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1700000054

第54章 小情郎的绿帽子(典故:绿帽子)

看过《汉武大帝》,我们知道汉武帝的姑母兼岳母馆陶公主有一个小情人叫董偃,“绿帽子”和“主人翁”这两个典故就与董偃有关。

董偃的家庭条件应该是不错的,因为他母亲是个珠宝贩子,常年出入馆陶公主家做生意。据说珍珠粉有美容功效,相传慈禧太后和埃及妖后都喝它美肤。不知董偃的母亲是不是经常给董偃猛灌珍珠粉,反正,他白皮嫩肉,人见人爱。馆陶公主当然也喜欢上了,把他留下来做养子,承担起他的“义务教育”:请人教他骑马射箭、读书算术、音乐书法等等。

丈夫死的那年,馆陶公主五十岁,董偃十八岁,不知是馆陶公主太寂寞,还是董偃有恋母倾向,两个年龄悬殊的养母养子,日久生情,终于发生了“不伦之恋”,非法同居了。

“富婆”馆陶公主,不是一般的有钱,她列出的小情人的日常开支标准是:“凡是董偃所要用的,只要一天内不超过一百斤金子、一百万钱、一千匹帛的上限,就不必上报,任他去用!”

如此金钱铺路,还不能打造出一个“交际男星”?于是,上流社会的酒会宴席上,开始频频出现帅哥董偃的翩翩身影,许多公卿名人都乐于和他交往,全城都尊称他为“董君”。如果汉朝时有狗仔队和媒体的话,馆陶公主和董偃一定会长期霸占着三流小报的重要版面。

董偃“傍富婆”,当然有不少人犯红眼病,也有人对馆陶公主“老牛啃嫩草”的行为很是不齿。后来连最高领导汉武帝刘彻也知道了这事,有一天他找借口去看望姑姑馆陶公主,其实是想看看他的这个“新姑父”到底长得什么样,所以一进门,就单刀直入地对馆陶公主说:“我想看看主人翁呢!”

这就是“主人翁”最早的出处,这个词算是汉武帝的一大发明,只是用“翁”来称董偃,把他叫老了点。现在我们说主人翁精神,是一种敬业精神,如果和董偃联系起来,只能说董偃做情人做得比较敬业,因为他能让馆陶公主开心嘛。

馆陶公主本来就知道刘彻要来,所以很低调地穿着仆妇的衣服,围着围裙作出准备亲自下厨的样子,现在一听对方称董偃为“主人翁”,不知是讽刺还是开玩笑,吓得冷汗直冒,浑身像扎满了钢针不自在。急忙摘去发簪耳环,披散头发赤着脚,向刘彻磕头请罪:“臣妾做事不成体统,辜负了皇上的好意,罪该万死,请皇上治罪吧!”刘彻笑道:“姑妈不必如此,且请主人翁出来,自有话说。”馆陶公主急忙把董偃领出来与皇上见面,董偃戴着绿头帻,套着青袖套颤颤惊惊走上前来,跪着不敢出声。

董偃的这一套行头很有意思,先看他头上戴的“绿头帻”,这“帻”有“帽子”的装饰作用,但还不完全等同于帽子,古代一般为平民所戴,就是在头发盖上一条方巾,一直垂到前额。李白《古风》中有一句“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就是讽刺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势的男人的。

今天,我们说如果哪位男士戴了一顶绿帽子,他肯定气得不行,并不是恼恨别人说他手段不正当,而是妻子红杏出墙了。但是如果你恭喜他青云直上,戴上了一顶乌纱帽,他一定会高兴。看来,帽子的颜色与人的心情关系很大,很环保的绿色有时也让人不爽啊。

再说,董偃出场时还套着青袖套,这是标准的奴仆打扮,奴仆做家务事很容易弄脏袖子,袖套当然少不了。今天,我在一些场合看到有男人穿着夹克,竟也套着袖套,我就无端地感到别扭,原来他在服装上就把自己贬低了啊。

这董偃平时衣着光鲜,西装革履的,现在这幅打扮,太有自知之明了,在皇上面前吓得大气不敢出,还是公主代他说道:“馆陶公主疱人,臣董偃冒死拜谒。”这董偃一顿饭都没为馆陶公主做过,就这样成厨师了。

武帝亲手将他扶起来,看见帅哥受宠若惊又无比谦恭地望着自己,不由好开心,就赐他衣冠。这一次终于让他戴上真正的帽子啦,而且又一次亲热地称董偃为“主人翁”,特许他和馆陶公主一起陪自己饮酒。

馆陶公主一见小情人的地位得到最高领导的亲自承认,就一遍遍地殷勤地给刘彻敬酒,对陪刘彻前来的随从,也赏了不少的金钱锦帛,于是皆大欢喜。

连天子都叫董偃“主人翁”,还有何人再敢轻视?这次历史性的会面之后,不少人争先恐后地投到“主人翁”门下,“主人翁”真是“当家做主人”了。

“主人翁”就趁热打铁,想继续同皇帝搞好关系,俗话说“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刘彻爱玩是有名的,而刚好这一项董偃是强项,就经常陪刘彻同志进行一些诸如溜狗骑马,戏蹴鞠(这可是足球的起源啊)之类的娱乐活动,刘彻同志就更喜欢这位“主人翁”了。

名不正,言不顺,“主人翁”董偃身边虽然有一个智囊团,千算万算,就是没有想到为他买一个官来做做。所以后来,东方朔这个怀才不遇的滑稽才子就站出来说话了,他一开口就是:“董偃应当砍头,理由有三!”然后慷慨陈词:“第一,以家臣的身份私通主人;第二,不婚而居败坏风气;第三;蛊惑陛下沉迷声色犬马,这样人的是国之大贼,死有余辜!”

这一番话说得刘彻心服口服,赏了东方朔三十两黄金,三条理由等于三十两黄金的赏赐,够划算的。

从此,刘彻就慢慢冷落了董偃,董偃老担心刘彻会找个岔子杀他,大概是患了抑郁症,不到三十岁就死了。

客观地说,董偃并没有什么野心,就是喜欢“烧钱”摆阔,出出风头,搞享乐主义,最关键的是他烧得不是自己合法挣来的“钱”,所以这个“戴绿帽子”的“主人翁”在历史上的名声很不好,连《汉武大帝》的编剧也拿他开涮,说馆陶公主和董偃商量密害卫氏姐弟,其实历史上董偃害卫青的事根本就不存在。

汉武帝也有责任,为什么不早一点关心老年人的再婚问题呢?不过后来他按馆陶公主的遗嘱把他们合葬在一起,也算是对得起馆陶公主了。

典故:绿帽子

又作:冠绿帻、主人翁、董偃鬻珠、卖珠轻薄儿

含义:指帝王身边的宠臣

出处: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原文节选:

初,帝姑馆陶公主号窦太主,堂邑侯陈午尚之。午死,主寡居,年五十余矣,近幸董偃。始偃与母以卖珠为事,偃年十三,随母出入主家。左右言其姣好,主召见,曰;“吾为母养之。”因留第中,教书计相马御射,颇读传记。至年十八而冠,出则执辔,入则侍内。为人温柔爱人,以主故,诸公接之,名称城中,号曰董君。主因推令散财交士,令中府曰:“董君所发,一日金满百斤,钱满百万,帛满千匹,乃白之。”

……

后数日,上临山林,主自执宰敝膝,道入登阶就坐。坐未定,上曰:“愿谒主人翁。”主乃下殿,去簪珥,徒跣顿首谢曰:“妾无状,负陛下,身当伏诛。陛下不致之法,顿首死罪。”有诏谢。主簪履起,之东厢自引董君。董君绿帻傅韝(gòu,构。射箭时用的护臂,这里指套袖一类的东西),随主前,伏殿下。主乃赞:“馆陶公主胞人臣偃昧死再拜谒。”因叩头谢,上为之起。有诏赐衣冠上。偃起,走就衣冠。主自奉食进觞。当是时,董君见尊不名,称为“主人翁”,饮大欢乐。主乃请赐将军、列侯、从官金钱杂缯各有数。于是董君贵宠,天下莫不闻。郡国狗马蹴鞠剑客辐凑董氏。常从游戏北宫,驰逐平乐,观鸡鞠之会,角狗马之足,上大欢乐之。于是上为窦太主置酒宣室,使谒者引内董君。

是时,朔陛戟殿下,辟戟而前曰:“董偃有斩罪三,安得入乎?”上曰:“何谓也?”朔曰:“偃以人臣私侍公主,其罪一也;败男女之化,而乱婚姻之礼,伤王制,其罪二也……偃不遵经劝学,反以靡丽为右,奢侈为务,尽狗马之乐,极耳目之欲,行邪枉之道,径淫辟之路,是乃国家之大贼,人主之大蜮。偃为淫首,其罪三也。昔伯姬燔而诸侯惮,奈何乎陛下?”……(上)赐朔黄金三十斤。董君之宠由是日衰,至年三十而终。后数岁,窦太主卒,与董君会葬于霸陵……

同类推荐
  • 传媒殖民政治

    传媒殖民政治

    我们正在成为政治上发生的哥白尼式转折的证人政党民主为媒体民主所取代。谁掌握了媒体,谁就掌握了政治。本书提出并试图回答这一问题:长远来看,媒体民主是否会沦为事件管理和表现效果之表层逻辑的独裁者?或者,是否有可能发展出对于政治交流的更可靠的认识?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以美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理论为基础,以“权利贫困”概念中的核心要素——机会、参与和机会的失而复得为分析工具,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如下议题:第一,不同形态的贫困家庭“社会权利贫困”状态以及动态演化过程;第二,现有社会体系对贫困家庭的“社会权利”机制性排斥的表现和状态;第三,现有的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或方向;第四,贫困家庭和社会的连接及社会扶贫机会的增加。全书动态地分析城市贫困家庭的不同贫困状态,亦即贫困、致贫、脱贫和返贫以及其演变过程,最后着眼于已有的城市贫困家庭的相关政策,如低保、医疗、就业、教育等政策的完善和再建构。
  •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本书在对国内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传媒行业发展状况、我国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国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发展对策,以及河南省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案例分析。
  •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出版以来,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同行专家与广大读者的好评,一些专业性著述甚至将它视为重要参考,征引观点与部分论述。这些都让作者颇受鼓舞,深感人性的温馨。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热门推荐
  • 曾几何时预言外的黑兔

    曾几何时预言外的黑兔

    逆转动漫之世界及架构,重新缔造历程与结局。黑兔,真理,超越阿克夏记录的两个存在所主导的世界变革的终极实验。当男主代入了各动漫的主角,当动用“力量”的代价是消耗作为“人”的感情,少年该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命运”究竟是什么?不11,合理的发展和强大,不追求固有的升级模式。本作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和好人,只有立场和选择。PS:文笔不甚好,敬请见谅。意见可以书评里提,批评建议采纳,但诽谤谩骂恕不远送。此外,本书采取本人革新的“即发随查”制,即发表之后根据作者个人的感觉加以修改,重点在于一些细节,语病,错字和不适宜的过度,但大的框架不会改变,只是力求保证质量而已。喜欢这种模式的读者可以根据更新的信息选择性阅读。如若觉得麻烦,可以置之不理,无伤大雅。
  • 梦洛半生

    梦洛半生

    从大学的青春时光到职场的阴差阳错的缘份,从暗恋到相爱,从得到到失去,整个时间的洪河的拉距,许梦洛早已不知道最初心底的那份爱究竟还算不算真切的了,就因为美好的太过美好所以疼痛过多。白江只信改变,只遵循这社会上的人情冷暖,却从未发现这样一个懵懂的小女孩半生存在人群的夹缝中慢慢的在他心目中越来越有闪光点了,她虽然偶尔会抱怨,但很努力,不认输,对待工作和感情她都有一腔热血,他最开始以为她的缺点他会讨厌,但最后他才发现他很喜欢,他喜欢无论多么坚辛依然坚持做自己的善良可爱的她,也喜欢她对爱情的莽撞和小心翼翼的勇敢,因为那恰巧是他做不到的。
  • 前世今生之桃花妆

    前世今生之桃花妆

    “你是男的?”被强吻后又被戳穿身份,原以为这个暴君会杀了自己,却不想,一夜温存,自己竟成了他的男宠……这一切都是被迫的,他费尽心思的逃出宫去,却偏偏爱上了要嫁给暴君的女人,为了就这个根本不爱自己的女人,他选择回来,哪怕会遍体鳞伤,哪怕要做男人的男人。“我会等到你爱上我……”梦里,那个留着血泪的男人,总是这么温柔的对自己说,可是他有女朋友的,怎么会日夜梦见一个男人?
  •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

    这是一本浓缩了三百年历史的励志读本,更是一本高度提炼的人生智慧。这本《德川家康》从复杂的历史怪象中梳理出最高的人生智慧。让青少年学会了解自己和他人,了解处世和成功之道,并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像德川家康一样去应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像德川家康一样用耐心和智慧赢得人生的辉煌。
  • 你的感情我买单

    你的感情我买单

    “姐姐,追求女孩子送什么花比较好?”“你多大啊?”“17,怎么了?”“那你才高二吧?现在的高中生这么高调吗?都开始送花了?”“姐姐,那你多大了?”“没礼貌,怎么能直接问女孩的年龄呢?我都大三了,你们这些小屁孩别光顾着追女孩,好好学习,到了大学有更好的女孩等着你们呢。”......“姐姐,你喜欢什么花?”“我喜欢红色风信子。”“为什么?”“让人感动的爱!”......多年后唐宽再问:“我的爱让你感动了吗?”......杨橘哽咽的说:“不早也不晚!”
  • 重生之雷霆女帝
  • 重案追踪

    重案追踪

    犯罪,这个行为具体应该追溯到何时,估计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只知道从有人类的时候开始,这个行为就一直伴随着人类前进的步伐走到了今天。可以说,它的生命力比世界上任何的生物都顽强,蟑螂、老鼠或许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早晚会有灭绝的一天,可是犯罪行为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也同时在进步着,并且不断地“推陈出新”,或许这也和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是密不可分的。本书收录了近年来中国最为刺激、惊险、复杂的真实案件,以档案小说的形式,深度剖析犯罪动机,完美演绎犯罪情节,并对罪犯的心理做了深入的解剖探讨,最完整地还原了扑朔迷离的复杂案情。此书作为犯罪记录的范本,将给研究犯罪这一课题提供最具权威性的参考借鉴价值。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日久生情:爱你,一错到底

    日久生情:爱你,一错到底

    为了出人头地,相爱四年的男友,亲手将她送给了陌生人。他叫傅斯年,31岁,华臣老总,傅氏家族嫡长孙。与顾氏的千金小姐早有婚约。风波过后,她阴差阳错地变成众所周知的“傅总未婚妻”。背负着万人唾骂的第三者之名。可那两本大红的结婚证书,承载的不是爱情,而是利益。他冷漠疏离,心机深不可测。她骄傲倔强,坚守着灰姑娘的自尊心。谁能告诉她,这场无爱的婚姻,为何慢慢让她泥足深陷,情难自禁,最后变成了她仅有的出路?
  • 踏灵寻仙

    踏灵寻仙

    万年之前,倘若我们的祖先们选择的文明进化之路不是物理而是灵理,使用的力量不是物理力量而是灵力,那么,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 云间怪谈

    云间怪谈

    简介无能~~~云间医院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当地的人都这么说。“园长,请不要把你的手乱扔。”“园长,请把你的头卸下来。”没错,此园长就是彼院长。不,或许有些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