离开,病人也就好了。

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每个穴位不过烧灸七、八根艾条,病痛也就应手消除。

如果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两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刺感应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请告诉我。”

当病人说“已经到了”,随即起针,病痛很快就痊愈了。

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扎针吃药的疗效都不能奏效,应须剖开割除的,就饮服他配制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就如醉死一样,毫无知觉,于是就开刀切除患处,取出结积物。

李言闻继续说,病患如果在肠中,华佗就割除病人肠子的病变部分,洗净伤口和易感染部分,然后缝好腹部刀口,用药膏敷上,四五天后,病就好了,不再疼痛。

开刀时,病人自己一点也感不到疼痛,而且一个月之内,伤口便愈合复原了。

李时珍可是第一次听说“麻沸散”这个名字,他没想到世界还有这样的药,能让人开刀不痛,所以他一下子就记在脑海里了。

李时珍以前一直以为父亲就是世界最好的医生了,没有想到,世界还有华佗这样能给人开肠破肚治病的人,心里惊叹不已!

接着,李言闻又给李时珍讲了几个华佗的故事。

一天,华佗走在路上,看见有个人患咽喉堵塞的病,想吃东西却不能下咽,家里人用车载着他去求医。

华佗听到病人的呻吟声,就停车去诊视,告诉他们说:“刚才我来的路边上有家卖饼的,有蒜泥和大醋,你向店主买三升来吃,病痛自然会好。”

他们马上照华佗的话去做,病人吃下后立即吐出一条蛇一样的寄生虫,他们把虫悬挂在车边,到华佗家去拜谢。

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两个孩子恰好在门前玩耍,一眼看见,就说:“那一定是我爸爸治好的病人。”

那病人走进华佗家里,见墙上正挂着几十条同类的虫。华佗用这个民间单方,早已治好了不少病人。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名医,最后还是被人杀害了”,李言闻想到华佗的死时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华佗神医是怎么死的呢?”小时珍好奇地问。

华佗由于治学得法,医术迅速提高,名震远近。正当华佗热心在民间奉献自己的精湛医术时,奸雄曹操要召见他。

曹操早年得了一种头风病,每次发作,心乱目眩,头痛难忍,看了好多医生,都没有什么效果。中年以后,日益严重。所以他想让华佗给自己看看病。

华佗应召前来诊视后,在曹操胸椎部的鬲俞穴进针,片刻便脑清目明,疼痛立止。

曹操十分高兴。但华佗却如实相告:“您的病,乃脑部痼疾,近期难于根除,须长期攻治,逐步缓解,以求延长寿命。”

曹操听后,以为华佗故弄玄虚,因而心中不悦,只是未形于色。他不仅留华佗于府中,还允许他为百姓治病。

可是后来曹操操纵朝政,屠杀华佗故乡百姓,还要华佗只给他自己看病,华佗不愿意离开百姓,他宁愿手摇铃铛,为百姓看病,也不愿侍候权贵,最终被曹操杀害。

“这真是好人不得好报啊!”李时珍不由得插了一句话。

“是啊,孩子”,李言闻说,“我们李家几代行医,还不是被那些当官的瞧不起,吃了不少苦头。希望能在你这一代,改换门庭,在仕途上有所成就。”

说到这里,李言闻呆呆地望着窗外远飞的大雁出神。自己行医多年,已经饱受辛酸,官吏的骚扰和绅士人家无礼的传唤,使他对自己的职业感到厌倦。

他给时珍讲扁鹊和华佗的故事,是想告诉李时珍,像这样的大医家,也命运多舛,不得善终。

一个医生,要是没有社会地位,医术再高也没有用。要想不被人看不起,必须进入仕途。

这些道理,李时珍似懂非懂,不过他相信父亲的话没有错,决心发奋读书,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同时,名医治病救人的故事,也让李时珍终生难忘。他感到这些神医的行为非常值得尊敬,他们的品格都非常高尚。

同类推荐
  • 白宫200年内幕

    白宫200年内幕

    本书记述了历代英王及王室成员的政治活动、家族背景、家庭生活、性格爱好、婚姻恋爱以及宫廷轶事等。
  • 共和国将军:黄克诚

    共和国将军:黄克诚

    本书为《共和国将军》丛书之一种,丛书依托中国军事科学研究院,以大量第一手的文献并采访当事人以及知情人,以中央的文件精神,作出科学与正确的舆论导向。本书以黄克诚关键经历、典型战役为叙述重点,考虑黄克诚性格与魅力,在严格遵循历史史实的情况下,采用大量的历史图片与文献图片,体现黄克诚光辉又平凡的一生。
  • 清朝那些人

    清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风雪多瑙河

    风雪多瑙河

    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就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方夜谭般的传奇。本书,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本书是对李开复在人生各个关键阶段的经历的回顾。内容包括:三次遵从内心的选择成就李开复、人生愿景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前提、认识你自己能更好从心开始选择等。
热门推荐
  • 妖尾番外

    妖尾番外

    相信大家都看过《妖精的尾巴》,被里面的公会环境所感染,现在跟随小修,再次走进妖尾的世界,小修等你哦!!!【PS:有些内容是小修通过超高人气,向好友求得的,我会在文末p上出处,及作者。但请不要怀疑小修的原创精神!!!】
  • 月痕之异世缘

    月痕之异世缘

    异世的时空中,他能改变着人的一生,也能毁掉不属于他的一切,算天,算地,算别人,到头来才明白算的是自己,心里的他就像命运给他留下的伏线,又是那般的无奈!不经意地来到古代的他,更是卷入了家族中的竞争,不过却收获了许多财富,也有着迥异的兄弟,还有他那宿世的情缘,身逢乱世的他,又该如何选择,心又将归向何处?
  • 豪气歇

    豪气歇

    一个一无所有的乞儿,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剑客,一个邪魅狷狂的痴情反派,一个绝美冷傲的明月圣女,一个潇洒快意的热血江湖……两代人恩怨情仇的柔骨纠缠,人性本质与欲望的激烈碰撞!
  • 世俗玄门

    世俗玄门

    爷爷和父亲都是一代玄门宗师,而他也继承了玄门正统真传,在父亲为了正义逆天而为遭受天谴之后,爷爷便责令他不得再用玄术插手世间之事,然而多年之后爷爷的意外身亡让他陷入了一系列的谜团,他决定…………
  • 祖龙血滴子

    祖龙血滴子

    叶岚本天才,被家族当废材赶出家门,含恨离去。却意外得到强大祖龙血脉,横扫千军万马被帝国所畏惧,成立大型佣兵团,做甩手掌柜再次外出历练。飘往其他大陆…………请观看主角如何逆境重生,无权胜有权。
  • 双面魔探

    双面魔探

    为什么一枚硬币能让时间停止?死神为什么要勾人灵魂?越来越多的天坑隐藏着什么秘密?......这个世界上隐藏着太多的奇异。而我的故事里有它们的真相,对了介绍一下!我叫诸葛欢颜,又叫南宫狐!我是双面人!
  • 总裁钟爱无良妻

    总裁钟爱无良妻

    他是墨城的神话,王一样的存在,是钻石单身汉;她是神秘莫测的鬼医,却是一个迷糊鬼;她在他受伤时遇上他救了他,他们又会膨出怎样的火花
  • 云梦之雪

    云梦之雪

    从小在父母庇佑下长大的天真机灵的她,出身富家却孤冷沉默的他,两个看似没有交集的人会萌生怎样的一段情愫?误入灵异世界的他们,究竟该如何面对重重危险?在这残酷的成长之路上,他们又是否能够披荆斩棘、战胜自我呢?身处异世的他们身体里又分别隐藏着怎样的神秘角色?是入魔,还是成仙?皆在一念之间。(秀一段惊险的穿梭之恋,奏一曲心智与情感的对抗战!)
  • 青蛙王子求爱记

    青蛙王子求爱记

    重现《王子变青蛙》经典桥段,情节更加精彩。每一只青蛙都有一个王子梦,每一个拜金女都有一个豪门梦。当猥琐渣男路遇拜金腐女,他们的梦想破灭了吗?
  • 皇子男友,你不乖!

    皇子男友,你不乖!

    她,在日本一所贵族幼儿园当一名音乐幼师,却因为日本这个多地震的国家让她震穿到了一个架空的时代。地震来临前,她毫不惧怕,摆了一个美美的姿势,暗自说道,“死也要死的美一点。”可是,面朝厕所洞,真的还有美可言。他,宫廷中不受宠的十六皇子,与她的第一次见面,竟然是在那种尴尬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