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7200000007

第7章 一瞥

洞穴中的鼬鼠

一八九三年我最有趣的发现记录是与一只鼬鼠有关的。十一月初的一天,我和儿子坐在森林里一处沼泽地旁的岩石上,我们希望能看到认识的松鸡,我们知道它们习惯于在沼泽地里摄取食物。我们没坐多久就听到下面树叶中轻微的瑟瑟声,我们立刻联想到应该是一只松鸡小心地踩踏在树叶上的声音。(我们没带枪。)不久,透过厚厚的灌木丛,我们看到一只小动物跑开了,一开始我们还以为是只红松鼠。过了一会儿,我们看到了全貌,原来是只鼬鼠。再一看,发现它嘴里叼着什么东西,等到靠近了,发现那是只老鼠或是某种鼹鼠。鼬鼠很敏捷,一会顺着朽木跑,一会又跳过石头和树枝,每三四码就停下一会儿,从离我们二十英尺处过去,消失在沼泽地边的石头后面。“它是要把食物送到洞穴里,”我说,“我们好好看一下。”四五分钟后它又出现。顺着刚走过的道路回来,又在那些石头下跑过去,经过同样的那段朽木,很快在沼泽地里消失在视线之外。我们没动地方,很明显,它也没注意到我们。六分钟后,我就听到了一开始听到的瑟瑟声,看到那只鼬鼠又叼了只老鼠回来。它还是按之前的路线行进,同样的姿势,同样的暂停,精确地重复着之前的动作。像刚才一样,在我们的左边消失,隔了一会儿后,又出现,又顺着刚才的路线进到沼泽地里。我们又等了像刚才那么长的时间,回来的时候它又带了只老鼠。很明显它把擒获的老鼠都藏到沼泽和矮树丛中,此刻正勤劳地收集它的战利品呢。我们很想知道它的洞穴到底在哪儿,所以我们在它每次消失的地方转悠,等着它。它还那么守时,然后再及时返回继续。我们就在它洞口外两步远的地方站着,这样它靠近洞口时就发现了我们。它停了一下,定定地看着我们,丝毫不害怕,然后进到洞里。我们还以为它的洞口应该在石头下面,事实上不是,它的洞口在石头旁边几英尺远的堤里。我们一动不动了一段时间,但是它没再出来。我们的出现让它迟疑了,它要再等等。我拿开了几片干树叶,于是那小小的圆圆的洞口便露出来了,也就与花栗鼠的洞口一边大,直直地扎在地面下。我们很想看看它的储藏间。如果从很久以前它就以这样的效率抓老鼠回来,那么它的储藏室里肯定装满了老鼠。我用一根尖木头棍开始挖红黏土,但是遇到了附近很多的树根,便放弃了,决定明天带个鹤嘴锄过来。我尽可能的修复好我挖开的地方,放好树叶,然后我们便离开了。

第二天,像往常一样和煦宁静,我带了我认为需要的工具,准备挖掘鼬鼠和它的宝藏。我坐到昨天坐的地方,等待时机。很想知道这只鼬鼠是不是还在搬回食物。我只坐了一会儿,就听到干树叶里的瑟瑟声,看到鼬鼠又叼了只老鼠回来。我看到它来回三次。计算了一下,每隔六七分钟,它便会带回一只老鼠。然后我走到它的洞穴附近守在那里。这次它叼回来一只肥田鼠。它将田鼠放倒在洞口,进到洞穴里转过身,探出身来将田鼠拖进去。我一定要见见老鼠储藏室,我用笨重的鹤嘴锄开始挖,沿着洞行走了两英尺,然后洞北转了。后来我改用细木棍,这样更容易些。又挖了两三英尺多后洞开始分叉,一支向西,另一支向东北方向。我继续挖西向的那支,后来这支也分叉了。然后我又继续挖向东的分支,后来也分叉了。我继续挖其中一支直到它分叉了。一堆堆松散的土阻碍了我。很明显,这只鼬鼠早预料到它的城堡会遭受我刚才所做的一样的袭击,并由此做了相应的部署。这样它在打盹时也不会被抓走。在它的通道里我看到好几个比较大的空间,有休息场所,转身的空间,以及与同伴会见交谈的地方,但是没有明确的界限,也没有永久的起居室。我试着用鹤嘴锄将土挪到几步远的地方去,但是发现这真是个慢工作。我又热又累,但是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我挖得越深,通道就越多、越复杂。我决定停止,第二天再来,除了鹤嘴锄,还得再带把锹。因此,第二天我又回来,随即开始积极投入工作。我做了大量的挖掘工作,却发现通道完全是座迷宫,到处都有大房间。最后一处,我仅在表面下挖掘了六英寸,就到几英尺之外透气去了。

我靠着锹柄休息的时候,听到有个家伙脚步轻快地踩在树叶上,我想可能是只松鼠。这时我听到猎狗的叫声,才发现原来是只兔子经过。狗紧随其后,一片吵闹,后面跟着的是猎人。狗在沼泽地边上距我几杆远的地方狂吠着,我知道是兔子跑到了洞里。我听到猎人在那儿待了半个多小时,将战利品挖了出来。然后他们走向我,看我在干什么。(一个老捕猎者,一位林中居民和他的儿子。)我告诉他们我在找什么。“一只鼬鼠,”那个老人说,“七八年前我常常在那儿下捕兔子套,而猎物往往就已经被吃掉一部分了,肯定是鼬鼠干的。”我的这只猎物肯定是此地的老住户了,它已经在这片沼泽中捕食许多年了,它每年都会在住处添个大厅。又挖了一会儿,我至少发现了它的一个宴会厅,这个洞帽子般大小,上面悬着树根编成的网。主人也在这里居住或休息。这是个温暖干燥的巢穴,里面堆满了树叶、老鼠毛和鼹鼠毛。我拿了两三把毛。顺着一个通道我继续挖,一直挖到离原来的洞口不足一英尺远的距离才发现了这个 “房间”。靠这个洞几英尺远的地方都是鼬鼠扔的垃圾,其中有大量潮湿、腐坏的毛发,还有鹰、猫头鹰反刍的毛绒球团。巢里也有鼯鼠的尾巴,这表明有时鼬鼠也会以鼯鼠为午餐或晚餐。

恢复了体力后我又继续挖掘。我本应该在这些纵横交错的通道中心就找到那座大仓库,但是我挖得越远,遇到的问题就越复杂越令人气馁。地面被这些通道组成了蜂窝状。我自忖这只鼬鼠得有什么样的敌人,才能使得它预留如此多的逃生路线,处处都要留有秘密后门呢?将其陷入绝境几乎是不可能的。迷失在它的堡垒里就像迷失在猛犸象洞穴里一样。它时而出现在这个出口,时而出现在那个出口,真是令追寻它的人迷惑。一会儿在屋顶上戏弄人,一会儿又从地下室反抗!目前,我只发现了一个入口,但是有些房间离地面非常近,似乎是建造者已经算计好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迅速逃脱出去。

最后,我停下来、倚在铁锹上歇了歇,躺在地上放松放松我那酸痛的后背,然后决定放弃,从没有过这种感觉,有句古语说得好,睡着的鼬鼠你也抓不着。我在堤上弄出一个乱七八糟的洞,往里面填了两三次土,得有一吨甚至更多,但是很明显,我一直都没能接近鼬鼠和它的鼠库。

我后悔了,不该闯入它的城堡。我不满足日复一日地来到这里,数它叼了多少只老鼠,也不愿随后的每年继续观察它。现在它的堡垒不能修缮了,它肯定是要搬走的,而且应该可以确定它已经搬走了,因为我用土堵上了它的门,冬天到来后那门仍然没有打开过。

这些小野生动物的私密生活极少被人知道。对于我来说,知道鼬鼠这样住在洞穴里,还要储备超出一天所需的给养,可真是大新闻。它可能是一种小型貂,身长八九英寸,尾巴大概五英寸。它还是和夏天时一样———深栗棕色的皮毛,白色的肚皮。

这些动物在挖洞时挪走的土被放到哪里真是个谜,甚至一粒土都看不到,它们应该带出一蒲式耳或更多的土。在外面,甚至一点能发现这种奇怪的地下巢穴的迹象都没有。入口藏在干树叶下面,被树叶与地面间的路径和繁枝环绕着。如果有读者能找到鼬鼠的一个洞穴,我希望他们能比我聪明些,观察它来回的经过,但不要打扰它的驻地。

敏锐的感觉

和其它方面一样,成功观察大自然需要机敏的思维和迅捷的反应。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就像是精巧设置的陷阱,触摸一下即可启动。但是与我散过步的很多人,他们的领悟能力迟钝而短练,只有一头熊那么大的刺激才能触动他们的陷阱!自然界中所有的好剧目,所有的小鹿,他们都将错过。田野与森林中的野外生物上演了许多小戏剧,悲剧,都是隐蔽的、不显眼的,如果有观众出现在视线当中,演员们就会停止表演。所以观察者就必须能够解释标记、洞察场景、连接彼此。

大自然的语言与我们的不同,成功的观察者能将这种语言翻译成人类语言。他明白每种声音、每个动作、每个姿势的意义,并能给出人类社会中与之相当的意义。另一方面,粗心的、草率的观察者却会错误地将自己的思想或思维以及情绪渗透到自然世界中,归结于野外生物上的计划及目的,事实上完全超出它们本身。镇里有些人看到有只英国麻雀缠在马毛中悬挂于树上,旁边有许多麻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他们立刻推断出这些麻雀正在处决那只麻雀,毫无疑问因为它犯了罪。有好几次我看到麻雀在巢穴附近或是栖息地附近将自己悬挂起来。鸟儿会发生意外,其它动物也会。

但是它们并不是在模仿人类的死刑。一天,我看到一只小树丛雀在草地中飞行,似乎有些残疾,一群同伴飞来飞去在它周围叫唤。我抓住那只鸟儿,它开始在我手中挣扎,将缠住它的丝线弄开了,它翅膀的羽毛与丝线缠在一起。我给它松绑后,所有的同伴都跟随着它,似乎好奇这奇迹是怎样发生的。无疑它们体验了某种情绪。在痛苦中,鸟儿们同情彼此,也会因此对抗同一个敌人。乌鸦会追逐并攻击一只驯服的乌鸦。它们似乎看不起它,将它看成外来者,堪称是敌人。它不像它的野外兄弟那么有形、那么明亮、那么优美,它多少有些受挫,已经不被团体接纳。也许狼群也是如此对付一匹驯顺的狼的,如果有这样的狼出现在狼群中。野生动物也很人性,但有一点不同,非常大的不同,那就是它们有最敏锐的洞察力,它们可真是一流的观察者!它们可以迅速地从暗示中得到启发,但是它们的反应能力却不够。乌鸦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在开议会或核心小组见面会,审问入侵者、讨论关税,或思考解决方法。它们是群居动物,也许秋天的时候会发生什么部落重组。至少这个季节它们在山上的集会看起来很像是重大节日。

乌鸦举止优雅。它总是有一方土地之主的气派和神态。一天早晨,我将一些鲜肉放到书房窗户附近的雪地上。很快,一只乌鸦过来叼走了,降落在葡萄园的地面上。它吃肉时,另一只乌鸦过来了,降落在离它几码远的地方,慢慢地向它的同伴走过去,直到距离几英尺内停下来。我以为能看到一场因食物引发的争斗,一般家禽或动物都会这样。但没发生这样的事。正在吃肉的乌鸦停下来,打量了对方一会儿,做了一两个姿势,便飞走了。然后第二只乌鸦到食物旁,开始享用起它的那份美味。第一只乌鸦立即飞回,两只乌鸦各自抓住了一部分食物,然后飞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善意似乎很完美。我不清楚这是人类所感觉到的样子,还是相互帮助的本能以保证群居动物的繁衍生息。鹰和啄木鸟等具有独居习惯的鸟类在食物面前就表现得大不一样了。

野生动物的生活似乎是围绕着两个主题或者情绪进行的,即食欲和恐惧。它们在发现食物和发现危险方面都突出地敏锐。但是人类总是更胜一筹,尽管人类的洞察力并不如它们的敏锐,但人类的反应能力却要强大得多,因此人要聪明得多。乌鸦能迅速发现看起来像是被设置好的圈套或陷阱,但是它要看穿最简单的发明却要花费很久的时间。就如我上面提到的,我有时将肉放在书房窗户前的雪地上以吸引乌鸦前来。有一次,一对乌鸦每天都来这里希望能得到点什么,我用一根线将肉悬挂在我经常放肉的树枝上。一只乌鸦很快就发现了,到树上去看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它的好奇心被激起来。很显然这块悬挂的肉里有什么机关,这是抓它的一个圈套。它从附近的各个树枝上进行观察,这看看,那查查,努力发现这个秘密。它又飞到地面,在四周走来走去,从各个方位观察着。然后沿着葡萄园走了很长的一段距离,似乎是希望在其中发现某些线索。它又回到树上,一只眼瞧瞧,另一只眼再瞧瞧,后来又下到地面;走开又回来;之后它的同伴过来了,它们共同探索着,一会儿又一起离开了。山雀和啄木鸟能降落在肉上,啄食在风中摇摆的肉,但是乌鸦却不敢。这是不是就是一种思考呢?也许是,但我却宁可当它是乌鸦本身恐惧的天性及狡猾特征的表现。两天就这样过去了。每天早晨这两只乌鸦来到这里,从树的各个角度观察这块吊起来的肉,然后飞走。第三天,我在吊着肉的正下方的雪地上放了一块大点的骨头。其中一只乌鸦飞到树上,俯视着这块骨头。它好像在自言自语道: “这是个更大的谜”。经过半个小时的调查,期间它数次接近地面的骨头,都是距其不过几英尺远,它似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这块骨头和线绳挂着的那块东西没什么联系。所以它最终走到骨头跟前,开始啄食起来,一直拍打着翅膀,表示机警着。还会时常翻起眼睛看看在空中悬挂的那块肉,似乎那是随时准备掉落在它身上的、经过伪装的达摩克利斯的匕首。很快,它的同伴也过来了,降落在这棵树的矮树枝上。正在吃的乌鸦看了它一会儿, 便飞到它旁边,好像是让它去吃肉似的。但是这只乌鸦拒绝接近危险。很明显,它把整个事情看成是错觉和陷阱,它当即飞走了,它的同伴紧随其后。后来我将这块骨头放到树上的一根主枝干上,但是乌鸦们仍然与其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之后我又将骨头重新放回地面,它们越来越狐疑。它们认为里面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最后,一只狗叼走了这块骨头,乌鸦们便再也没来过这棵树前。

一只麻雀的错误

如果一只动物习惯于在地面建造巢穴,如果它来自一个地面巢穴建造专家的种族,那么对它来说在树上筑窝是很危险的试验。一只小歌雀,就住在我隔壁,在上季就得到这样的教训了。她很有野心,脱离了自己种族的传统,将巢建在树上。她选择的地点非常不错———挪威云杉上的平行树枝交错形成的悬着的摇篮。这些树枝几乎水平延伸出来。事实上,春天,低一些的树枝似乎更为水平,边上的嫩芽低垂着,形成了细小边缘的斜坡。两条树枝交汇形成的坡度,看来就像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山谷一样,看起来很结实,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我的麻雀小姐就选择了这样一个小山谷,距离地面六英尺高,离房子外墙很近。她在想, “我要建造一个自己的巢,在这个微型的挪威度过高温的六月。这棵树是冷杉外表的山峰,这边的小谷就是我选择作为巢穴的地方”。她衔来大量草和树枝打了地基,就像在地面建巢做的那样。在这些地基上面,逐渐显现出她那小巢精巧的结构,用毛发和线绳织就的精美地毯铺好后,才算完工。这只小鸟如此狡猾,她保卫着小巢,以防你发现她的秘密。她生了五枚蛋,还远远没到孵蛋的时候,风暴就袭来。摇篮确实摇摆了,树枝倒是没断,但是树枝来回摇晃,而且互相分离,就像你要将合拢的双手分开一样。支撑着这个小山谷的地面倾覆了,鸟巢倾斜,里面所有的东西都跌进了开裂处。这景象就如同地震摧毁了一座小村庄一样。

天生在树上建巢的鸟儿们是不会将巢建在这样一个位置的。白头翁将巢建在树枝末端,会将其牢牢系紧。其它的鸟儿,如旅鸫,会将巢建在主干上,还有些鸟会在树杈秘密建巢。这只麻雀,疏忽地将巢建在两根伸出的树枝上,当危险来临时,树枝便会分离开,巢也就保不住了。

我的另一位麻雀朋友上季也经历了一场不寻常的灾难。这只小棕顶雀鹀将巢建在葡萄园的一枝葡萄藤上,这真是个绝妙的地点。上面有枝叶织成的华盖,这个巢既坚固又安全。巢上方吊着的一串青葡萄,在温暖的七月里快速生长着,可这只小鸟并未预料到她的危险。葡萄越长越大,直到坠到巢里,将巢占满,我探手进去,发现蛋全部被埋在葡萄下面了。鸟儿被挤了出去,她不得不放弃了巢,因为她被一串葡萄驱逐了。我并不知道她坚持了多久,也许是直到那些水果重重地压到她身上吧。

可怜的巢地基

画眉鸟有个很奇怪的习惯,除了在遥远的森林中他们都会用报纸碎片或其它纸片开始筑巢。我认为他们总会在巢的地基部分放张纸。去年春天,我偶然坐到一棵树旁,正好有只画眉鸟决定要在这里筑巢。她衔来一片足有我手掌大小的纸片,将其放在树枝上,站了上去,然后又飞到地面上。后来一小阵风将纸片吹离树枝。画眉鸟看着它要慢慢飘落到地面上了,马上过去抓起来重新将其放在刚才的位置上,又站上去一会儿,后来飞走了。纸片再次掉落树枝,缓缓地向地面飘落。鸟儿又一次抓住纸片,愤怒地拉扯,翻了两三次吧,又将纸片重新放在树枝上,这一次她换了个可能更安全的位置。这次,她坐到纸片上一会儿,才飞走。毫无疑问,她的脑袋里想着应该带回些什么东西固定住。几秒钟的时间,纸片又随她掉落。她又抓住,比之前更急速、愤慨。当她衔着纸片飞向巢穴时,纸片也许有些妨碍她的飞行,她不得不返回地面。但是她明显并未生气。她将纸片反转过来,啄了好几次,她终于对自己所持的东西满意了,才返回树枝,而纸片却不愿待在那。我看到她尝试了六次,后来我被人叫走了。在那个季节过后,我仔细检查了她的巢穴,并未发现纸片,我想最终她是放弃了那片永不休息的纸,也许这小纸片上写着股微风……后来我再检查那个巢的时候再没找到。

一只受惊的貂

初冬的一天我们从树林里走过,看到新下的雪地上有貂前一天晚上留下的足迹。那只貂匆匆忙忙穿过树林,并不像人们白天看到的那样顺着水道走,而是越过山脊,跨过山谷。我们沿着他的足迹走,想看看他遇到的危险。我们跟随着穿过浓密的沼泽地,看到他离开那里找到一堆石头,然后又返回沼泽,后来到了更开阔的地方,然后足迹迅速转变方向,急匆匆的大步。是什么让貂突然改变了主意呢?我们研究了前面的踪迹,发现了一只狐狸的足迹。貂看到了狐狸悄悄穿过树林,这个景象吓得它心都跳出来了。我想他爬上了树,一直等到狐狸走过去。他的足迹消失在一丛芹叶钩吻中,再过去一点重又出现了。画了一个大圈,然后横穿过距离自己足迹被打断的地方数码远的狐狸的踪迹处。后来他又走了一段水道,走到一段林间小路的粗糙桥下,然后与灌木丛中的松鼠踪迹混起来。如果旅途中貂遇到一只麝鼠或兔子,或碰到松鸡,鹌鹑,或母鸡巢,他便有了要找的晚餐了。

无腿的上树者

眼睛想看到什么,就能看到什么;耳朵想听到什么,就会听到什么。如果我在散步时,想看到鸟窝,就会发现到处都有鸟窝。有些人随便在草丛中就能看到四叶草。我的一位朋友在田野中任何地方都能发现印度人的遗迹,因为他眼里有印度人的遗迹。我看到他,就像狗在感觉到什么东西时会做的那样,在恰好的角度偏离道路,直接迈向几杆远外的地方,拿起一块儿印度的重击石。他发现了视线之外、心里有的东西。而我,也能轻易地,不用特意去找寻,就能发现鸟儿,听到鸟儿的声音。我的眼睛和耳朵时刻保持着对鸟儿的敏感。

七月初的一天,沿着一条隐秘的林间小道,我与几位朋友散步。在嗡嗡的对话中,我听到一对蓝鸟的叫声。我的朋友们也听到了,但都没有留意。

但是,在我听来,这叫声却很是特别。这是种痛苦惊慌的声音。我说,“我们去看看它们有什么麻烦吧。”距地面二十五到三十英尺的芹叶钩吻中有一个巢,我立刻推断这是它们的巢。鸟儿们就在几码远的地方,在临近的树枝里跳来跳去,不时传来几近绝望的叫声。仔细勘察了这个巢后,我在微弱的光晕中发现有个东西在里面缠绕,或者是个黑黑的弯树枝伸了进去。为了探查究竟,我向树枝里扔了一块石头,然后一块接一块地扔过去,这时,这个黑黑的东西开始绕圈又折叠起来,有要消失的迹象了。一条黑蛇的头和颈慢慢滑了出来,就在一枝平行伸展出的树枝上。只一会的功夫,蛇便爬出了巢,然后沿着树枝伸展着身体。

我又向蛇停歇的地方扔了一块石头,那蛇便小心地滑向一棵大松树的树枝,伸出的树枝与芹叶钩吻相连。很快那条蛇便躲到松树中避难。当他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时,我们用木棍和石头打他,但是没有赶走他。很快他又到松树的一个大树枝上,爬到最顶端,觉得自己非常隐蔽了。事实上也确实很隐蔽,但是我们知道他的藏身之所了,便投过石头和棍棒搅得他不得安宁。可能是一根木棒敲击树枝太用力了,他几乎被撵走了,但是他立刻卷起尾巴,被树枝缠住救了自己一命。他在此悬挂了一会儿,交错的树枝保护他躲开了我们的袭击,很快他便恢复体力,重新上到更高的树枝上,这个树枝伸到路对面构成了通往另一端树枝的桥梁。

除非我们能近距离地攻击他,否则这只魔鬼就要逃离了,所以我决定爬到树上去。旁边的一棵小树助我爬上最先的树枝,爬上来还不算很难。最后我终于够到蛇所在的树枝了,开始摇晃起来。但是他仍没有下来,他将尾巴紧紧缠在上面,与我对峙着。我自己的位置也不是很稳固,我的一举一动必须倍加小心。

在周旋片刻后,我成功地拿到了一根约八到十英尺长的干木棍当武器。这样我就占了上风。他仍紧紧抓着不放。我一棍棍地打他,我的朋友们在下面小心地看着。无论是人还是蛇,都不会安然待在距离地面三四十英尺高的树枝上。我最终将他赶了下去,他就像一段橡胶管似的缠绕摇摆着掉到了地面,我的朋友们上前狠狠地结束了他的性命。

我小心翼翼地爬下树,正当我要从低矮些的树枝上跳到地面时,发现了另一只黑蛇盘绕在树下,似乎专门在那里等我,要救他的同伴,但看到了刚才的激战,所以准备报复胜利者。但是他并不占优势,我的朋友们马上将他的尸体与他的同伴摆在了一起。

杀死的第一条蛇吃掉了两只刚开始长羽毛的小鸟。

蛇如何发现鸟巢是很有意思的事。是什么引导他在周围被数百棵树环绕的情况下来到这棵树上的呢?蛇很有可能有猫的观察能力,或者他在这棵树上看到过小鸟的父母,然后才发现了巢。地面的鸟巢以及建筑在较低的树枝上的鸟巢,常被黑蛇攻击,但是我以前从来不知道能有蛇会攀爬到森林的树上如此高的高度去捕食。

是不是有其它的蛇也知晓这个巢的秘密,是不是也在某处等着分享果实,这真是令人期待。一个人很少有耐心等着这些小戏剧或小悲剧上演到大结局,人们也不会静静地观察,看着蛇吞食一切,甚至在蛇吃蛇的时候也不会。就在几天后,我的小儿子叫我去花园看一条黑蛇正在吞一条剑纹带蛇。那条小蛇用尽全身力气,将自己的尾巴钩住黑莓丛,绝望地往回拉。他黑色的大敌正慢慢吞没着他,已经吞进约八英尺到十英尺了。我们的到来令黑蛇受惊了,小蛇趁机逃出,出人意料地从容与迅速。小蛇头部流血,但是别的地方倒没看到受什么伤害。

又过了几天,铲草坪的人过来叫我过去,又看了一幕悲剧,但是规模稍小些,这回是一条剑纹带蛇吞食一条小青蛇。青蛇一半的身体已经看不到了,他已然垂死。过程很漫长,因为剑纹带蛇只比青蛇长两三英寸。似乎对于蛇吞蛇、鲨鱼吃鲨鱼的情况是种理想的惩罚,如果猎物是鸟儿或青蛙,人们倒可以更从容地接受。据说在深海中有种鱼会吞掉比自己大八到十倍的鱼。他咬住猎物的尾巴慢慢将其吞到肚子里,同时伸展并膨胀起身体,也许是在一寸一寸地消化着猎物,很多天后才彻底吃掉。生活中,尤其是在美国政治中,是不是很难找到类似的事情呢?

同类推荐
  • 心灵甘泉:沙与沫

    心灵甘泉:沙与沫

    沙与沫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除了哲理以外,诗集还富于音韵之美,宛如天籁,传达出生命的爱和真谛,让那些困顿彷徨的人们,都能得到慰藉和鼓舞!诗文超越了时空、国界的限制,字句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满足了不同心灵的不同需求。
  • 寂寞花凋青颜改:陆小曼

    寂寞花凋青颜改:陆小曼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改》是“倾城才女系列”丛 书中的一册。传主陆小曼,近代知名才女、画家。《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 改》全书以散文诗般的文字,讲述了陆小曼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从艳压群 芳的青年时代,到终归寂寞的美人迟暮,陆小曼以她的特立独行获得了珍贵 的爱情,也招致了不少非议。《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改》将这些片段娓娓 道来,引人不胜唏嘘。
  • 大宋南迁

    大宋南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寻访宋朝的“圆明园”、花石纲“压沉”东京汴梁、满朝宠臣皆酷哥帅男、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自家“神兵”助金人破城、繁华帝都变人间地狱和风的侧面:秦桧“站起来了”!
  • 太阳有泪

    太阳有泪

    《太阳有泪》收录了“品味青藏花草”、“花泉”、“情断无人区”、“歌祭”、“永远的遗像”等作品,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那里的自然景观,记叙了那一方土地上藏族同胞、解放军官兵等众多人物的生活现状。
  • 我和我的洋弟子们

    我和我的洋弟子们

    本书记述了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何杰教授在长期的对外汉教工作中,和她的洋学生之间发生的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
热门推荐
  • 梦一场:回忆

    梦一场:回忆

    这只是一场梦,只是一个给送进精神病院的女孩的自述。这只是一场梦。
  • 危险世界:小心背后

    危险世界:小心背后

    在那个时空那个乱世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什么?你是说炎帝他也穿过来了?‘’‘’回公主,不止是炎帝,还有荆轲也和秦始皇一起过来了。‘’
  • 一个自己的房间

    一个自己的房间

    《一个自己的房间》沿袭了《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温暖治愈的文风,从生活的微小处,生命的细节处找到感动的力量,重新审视我们所有的,拾回那些渺小却重要的爱好、乐趣,让一颗身处浮世的心不再彷徨、焦躁、不安。《一个自己的房间》采访了9位散落在不同行业,拥有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微小而确实”的幸福的男女。欣赏他们房间的细节,继而得以窥探他们关于人生的态度和生活的哲学。
  • 萌妻甜甜圈:男神,我不约

    萌妻甜甜圈:男神,我不约

    一夜酒醉,作为一个胖子,她强同床传说中最帅气最多金的男人……从醒来的那一刻,宋安宁是沾沾自喜的。嘿嘿,赚大了!可没想到,在她拎起包包,赶赴新公司报到的时候,抬眼看见新任顶头Boss——OMG,这个气质禁欲的男人是不是跟昨晚那个家伙有点像?!完了……继父亲落魄,她患病化疗变胖,男友背叛,妹妹插足之后,最倒霉的事,终于出现了。某只总裁优雅微笑:强我,是要负责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每天学一点说话艺术

    每天学一点说话艺术

    墨墨编著的《每天学一点说话艺术》正针对口才的训练而特意创作的,全书立足说话艺术的角度,从“亲近术”“攻心术”“幽默术”“论辩术”“变通术”“拔钉术”“淘金术”“度量术”“加分术”“避雷术”“拒绝术”“倾听术”十二个方面来全方位地阐释语言艺术的要义,采用论述和故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指导读者如何掌握说话的技巧,《每天学一点说话艺术》内容贴近生活,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实实在在地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说话水平。
  • 道士下车

    道士下车

    “方先生,您有信心带领人类取得最后的胜利吗?”“当然,你看我的颜值像说谎的人吗?”方圆,主业追美,副业道士,业余爱好,拯救地球。故事,要从方圆被赶下去往帝都的大巴车开始。一个轻松,欢快,逗比,偶尔带点热血的都市生活,拉开了帷幕。“那个...宝玉兄弟,你说的我都懂,不过世界之子到底是什么鬼啊?”道士下车书友之家:四九七三五二三九二
  • 恍若指间沙

    恍若指间沙

    "看在你长得还算可以的份上,本宫就勉强答应做你的皇后好了!"某女有些大言不惭的看着眼前云淡风轻的男人。那人惊鸿一瞥,勾起一抹好看的笑,"无忧,说这些话之前先把嘴角的口水擦一擦好吗?"某女大囧,掩面逃走。都是我的人啦,还装什么清高淡定!姗姗来迟,不是因为深情尚浅。犹豫不决,不是因为感叹缘薄。有时爱情就如那手中的沙,攥得越紧反而更加速了它的流逝。不如试着放开手来,多一分坦然少一分执念。待繁华落尽,她终将带着他的爱再回到他的身边来。
  • 误惹霸道酷公主

    误惹霸道酷公主

    她,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女王。天使般的容貌,恶魔般的容貌,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他,英国圣帝瑞斯贵族学院的王,赢得了无数少女的芳心,但他都不为之心动,直到遇见她,为她改变了一切。
  • 孙子遗说

    孙子遗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