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3300000018

第18章 领导环境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作用的对象

领导环境在领导力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它是领导力赖以形成的客观依据,又是领导力得以实现的舞台。领导者及其组织只有从环境的实际状况出发,充分认识世情、国情、地情,才能制订正确的领导目标和战略,保证领导力的实现。

一、领导环境的含义及其特征

(一)领导环境的含义

环境可以理解为整个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领导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而且总是对一定的环境起作用,或者是利用它、改变它,或者是推动它、引导它,既把它作为领导成功的一个要素,也把它作为领导创作的一个作品,这就是领导过程中必然依托于其中的环境。所以说,这里所指的客观环境,只是指进入领导活动过程中并与领导活动相联系的那部分,并非整个客观环境。作为领导作用的对象,客观环境就是领导对象之一,也构成领导的一个有机部分,同时反过来对领导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或制约的因素。

(二)领导环境的特征

领导环境具有自己的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

(1)客观性。客观环境是独立于领导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认识这一特征,有利于人们从实际出发去考虑问题和处理(2)多变性。客观环境是动态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即使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影响领导活动的客观环境因素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这种多变性初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但是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具有一定的方向和规律。

(3)复杂性。首先,客观环境因素多种多样,常常相互交织,难以区别。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与文化环境的交叉,内部环境和领导者结合的时候,情况更是错综复杂。客观环境相同,对不同的领导者可能会产生截然相反的作用;客观环境不同,对相同的领导者则未必带来相同的结果,即使相同的客观环境也能引起不同的结果。

(4)可塑性。客观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客观环境面前无能为力。相反,人们可以正确地认识客观环境,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和掌握客观环境发展变化的规律,部分地甚至全部地利用、改造客观环境。

二、领导环境的类型

按不同的标准,可将客观环境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从基本性质分析,可把客观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领导活动中遇到的自然界的境况:主要包括地理位置环境、天文气象环境、生物环境、资源环境等。社会环境指领导活动中遇到的社会方面的境况,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外交环境、军事环境等。

(2)从客观环境的范围分析,可将其分为组织内部环境和组织外部环境。组织内部环境指领导者所领导的单位内部的状况,领导班子结构是否合理、人际关系是否融洽、人员素质状况等。组织外部环境是指领导者所领导的单位外部的情况,其中有社会情况、上级情况、周围单位组织情况等。在组织的内外部客观环境因素里,交织着自然的、社会的诸多客观环境因素。

(3)从领导者对客观环境因素的掌握程度,可将客观环境分为可控客观环境、不可控客观环境、部分可控客观环境。

(4)从客观环境对领导活动影响方面分析。可将客观环境分为顺境、逆境和中性状态。顺境指凡有助于领导活动正常、高效进行,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客观环境。逆境指凡不利于领导活动的进行,不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客观环境。中性状态指对领导活动既不产生良好影响,又不产生不良影响的客观环境。

(5)从客观环境因素存在的时态分析,可将客观环境分为过去环境、现实环境和未来环境。

领导是社会活动,它要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进行,必然要发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多重关系,而这些关系极其复杂,经常变化。因此,在领导过程中,除本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外,不能不受到客观存在的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在现实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某位领导者在甲单位的工作得心应手,颇有成效,而到了乙单位担任同一性质的领导职务,却甚感吃力,难见成效。这说明不同的客观环境要求有不同的领导方法。正确地认识客观环境,而且要掌握领导工作的一般规律和方法。特别是还要根据不同的客观环境,掌握不同领域或部门的特殊规律和方法。虽然领导者对客观环境很少有选择的余地,但是应该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导演出有声有色的活剧来。

要正确理解领导环境基本类型,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领导环境虽然可以由领导者感知,并且领导者也可以对其在一定程度上施加影响,但从根本上说它是不以领导者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对于领导者来说,领导环境是第一性的,领导者自身是第二性的。领导者对环境的认识是第一位的,对环境的利用和改造是第二位的。环境有着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无论是利用环境还是改造环境,都以正确认识环境、遵循环境的规律为前提。领导环境作为影响领导活动的因素和条件,既包括客观的物质因素和条件,也包括主观的精神因素和条件。客观的物质因素和条件如地理位置、经济状况、人口数量等等,主观的精神因素和条件如人的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等等,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和条件,总是相互交织,又相互影响,都是领导者需要认识、适应、利用和改造的对象。

(2)领导环境还是一种态势,这是由于制约领导者所有各个方面的因素和条件,都是处在动态的发展之中,并由此派生出诸多不同的矛盾和变化,形成领导者及其追随者客观上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被领导者在领导环境中既是领导者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客体,又和领导者共同构成领导活动的主体,以利用和改造客体的领导环境。领导环境,是一个发展着的历史概念。自然界在发展变化,人类社会也在发展变化,领导目标及其工作任务还在发展变化,领导环境也随之而发展变化。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越来越丰富;领导目标的层次在不断提高,范围在不断扩大,工作任务因此也变得更加复杂。领导环境的内涵和外延都要随之变化。

(3)领导环境虽然独立于领导者而存在,但对于不同思维方式的领导者,对其判断是不一定相同的。客观上完全相同的某一恶劣环境,对于勇于探索和锐意进取的领导者而言,或者认为是一种能够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的“好环境”;面对于贪图安逸和畏惧困难的领导者来说,则或许认为是一种不利所追求目标实现的“坏环境”。领导环境虽说是客观的、不以领导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对于不同的领导者,进入视野的因素和条件有所不同,利用和改造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这与领导者的经验阅历不同相关;与领导者的知识结构不同相关;与领导者的文化水平不同相关;与领导者的认识方式不同相关;与领导者的思维层次不同相关;与领导者的个性特征相关。

(4)在长期的领导实践活动中,领导者本能地把对领导地位及其活动构成影响的人、事和关系统称为环境。但这种常识性的领导环境观,不同于这里所探讨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领导环境观。事实上,领导环境的价值不是简单的、零碎的领导工作约束条件,也就是直接为领导者所感受到的领导工作的约束条件,而是制约领导工作的直接和间接的、动态发展的所有内外部因素的总和。领导环境包含着组织的特有目标所指向的工作任务,这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社会上每个组织都有其自身的工作任务,它是组织存在的依据,也是组织成员凝聚到一起的基本条件。这无疑是领导者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完整的领导环境是不能不包括客观工作任务在内的。工作任务与其他领导环境是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的。

(5)领导环境,在实际的领导活动中,只是能直接或间接制约领导者思想和行为的那一部分。对于每一个从事具体领导工作的领导者来说,所涉及的领导环境比一般理论上探讨的领导环境可能在内容上少得多,在时间和空间的范围上也可能小得多。至于到底哪一部分领导环境属于某一具体领导的领导环境,则要看这一领导为该组织所制定的战略目标及工作任务,直接或间接涉及哪些影响领导活动的因素、条件及其发展势态。

(6)要自觉克服常识性的领导环境观。常识性领导环境观从感性和直觉出发,把环境分为两个方面,即领导者所在单位的具体环境和单位以外的有关社会方面的环境。明显缺少心理因素和客观性定位,也无动态的观念和系统性,因而其弊端十分鲜明。一是内容过于简单。这表现在常识性的领导环境观,只注重一般意义上的物质因素,尤其是眼前的物质因素,而看不见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等非物质的因素,或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不太注意自然方面的因素,即使是注意到了也往往是把其看成是领导的工作场所,还没有形成领导与自然方面因素的内在关系的深刻认识。二是范围不够广大。这表现在常识性的领导环境观,认为构成环境的因素必须是能够看得见的、可以直接感知的,把凭借科技、思维等手段认识或意会到的事物及关系,排除在领导环境之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能从历史进程的高度和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待环境。这样的领导环境观下的环境范围的半径极小。三是没有动态观念。这表现在常识性的领导环境观,没有注意到制约领导活动的因素和条件的发展势态或变化。常识性的领导环境观往往认为,事物变化不显著或者变化的周期较长,在一定的时间内,自然是固定不变的,社会是缓慢变化的,经济是微增长的,信息是简单传递的,组织是基本稳定的,因而从总体上说环境是固定不变的。

三、领导者与领导环境的关系

领导者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客观环境影响和制约着领导者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领导者可以通过对客观环境的认识、适应、利用和改造,创造出更加适合领导工作需要的客观环境,实现有效而科学的领导。

(一)领导者要积极地认识客观环境

由于客观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对客观环境的认识必须是全方位、多角度、过程性的。对客观环境的认识程度,是由领导者的认识能力和水平决定的,所以,首要的是提高领导者的认识能力。如果一位领导者不能充分认识客观环境的类别、特点、变化规律及其对领导活动的影响,不能综合分析研究客观环境的发展趋势,那么,他就不可能牢固树立客观环境意识,不可能自觉而深刻地认识客观环境,不可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领导效能,促进事业的发展。因此,领导者要按认识论的规律在实践中不断主动、积极地认识客观环境。

(二)客观环境影响着领导者对领导方式的选择

不同的领导方式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决定领导方式固然是领导者的事,但他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由客观环境条件决定的。如处理社会问题的领导方式不同于处理经济问题的领导方式、宏观的领导方式不同于微观的领导方式、和平建设时期的领导方式不同于战争年代的领导方式,等等。之所以不同,归根到底是因为领导环境不同。换句话说,领导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化究其原因,都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

(三)客观环境不同,对领导者的素质要求也不同

客观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领导者面临的客观形势、环境和任务发生了变化,自然要求领导者的素质也必须相应改变,即不同的客观环境,对领导者素质要求也不同。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需要领导者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对敌斗争的方法,善于发动、组织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需要领导者敢于大胆地试、大胆地创,要懂科学、会管理、善经营、重效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则需要领导者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需要领导者统筹兼顾、驾驭全局、应对复杂局面的挑战。

(四)领导者要积极地适应、利用客观环境

有些客观环境问题是一个组织无法改变的,或在一段时间内无力改变的。这就要求领导者要积极去适应它,否则将导致领导工作的失败。抗日战争之初,敌强我弱,党中央、毛泽东及时而准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环境因素,驳斥了速胜论、亡国论,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原则,经过八年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适应客观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要注意利用客观环境,做到适应中利用,利用中适应。对有利的客观环境,领导者要充分利用;对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客观环境,领导者要尽最大努力避免不良作用的发生;对双向的客观环境,领导者就要注意趋利避害。

(五)领导者要积极地改造客观环境

领导者只有影响、率领、引导被领导者不断改造客观环境,改造客观世界,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领导者对客观环境的改造有助于领导职能的运用和发挥。虽然顺利的客观环境有利于领导职能运用,但领导者高超的领导能力在不良的环境中才能够充分表现出来。领导者经过努力,使客观环境向着有利方向发展,为运用职能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样的,领导者对客观环境的改造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有助于拓展和提升领导者的领导力。可以说,良好的领导素养和领导力是在顺应和改造客观环境和主观世界中形成的,这种素养和能力又反作用于对客观环境的改造,从而进一步提高领导者改造客观环境的主观能力。

同类推荐
  • 大名师范志

    大名师范志

    大名七师党组织建立后,以扩大“读书会”名义吸收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组织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至1927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在校内又发展10多人,其中有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等。此时,赵纪彬、刘大风和李大山三人到北京,经李素若、刘伯庄联系,找到了中共北方区委、汇报了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工作,并提出去武汉学习的要求。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本书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主干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材。在内容上,全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原著选读三个部分;在体例上,每部分又分为原著选篇、原著选读导读、思考题三大板块。本书可帮助读者从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中学会精读原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
  • 悦读文谈:福州市党员干部读书征文作品选(2014)

    悦读文谈:福州市党员干部读书征文作品选(2014)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感悟辉煌——《苦难辉煌》读后感;有错必纠,知错必改——读《中国共产党历史》有感;读《不速之客》有感而发;读好“无字书”——读《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有感;领导干部要“好学”,还要“善学”等。
  • 第三条道路(第3卷)

    第三条道路(第3卷)

    本书从阐发“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体系入手,重点研究马尔库塞的马克思观、社会发展观和意识形态批判观,着重分析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的继承发展、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及其技术意识形态观,进而对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第三条道路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和批判之批判。
  •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20世纪即将过去。回顾这百年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除了俄国—苏联外,当属美国和日本。预计在下世纪,对中国安全和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仍将是美日这两个国家。美日是头号和二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要实现跨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并扩大对外开放,为此就必须同这两个国家打交道,而且还要打好交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求和平、图发展是世界潮流,是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迫切需要,是一切进步力量的崇高事业。中国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应当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热门推荐
  • 神鬼轩中卒

    神鬼轩中卒

    为了调查一个死尸藏毒的犯罪集团,特工韩阳接到密令,前往一所精神病院秘密监察,案件很快有了进展,但是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事情,却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 狼烟城池树

    狼烟城池树

    我们这一路走来,从孤独伶一到同袍天下,从毫毛不值到佑护苍生。在生死之间我们渴望强大,在仇恨之间我们屠戮万里,在万族生死存亡之间我们唯有戈向苍天。苍天给我万物之灵,要我代它镇压天地,我却斩断天命,我不需要赐予,那样我会卑微,我不需要亿万万敬仰,但求我心一悦。天末,我一人做不到,可我有兄弟并肩,有亿万万生灵愿涂炭与我同往。
  • 海军陆战队:两栖动物(探究式科普丛书)

    海军陆战队:两栖动物(探究式科普丛书)

    本书重点介绍了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两栖动物,以及它们的发展历史、进化、生存环境等等。本书图文并茂、知识点多、信息量大、趣味性强,充分展现了两栖动物世界中的千姿百态,令青少年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两栖动物世界的美妙神奇。
  • 耀阳大陆

    耀阳大陆

    这是一部讲述了男主人公为了得到心爱的女生,为了拯救自己的大陆而努力成为强者,就算路上艰难险阻他究竟会一崛不起还是站在高峰之巅,请大家慢慢观看谢谢大家,大花猫在这里谢过各位读者了,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 霸道蛇王的娇萌妻

    霸道蛇王的娇萌妻

    活了上万年的蛇王,因为一次意外受伤,来到了她的世界,与她相爱!有人为争宠不择手段的去破坏他们脆弱的感情,使他们之间产生一系列的爱恨纠缠,一桩桩灵异事件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他们能否破除前路的阻碍最终走到一起?而他们的相遇究竟是有人蓄意安排?还是……命中注定的缘分?结局究竟如何?请和我一起看下去吧!敬请期待……喜欢的朋友可以加作者群讨论剧情!^_^(478819033)
  • 龙与少年游

    龙与少年游

    一个身份奇特的人,一条身世成谜的龙,一次奇幻的冒险,一个永恒的传奇
  • 剑煮沧海

    剑煮沧海

    传说,有一个传说中的人,有一把传说中的剑。会一身传说中的神通!
  • 公平之路

    公平之路

    豪门废材流?偶遇金手指后开始厉害了?遭遇退婚流?冲上女主家门开始嘲笑了?逆袭开挂流?偏激暴躁的像奋青一样了?走向巅峰流?最终只想证明自己牛逼了?你错了!你错了!你错了!我们变强不是反驳世俗的欺辱。我们变强不是证明她看走眼了。我们变强不是屌丝奋斗成功史。我们变强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牛。我们,只想寻觅一条公平之路,以求证道。
  • 乱斗数码兽

    乱斗数码兽

    数码宝贝是虚幻的吗?我并不怎么认为。我将续写自己与数码宝贝的故事。
  • 秘密花园(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秘密花园(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