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2400000022

第22章 绿色的追求

离婚后的两年。

1985年春天,我接到了一封从医院寄出的信:她病了,偏瘫,想见我。

我一遍遍地读着。过去的事情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地闪过。去还是不去,我不知道。大好时机,写封信,好好出出这口气。我拿起了笔,却写不下去。思绪万千,美好的东西浮现出来:那条椅、湖畔、林荫道,那在水中荡漾着的小船……结婚再短也是夫妻一场。我还是决定去看她。我暗自四处打听医院地址,一周过后,才打听到在房山。

春寒料峭,西北风呼呼刮着。在晨曦中,我登上了西去的列车。

我左手提着一兜水果,右手拎着一盒点心,怀中揣着80元钱。每月只挣35.5元的我,上有父母,下有弟妹,能积攒下来已相当不易了。我摸了摸钱,又想起了她。两年前,她为20元钱还到法院与我争执。唉,过去的事就让它永远成为过去吧。我现在起码还是一个健康的人啊!

车站距医院7里路。我一步步走在大路上,就像一架失去平衡的天平,身子一偏一正、一偏一正,艰难地走着。汗渐渐浸出皮肤,在车上还发抖的我,衬衣湿了。

我轻轻推开病房的门,坐在病床上的她惊愕不已。我们的目光碰在一起,我看出她的眼中闪出了一丝亮色。两年不见,她瘦了,面容憔悴。她极力眨动着眼皮,牙咬得很紧。

“这是谁?”病友问。

“我们是朋友。”她用微弱的声音回答。

病友用疑问的目光看着我。我很窘迫:“出去吧,外边走走!”

我慢慢扶她出了病房。寒风吹在身上冷嗖嗖的。幸好天气晴朗,阳光照在身上,还带来几分暖意。医院的花园修得幽雅,只是在这个季节里,显得萧条。只有那被当做篱笆门的迎春花在暗暗欲吐花苞。我们坐在长椅上,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沉默……

“我的信是在试探你。”她终于打破了僵局。

“试探?”

“试探你是否能够原谅我,我没想到你会来。”

“原谅……你得的什么病?”我转移了话题。

“脑神经被压,致使半身瘫痪。”

“怎么得的?”

“神经受到强烈的刺激呗。唉……这两年,你想不到我是在怎样的精神状态下过来的,几乎每天我的枕巾都湿一块。我内疚、自责,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泼出去的水怎能再收回来!你说还有办法挽回吗?”

“……”

“以前,我总想报复你,可最后得到报复的却是我自己。我真对不起你,想起来,你才是真正的男人!”她的嘴角在颤抖,眼泪终于控制不住流了下来,纵横交错。

我的眼眶也湿润了。我为她,也为自己,用手抵住前额。眼泪掉在干硬的土地上,迅速融了进去。

时间在一分分地过去,我的心在剧烈地翻腾。

“你交女朋友了吗?”她渐渐控制住了情绪。

“没有。”

她痛苦的脸上掠过一丝光亮:“咱们合照的相片你还有吗?”

“还有几张。”

“能给我一张吗?最好是在公园玩的。”

她的话勾起了我的恨,多少张照片都被她撕扯成碎片,用火烧掉—不能给她!然而,眼前的她动摇了我的意志。人在最痛苦的时候需要回忆美好的东西,那样即使在九泉之下也会是一种满足。我想谴责她,却又不忍在她伤口上再撒把盐。我默默点了点头。

“咱们的孩子你一定得要回来!”她充满了希望。

像什么东西碰在我的伤口上。我控制不住了,心一下紧缩起来。几年来,我极力控制自己不去想这件事,唯恐陷入不能自制的状态:

“你没有权利再提这个孩子。”

“破镜还会重圆吗?”她酝酿了很久,终于冲口而出。从语音里,我能感觉到她鼓足了全力。

“你不要误解,我今天是作为一个朋友,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的。人的心胸要开阔些,这句话也适用于我自己,你说对吗?祝你能够获得幸福。”

话是这样说,其实我的心情也很沉重。临走,我给她留下六十元钱。

出了医院,我觉得轻松多了,好像放下了一个包袱。我想,假如我不去,可能会别扭一辈子。

天黑了,我回到家。家里人问我干什么去了,我怕影响他们的心情,引起很多没必要的口舌,便没说。

不知是累,还是什么,我一头躺在床上,却总也睡不着,这种状况一连就是三宿,刚一闭眼,那痛苦的往事便浮现在眼前。我强迫自己不去想,却控制不住……

我的心太苦了,娶妻生子,屡遭挫折,这一切似乎都归咎于我的腿。

“你这辈子也就是坐着修鞋。”我忘不了中学时代那位同学的话。它深深地触动了我的自尊,像一把利剑,在我灵魂深处划下一道伤口。我的心在淌着血,泪水掉在肚子里。他的话不外乎在为我的一生下定论。我寂寞,我孤独,我隐约感到前方有个重物,沉甸甸的,推不走,摆不掉。我想打碎它,又觉力气不足。我常听音乐,爱听《命运交响曲》,喜欢那连续的有力的音节,它们令我的心振奋。我需要这种节奏,它似乎能缝合我的伤口。我从那里,获得了勇气。

真正给我以力量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一遍遍地读着。保尔的形象深深印在我年轻的心灵深处。也许就在那时,形成了我的叛逆的性格,形成了我敢于与命运抗争的性格。我只不过一条腿残疾,并没有残废,还有精神世界。失去精神世界的人才是最可悲的。我读着一本本小说:人物打动着我,情节吸引着我,我沉浸在其中。它们成了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不能只坐着修鞋,还要做别的。

唉,我的腿呀!

我要与生活搏斗。

无论做什么,我也不想比别人差。候车室,见有老弱病残专座,我不坐,宁肯坐在地板上;汽车上,见到老人,我都站起来让座。父母常数落我:“你还给别人让座!”我却暗自在笑。因为我立下过誓言:哪怕能干一点事,我心里也痛快,此时此刻我没有残!

参加工作后,我并不指望受到照顾。别人站着干活,我也站着。同事劝我少干点活,去为别人开个电扇、倒个水之类的,但我不。晚上躺在床上,身子跟散了架似的,心里却是轻松的。一次轮到我出差,别人说:“你行吗?”我深知这句话的意味:挤车、买票、住宿,样样需要体力。我咬着牙,还是说,成。

恢复高考以后,春风吹动了我的心田。我觉得我的相貌、嗓音天资不错,又着实练了一段时间。那天,五点我就起了床,骑了两小时的车,来到广播学院报名考试。主考老师发现我腿有毛病,立刻让我回去。他的话轻飘飘的,对我却像是一个炸雷—为什么让我回去?哪怕让我试一试!我连试的资格都没有吗?我也是人哪!我含着眼泪回到家。一肚子话跟谁说呢?我抽了平生第一支烟,晕得在床上翻来覆去。我难以自制,眼泪顺着眼角流向双鬓。

我不是包袱。残疾人的能和热就不能释放出来吗?我听过不冷不热的话:“你出名呀,出名社会就尊重你。你看华罗庚、张海迪……”我心中一阵悲哀,不是为我,而是在为说话的人。

我好念诗。逢年过节,联欢会上,我总要朗诵几首。不少人起哄,也知道目的并不一样,我还是拿起话筒,在嘈杂的人声中,放声朗诵。我觉得,只要能站在前面,就是胜利。我心里在重复着几个字:我是强者。

有人暗示过我,酒与菜是联系感情的媒介。身体不好,可以图个方便。我知道这是好意,可我的心却在颤抖。人的感情传递的方式就那么简单?人来到世界上本来就不容易,再把精力放在这上面,小心谨慎、提心吊胆地生活,该是多么累。健康人也许无所谓,我要再干那种事,该是多么可怜啊!

我渴望着……在梦中,我当过飞行员,驾驶着飞机遨游蓝天;我当过海员,站在甲板上,劈波斩浪;我当过勘探队员,足迹遍布祖国的荒山野岭。一醒来,留下的却是一片失落感。

没办法,谁让上天安排给我一条残腿呢。1956年,我降临在一个普通工人家里。街坊邻居夸我长得俊:秀眼,剑眉,鹅蛋脸。我是长子,父母也很稀罕,乐得跟什么似的。那时,生活负担重,周岁那年,我得了小儿麻痹症,从此便埋下了不幸的种子。

社会在飞跃发展,物竞天择。人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了竞争。他们有优越的条件:体力、精力、文凭……我喜爱文科,为什么不能写作呢?我拿起了笔。只要有条件,我一定坐在旧写字台前,闭目凝思,仿佛进入了一个圣洁的地方。这时,我觉得有使不完的劲,往事伴随着思绪流向笔端。这里有欢乐,也有痛苦。有时是在拨弄着我受过伤的神经,我在经受着往日痛苦的袭击。

恋爱多么浪漫,多么富于幻想,多么富于诗意。有人却说结婚是爱情的坟墓。这一判断并不科学,对于我却近乎真理,而且破土期提前了。那天,她的单位组织看电影,她心情非常愉快。谈了两年,第一次在她同事面前公开“亮相”。我也穿得笔挺,分头吹得很整齐,散场时,我们从她同事面前走过,也不停地打着招呼,我们一直谈到很晚。

时隔三日,她忽然面若冰霜,说了很多气话。我了解她的性格,没当回事。临分手时,她说:“以后你再不要来单位送饭了。”

饭是她要我送的,我当时很不明白,可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总感觉她的同事说了些什么。

我们的婚姻可以说慢,因为我们等了三年;也可以说快,看见别人结婚放炮竹,她也动了心,便登了记。转眼间,我当了新郎官。

蜜月还没有过完,吵嘴便又开始了。她嫌弃我,不愿意与我并肩行走,嫌我骑车不会带人。她用我与别人相比,总有一种反差感。她说:“我谈恋爱,纯粹是幼稚。我当时喜欢的只是你的面孔。”

“那为什么还与我结婚?”

“我跟一个男人谈了两三年,再清白,别人也不会相信。结了婚就省去许多口舌。”

原来如此,我吃惊不小。我们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吵架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了。她总觉得我什么事都听我母亲的,急了就卷起小包袱回娘家了,一走就不回来,非要我去接。

我有看书的习惯,经常看得挺晚。那次,又拌起了嘴,她气得把灯绳揪折了,狠狠地说:“你想靠读书、写作来弥补你身体的不足吗?你永远成不了才!告诉你,我又有男朋友了。”她这两“枪”,连中我的要害,令我大伤元气。

她卷起小包又走了。

人穷志不短,事不过三。这次我坚决不接了。

我们的感情崩裂了。她提出了离婚。她痛恨我毁掉了她的青春,扬言非让我们家断子绝孙,因为她怀孕了。

我一个残疾人今后怎么办?说不同意,好像我在有意耽误、占有别人。我就是今后走投无路,也不能落此嫌疑。于是我一咬牙:“同意。”按理法院暂不办理离婚手续,是她托了人。签字那天,我手中的笔不停地颤抖,我的命为什么这么苦。

离了。

我寄希望于即将诞生的小生灵上。我暗自打探着信息,终于他出世了,是个很招人喜欢的胖小子。我的内心深处埋藏着喜悦,这是我的血脉,是我生命的延续。眼前虽凄苦,但将来或许会复婚,或许他会打探生身之父……我买了些罐头等物,托人送去。

祸不单行。不幸的消息又传来了。孩子刚出满月,她就把孩子给了别人。她声称:“你要是身体好,还不也把孩子给别人。”这是报复。我不能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的女人:一个刚刚做了母亲的人会这样狠心。那是亲骨血啊!我痛苦万分,整整一天,水米未进。精神处于一种麻木状态。我不知那天究竟是怎样度过的。

从此,我的心态变了,精神几近崩溃的边缘。我恨一切的女人,不相信她们中会有好的。看见结婚放鞭炮,我就想冲进去告诫新郎,千万不要结婚,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为孩子,我不知偷偷流过多少泪。大街上,看见有和我孩子一般大的孩子,我就发呆。我想了很多很多。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十个人的灾难全降在我一人身上。我真有些轻生了,遇见算命先生,就想算一卦,尽管不相信,却还是愿意把钱给他。我的人生之路为什么这么坎坷?!

我孤注一掷,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法院。我提出申诉:她没有权利单方作出决定,把孩子给人,这个孩子是我们共同的。第三纸诉状,法院受理了。在法庭上,她穿了一身漂亮的衣服,很得意,有意在气我,好像在说孩子就给别人,不给你。直到审判员大声呵斥:“你知道你办了件什么事吗?你是孩子的亲生母亲!”她的表情才有所收敛。

我把全部精力倾注到申诉中。我花了几百元请了辩护律师。每到法院去一次,我就会失眠几天。

半年过后,她的思想起了变化,又想再把孩子要回来。审判员严肃地说:“你想把孩子给谁就给谁吗?明确告诉你:在法律上,你没有资格再要孩子了!”

从此,她渐渐病了,而我的官司还在继续。我四处上告,中法、高法、信访办全去了。最后的判决是:理在我一边,但孩子给人已成事实。人和物有所不同,总不能强制执行,万一出了事故就是人命关天,只有等到孩子18岁以后,由他自己抉择了。

精神压抑,心情郁闷,我便用小说排解心中的痛苦。托尔斯泰的巨著几天就看完了,看完了再买,买到了就看。除去生活费之外,我几乎把工资全买了书。书是我的精神寄托。莫泊桑、高尔基、契诃夫是我心中的偶像。我关注着书中人物的命运。我羡慕鲁滨逊,佩服冉·阿让,欣赏欧洲小说中大段的心理描写。给我精神上带来转变的是《简·爱》。它使我知道了女人并不都坏,世界上还存在着温柔与善良的女人。我的心态渐渐恢复正常。我开始积累生活,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只要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全部记录下来,整理成册。我又报名参加了《丑小鸭》编辑部举办的创作学习班。我下决心要把我的经历和我感受最深的写出来。不是为了我个人,而是为了和我一样的残疾人,让社会知道我们的思想和感情。读书和写作转移了我的注意力和情感。我感到,没有这两者,世界上可能会失去我,或出现另外一个我,一个在黑暗中游荡的我。

那以后,我不停地写。先后写出了几十篇小说,尽管绝大部分还没有“出土”。写得比较早的一篇是发表在本系统报纸上的《健身球》。内容是写某孤身老人心爱的健身球丢了一个,四处寻找,终于发现球掉在一个长满荒草的枯井里。他不顾一切地爬到了井边。我是想说明:健身球只有成对时才能旋转起来。人的感情被扭曲后,健身球成了老人的生命寄托。

文章发表后,招来了不少闲言碎语:

“这老头不就是他自己吗?”

“是不是想老婆了!”

“十有八九,要不干嘛玩命找哇!”

“这小子还梦想当作家。”

这些话不时传入我的耳朵里。有人跑到我跟前,刨根问底地问:“写的到底是不是你呀?”

我的心情坏极了,真是“人言可畏”。我哭笑不得。我屈服了,这毕竟不是我的本职工作,人要适应环境。

光阴荏苒。创作的欲望又在我内心深处萌发了。我发觉了自己的懦弱、愚蠢,几句话就能把我控制住吗?我真不明白,那些平常无事喝白酒、“侃大山”的人没人议论,我在业余生活中写作却被人看不顺眼。要不就别写,要写就别怕。我又写了《不流泪的女人》,内容是一个四十岁的女人,多少年来从不流泪,引起了议论。最后,母亲病逝,她还没流泪,只是下唇咬出了血迹。这时,议论者才知道她的泪腺失去了功能。然后,议论者开始给她介绍对象。“女人”没有变,也不会变,会变的是“议论者”。这次我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强多了。

我希望同时也不希望,别人能真正理解我。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喊出“理解万岁”,我从心里佩服这个伟大的发明家。我把他的勇气等同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把他的智慧与发现万有引力的智慧相媲美,因为理解我的人太少了。家里人也一样,他们总劝我:不管什么样的,找一个就完了。我能说什么呢,只有付之一笑。我心中凄苦:难道残疾人就没有真正的爱,就不能有个和谐、理性的家庭?我是多么需要感情的温暖!尽管那段痛苦的往事已经过去几年了,可我的心就像冰一样,凉透了。

我做好了独身的准备。但时间在一天天流逝,年龄在一岁岁增加。父母的意思我当然明白。这样下去一天,就要让父母多操一天心。况且,人还是应该有个家庭。在世界上找到一个能谈到一起的,真是人生的享受。

我终于同意见面了。

她是某工厂的,烫着入时的发型,抹着口红,染着指甲。我们谈天说地。她一摸兜,掏出一盒希尔顿,点了一支,夹在指间,样子很潇洒。家里当然同意:工作好,长得漂亮,介绍人可靠。还有,她也离过婚,谁也别挑谁。

可我还是回绝了。她给我来过信,说抽烟应该隐藏到结婚以后就好了。其实,这只是表象。我总把她那“现代派”的风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总把大红指甲与家务联在一起。即使能干活也不会协调吧?更重要的是能不能理解我,特别是我还是一个残疾人。

另一位姑娘27岁,高中毕业,喜好文学,爱看小说,家住农村,在一个小镇上做临时工。父母当然不同意。谁愿意跟农村人攀亲家。我们却聊得比较投机,我不想欺骗她,成与不成都不留下隐患。我把我的全部经历一股脑说了。她静静地听着,沉默不语。慢慢地,她掉下了眼泪:“你放心,我是个真正的女人。你会了解的!”

“是不是我在城市,你才看上了我?”我的话太直了。不过,我有我的目的。

“我们农村生活也富着呢。我就是想找个聊得来的人。人要有追求。要不俩人啥都不懂,坐在一起,大眼瞪小眼,有啥意思呢?”她眨动着两个明亮的眸子,坦诚地说。

我还想再问:“你到了城市之后,咱们还能生活在一起吗?”话到了嘴边,却没敢吐出来。我感觉,这很可能是对她品格的污辱。

分手不久,她给我寄来个包裹。我打开,一眼就看到了那摞空白稿纸,我呆了。这会是她想到的?我信又不敢信。她太细腻了,太富于感情了。稿纸并不值钱,却是一个女人的心。它弥补了我在感情上的空白。我此生不会忘记她。

我爱看拳击,那是一种勇敢者的运动。生活也跟拳击一样,被击倒者数到10还能站起来的,比胜利者更坚强。我相信,生活不会捉弄所有的人。我会幸福的。

10年来,甚至是30多年来,我有一段不平常的经历。这在人生的历程中,已将近二分之一。最美好的忘不掉,最痛苦的更忘不掉。

有人说,小说是过去时的,装载着社会与人生的历史;有人说,小说是将来时的,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期望。不论其结果如何,都有我喜爱小说的理由。小说伴随我度过了最艰苦的阶段。小说充实了我的精神世界,甚至拯救了我的灵魂。我想化成一点薄礼,将自身献给小说,献给残疾的心灵,哪怕是化作一缕缥缈的青烟,消散在这个绿色的世界上。

同类推荐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散文之道

    散文之道

    散文是国粹,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不管是老子、庄子、孔子,还是《尚书》《春秋》《史记》,现在推崇的许多国学经典著作,大多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唐宋八大家使散文灿烂起来,明清小品使散文多情起来。“五四”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白话文写作的出现,散文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但是,“五四”到现在,快百年时间了,我们的散文基本上变化不大。散文作家似乎都穿着老北京布鞋在走路,很少有皮鞋、凉鞋、运动鞋等敲击路面。
  • 银杏王

    银杏王

    “银杏王”的大部分文章,都曾经在报刊上发表过,此书突出一个关键词“记”。阮道明抒写了少年在家乡卖柴火、烧木炭、捕溪鱼、抓毛蟹、捉黄鳝、拾田螺、挖薯榔等生活片段为题材的那些散文,如“牛缘”、“拄杖”、“种丝瓜”、“番薯情结”等篇。作者是个热爱家园、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人。他重观察、重欣赏、重聆听、重思考、重哲理。他对身边的物事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他视它们为友伴,珍惜它们的存在。
  • 行走的中国

    行走的中国

    作品集以重大的社会变革为背景,从具体的城市、乡村撷取题材,视角独特,激情澎湃,气势恢宏地全方位展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画卷。
  • 柔石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柔石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凄惨寒切的秋夜,时候已经在十一点钟以后了。繁华的沪埠的S字路上,人们是一个个地少去了他们的影子。晚间有西风,微微地;但一种新秋的凉意,却正如刚磨快的钢刀,加到为夏汗所流的疲乏了的皮肤上,已不禁要凛凛然作战了。何况地面还要滑倒了两脚;水门汀的地面,受着下午四时的一阵小雨的洗涤之后,竟如关外久经严冬的厚冰到阳春二三月而将开冻的样子。空间虽然有着沐浴后的清净呵,但凄惨寒切的秋夜,终成一个凄惨寒切的秋夜呀!在街灯的指挥之下,所谓人间的美丽,恰如战后的残景,一切似被恐吓到变出死色的脸来。
热门推荐
  • 为了折翼的天使

    为了折翼的天使

    《为了折翼的天使:清平教育之全纳教育》一书,由清平小学校长武际金主编,是对清平小学实践全纳教育3年来的一个阶段总结。该书以一所普通学校接纳孤残儿童开展全纳教育的生动教育实例向我们揭示了:只要我们的学校愿意接受并运用全纳教育的理念作指导,只要我们的校长和教师真心实意地将全纳教育理念运用于教育实践,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通过不断的教育创新,依托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那么普通的学校也能办成优质的、理想的全纳学校。清平小学的教育实践又一次证明了全纳教育在中国也是可行的。
  • 柯南之时光中隐藏的秘密

    柯南之时光中隐藏的秘密

    柯南下一代人来到过去所发生的事……生日上一个好奇,法阵发动,时光逆转,几个少年人来到十七年前!黑色的组织,父辈的过往,神秘的女子,死去的亡灵…那些埋葬在过去的秘密,那些他们不了解的曾经!父辈与子辈的交锋,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 芦苇集

    芦苇集

    哲生活中思考,思考中的人生。人生中的碎语。
  • 祇洹图经

    祇洹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永生细胞

    永生细胞

    一个有成的医学博士,找寻着旷世之谜“永生细胞”,还有穿插在其中的二次元空间,另有完美爱情的追寻。
  • 嫁入豪门:老婆,乖乖的!

    嫁入豪门:老婆,乖乖的!

    他们的“精美合照”赫然出现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上面。一场不小心遇到的阴谋,一场不小心促成的婚姻,她不得不嫁,他不得不娶。婚后才知道,他有正牌的女友,两人很是恩爱。他要立刻离婚,而她不肯离。提离婚,他失去耐心,对她说尽难听的话,做尽让她难堪的事,只为让她离开叶家。季如瑾每次都以沉默面对,因为眼下她需要叶家少夫人的位置。她的沉默彻底将她激怒,他将她摁在墙上,差一点将她活活掐死。怀着身孕,季如璟面容平静,在准备好的协议上安妥的签下自已的名字。她以为他会欣然同意,哪知他竟然撕了离婚协议。爱情走心,欲望走肾,他在欲望中被她偷走了心,她却在欲望里冷却了爱过的心,当她终于放弃的时候,他却发觉自已爱上了她。
  • 重生之纠结小杀手

    重生之纠结小杀手

    有杀手杀完人后还会痛心疾首?这个杀手不合格?错!是她有纠结的毛病好吗
  • 末世之无限马戏

    末世之无限马戏

    末世降临,丧尸横行数载酸雨瓢泼,连年狂风呼啸末世的神秘马戏团,手术刀小丑,会变乌鸦的巫师,丢火球的魔法师...他们到底能否在末世撑起一片天尽情期待末世马戏,人生如戏,您是看戏的人,还是戏中人?末世马戏团,诚邀您加盟!
  • 风尘侠客:自由

    风尘侠客:自由

    一个人想要得到,就必定要失去;一个人失去了,却只能不停地寻找。一个追逐自由的少年,在得到自由的时候他到底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可以?假如少年失去了自由,他又要追寻到什么时候?人们喜怒哀乐,平凡还是热烈,究竟是谁来抉择?命运究竟掌控在谁的手中?我们真的喜欢做我们自己么......
  • TFBOYS之不变的爱恋

    TFBOYS之不变的爱恋

    2015年遇到你之后给我的命运带来了不同,她们在生活中的不同给三只无限的快乐,悲伤。他们的命运是怎么样悲伤,快乐,伤感,幸福。让我们一起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