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26700000008

第8章 培养应循序渐进

1.批评与鼓励的效果

对于孩子不要总是批评,要让孩子愉快地成长。而许多父母与老师并不懂得这个道理,对于孩子过于严厉,尤其在艺术的训练上更是毫不留情,以为这样做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经常听到大人这样训斥孩子:

“特意给你买了钢琴,你怎么不练了?”

“告诉你太阳是红的,你怎么用黄蜡笔画太阳。”

“给你讲过几遍这个故事,你还是记不住,真笨。”

的确,对于孩子,可批评的事是很多的,他们那么小,手脚不利落,发音不清楚,思维不灵敏,许多事情都做得半对半错的。可是仔细想一想,父母们脱口而出的批评,大部分是因为对孩子能力的错误估计而造成的。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孩子丧失信心。

孩子逐渐成长,会达到与学习某种技艺相宜的年龄。孩子在学会走之前必须先会站,心理学上把这种完成了接受教育的准备状态称为“准备”。没有完成“准备”的孩子就显得笨手笨脚,使望子成龙的父母感到心焦。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呢,不妨换用鼓励的方法。对于动物,鼓励的手段是喂食物;而对于孩子,父母的爱、关怀、耐心、理解就是鼓励。为了使孩子感到真正有力量的鼓励,做父母的必须使孩子觉得你和他们在一起时愉快、有趣、充满活力。孩子愿意和你在一起,认为与你在一起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奖励,是一种充满乐趣的交流。请父母们自问一下,你纯粹是因为好玩而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有多少(对孩子毫无要求)?如果答案是“很少”,那么你的爱与关怀很可能不足以作为鼓励,更不可能使孩子感受到你的耐心和理解了。

鼓励对于孩子是多多益善。不管孩子是在学习阅读技巧还是在学脚踏车,是在学习乐器还是在练习单调的起跳,只要孩子有进步就要鼓励,每有好的表现就要加强鼓励的感情色彩。如果父母或老师留心,总会找出理由来称赞与表扬孩子。

有个小朋友是个淘气大王,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怕他,不过老师并没有忘记鼓励。有一天,在休息时间里碰巧他因为夜里闹累了睡得很香,待他醒来后老师说:“你今天休息得最好。”当他妈妈接他时,他骄傲地告诉妈妈“老师说我今天休息得最好。”第二天,他又乖乖地休息了。这种做法叫做“有效加强”,当孩子表现好时,我们不注意,不去表扬,就是对他的好行动不予以加强,而当他表现不好时,我们却立刻注意到并立刻加强了。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每个父母都十分清楚。

艺术创作也是如此,比如画画,孩子往往是兴趣一来就在他们认为可画的地方画,有位家长下班回家,看见干干净净的门上、立柜上、墙上、地上到处是粉笔画,真是哭笑不得。后来,这位母亲想到,对孩子的绘画兴趣一定要鼓励,而不要扫孩子的兴。所以,她先夸孩子画得真多、真好,随后又指出今后不要画在墙上,而要画在纸上,并且买几个图画本和彩色蜡笔、油画棒、水彩和毛笔,告诉孩子每天画的都写上日期,看哪一天画得多,画得好。以后,又给他订了《小朋友》画报,买了几本画册。这样做,对孩子的绘画兴趣就是莫大的鼓励。

2.不求一时的成绩

常常有这样的父母,他们希望孩子每一堂课都有一次看得见的收获。比如上绘画课,就必须学会画一样东西,上音乐课,就必须学会一段完整的曲子。可是艺术才能是日积月累一点一点地获得的。那造化钟秀般的神童,毕竟是极少数。况且,孩子只能接受艺术启蒙教育,将来他并非会立志成为音乐家、画家。

父母往往从自己的愿望出发,急功近利,采取一些错误的教育方法。例如画画,父母往往告诉孩子应该这样画或应该那样画,弄得孩子即使想自己画,也担心没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去画而遭到训斥。有的孩子会说“不会画”而请父母帮助,于是父母毫不犹豫地立刻给孩子画上一个草图,并说:“这是个轮廓,你就照猫画虎吧。”孩子画完后再去不安地看父母的脸色,问:“这样画可以吗?”于是父母又指导说:“把影子画得清楚些,近处的人画大些,远处的人画小些。”或者家长干脆说:“画得不像,我给你画吧”于是一张父母满意的图画诞生了。

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得不到按自己的想象去画画的能力,画画的时候每每想着不要让大人耻笑,不要受到斥责,一定要按要求去画。画完之后心情也是不安与迷乱的,总是担心着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样,孩子会一点一点地失去绘画的兴趣,也失去了绘画的能力,这是很可悲的。

画画对于孩子来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孩子画的画由于受到年龄与生活经验的限制,总是存在着缺点。同时,孩子眼里的世界和成人的也不一样。比如,画画的时候观察不仔细,涂色不均匀,夸张他们感兴趣的那一部分,比例不对等等。但是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创造,鼓励和保护他们“独具慧眼”的观察力,尊重孩子的个性。这样,孩子会一天比一天有进步,能长久保持浓厚的绘画兴趣。即使孩子将来不当画家,但是通过儿童时代的学画活动,他同时学会了观察世界,学会了欣赏美好的事物和景色,在学画中保持了自信心,培养了自我评价能力,练就了一双灵巧的手,形成了大胆设想、勇于实践的性格。

这样一对比,我们也许就不会再逼迫孩子去模仿大人画画了,也许还会从比较中得到反思: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会画画,都把画画当成至高无上的艺术?其实,每一个有脑有手的人都具备学会画画的条件,那么,他们是不是在童年时代也接受过不正确的绘画教育呢。

3.天才的坎坷人生

许多伟大的天才都过着常人望尘莫及的生活,令人仰慕、敬重,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他们人生的坎坷。

奥地利著名音乐家莫扎特从3岁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练琴,从6~26岁在欧洲各国旅行演出时,几乎从来没有住过旅馆,只是在一辆带篷马车中练琴。12年的旅行生活严重损害了莫扎特的健康,他瘦得皮包骨,几乎是从死神手中逃出来的。

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童年时期受过父亲极其严格的训练,严格的程度有时超乎人情所允许的范围。父亲经常把四岁的贝多芬关在屋子里,命令他几个小时不断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有时,喝得醉醺醺的父亲深夜回家,发现贝多芬已经睡熟了,就把儿子立刻打起来继续练钢琴,叫他一直不停地弹到天亮。幼年的贝多芬经常受到父亲可怕的训斥,生活中没有欢乐,常常因为每天的功课过于繁重、异常单调而偷偷泪流不止。

艺术天才们在父母的期待下接受了极端的天才教育,结果变得伟大、著名。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身心健康也因此受到损伤,造成终生不幸。比如莫扎特,后来各种重病缠身,父亲逝世后过着乞丐似的生活,35岁时早逝,死亡原因不明。有人说死于尿毒症,也有人说他是由于胡思乱想、忧郁症缠身而服毒自杀的。

贝多芬因为生活不幸,染上了酗酒的毛病,57岁时便逝世。据说,他在丧失意志前,曾经用拉丁语留下绝命诗:“拍手吧!各位,喜剧到此结束。”

英国文豪约翰·罗斯金是一位在虔诚的清教徒母亲的教育下长大的。到了晚年,他说:“一般说来,我所接受的教育是错误的,这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他长大后多次发疯,尤其是逝世前一年,由于严重的精神错乱而痛苦不堪。

许多天才受到了父母的杰出而特殊的教育,成了出众的人物,却度过了坎坷的一生。这引起了我们深刻的反思。早期教育是能够造就“天才”的,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指导与合理的训练,虽然孩子受到本身能力范围和身体条件的制约,但培养出一般人看来感到吃惊的能力,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天才的人生之所以波澜起伏,是由于他们接受的早期教育,是集中智能来接受某种技能的,进行早期教育的目的过于偏颇,造成对心灵的创伤。

天才们的坎坷经历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孩子是不是“天才”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成为一个正常发展的人。所以在早期教育中,应把培养美好的品德与健康的身体放在首位。

4.打开面向世界的“窗口”

儿童的天性是纯真、美好的,他们具有对美的敏感性和质朴性。孩子们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声音感知世界。从母腹中出生以后,他会通过色彩、形状去观察世界。以后,他还会通过语言理解世界,并通过游戏和运动与世界接触,融为一体。

艺术教育的事实证明,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是一项艺术教育的系统工程,它要根据孩子成长的特殊规律,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明快的节奏,鲜艳的色彩和准确的线条,有韵律的诗歌,生动的故事,智趣技巧的游戏,有节律的运动等,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这也就是教育学上所称的美育,它需要与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德育、智育结合起来,才可能把孩子培养成有健康的审美趣味和一定审美能力的人。

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实质上是一种综合艺术教育,它需要孩子欣赏自然美,理解文学艺术美,渐渐接近社会的生活美。它以生动、具体的美感艺术形象感染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的正义感,陶冶孩子的性情,进行寓理于美、寓情于美的教育,使孩子的思想情操、认识水准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得到提高。综合艺术教育需要孩子动手动脑、动口动腿,需要大胆地涉猎多种领域,如音乐、绘画、文学、戏剧、电影、游戏、运动等等。这将促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修养的人。

无论在学校、社会、家庭,父母都应当十分注意发现和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把握他们对艺术美的追求契机,引导他们走进艺术的殿堂。

综合艺术教育将为孩子打开一扇面向世界的宽阔窗口,使他们在对美与丑的比较和发现中认识事物的特征,使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同社会的生活美、自然美融合在一起,使他们成为走向未来的一代新人。

同类推荐
  • 心理健康篇(儿童家庭教育系列)

    心理健康篇(儿童家庭教育系列)

    本书主要介绍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孩子的基本方法、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关于留守儿童和灾后心理健康的问题及对策等内容。
  • 母婴护理与保健

    母婴护理与保健

    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心理学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科研成果,以让孩子学会学习、开发儿童的智商和情商为主线,详细地介绍了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 好成绩是帮出来的

    好成绩是帮出来的

    本书汲取中外教育实践之精华,汇集当今杰出父母在孩子早教、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几个阶段的教育经典案例。
  • 幼儿入园第一年:蓝天幼儿园高级教师与家长交流手记

    幼儿入园第一年:蓝天幼儿园高级教师与家长交流手记

    2-3岁是幼儿成长发育最为关键的时期。在心理上,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出现“不听话、耍性子”甚至反抗的现象;在情感上,亲子“依恋关系”强化,情绪外露易变;在身体上,肢体动作、平衡能力有较快的发展,语言表达、听说能力正在形成。然而,此时也是幼儿即将离开家人,独自入园的时候。这期间,孩子因突然长时间离开家人所表现出的“分离焦虑”与年轻父母因对孩子的“担忧牵挂”的而产生的两种情绪波动强烈,这无疑是对初为人父母者的一个严峻考验。本书采取了家园双方对话、讲故事的形式,以生动的案例为家长解忧释疑。同时,也可为托幼教师的日常工作提供参考。
  • 1分钟父母教子细节枕边书

    1分钟父母教子细节枕边书

    本书分别从生活、学习、沟通、心理、品质五个方面列举孩子成长过程中的56个大问题,并且提供了详尽实用、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热门推荐
  • 做自己的排毒医生

    做自己的排毒医生

    本书共10章,包括:排毒先识毒、职场排毒、生活排毒、饮食排毒、运动排毒、对症排毒、精神排毒、传统排毒等。
  • 还有幸福陪着我

    还有幸福陪着我

    她说过音乐是她的一切,她甘愿为它放弃一切,可这一切却随着他的出现而改变。她讨厌过他,她也爱过他,她想一辈子和他在一起,他为她做了许多事,她献出了她的初吻,在雷电交加的夜晚,他们纠缠在一起,将第一次献给了对方,原本可以幸福的过完一生,可是命运却一直在捉弄她。发小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她要和自己抢夺爱人,偶然间他将她介绍给母亲,可母亲对她极度不满,偏要他和她在一起,他说过“我宁愿放弃一切,也不会离开智爱的”。偶然间她怀孕了,这事被他母亲知道,智爱被仁娜约出来,假装要和她和好,可这一切都只是阴谋的开始。
  • 御宅千机变

    御宅千机变

    某宅穿到异界大陆,历经九万年修成神王!突破虚空,重返地球!然,世界已过五百年,以往所熟悉的已经彻底消失。“啊,被遗忘的记忆正在苏醒。”“让你们看看死宅的脑洞吧!”林洛举起一把剑,大喊:“誓约胜利,咖喱棒!!!!”《这就是偏偏有无敌的力量,却要通过二次元的技能施放出来》《偏偏能一剑直接戳死敌人,却要放个大招》《我就是要大炮打蚊子,我就是要装比,我就是要嗨,你咬我......》
  • 无量记

    无量记

    人族,妖族,魔族。因何而战,为何而战?儒、释、道,是信仰昊天,还是寻求无法无天的大自在?什么是真正的‘道’?何为真正的‘圣解脱’?一切,尽在‘无量’中。
  • 粉暖鱼侣

    粉暖鱼侣

    一个心情愉快的早上帮助了一位老太太,谁知却被老太太骂了,在逃跑之余,居然撞到到一个“红烧猪头”,他们的故事从次展开,从一个配角慢慢走上主角,幸福光芒笼罩着她。这本小说就好像是在一个杯子里先放了点糖浆,然后灌进了黑浓咖啡,啜一口试味发觉太苦。随之再加入糖浆,却又太甜,再加咖啡,又苦了。就是这样。就是这样的悲喜交集的小说中将甜蜜与痛苦写得无以复加,让你的心也随其放松又揪紧!
  • 太上灵宝净明九仙水经

    太上灵宝净明九仙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兽之泰坦归来

    魔兽之泰坦归来

    自诩高贵的西方大陆,一直视东方为蛮夷;盘踞在海外的岛国劣民,一直觊觎这片肥沃的土地;看似和平安详的世界,谁又知道暗潮涌动;挣脱世间枷锁,看我天朝大帝觉醒归来!!!尘封的情怀,不一样的故事
  • 59次追爱:墨先森的流萤女王

    59次追爱:墨先森的流萤女王

    他是北美墨家二少爷,她是有着明星梦的普通女孩,他的记忆里有着一个有着茶香的美丽天使,却万万没想到他的天使竟然······“乖女孩,吻我。”他的一次次索吻却换来她的一次次躲吻。霸道总裁欲发火,她款款包袱远走他乡。他深情,她漠然;他追,她闪;他找,她藏。她很怕最后只是泡影,她赌不起,逃离是最好的保护。他说:“我愿用我三世痛苦只求换她一生幸福。”他说:“能站在你的身边为你遮风挡雨,即使是死亡也是一种幸福。”他递上一枚Fireflytears,“我的流萤女王,请嫁给我!”
  • 娱乐至上

    娱乐至上

    不大会写简介,基本上本书写的是主角重生之后以韩国娱乐界为跳板,席卷亚洲娱乐界,建立美女明星11的故事。喜欢李孝利,喜欢宝儿,喜欢蔡妍,喜欢LeahDizon,喜欢星野亚希的都不要错过哦!但是如果你是喜欢松岛枫,喜欢吉泽明步的话嘛!嘿嘿,那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啦!【娱乐至上①号交流群:3524097】
  • 人间乐诱部

    人间乐诱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