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6800000019

第19章 中国现代诗学建设的三大难题

中国现代诗学就如同中国现代诗歌艺术本身一样,已经走过了将近100年的历史,但是,相对于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古典诗学与西方诗学而言,100年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因此,今天的人们承认这一诗学体系尚有若干不够成熟甚至粗糙简陋之处,也并不是一件多么丢人的事,重要的在于,我们能否对这些影响中国诗学理论成熟的因素有一个清醒而自觉的把握,从而逐渐在简陋的现状中成长壮大起来,并最终完善我们自己的诗学思想。

在我看来,中国现代诗学建设必须克服三大难题。

其一是必须抛弃将中外既成的诗学体系引作我们思想基础的幻想。在过去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我们的诗学建设比较强调对中外诗学体系的梳理、借鉴和总结,仿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时代同步”,及时汲取西方诗学的最新动态,同时又尽可能地继承中国古典诗学的丰富传统,保持我们的“民族特色”,如此“中外融合”“古今会通”,的设想从表面上看确有它天然的合理性,但是问题在于离开了中国现代诗歌创作本身的事实,直接从其他理论体系中寻找资源的思维很可能从根本上动摇了我们现代诗学建设的坚实基础。我认为,今天中国诗学建设中的若干不尽人意之处恰恰就来自于我们过分依赖理论的借鉴而忽略对诗歌史现象的细致把握。换句话说,正是我们急于完成的理论借鉴妨碍了我们认真切实的文学观察和思考,如何走出固有的“理论迷信”,这是我们能否切实展开现代诗学建设的首要难题。

回首中国现代诗学探索中那些有价值的部分,我们会越发接受这样的事实:离开了中国新诗诞生和发展的复杂事实,我们很难解释现代中国何以会产生一种区别于古代“诗话”的新的理论的兴趣,中国现代诗学是在新的诗歌创作的激发中出现的,并且首先就是由中国新诗的实践者来加以阐发的。最早的中国现代诗论都如同胡适的《谈新诗》一样,关注和解释的是“八年来一件大事”,因为“这两年来的成绩,国语的散文是已经过了辩论的时期,到了多数人实行的时候了。只有国语的韵文——所谓‘新诗’——还脱不了许多人的怀疑。”是丰富的文学的事实激发了理论家的思考的兴趣、解释的冲动和新的理论建构的欲望。中国现代的诗论家首先是为了说明和探讨关于诗歌本身的新话题而不是为了成为或古典或西方的某种诗歌学说的简单的输入者,在这个意义上,我以为要理解和评价中国现代诗学,其根本的意义并不在于厘清影响着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的西方的诗学究竟为何物(尽管这也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是现代的诗歌环境究竟给诗论家提供了什么?中国现代的诗论家是怎样感受和解释这样的环境?他们因此而产生了怎样的理论设计?或者说,在中国既有的诗论体系之外,现代的他们又发现了什么样的诗学的趣味、诗学的话题?在表达他们各自的这些看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怎样的一种新的理论话语模式?用袁可嘉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要关注诗歌理论在我们这个“空间”内部的有机生长的“蜕变的自然程序”,我以为,这才是真正构成中国现代诗学的“问题”。

对中国现代诗歌创作“问题”的把握是回答以上问题的基础,而对中国现代诗歌独立成就的充分肯定则构成了我们发现“问题”的基本学术信心。无论学界与创作界还有多少不同的声音,我以为得出这样的结论都是相当必要的:从中国新诗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来看,它无疑在一系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一些区别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新的诗歌原则开始确立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大的方面:一是追求创作主体的自由和独立。发表初期白话新诗最多的《新青年》发刊词开宗明义地指出,“近代文明特征”的第一条即是“人权说”。从胡适《老鸦》《你莫忘记》到郭沫若的《天狗》,包括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一直到胡风及其七月派都是在不同的意义上演绎着主体的意义。尤其值得注意的在于,这些于诗人自我的强调已经与中国古典诗人对于“修养”的重视有了截然不同的内涵;二是创造出了一系列的凝结着诗人意志性感受的诗歌文本。也就是说,中国诗歌开始走出了“即景抒情”的传统模式,将更多的抽象性的意志化的东西作为自己的表现内容。与中国诗学“别材别趣”的传统相比较,其突破性的效果十分引人注目;三是自由的形式创造。“增多诗体”得以广泛的实现,如引进西方的十四行、楼梯诗,对于民歌体的发掘和运用,以及散文诗的出现、戏剧体诗的尝试,等等。虽然在这些方面成就不一,但尝试本身却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中国现代诗学建设必须克服的第二个难题是寻找到一套能够有效描述中国现代诗歌发展事实的基本语汇。今天,我们诗学建设的不成熟也充分体现为一系列基本诗学语汇的贫乏,要么取法西方,要么似是而非地借鉴古代,或者就是尚未形成自己的逻辑严密性。可以说,在这方面,我们遭遇了太多“他者”理论的干扰:首先是一般社会历史概念对于我们独立思考的代替,其次是中国古典诗学话语体系与西方诗学话语体系的对于我们新诗读解的干扰。前一个方面所造成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新诗,但却是在新诗这里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记。大概我们传统的小说史写作除了故事的交代以外,至少还有诸如“情节线索”“人物形象”“描写手段”之类的话可说,而诗歌(特别是抒情诗)除了语言几乎就一无所有,所以除了“音韵优美”最后也就只有到一般社会历史的概念中去寻找判断了,就这样我们得出了这样的一些结论:初期白话新诗的历史局限性在于它体现了一种浅薄的人道主义,胡适《尝试集》的问题在于它的“进步”的不彻底,而代表五四革命精神的是郭沫若反帝反封建的“天狗”……其实这都不是对诗歌艺术自身的认识。后一个方面的干扰同样也是相当严重的。因为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诗歌巨大成就的客观存在,作为对于这些诗歌史现象阐释者的中国古典诗学话语体系与西方诗学话语体系在不知不觉中也替代了我们对于中国新诗实际状态的细致体察,在对于或古老或外来的批评概念的“方便”的移用当中,我们渐渐混淆和模糊了作为中国新诗本身的许多性质。如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是不加分析地使用着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这些外来的诗学术语,也将用以描绘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追求“意境”作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泛用,这究竟在多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新诗超越于古典美学追求的特质呢?

我以为,推进中国诗学建设的关键就还在于我们必须寻找和生发中国新诗发展史的内在“理念”。也就是说应当大力排除来自于“新诗之外”(不仅仅是“文学之外”与“诗之外”)的种种既有的概念的干扰,努力地在中国新诗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中清理其思路与方位,同时,这种逻辑又不是对于一时一派的诗歌史现象的简单认同,它应当是体现着诗家更高的眼光的一种理性的体制,因为只有这样的理性的体制才能避免我们陷入到对象的迷乱所构成的“陷阱”之中。当然,这样的“理念”绝对不是强加于诗歌史现象之上的“以论代史”,它就来自于中国新诗的内在运动,又更为丰富更为“原真”地负载着对象的复杂景观,从本质上讲,应当是中国新诗史现象的一种“别有意味”的自我呈现。

中国现代诗学建设必须克服的第三个难题是我们必须认真检讨和确立中国现代新诗的“标准与尺度”。尽管学术的追求是对历史现象的包容,但学术的包容与学术的标准却又是并不矛盾的东西,只有在一个相对清晰的标准的衡定下,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问题”和“意义”才能准确地呈现,而我们的中国现代诗学才有了自己起码的立场和方向。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诗学取得发展的关键环节就是一个“诗学标准”的问题。为中国诗歌发展拓新道路“三个崛起”归根结底是关于诗学的“标准”的拓新,是新的标准的出现为新的创作现象寻找到了合法性。当然,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我回头来分析这些形形色色的诗学讨论,却又不得不说,除了驱除陈腐标准的积极意义外,中国当代诗论的诸多热闹却同时也展现了令人困惑与不安的一面:太多的体系,太多的术语,太多的似是而非的概念,太多的自说自话,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呢?我们的认知是不是真的在彼此的分歧之后不断“垫高”了历史的层次?是不是所有的阐述都是出于“求真”而不是仅仅为了证明他自己的不同?我们讨论过的一系列诗学问题是不是不再有简单的重复?我们标准可以是自己的,但在所有的这些标准之下,应该还存在我们彼此认可的一个准则,这正是我们进一步讨论的基础,是我们共同的思想文化的平台。但问题也就来了,其实现代中国并没有建立起一个成熟的属于现代文化的哲学思想体系,甚至我们也没有一个近似于西方文艺复兴那样的思想认同的平台,也就是说,真正能够支持中国现当代诗论又具有普遍认同意义的思想与概念我们实在还是相当的匮乏,于是中国现当代诗论家更可能由个体的意义的差异而走向了某种“不可通约”的现实,中国现当代的诗论会反反复复地重复和纠缠着一系列的基本问题而难以自拔,如“平民化”与“贵族化”的争论,“民族化”与“西化”的分歧,“个人化”与“大众化”的对立,“格律化”与“自由化”的歧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取舍,“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论剑,等等。中国现代诗论的这些基本认知体系的不统一使得我们失去了继续升华思想直达形而上境界的可能,在当代中国的今天,我们有了自己丰富多彩的“诗论”,却没有真正出现过类似于海德格尔的关于人的存在的“诗学”。中国当代诗论家常常在各自的概念范围内自言自语,尚未给我们展现彼此思想连接、共同构建“诗与思”“存在与诗”的辉煌境界。

以上三大难题,或许需要在一定的过程中才能加以解决,也或许并不能一并解决,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的理论构建中包含了其中的某些自觉的思考,哪怕是部分的思想的警惕,也会在整体上推动我们的诗学发展和诗学建设。

同类推荐
  •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本书包括文人文学、书法艺术、美术绘画、音乐戏曲舞蹈、陶瓷雕塑、建筑艺术、民间工艺七章内容。
  • 中外五千年文化常识全书(世界卷)

    中外五千年文化常识全书(世界卷)

    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不是史料片段,而是透射人类思想的智慧之光。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覆盖面大,涉猎面广,内容包括哲学、宗教、神话、语言、文学、书籍、美术、音乐舞蹈、教育、体育、服饰、风俗礼仪、节日、历史、政治、军事、天文历法、地理、影视等诸多方面,既是一部知识大百科,又是一部生活休闲书。
  • 台州有意思

    台州有意思

    台州是个怎样的城市?这里的每个小地域都拥有不一样的城市表情,彼此之间略微差异的水土养出了个性十分不同的台州人。台州人的N种生活表情都那么有意思!不信?来翻翻这本书,保准能让你乐个开怀,还能让你更了解台州,这个南国大地上与众不同的城市。
  • 中国酒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酒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以中华民族悠久的酒文化为主线,运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详尽地介绍了我国的美酒趣闻,其涉及美酒溯源、传说、典故、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围炉夜话)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围炉夜话)

    此书不以逻辑严密的专论见长,而以短小精辟、富于哲理的格言取胜。其以处事做人为中心,分别从“修身、处世、谋略”三个方面,阐释“立德、立功、立言、立业”的要义,揭示人生价值的深刻内涵。书中隽语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使先哲智慧带上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人情味,让您在轻松愉快中领略其蕴含的深刻道理。
热门推荐
  • 午门囧事

    午门囧事

    一切的一切,起源于一碗红烧肉。肉的伟大,肉的光荣。(关于一个莫明其妙穿过来的女人拼了命想穿回去却遭遇一众绝色美男算计阻挠的蹂躏与反蹂躏斗智与斗勇的庐山瀑布汗血泪史。)风啊,您使劲地抽!雷呀,您来的更猛烈些吧!孩子们,请脱掉袜子挥动你们的小脚,胡汉三她又回来了……
  • 仲春纪

    仲春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圈之四分之一

    圈之四分之一

    监狱里面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回归社会的一些青春感悟和所遇到的一些人世百态!
  • 冷血复仇计划之三千金VS三少

    冷血复仇计划之三千金VS三少

    在八岁的那年,亲眼看到自己母亲被杀,遇上‘神秘人’,决定去杀手训练地,她冰冷,她妩媚,她腹黑,她们将自己的心冰封起来。在十六岁以前包括未来,她们以为自己存活的意义,就是为了报仇。而且,十六岁半以前的确是只有这一个目标。但是,等十七岁时,才发现,她们的意义不在报仇,而是他们......冰山与雪山的相遇,谁能比对方的温度更高,先融化谁?暴躁话痨和火爆小恶魔的遇见,谁会先放下面子安慰起另一个暴脾气?孩子气跟孩子气的碰见,谁能先找到对方的喜爱,在心上印下属于自己印记?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脑子里的虫鸣

    脑子里的虫鸣

    她是市重点中学的佼佼者,不知何故脑子里突然有了一种嗡嗡声,她害怕、惶恐却不能寻求帮助,因为她知道是精神出了问题。为了继续完成学业,她设计了一场阴谋,目的是为了混淆黑白,然而,事情发生的过程让人惊心······
  • 鬼乡

    鬼乡

    人有人道,鬼有鬼乡,黑暗滋生,万物凋零……
  • 缘千古情

    缘千古情

    太子丰为抵抗洪荒,但又因为感情被贬到人间。然而魔君张钧等等危机
  •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革命热血卷(1929-1936)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革命热血卷(1929-1936)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革命热血卷(1929-1936)》本书分为“民主”的呼声、古田会议、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等部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