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9800000017

第17章 东乡族宗族文化(2)

该宗族主要定居于东乡唐汪川,其远祖为四川人(汉族),据唐氏家族的家谱记载,“我们这个家族唐姓的祖先原属四川省人,早在元末明初,唐姓这个人是兵卒小头领,到晚年退伍后,主动要求就地落户,结果他选择了洮河汇入黄河尽头的地方八眉山麓,洮河之滨的河谷峡地底滩寺落户,不久,便在底滩寺山头不远处赵家山和一个赵姓女子结了婚,后发现照壁山,从此定居于此,此处依山傍水,地势宽阔,按田建房,作为终生立足点”。

唐祖于元末明初定居唐汪川后,在唐汪川照壁山落户,唐祖有三子,其中次子迁居上川,唐祖次子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皈依伊斯兰教。随着唐氏家族人口的繁衍,唐氏在人数上超过川内原住户,始有唐家川之说。在清乾隆四十六年,二房头后裔参与苏四十三的起义,失败后,在清廷残酷的“善后”工作中,成年男子被赶尽杀绝,妇女发配边疆为奴,幼年男子被阉割,仅剩四十六名童子(据传是由汪姓玛目藏于家中夹壁墙中而幸免)。

唐氏宗族在清乾隆四十六年的劫难过后,逐渐又开始兴盛起来,人口发展迅速,其特征是,家族中保留了较多的汉族文化,重视教育,重视文化,自乾隆四十六年后,使用了一套完整的排行字。目前,唐氏家族中除唐祖与“得”字之间的辈份不得而知外,其余排行字为“得、寿、敬、尊、汉、正、自、成、有、万、文(增)、玉(国)、士(占)”十三辈,之后唐汪上下两川唐氏前辈唐小泉、唐小霞等人商定,将“致、仲、和、学、勤、尚、廉、广、进、修、祖、德、施、延、纲、宗、礼、少、述、民、泽、开、富、源、录、启、昌、繁”28字作为“占”字辈以下的排行字。

东乡唐氏宗族现在有汉、东乡、回、土四个民族一千余户(约7000余人),而且唐姓回、汉同宗共族,和睦相处,重大决策由上、下两川(上川以东乡、回族为主,下川皆为汉族)协商共同决定,在下川建有唐祖庙一处,实际上就是唐氏宗祠,而且每年都举办一些庙会活动。在建国前,上川回民也经常参加庙会,建国后,上川唐氏逐渐疏远了与下川唐氏的关系,而且逐渐减少参加庙会的次数,但时至今日,上川人虽不直接参与庙会,但也有人间接为庙会捐款捐物,以示对唐祖的纪念。上、下两川人至今互称“本家”。唐氏宗族(上川)现分为十头,分别是上车门、下车门、西叉、尕后家、沈家、祖门、打浪、尕背巷、莫妥沟,每头组成一个大家伍。此外,在兰州、东乡锁南镇、临夏市、金昌、新疆等地亦有分布,共约2500余人。

四、红泥滩宗族

该宗族先祖为东乡那奴人,约于明末清初迁居东乡洮河之滨的红泥滩村(也叫阿麻洒村),其后子孙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其后人中有~部分人迁往陈家附近的河滩,取名曳松达板,俗称达板,其后,又从达板村有部分人向西迁徙至距达坂村5里之遥的拱北滩定居,形成三个自然村。即,红泥滩、达板、拱北滩。此三个村每村都有居民:300-400户,共约10t30余户。红泥滩宗族成为东乡的名门望族的主要原因是:该宗族的一个成员马伏海于清乾隆年问创建胡门门宦而开始的。

马伏海,经名艾布里则地,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七岁就学,在本村清真寺(阿麻洒村)读阿文,他年轻好学,常负笈千里,云游四方,寻求良师。乾隆十一年,他去西安崇文巷清真寺,拜王尕维阿訇为师,三年后回到家乡,声称于乾隆十四年(1747年)斋日二十七晚上在岽文巷大寺遇见“海子若”(伊斯兰教传说中的一位长存的圣人),便深通万性理学,知道了天人合一的奥妙。从此开始了传教活动。马伏海学识渊博,并对天文地理有较深研究,精通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他在家乡红泥滩传教时,受到宗族成员的支持和依赖。马伏海殁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享年九十七岁。他在八十岁时,雪白胡子突然变黑,故人们皆称其为胡子太爷,称他的门宦为胡门门宦。

红泥滩宗族在马伏海的作用下,开始成为东乡地区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并于民国前期达到鼎盛时期,清同治年间,马伏海的孙子马万有同北庄的马悟真,花寺的马永瑞、马占鳌等人反清,占据河州达七八年之久,是当时义军的四大头领之一(当时的义军分为四支,马悟真、闵殿臣为一支,主要领导东乡的义军,也是四支义军中人数最多的一支;马占鳌、马海晏为一支,主要统领西乡的义军;马万有为一支,主要统领南乡的义军;马永瑞为一支,主要统领河州城内的义军),后于同治后期,随同马占鳌等人降清,四支义军中,马占鳌、马悟真、马海晏等人受了官职,马万有解甲归田,没有受职,闵殿臣于两年后重举义旗,马万有解甲归田后,怕左宗棠起疑,遂令四子马福寿参加马占鳌的军队,官至统领,并率兵在北京恶战八国联军,他攻打法国使馆,并炸毁使馆,并受命守卫皇宫,保护慈禧到长安,受到清廷的赏识。民国十二年,马国礼任甘肃省事业厅厅长。马万有第五子之子马国仁曾任陇南(秦州)总兵和镇守使,是当时甘肃的八大镇守使之一,后于民国三年(1914年)4月在天水堵击白朗时阵亡。在整个民国时期,红泥滩宗族是东乡地区最有权势、最有影响力的宗族之一,其成员在政界、军界任要职者众多,到建国前期,其宗族成员还担任过广河县首任县长等职。

红泥滩宗族主要聚居于东乡红泥滩、达坂、拱北滩三村,在广河太子寺(现城关镇)亦有相当数量的成员,太子寺也是该宗族的重要据点和重大事件的策源地,因为马伏海(胡子太爷)的胡门拱北修建在太子寺。

五、张门(氏)宗族

张门(氏)宗族的先祖为阿拉伯人穆乎引的尼,相传他是穆罕默德的第十一代后裔,他于明末来到东乡传教,并定居于东乡大湾头村(在沿岭乡),受到大湾头人的接济,由于大湾头人皆姓张,故取姓张,取名张玉湟,字普吉,并在大湾头创建了中国伊斯兰四大门宦之一的库布忍耶门宦(也称大湾门宦或张门门宦)。

张玉湟有子三人,其中一子回国,其余两子随同张玉湟定居大湾头,张玉湟殁后,葬于大湾头,后来在其后裔的主持下修建了大湾头拱北,教权由其子哎黑麦提·克比若继任。克比若继任后,积极宣传教义,信徒居增,导致部分张姓汉族的不满,并以“邪教”告到当地地方政府,被地方官吏以引诱良民为由,将其下狱,不久殁于狱中,后来,教徒为其修建了拱北。张门的第三任教主是哎布·吾斯麻乃,第四任教主格兰丹若密若,第五辈是豪三牙若,第六辈哎罕默提·依斯目笼的尼,第七辈是哲玛龙的尼,第八辈是克麻龙的尼,第九辈是敬以地·和哲·阿布都惹豪麻尼,在传到第十辈时,发生分裂,其两个儿子张星武和张海如争教权而不和,兄弟二人分居两处,张星武占据大湾头被排为第十辈教主,张海如居康乐巴松山拱北,列为第十一辈教主。

张门宗族谱系清楚,族员多从事宗教职业,但人丁不太兴旺,时至今日,宗族成员仅约不足千人,主要分布在东乡大湾头、锁南坝、洒勒、康乐巴松山庄、兰州等地。凡宗族男性成员,皆被张门门宦教徒尊称为“巴巴爷”,有较高的地位。该宗族自产生至今,其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始终具有较浓厚的宗教色彩,该宗族能成为东乡的望族,也是与此有关的。不过与东乡地区的其它两个具有较浓厚的宗教色彩的宗族白庄宗族和阿麻洒宗族相比,张门宗族在历史上参与的政治活动极少,因此其知名度及影响力远不如白庄宗族和阿麻洒宗族了。

六、妥氏宗祖

其先祖为随成吉思汗南征的蒙古兵或军官,后屯田于东乡妥家沟,在元朝实行“屯聚牧养”和“编民”政策下,成为编民,定居于妥家沟,后有一部分人从妥家沟迁沟山头的马场村,后又有一部分人从妥家沟和马场村向杨妥家(临夏市)村、三木妥家(东乡高山乡境内)、锁南坝、青海同仁保安三庄等地,其中妥家沟、马场两个村为纯妥氏家族人聚居的村落。

妥氏宗族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名名震天山南北的义军头领,名叫妥明(亦叫妥得磷),曾在新疆率众起义,被部下奉为“清真王”。妥明,经名达吾德,生年不祥,殁于1873年,年轻时拜东乡白庄门宦创始人马葆真为师,成为马葆真的四大“那衣布”(又称四大哈里发,高徒之意)之一,清同治元年(1862年),陕甘回民起义爆发,妥明携眷出关来到迪化(乌鲁木齐市),在索焕章的推举下成为掌教阿訇。同治三年,率北疆回民举行反清起义,占领迪化城,整个北疆都成为其势力范围,还曾一度占领过东疆的哈密、库车等地,其极盛时,陕、甘、宁地区的回民义军如肃州的马四、河州的马彦龙、西宁的马尕三、宁夏的马化龙等人也接受了清真王妥明封给他们的元帅头衔,听从妥明的号令,后来在与南疆阿古柏的争斗中败下阵来,后在阿古柏占领玛纳斯城时,服毒自尽。

妥氏宗族族人现主要分布于东乡、临夏、兰州等地,约3000-4000人,近年来,妥氏宗族人才辈出,在东乡族地区无论政界、学术界、文化界、宗教界都有其踪影,且不乏成就显着者。

上述六大宗族是东乡族中较有名也是俱有代表性的宗族。当然白庄宗族、巴素赤宗族、羊沟闵氏宗族、何氏宗族、唐汪川汪氏宗族、麻十里沟的马氏宗族等宗族也是东乡族历史上闻名一时的大宗族,在此我们不再一一叙述了。总体而言,东乡族的宗族观念很强,一个宗族就是一个社会团体,每个家庭遇有重大事情,则先由亲家伍(由一个祖父的后人组成的家族)处理,亲家伍处理不了的则由大家伍处理,大家伍处理不了的,则由“阿恒德”村落处理,“阿恒德”处理不了的交给清真寺或地方政府。宗族成员间皆不得通婚,不论远近,在定亲时,首先要弄清楚是否为宗族的人,如果确认不是,才能定亲。宗族的“先祖”一般建有拱北,但近代兴起的伊赫瓦尼派反对修建、崇拜拱北。宗族中虽然没有设“族长”,宗族内的重大活动,一般由族内年长者和德高望众者或辈份高者主持、决策。主要表现在排忧解难、财产分配、婚丧嫁娶、量田建房等方面,作出的决策对宗族成员有很强的约束力。

同类推荐
  • 大话中国历史——司马锐中华史

    大话中国历史——司马锐中华史

    因为中国文明的源头是外来入侵者带来,这就造成两个结果。一是,民族矛盾激烈,所以中国专制。二是,中国凭空得到得到的外来文明,没有与之对应的社会承载力,也就是缺乏道德水平,因此中国人没有信仰。信仰和专制是一对死敌,它们的斗争决定了文明会朝着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发展。作为世界历史上王朝更替最频繁的国家,背后的原因是文明程度的落后。正因为文明落后,在中国集权一定会走向专制,而专制必然走向毁灭。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改革不改革,集权不集权,王朝最后都会是死路一条的尴尬局面。
  • 汉末工业革命

    汉末工业革命

    一个孤儿回到了过去,在三国那个战乱不止的年代会掀起怎样的风波。。。。。敬请期待(新人,不喜莫怪)
  • 乱入三国之一统天下

    乱入三国之一统天下

    东汉末年,时空具乱!王旭,带着数据奖励系统,横空而来……旭哥:“我真的不想这样……”系统:“其实,此时此刻,貂蝉正在饱受命运的摧残!”旭哥:“啥玩意?好吧,还能说什么,接受任务!”不一样的乱世,不一样的三国,一样的是我们从始至终未曾湮灭过一丝一毫的赤心热血!
  • 天生成王

    天生成王

    我不要,看不到的未来;所以,我选择这条路。我要的是这个天下,而给予你们的是人生。我不在乎天生如何,我相信的只有成败的世界。
  • 独步天下五千年

    独步天下五千年

    本书是新编中国通史,论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从而论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国情、民情和世情的,除此之外无可选择。该书可作为建国六十周年的献礼书。
热门推荐
  • 影之源

    影之源

    这是一个源于火影世界却不同与火影的故事。在这里,新人,旧事,新事,昔人都将揭开新的篇章。
  • 超级动漫系统在末世

    超级动漫系统在末世

    穿越至末世,不是进化者怎么办?李逸说:”没事,我有超级动漫系统。”你是力量型进化者?力达千钧?没事,我变身超级赛亚人,咱扳扳手腕?你是敏捷型进化者?身形如电?恩,不知道闪闪果实的光速能不能比你快?什么!你是特殊型进化者?能操纵元素?等等啊,我数数看我会多少种遁术:火,风,雷,土,水,灼,炎,熔,沸,磁,冰,爆,岚,溶,木,尘,阴阳。够多吗?平行空间的地球,正在被丧尸,变异兽,异世界生物所肆虐。这场战争的胜利者最后会是人类,还是异族们?
  • 无良尊主:铁血小巫妃

    无良尊主:铁血小巫妃

    【关注新书《家有悍妻初长成》】全市最大的餐饮集团破产倒闭,负债累累的集团负责人南城夫妇双双跳楼自杀,只留下尚在大学里念书的女儿南一一。后来不知哪里跳出来的“亲戚”收养了,这“亲戚”便是商场新贵之一迟骁,传闻中首屈一指难得的商业天才且是各路名媛追捧的黄金单身汉钻石王老五。然而从小任性骄纵的南一一和这位家伙同居的第一天就闹得鸡犬不宁鸡飞狗跳。“南一一你想闹哪样?!你以为我真不敢教训你是不是?!”“你又不是我爸凭什么教训我?老男人!”…总而言之是一个悍妻的养成史更是养闺女专业户的心酸史。一个比男人还刚烈的19岁小女人以及一位操碎了心的27岁老男人之间鸡飞狗跳的日常故事~
  • 魅惑双世

    魅惑双世

    周妍心想穿就穿吧!凭什么要来洗衣服,而且还是穿在一个有多丑就有多丑的人身上。半夜,能听到鬼哭狼嚎的声音,而且宫里还瞧不见侍卫。好不容易逃出来吧,就撞见了最不想见的东西,王爷!皇上!还有什么?武功高深的画家?看她如何力挽狂澜,通通倒打!只是,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妖孽?男滴!女滴!还有半妖?到底是不是一个正常的世界?是不是正常的古代呀?(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放手天下:紧握一人

    放手天下:紧握一人

    “给你半年,让我爱上你,我便为你留在这。”他强压下心中早已存在的悸动,却始终不能向她伸出自己的手。给她的半年,也只不为了不让她心灰意冷,可又或许是,自己放不了手罢了。强势回归夺天下,怎奈已经有个人将要代替他,“莫宸漓,你可愿再回我的怀抱?”听出了他的挽留,她放任心中心中的悲凉布满全身。“你说可能吗?我心里已经有人了。你?凭什么再进来?”她冷冷一笑,转身,微耸的肩膀泄露了她的一切。
  • 佛说一切诸如来心光明加持普贤菩萨延命金刚最胜陀罗尼经

    佛说一切诸如来心光明加持普贤菩萨延命金刚最胜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夭夭之期

    夭夭之期

    你的承诺,终是被时光撒开;我的执着,不过是沙漏逝去的年华;早知如此,本就不该相见,相识与相知。愧树下,那时候初见的你我。。。。。。
  • 驳何氏论文书

    驳何氏论文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无敌炼金

    网游之无敌炼金

    他是最强的炼金刺客他有最强的装备技能他爱着游戏中最漂亮的女人然而他发现这一切不仅仅是游戏而已……
  • Sketches New and Old

    Sketches New and Ol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