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0200000012

第12章 干谒从戎

举荐征召是被动的,干谒求仕是主动向当权者包括皇帝推荐自己,以获得一官半职。这在唐代也是士子(很多是科举落第者)入仕的一条途径。

被李白誉为“风流天下闻”的“孟夫子”孟浩然(689—740年)开始想走科举之路,“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旧唐书·文苑传》)这给他的打击太大了,他在《留别王维》的诗中牢骚道: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设身处地为诗人着想:年届四十,人生已半,功名受挫,这是一;从才能上论,在京师时,“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佩服得很),无敢抗(比试)”(《新唐书》本传),这是二。难怪诗人怨气冲天:当权(当路)者有谁会宽容接纳我(相假)?知音太少了。有什么办法呢?只有回家闭门守寂寞了。

回到家里,他想了很多,曾想到要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最后越想越灰心,写下了《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秋窗虚。

令诗人“愁不寐”(睡不着觉)感到空虚的还是怀才不遇和光阴虚度,即二、三两联所表述的。其中“不才(自谦说法)明主(皇上)弃,多病(即多困,不得志)故人疏”二句,诗人最为欣赏。谁知就是这两句诗断送了他的政治前途。

《新唐书》记了这样一件事:“(王)维私邀(浩然)入内署(宫内官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实情)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令)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为什么)诬(冤枉,诬陷)我?’因放(舍弃)还(回家)。”再开明的皇帝也喜欢听奉承话不喜欢听坏话,如果孟浩然上个书干谒一下,或由王维、张九龄(朋友)向皇上推荐,有可能召他入宫,现在悔之晚矣!

机会又来了。采访使韩朝宗有意向朝廷推荐他,又怪他脾气不好,以与朋友欢饮为由拒绝了。气是好赌,官还是想当,怎么办呢?四十四岁时又游长安,写诗向张九龄干谒,题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的前二句描写洞庭湖的浩渺辽阔,“平”,平平,水大满湖;“涵虚混天清”,意思是水势很大,波浪滔天;三、四两句说,云气在云梦大泽升腾,波涛汹涌,能撼动岳阳城,写湖水的水势和活力,这是写景。五、六两句由景生情,“欲济(渡水)无舟楫”中隐喻自己想找出路却没有人引荐;“端居(闲居)耻圣明(对不起圣明的君主)”是漂亮话,是掩盖干谒求仕的外衣。“垂钓者”比喻当权者张九龄等,“羡鱼情”婉言自己为在野之身,不能追随效力,只能徒然钦羡罢了。

张九龄当然看清了诗的干谒意图,也很想帮他。虽然孟浩然有了从“不才明主弃”到“端居耻圣明”的巨大转变,但已被皇上“放还”的人谁敢起用?直到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受李林甫排挤罢相出镇荆州以后,才召孟浩然做他的幕僚任从事官。这是他职权范围内的事,按唐制,地方大臣有权自辟掾属。孟浩然总算走上了仕途,心怀感激,工作也很卖力。只可惜四年之后“病疽背卒”(背上长恶疮而死)。

杜甫的仕进之途也很曲折。起始打算走科举考试之路,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二十四岁的杜甫第一次到洛阳参加进士科考试不第。这时,杜甫年轻气盛,他不相信自己的才能不及这一年录取的状元贾至和李颀等二十七人,这种精神状态在东游齐鲁时写的《望岳》一诗中表现得很清楚。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前六句写景,后二句抒情。按说,望岳(泰山)是仰视,人小山大,会发出“巍巍巍高高”之类的兴叹。但诗人却取鸟瞰角度,只见齐鲁大地遍地青葱衬托着泰山,天地将神奇的秀美聚集于此,背阴朝阳分割成晨昏的不同。接着以层出之云而显心胸之开阔,以见归鸟而衬视野之广远。最后才酿出“会当(应当)凌(登)绝顶(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雄伟气魄。

之后,杜甫出游齐鲁赵,三十岁成家,与李白、高适同游梁宋。天宝六年(747年),玄宗下诏:天下有一艺者赴京应考。已三十六岁的杜甫认为机会又来了,兴致勃勃地赶赴长安,参加“制举”。由于李林甫从中作奸,使应试者全部落第,还向玄宗祝贺“野(朝廷之外)无遗(遗漏)贤”。杜甫,还有元结等当然落第了。这下子让杜甫受不了,人生过半,功名无望,对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来说是致命的打击。这时,杜甫精神上有些颓丧,经济上也比较拮据,逐渐从理想中落入了现实,他把一腔苦水和牢骚向赏识他的尚书省左丞(正四品上)韦济倾倒,这便是著名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诗一开头就将有钱的公子哥儿(纨袴)与贫寒的书生相对比,强烈地谴责了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感叹了自己的命运。这是全诗的纲。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着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这一段具陈了自己的才能和志向。我年轻时就到洛阳参加过进士科考试(“观国宾”指此);我书读得多,诗文写得好,可以和扬雄(汉代著名辞赋家)相匹敌,与曹植(三国时诗人)相接近;当代名人前辈李邕要求认识我,王翰愿意选择我作邻居。我自以为很出众,定会很快进入官场占据高位;到时候,我要辅佐皇上使他成为尧舜,使社会风俗变得无比淳真。

真真有料到,现实却是这样的: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好容易又一次盼接良机和希望,没想到这次跌得更加惨重:

主上顷见征(征召,指开“制举”),

歘然(忽然)欲求伸(伸展,出头)。

青冥(天空)却垂翅(鸟折翅,喻失败),

蹭蹬(挫折)无纵鳞(鱼儿畅游)。

最后十六句是感谢韦左丞对自己的厚爱和赏识,并表明自己今后的句写和心情: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笑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祗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这一段抒情曲折有致。头四句是感激韦丈的厚道真诚,常常常在百官面夸赞自己的新诗。接着的四句四希望落空,曾经暗中为韦丈任左丞自己可能沾光而高兴,自己也不想长期像孔子的学生原宪那样贫穷;总不能老闷闷不乐吧,只是走走又又又。接下接四句四句写离去而又留恋的心情:情想离开长安到东海去,又留恋终南山和这渭水之滨。最后四句向韦丈表明心迹:我常想报答您的一饭之恩,永怀与您分别之情;我要像海燕那样飞向广阔的天空,长空万里再无什么拘束。

科举之路已断,韦左丞举荐也指望不了,杜甫改弦易辙,转而走干谒求仕之路。他想起了玄宗的祖母武则天立下的献赋制度,决定向玄宗直接干谒,这就是连续三次向玄宗献赋。其中第二次即四十岁时献《三大礼赋》获得了成功。“帝奇了,使待制(等待诏令的值班官员)集贤院(全称为集贤殿书院,专管修订编辑经籍),命宰相试文章”。(《新唐书·杜甫传》)杜甫晚年回忆此事,甚是自豪:

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

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

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

往时文彩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

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

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

此诗名《莫相疑行》,是晚年现身说法,劝勉青年努力上进的。头二句悲叹自己年老而无作为,接下来四句回忆当年在蓬莱宫献赋的情景,一日了内名声辉赫连自己都感到吃惊,集贤院学士们围成一堵墙,观看我在中书省大堂下笔写文章。七、八句为对比过渡。最后四句勉励年轻人,要努力抓住时机,不要怀疑我的忠告。

虽然皇上恩准“待诏”,“命宰相试文章”,谁知李林甫又不了了了,了个“送隶有司,参列选序”,意思是吏部挂个号,等候补缺。杜甫很恼火,但有什么用呢?只好不停地写诗干谒公卿,寻求帮助,先后求了韦济、哥舒翰、张垍等人,在《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的结尾竟大声疾呼道:“有儒愁饿死,早晚报平津。”我这个穷书生快要愁死饿死了,求您快点报告丞相(平津)吧!四十四岁时,好不容易被任为河西县尉。他不愿当,后又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官定后戏赠》一诗抒发了当时的心情: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扫兴尽,回首向风飙。

诗人有个注:“时免河西尉,为右卫率府参军。”河西尉是县官助理,专干“折腰”杖“趋走”之事,没有意思。率府胄曹参军虽是个从八品下的小官,但好歹是个京官,管管管兵甲器杖官官署修,也也得“逍”。有有“禄”可以保证喝酒;在“圣朝”,就是发点酒疯也没什么关系。回家的念头暂时没有了,但回首往事却是心潮难平。

一个月后,安史之乱爆发了。辗转中,杜甫被俘押往长安。因为官小,敌人没太注意他,至德二年(757年)春末,他便寻机逃出长安,长途跋涉,到凤翔投奔肃宗。凭这片忠心,肃宗任他为左拾遗,这算是他第二次干谒得官,虽是个从八品的小官,官阶提升很小,但能在皇帝身边当谏官,兴许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述怀》一诗记录了这一段历程: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

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

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

……

杜甫又愧是忧国忧民的“诗圣”,在国破家散时,他毅然以国事为重,顾又得家庭和妻子儿女,真是难能可贵。可惜,一年后,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

杜甫第三次做官是广德二年(776年),五十三岁时在成都投靠东西川节度使严武,由他表奏朝廷,做了检校工部员外郎。这是个从六品的“大”官,按级别领薪水,又必到部里去上班,这真要感谢严武这位世侄。有为为证:

幕府初交辟(征召),

郎官(指检校工部员外部)幸备员。

——《秋日夔府咏怀》

不才(自谦)名位晚(已五十三岁),

敢恨省郎(指检校工部员外郎)迟?

——《夔府书怀》

第二年四月,严武死,杜甫的政治生涯也随之结束了。这一年五十四岁,直到五十九岁去世,杜甫一直过着贫病潦倒的生活。

孟浩然、杜甫是从文的方面求仕,而高适、岑参则是从武的方面求仕,走的是一条从戎边关,建立军功,以求显达的仕进之路。

高适(706—765年)“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逢时多难,以安危为己任”。(《旧唐书·高适传》)他在《塞下曲》等诗中都表示要“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他鄙视“文士穷经”,要从事军旅事业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开始是投靠信安王幕府,当时二十五六岁。开元二十年(732年)皇帝命令信安王为统帅,领大军出征击胡,幕府中有考功郎中王公、司勋郎中刘公、主客郎中魏公、侍御史李公、监察御史崔公等,高适根本排不上号,他在《信安王幕府诗》中写道:

直道常兼济,微才独弃捐。

曳裾诚已矣,投笔尚凄然。

作赋同元淑,能诗匪仲宣。

云霄不可望,空欲仰神仙。

本想遵“直道”“兼济”天下,但因“微才”而被“弃捐”。信安王要带兵出征,不能再出入王府了(曳裾,喻出入权贵之门),投笔从戎前途黯淡,时下还只是元淑、仲宣一般作赋能诗的书生,“云霄不可望”,想有大作为是不可能的。

于是改走科第之路,在张九皋推荐下,应制举得中,授封丘县尉,帮县长跑腿干杂事,很不如意,他在《封丘作》中写道:

祇言小邑无作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杂事多且限期完成,成天在官长面前低三下四,还要鞭打百姓,连老婆孩子都讥笑自己升真是羞烦死了,于是“去位,客游河西”,去干谒河西节度使哥舒翰,重蹈“投戎”之路升“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于上(皇上)前升”(《新唐书·高适传》,下同)高适从此节节上上升这这期他在《同吕判官从哥舒大夫破洪济城回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诗中却说:

拔城阵云合,转旆胡星坠。

大将何英灵,官军动天地。

君怀生羽翼,本欲附骐骥。

款段苦不前,青冥信难致。

前四句写大将英灵、军威动地、攻坚拔城、胡旗坠地的破洪济城的辉煌战绩,惬意之情寓于其中;后四句却说自己常怀长翅膀,为辅佐之志,想依附“骐骥”(喻杰出人物,此指哥舒翰),但是“款段(借指马)苦不前”,进展缓慢,自己还只是个掌书记,“青冥(蓝天,比喻最终理想)信难致”,明显地表现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

原来高适还有更高的志向,想直接干谒皇上,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安史之乱中,哥舒翰守潼关失败后,高适奔投玄宗献策,“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在对永王璘的安排上,他预先曾“切谏不可”,没被采纳,结果“永王叛,肃宗闻其(指高适)论谏有素(有预见),召而谋之。(高)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其对,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为平永王叛立下大功。后来,“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迁彭州(刺史)”。其诗《同河南李少尹毕员外宅夜饮,时洛阳告捷,遂作春酒歌》记了这一段经历:

洛阳告捷倾前后,武侯腰间印如斗,

郎官无事时饮酒。

杯中绿蚁吹转来,瓮上飞花拂还有。

前年持节将楚兵,去年留司在东京。

今年复拜二千石,盛夏五月西南行,

彭门剑门蜀山里。……

前五句写为洛阳告捷与功劳巨大的“武侯”饮酒,“绿蚁”、“飞花”,都指浮于酒面的泡沫,俗称“酒花”。“前年持节将楚兵”,应指做淮南节度使平永王叛之事。“今年复拜二千石”指作蜀州、彭州刺史事,“二千石”借代州郡长官。

代宗召还,“用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新唐书》这样评价高适:“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岑参(约715—777年)二十岁上京求仕失败,到天宝三年(744年)才登进士第,任了个率府兵曹参军,很不满意,决心投笔从戎,去干谒节度使,先是高仙芝,后是封常清。

天宝八年(749年)被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招入幕府做掌书记,开始了从军边塞的生涯。主要是向西去河西、陇西,再就是安西和北庭。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今新疆库车),北庭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在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古代,其遥远和行旅艰难是难以想象的。但岑参的精神很振作,他在《送人赴安西》中写道:

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名为送人,实抒诗人胸臆。被送者一身戎装,风度翩翩,经过陇头(今青海)到安西去,一心报国,不为封侯,望月梦乡,情理之中,唯愿早点“清虏”(消灭敌人),时间不要太长。

天宝十年(751年)五月,高仙芝率兵三十万抵抗外国侵略。六月,李副使赴碛西(即安西都护府),岑参送行,写了《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诗中的李副使可以看作是岑参的化身。“火山”的热、赤亭道口行人绝,是自然环境的艰苦;祁连城(今甘肃张掖县西南)、轮台(今新疆轮台县东南),是地域的辽远:这些烘托出主人公的豪迈气魄。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举酒祝福,击胡传捷,马上取功名,才是英雄男子汉!

天宝十年,回到长安。天宝十三年(754年)新任安西节度使兼北庭都护的封常清又请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比掌书记高一级),他备感殊荣。在《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中写道: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要去赴任的地方是终年积雪,春风不度,唐使少去的轮台,武威(今属甘肃)以西没有青山,疏勒(今新疆喀什)至武威连青草都没有。为了王事怎敢说路途遥远,就是思念回乡,也只在私下里做做做回回家家,看,由此唐人的爱国情怀。

安史之乱爆发后,岑参回到内地。至德二年(757年),岑参在凤翔随从护驾,四十二岁,写了《行军诗二首》,第二首云:

早知逢世乱,少小漫读书。

悔不学弯弓,向东射狂胡。

偶从谏官列,谬向丹墀趋。

未能匡吾君,虚作一丈夫。

抚剑伤世路,哀歌泣良图。

功业今已迟,览镜悲白须。

平生抱忠义,不敢私微躯。

这首诗可以说是岑参对他一生的总结。遭逢乱世,悔不学武,射胡(敌人)立功,过去走“读书”“匡(辅佐)君”之路,贻误了青春,枉作了一个男子汉。现在建立功业已经晚了,不过我始终不渝的信条是:一生谨守忠义上字,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唐人通过从戎走上仕途甚至封侯拜为将相的不少,如哥舒翰、封常清、高仙芝、安禄山等以及他们所推荐的人。

同类推荐
  •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为利于广大读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华文化之美的无穷魅力,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我们特别聘请了相关专家学者编撰了《文化之美》这套书。这套书包括自然景观、考古发现、艺术精品、珍贵器物、历史遗存、民风习俗和文化艺术等内容,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彩纷呈。
  • 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以大量图片,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节日文化的特点,举凡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文化娱乐等,让读者在走进中国节日的同时,了解到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
  • 宝带桥

    宝带桥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上海外国人家

    上海外国人家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
  •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介绍了世界各地的10家豪华酒店,从酒店的区域、历史、风格、服务等方面出发,提示酒店背后所隐藏着的文化和生活内涵。酒店各有不同,有的是设计酒店、度假酒店,有的是历史悠久的豪华酒店,虽然坐落在不同城市,但均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延伸,并且为旅客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异国文化。书中附有酒店名称原文、地址、预定电话、网址等实用资讯。
热门推荐
  • 追妻大作战夫君我错了

    追妻大作战夫君我错了

    她,现代著名法师。却不知被穿越了?!背叛我者死路一条。当晚喝了点酒,却不知被禽兽占有,从此便一直缠着她。“娘子~晚上约不约?”“相公~不约…”却不知晚上耕耘了5小时,第二天…“禽兽!”“我是禽你是受!”
  • 百晓知一生

    百晓知一生

    一场大火什么都不剩,一生穷游天地,如有来世我当富甲天下,百晓知一生富贵
  • 毒医逍遥

    毒医逍遥

    神医算个球,毒医才威猛!混混太嚣张下个毒,上司太恶心下个毒,警花不听话下个毒,校花太高傲下个毒,护士太彪悍也给下个毒!且看毒医叶晨飞如何以毒治毒、以毒治病!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 天原罪

    天原罪

    在浩瀚无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名男子,被唤做不祥。他身为人族,却掌控着可在此世称尊的龙族,贵为一代龙皇,统御着亿万生灵。然而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却是背负了千古的骂名。传说他在登临绝颠即将武破虚空证道成神之际,盗取了天地间成神之路的最后一块阶石,断绝了后人踏入那道门栏的最后一丝希望。自此,天地间再无人证道成神。而这名男子,亦被称之为千古罪人。故事的开端,发生在一方辽无边际的尚武大陆之上。一名并不普通的男子,名曰林希,在其少年时代,便展露出其俯视苍生的不凡,但却因一次劫难几近陨落,而意外的发现了那块被不祥所盗取的阶石。竟是一扇门户,名曰轮回......随着历史掩盖的真相逐渐水落石出,乃知万物皆是祸首!
  • 心尖宠妻很惹火

    心尖宠妻很惹火

    婚礼当天,她被心爱的男人一手设计,惨遭绑架,生死未卜;多年后,当她高调回归,那个男人却冷漠让她离开;郑天奇:“傅子语,滚回德国去。”傅子语:“怎么滚?不如,你滚给我看看!”郑天奇,欠我的,哪怕不择手段,我也要一一讨回。望着傅子语那倔强的脸庞,郑天奇心中大痛;傅子语,你永远都不知道,你就是我心尖的那抹朱砂痣,抹掉,心会疼;不抹,心更疼……
  • 在你心上,狂野生长

    在你心上,狂野生长

    苏心月伤心买醉,没想到竟然撞上了封家大少。从此,开始了纠缠不清的生活!苏心月:封大少,我要容貌没容貌,要身材没身材,您老行行好,放过我!封煜:样子确实不咋地,身材也勉强过得去,我很满意!苏心月脸色一囧,封煜,你个王八蛋!封煜勾勾小指:苏心月,我但凡我看上的,没一个能够逃得掉,你,也不例外!苏心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做一个懂教育有方法的好家长

    做一个懂教育有方法的好家长

    本书是一本向广大中国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的实用指导图书。内容包括:父母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保障;父母如何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家庭关系,如何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使家庭教育做到有的放矢;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健全、健康的人格、品德和情感,为孩子拥有好前途打下良好的基础等。
  • 柯南同人之伊生有你

    柯南同人之伊生有你

    伊冷轩,魔界的二公主,伊藤璟,他的父亲一个令他厌恶的名字,在她身上下达了诅咒“永远不得离开魔界”。在17岁时穿越到了柯南时间,却变成了7岁时的样子,她意外的失去了魔力,变成了一个普通人,在异世界生活十年后,他的父亲,伊藤璟的诅咒应验了,不久之后她将会到魔界,她该怎么办?她就这么甘心回到那个世界吗?(PS:此文不是新兰也不是快青,大家表pia我【琉璃怕怕】)
  • 花千骨之冰雪爱恋

    花千骨之冰雪爱恋

    白子画,我已神的名义诅咒你,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不老不死,不伤、不灭。
  • 始寒初喻

    始寒初喻

    在秦初萌17岁时,第一次见到小叔。本以为只是普普通通的叔侄关系,却在一点点的相处下有了其他感情。这注定会被世人所不看好的感情,秦初萌小心翼翼地守护,不让别人打扰。但,纸终究有包不住火的那一天,她,该怎样将这段感情守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