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9800000003

第3章 地理环境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1)

一、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自治县西起东经103度10分,东至东经103度44分,南起北纬35度30分,北至北纬35度50分,面积1462平方公里,县政府设在自治县中部偏西的锁南镇。东乡族自治县境呈方圆形,四面环水,中间高突,海拔最低为1736米,最高为2664米,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交错穿插。地貌属切割破碎的黄土地貌,山坡陡峭,悬崖绝壁处处可见,山坡一般坡度在30度以上,有的达70度,险峻壁立,呈“V”字形状,“隔沟能说话,握手走半天”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天然植被和林木毁坏严重,生态系统处于失衡状态,水土流失严重,黄土覆盖层薄。气候属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春秋相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短,日照丰富,干旱少雨,分布不均,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4.9℃,全年日较差9℃,另外,干旱、冰雹、低温、霜冻、洪水、暴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干旱造成的损害尤甚。东乡族人口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全国东乡族人口有373872人,其中甘肃省境内有311457人;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有307876人,其中东乡族自治县境内有1.72246人;迁居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的东乡族人口有6万余人,其中新疆境内有56464人。此外,在兰州、定西、河西地区一带也有少量散居。东乡族自元末明初在东乡地区形成后,经历了3次大规模移民活动,第一次是在清代同治年间临夏回族、东乡族人民大规模反清起义失败后,由于生活所迫和清廷的“善后”政策,东乡地区的东乡族开始向周围的广河、临夏、康乐、和政、积石山等地自发移民;第二次是1958年至1962年三年严重干旱的发生被迫许多东乡族人民背井离乡,远走他乡,迁往新疆谋生,大约有2万~3万人迁到新疆;第三次是80年代后期开始的由党和政府组织向甘肃河西地区移民,并在酒泉地区设小金湾移民基地1处,并于1996年成立玉门市小金湾东乡族乡,接收东乡族移民6千余人,另外开发了几个移民点,结束了以往东乡族盲目自发性的移民活动。目前甘肃省境内共有2个东乡族自治县、5个东乡族乡,即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广河阿里麻土东乡族乡、井沟东乡族乡、和政县梁家寺东乡族乡、临夏安家坡东乡族乡、酒泉地区玉门市小金湾东乡族乡。

二、东乡族历史上的经济生活

元末明初东乡族的形成初期,东乡族的经济生活以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为主,农业为副。手工业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东乡地区的一些与手工业有关的地名中可以看出,如伊哈赤(钉碗匠)、免古赤(银匠)、妥木赤(铁匠)、沙黑赤(镇守者)、坎池赤(麻织匠)等,“赤”在东乡语中是匠人的意思,这些地名的来源与元初在蒙古军队中服役的东乡族先民“撒尔塔”(sart)匠人从事手工业生产有关,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东乡族先民“撒尔塔”人的一些职业特征。商业也是元末明初东乡族从事的主要行业之一,斡脱是元代特种商人的名称。在东乡以“斡脱”及从其衍化而来的“窝妥”、“科妥”等命名的地名多达16处,说明元代东乡族从事的职业中商业也占有重要地位。元代东乡族的畜牧业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蒙古军队对马匹的需求,当时在东乡境内的养马场有6处。从整个元代及明初东乡族所从事的经济、生产领域来看,当时他们的经济活动与中亚地区传统的经济生产很接近,注重手工业、畜牧业的生产,善经商,轻视农业;而汉族地区传统经济生产方式对东乡族经济生产的影响尚小。但从明初以来,汉族传统的农耕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逐渐扩大,到“文革”时达到顶峰。在明代,农业生产开始发展,“屯田”、“屯寨”的规模扩大,商业活动由于河州茶马司的设立有所发展,东乡地区地处汉族的农耕地区和藏族游牧地区的交汇地区,加之善于经商的民族特征,参与当时的茶马交易是顺理成章的。随着商业交易的发展,对东乡族的畜牧业尤其是养马业打开了较稳定的出路。在整个明代,东乡族的经济依然以商业、畜牧业为主,但农业地位逐步提高,手工业的地位有所下降。在清代农业地位继续上升,但商业贸易活动由于茶马司的取消而衰退,对商业依赖性较强的畜牧业和手工业也随之衰落。清代东乡族商业的衰落一方面与茶马司的取消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清政府对东乡族施行的歧视、仇视性政策和由此引起的连续残酷“善后”政策,对东乡族经济的破坏是巨大的,广大人民穷困潦倒。民国时期经济状况有所改观,商业开始重新繁荣,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初期至“文革”期间,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商业活动被当成“小资产阶级尾巴”而取缔,经济形成单一的农业生产形式,汉族的农耕文化对东乡族的经济生产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纵观东乡族从形成到“文革”时期六七百年间,东乡族经济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商业、手工业为主到农工商并重到重农轻商,最后到单一的重农过程,这也是汉族农耕文化对东乡族经济影响日益扩大的一个历程。改革开放以后,东乡族的商业活动以空前的速度迅速发展,世世代代生产生活于东乡这块贫瘠土地的东乡族农民开始走出家门,走出东乡,在北京、深圳、海口、广州、云南、拉萨、宁夏、青海、新疆,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在中东都可见到他们经商的足迹,传统的单一的经济生产方式已经开始转变,并逐步形成以农业、商业为主,工业、手工业、建筑业、养殖业为副的多样化生产格局。

三、东乡族生产活动方式

(一)畜牧与饲养

东乡族的畜牧业属农业畜牧业,与农业相存相依,也是东乡族经济生产的支柱之一。畜牧业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为农产而饲养的大牲畜,如牛、马、驴、骡等,主要供农业生产上挽役使用,也是驮运和乘骑的工具;另一类是广泛牧养的绵羊和家禽,主要供人们食用或交易。养羊在东乡地区极为普遍,其作用有四:一是剪毛,每只羊每年可剪2斤毛,主要用于擀毡或织褐子,有余则出售;二是积粪,每只羊每年可积一垧地的粪;三是出售;四是食用。东乡地区山大沟深,牧坡虽不大,但星罗棋布,牧草茂密旺盛,村间小块草地到处都有。东乡大部分地区采用合群放牧,一群百只左右,但不都是自家的,有些是替亲戚朋友牧养的。东乡族所在大部分地区,几乎一半农民家里都有一个牧羊人,或为老人,或为儿童,一般是家庭中的弱劳力。替人牧养的羊只所剪的羊毛归牧羊人,产下的羊羔由牧羊人和主人平分,在合群放牧时,自家尽量多配有种羊,以吸引别人寄养。通常每天放牧2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放牧时,牧羊人一般随身带一把铲子和一个称之为“ferou”的甩炮。ferou是用一块巴掌大的布头或皮子两头挂两根长1米左右的绳子制成。这种甩炮是用于在大山坡上挡羊、拦羊用的,它既可当牧羊鞭,也可作防御野兽的武器。另外东乡族还有养“栈羊”的习俗,栈羊一般用来办红白事,喂养时一般不让活动,拴在圈里,多喂粮食,不能拉出去放牧,公羊在1岁左右时阉割,称为羯羊,羯羊膘长得又快又肥,是东乡族宴宾待客的美餐佳肴。

牛、马、驴、骡一般在家饲养,很少放牧,夏秋两季的饲料主要是苜蓿和草谷,冬春二季则是铡碎的干草拌麸子和切碎的小洋芋,大忙季节须给大牲口加料,喂尕麻豆。为了饲养大牲畜,东乡族农民一般都有一亩左右的苜蓿地或草谷地,苜蓿、草谷长成后每天铲一次,驮回来,用铡刀铡碎后饲养。有些人家在收完麦子后,种上燕麦,霜降以后,燕麦长成尺把高,就把燕麦拔了,驮回家摞在房顶或墙头上,晒干后留作冬天的干饲料。

东乡族的家禽主要是鸡,除了一般的公鸡、母鸡外,东乡族还养一种称之为玄鸡的鸡。一只玄鸡的肉可达7至8斤,有的高达10斤以上。东乡族喜拿玄鸡做礼物,尤其是在定亲、开斋、会官时,讲究选双不选单。

此外,东乡族还养狗(用以看门)、猫(用于抓老鼠)、兔子(多食用)、鸭等家畜家禽。

(二)农耕

同类推荐
  • 千秋国士梦

    千秋国士梦

    本书以东汉名章之世为背景,描述了一如你我的平凡少年穆维周,一步步成长为无双国士的穿越故事。宫廷政治、江湖风云、金戈铁马、儿女情长、四海冒险。。。特别的经历让穆维周对爱情、人生、世事、国家命运产生了特别的认识。在“山无棱水为竭,才敢与君绝”“士不可不弘毅”“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等历久弥新的理念激荡下,穆维周感受着开明之世的伟大与卑劣、正义与邪恶、明智与愚蠢。。。俯拾皆是的少年也终究成了“当仁不让”的无双国士。曾经有个传说,传说有你有我
  • 中国历史的侧面Ⅱ:近代史疑案的另类观察

    中国历史的侧面Ⅱ:近代史疑案的另类观察

    中国近代史是复杂和精彩的,有时又是颠覆的,这里的讲述,与我们记忆里的古板印象迥然不同,绝非一般历史书上的忠奸两列、黑白分明。作者挖掘出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让那些我们曾经熟悉的故事再次拥有震撼人心的温度与力量。本书不仅彰显了历史巨大的魅力和诱惑力,对于读者更有激发思考、助力当今的实际意义。
  • 十月生辰石

    十月生辰石

    生辰石,秦年初现,始皇得之。据传始皇将之铸成钥匙八具,命名十月。然大成之日,八把钥匙诡异消失,下落不明。嬴政遂派方士徐福出海找寻,其后徐福亦不知所踪,而后不了了之。沧海桑田,逾两千余年,钥匙重现人间。消息出,天下人趋之若鹜……
  • 误闯春秋变霸主

    误闯春秋变霸主

    一场车祸,让西九龙重案组高级督察邹子华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变成了晋国二公子重耳。那是一个群雄争霸的年代,晋国在外有秦、齐等国虎视眈眈,在内有骊姬和荀息阴谋不轨,还有心术不正的晋国三公子夷吾,再加上胸怀坦荡的世子申生。莫名其妙来到这个时代的邹子华,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命运,而努力去拯救晋国的命运。假途灭虢,平冤案,斗骊姬,出使楚国,代晋献公参加葵丘之会,蒲城斗秦军,流亡天下,杀夷吾夺回晋国,称霸中原……一幕幕精彩的故事接踵而来都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改变历史,也不能创造历史,但是因为邹子华的意外出现,会不会让历史上所记载的春秋和现实发生一点点改变呢?(稗官小说不求实事与正史相合,学者通人不必深究。)
  • 我爹程知节

    我爹程知节

    和小时候听说过的《隋唐演义》时代的那些大大们生活在了同一个时代,和那些大大们做邻居的生活。
热门推荐
  • 管理就这几招

    管理就这几招

    管人、管物和管事是企业管理的三大课题,其中以管人为最难、最复杂。《管好员工就靠这几招(智慧增强版)》从管理员工的基本招数、树立权威的绝招、关心员工的绝招、批评员工的绝招、给员工授权的绝招、考核员工的绝招、管理特殊员工的绝招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员工管理的实用方法,旨在帮助管理者提高管人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驾驭人才,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是企业管理者管理企业的必读必备图书。《管好员工就靠这几招(智慧增强版)》由宗权所著。
  • 废材倾城:逆天神女不为妃

    废材倾城:逆天神女不为妃

    爽文+宠文+男强女强+美男三千,女主只取一瓢。从荣耀的巅峰跌落深渊,重生为青楼里的废柴小丫鬟又如何,她照样能凭借无比强悍的灵魂力量,唤醒神器元神化身为美男为她所用!风采绝世的王爷,自负任性的太子,狂傲勇猛的战神,情场如战场,她在战场中运筹帷幄,翻云覆雨。宅斗、宫斗、文斗、武斗……为了复仇和使命,她遇神杀神、无所不斗,却独独因他的柔情而乱了神魂。素手轻挥之间,弹起一曲迷神引,寻找十大神器,修复皇朝龙脉,降服世间神兽,撼动天下英雄!最终,她与他的身份竟然会是?天下存亡,生死爱恨,皆在她的一念之间,如何抉择?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帝宇灵缘

    帝宇灵缘

    倚剑天涯听风雨,宁负天下不负卿。莫笑少年无为时,登峰绝顶几人何。且看一代灵帝艰辛成长之路。
  • 贴身高手

    贴身高手

    神秘少年回归都市,却开办了顶包公司。冰山总裁的冒牌男友,魅力明星的贴身保镖,完美校花的护花教师……什么?要和我做一些爱做的事情?抱歉,我不是那么随便的人……得加钱!
  • 地狱炼金大师

    地狱炼金大师

    一个六万年后的炼金博物馆管理员,携带着最完善最顶级的炼金技术穿越到了六万年前的异世。且看,一个亡灵系满格魔法师和炼金大师的崛起之路。
  • The Age of Big Business

    The Age of Big Busin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实用偏方秘方

    实用偏方秘方

    中华医药博大精深,不但在历史上名医辈出,在民间也大量流传着珍贵的偏方、秘方。例如一颗葱、一头蒜就可治病;一杯白开水就能止住打嗝……这些偏方、秘方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甚至很多偏方不花分文就能治好疑难杂症,以致于西医拍案称奇,如非亲眼所见,好像天方夜谭,使西医不得不承认中医之伟大以及中国偏方之神奇妙用。这些偏方、秘方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和苦苦探索,它不仅是众多医家心血的结晶,更是造福广大人民的巨大财富。有人说中医药是国粹,更有人认为民间偏方、秘方是“国宝”。
  • 极品护花狂医

    极品护花狂医

    阎王要你三更死,小爷留你到五更!他是医界的奇才,也是娱乐圈中的花花公子,各大网站和报纸的头条,永远都有他!高挑的女老板、冷艳的御姐、痞子气的女房东,唐峰的身边时时刻刻都不乏美色相拥,他被病患们奉为上帝,被记者们称为钻石王老五,被同行们称为是狂妄的疯子。唐峰就是一个这么矛盾的综合体,爱他的人将他捧若神明,恨他的人,则巴不得和他同归于尽!但无论如何,谁也不可否认,他就是一个神奇的缔造者!
  • 陌上梨花开

    陌上梨花开

    一朝穿越,拜他为师朝夕相处暗生情愫,招惹来一段凄美的孽缘“你可愿意做我的徒弟?”话音落下,陌浅眼前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个人她没有抬头,就看着那个人的衣角随着风轻轻摆动着,陌浅就这样呆呆愣在了那里。这样看过去一个人跪着一个人站着一阵风轻轻吹过,吹动那个人的发吹动了陌浅的心弦。一名少女疯狂的向着一棵树撞去,边撞边痛哭流涕地说“为什么我不是仙!为什么…为什么是魔!”几根冰凌在他身上穿梭而过他睁大眼睛愣在了那里,一名中年男子愤怒地惊呼出声说:“他可是你师傅!”。少女收回了控制冰凌的手,面无表情的看向中年男子说:“他还算是我的师傅吗?”《此书原创已在起点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