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7900000022

第22章 不畏权贵救房琯

房琯的府第里,很是热闹,炉香袅绕,琴声悠扬,众宾客坐得满满的,在那里海阔天空地闲谈着。

这时,张镐带着杜甫来到了堂上。

“我的大诗人,得到了什么大官呀?”房琯站起身,笑盈盈地问道。

“没有,没有,皇上让我先休息几日。”杜甫有点不好意思。

“真的没有?哦,皇上那是体贴你,知道你长途跋涉太辛苦,让你好好休养后,再委以重任。老夫敢同贤弟打个赌,不出一个月,就会有好消息!”

房琯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地说了下去,“贤弟人才出众,对朝廷又是这样忠心耿耿,竟长期埋没,而有些人不过善于阿谈奉承,却得到重用,连连晋升,真是岂有此理!”

张镐心中有数,房琯骂的是崔圆。当年唐玄宗逃离长安,崔圆上疏请皇上驾临西蜀。后来,唐玄宗到达成都,他又抢先把皇室和朝廷各部的房屋安排妥当,皇上认为他办事得力,将其提拔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剑南节度使。

唐肃宗即位后,唐玄宗命令他和房琯、韦见等人把皇帝的印信送到顺化,交给唐肃宗,因此,唐肃宗又授给他中书令的官。在唐朝,只有有特殊资历和声望的人,才能获得这个官位,它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一般的宰相。

由于房琯一向瞧不起崔圆的为人,崔圆就结交宦官李辅国和御史大夫贺兰进明,经常在唐肃宗面前说房琯的坏话。双方互相攻击,有如水火不相容,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这时,房琯的情绪更加激动起来:“去年,老夫在陈陶同叛贼交战时,的确失利了。那是宦官邢延恩拼命催促老夫仓促出击的结果。老夫一心为国,根本不顾个人的身家性命,早就准备战死沙场,报答皇上的厚恩了。”

他顿了顿接着说:“你再看看那些人,他们谁有这个胆量!事后竟然说风凉话,告黑状,说我对皇上不忠!幸亏皇上英明,没有听信谣言。要说忠君报国,老夫绝不敢推搪,即使是要我这颗白头,我也决不吝惜!”

房琯这一番激昂慷慨的话,让杜甫打心眼儿里感动。去年10月的陈陶一战,房琯失利,损兵折将,当时很多人都埋怨房琯错误地搬用了春秋时代的战法。当时,自己也曾经暗暗责怪过他,没想到其中还有曲折,而他竟是这么一位忠君爱国之士,哎,惭愧啊惭愧!

转眼到了5月16日。一名宦官,手拿圣旨,来到张镐府上,向杜甫宣旨:

“襄阳杜甫,尔之才德,朕深知之。今特命为宣议郎行在左拾遗,授职之后,宜勤是职,毋怠……”

杜甫谢主隆恩后,接过圣旨。心里说不出是悲是喜:

悲的是,自己千里迢迢,历尽千辛万苦,几次差点丧命黄泉,结果只换来一个从八品上的官职,比右卫率府胃曹参军还要低一级;喜的是,虽然职位低下,但是却是供奉皇帝,能够直言进谏,比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责重要得多了。

“官职是低微了些,你不介意吧?”张镐抱歉地问。

杜甫严肃地说:“皇上给我这样的重任,我感恩图报都来不及,还能嫌职位低吗?您千万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

张镐听了,对杜甫更加敬重。

第二天早朝,杜甫很早就到了大殿上,心里跃跃欲试,想干出点成绩,也好不愧对左拾遗这个职位。

他到大殿上,看见好多人在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这房相爷,竟然收受贿赂!”

“不是他,是他门下的琴工董庭兰接收人家的贿赂,谁要是想见房相爷,先得孝敬他不可。”

“哎,最近房相爷的日子可不好过啊!”

“那他到底收没收啊?”

“谁知道啊,可依我看,应该是谣传。”

“那,他怎么不向皇上说清楚啊?”

“去了,可是皇上勃然大怒,根本就不给他开口的机会。”

“难道没有人替他说说话?”

“谁敢啊,皇上正在气头上,谁说情谁倒霉!”

“我怎么听说和张皇后还有关系啊,她一个后宫,应该不相干的啊!”

“这层关系你还不知道啊!这房相爷和崔圆不和,崔圆同贺兰进明、李辅国打得火热,李辅国是张皇后的心腹,而张皇后又是皇上最害怕的人哪!你想,如果贺兰进明和崔圆真的抓住了董庭兰受贿的把柄,让李辅国奏请张皇后干预,房相爷凶多吉少啊!”

这时早朝的钟声响起,大殿上立刻鸦雀无声。杜甫的心却被刚才听到的那番谈话扰得一片混乱:

现在前方战事正紧,为什么崔圆、贺兰进明这些大臣不以国家大事为重,偏偏要排挤他人呢?皇上害怕皇后,这实在不可理解?李辅国本来不过是宫廷中管马厩的一个小厮,后来做了宦官,现在居然也弄权了,真是岂有此理!我该怎么办?

几天后,房琯被贬为太子少师。崔圆、贺兰进明一派的人得意洋洋;房琯一派的人则愤愤不平。只有房琯自己不动声色,好像没事人一般。

对于杜甫来说,两派斗争本来同他毫不相干,可是他敬仰房琯的为人,认为这样一名忠君爱国之士,断然不会做出接受贿赂之事,而那些攻击房琯的人都是趋炎附势的小人,他们一定是冤枉陷害房琯的。

现在房琯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作为一名左拾遗,杜甫觉得自己不应当保持沉默,必须向皇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尽到一名言官的职责。

他决定上疏营救房琯。

等到张镐知道这件事,已经来不及劝阻了。

这天下午,唐肃宗在便殿召见张镐,张镐见唐肃宗满脸怒色,倒抽了一口冷气,心想:杜甫冒昧上疏,这下可触犯了皇上,如何是好?

正思忖着,唐肃宗猛然拍了一下书案,气呼呼地说道:“这杜甫简直无法无天,竟敢上疏为房琯辩解,说什么房琯‘深念主忧,义形于色’,对国家是忠诚果敢的,还要求朕‘弃细录大’不要以‘细罪’‘免大臣’。他这眼里哪里还有皇后,还有朕!朕本念他长途跋涉来凤翔,是个大大的忠臣,本不想与他计较,谁知这杜甫却死缠着不放,真乃气死我也!速传朕的口谕,叫三司官员韦陟、崔光远和颜真卿进行审讯,从严论处!”

“臣领旨”,张镐非常同情杜甫,但他知道在唐肃宗盛怒的情况下,说什么都没有用处;再说,听唐肃宗的口气,房琯的事情确实同张皇后有关系。于是磕了一个头,匆匆出宫了。

隔了一天,韦陟等三人在大理寺正式审讯杜甫。

气氛非常严肃,杜甫的心怀却很平静,他坚信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为了正义而战,又有什么好怕的?

“你和房琯是同乡?”

“是的。”

“还有别的关系吗?”

“以前是一般朋友,如今是同朝共事。”

“你知道房琯的罪名吗?”

“据我所知,董庭兰先生在山林隐居了60年,天宝年间,他听说房相爷是一位君子,因此不远千里,投到房相爷门下。现在他年老多病,行动很不方便,房相爷又怎忍弃他不顾呢?房相爷这是大仁大义。再说受贿的事情,即使有,也必然瞒过房相爷,何况不一定真有此事呢!很可能是别人冤枉他呢!”

主审官韦陟同颜真卿、崔光远耳语了一阵子,态度显然温和了一些。

“这事同你并没有关系,你又何必插手,自讨苦吃?”

“我陷身贼庭,满腔忧愤,历尽艰辛才来到这里。现在叛贼还没有消灭,国难还没有解除,皇上赐我左拾遗,就是让我勇于说出真相,我岂能辜负朝廷对我的信任?再说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我怎能看见忠臣良将遭贬,而苟且偷生,一言不发呢?”说到这里,杜甫连声音也哽咽住了。

停了好一会儿,他才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接着说;

“房相爷早年就负有美名,在他任卢氏县令的时候,兴修水利,发展农工,造福当地的百姓。后来,遇上旱灾他又决心以一人之死,换取万民同生,毅然开仓放粮,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样的功劳小吗?”

杜甫喘了喘气,接着道:“我来到这里以后,有机会入相府,看到他谈及国家的危难时常愤不欲生,对于陈陶一战的失利,他更是深感自责。胜败乃兵家常事,谁又敢保证自己总是处于不败之地呢?”

几名审官相互看了看,点了点头。

杜甫继续说:“如果房相爷因为小小过失而遭到罪责,使朝廷失去一位栋梁之材,那么要我这个左拾遗还有何用?既出于对相爷的敬仰与了解,又是我的职责所在,这我才冒死上疏,希望皇上原谅他的小节,记住他的大功,使他能够继续为朝廷效力。我心里想的就这些。”

韦陟等人听了这一番慷慨的陈述,都很感动。杜甫退出后,三人商量了一下,决定由韦陟奏报皇上,就说杜甫上疏的言词虽然有点狂妄,但还不失言官的体统,请求唐肃宗开恩宽恕。

唐肃宗听了韦陟奏报,对他也深为不满。幸亏张镐、严武等人再三说情,说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杜甫如果判罪,那么朝廷上下就再也没有人敢出来说话了,那样对皇上是巨大的损失。

唐肃宗无奈,才停止了对杜甫的审讯,让他官复原职。杜甫虽遭挫折,但并未服输,在《奉谢口敕放三司推问状》中,强调自己的主观动机是好的,至于论事措辞激烈,是由于身陷贼中,愤惋成疾所致;对房琯的为人仍旧称道;重申自己的上疏目的是“望陛下弃细录大”。

在唐肃宗的心目中,杜甫已经变成了一个十分讨厌的人物,于是在757年的7月下旬,就以恩准探亲为名,把杜甫打发出了朝廷。

杜甫从长安逃到凤翔,历尽艰险,做了左拾遗,一心想为皇上做个直言的谏官,没想到,四个月的左拾遗又遭到了冷落。自从和家人告别,到现在整整一年了,杜甫甚是想念家中的亲人,但是国家在用人之际,他不愿轻易离开,现在倒是成全了他的“小家”。

同类推荐
  •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她是乱世中的奇女子,她有男子的霸气果决,亦有女子的妩媚坚韧。她生于京剧世家,自幼学艺,少年走红,名遍京津,成为有史以来女须生第一人,有京剧“冬皇”之誉。她叫孟小冬,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一个敢爱敢恨且情深的女子。她遇见的那两个男人,一个是梅兰芳,一个是杜月笙。本书详实描写了孟小冬诞生直至辞世70年间的传奇人生,尤其对孟小冬的两段感情,进行了整理和还原。因为她的一生,不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更是一部民国风云史,一幅京剧发展路线图。
  • 邓肯

    邓肯

    本书主要以伊莎朵拉·邓肯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内容包括走出旧金山、不懈地追求、艰难中行进、红色的邓肯等部分。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 )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传奇大将陈赓(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传奇大将陈赓(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陈赓(1903—1961),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早年参加过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历经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参与指挥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战争,领导创建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他的个性鲜明,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本书为"大家丛书"之一。饶宗颐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饶宗颐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本书记载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杰出成就。
热门推荐
  • 星云点点

    星云点点

    身为妖精,我却没有妖精的面容和身材,什么情况??好吧,我就自娱自乐的过我的生活好了,谁让我有妖精的寿命呢,不过,这乱七八糟的生活是怎么回事啊喂!你们这些妖精啊小神啊是怎么回事啊喂!
  • 幸福是一种心情

    幸福是一种心情

    本书共7章,内容包括“失去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学会善待,幸福无处不在”、“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做最好的自己”等。
  • 唐诗宋词元曲(第八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八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丹武双圣

    丹武双圣

    猎户出身的王超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几百年前丹武双神的亲传,一步步走向强大,当他发现这一切都是一个圈套之后,突然发狂成魔,成为整个大陆的公敌,然而......
  • 旺妻难逑

    旺妻难逑

    张侍郎府的二爷已经是两个小女孩儿的爹爹,他做梦都想有个儿子。可是,夫人又生下一个小女儿。合家失望。张二爷的小女儿侍郎府的五小姐满月时,有高僧曰:“此女旺相,实是罕见。”旺弟旺姐旺爹娘旺家族,旺人旺财旺仕途事事旺。旺夫,是理所当然的。这女子,能旺夫益子耶。于是,众男想把张侍郎府的五小姐旺儿娶回家,旺儿撇嘴:哼,休想!
  • 赛尔号之暗夜袭击

    赛尔号之暗夜袭击

    神秘少女,多重身份,穿越时空。爱情,友情,统统都是我的,谁都不能抢。(题外话:作作是学生党,更新速度慢又慢,尤其是上学的时候,所也大家不要见怪,求原谅ing)
  • 魔武高手

    魔武高手

    法尔克大陆,神奇的魔法和绚烂的斗气主宰的大陆。大陆之上种群林立,百族争锋,山地兽人、地穴地精、森林精灵、沙漠蛇人……还有人类,他们繁衍在这块土地上,演绎着时代的精彩。每个精彩都是一个传奇,这个传奇在……一个异世界少年的成长史。
  • 驱魔小女的杀怪指南

    驱魔小女的杀怪指南

    聪明伶俐武功高强的萌系女主和腹黑水深武功更高强的傲娇系男主一起打怪兽啦。
  • 鹿力大仙

    鹿力大仙

    东胜神州九环山中一个很普通的鹿妖,从小的梦想,就是能够吃上一块人肉,可九环山太偏僻,少有人烟,洞里时而抓到一个人,奈何他是一个最底层的小妖,连汤都分不到一羹。所以他发誓,总有一天,我要亲自抓一个人,烤着吃。
  • 都市少年闯江湖

    都市少年闯江湖

    “我们其实是衡山派弟子”“啥?”“然后,今天这两位就是你的师父了。”“啥!!!”就这样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少年光荣地加入了武侠的世界,一个广阔的江湖世界向他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