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2400000009

第9章 红螺寺与范文程

红螺寺与植物

怀柔红螺寺的三绝,均为林木:翠竹成林;两株银杏树,一雌一雄,粗壮茂盛;紫藤寄松尤为奇特,松不高,冠极大,覆盖大半个庭院,旁生一藤,爬满松树。20世纪90年代初,我曾到此游历,藤已长得健壮,当时就感新奇:松老藤少,不知何时攀来缠绕。适逢春末夏初,串串紫花沿着藤与松的枝叶垂落下来,香气弥漫寺院。那时寺里并无许多竹,或不引人注目,不像现今,一进寺院,满眼翠绿万千,由此也就关注起了寺中植物。

翻检志书,竹之多少,历经变化,算为趣竹之话。据说竹是云山大师归老红螺寺时所栽,那是元末至正年间的事。怀柔知县吴景果有诗:“不知此竹始何时,手植传是云山师。”南方植物,育活不易,不知大师缘何想起这般清雅有节之物。至康熙二年(1663年),竹子长势极好,康熙“圣驾临幸,设御座于山亭,亭下有竹甚茂,上命内侍记其数,凡六百余竿云”。皇帝能在北方赏到稀罕之物,备感新奇,极为喜爱。吴诗中还准确记下了当时清点竹数“六百一十有三竿”。查光绪十五年重印本《光绪顺天府志》,曾参考过吴景果编纂的康熙《怀柔县新志》。志书中还记载了竹的位置和面积,“殿西有竹一亩,则竹之繁植已久”,历经几朝几代,已是遮天避日,“想见此君繁盛日,绿云苍雪连诸天”。

之后,可能是气候的原因或疏于管理,竹子颓势,数量渐少,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竹已没剩几根,成书于此时的《日下旧闻》中写道:“惜寺僧不知培护,今仅存弱筱数竿已。”吴景果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做了怀柔知县,在任期间写下《红螺寺竹下作》,其中描写了所见场景:“即今巨竹尽凋残,弱筱(女便)娟尚可怜。”仅存几竿弱竹,作为县长,不免留恋盛景,极力嘱咐寺僧要勤于护养。这仅是愿望,百年后晚清时,“今竹已芟夷几尽矣”,所剩无几。

现今的旅游热带来巨变。竹子种满山门前,不仅在“殿西”,也绝非“一亩”。万竿金翠,挺拔而立,微风徐来,瑟瑟作响,令人浮想联翩:盛衰之变,无可非议,耐人寻味的是,彼时难事,此时变得如此轻松。

当年红螺池三面都是果园,春日花开灿烂,引得众多游人观赏。至于银杏树,志书上未提及,是否大寺庙多有,不得而知,倒记载了“殿前古槐二株”。树冠相当大,吴景果的表弟,参与编纂《怀柔县新志》的潘其灿有诗,“槐覆浓荫接地流”。吴景果时就称古,再加上之后的300多年,至今真是老槐树了。现在山门前四棵槐树,一棵最粗,也有古意,另两棵略细,一左一右,应是同年所种,与古树对称的东边那棵要细得多,在原根上生长。据在这里长年工作的老同志说,原树在50年代初曾被锯倒,不过《怀柔县志》上没有记,倒是记载了“文革”期间砍伐过许多古树。

当然,红螺寺的名气还应归于佛事之盛。据《红螺山大明寺碑》载,红螺寺是圣安寺的下院。大圣安寺就在现西城区的南横街,是金元两代皇室的家庙,当年里面供奉着金世宗、金章宗的像。金世宗完颜雍继位,正是大定年间,请佛觉大师到红螺寺,“以镇兹山”,使红螺寺名声大起。朝代更迭,元仁宗下诏,请云山大师主持大圣安寺,因同宗同派,内侍大司徒王伯顺奏请太皇太后,动用国库修缮红螺寺。在几十年过去后的元末,云山大师自大圣安寺归老,迎来红螺寺的再次兴盛。中国佛教净土宗出了13位祖师,其中第12代彻悟(号际醒)大师和第13代印光大师,都曾在红螺寺讲经说法。在众多大师的影响下,才有了“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

解放后,与许多寺庙一样,红螺寺也被改成学校。20年前,红螺寺的大雄宝殿只存基座。我们站在台基环看寺院,虽未被完全修复,依旧可以看出其地势的优越和庙宇的气势。后面几间禅堂里有一老僧,时近中午,正在做饭,见来造访,很是健谈,手中不停忙着活计。这才得知,他一人守护着寺院。说了许多寺内的事,出乎意料的是,他随意中吐露每年还要进城看几次孩子。此语一出,立惊四座,周围人大惑不解。

仔细了解才知,此僧号海峰法师,俗姓马,1920年生,11岁出家,后在北京广济寺受戒,到过红螺寺、广化寺,最后重回法藏寺。1947年土改,寺院被封,于是还俗回村务农。海峰法师多才多艺,当过教师和剧团导演。1988年怀柔县文化文物局接管红螺寺,忽想起海峰法师,于是请来。海峰法师侃侃而谈,还说了许多对佛学的理解及寺的来历。

其实红螺寺并不叫此名,原称大明寺,明正统年间改名护国资福寺。《康熙怀柔县志》记载:资福寺在县北二十里红螺山麓,古大明寺也。《日下旧闻考》载:此寺“创于金皇统初。明正统丁巳重修”。不过,按元代樊从义《大明寺碑》称,始建于唐,所附词中具体说是“开基创建于盛唐”。之后历代都有修复。

现在寺名与一段传奇有关。《长安客话》载:“山巅有潭,相传潭中有二螺,大如斗,其色殷红,时吐光焰,照映林木。”附近村民生出许多传说:玉皇大帝的两个女儿,下凡化作两个红螺,暗中保护寺院和周围百姓等。当地人便俗称这座山为红螺山,寺为红螺寺。红螺终有一老,死后埋在寺中。寺内西院修了两座塔以纪念。双塔至晚清时还在,后来圮毁,现在具体位置也难考证,新建不在原位。

志书中有详细的记述,“凑凑出石隘中者,龙潭水也”“水色澄碧”。红螺就长在这里。螺为何红,似乎奇异,可细想,螺蛳本有棕色,含红的色素,又长得那样大,故必然会有异常。至于“照射林麓”,有些志书把红螺放光时间确定为“夕吐”“每夕”,就是在夕阳的照耀下,那么物体也就自然发生色彩变化了。

寻访红螺山

专程到红螺山寻访。沿红螺寺大门西行几百米路北,有一深坑,直径五六米,如果不是当地专家确定,想不到这里曾有水。据目睹过此景的人回忆,20世纪80年代末还能看到泉水,水中涌出一串水泡,炸开于水面,犹如珍珠散开,所以叫珍珠泉。《长安客话》载,“红螺山有泉一线,以珍珠名,其水涌如喷珠故也”,可见此泉古时喷力之足。

自珍珠泉沿柏油路转向西南,山形逐渐收入目中,确有气势,略能看到有两座山峰,所以范文程的三子,兵部尚书范承勋在《范氏京儿诸阡记》中写下红螺山得名的另一说,当地人称“两山顶若双螺”,志书没有记载,却可想见,此处绝非凡山。当年明成祖选陵,深得朱棣赏识的廖均卿奉命进京,还曾考察过红螺山,并作为仅有的几处候选地之一,可见其地势。

山坡下路西边,就是范文程墓,没有任何凸起标识之物,若非特意寻觅和引路,很难在一片庄稼地中找到。说起此人,未必谁都关心,要说到吴三桂搬清兵入关,人们耳熟能详。那时,睿忠亲王多尔衮并不认为是个机会。他三次兵围都城,都没拿下大明,而李自成一举成功,这足以说明其实力,比较是最好的鉴别,怎敢轻举妄动。他对手下的阿济格、多铎说:“自成一举破之,其智勇必有过人者。……不如分兵固守四境,以观动静。”三人“咸有惧色,遂顿兵不进”。这就是最初的多尔衮。就是在这关键时刻,范文程力谏借机进攻,深入分析了清军必能取胜的原因,坚定了多尔衮入关的信心和决心。

入关作战中,范文程深知民心向背的重要,告诉民众:“吏来归,复其位;民来归,复其业。师律素严,必不汝害。”几句话把兴师的意图和方针说得明明白白,檄文后还署上范文程的官阶和姓氏,使“民心遂安”。

范文程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表现了一位政治家的智谋和远见,提出了一系列开国要则,进京后为崇祯帝发丧,安抚遗民,任用明官,定律令,建议减少赋税等。顺治二年,江南既定,范文程上书顺治帝:“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请再行乡、会试,广其登进。”解决了人才来源和普通民众的入仕之路。

就因为其的远见卓识和忠心耿耿,皇上格外重视范文程,每次议政,一定会问,范文程知道吗?如果不知,便问,为什么不与范文程商议?如果说“他也这样认为”,皇帝就同意了。

这位开国功臣侍奉过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福临、清圣祖康熙玄烨四代君主,官至文馆,是其中的主要成员。文馆就是皇帝的内阁,专门给皇帝出主意,起草文件。后来,文馆改为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也称内三院。范文程为内秘书院大学士。之后又定,内三院为文臣班首,位置排在最前边。范文程最后成了太傅兼太子太师,就是给皇帝和太子当老师。什么职位能比影响皇帝思想意识更重要呢?

皇帝念及其为开国老臣,因此非常敬重范文程,给予其厚重礼遇。《清史稿·范文程》载:“文程疾,尝亲调药饵以赐。”历朝历代,有几个大臣能让皇帝调药,何况他又是汉人。康熙五年(1666年)范文程去世,卒年70岁,谥号“文肃”。康熙皇帝亲撰祭文,并立碑纪念其功绩,赐给墓地。红螺山巍峨雄伟,一山双峰,比肩耸立,两翼舒展,引带群山,酷似舞动双翅的大鹏金翅,护卫着此地。40多年后,康熙皇帝又为其祠亲书横额“元辅高风”。

范文程墓探源

站在山坡上,看不出墓界,却能感觉出其坐北朝南,规模宏大,据说占地约有5亩。在这片土地的挡土坝上,能看到垒有许多汉白玉建材,整块的还能看出房檐、碑座等形状,绝大部分已是碎石,有些上面残存着精美的纹饰,能看出雕工之精细,建筑之铺张。据《怀柔文物集成》记,墓是土宝顶,前有石供桌,有华表一对,四柱三间汉白玉石牌坊一座,石牌坊很高,上面还雕着石兽。有螭首龟趺一通墓碑,碑身四周刻有游龙戏珠。《光绪顺天府志》载,墓前有“赐谥及谕祭碑”。仅这些足以说明墓主的地位与待遇。砖木结构的祠经不住时间磨砺,石材还能保存得长久一些,但这些石雕也在“文革”时期被砸碎。

山坡的上方,墓穴就在地面裸露着,里面空空,一眼见底。墓穴四壁,非砖非石,十分坚硬,据说是用江米汤和白石灰浇铸而成。现在仅存范文程与元配陈夫人的两个墓穴。站在墓前,令人感慨万千,这样一位显赫一时的人物,刚过去两三百年,就已逐渐淡出了世人的记忆,真应了曹雪芹的“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范文程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从清朝角度看,他是个开国功臣,有人把他列为中国历史上十大谋士之一,与张良、刘伯温并论,《清史稿》上也认为与那些名臣比,“殆无不及也”。而从明朝角度看,他对中华文化和明王朝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为了个人功利而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于大节有亏。

他是北宋范仲淹第十七世孙,六世祖范岳在明洪武年间获罪,从江西的乐平县被谪往辽东都司的沈阳卫,曾祖范锪,嘉靖时官至兵部尚书。范文程就生在沈阳。八旗军攻下抚顺后,努尔哈赤一眼看上了这位身材高大的年轻人,一问得知是名人之后,从而招纳至后金。因此,有人认为范文程与一般意义上的主动投降有区别。

范文程也称自己是“大明骨大清肉”,反映了其内心深处难言的痛楚。他深知自己的一句话能影响皇帝,故为大清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是安民、利民、为民,用他的话说:“好生者天之德也,古未有嗜杀而得天下者。国家止欲帝关东则已,若将统一区夏,非乂安百姓不可。”这代表了他的思想,也使他内心得以慰藉。

望着这片土地上的汉白玉碎石,同行者多有感慨,当地专家也说,要是把这些碎石收拾一下,还能凑出不少文物。碑有一块,前几年有人想卖掉,村里人说,不能卖,这已不是个人财产,结果硬是将其从车上搬下来,放在卢庄村委会院内,直到现在。相对说,这应是墓地上最完整的器物了,上面多数字迹还清晰可辨。

当地人多不知范文程,只知有位范阁老,这可能与他最后的职务有关。而耕种这片地的主人却与众不同,巧得很,我与其正好相遇,他自称是范家后人,说这几年来过不少人,其中有领导、艺术家、学者,都称自己是范仲淹的后代,来此打听过范文程。

听到这里,忽想到,今天到这里的没有范氏,不是寻根,是来寻访。不论怎样,范文程终究是历史人物,这片土地上的珍贵遗迹都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物思是,发思古之幽情。幸好还有残存。

同类推荐
  • 宋词三百首(下)

    宋词三百首(下)

    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 白山诗歌

    白山诗歌

    白山诗歌,多是我过去一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所作,在那里我学到很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写诗的安静和感觉。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本书题为《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实际上涵盖了当代湖北诗歌的全部历史。简要勾勒1949年以来湖北诗歌创作的历程,是为了更好地显现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后新时期(即转型期)的发展脉络,突出当下,突出转型期的新变。不敢称之为“史”,是因为自知尚未涉猎湖北诗歌全貌,肯定遗漏了某些好诗和好诗人。把最具个人化色彩的诗歌写作分成几大类论述,确有图方便之嫌。很多丰富精彩、又不宜归类的个例被淹没被忽略,儿童诗亦未涉及,在这里只有抱憾了。本书也涉猎了部分以小说和散文名世的作家的诗作,但未以小传的方式介绍,只是为了体例的统一。
  •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本套书选收我国当代人文社科领域著名学者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中的重要章节,旨在总结和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研究之精华、学术繁荣之盛况,使优良的学术传统、严整的学术规范得以承传光大,使一代学人的优秀学术成果以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以至更远的时代。
  • 花间呢喃

    花间呢喃

    本书主要介绍了花季时期的高三的孩子们,从各个角度来剖析这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记忆。总共分五章:平凡人生、往事悠悠、理性思考、有话要说、声音再响。
热门推荐
  • 霸气公主之复仇葬心恋

    霸气公主之复仇葬心恋

    在她最青涩的童年时期,亲眼目睹了一次天灾,哦,不,应该是一场人祸,从此,便改变了她的一生,黑道王者?复仇,爱恋,她该怎样抉择,放下复仇?不,不可能,她的弑母之仇,必须报,就在她准备放下的这场葬心恋的时候,一场惊天的扭转,改变了她和他的一生……
  • 栩雪晴仙陌迁

    栩雪晴仙陌迁

    危机四伏的岛国,提心吊胆的国名。重重危机来袭,主角陷入困境。坚持不懈努力修炼魔法的她们能否战胜黑暗势力?地球人与外星人的热恋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 末世七君主

    末世七君主

    在净灵廷的秘典中,有一卷名为救世篇。此篇预言大陆上将出现七位盖世英雄手持誓约圣器,扬神国之余威,使开天辟地之能事。秘典全卷乃神国时代流传至今,唯有净灵廷的教皇和红白主教可以参阅,且他们对此深信不疑。五百年过去了,没有所谓的盖世英雄,而净灵廷也成了天。净灵廷为了巩固统治,公开了秘典,只是这救世篇也已变成了灭世篇,秘典中大多数的篇章都做了如此改动。即便大多数人只把灭世篇当成故事来阅读,但当誓约圣器的持有者出现时,净灵廷又要做出怎样的反应呢。人可以在希望之中看到绝望,也可以在绝望之中看到希望。那么,那些誓约圣器的持有者们又有怎样的传奇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 重装之机械

    重装之机械

    机械与人类的致命杀戮,庞然的战争机器在战场上穿梭。曾经的机械智能,如今的人类之敌。而一名普通的联邦机修士杜怀,在世界的万有引力中,不断沉浮,诙谐幽默但有底线,华丽地将时代斩开了一道缺口。请跟随着杜怀的脚步,享受轻松愉快的生活与真实铁血的战斗吧。
  • 最强黑眼

    最强黑眼

    《最强黑眼》书友群132680101他是被墨村少女们围观一遍又一遍的清秀少年。他是被三道墨子追着要收为弟子的入学新生。他是被兵家列为首杀目标的全能墨者。他拥有最强大的黑眼,看穿一切,击穿一切。他叫白明,目前单身……
  • 完美年华初见你

    完美年华初见你

    一场宿命将她和一位吸血鬼少年联系在一起,当吸血鬼离开后,她又开始进行新的生活,但从未忘记过曾经有一位吸血鬼少年与她生活过。在新的生活中又有另一人与她相伴,经历的青春的坎坷,而后步入了美好时光。。。
  • 同学等等我

    同学等等我

    20年后,看着校花甄芳落寞的身影,葛照许心海里涌起了万千波澜,虽然很多同学恋最后都不疾而终,但他还是想喊一声“同学等等我”。
  • 怠惰

    怠惰

    很多人因为怠惰而丧失心志,很多人因为傲慢而失去很多朋友,本故事讲作者经历的事加上一些编造的故事,让大家知道,怠惰、傲慢、偏见的危害和好处……
  • 先宠后爱:妖孽你别跑

    先宠后爱:妖孽你别跑

    “他”是杀伐果断的弑天九子;“他”是玩世不恭的百里少主。当有一天,他成了她,那该是如何的绝世风华!他是高高在上的隐世少主;他是杀戮万千的嗜血修罗。在黑暗的生命中,是她给了他唯一的光芒。(1vs1,男女主身心纯洁,宠文一枚,欢迎入坑)
  • 校草的专属神医

    校草的专属神医

    她,上官清影,医术无双,为传承千万年的上官世家当代家主,却辗转于各大名牌高校之间,是为了医术的进一步提升,还是为了品尝一段甜蜜入骨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