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3500000006

第6章 大师梦——王蒙“大师”说

《王蒙自传》第一部《半生多事》由花城出版社隆重推出了,作为出版社开出200万稿酬的名家力作,笔者原以为这部书一定会不同凡响,特地到书店买了一本,一读为快。拿到书的一刹那,笔者首先看到了一行醒目的字眼:“文学大师的70年家事国事心事自述”,不知怎么,看到“文学大师”的字样,我就一下子倒了胃口。王蒙是当代著名作家,也是老前辈了,说他是文学大家尚可,但说王蒙是文学大师,这好像有些唐突。不论从哪个层面来讲,王蒙称文学大师,还为时尚早。

这里需要对文学大师做一个界定,什么样的作家可以被称作大师?笔者认为文学大师不仅要具备旷世奇才,有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还要有过硬的独立人格。把这样的标准放在国外作家身上,我们可以列出许多名字:歌德、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他们都是天才,他们在知识、思想上博大精深,一般的读者甚至作家在他们面前都有一种渺小感,在他们大海一般的丰富和博大面前感到自己始终无法穷尽他们的内涵,他们人格崇高,具有一种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一种既有赤子之心又有近于上帝或者圣人或者叫做佛的悲悯情怀。拿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中国当代作家,我们不得不悲观地看到,能够被我们称为文学大师的人物几近于无。

因为对王蒙先生的尊敬,我极力抑制住自己的反感,勉强读完了《半生多事》。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本书还达不到文学大师的水平。也许是本人对王蒙的期待太高,也许是听到的先前的宣传太多,仅从这部自传来看,除了提供了一点可怜的文学研究资料以外(此判断的前提建立在王蒙自己所标榜的“最大限度的真实”这一基础之上),其他各个方面都属一般水平。考虑到《半生多事》是王蒙自传的第一部,后面两部还没有出来。所以我们现在还不能武断这部传记的总体水平如何。但现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这部《半生多事》的写作水平离文学大师还有不少距离。

这部书的内容暂且不谈,所有的传记在内容上必须保证一个最低底线,就是真实性原则。传记无论怎么写,都不能离开真实这个最基本的准则。单就这本书的写作来看,语言很是一般,散文化行笔记录着无序散漫的记忆,丝毫没有什么文学大师的味道。阅读以后,我不得不遗憾地说:《半生多事》

的确有些支离破碎了。我怀疑王蒙写这部作品的时间十分仓促,我觉得以王蒙的“过人”智慧和才华,他应该写得比现在更好。这样的作品,根本体现不了文学大家的风范,遑论文学大师的水平了!

但愿这只是出版方的一次小小的炒作,不是王蒙自身所为。把文学大师这顶帽子安到自己头上,王蒙不会太心安理得。因为作为一个经历比较复杂,写作实践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王蒙,他应该明白自己的作品的位置。

也许在这里我们可以考察一下王蒙的其他作品,包括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看看他这些作品是否可以充当建筑文学大师的砖瓦。

必须看到,在当代文学史写作中,无论如何都绕不过王蒙这一章,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春之声》以及《活动变人形》等。

客观一点讲,在开启文学新风方面,王蒙的这些作品都有一定的文学成绩,而且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在文学作品挣脱意识形态钳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遗憾的是,王蒙挣脱意识形态的力度还很不够,所以尽管他的作品在当时的环境下受到推崇,而到了新的时期,时代氛围变得更为宽松以后,王蒙以及他同时代作家的作品就不可避免地大踏步落后了。

王蒙进入文学史,不能否认他在文学写作上的才华横溢,他在文学上的贡献不可谓不大,而且就他的文学地位来讲,也不可谓不高。他官员做到新中国文艺研究院院长、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等,头衔很多。但所有这些都不足以成为王蒙进入文学史的理由,因为我们不能回避一个常识:王蒙早在取得这些非文学成就以前,已经被当代文学史所注意。

也应该看到,王蒙被注意也不完全是因为他作品的文学成就,更多的还是政治方面的原因。如果我们考察一下那个时期出现的所有作品,包括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以及其他同时期作品,它们之所以被注意,很多的原因是思想解冻后文学界的一片荒芜。与其说是他们的作品写得好,还不如说是这些作品契合了那个时代的节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时对这些作品本身文学价值的解读还远远不够,许多人只是凭着直觉发掘出了这些泛政治化的作品。这些泛政治化的作品不幸被一些嗅觉敏锐的评论家们所注意以后,被极力予以拔高。现在看来,这些被无限拔高的作品已经凸显出语言的贫乏思想的贫瘠和结构的幼稚。也许这样来要求那个时期的作品有些苛刻,但时间的检验是无情的,历史都必须经过时间的检验才能定格。可以说,时代环境的不自由,根本不允许出现文学大师级的人物,也不会出现大师级的作品。

不但是王蒙,整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写作,根本就没有大师级的人物出现。如果说上世纪以来中国还有文学大师的话,也只有一个半,一个是鲁迅,半个是沈从文。鲁迅的文学地位不容动摇,无论是小说还是杂文以及学术研究,鲁迅可以当之无愧文学大师的称谓。尽管否定鲁迅的杂音始终存在,尽管有些人对鲁迅始终耿耿于怀,但鲁迅仍然以自己作品的深邃独特和人格的高远超然,给当代文学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一个大师标本。鲁迅式的人物是如此稀缺,以至于我们在总结现当代文学史的时候,发出“幸亏有鲁迅!”的感叹。沈从文的前期作品也可以说是大师级的,他构建的湘西边城文学世界,浑然天成、清新质朴,他建造的人性的希腊小庙,让我们倍加感动。可惜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沈从文的大师级文学命运就在被迫中“主动”消亡了,他无可奈何又“心甘情愿”地转向了服饰文化研究,走上了另外一条可以明哲保身的学术研究道路,从此离文学大师越来越远。

这样看来,文学大师的成长是需要一个比较适合的环境的。鲁迅和沈从文这一个半文学大师所成长的环境看上去“很乱”,但往往是这样的“乱”世才会出天才、出大师。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战乱频仍,却出现了诸子百家,形成了流传久远的百家争鸣。鲁迅和沈从文生长的社会环境也是很不太平,恰好是这样的不太平让鲁迅这些人有了自由写作的氛围。鲁迅的时代是出大家的时代,一部现当代中国文学史,有可能成为大家的写作者几乎都出自这个时期,除了沈从文,还有张爱玲、老舍……等等,遗憾的是,也正是这些大家在后来都不同程度地走了下坡路,以一步之遥的距离远离了成长为文学大师的可能。

归根结底一句话:文学是需要自由成长的,是需要思想自由的,没有了思想自由,就没有了大师。

如此说来,195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史在大师级人物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有到了新时期以后,才开始出现生长文学大师的环境。可悲的是,从斗争时期走过来的作家们(包括王蒙)已经深受其害,即便给他们自由创作的权力,他们也不会回到春秋或者五四时期了。一旦接受了意识形态的钳制思维,再来打开一片新天地那是很难的。所以,我们也不愿意苛求王蒙们,不是他们不努力,也不是他们没有成为文学大师的才华,而是环境使然,时代使然,可悲的不是他们没能成为文学大师,而是不能产生文学大师的时代。

也许我们还可以找到另外一个时代造就文学大师的佐证,那就是我们在今天还不得不面对的、中国还没有一个本土作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尴尬。诺贝尔文学奖自设立以来,已颁发了90余次,30余个国家的90余位作家先后获奖。然而,文学传统深厚而悠久、作家和作品的数量都相当可观的中国,至今竟无一人获奖。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国作家尤其是中国现当代作家长时间地被忽略?

我们不能否认有中国作家自身的原因,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时代环境太恶劣。正如一位评论者所说,建国后一个时期我们的文化环境被破坏得面目全非,其严重程度,就是放在世界历史上来看,也许只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可以相比。新中国所遭遇的几大浩劫,至少造成文化上的三重断裂:一是传统文化的断裂,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现代文学文化传统的断裂,三是与外国文学的隔绝,不仅是与世界同步的世界文学潮流,就是20世纪以前的文学传统也是严重的不完整。

如前文所说,文学环境的不宽松一直到新时期以后才逐步得到缓和,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比较经典的文学作品。有评论者认为文革后二十多年的文学积淀已经有了初步的效果,无论是断裂的新文化传统的重续还是与域外新思想的交流都已经不成问题,甚至转换性本土化的创作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比起伤痕文学的粗陋和先锋写作的生硬移植,进步已经很大了,作为进步的最好例证就是准经典作品的出现。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整个文学界包括整个人文学界投机浮躁的心态成了大师产生的最大敌人。王蒙被盲目地称作文学大师就是典型的一例。

笔者说王蒙称文学大师为时尚早,并不是要否定王蒙的文学成就。王蒙的文学成绩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也是不容许否定的。我们的时代本来就缺少优秀的作家,王蒙这样的文学大家不是太多,而是太稀缺了。我觉得现在还是称王蒙为文学大家比较合适,说句拿不到台面上来的私心话,就算是从为了爱护王蒙,从王蒙的大家英名的角度考虑,还是缓称一下王蒙为文学大师为好。

同类推荐
  •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本套书选收我国当代人文社科领域著名学者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中的重要章节,旨在总结和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研究之精华、学术繁荣之盛况,使优良的学术传统、严整的学术规范得以承传光大,使一代学人的优秀学术成果以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以至更远的时代。
  • 白山诗歌

    白山诗歌

    白山诗歌,多是我过去一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所作,在那里我学到很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写诗的安静和感觉。
  • 童谣与儿童发展

    童谣与儿童发展

    本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一至三章为整体论,对浙江童谣的辑录历史及总体特征作了简要梳理,对童谣的概念从四个维度──童谣与儿歌、童谣与童谣文本、古代童谣、创作童谣进行界说,对童谣的整体特性──游戏性、随意性、音乐性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第二部分四至六章为本体论,从内容分类、结构形态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展开,把内容分为语音、语义和肢体游戏三类,结构形态依次从词性、句式、章法分述,表现形式从童谣文本和肢体游戏两个维度进行解析;第三部分七至十章为功能论,分别从童谣对儿童语言、认知、生理和社会性发展四个方面的促进作用作了学理探索;第四部分为应用论,分为亲子、伙伴、师生三类活动。
  • 忍寒诗词歌词集

    忍寒诗词歌词集

    《忍寒诗词歌词集》是作者个人创作的古典诗词与歌词的结集。分上下两编。上编《忍寒庐吟稿》作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四八年,下编《葵倾室吟稿》作于一九五二至一九六六年。作者藉助诗词这一文学形式咪事味物,抒发个人的感情襟怀。此外,作者还借鉴古典诗词在文字及韵律方面的规律,创作新体歌词以适应时代需要。
  • 十八岁,我有勇气独自旅行

    十八岁,我有勇气独自旅行

    《18岁,我有勇气独自去旅行》是一本主打“成人礼”概念的游记、小说、图文集。精选适合18岁学生独自旅行的国内景点或城市,并配以当地为背景的小说,搭配景点介绍的形式,让读者们可以够鼓起勇气,行走领略我国的好山好水。本书整体定位为积极向上,充满青春朝气及正能量。旅行是一种病,当你把身边的人都传染了,而你自己根本不想从中跑出来。人生,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去了不同的地方,看了不同的风景,知道了不同的事,感悟了不同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清幽蓝天:泪流如雨

    清幽蓝天:泪流如雨

    爱没有挽留下来,或许,我们有缘无份吧。清幽蓝天,情有栏天,泪流如雨……当洪水遇上树叶,谁也不妥协,终究是树叶随了洪水,洪水却已无情。
  • 二十岁的我们

    二十岁的我们

    二十岁,尚未沉淀的年纪,带着青涩和对未来的憧憬,开始了解社会的现状,内心却又排斥那种物质的肤浅。开始了解现实知道了所谓的梦想离自己很遥远却又死死地把它抓着不肯放手。成熟却又幼稚,虚伪却又真实。习惯了心疼自己,下定决心要在痛苦中前进却又不知道该做什么。成长历程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二十岁这个年纪无一都不映照着曾经活过的痕迹,甚至到很久很久的以后。
  • 变妻记

    变妻记

    一对闪婚的90后夫妻在婚后发现彼此的新鲜感下降,在老公毕君荃的胁迫下,老婆吕玤玤被迫参加了老公联系的换妻活动。谁知在去参加活动当晚,车子撞到了一个奇异的老人,这对年轻的夫妻进入了对方的身体,而这时却发现妻子已怀孕……奇异的夫妻生活从此展开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那年年少轻狂

    那年年少轻狂

    你,刻骨铭心爱过一个人吗?不问结局,只想和他拥有当下。你,心甘情愿为一个人付出过所有吗?不问过去,只想和他安稳一生
  • 晴光宇暖

    晴光宇暖

    八个故事,八段记忆,一幕又一幕轮流在脑海排演,似乎自己忘记了什么,又似乎想起了什么,但是真的到了想起来的时候,我却一点儿也不想想起来。“你应该死的,为什么你却活着?”看着眼前的女孩,蓝色的眼泪划过她的脸颊,她是个从来不哭泣的人,可这一次却哭了很久。“我们那么信任你,为什么却如此对我们?”严肃,不苟言笑的脸上闪过一丝伤悲,他真的很受伤,我能感觉到,那股淡淡的悲哀深深的刺激我。“如果能重来一次,我一定会杀了你。”他是一个很温和的人,从未发过脾气,可是现在他真的生气了。但我无能为力,命运不被我选择,我只能接受。我不信命,但必须接受命。所以,对不起。。。
  • 守护甜心之梦璃别境

    守护甜心之梦璃别境

    从小在英国北爱尔兰长大的露淇发现她居然......
  • 纵横大时代

    纵横大时代

    他,为了自由闯荡世界,说要玩转时代,睥睨天地;她,为了爱情闯荡世界,说要不离不弃,一生一世;他,为了信念闯荡世界,说要永世相随,征伐千古;他,为了变强闯荡世界,说要诛天灭地,守卫伙伴;她,为了生存闯荡世界,说要好好活着,快乐人生;他,为了梦想闯荡世界,说要天下无双,默默守护;她,为了誓言闯荡世界,说要法照苍穹,名扬天下;他,为了探索闯荡世界,说要气冲霄汉,领略大道;他们,因命运的交织而相聚在一起,说要纵横这时代。
  • 5-7岁孩子爱玩的成语接龙游戏

    5-7岁孩子爱玩的成语接龙游戏

    5~7岁是孩子智力和体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孩子各方面兴趣的最佳时期。本书写给5~7岁的小朋友,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孩子学习成语、掌握成语。每个游戏都充分考虑了孩子的接受能力,并配有精彩图画,帮助孩子开动小脑筋,让孩子学成语、学知识。
  • 寻蝶记

    寻蝶记

    现代文明的冲击,传统文化的流失,你是否能够感觉到它在哀鸣?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人遗忘了传承无数代的文化精髓,逐渐向外靠拢......一场文化的追逐,一场梦想的探寻,与主角一起成长,共同完成伟大的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