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0700000067

第67章 众说纷纭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66—1834)是英国近代经济学家,庸俗人口理论的先驱。他的《人口原理》(又译《人口论》)成为近200年来社会科学领域中最有争议的一部著作,他因此而闻名于世。

马尔萨斯出身于英格兰萨里郡多肯镇附近的一个地主家庭。他的祖上有的担任过皇家医生,有的是牧师,有的是军官,在上流社会享有一定名望。他的父亲丹尼尔·马尔萨斯就读于牛津大学,在思想上受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影响,颇为激进。他同情法国革命,赞成社会改革,并力图以这样的思想教育他的儿子,但最终却事与愿违。

马尔萨斯年幼时在家里受教育,1784年进剑桥大学耶稣学院读书。1788年毕业后,曾在家闲居,后又进剑桥大学深造,1791年获文科硕士学位。1793年,他当选为耶稣学院院务委员会成员,1797年接受圣职,任牧师。

1798年,他匿名发表《人口原理》一书,提出他自己的人口理论。几年以后,他对该书作了补充修改,以真名发表了第二版。两版的主要区别是,第一版认为只有增加死亡率才能抑制人口增长,第二版缓和了这一结论。主张通过降低出生率来控制人口增长。他在世时,该书又出了四版,其主体思想基本一致。

1804年,马尔萨斯与哈里特·埃克索尔结婚。次年,受聘为赫特福德郡黑利伯里的东印度公司学院的历史和政治经济学教授。他在那里一直居住到逝世。1811年,他结识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从此两人成为密友。

任教期间,马尔萨斯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写作和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其中主要有《政治经济学原理》、《价值的尺度》、《政治经济学定义》等。

1819年,马尔萨斯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21年成为政治经济学俱乐部成员,1824年当选为皇家文学会的10名皇家会员之一。1834年,参与发起成立伦敦统计学会,1833年被选为法国伦理和政治科学院院士和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1834年12月23日去世,葬于巴思的修道院教堂。

尽管马尔萨斯的著述不少,但使他声名远播的主要还是《人口原理》一书。此前,他并未对人口问题作过专门研究。他的父亲想把 英国社会改革家葛德文和法国改良论者孔多塞的著作介绍给儿子,而马尔萨斯当时在政治上已变得相当保守,他反对葛德文和孔多塞的改良主张。父子在如何评价葛德文和孔多塞的著作问题上发生分歧,争论不休。马尔萨斯想到人口过剩问题,企图以此作为反对社会改革和法国革命的论据。

马尔萨斯写作《人口原理》时,正值英国社会发生大变动的时期。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动城市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大批农民和农村手工业者背井离乡,流入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工厂大工业的兴起使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但因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广大无产阶级仍处于贫困状态,购买力低下,遂发生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每当危机到来时,便有大量工人被抛向街头,成为“过剩人口”,失业人口的增加,使社会阶级矛盾加剧,群众运动日趋激烈,于是,人口和贫困问题引起社会愈来愈大的关注。

马尔萨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反对社会改革思潮,用臆造的人口规律来为现存的经济制度辩护。他在《人口原理》一书中,以英国著名的社会思想家葛德文和法国启蒙思想家孔多塞的社会改良主张作为辩论对象。他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人口对未来进步的影响,兼评葛德文先生、孔多塞先生和其他著述家的推测”,这就清楚地表明,他是为抨击当时流行的社会改革思潮而写此书的。

马尔萨斯从“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这两条所谓“公理”出发,推断出“人口的增殖力无限大于土地为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人口若不受到抑制,便会以几何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却仅仅以算术比率增加”,即人口按1、2、4、8、16、32……这样的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将按1、2、3、4、5、6……这样的比率增加,300年以后,人口与生活资料的比将为4096比13.他把这说成是永恒的人口规律,而且还把这一人口规律的作用说成是“阻碍社会自我完善的不可克服的巨大困难”。马尔萨斯同时指出,人口当然不会超过其幸存者所需要的最少食物供应量而无限制地增长,人口增殖是受到抑制的。他把这种抑制分为“预防性抑制”和“积极抑制”。预防性抑制是指因人本身的行为而减少出生人数的因素,如晚婚或不结婚;积极抑制是指有助于缩短人的寿命的因素,如战争、瘟疫、饥荒、艰苦的劳动和不卫生的住宿条件等。他站在基督教的立场上,反对避孕节育,而主张实行所谓“道德抑制”,即无力养育子女者不要结婚并严格遵守道德。

马尔萨斯撇开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来谈人口增殖问题,把人等同于原始状态下的动物群落。实际情况却是,婚姻、家庭、人口的增殖都是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的,不同的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规律,并没有什么永恒的人口规律。近200年的历史证明,除了个别例外,生活资料的增长都快于人口增长。

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困状况本来是因为存在不合理的财产占有和分配制度、广大劳动群众处于受剥削状态的结果。可是马尔萨斯却把一切贫困和罪恶都归因于人口增长速度高于生活资料的增长这一“永恒的自然规律”。他说,由于人口自然增长和食物自然增长不成比例,周期性的贫困“从有人类史以来一直存在,现在依然存在,而且除非人类的本性发生明显的变化,否则还将永远存在”。

马尔萨斯在书中用大量的篇幅批评英国的济贫法制度。他说,济贫法使人口趋于增加,“穷人明知无法养家糊口,也要结婚”;济贫法使粮价上涨和劳动力价格跌落,使劳动阶级更加贫困;它还助长了穷人漫不经心和大手大脚的习气。他主张“把没有自立能力而陷于贫困看作是一种耻辱”,“一个不能养家糊口而结婚的劳动者,在某些方面可说是他所有劳动伙伴的敌人”。他建议废除教区法,给予农民行动自由,形成自由劳动市场;开发新地,发展农业,降低工资,为极端贫困的人设立济贫院,凡进济贫院的人,能工作的都要强制工作,生活条件应该比领取最低工资的人差。1834年,英国议会实际上接受了马尔萨斯的建议,通过新济贫法,取消济贫院外的救济。凡进济贫院的人,为防止生孩子,夫妻须分室而住,吃的比监狱犯人还差,每天还要干繁重的体力活,所以那时劳动人民把这种济贫院称为“穷人的巴士底狱”。穷人们对济贫院望而生畏,被迫接受地主、资本家规定的雇佣条件。可见,马尔萨斯的主张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大工业对廉价劳动力的需要。

马尔萨斯人口论提出以后,引起强烈反响,赞成者有之,但更多的人持批判态度。对该书的争论一直持续到现在,在争论中,人口学理论不断发展。

尽管批评马尔萨斯的人很多,但一直都有他的信徒。达尔文和凯恩斯也受到他的影响,达尔文把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观点引入进化论,认为种内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决定因素。凯恩斯则赞成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的结论,把大量存在的失业人口归因于人口增长过快。

在马尔萨斯之后,产生了以F。普莱斯、R。卡莱尔等为代表的新马尔萨斯主义,他们的基本观点和马尔萨斯一样,把劳动群众的失业和贫困归因于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不同之处仅在于新马尔萨斯主义者反对禁欲和晚婚的主张,而是提倡通过避孕节制生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马尔萨斯主义更是泛滥,其支持者宣称,“人口过剩是当前世界最大的危机”,“战争是人口压力的结果”。有的人甚至鼓吹提高死亡率和通过战争来消灭“过剩人口”。他们的这些谬论主要是针对亚、非、拉国家的,说这些国家的“人口爆炸”不仅妨碍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和贫困,而且给世界带来威胁,他们企图用这些谬论来掩盖帝国主义大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剥削、掠夺和压迫。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反动的,但因他的著作而引发的长期争论,促使人们重视人口问题,注意人口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必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有它积极的意义。

同类推荐
  • 时间之沙

    时间之沙

    谢尔顿最引人入胜的作品之一,荣登《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榜。在西班牙这块充满激情与热血的土地上,禁欲、遁世的修道院显得格格不入。政府的一次搜捕行动迫使四名修女走出一度庇护她们的高墙:一个是意大利黑手党头目之女,一个是美国工业寡头的遗孤,一个美艳不可方物,一个拥有天使之音却丑若无盐。她们带着各自的秘密,与几个热衷独立的巴斯克人一起,开始了横跨全国的大逃亡……
  • 临终的侦探

    临终的侦探

    选自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包括《临终的侦探》《王冠宝石案》《希腊译员》等多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小说结构严谨,情节离奇曲折、引人人胜。以跌宕起伏的情节、缜密的逻辑推理、细致的心理分析,给读者呈现一个冷静、智慧与勇气并存的神探福尔摩斯。
  • 暴力史

    暴力史

    手指是80后的年轻作家,但是他从不曾把视角局限在青春的风花雪月和愤世嫉俗中。他以老练、平实、不动声色的精准笔力描摹着年轻人的挣扎与彷徨,甜蜜与哀伤,沉着而不失尖锐,简洁而意味深长。《暴力史》为青年作家手指的中短篇小说集,共收录手指发表在《人民文学》《收获》《大家》等刊物上的小说17篇,包括在文学圈与青年读者中有广泛影响的《寻找建新》《我们为什么没有老婆》《齐声大喝》《我们干点什么》《马福是个傻子》等等。作为书名的《暴力史》则借用了中国武侠小说的模式,想象了古典与现代混搭的武林传奇。
  • 每晚一个经典侦探故事

    每晚一个经典侦探故事

    奇图出现,死亡并至! 深夜致电,惊现幽深密道!高空坠落的尸体,被人调换的头颅! 离奇事件交杂恐怖谜团,头绪纷繁,谁是真凶?《每晚一个经典侦探故事》收录柯南·道尔、道洛西·赛耶斯等欧美名家及甲贺三郎、山本和太郎等推理大师的代表作品,让你直接对话世界著名侦探推理大师。东西方的完美碰撞,激起智慧火花,尽显悬疑之魅。无论是谁的作品,无论是怎样的侦探,也无论其中包含着怎样的险境,犀利的目光、严谨的逻辑推理、精妙的案例分析是所有名侦探的亮点;疑窦丛生的案发现场、环环相扣的案情发展、步步惊心的细微调查、出入意料的真相揭示,是这些小说的魅力所在。
  • 长夜将尽

    长夜将尽

    《长夜将尽》取材自真实经历,描写主角在船难丧亲之后孤绝伤痛的生活处境。“我站在Tronsmo书店门口,前额抵着门的玻璃,一边伸出脚去踢门。他们得放我进去……那是早晨,太阳照在我的脖子上,暖烘烘的,但我不敢转身。”当阿维德·杨森酒醉迷路街头,内疚与悲痛再次撞上心头。四年前,一场渡轮大火让他失去了父母和两个弟弟,而他,也本该在那艘船上。从那时起,活着仿佛变成一种惩罚。他的车、婚姻、与女儿的关系、与邻居妻子的出轨行为,一切都一团糟。时间也从那时开始静止,甚至倒退,阿维德不断的跌入往事与回忆中,又不停的被各种外界的声音吵醒。他不断向痛靠近,逼视生命的伤口,终于找到重新与世界对话的可能。
热门推荐
  • 穿越:世界第一神女殿下

    穿越:世界第一神女殿下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大明星,在她的演唱会上,一场蓄意谋杀使她穿越到另一个世界,遇见了两个大boss——冷酷无情的精明帝王,身份不详的神秘亲信,与之展开连绵不断的纠缠。(不是NP,放心入坑)
  • 驱魔世纪

    驱魔世纪

    在这一个世纪,魔在大陆上横行无忌,无论妖还是人都无法单独战胜,人和妖不在相对,而是站在同一战线,共同对付魔。本文的主角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友情,爱情,热血。
  • 猎逐天下

    猎逐天下

    携上古血脉,踏九霄天下!我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我要经历怎样的涅槃才能找到真谛?爷爷,当你告诉我的身世那一刻起;我的命运改变了……
  • 貂蝉之凤谋三国

    貂蝉之凤谋三国

    一场车祸让坐台女刁小蝉穿越到乱世三国,成为败落富豪家的千金小姐,被卖到妓馆化名貂蝉,无意间卷入一场宫廷纠纷,由此引发了东汉末年的诸侯混乱。凭着无意间撒播的点滴爱心,在三国乱世左右逢源,最后不但收获了爱情,还稀里糊涂地成为大晋朝的太皇太后!貂蝉:“炎儿,奶奶想回家!”晋武帝:“祖母,皇宫就是你家啊!”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国家订单

    国家订单

    这个集子的题材分两部分,一是描写乡村生活的《烟村故事》,一是描写打工生活的《国家订单》、 《白斑马》等中篇小说。王十月的乡土小说,继承了沈从文、汪曾祺一脉的抒情小说传统,在烟村故事系列中,作者倾心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和生活在那一片水土上的生灵,抒写着人性中的温爱与美好。作者笔下的乡村,自然不是当下的农村,也不是过去的农村,而是一种理想化的乡村生活。作者在这里要努力告诉读者的是:我们还可以这样活。而反映打工生活的小说,有被《人民文学》以头条刊载的《国家订单》,有描写在金融风暴席卷下的普通中国工人命运的《九连环》,也有深入打工一族心理暗河的《白斑马》,更有文字中透着内心疼痛的《不断说话》……
  • EXO鹿晗之后知后觉

    EXO鹿晗之后知后觉

    鹿晗,如果有来生,你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思帆,我会等你直到死为止,如有来生我不会再放开你的手。
  • 灵域丹夜

    灵域丹夜

    茫茫天地,万道争锋,位面交错。一位位绝世强者纵横这无尽天地,追寻着那至尊之道,帝界炼域,三圣执掌,神威无可敌。北天之界,一院一塔,双城三宗镇。帝玄圣殿,灵雪之皇,幽冰魂雪封苍穹。极北隐界,丹夜之神,妖魂血毒慑天地。少女身怀神秘身份,随九首皇龙,斩破苍穹,主宰这天地沉浮。
  • 逸侠游记

    逸侠游记

    (2017年,最新爽文)爱也许是瞬间的热恋,爱或许是千古之恋看都市少年黄辰逸如何在逆境,充满生死环境中成长,和他几经曲折的爱情故事。本书分为九部分,每一卷分成一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个故事,环环柤扣,每一卷都有介绍,(杀手重影,千年迷案,女人天香,九鼎震天下,鬼王异域,蜀山之战,天书奇缘,生死迷局,至尊颠天下)看黄辰逸如何在逆境,充满生死环境中成长,如何在身边女人中寻求真爱她,最终他的命运又怎样……
  • 玻璃假面:独宠紫曼

    玻璃假面:独宠紫曼

    “逸,我们会永远在一起吗?”女人担忧地看着眼前和她经历过生死的男人,“曼,只要我在我们永远都不会分开。”逸柔情似水地看着她,低下头轻轻地品尝着她香甜的嘴唇,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