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5500000023

第23章 嫉妒是一柄双刃毒箭

嫉妒心是一柄双刃毒剑,因为嫉妒心既威胁别人,又毒害自己。嫉妒者往往度量偏小,量小者往往又易生嫉妒之心。用今天的心理健康标准来看,嫉妒是对他人优越地位而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也是对别人的优势以心怀不满为特征的一种不悦、自渐、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感情。这种不健康之心理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必须远离。

在一般人看来,嫉妒似乎与争强好胜、与年轻人、与女人有关,其实,嫉妒也常常会“光顾”我们老年人。现实生活中,有部分老年人嫉妒别人的健康、智力、手艺等。这种嫉妒心理不仅使我们老年人的情绪变坏,身心受到伤害,也使我们与人相处时出现各种问题。

那么我们老年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嫉妒呢?

1、认识嫉妒的根源与危害

嫉妒是一种负性情绪,是指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被他人超越,或彼此距离缩短时,所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情绪体验。

从定义看出,嫉妒通常是弱者所具有的一种心理。由于我们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弱者的地位,因此有些老年人也容易产生嫉妒的心理。只是各人抑制的程度与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

如有些老年人由于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日益衰老,感到自己从此不能再与青壮年相比。一种夕阳西下,“处处不如人”的惶恐不安的心理油然而生,容易使他们或者对青壮年的“年龄尚少”发生嫉妒;或者对同龄老年人及青壮年人在“智力”、“体力”方面超过自己有所嫉妒;或者对同性别的老年人和青壮年人在“仪表美”方面的优越天赋有所嫉妒;或者对儿子与媳妇、女儿与女婿所流露的过分“亲昵”有所嫉妒;或者对其他家庭在政治、经济收入、生活条件、子女成才等方面的明显优势产生嫉妒。

此外,嫉妒还源于病态竞争,与个体的性格、文化背景、阅历、世界观关系密切,具体表现为:自我封闭、自卑、自我中心等性格缺陷者容易产生嫉妒;特定的文化背景影响如儒家的中庸之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总是认为自己应该是万事超人前,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无必要的;角色定位错误,不能自得其所的其乐;无所事事,才会去挑别人的刺;自我实现受阻时,也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是一种破坏性心理,它对我们的生活、人生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嫉妒能引起人体内分泌紊乱,肠胃功能失调,神经衰弱等病症。

嫉妒还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容易使我们产生偏见。由于嫉妒是一种人对人的态度方面的消极因素,持有嫉妒心理的老年人,往往不肯服老,不让幼贤,论资排辈,技术保守,不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愿别人胜过自己。

这种异常的心理,既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家庭的团结,也无益于老年人本身的身心健康。更有甚者,嫉妒心理还有可能演变为病态的嫉妒妄想症等疾病。

2、克服老年嫉妒的方法

嫉妒是一种消极、有害的心理,它破坏了我们的人际关系,伤害我们与亲朋好友之间的友好感情,甚至会由于攻击性情绪的发泄造成悲剧。同时,嫉妒也有害于自己的身体健康。

为了克服嫉妒心理,我们不妨采用一下这些方法。

(1)认清嫉妒危害

遭到别人嫉妒的人自然是痛苦的,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与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享受自己的晚年,使自己的晚年生活在暗淡之中。认清这些,我们才能走出嫉妒误区的第一步。

(2)正确认识自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繁花似锦,总有凋谢之时。一个人限于主客观条件,不可能样样比别人好,事事比别人强,时时都走在别人前头。

有时候,自己在这方面比别人强,但在那方面又比别人差;在处理这件事情上,自己略高一筹,在处理那件事情上,又略逊于他人,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要求什么都高于别人,领先于他人,这是不切实际的苛求。如由于兴趣、爱好、气质、风度、修养、学识和环境等因素,自己虽然付出了巨大努力,但还是赶不上其他,这也是正常现象。只有承认自己有长处,也有短处,才能避免攀比心理。

(3)做到心胸宽广

嫉妒是个人心理结构中“我”的位置过于膨胀的具体表现,总怕别人比自己强,恨别人比自己强。因此,要根除嫉妒心理,我们老年人首先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即自私。

只有驱除私心杂念,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

(4)学会换位思考

将心比心是老百姓常说的一句俗语,我们老年人当出现嫉妒情绪时不妨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当嫉妒之火燃烧时不妨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扪心自问:“假如我是对方又该如何呢?”

运用心理换位,可以让自己我们体验对方的情感,有利于理解别人,有利于以致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蔓延,这是避免嫉妒心理行为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5)多关注自己的事

嫉妒的起因就是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强。如果我们能集中精力,把自己的全副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之中去,例如我们如果是摄影爱好者,我们可以多看看我们喜欢的摄影技术知识,多与老年摄影爱好者交流等。通过不断地学习、交流、探索,使我们自己的知识、技能不断得到提高。

这样既可以减少嫉妒的诱因,又丰富多彩了老年生活,将自己的闲暇时间填得慢慢的,自然也就减少了“无事生非”的机会,这是克服嫉妒心理最根本的方法之一。

(6)完善个性特征

大凡嫉妒心理级强的老年人,都是心胸狭窄、多疑多虑、自卑、内向、心理失衡、个性心理素质不良的人。所以,进入老年以后,我们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因素,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一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

(7)保持快乐心情

人们常说:“快乐之心药可以治疗嫉妒”,这是说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正像嫉妒者随时随处为自己寻找痛苦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想:比起别人可能得到的欢乐来,我的那一点快乐算得了什么呢?那么他就会永远陷于痛苦之中,陷于嫉妒之中。

快乐是一种情绪心理,嫉妒也是一种情绪心理。何种情绪心理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靠人来调整。所以,我们老年朋友遇事多向好的方面想一下,多让自己的心情快乐一些,那样我们看到别人的快乐、幸福,就不会有那么多嫉妒情绪了。

(8)减少一份虚荣

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对于有嫉妒心理的老年人来说,他们的要面子,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不愿看到别人比自己过的幸福、快乐,常常愿意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可见,正是一种虚荣,一种空虚心理的需要激发了我们老年人的嫉妒心理。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克服一份虚荣心,那么我们就能少一分嫉妒。

(9)多出门多交流

现在我们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了,不愁吃、不愁穿,本应幸福度过晚年,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又没有事可做,没人聊天,便会感到孤独寂寞。所以,在孤独、寂寞等心理因素的促使下,这些老年人看到别人快乐地生活时,自己难免会生出嫉妒之心来。

我们老年人应该明白,孤独、寂寞是我们不愉快的根源,但它们并非不可克服,只要我们多走出家门,经常找老年人拉拉家常、陪他们聊聊天,寂寞就会逐渐远离我们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展一些兴趣爱好,去参加一些休闲活动,如棋、牌、书画、球类、旅游等,营造美好的精神乐园。只要让我们的心理快乐起来、充实起来,那么我们就不会看到别人一家团圆、看到比人安享晚年而生嫉妒之心了。

同时,消除嫉妒之心,还有很多种方法,例如我们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嫉妒的毒素就不会孳生、蔓延;学会自我宣泄,遇到不愉快时,找最好能找知心朋友、亲人痛痛快快地说个够,他们能帮助我们阻止嫉妒朝着更深的程度发展等。

贴心小提示

嫉妒的危害性一家为我们老年人所知,多年来,人们围绕如何消除妒忌提出了很多种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方法,下面就列举了其中的5种:

一是正确认识法。嫉妒心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误解所引起的,即人家取得了成就,便误以为是对自己的否定。其实,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更要靠别人的帮助,荣誉既是他的也是大家的,人们给予他赞美、荣誉,并没有损害我们。

二是攻击嫉妒法。嫉妒心一经产生,就要立即把它打消掉,以免其作祟。这种方法,需要靠积极进取,使生活充实起来,以期取得成功。

三是想开些消除法。所谓“人人都有本难念的经”,人生总有不如意之事,我们老年人也不例外。如果正处在消极的状态下,看到别的老年人健康、快乐,自然容易产生嫉妒之心。此时,如果我们能较平静、客观地面对现实,多想一些好的事情,少去想消极的东西,自然能达到克服嫉妒的目标。

四是正确比较法。一般而言,嫉妒心理较多地产生于周围熟悉的年龄相仿、生活背景大致相同的人群中。因此,只有采取正确的比较方法,将人之长比己之短,而不是以己之长比人之短。

五是自我驱除法。嫉妒是一种突出自我的表现。无论什么事,首先考虑到的是自身的得失,因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所以,当我们出现嫉妒苗头时,就立即自我约束,摆正自身位置,努力驱除嫉妒心态,可能就会变得“心底无私天地宽”了。

同类推荐
  • 图解日常心理学

    图解日常心理学

    心理学并不神秘,它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只是看我们如何去表达和表现。如何才能让这门学问通俗易懂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剥去晦涩,袒露真纯。本书就是从这一目标出发,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配以简洁生动的图画,从心理学研究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方面系统地加以阐释,对心理学进行图解,使人们能够清晰、更加省力地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对心理学的兴趣,加深对心理学的理解,用心理学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生活。
  • 人的自我理解

    人的自我理解

    本书作者秉承胡塞尔现象学传统,运用现象学的方法,从新的理论层面上,对人的自我理解问题进行独特的分析和阐述。通过分析“我”这一指称的独特词法,作者将自我置入一个多元、多中心的背景中,对自我意识,个体与主体间责任,以及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是现象学中“自我”理论的重要发展。
  • 每天都会用到的趣味心理学

    每天都会用到的趣味心理学

    心理学隐秘白金法则,FBI每日贴身研读。选最有味的视角,读最好玩的心理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标签,在每一张标签下,都有一个你所未知的自己。每天一节心理学,让你我在充满问号的生活中求得一枚句号。心理学,你可以懂。
  • 欺诈术与欺诈心理解密

    欺诈术与欺诈心理解密

    本书分五章,让你轻松看穿骗子骗人的伎俩,避免上当,学会防诈、识诈、破诈。
  •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此套《弗洛伊德文集》(12卷)是中国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关于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经典恢宏译著,由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第一人、学术界公认的弗洛伊德研究权威、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主编,经全国四十余位专家教授严谨翻译多次修订,堪称海峡两岸最权威、最完整的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版本。本卷仅收录《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是弗洛伊德用动力心理学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事件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从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的遗忘、口误、笔误、失误行为等现象入手,挖掘了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性,说明了潜意识的活动和对潜意识的压抑不仅存在于变态心理活动当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当中。
热门推荐
  • 好妈妈要掌握的心理学:谁的孩子是未来新贵

    好妈妈要掌握的心理学:谁的孩子是未来新贵

    本书通过对孩子心理知识的介绍、成功家庭教育模式的展示、典型案例的分析,为母亲们打开了解、掌握孩子心理学的无限视野。
  • 九转棋

    九转棋

    自仁龙出世之后,神州大陆的格局被打破,强者林立,呈现出百花争鸣之态,一名身份尊贵,本该傲视群雄的少年,却不能修行,他该如何自处?
  • 拘魂逍遥录

    拘魂逍遥录

    人在世间,难免有诸多牵挂,烦事缠绕亦难解脱。此书并非只在于述说一个“逍遥游”的故事,且讲主角在梦与现实中不断转换,分辨真与假。
  • 凤血神皇

    凤血神皇

    一枪一珠一世界,一人一犬走天涯,爱恨纠葛一剑斩,打破红尘封仙王。楚云飞,因缘巧合,获得无上神功,加以无畏的勇气,绝对的力量,坚韧的毅力,超然的智慧,坚贞的情义,追求一段荡气回肠的永恒爱情,演绎一个普渡众生的无量功德。
  • 夜魔月语传II:最美的恋曲

    夜魔月语传II:最美的恋曲

    沉睡万年的魔王夜煜昊,终于带回了白玲珑,却在回魔界的那天,让白玲珑误闯了禁地。禁地里,白玲珑被迫被签订了血誓之契……魔王夜煜昊和白玲珑,他们会最终会在一起吗?
  • 墨竹

    墨竹

    她,筏雅清,来自二十一世纪千年魂穿的误闯者。一次家族暗杀让她丧生,却让她得到“重生”,灵魂附身在一个七岁的盲童女孩“沐晴”身上。失而复得的生命和难得可贵的亲情让她重新找回自己对生命的热情,浅浅梨窝,笑看人生,心如明镜,淡泊如水。五年归隐竹林,得师父“鬼王”真传,成为了一个绝学无双的“盲医”。江湖险恶,她却从未被这俗世玷污。
  • 王俊凯摩天轮的思念

    王俊凯摩天轮的思念

    我是白天。我是黑夜。我是恶魔。我是天使。我的任务去盗取我想要的东西。我的任务去抓捕我想要抓到的人。那么,故事开始了。
  • 丧尸来了,快逃吧!

    丧尸来了,快逃吧!

    真的是看了好多的丧尸小说,还没有我做的梦精彩,鄙人平时特别喜欢丧尸的电影和小说,导致晚上睡觉都能梦见,醒了之后还意犹未尽,让我把梦里的精彩故事讲给你们听吧!也许文笔不是很好,但是请不要磨灭了我对文学的热爱,最后猜猜我是小说里的谁?
  • 倾世皇妃

    倾世皇妃

    “崔青漫我要你死!”少女一袭白衣,乌发三千肆意披散在身后。又是这个梦。这是深宫中每个女人的不幸。她们的身上背负着太多的血债,以至于夜夜噩梦。“爱妃,你怎么了?”少女僵硬的摇头。这就是她的命。注定与别人共侍一夫的命!
  • 魔法少爷:冰山魔法公主

    魔法少爷:冰山魔法公主

    她,冰冷无情,被人视‘天才少女’可是她一点也不喜欢这个称号。有困难的时候,她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来保护其他人;他,冰冷霸道,对别人他是一点狠心,无情,可是对她却是用心去保护,去宠她。可是他却因为一次误会而重重的伤了她的心,当他知道真相的时候,他伤心有后悔,想去找她道歉的时候,她却不见了,他也为此心疼,内疚了很久。;一次相遇,他们认识了,一场灾难,他们互相明确了自己的心,一场误会,他重重的伤了她的心,当他们再次相遇的时候,她是为了执行任务,他想再次挽回她的心,他们能破镜重圆吗?他们能再次去相信对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