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1900000054

第54章 近现代外国教育制度(21)

从1958年起苏联进入教育的大改革时期,这次改革主要有苏联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的原因。外在的原因是,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西方各国几乎同时都着手进行教育改革,以适应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的动因:50年代中期前苏联实施了十年制普及义务教育。适龄青年基本上都能受完全中学教育,致使高中毕业生人数骤然激增。这些人在中学学习时一直在做升大学的准备,但事实上大学根本不可能容纳所有高中毕业生。各工作或劳动单位需要他们去工作去劳动,可是无论在思想上或能力上他们都无任何就业准备,这就造成很大矛盾,形成了社会问题,出路只有一条,从改革教育入手。

1.1958-1964年的教育改革

1958年前苏联的教育改革,首先着眼于要让大批不能升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并愿意去就业、去参加工作和劳动,还具有一定工作、劳动能力。这正是1958年前苏联把“走向生活和参加公益劳动”、“积极参加社会所需财富的生产”作为教育改革的主旨和真正原因。1958年12月24日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苏联国民教育制度的法律》。这个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直接提出教育改革的问题,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作为国家法令付诸实施。《法律》规定对苏联教育制度进行了如下改革:

(1)普通学校的改革

普通学校,特别是完全中学,是1958年改革的重点。《法律》确定苏维埃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走向生活和参加公益劳动,进一步提高普通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的水平,培养通晓科学基础知识的人才。中学教学和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教育同劳动、同共产主义建设实践密切结合;把原来10年制的普通学校延长到11年,用8年制的普及义务教育取代7年制的普及义务教育;规定青年从15岁或16岁起都要参加公益劳动;把中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8年制学校,是不完全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第二阶段通过三条途径来实施:其一是8年制学校毕业后从事生产的青年可在职业学校以及通过生产队学徒制或训练班受初步的生产训练,然后不脱产地在工人青年学校和农村青年学校学习,年限3年。其二是8年制学校毕业的青年进入实施生产教学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学习,年限3年。其三是8年制学校毕业的青年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其他中等专业学校学习;扩大寄宿学校网,增加延长学日的学校和班级。

(2)职业技术学校的改革

把培养劳动后备军的工厂学校、技工学校、铁路学校、矿业学校、建筑学校和农业机械学校、国民经济委员会和各管理局的职业技术学校、工厂艺徒学校和其他职业学校,改组成学习年限为1-3年的城市职业技术学校和学习年限为1-2年的农村职业技术学校。

(3)高等教育的改革

高等教学也是这次改革的重点之一。这次高等教育改革要求学生“有高度理论水平”的同时,还必须“接近实际生活,接近生产”,把教育与公益劳动相结合作为改革的原则和方向。据此,《法律》首先改变了高等学校招生对象,即逐步减少录取应届普通中学毕业生,相应增加优先录取具有工龄的工农兵学员。其比率为招收80%具有工龄的工农兵学员,应届中学毕业生只能录取20%,废除原定获得金质、银质奖章的中学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的优先权。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求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实际生产劳动,而有些专业则要大大增加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时间。从1959年开始,所有全日制大学和高等学校都要同时开办夜大和函授大学,以满足大批青年升大学受高等教育的需要。

高等学校由于要用很大一部分时间投身于实际的生产劳动、生产实习和教学实习上,与生活联系加强了,与生产、实际联系加强了,但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显然被削弱了,整个教育教学质量却严重地下降了。这次教育改革从一个偏向走向了另一个偏向。

可见,这次改革的目的是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重点在中等教育阶段。《法律》首先延长了普通学校的学习年限,中学由10年增加为11年。原不完全中学由7年改为8年,普及义务教育相应也延长为11年。

更不合实际的是,中学学习年限延长了,劳动时间增加了,而生产技术条件和职业训练却反而落空了。生产教学、生产劳动组织得很不好:生产劳动仓促上阵,组织安排很混乱,职业训练供需不对口。中学教育质量的下降使得高等学校招收的学生程度越来越差,由此而导致大学质量的下降。类似上述的这一系列问题的连锁反应,致使1958年的教育改革无法继续下去,到1964年重新着手另一重点方向的改革。

2.1964-1973年的教育改革

1964年开始了战后第二次的教育改革。这次改革直到1973年才告一段落。这次改革与上次改革直接相联系。这次改革是先从缩短中小学学习年限开始的。1964年8月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改革兼施生产教学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的学习期限的决定》,规定把8年制基础上的“兼施生产劳动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的学习年限制由3年改为2年,这就是说,1958年改变成11年制的普通学校,又要改回为10年。

1964年10月,前苏联科学院和俄罗斯教育科学院联合组织审定中学学科内容范围和性质的各科委员会全面审定中学课程内容的范围和性质,该委员会由许多着名学者、大学教授、教学法专家、优秀教师500人组成。1965年该联合委员会提出一个《关于普通教育课程的建议》,强调加强对学生知识质量的重视,要求彻底修改普通学校教学计划、各科的教学大纲和重新编写教科书。前苏联教育家在《建议》的基础上,依据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将近十年的时间内编写出新的试用教科书103种,其中87种被批准为标准教科书。

1966年11月10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普通中学工作的措施》。《措施》明确提出普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牢固的科学基础知识”,教材中要注意各年级学生科学基础知识学习的衔接性。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准备,于1973年7月19日由苏联第八届最高苏维埃第六次会议通过了《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国民教育立法纲要》,把从1964年8月以来的一系列改革和措施加以总结,并用“立法”形式使之固定下来。《立法纲要》规定,苏联的国民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校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几个方面。重视渊博而牢固的科学基础知识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立法纲要》中主要和基本的精神。《立法纲要》也规定学校必须组织劳动教学、参加社会活动和进行选择职业的教育,而且还特别强调“深刻知识是进入高等学校的通行证”。《立法纲要》规定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高深的理论知识和高度熟练实际技能的专家,不再强调教育与公益劳动相结合这一原则。虽然《立法纲要》用法律手段和程序把第二阶段的改革结论固定下来了,但仍未能解决实际问题,很快矛盾又更尖锐地暴露出来。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1977年开始的战后第三次苏联教育改革。

3.1977年以后的教育改革

1977年开始的前苏联战后第三次教育改革,一直延续到1984年。1977年12月22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改进普通学校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劳动训练》的决议。决议是专为普通学校作出的,决议也是针对第二次改革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而作的。决议指出,当前在普通学校工作中存在着重大缺点,学生负担过重,学校中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往往充斥着多余的资料和次要的材料,许多中学毕业生在走向生活时,缺乏应有的劳动训练,对基本的普通职业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感到困难。而普通中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深刻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各部门工作的劳动技能,必须认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才能适应国民经济部门工作的需求。

可见,1977年决议的主要精神,实际上是在纠正《立法纲要》的偏向,更多地强调劳动和职业技能。正是根据这一精神,决议规定要增加劳动教学时间,加强劳动教育和职业指导,普通中学都要配备劳动课教师;着手修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删减教材,减轻学生负担;增开选修课,帮助学生自觉选择职业。

从上述可知,战后苏联第三次教育改革,比前两次改革有所提高,它一方面对学生学习科学基础知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给予极大重视,另一方面也对生产教学、劳动教学和职业训练给予同样关注,并且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要使二者“接近和统一”起来。这一要求和愿望应该说是很好的。50年代后期以来三个阶段的苏联教育的大改革,走了一条曲折前进的道路:为了解决教育脱离生活、脱离生产的偏向而进行的改革,其结果却出现忽视科学基础知识、忽视学习的偏向。当纠正这一偏向时又产生过分重视知识学习,而出现忽视劳动、忽视实际生活的弊端。只有当再次克服新弊端时,才基本上能注意到兼顾各方面的需要和要求,因此,总的来看,在注意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第三次改革较之前两次改革,有一定提高和改进。

4.80年代的教育改革

人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世界各国为此掀起新的教育改革浪潮,鉴于此,苏联对教育又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1)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改革。1984年1月3日苏联《真理报》公布了《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草案),经过3个月的全民讨论,于4月10日和12日分别由苏共中央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正式通过。为保证《基本方针》的实施,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又作出了一系列的决定:①《关于进一步完善青年普通中等教育和改进普通学校工作条件》的决议;②《关于改进学生劳动教育、教学、职业定向和组织他们参加公益生产劳动》的决议;③《关于进一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提高其在培养熟练工人方面的作用》的决议;④《关于完善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师资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业务水平并改善他们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决议;⑤《关于进一步改进儿童公共学前教育和入学准备工作》的决议;⑥《关于提高教师和国民教育其他工作人员的工资》的决议。

这次改革的措施是:①提早入学年龄,延长学制;②加强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提高职业技术学校的普通教育水平;③进一步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过程的质量;④加强学校思想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⑤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⑥加强教育的教学物质基础。

(2)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的改革。1987年3月,苏共中央公布了《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草案),具体措施有:①使教育、生产和科学一体化;②提高培养专门人才的质量;③加强学校的科研工作;④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⑤更新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技术设备;⑥改进对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的管理。

三、私有化市场经济时代的教育制度

1991年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的社会主义苏联彻底解体,举世震惊。继承了前苏联绝对主权的俄罗斯联邦政府于1992年初着手实施激进的经济改革。其激进改革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1)1992-1993年侧重自由化和财政稳定,并着手改革教育。

(2)1994-1995年大规模私有化,持续恢复国民经济,使总产值达到经济危机前的水平,继续教育改革。

(3)从1996年起,开始振兴经济,使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不低于3%-4%。

由于决策方面出现的错误,旧体制所形成的惯性以及局势的动荡,使俄罗斯的经济改革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指标。这些社会不稳定因素无疑造成对教育的巨大冲击。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四、俄罗斯现行教育制度

(一)教育行政

俄罗斯的教育行政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模式,由苏联的中央集中统一管理改为分级管理。教育管理机构划分为联邦、共和国和地区三级,每一级都有其明确的教育权限。

俄罗斯联邦原设有两大平行的职能部管理教育。一是俄罗斯联邦教育部,主管学前教育、普通中小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中等和高等师范教育、校外教育。联邦教育部下设共和国教育部,边疆区、州和自治州、自治区教育局;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市教育局;各地区、市、区、市辖区教育局。另一个是俄罗斯联邦科学、高等学校和技术政策部,是对苏联的高等与中等专业教育部的替代,旨在克服长期以来所存在的教育和科学分离的现象,促进教育、科学和生产一体化,真正把高等学校办成教育和科学中心。其具体的教育管理机关是该部下设的高等学校委员会,主要负责综合性大学及师范院校以外的其它高等教育的领导和管理。1998年,以上两部已合并,统称俄联邦普教职教部,全面负责教育事务。

俄罗斯教育的分级管理是以计划——目标管理模式为基础的,以联邦各主体权力执行机关与俄罗斯普教职教部之间的协调为机制。联邦最高权力机关和教育管理机关对教育实行宏观管理,包括制定统一的教育政策;制定国家教育标准;编制教育预算;确保办学的物质基础;收集、分析和发布信息;调节教育法律关系;负责统一的干部培训和再培训计划。

共和国一级的权利机关和教育管理机关的教育权限是:制定并实施共和国政策;制定本共和国的教育法令;制定本民族、区域教育标准;编制本共和国的教育预算等。

地方自治机关的教育权限主要是:保证公民实现宪法与法律所赋予的基本的受教育权利;执行国家教育政策;编制地方教育预算;设立地方教育发展基金;通过地方教育拨款限额;确定不违背国家统一教育标准且符合地区实际的教育标准等等。

在学校内部管理上,俄罗斯适当下放了教育的管理权限,明确学校是独立的办学实体的法人地位,确立了学校自治、民主管理内部事务的办学原则。学校在法律范围内执行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标准,它对上级机关负责。

(二)学制结构

俄罗斯现行学制(参见图4-6)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

俄罗斯联邦实施9年义务教育。

同类推荐
  • 想爱

    想爱

    每个人的情感都是一株葱郁的植被,需要用爱灌溉生长,想爱,为你揭秘情感世界。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路:漫谈好节目的克隆与创新之道

    路:漫谈好节目的克隆与创新之道

    通往好节目的路有千万条,但殊途同归,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就是:大彻大悟的智慧、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俯仰天地的境界。这个高度实际上关照了三个不同的层面:理性的智慧、感性的情怀和糅合的境界。怎么能达到这个高度呢?这就像爬山,不过好节目里的爬山却不是用真实的双脚,而是通过——克隆与创新。克隆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选择合适的模仿对象,在临摹中掌握技巧,在苦干中增长才智。创新则既有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凭借天赋的神来之笔。
  •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出版以来,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同行专家与广大读者的好评,一些专业性著述甚至将它视为重要参考,征引观点与部分论述。这些都让作者颇受鼓舞,深感人性的温馨。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1997年1月-2011年5月)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1997年1月-2011年5月)

    本书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热门推荐
  • 仙焚魔尊:狐王太邪肆

    仙焚魔尊:狐王太邪肆

    三生河畔妖娆的彼岸之花,带来的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密林探险也能穿越?老天你在逗我么?生长在红旗下,根正苗红的宁小小,盯着眼前的白衣长发美男,华丽丽的晕了过去。是意外,还是必然。上古大神:做我的徒弟。桀骜王爷:做我的王妃。可是那只邪魅的狐妖是个什么鬼啊?什么?你是神?宁小小:哼,以为封印了我的记忆,你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么!总有一天,我要把我所受的,我的族人所受的痛,全部奉还!
  • 你终将会爱我

    你终将会爱我

    讲述的是一位女孩的友谊,在交友这条路上,她很失败,一次次地被人打击报复,但她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她也正因为如此遇见了王淮这个男孩。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两个退学了。没有联系,后来她以代孕妈妈的身份出现,他以W公司总裁的身份出现。他们之间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脑核危机

    脑核危机

    完全【随机】的【进入】或【取出】电影、动漫、甚至书中世界的事物。好吗?!——很好!但若总是【随机】【取出】异形、丧尸、贞子甚至邪神呢?!就此,罗门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说干就干的“旅行”
  • 将军请接嫁

    将军请接嫁

    乡野丫头被逼进城退婚,半夜三更被男人爬上床,惊骇过后再见却发现……“咦?说好的半身不遂呢?”坊间传闻,魏阀某将军骁勇善战,只可惜掐架太猛,断了双腿;坊间传闻,岳府嫡女平平无奇,出生乡野,配不得魏阀权贵;坊间传闻,岳府长女貌美无双,知书识礼,堪得如意郎君……“坊间的百姓都瞎了狗眼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帝冷妻

    邪帝冷妻

    天生异象,奇才盾出,辅佐君王,俯视天下!她,冰冷的邪惑美人,这辈子,宁我负尽天下众人,不叫他们负我一分!他,逍遥闲散的冷酷邪君!我型我素的性格,心狠手辣的手段!世人皆知,宁得罪小人,勿得罪邪王!那一日,倾城的邪惑美人嫁给了逍遥闲散的冷酷邪君,是悲是喜,是恩是怨?无人得知。
  • 仙界魔神

    仙界魔神

    一少年出生仙气盘绕,结果惨遭毒手致使不能修炼,突有一奇遇获得逆天之术,最终统领人魔仙三界
  • 快穿:男神攻略计划

    快穿:男神攻略计划

    【1v1甜文】只是因为回家路上一时不察掉进坑里的慕言卿成为了位面中第666个攻略者,于是乎慕言卿开始了她攻略各系男神的生活。霸道总裁,纯情男神,腹黑影帝,花心少爷,腹黑吸血鬼,断袖皇上……
  • 绵爱纠缠:霸道BOSS宠娇妻

    绵爱纠缠:霸道BOSS宠娇妻

    “给你一个亿嫁给我,我会给你你想要的一切”“为什么要这样做”......“爸比快把妈咪追回来啊”......:你要是再踏进龙家一步,我不会放过跟你有任何关系的人。”“老婆我会对你一个人好的,无论生老病死我都会陪着你,嫁给我吧。”......瑾沐雅用手捂住了龙傲宸的嘴,一脸羞涩的点了点头。”......婚礼殿堂内“你若动她一丝一毫,我定要你碎尸万段!”
  • 召唤历史之大乱斗

    召唤历史之大乱斗

    流传于世的兽皮书籍,神秘的五行法阵,召唤历史英雄。于此,历史大乱斗就此开始!这是一个无心少年恢复本心,拯救姐姐的战斗!这里有睥睨一切的帝王,忠义无双的武将,高高在上的神祗,浪荡世间的浪客,为国为民的剑侠。(PS:思路是从FATE来的,各位勿喷!)
  • 爱上乞力马扎罗的雪

    爱上乞力马扎罗的雪

    宁肖要走了,出国护照已经办好了。她说这是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只要凭着心的渴望,踏上远方,只要那个世界足够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