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8600000002

第2章 宕昌考略(1)

陇南宕昌县一带,曾是南北朝时的宕昌国所在地。这个国家从公元424年与北魏接触而为中原政权所确认,至公元566年为北周所灭,有记载的确切历史有142年。正如有些同志所说,它“由于国小势弱,多不为人注意。加以其历史资料多散见于各种古籍之中,许多通史着作也不屑叙及”。因此,对于宕昌国的历史,我们至今是模糊的,对它的某些史迹和史料作一些考证,是很有必要的。

宕昌

当地群众称“宕昌”为“tan(炭)昌”,而除新版《辞源》外,新版《辞海》、《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等均注为“dang(荡)昌”,这是一个明显的矛盾。

“宕昌”在史籍中出现,最早见于《水经注》:羌水“东南流,迳宕昌城东”。“宕昌”音注仅两见,一是《通典》,一是《资治通鉴》。《通典》卷一百七十六《州郡六》“宕州”条:“宕,达浪反”,即“dang(荡)”;《通鉴》卷一百一十一《晋纪》三十三:“宕,徒浪切”,即“tang(汤)”。现代的各种字典和词典多注“宕”为“dang(荡)”,极少注为“tang(汤)”的。《说文解字》:“宕,砀省声,徒浪切。”《康熙字典》引《广韵》为“徒浪切”,引《集韵》、《韵会》均为“大浪切,并荡声”。据王力《古代汉语》附《上古韵部及常用字归部表》,荡、汤同属阳部韵,达、徒、荡、汤皆属定母。由此可知古时荡、汤为同音。今宕昌县少数土着居民即宕昌藏民用汉语读“宕昌”亦为“tang(汤)昌”,不读“tan(炭)昌”。可见,“宕昌”原读“tang(汤)昌”,不读“‘tan(炭)昌”或“dang(荡)昌”。现代汉语“汤”、“炭”声母相同,韵母相近,“汤昌”反复快读即为“炭昌”,所以,现今当地群众读“宕昌”为“炭昌”当为音转而成。

“宕昌”是怎样得名的?各种史籍均无记载,唯《元和郡县志》曰:“因宕昌山为名也。”但宕昌山在何处?它又是如何得名的?考各正史地理志和有关方志,均无宕昌山之名,当地群众亦未闻有此山者。

“宕昌”的本义是什么?自“宕昌”一词在史籍中出现后,即有如下三层含义:一、南北朝时活动生活在陇南山地和甘青川草原边境的一支羌人的名称;二、宕昌羌所建立的国家的名称即宕昌国;三、宕昌国的都城宕昌城。《说文解字》:“宕,过也,一曰洞屋,从宀”;“宀,交覆深屋也”,“昌,美言也,从日从曰,一曰日光”。段注:“洞屋为通回之屋,四围无障蔽也。”按此,则“宕昌”即有日光的洞屋,而“宕昌羌”为居住洞屋的羌人,“宕昌国”乃居住洞屋的羌人的国家。《北史·宕昌传》:宕昌羌“俗皆土着,居有屋宇。其屋,织牦牛尾及羖羊毛覆之”。《周书·宕昌传》:“俗皆土着,居有栋宇。其屋织牦牛尾及羖羊毛覆之。”此“织牦牛尾及羖羊毛覆之”的“屋宇”和“栋宇”,当为《说文》所谓有日光的洞屋。此洞屋又是什么样子呢?史籍无可稽考。但在古宕昌国的腹地,即今武都县两水以北、舟曲县城以东、宕昌县官亭以南岷江和白龙江沿岸南北约百里左右的峡谷地带,现今居民居住着一种笼子式的、没有院子即“四围无障蔽”的高大楼房。此种房屋结构奇特,在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均属罕见,与《汉书·西南夷列传》“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之建筑近似,与现今四川茂汶等地羌人住屋相一致。南北朝各史所述“邓至”、“白兰”诸羌风俗均与“宕昌”同,川北和陇南的羌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互相影响是毫无疑义的,因之可以推断,现今宕昌等地此种房屋乃为羌房无疑。然而,古宕昌羌之“屋宇”乃“织牦牛尾及羖羊毛覆之”,而此种笼式楼房规模宏大,难以用牛羊毛织物覆之,却覆以树枝土砂,因此,二者也不尽相同。今宕昌县岷江与舟曲县白龙江分界的大石山(良恭山)北麓林区宕昌藏民居住地,有另一种称“木垒”的住屋:圆木作铆,互相重迭而成大木笼,顶部有坡度,覆以搭板或树枝茅草,长3~8米,宽2~3米,高2~3米,门窗处锯断圆木使之成洞,做门窗安置其间,内用木板隔为2、3、4间不等。居民自称,古代,其先祖均住此种房屋。地方志始终称宕昌等地藏民为羌,今宕昌藏民亦自言其先祖为宕昌羌人,在现今宕昌居民生活中保留一定的古宕昌羌之遗风,完全符合历史演进的轨迹。因此,同样可以推断,“木垒”乃宕昌羌的基本住屋,即“织牦牛尾及投羊毛覆之”的屋宇,而木笼式楼房是由“木垒”演进发展了的羌房,二者均为名符其实的“四围无障蔽”的有日光的洞屋。由上可知,“宕昌”乃为有日光的洞屋,“宕昌羌”因居住这种特殊的住屋而得名,而《元和郡县志》“因宕昌山为名”非矣。

《北史·宕昌传》:“其地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席水以南,南北八百里。”顾颉刚先生说:“宕昌在今甘肃岷县和临潭县的南部,席水即今甘谷县南的藉水,可见这个羌国占有洮河及白龙江两流域。”此说甚确。考洮河及白龙江上游地理,乃以今迭山山脉为中心。迭山起于黄河河曲西顷山之东,向东延伸至岷县西南,折而向南,止于今舟曲县与宕昌县之间的两河口,隔白龙江与舟曲境内的羊布梁(即羊膊岭)相接,又西折与迭部县境内的岷山主峰联结。迭山即岷山首起部分,故亦曰岷山,古无迭山之称。《读史方舆纪要》:“西顷山,一名巍台山,又为疆山,亦曰西强山,或谓之马寒山,(沙州记):洮水与垫江(白龙江)俱出嵹台山,山南即垫江源,山东则洮水源也。”此乃将迭山与西顷山看作同一山,实则迭山非西顷山而为岷山之首部。《康熙字典》引《史注》:“山在岷州溢乐(今岷县城关)南一里,连绵至蜀二千里皆曰岷山”;《太平寰宇记》:“置岷州,以南有岷山因以为名”;《广韵》:“后魏置岷州,因山以为名”。以上所指,皆为迭山。《隋书·地理志》:“宕昌郡和戎县,后周置,有良恭山。”《元和郡县志》:“怀道县,良恭山在县北四十里,出雌黄。”《嘉庆重修一统志》:“良恭山,在岷州西南。”王仲罃《北周地理志》:“怀道,今甘肃舟曲县西北白龙江北岸”,“和戎,今甘肃宕昌县西。”1975年版《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标注唐怀道在今舟曲县峰迭,基本方位不误。可见,良恭山即迭山自岷县南折延伸部分,亦即今岷县、迭部、舟曲、宕昌4县分界之大石山(宕昌藏语称“亚哥轧寨”,意为牦牛般的石山),南北长二三百里。同上《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所标良恭山,亦即此段山脉。宕昌城距此山不足十里,唐怀道(舟曲峰迭)即在此山脚下的白龙江边。古宕昌羌恰以迭山为腹地,活动生息在白龙江和洮河上游地域,因此,《元和郡县志》所言之“宕昌山”亦即良恭山,即迭山无疑,但“宕昌”“以宕昌山为名”则误,实则宕昌山以其在宕昌国之腹地而名也。

宕昌城

宕昌国有都城,名为宕昌。《水经注》中“羌水”条载:“羌水‘出陇西羌道’。东南流,迳宕昌城东。”《周书·独孤信传》:“乘胜追遂,迳至城下。”《周书·史宁传》:“宁复大破亡,追奔至宕昌。”此宕昌故城在何处?刘仲文同志《宕昌国》一文引清人丁谦《梁书·夷貊传地理考证》:“故宕昌城当在阶州(即今武都)西西固所城地。”明时今舟曲县为岷州卫西固千户所,西固所城就是西固城,亦即今舟曲县城。按此,宕昌故城在舟曲县城关。丁说有误。《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卒于公元527年,他在世时正值宕昌国时期,他卒后39年宕昌国方才灭亡,他首先记述了宕昌城。郦道元所言羌水,就是今宕昌县境内的岷江。岷江在离今舟曲县城南三十里处的两河口与白龙江汇合,正好在宕昌城东南流,经城东而下。《读史方舆纪要》记宕州城在岷州卫“南百二十里”。《岷州志》亦曰,宕昌城在岷州城“南一百五十里”,所指皆今宕昌县城。前者和后者是按两条不同路线计算里程的,一经雪儿岭,一经南河口,故相差三十里。《元和郡县志》载,“宕昌故城,今为交和戍,在县(按:指怀道县)东五十二里”,所指亦为今宕昌县城。“交和戍”,又称“交河戍”,今宕昌城外岷江、官鹅河、贾河三河交汇处,故名“交河戍”甚当。今宕昌城关西北有古城一座,为宕昌镇旧城大队,当地传为宕昌故城。由上可知,《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将宕昌国都城标注在今宕昌县城关,甚为确切。

宕昌国始止年代

同类推荐
  • 持玉人

    持玉人

    玉非俗玉,曾是皇权;人无完人,酸苦荒诞!持玉者到底是谁?又有几人?且看今后分解!
  • 诡道军阀

    诡道军阀

    神州大地,五国鼎立。在一片不属于任何国家的疆域里,有一群人,如狼一般生存着。故事从这里开始。他将带领着族人,迈开征程,踏着千军万马的尸体,一步步迈向权力的巅峰!从此,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
  • 回到明朝当土豪

    回到明朝当土豪

    明朝末年,大地动荡,一座擎天大厦将倾之际,却从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以一己之力保住了大明基业。他立志实业救国,所以兴办工厂,造福百姓。他扬言踏平鞑虏倭寇,所以秣兵厉马,南征北战。他为人低调不奢华,做事踏实不浮夸。他东踹倭奴北踢鞑子。南虐猴子西坑番夷。广殖海外,开疆扩土。YY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我愿与大家共勉之。且看李承如何在血雨腥风鱼龙混杂的明朝末年闯出一片天地,创造一个日不落的大明帝国。
  • 主宰帝国

    主宰帝国

    黄帝颛(zhuan)顼(xu)帝喾(ku)尧舜,夏禹商汤姬周嬴秦,四皇五帝始,历史朝着史书的记载一步步进行着,初有文景之治,中有武宣盛世,后有光武逆转乾坤,大汉帝国雄图霸业,四海皆平,诸侯臣服,但你可知一代帝国一代替,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让我来告诉你吧,只要朕一天在位,你永远是朕的太子......
  • 逐芒

    逐芒

    新历十四年,一场大火将京都近郊的一座别院焚毁,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晋国皇帝李睿最宠爱的静妃和四皇子惨死其中。新历二十五年,南楚奇才受邀成为晋国太学教习。他为人洒脱却又心思缜密,在他进入晋国的那一刹那,这几十年的风雨便被他所搅动!随影而来,逐芒而去。且看他如何搅动晋国这几十年的风雨!
热门推荐
  • 恋上皇室三公主

    恋上皇室三公主

    世界第一大家族皇甫家族的大小姐已经被找到,并被送去英国在英国认识了另外两位大小姐,开始了新的生活。。。。
  • 西游也

    西游也

    一个也是西游的故事。一只猴子和一只狐狸,它们有一天相遇在一片树下,然后叶子就落了。
  • 桃花点点红

    桃花点点红

    旨在创作一部可以撼动灵魂的唯美诗集。苏幕遮住玉楼春,鹊桥仙下虞美人。满江红遍渔家傲,醉花阴里点绛唇。
  • 夜深就去看星星吧

    夜深就去看星星吧

    当天黑了,星星出来了,我会抬头仰望,代她,仰望天空,想着你。穆辛子!快快快,球赛开始了!哦知道了,祥大少爷。他们是最好的兄弟。最真诚的好基友。只是……5月3日。阴霾笼罩着整个上安,他,死了。张亦祥死于车祸。穆辛子几近崩溃,他曾不止一次地想象过他们分开的情景,或因为野心,或因为爱情……可没想到竟是生死,将他们分离。
  • 花王蝶仙三世缘

    花王蝶仙三世缘

    蝶界公主对花界之王的一见钟情促使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爱恋!问世间情为何物,你在的地方就有阳光~
  • 花浓夜未央

    花浓夜未央

    英国有两大世家,一个是隐匿家族卫家,一个是风光无限,全球瞩目的奚家。纨绔公子哥步步为营,夺得总裁之位。睿智千金甘愿堕入深渊,为他万劫不复。“我起码曾经还认为是我不够好,所以你不爱我。”卫央扬起一抹苦涩的笑,“可能我和你真的没有缘分,才会猜不透你,一直错下去……”在这个时代,始终不变的只有一个他,她已经变了,变得面目全非。可是,又有谁比谁幸福,谁比谁快乐?
  • I and My Chimney

    I and My Chimn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背景:瓜分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背景:瓜分世界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13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盗墓档案MGM

    盗墓档案MGM

    本书由作者:郭银呈个人独立完成,著作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甜甜萌妹:腹黑少爷求放过

    甜甜萌妹:腹黑少爷求放过

    台上她是万众瞩目的大歌星安洛晴,台下瞬间变成清纯的萌萌妹纸,遇见腹黑少爷苏亦宸,会有怎么样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